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8942|回复: 93

[上谷档案] 【楼迷原创】供关注保定有可能副政治中心的中外人士参考——正解深解保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1 14: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ksas 于 2016-5-28 10:51 编辑

供关注保定有可能副政治中心的中外人士参考——正解深解保定

   一、理解保定的大历史文化语境
    笔者2008年曾去陕西省西安市的曲江新区参观并探讨文化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经验。那时的世界经济虽然已经显现山雨欲来风满楼,但谁都没有想到会是百年一遇的世界金融危机,而且竟然持续至今。因此当聆听曲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著名的策划人刘兵先生畅谈如何利用灿若星汉的盛唐文化打造一系列世界级文化产业巨擎时,有的只是佩服和惊叹。如行云流水一般从刘兵先生口中吟出的反映辉煌盛唐文化的瑰丽诗句,与当时刘兵先生办公室外仿唐新建的大唐芙蓉园的梦幻景色,以及当时高速轨道上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何等琴瑟和谐。相形之下,有备而去的我们,虽罗列了一大堆可资利用的保定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素材,并被刘兵先生不时夸赞,甚至刘先生案头陈列的就是一件他非常喜欢的精美保定曲阳石雕,但在那样的情境下,自己无法从刘先生介绍的经验中获得切实可行的启发,刘先生思索良久也难以说出针对保定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稍微像样的建议。
    听完刘先生行云流水的经验介绍,与一行人在略显凄冷的绵绵雨中参观大唐芙蓉园。近代以来的历史语境中,或许是因为近代中国饱受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之苦,因此往往将中国历史上开疆拓土成绩显著的汉唐视为盛世,盛世中的盛世无疑是古代就有说法的“开元盛世”了。近年的改革开放以来,强烈期待民族复兴的中国人,有意无意间,已经将开元盛世近乎神话了,上世纪90年代摇滚音乐盛行之时,最著名的大陆乐队就将自己的名字命名“唐朝”,并用近乎歇斯底里的高亢声音唱“忆往昔开元全盛日……”。大唐芙蓉园就是以开元盛世为历史底衬的,开元、天宝年间的大唐皇帝李隆基以及他的妃子杨玉环自然而然成为芙蓉园的领衔主角,关于他们的诗歌,包括唐诗的代表者之一的白居易的诗句在芙蓉园中随处可见,被醒目标示出来的多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等等。不过,在略显凄冷的绵绵雨中,顺着想起的却总是“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渔阳,古郡名,《史记•燕世家》“燕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秦郡治渔阳县,故城在今北京密云县西南,秦二世发闾左戍渔阳即此,北齐废。隋末改无终县为渔阳,即今天津蓟县。隋玄州渔阳郡、唐蓟州渔阳郡均治此。唐以后渔阳为蓟州治所,明省入蓟州。白居易诗中的渔阳是代指“安史之乱”的主角安禄山的根据地范阳一带,也就是现在的京津冀一带,包括现在保定的大部分。后来明代的名将戚继光在隆庆二年(1568),由于新任蓟辽保定总督谭纶的推荐,被任命为总理蓟州、昌平、辽东、保定之军务,也大体是这一片区域。翻翻史书,就会发现这偶然的巧合,按照黄仁宇先生研究历史的思路,这里面有着大历史的脉络。
    使一般史学所推崇的中国封建社会最鼎盛时期“开元盛世”戛然而止的“安史之乱”平定1250年之后,渔阳鼙鼓击响处,回首遥望千里之外的长安,对数年前在略显凄冷的绵绵雨中的困惑,却有了豁然洞开的别样认识。“保定”是国务院认定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在河北省,保定是在拥有皇家园林和寺庙的承德之后第二个被认定的。据当年参与申报的老同志后来说,在当时颇引起了一番争议,保定自己的自信心也不是很足。其实即使是现在,在一些网上的论坛,保定是不是古城,该不该全省第二个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经常是争论颇为激烈的话题。保定被争议是很自然的,保定市区的建城史固然不算晚,但直到北宋,保定市区附近也仅是默默无闻的县城的所在地,从北宋开始保定才进入了快车道。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改清苑县为保塞县,升保塞军为保州,为州县治所。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汉人世侯”张柔重建保州城池,为“燕南一大都会”,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辖1录事司、7州、8县,州领11县,这才成为“冀中区域中心城市”。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保定开始成为“省会”。从成为州治时开始算,保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不过刚够1千年。一般说起来,不要说和先秦时期就是国都的邯郸没法比,就连现在保定市区的周边或附近的高阳、涿州、河间、定州、正定等等汉唐时期就是名城大郡的也是没法比的。
