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9105|回复: 172

杨浦历史与现代建筑~(持续更新中,五角场老建筑细节,日商纺织株式会社旧址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4 12: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uluice 于 2014-5-12 08:59 编辑

YANGTZEPOO是“杨树浦”的英文名,一本外国人介绍上海的书上写到的,作者写于1917年~

杨浦区曾是大上海著名的老工业区,它位于上海市的东北角,历史上称沪东,又称杨树浦。1840年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英国强辟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1845年11月,英国在上海设立英租界。1863年6月,美国在上海设立美租界。沪东地区的虹口港以东、杨树浦港以西的黄浦江沿岸一带属美租界。同年,美租界与英租界合并,称为英美租界,1899年英美租界又向东扩展至周家嘴、顾家口(今军工路一带),改称上海公共租界。殖民主义者利用其资本开办了一批工厂企业。


荆州路《义勇军进行曲》纪念地石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出自三十年代的电影《风云儿女》中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电影由当时的电通影业公司摄制完成的。荆州路405号是影业公司旧址(已拆),1935年下半年被国民政府视为“赤色大本营”,被迫停业。


荆州路国歌纪念广场

国歌纪念广场占地2.7万平方米,以唱片的造型设计成大型的开放式圆形广场,寓意着《义勇军进行曲》从上海唱响全中国。广场中还设置了一座主题雕塑:一面经过战争和历史洗礼的五星红旗及一把军号。


荆州路国歌展示馆

国歌展示馆在荆州路151号的国歌纪念广场西南侧,由序厅、国歌诞生厅、国歌纪念厅、国歌震撼厅、我和国歌厅等6个部分组成。展示馆分上下两层,拥有400余件珍贵的文物、文献和历史照片,不但有《义勇军进行曲》各种版本的历史唱片,还有国歌创作者聂耳、田汉的珍贵遗物;各个展区还充分运用高科技多媒体技术,通过16米长的高科技“记忆之墙”、48声道环形影院、“互动”地球仪等形式,向参观者全面展示了《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过程、传唱及影响等国歌知识。


  荆州路175号中国国之宝艺术宫

由中国侨联主席林军题写的 “中国现代国之宝艺术馆”馆名牌匾,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常委、上海市侨联副主席屠杰积20余年的心血与智慧创办建造的。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为中国传统木雕、石雕、金属雕、牙(骨)雕、玻璃雕、泥塑(含瓷器)、民间工艺、书画和海派艺术展品提供展览场所。艺术馆通过作品、文字、图片、实物、表演等形式展示现代国宝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传统紫檀雕刻的工艺流程,开展传统工艺美术的挖掘保护、科研普及、文化交流和艺术服务。中国现代国之宝艺术馆旨在弘扬民族精神、演绎中华元素,经国家文化部批准立项。


荆州路42号市东中学1916年创办取名聂中丞公学后改为缉槼中学

市东中学,原工部局聂中丞华童公学,全国百所历史名校。教学大楼东西两头是尖顶造型,既古色古香又中西合璧。市东中学创建于1916年,由当时的上海抚台(相当于上海市长)聂缉槼倾其家财(曾国藩的女婿)创办,1951年定名“上海市市东中学”。著名教育家段力佩、吕型伟等先后出任市东中学校长,培养了大量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4 12: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辽阳路51弄清末上海道台聂缉槼故居曾国藩女婿--拆迁中

聶緝槼(1855-1911年)湖南衡山人,清末官僚資本家,聶亦峰之子,曾國藩女婿,官至浙江巡撫,創辦私有上海恆豐紡織新局。1876年與曾國藩小女兒曾紀芬結婚。1882年經過李鴻章保薦,任上海江南製造局會辦,2年後升為總辦。1890年升任上海道台。1892年國有企業上海機器織布局因失火停產,經盛宣懷策劃,聶緝槼執行並參股,於1894年在原廠基礎上,組建商辦華盛紡織總局。1894年任浙江按察使,任期鑄造銅元,籌集浙江省擔負的甲午賠款。1899年署理江蘇巡撫。1901年調補安徽巡撫,1903年調任浙江巡撫。1904年指使自家賬房先生湯癸生和三子聶雲台出面組建復泰公司,承包華盛紡織總局。1909年聶雲台買下華盛全部股份,改名為"恆豐紡織新局"。1906年,因浙江道監察御史姚舒密參浙江銅元舞弊,被革職開缺回籍。在洞庭湖沅江、南縣一帶圍湖造田,置淤田4萬餘畝,名為種福垸。1911年病逝。


