|
这里是勤劳、朴实、具有尚武传统的回族人聚居区,拥有1200余户回民,约3400余人(很多年轻人已迁走到新居),这一带虽然街道、胡同狭窄、房屋破烂不堪,然而它的文化积淀颇为深厚,人文、民俗、饮食、胡同文化都极具回族特色,在历史上它用重笔浓墨为文化名城保定谱写了大幅篇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保定旧城改造,房屋拆迁,城市建设得到飞速发展,几百年来形成的古老街道、胡同、四合院正被现代化的楼房所取代。旧城区的东南隅(裕华西路以南,穿行楼街、南大场以东),面积约一平方公里的居民区,近几年来多次计划拆除,因为它已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
这里是勤劳、朴实、具有尚武传统的回族人聚居区,拥有1200余户回民,约3400余人(很多年轻人已迁走到新居),这一带虽然街道、胡同狭窄、房屋破烂不堪,然而它的文化积淀颇为深厚,人文、民俗、饮食、胡同文化都极具回族特色,在历史上它用重笔浓墨为文化名城保定谱写了大幅篇章。
回民称清真寺街为“东头”,它是这一带街道、胡同的总称,(称东元宝一带回民聚居区为“北头”),它是按市区的方位而起名,回民聚居区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回民善于经商,繁华都市、交通便利的枢纽,往往都有回民,他们的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在聚居区内建有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清真寺。回族人来保定最早见于《元史》,元初已有回回人在保定为官,那时人数极少,大批来保还是从明初。
据保定清真西寺“建修礼拜寺记”碑文记载:“直隶保定府城守营司法公,系房山县韩继村人,见城内无寺,每遇节日投乡礼拜,法公定施资财,独自修理,先买魏家菜园十亩,四面至道,除盖寺外,地基许众教亲借住,官地私房。大明万历丙辰年立(明朝万历四十四年,1616),我们从碑文中可以看到,明万历四十四年前,这里有回民居住,但是没有清真寺,自盖起清真西寺后,随之围绕西寺从山东、沧州、保定城周围村庄等地迁来大批回民,他们盖起房舍,每户门上都书有阿拉伯文标志,留出空道,自然地形成了带有回族色彩的街道胡同,这里民族胡同数量之多在中国也是罕见的。
本人有一张记录清真寺街的光盘。由于不会上传,无法叫大家见到。只好截图上图片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