    这样的疑问困惑的不仅是现在的人,100多年前直隶总督李鸿章延聘莲池书院主讲黄彭年编纂著名的《畿辅通志》就遇到了,不得已采取续家谱时常用的攀附和伪托手法,把保定包装成古郡,于是有了“上谷”、“保阳”一类。“上谷”是先秦就有的古郡,辖域多数时是今天的张家口市,宣化的别称就也是“上谷”,只有极短一段时间包括过今天保定市的易县、满城。“保阳”就纯粹是伪托了,将一亩泉河或府河成为所谓的“保水”,城居保水之阳曰“保阳”,可是且不说是否有过保水,保阳是从来未作为郡县名字使用过的。
    或许没有现代人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放入千年的大历史语境,尴尬和困惑是无以自解的。我们回到安禄山和戚继光,那两位相隔800年相继出现在包括保定在内的这篇区域的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前面提到的大历史脉络之一,在这片地区便是自安史之乱之后,直到明朝初年,一直不在汉族中央政权的掌控之下,先是“朔北三镇”,然后五代后晋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辽、金、蒙古相继,直到明初徐达元代最后一个皇帝回归草原。很明显,宋祖陵和地处边境,使得保定由普通的县变为重要的县,继而成为州,蒙元重要依靠力量的“汉人世侯”张柔在金、元换代之际的崛起,使保定成为“燕南一大都会”,“路”的治所——准省会。路一级在宋、金是一级行政单位,元代与其说降了一格,由于其管辖太大,不如说在路的上面增加了省一级,所以在张柔时期,保定可以算是准省会了。
    铺演到这里,读者可能还是一头雾水,保定这样的城市也还只有区域的意义,所谓区域也不过大体在今天保定市管辖的这些县市区。从新回到“安史之乱”,安禄山都知道是胡人的,史思明很多人也知道是胡人的,实际上,在现在的影视剧中区别安禄山的胡人形象貌似汉人的,平定安史之乱的将领们哥舒翰、李光弼一个是西突厥别部,一个是契丹族。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的五代石敬瑭,是沙陀族,汉奸之名说起来颇有问题。五代中的三代,即后唐、后晋、后汉都是沙陀族,甚至五代之前的大唐皇族的血统也是颇有争议的。这些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界称为“唐宋之变”的,这个概念固然是日本学者在100年前提出,至今争论不断,其说各异,但对“变”的看法是一致,也是很容易为普通人轻易认识到的。比如长安再也没有成为首都,北京却至今都是首都。唐之前,贵族或者贵族化生活方式是社会生活的主流……
    “唐宋之变”学界分析起来当然要重“气候变化、森林植被伸缩、湖泊水系变迁、农牧业经济板块的异动、经济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的升降等方面”,但祖籍保定的宋代三百年基业的开创者——赵氏兄弟,怎么也是绕不开的。作为“唐宋之变”重要标志的“理学”的初创和被官方全面传播,祖籍保定的程氏兄弟,重建保州城的“汉人世侯”张柔家族,也是绕不开的。理学按一般审视角度来看是禁锢僵化的印象,其实却是标志文化上走向自由(就儒家而言,就是从注释“五经”中解放出来更专注于个人化、思想性和议论性的“四书”)。城市市民生活的空前繁荣、贵族的消失、喝茶方式、椅子的出现或坐姿、书法书写方式的变化等等是更容易感受的标志。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14: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sas 于 2016-5-28 10:52 编辑

二、古莲花池隐藏的秘密
       随着莲池后三景的修复,有着圆明园类似经历的古园在百多年后终于从形式上恢复了。1980年重返保定时,不足十岁的我就被古莲花池深深吸引住了,从此打骨子里喜欢上了中国传统文化。多年以来,我也象多数保定人一样只是觉得其在保定算个宝贝,从未敢将她同北京的皇家园林和苏州的园林相比,甚至自卑的很。对保定这座城市的感觉也类似,虽也称古城,遇见些秦汉便有的古城则相当惴惴不安。现在一般说起古莲池来,常常要提到“十大名园”的名号,很多时候还是惴惴的。因为如果基于皇家园林和苏州园林比古莲池要好的认识,现存完整的皇家园林和苏州园林肯定会超过十个,这个名号很像照顾、平衡的结果。事实上,这个名号也不是权威正式的排名,不过是一本还算严谨的小册的排名罢了,那本书我看过,并没有讲出古莲池的特别之处来,更多是地域的平衡罢了。
    如果你弄明白皇家园林和苏州园林为什么有名,为什么好,同时搞清古莲池真实身世,或者就会不太拿这个名号当回事了。因为很有可能是先有古莲池,后有苏州园林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皇家园林。中国园林的历史固然很早,字面意义上的皇家园林、苏州园林也很早,甚至工匠也主要在皇家和苏州,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园林是从宋代开始的(宋徽宗动用花石纲建设的“艮岳”是目前学界公认的最早的中国园林,当然是皇家的),真正意义上的私家中国园林很可能是从古莲池为代表的在金末元初(或者叫宋末元初)开始的。说到这里,不得不解释几句,什么叫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园林,这固然没有精确的定义,大体的共识是按照“文人精神”建造的园林才最具意义,苏州园林之所以被推崇,除了数量多之外,“文人精神”体现的最充分是主要原因。