辽阳路51弄聂家花园--拆迁中

聂家花园,占地数十亩,是甲午战争时期的上海道聂缉槼的家园。聂缉槼于辛亥革命那年去世,聂家花园附近有所聂中丞华童公学(现为市东中学)。他的夫人很长寿,很有名,是民国书法家,世称崇德老人,比丈夫长寿三十多年。人们从艺术品拍卖的字画展品中,还时常能看到有她题款的画件。她就是曾国藩最小的女儿曾纪芬。在道台大人聂缉椝去世后的三十多年里,曾纪芬是聂家花园的领袖,她使聂氏家族人才辈出。聂家花园,现在遗址虽在,但已面目全非,里面已经挤满了密密麻麻的各式民居,而当年里面只有五栋旧式红砖楼房和一个网球场,以及偌大的一个花园,所有的楼房和亭台、池塘都由一道高高的竹篱笆墙围着,墙内是一个安静祥和的家园。院子的东邻是一家香烟厂,男孩子调皮,在篱笆上掏个洞,爬到香烟厂去偷香烟牌子。大些的孩子喜欢打篮球,以至于后来竟诞生了一个“崇德聂氏篮球队”,报端常刊出他们的赛事。

妻子:曾紀芬(1852-1942年)曾國藩么女。女兒:聶其德(1885-1971年)嫁給了民國政要張其鍠。外孫女:張心漪(1915年-)後嫁給中華民國財政部部長費驊。外孫:張心洽(1920-1972年)曾任中華開發信託公司總經理。外曾孫:張孝威(1951-)現任台灣大哥大總經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4 12: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惠民路724号惠民公园(原犹太人公墓)

惠民公园是一座位于杨浦区西南原公共租界境内的社区型公园。该地原是上海四个犹太人公墓之一的惠民路公墓,靠近二战时犹太难民居住地东界。公园西侧有一座天主教教堂和平之后堂。


惠民路427号惠民公园介绍

原为犹太人墓地,1959年改建成公园对市民开放,但在文革中遭到破坏。1979年修葺后重新开放。惠民公园原是一座儿童公园,近年来添加了一些体育健身设施,成为了以老年人为主的公园。园内布局东窄西宽,有一紫藤长廊连接东西两区,东区延伸入石库门民居中。


惠民路692号圣母堂

上世纪20年代,虹口区圣心堂法国耶稣会神父崔颐才选择了工人聚居地的惠民路,利用小河一端填成平地来修建圣堂。始建于1928年,1930年圣堂落成,可容纳千余人。原堂的建筑外型属于哥特式,内部呈罗马式,明澈透亮,即使阴雨连绵,光线仍然很好,是和平堂的特色。开始圣堂由法国耶稣会管理,1936年起改为西班牙耶稣会管理,在传教士的努力下,信徒与日俱增。堂区域有教会男女小学各一所。解放后和平堂创立了“和平诊所”,医务人员均是外国修女,为居住堂口附近居民家庭看医送药。和平堂建堂初,教友有50人,第二年就有739个教友,到1935年发展到1638人。解放后更兴旺,大多是工人家庭为主。建国前后,该堂宗教生活正常,本堂神父李先治(又名李安东)。1950-1953年由中国神父朱者赤为代本堂。1953-1960年神父调动频繁有10人之多。1960-1966年由蒋敏生神父负责。文革期间,该堂被迫停止宗教活动,被上海汽车电机厂占用,1982年9月归还上海教区。改革开放初,落实宗教政策,由于该堂年久失修,需拆除重建。新堂由教徒艾祖盎设计,外观庄重流畅,宗教色彩浓郁,堂内宽敞明亮,可容纳300余人。1990年11月25日,上海教区李思德主教主持大礼弥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4 13: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uluice 于 2014-5-9 21:25 编辑