所谓“文人精神”,或曰“文人生活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最精粹的部分,是区别于其它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其渊源虽早,但只有佛教彻底本土化为禅宗,继而儒释道合流升华为理学,并经充分融会贯通才得以成型。宋代是其成型期,元代是其成为社会主流被官方认可的提升期,明清则是其烂熟期。这种精神指导下的生活方式,完美解决了天地人之间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黄钟大吕、生活琐屑皆变成积极的力量,欲望满足未必就奢靡浪费。莲花代替了牡丹,《爱莲说》与其是说莲花可以高洁,不如说污泥与鲜花在这时被人们认识到可以和谐,或说出于污泥的莲花比养之温室净土的牡丹更可贵。宋代之前的隐士要进山入海的,这之后“城市蓬莱”被推崇。许多东西在这时候发生了转折,书法、绘画、诗,也包括园林。这些东西都由自然状态的朴拙,或主要物质生活领域的东西,变为不脱离物质生活但更强调精神生活作用的东西,园林尤其如此。园林从此不再强调大,不再强调对自然的简单复制,不单纯只是房屋、树木、山石。理学大家们虽然在宋代也已经被认可,被皇帝接触理解,但远没有被圣化和生活化。一部分人虽然具有文人精神,也在实践文人生活方式,但来自制度和经济条件双重约束下,在园林方面充其量是尝试。具有文人精神,也在实践文人生活方式的宋徽宗赵佶的艮岳是具有文人精神的园林,只可惜他是皇帝。作为金末元初(或者叫宋末元初),确切说是蒙元时代“汉人世侯”的张柔家族及其部属,不仅具备了充分的理学熏陶下的“文人精神”,制度、经济层面的约束也都不存在,因此拥有了创造新的生活方式——“文人生活方式”的充分自由和能力。刘因、郝经、元好问、王鄂理学大家与张柔的密切关系,使我们不用怀疑张柔们具有“文人精神”,愿意“文人生活方式”。元好问的《顺天府营建记》、郝经的《临漪亭记略》又为记录下以“文人精神”建园并享受“文人生活方式”的细节。
   “水之占城中者什之四。……为园囿者四:……南曰雪香”。“侯仁以继绝,义以立懦,信以一异,智以乘时,技合力并,故能事之颖脱如此。……雅闻侯名,人谓其文武志胆”。“虽城市嚣嚣而得三湘七泽之乐”。从文献中,可以看到“莲花”、“城市蓬莱”这些文人园林的显著符号。张柔亲自攻入前北宋当时金朝的都城汴梁,史料虽没有记载他是否观看艮岳,但记载了曾从南方带回大批工匠和土木材料。重建保州城(也就是《顺天府营建记》中的顺天府,应为顺天路)在元史被认真记载,大概是因为有重建保州城的经验,后来忽必烈营建元大都时任命已经暮年的张柔为总指挥。因此上,说“先有保州城,后有元大都”毫不夸张,两座城同样体现了文人精神,“水之占城中者什之四。……为园囿者四:……南曰雪香”的保州城是一座符合文人精神的“山水城市”,元大都是第一座完全按照《周礼》建设地符合文人理想的都城。
     苏州园林主要是明清两代的东西,元代著名的私家园林如江苏无锡倪赞的清闷阁云林堂,苏州的狮子林,浙江归安赵孟颊的莲庄以及元大都西南廉希宪的万柳园、张九思的遂初堂、宋本的垂纶亭等,都是大大晚于雪香园(古莲池)的,以张柔在当时的名气和保定的地理位置,这些人不可能不知道雪香等园的,有没有影响可以留待将来认真研究。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14: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纯正的保定人杨继盛
    明代的保定人杨继盛当年的所作所为无疑是令人震撼的,今天人们记住他也是那种“强项”形象。可能是一般对他的认识仅仅如此,所以他的故乡的祠庙被荒废的可以,并没有公众程度的惋惜或义愤来。
       辛亥革命百年,诸多沉静深刻的文字还原一世纪的许多本来面目,但救亡与图新纠结下的“我是谁、我与别人同还是不同,我将走向哪里?”世纪之问,还将疑问到下一个百年。
       杨继盛当年是没有这样的疑问的,他的内心很坚定,目标很明确,非常清楚自己是谁,正在干什么,很像一个宗教殉道者,很大程度上可以和耶稣相媲美。
    “及入狱,创甚。夜半而苏,碎磁碗,手割腐肉。肉尽,筋挂膜,复手截去。狱卒执灯颤欲坠,继盛意气自如。”
        但耶稣是属于神的世界的,生前身后与现实的世俗社会距离很远,惟其如此,才接近现代世人观念中的宗教。杨继盛是属于现实世俗世界的,只有血淋淋的现实,只有意志明确的判断,死便是死了,没有所谓的复活,虽被尊为京城的城隍,更像荣誉职衔,他本人还是属于现实世俗社会的。
       在杨继盛的精神世界里,一如儒学鼻祖孔子的态度,天地有地位,而力乱神怪是没有地位的,在他自撰的年谱中记述的很明白。
    庚戌年,三十五岁。……秋,……自南之北由山东路,乃特趋曲阜谒孔、颜庙,又枉道登太(泰)山。初至泰安州南,见一男子为天仙玉女所附,闭目披发,言人之祸福立见,环列而跪者数百人。予乃执而言曰:“男女尚不亲受授,况可附于其身耶!此乃淫妇邪妖,非玉女也。”男子即仆倒,环跪者亦随散矣。初至州城公署,厨仆问:“食素否?”予曰:“何以故?”厨曰:“凡显官至此,必素食,否则玉女必降以祸。”予曰:“玉女一淫妖耳,焉能降人以祸乎?”须臾,州官禀问曰:“办何如祭品?”予曰:“何以故?”官曰:“登山必祭玉女,否则行必不利。”予曰:“此来原为登泰山而来,非为玉女也。何以祭?”遂登至顶,有道士三十余人,奏仙乐,提香炉,迎接至玉女祠,乃设拜席于中,欲赞礼使予拜,予遂叱散。入祠,有差官数十员在内收香钱。予谓玉女曰:“尔为女人,与数十官共处一宇,宁不羞乎?且此山乃东岳所主,尔何僭居于上乎?妖物即离此处,否则天必诛之。”时人皆畏之如雷霆,不敢分毫私语,闻予言皆大惧。予至公署,遂书于壁云:“太(泰)山五岳之尊,而主之者东岳之神也。玉女乃窃其柄而专之,使天下之登太(泰)山者知有玉女,而不知有岳神,神其有余愧矣。幽明一理,女不言外。玉女虽神,亦女耳,何为居其上而享其祀,女其有余责矣。以王纲律之,一失委靡,一失僭窃,上帝不罪,何也?”予于是甚疑之,噫!
       辛亥百年以来,封建迷信已成紧密关联的词汇,而封建又成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代名词,辛亥之后用西方的宗教概念将儒学硬生生套装成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立的儒教,当反作用之反作用力之下,救亡、图新合二为一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一路下来,辛亥半个世纪后,完全新文化氛围成长以来的一代年轻人,终于将本来应掷向异类敌人的匕首深深扎向自己的胸膛、父兄的胸膛和祖宗的胸膛,完全迷失了半个世纪前打造匕首的目的。
       在笔者看来,杨继盛标示了中华文化的强大动能,从这个个案让人很容易弄明白中华文化是怎么回事,它的由来、后来和未来。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看,中国人直到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左右,如杨继盛这样的文化自信心仍是变化不大的。从百年前反对修建铁路、矿山的所谓顽固派的理由看,其实是和今天流行世界的环保主义很接近的,或者说如果当年是修的如今不冒黑烟的电气化铁路,搞得是低碳的工业,就不会反对了。纯西方式的发展观在百年后的今天已经难以为继,有着强大宗教动能,却与神无关,与迷信无关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观,越来越显示影响全球的巨大动能。
       杨继盛为什么出现在保定,并被百年前之前所极为尊崇,或许不是随随便便的。皇华馆杨继盛祠堂有明末兵部尚书孙承宗所述《旌忠祠碑记》,这另外一位保定人大概在写这篇记不久即以一家老小践行了杨继盛当年意志清楚的作为。近三百年后,兵部尚书的嫡孙也与另外一位操保定话的人干了另一件意志清楚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的作为。前不久,明末兵部尚书的嫡孙的嫡孙与笔者在轻松的氛围,说起他的先祖们,说起颇有不同的保定,历史纵深感让人震撼。这位嫡孙的嫡孙曾从事的工作和研究,与他活生生的先祖,将与保定这块神奇土地有关的几十位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先贤连接了起来,对中华文化的强大动能的感受让人透彻心扉,辛亥百年来的迷茫也一扫而光。
    承前启后——杨继盛的一种理解角度,也给了我们们理解他为之殉道的能开万世太平的中华文化的一种理解角度。保定人杨继盛尽管死后被奉为北京的城隍神,但他身上绝无“油子”的特点,也没有“嘴子”的特点,“腿子”的特点却是鲜明的,可以说在著名的民谚出现前,保定人的鲜明风格就已经誉满全国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14: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是西柏坡的宣传语。
在上个世纪,西柏坡虽然也是重要的革命纪念地,但是和上海、南昌、井冈山、遵义、延安,甚至毛主席并不喜欢的瑞金以及只开过一天会的嘉兴等都是没办法相比的。在多次以革命纪念地为主题的邮票发行中,前面几个地方反复出现,西柏坡虽然也上过邮票,却不提名字只说是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在新的世纪,党的新一任领导人好像毫不犹豫地将西柏坡发掘出来,全体书记处书记齐聚这里,这个燕赵大地的小山村的被关注度一下子被放大了许多倍,现在看来甚至有超过上述几个传统经典革命纪念地的意思。这是为什么呢,即使作为本地人,近十年以来也一直感到十分困惑。我相信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一定比我们站的更高看得更远,比我们更知道一些未被广泛认识的历史真相。所幸我是冀中人,父辈就是晋察冀抗战烽火中的那一代人,在研究他们以及晋察冀,特别是冀中的地方文史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些线索,或者是找到了一种回看那段历史的一种冀中人的角度。
    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之前,它其实只是晋察冀区域内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一个小山村。我们现在公认的西柏坡的意义主要它是“中国共产党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里指挥了解放全中国的三大战役”,以及在这里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和被新世纪新一任领导人所珍视的“两个务必”。从目前所公认的这些意义角度看,西柏坡很容易被看作不过是一个掷骰子选定的幸运儿罢了,前些年未受重视似乎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当年比毛泽东早些时候来到西柏坡的有刘少奇,他当时已经是党的第二号人物,但在几年前他还只是政治局候补委员,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这一奇迹的发生呢,就笔者能看到的公开资料来说都是语焉不详的。个人才干固然是很重要的,但作为当时已经是百万党员的大党,成为领袖肯定有更多的原因和考量。
    抗战八年,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八年,因为经过八年无论党员数量还是掌控军队的数量都有了两个量级的变化,1937年初党员4万人,1945年4月七大召开时党员121万人,军队也由几万人增长至百万数量级。
    相比之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十年,南昌起义时就是几万人的正规军,到了改编为八路军是仍然是几万人,甚至还可以说略有减少。即使从井冈山朱毛会师算起,也不过从几千人的正规军到小几万人的军队,虽然中间满打满算也曾出现短暂的几十万人。顺便提个细节,长征中所谓“湘江一战损失过半”,其实损失的只是临时拼凑起来的部队,真正的老部队骨干部队红一、红三、红五军团损失并不大,后来走完长征到达陕北的也主要是这些部队。
    抗战初起,在部队数量增长上就有了迥乎不同的变化,笔者搜集到两个具体例子,都与西柏坡所在的晋察冀有关。一个例子是主要由红一军团改编而来的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打完平型关战役之后,鉴于日军已攻入山西,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与其它部队分兵建立在山西的三大根据地,聂荣臻仅率杨成武一一五师独立团依托五台山建立最初设想的晋东北根据地。据杨成武写的回忆录记载他一千多人的队伍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在五台山附近地区迅速扩充到近万人。不过事先计划的“晋东北”变成了“晋察冀”(这里还是小“晋察冀”的概念,并不包括后来管辖的冀中、冀热辽等),河北以及原先属河北后来也属河北的察哈尔省成为根据地的主体部分,如果当时没有成立没几年的察哈尔省,当时的根据地该要称呼“晋冀”甚至“冀西”了。