通北路400号原正广和仓库大楼


上海正广和汽水厂是国内最早、最大的专业饮料厂。由英商广和洋行于1864年创办。初设于虹口提篮桥茂海路(海门路),1923年迁至现址,正式定名“正广和汽水厂”。正广和厂以“ 正本清源,广泛流通,和颜悦色”为理念,“正广和”品牌的饮料,至今已有139年的历史,现为上海梅林正广和集团有限公司。厂内现存老建筑办公楼:建于1935年,初为仓库,共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代派风格,横竖线条构图,原檐口有多重线脚。现定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秦皇岛路32号原黄浦码头为日商纺织株式会社码头旧址后上港三区


黄浦码头位于黄浦江下游北岸,原为滩地。光绪二十六年前后,日本南满洲铁路会社购下这块滩地建造码头仓库。1913年改建为方木固定码头,全长296米,前沿水深6.1米,码头后方建有仓库11座,露天堆场可堆煤炭4万吨。1920年后,码头归日本大连汽船株式会社所有并于1934年改建为水泥固定码头。抗战胜利后,由江海关接管,交中央信托局管理经营。上海解放后,归属上港三区。岸线长约300米,是上海港杂货及矿建装卸码头。1993年改由上海港客运服务总公司统一经营管理。世博期间是秦皇岛路水门码头,从这里搭乘“水上巴士”可直接从“水门”进入世博园,现阿根廷庄园。


秦皇岛路32号“东码头”


“东码头”是杨浦区东外滩滨江一号地块,东邻上海船厂,西至秦皇岛路,南临黄浦江,北至杨树浦路轨道交通四号线杨树浦路站出口。东码头周边交通便利,地处大连路隧道出口,外滩隧道出口3分钟便到,开车到人民广场以及陆家嘴均只需15分钟左右。地铁4号线杨树浦路站2号口步行入园区只需1分钟。周边有数条公交线路。园区内还有数百个泊车位,停车方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4 13: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路349号教会开办的圣心医院介绍


杭州路349号圣心医院奠基石--1931年教会陆伯鸿院长题写

陆伯鸿(1875.3—1937.12.30)南市顾家弄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知名企业家、慈善家和天主教人士。20世纪初,他作为上海总商会代表,赴美国、意大利、瑞士等国观光考察,受到罗马教皇接见。回国后陆续兴办工商交通企业,成为上海的华商领袖。1911年他接办上海内地电灯公司。1912年4月,拆除法华民国路(今人民路)和中华路城墙,他出资20万元,创办上海华商电车公司,在上海华界首次开通了有轨电车。1918年1月,电灯公司与电车公司合并,改名为“上海华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935年在南市半淞园兴建新电厂。至1937年抗战前夕,在电力工业方面取得了成就,使他担任了全国民营电业联合会委员长。1913年11月,他在浦东周家渡创办和兴铁厂。1921年他又与德商合资,扩建和兴钢铁厂。1949年以后改为上海第三钢铁厂。陆伯鸿创办大通航业公司,他也因而成为上海航业同业公会执行委员。1924年,陆伯鸿还接办了闸北水电公司。1927年1月15日,法国驻沪总领事那齐任命陆伯鸿等5名华人为公董局临时委员会委员,成为上海2个租界中最早的华人董事(1928年上海公共租界才开始有华董)。杜月笙、张啸林等人是在1930年以后才取得进入法租界公董局董事会的资格。陆伯鸿一向热心于慈善活动,先后举办了7所慈善机构。1937年12月30日,他在吕班路住宅前乘车时,遭到两名伪装成卖桔子的男子袭击身亡,终年62岁。刺客系国民党军统上海锄奸队成员,陆伯鸿是当时上海知名的汉奸。


教会圣心医院石碑


杭州路349号教会圣心医院全貌

坐落在沪东的圣心医院,是一家规模不大的教会慈善医院,连同院长在内只有十几名医护人员。这里从建成之日起就一直被当作医院使用,高高的拱券和精美的彩色玻璃让你感觉到这里是神的领地。圣心医院是上世纪初由社会实业家陆伯鸿先生创办的,该院是肿瘤医院的前身,现上海第一康复医院。