另一个例子是八路军部队并没有到达的河北中部地区,八路军只派了一名叫孟庆山的红军时期的团级干部(八路军改编后团级干部一般降级为营级甚至连级干部)前去开展工作,因为它是红军中不多的河北籍干部(中央红军中的河北籍指战员一般都是宁都起义成员,大部分在红五军团随西路军牺牲走散在河西走廊),而且是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文化发达的冀中人。据孟庆山的回忆,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只身一人多年没回老家的他,只凭红军团长的身份短短几个月就在冀中拉起十几万人跟着共产党走的队伍来。当然当时的奇迹还有另一个团级干部吕正操,后面会讲到。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多,肯定不是掷骰子撞大运来的。细细了解华北、河北特别是冀中的历史你就会发现,这一切和刘少奇还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与毛泽东、周恩来、陈云、任弼时(中共七大产生的五大书记中的另四位)关系还真不大。查看刘少奇的年谱,从1919年在北京参加五四运动并在保定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学习开始,他长期在这里学习工作并担任主要领导职务,一直到抗战前夕。以彭真、薄一波为代表一大批长期在其领导下的本土干部后来成为党的骨干力量,影响力直到今天,其中最著名最能体现刘少奇影响的可能就是以特别手段营救保留下的“薄一波等六十一人”了。事实上,这里是中共早期重要的发展区域,更早的代表是与陈独秀齐名的李大钊,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也是与南方以中央苏区为代表红色区域有很大不同很大独立性的区域,从东北“抗联”、察哈尔“抗日同盟军”迥异与南方红军的领导方式可见一斑。这里曾经播下或者保存了相当广泛的革命种子和星星之火,河北中部尤其如此。冀中与孟庆山同时创造奇迹的吕正操(原为国民党的一位团级干部,历史就是这么有趣)走到这里回身撞上的“燎原”——深泽就是这样的典型。这个自元代以来一直隶属保定府的小县自大革命时期建立起来的中共党组织竟然一直没被破坏,素质和影响力还很大,一直孤旅迅速接上了地气,在以刘少奇为代表的北方党耕耘好的沃土上疯狂的生长起来。
    当然并非耕耘了土地就一定成为沃土,就一定能疯狂地生长我党的花朵,以冀中为代表的,或者现在以西柏坡为代表这一大片区域是怎样一片土地呢?其实这片土地的很多方面大家都很熟悉,先说几个很多人不熟悉但却生生存在的事实。
    这片土地自唐代安史之乱以来,直到明朝才重新归汉族中央政府有效管控;
    这片土地是近代新式教育的发祥地和抗战前最发达的地区(不只是城市,还有农村,晏阳初、梁漱溟等农村教育的先贤就耕耘在这里,其实还不止他们,如张荫梧的四存中学系列学校、义丐武训办学等等);
    这片土地还是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农村工业、手工业也相当发达(赴法勤工俭学的预备学校设在高阳、保定就是这样的原因);
…………
    还有很多事实知道,事实究竟意味着什么却被忽略或未被正视的,比如1928首都迁都南京之后的京津冀地区社会生活经济状况会有怎样的大变化,又带来怎样的大影响。有一句至今还很有名的民谚“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据考证就成型于这之后,说的是当时这一地区最大的三个城市居民的状况。这句著名的民谚其实是自嘲与它嘲,产生于这一地区的著名曲艺形式——相声的两大手段也无非是这个。1928—1937年这十年间,这三座城市都比原先大大衰落了,北京不再是首都,天津不再是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保定不再是省会以及重要的全国政治中心,曾经的皇亲国戚高官、买办大金融家企业主、军阀军官很高比例的衰落了,在这三座城市的很多名校读书的子弟也看不到毕业后的前途,更糟糕的是日本人更加火上浇油,步步进逼。以京津保学生为主的“一二九运动”就是这么爆发,具有很好家庭很高教育水平的一二九运动参加者们主要都参加了我党。虽然有更冠冕的原因和理由,上面讲到的这些其实是更现实更原始的动力,至少会因此不会更喜欢将首都迁到南京的蒋介石,还不要讲南北人的天然隔阂(保定军校南北方因地域差异导致投奔不同阵营的倾向就很明显)。
    以“薄一波六十一人”为代表的早期骨干和“一二九运动”为代表的新生骨干构成了这一地区的高级干部主体,后来也成为新中国的高级干部主体(除了以井冈山为代表的红军干部外),而中层干部则是以“三八式”为代表的这一地区来自农村又受过初步新式教育的近百万的青年。深泽、定县、易县、阜平、曲阳、高阳、蠡县、雄县、深县、饶阳、安平、河间、藁城、辛集等等是这些“三八式”青年干部的密集区,西柏坡所属的平山县也是其中之一。笔者父辈中的很多人都是很典型的“三八式”干部。“三八式”干部随着华北人民政府整体转为中央人民政府,以及成建制随军南下接收,成为新中国司局级(地区级)干部的主体,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离休。
   “一二九”和“三八式”干部、党员对我党的影响是深刻和广泛的,相比南方红军战士成长起来的红军干部、党员,“一二九”和“三八式”干部、党员无疑文化水平更高,家庭条件也有很大不同(即使来自农村,也以自耕农为多,否则也上不了学,接触不了我党),从某种意义上讲,很难说究竟是这样的党使他们成为了这样的党员,还是这样的党员成就了这样的党,至少在表面化的、社会生活角度的党被“一二九”和“三八式”彻底改变和塑造了。刘少奇提出的毛泽东思想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从一定角度来看就是这种影响的反映。从一定意义上和数量上,“一二九”和“三八式”从具体的组织上、成员上确立了我党成为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自己国家的党。
    应该已经看出来刘少奇为什么在七大上成为党的第二号人物的原因了,实际上很类似毛泽东成为党的第一号人物的原因,其实在刘少奇确立第二号人物的地位时就已经充分具备成为一号人物的各方面的基础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他悲剧命运的关键性因素。我们来看一下文革发生前,上面讲到三批干部的分布情况,就能从一个侧面感受毛泽东不惜一切代价发动文革的一些原因了。当时的中央各部委的相当一部分首脑,多数部委的多数司局级干部,华北局和北京市委、政府的多数高级干部、中级干部,多数省市地级、县级干部都是“六十一人”、 “一二九”和“三八式”的出身,并且有着非常类似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方法。自己“三八式”的父辈断断续续透露出来的这些类型干部在文革前的生活、工作状态来看,现在可能不算什么了,作为为理想浴血奋斗几十年的老革命来说,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很具体的例子,吕正操最早踏入的那个深泽县,在文革前的天津,天津市委书记处书记、副市长宋景毅,天津市委书记处书记王亢之,市委常委、监委书记李守真等竟然都是这个小县出来的干部,以至于被江青宜忌为“深泽帮”,2007年自杀身亡的天津市政协主席宋平顺也是深泽人,可见影响之深。而直到文革接近尾声时,天子脚下的保定地区居然还在造反,地委竟然敢对抗省委,这样的情况如果看了上面的叙述可能就有可能理解了。
    很难讲上面的情况是左是右,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这种变化,中国的历史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样子。新中国确实从这里走来,而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党的壮大也是从这里走来。理解中国近现代史不可没有冀中人的这样一种历史回望角度。
    冀中,宋朝可能对这里更纠结,开国皇帝的祖籍就是这里,这里也因为赵家的祖坟升格为州,以致后来多次成为省会,但最后灭亡宋朝,将最后的孤臣少帝逼迫跳海的终结者也成长于这里,但这位少年将军,侯二代,虽被称呼为汉人世侯,但其实一直生长在异族统治下的这片区域,而且好几百年了,在宋朝建立前就是了。纠结的土地,注定也是不平凡的土地,虽然今天看起来太平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14: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小城传奇——宋代以来的中国史竟然以这里为核心
    传奇,绝对传奇,笔者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近些年才突然发现这座小城的传奇,宋代以来的中国史竟然以这里为核心。哈哈,这绝对不是醉话、梦话,或者井底之蛙的话。由于太传奇,只能长话长说,心急的读者且先泡壶好茶来。
    且说这座小城的名字如今并不太为年轻的中国人所耳熟,暂且隐将起来,先说些在这片土地上游走过和发生过的人和事吧。
    外地的朋友来到这座小城,如果时间紧张,我就只领他去小城的老城的一条繁华商业街开车兜上一圈,从西到东看三个门口,两个学校一个衙门。然后告诉他,几十年前,西边那个学校门口曾出入过刘少奇、蔡和森、李维汉、毛泽东等;中间那个衙门门口出入过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曹锟、吴佩孚等;东边那个学校门口出入过蒋介石、齐燮元、孙岳、李景林、孙传芳、张群、杨杰、陈调元、李济深、商震、季方、邓演达、蒋光鼐、陈铭枢、熊式辉、陈宝仓、黄绍竑、黄琪翔、张治中、傅作义、何基沣、余汉谋、刘文辉、陶峙岳、唐生智、李品仙、郝梦龄、乔明礼、罗卓英、周至柔、顾祝同、陈诚、白崇禧、钱大钧、刘峙、上官云相、薛岳……。然后会问他,毛泽东、蒋介石共同佩服的一个人知道是谁吗,一般是知道的,于是说,哈哈他们都在这条街上溜达过,吃过刚才我们吃过的口味的饭菜呢。于是,历史的纵深感和真实感立马出来了,适时点出,西边是GCD的主要领袖人物,东边是KMD的主要人物,中间是他们共同佩服的人、受影响的人或曾经共同的敌人,哈哈,中国的近现代史不过是以这些人为主角的,这样的一条街,北京、南京或许可能有,细细想想可能性也不大。你说,历史吊厄不吊厄,你说这座小城传奇不传奇。
    实际上,以上不过是一个小引子,更大的传奇,更神秘莫测的内幕连一角都没掀开呢。既然需要长话长说,索性就先卖几个关子,以吊高读者的胃口,哈哈。
    既然是传奇,就先拿类似传奇的武侠小说开说吧。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中五岳剑派,特别是令狐冲领导的北岳剑派让人印象深刻。小说没有交代是哪个朝代,但肯定不是清朝。哈哈,只要不是清朝,假如令狐冲领导的北岳剑派存在的话,他们溜达生活的地方就在这座小城西部的山里,而不是山西有悬空寺的那座山。小城西部的这座山可非同小可,现在虽然没有了独立的名头,历史上可大大的有名,也起了大大的作用,小城的传奇——宋代以来的中国史竟然以这里为核心,也首先因为有这座大山做依靠。
    虽然开篇说这座小城的传奇是“宋代以来的中国史竟然以这里为核心”,其实渊源竟然要追溯到“三皇五帝”,后经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隋唐五代,以至宋代,无不是影响整个中华历史的战争角力的关键点,到宋代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民风和文化。独特的民风和文化,宋末元初、民国时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蒙古的大汗们如果不首先占领驯服这里,最后吞并整个中国几乎不可能。红色中国如果不在这里精耕细作八年,四年就红遍全国也几乎不可能。中国历史上有四个重要朝代的开国皇帝来自社会中下层,这里就出了两位。新中国的领袖人们感觉湖南、四川人多,而省、地一级的干部哪里多,哈哈,对了,小城的比例相当高。
    这座小城,就是著名民谚“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中所说的保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14: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保定老味道中看到的
    朋友约稿让写写保定老味道,QQ上回他说,“只能说试试,祖上平民出身,在全中国人民都吃得上之前,没吃过啥好东西,老味道能回忆的,恐怕只有些粗茶淡饭的味道”。
    笔者出生于文革中期,虽没有莫言先生饿的把煤块当美食的经历,上小学之前对饥饿还是印象深刻的,每日虽有食物下肚,但多数时候是高粱、红薯、玉米,白面敞开吃则是高中毕业后的事情了。不过我们这一代人正赶上食物改善水平呈单边上升的时期,印象中每日主食从苦涩的“山药腕”(红薯的茎),到黑硬的“高粱饼子”,再到金黄的“玉米面饼子”,不是太白的“90粉馒头”,然后才是雪白的“72粉馒头”,再之后是若干年从不断惊异于终于吃到梦想中的“山珍海味”,最后到恐惧于被“山珍海昧”弄高体检表上的指标。生活在快速变化年代的我们,让我们回忆保定老味道实在有些困难。
    新开了微博,第一天就被久未联系的一位高中美女同学加了好友,随便浏览了一下她的微博,其中一条恰巧正是说保定老味道的。
    被这位美女同学第一时间加了微博好友,大概是因为手机中有她的手机号码,但这个号码从未打过,只是发过两次短信。之所以这样,在快速变化年代成长起来的我们这一代,自己充其量从“山药腕”变到了“高粱饼子”,美女同学则抓住时代机遇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早就进入到“山珍海味”层次。不打电话,主要是怕形成骚扰,性别的差异固然是考虑,更主要的是同学在美国旧金山、上海、北京都有住所,为了工作和生活,经常在三地飞来飞去,电话过去还真不知道她正处于白天还是黑夜。美女同学20多年前考上国内一线重点大学,毕业时正逢南巡讲话,进入外企,一路顺风顺水,十年前就成了某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国区业务总代表,现在几乎每人身上都有穿的某种高档纤维就是由她在中国从零推广到人人尽知,个个穿着的。由于工作的关系,十多年前就成了中国时尚圈的风云人物,名模马艳丽在博客中称其为她最好的闺蜜。但是在马艳丽博客中,说我的这位美女同学是北京人。据我所知,家住保定老城区的她,祖上三辈好像都是老保定,还是正经城圈里边的。曾经就此在同学聚会时问过她,她说前些年保定的名气太小了,常要借助北京来介绍,太麻烦了,索性就说自己北京人算了,反正也离得不远,风俗口味也接近。她那时主要在美国旧金山和上海飞来飞去。在旧金山中国人就算老乡了,能吃上正宗的中餐就算故乡的老口味了。在上海北方人就能算老乡了,能吃上正宗的饺子、炸酱面就算故乡的老口味了。近几年从那个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区业务总代表的职位上辞职,自己做一家规模不小的企业后,增加了北京作为飞来飞去的目标。到了北京,虽然距离保定只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年底京石高铁通车后据说距离被进一步压缩到按分钟计算,但正如100多年前开始流传的民谚“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gou腿子”标示的,无论是“勾”还是“狗”,三地的差别还是满大的,于是一碗与时尚实在不搭界的牛肉罩饼,才将真正故乡的老味道勾起来。