杭州路349号原教会圣心医院现上海第一康复医院

圣心医院

,系上海著名天主教徒、公教进行会会长、实业家陆伯鸿创建,该处建筑1931年竣工。陆伯鸿、陆英耕父子任该院正副院长。陆伯鸿的后代中有人现在仍是中国天主教界的代表性人物。医院占地面积60余亩,病床100张,职工多为天主教徒。医师为各国专科特约医生及沪上中西医。门诊、病房均分等级,主要为外籍及有钱病人服务。医院先后办过养老院、孤儿院、小学、保产院。1931年,该院又设立沪上最早一家中比镭锭治疗院,1936年起,中比镭锭治疗院成为独立单位。抗战中医院外迁,胜利后迁回(镭锭院未迁回),规模业务缩小,占地32亩。解放前夕有病床100张,职工80人。建国前圣心、劳工二院、中纺二院称沪东地区三大医院。


教会圣心医院内景

圣心医院为两幢砖混结构教堂式建筑,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原为两层,中间的主体部分改建为四层,室内窗户镶嵌欧式彩色玻璃,图案别致、色彩绚丽,铺设地面所用的马赛克拼嵌的几何图案亦为民国时期盛行。楼的正面上方刻有“圣心医院”的字样。该建筑虽局部有所改造,但主体部分基本保持原来面貌,是上海保存较好的教堂式建筑之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4 13: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luluice


    赞一个{: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4 13: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许昌路227弄纺三小区原日军司令部及兵营所在地


许昌路227弄特号原日军司令部楼房

这是一幢独立式的住宅(门牌为特号),抗战时期曾被日军海军陆战队占用,后改为日军许昌路宪兵司令部。当年曾在此拘押和杀害过新怡和纱厂工人吴国臣等。  
1939年9月15日上午,由于坏人告密栽赃,日军许昌路宪兵队包围了盐山路德和坊(里)15号新怡和纱厂的一幢工人宿舍,在刘林元的房间内“抄”出抗日传单,就将刘林元连同住在同一幢楼的吴国臣等7人一起抓走,用警车送到许昌路227弄。刘林元在当天晚上,被日军活埋,其他人都拘押在许昌路宪兵队。吴国臣在1938年“节约救难”运动中有积极向工人劝募捐款的经历,同年秋参加中共地下党。日本宪兵对他严刑逼供,要他交代背景和组织情况。吴国臣身体较弱却意志坚定,曾昏死几回仍咬紧牙关,未吐露一字而保住了党的机密。新怡和纱厂的工人被捕后,地下党组织设法进行营救并发动工人罢工,要英籍厂主设法救人,后经英日双方交涉后,吴国钧(吴国臣之兄)等5人在被拘10天后保释回家。数日后,吴国臣惨遭日宪杀害,就义时年仅19岁。解放后,吴国臣同志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56年12月,上海市总工会在市工人文化宫展出了吴国臣等烈士的事迹,追念他们为人民革命事业所作的贡献。


许昌路227弄特号原日军司令部大门

曾做过日本宪兵队驻地的洋房是1921年建造的,1945年后改称“纺区宿舍”。1946年1月国民党政府为了接管日本投降后的日商纺织企业,成立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原日商日华纱厂职工宿舍位于许昌路(现227弄),园区的前半部别墅式二层住房(日本式住房),供日本籍职工居住,并设有医务室一幢。后半部是中国式里弄住房,供中国籍职工居住。1946年7月住在宿舍内的日本人集体乘船迁回日本,空出的住房由中国纺建公司职工使用。门牌号为“特号”是中国举世无双的门牌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4 20: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5 01: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有意思的历史,谢谢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5 01: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心人啊
看到这些图片感叹一下杨浦曾经阔过啊
怎么现在成了这个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5 11: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帖子,杨浦的老建筑蛮多的,可惜不少已被拆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18: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wu16567


    现在重新努力中。。。工业转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5 18: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心人啊
看到这些图片感叹一下杨浦曾经阔过啊
怎么现在成了这个样子
wu16567 发表于 2013-11-25 01:52


你去翻100年前的地图,北外滩一带就是城区,这里城建历史悠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5 19: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wu16567


    现在重新努力中。。。工业转型中~
luluice 发表于 2013-11-25 18:48



    杨浦的老厂房也一定要保护好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5 20: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浦的可利用资源可以说是中心城区里最多的,而且门类齐全,未来必定都是令人瞩目的好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9 23:23 , Processed in 0.04058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