    @正是康河好风景:中午被惊醒,七八个大帅哥带我吃牛肉罩饼。立刻想起高中那个青涩的男友,每次晚自习前,都带我去叫一碗“二罩一”。直到这个人不再出现在我的生命时,才知道“二罩一”是二两牛肉一两饼。根本就没人这么吃。他自己一直是“一罩五”,……今天的菜单里依然没有“二罩一”,久违的罩饼,五味杂陈。
    是啊,久违的五味杂陈,正是外乡回望中的保定老味道。谢美生先生在评说保定老味道时,认为以槐茂为代表的甜面酱是保定菜肴和直隶官府菜的灵魂。笔者认为这样说过于表面化了,把久在太平洋两岸、大江南北飞来飞去的,每日徜徉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和唐人街、上海的新天地、北京的国贸天阶的时尚圈顶级人物吸引的“五味杂陈”的保定老味道,不可能单薄到只有甜面酱。“酱”,即使将定义局限于必须要经过发酵才叫“酱”,不要说不是保定独有,京津冀、北方,甚至中国都无法独有它,且不说临近中国的韩国、日本,以及西餐的代表法国、意大利,就是很多不知名的撮尔小国、未开化部落,“酱”或者准“酱”的各种东东都是和其美食绕不开的。固然槐茂酿造的甜面酱有其天造地设的独特性,但在我那位时尚圈达人的美女同学“五味杂陈”的老味道中应该不是主要的。
    灵魂是什么呢,或许是“菜单中依然没有”的“二罩一”,再或许民谚中的“腿子”就将保定老口味的灵魂体现出来。当年我们上学的中学是保定入学分数最高的学校,位于保定老城里面,据说是慈禧的行宫,同学中既有市长、局长的孩子,也有市井小民的子弟,大家的区别并不大,虽不至于“骣罩自带饼”,但也就是“一罩二”与“一罩五”的区别,大家还是都要嚷一声“高抬手,多瓢油”的。美女同学青涩男友给女友“菜单中依然没有”的“二罩一”,自己是“一罩五”的,就如牛肉罩饼本身是粗简与细腻贴心的妙不可言的结合,保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保定很难认识到保定人的特点的,甚至一直认为保定话就是普通话,一直要到外出上学,寒假在石家庄倒车,一下子进入保定人居多的绿皮车,面对满耳扑入的亲切乡音,以久违的保定发音方式嚷一声“都是保定的吧”赢得满车厢实诚的回应,才第一次找到保定的感觉。用“油子”、“嘴子”和“腿子”形容并区别不同地区的人,并不局限于京津保地区,据我所知,后来上学的山东就有“黄县嘴子,蓬莱腿子,掖县鬼子”之说。大体都是联系紧密,各有鲜明民风特点的几地相互调侃的话,并不全是贬义,甚或佩服的意思更多些。京津保的情况只是更特殊、更鲜明一些,据考证这样的说法虽渊源甚早,定型却应是1927—1937年间,那段时间北京变成北平不是首都了,天津也经济中心地位日渐下滑,保定不再是省会了,三座日渐衰落的城市的人碰到一起,自嘲并调侃别人是很自然的情境。颇有草根性的以调侃自己或讽刺他人为主要铺陈手段的相声在这个时期的这片区域成熟并疯长,就是印证。“狗腿子”与“汉奸”联系起来,应该是几十年之后的事,那主要是50、60年代一系列文学和电影作品的功劳(硬说是“勾腿子”非常牵强,且不说保定的太极拳、形意拳在当时同样名震华夏,功夫了得的济南镇守使保定人马良既是勾腿子,又是真正的狗腿子和汉奸)。各种版本的“腿子”,都是扎实干事,不玩嘴上虚活,有真功夫的一类,即使马良这样的,也是武术高手,著有《中华新武术》,为武术的普及有过切实贡献的。说着说着,看似与美食老口味越来越远,其实不然,中国传统文化中,食的地位是很高的,所谓民以食为天,与其说美食老口味沁透着浓厚的民风,不如说独特的民风必然孕育独特的美食口味。
    将保定放在一般的历史文化审视角度来看是很吃亏,很尴尬的,会自卑的很,很多解释不通或容易被忽视。按照日本京都史学派的奠基人宫崎市定的观点,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现代的国家,中国由中古向现代的转化,发生在公元10世纪的唐宋之间,是所谓的“唐宋之变”。 中国的“唐宋之变”,是人类由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最为重要的标志,也揭开了现代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转变和大转型的序幕(第二次和第三次大转型分别为西方的崛起和社会主义的兴起)。我们现在传承的所谓中华传统文化具体形态,其实应该是在宋代开始定型的(当然是在之前文化的基础上,但有了革命性的变革或飞跃,其内敛的特质对资源环境日益窘迫的现代社会意义越来越重大)。从这样的视角来看,保定这座城市开始变得重要恰巧在关键的节点上,并且在后来起到了关键作用,并变得越来越重要。讲清楚其中详细的原委很难,笔者一般给初来保定的外地朋友在品尝完保定老口味的美食后是这样勾勒保定的,“保定也无非两所学校一个衙门,东边那个学校也无非进出过蒋介石、白崇禧……(此处略去1000多名被正式授予将军军衔的将军的名字),西边那个学校也无非进出过刘少奇、蔡和森、李维汉……(此处略去若干建国前中共中央委员的名字)以及专程来看他们的毛泽东,中间那个衙门也无非进出过蒋毛二人都最为佩服或者影响最大的人——曾国藩,以及曾的弟子、部下或者弟子的弟子、部下的部下——李鸿章、袁世凯……,至于衙门对面的一个小花园,虽然是最早的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园之一,也曾进出过一些后来成为状元、总统、日本书法大家的人物,实在是不值一提啦”,然后狡黠一笑,“中国近现代史,也无非就是这点人的事吧,在全中国找出第二条被这些人都溜达过的街道好像不太容易哟,要按照有些城市的做法,给这些人没人立座铜像,估计我们保定大街就没别的了,晚上出门估计要吓着谁,呵呵”。底气十足的低调,“油子”做不到,“嘴子”做不好,自谦为“腿子”的保定人用千年的底气孕育的保定老口味,是不怕被旧金山、上海、北京仔细比的。前段时间超火的《舌尖上的中国》的摄制组估计没有保定人,节目推崇备至的东东以及理念其实只与中央电视台有100多公里,或许就像我那位在旧金山、上海、北京飞来飞去之后,低调的保定老口味必然被回味被发现。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14: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保定有太多问题需要研究
    从一句民谚引发出大多大历史文化语境下的话题,其实保定何止一句民谚需要研究呢,下面这份提纲是七八年前为京城来保定的某国家级规划设计单位的保定城市总体规划课题组作保定历史文化背景讲座的提纲,几个小时的即兴演讲之后一直有将提纲拓展成文成书的想法,虽然七八年间陆续写下的文章多有涉及,但始终留有遗憾至今,想来固然有笔者懒惰的因素,但包括“腿子”问题在内的诸多保定历史文化问题其实关涉太多,作为个人很难进行的,现将当年的提纲附上,以飨来者并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吧。
(一)保定,名字需要研究
1、问题的提出
a\另有保定
b\可疑的保定
c\名城环伺(涿郡、易州、上谷郡、莫州、高阳郡/高阳国、博陵郡、河间国/河间郡、定州/中山国/中山府)
d\问题:保定为啥叫保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A)可疑的保定史志、可疑的保护!
(B)保定为啥为保定?
2、朔北三镇  唐代到明代,几百年的问题。
3、重建保州城
a\张柔其人
b\元代汉人世侯张柔家族与保定性格(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十个京油子比不上一个卫嘴子,十个卫嘴子比不上一个狗腿子)。
C\《顺天府营建记》。文人规划并实施的山水城市(对苏州园林的直接、间接影响;对整修中的古莲花池的担心)。
D\营建保州城与营建元大都
(A)相似
(B)不同
(二)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与历史生态
1、圆明园与自然生态--时尚的话题
2、文明生态史观
a\日本的发明
b\我们的理解
3、人文生态
a\社会学的假设
b\来自最高层的声音: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C\简单的生活常识
4、历史生态
a\我们需要的是全面的历史
b\直隶总督署的标本(正定与保定,天津与保定)
c\英雄的历史生态(育德中学、直隶总督署、保定军校)
b\百姓的历史生态(老街坊、老根据地、老熟人的老字系列)
5、城市象人一样
(三)尴尬的城市
1、张爱玲的比较(苏州与保定,可爱的火车旅行)
2、吴良镛的无奈
a\五十年代的设计
b\大北京的研究(京津保与京津唐)
c\京津冀的改变
d\学者的偏爱与无奈
3、几个排名
a\51位的自豪(没有资源的城市)
b\台商的投票
c\现代意识的缺憾--从信息化来看(《计算机世界》的投票)
(四)不僵的城市
1、没有主导产业
a\优势(与东北的比较,与广东惠州一个小镇的比较)
b\劣势(与唐山、邯郸、石家庄的比较)
2、试图追寻的主导产业
a\市里的想法—汽车
b\高开区的想法--新能源与能源设备制造
c\县市区的不同
d\保定府的局限
3、国家统计局的中位数
a\中国的代表
b\拒绝中位数
4、拒绝僵化与多样化—保定的个性
a\保持多样化
b\拒绝僵化
c\城市的存在与发展必须有个性,尤其必须有产业的个性
5、未来的探讨
a\五个一百亿
b\分离与整合
c\保持鲜明的个性,保定城市的生存之道
(五)具体的问题
1、城市的发展方向
a\北京的教训
b\石家庄的教训
c\青岛的成功
d\“六路口”的保定
e\马主任的梦想
f\今天重建“狼峰竞秀”的城市
g\中山国疆域的启发(河北与山西的关系,中国第八经济强省山西与河北)
h\诱惑北京人、天津人、飘在外地的保定人、乡下人的可能
I\有进有出(不只是接受北京、天津、石家庄的辐射,要发挥相对的优势对山西、内蒙、甘肃、宁夏、坝上、沧州、鲁北)
J\高速公路与铁路
2、古城的保护
a\肢解的尸体
b\人文的生态(不同人群、民族共同和谐生活的简单道理;丽江的启示)
c\历史的生态
(a)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省会的消失
(b)现代建筑的消失
(c)保护保定自己的城市的历史
d\最后的机会--清真寺街
(a)最后的残留
(b)回族的传奇
(c)没有想法的想法
3、“一城三星”的困惑
a\历史的回顾
b\被小瞧的城池
c\缺乏城、星之间的小镇
d\五十年代超前的实验
e\冲开“一城三星”的束缚
4、“山水城市”的梦想
a\历史的真实
b\现实的渴望
c\羁绊的无奈
d\光明的未来
5、“打倒军阀吴佩孚”
a\军阀的保定
b\军阀的梦想
c\文治武功
d\不再要军阀,我们人民
e\网络的声音
f\看不清的**图
g\不轻松的传说
h\敢不敢开门搞
I\不要做军阀(入世,国债,军阀也有规划)
J\坚决做英雄
(六)不是结语的结语
1、需要共同学习的科学发展观
2、不同的“十一五”
3、为了我们共同的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2014年3月,重新整理于保定陋室电脑前。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1 14: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啥意思呀?太长了。。没看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1 14: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的一串目录是什么,还挺带感的,楼主这是要出书的节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1 14: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留名,楼主好笔力!{: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14: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xmftzl1987

是不是都不习惯这种有内容的长贴啦,在拨号上私人用普通电话线和电脑架设的BBS站时代,这都嫌太短怕人笑话,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1 14: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还是挺有意思的
大概看了看 挺有内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14: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凝眉

见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1 14: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看完了 累死俺咧{:5_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1 15: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大的文化内涵,膜拜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5 10:39 , Processed in 0.087352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