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7067|回复: 42

[经济] 不以GDP论英雄 中国城市进入新竞争时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1 22: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近日,国家总书记习近平在调研时强调,要防止一味以GDP排名论英雄。过去,为了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实力,GDP的增速被作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量化标准。为了冲刺GDP增长,环境、资源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在当前大力谋求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不单纯以GDP论英雄显示了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将由“量变”进阶到“质变”的层次。中国城市发展不仅需要关注速度,更需要关注发展质量,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凤凰城市与旅游研究院联合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室等单位共同推出“2013 年中国省市发展质量排行榜”,凤凰网城市作为独家网络发布媒体进行发布,以期通过这个榜单,引导各地重新衡量本地发展的标准,走更为科学的、可持续的,以提高民众幸福指数为标准的发展道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2: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排行榜五大指标体系

2013年中国省市发展质量排名初步设定的衡量发展质量的五大指标为:发展速度、内生发展能力(与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成反比)、第三产业占比、民营经济占比、人均GDP。所有数据,均取自各地已经发布的公报,以及各地年鉴,其它统计公告等。

发展速度计算方法:各地经济发展速度,除以全国平均经济平均发展速度,为各地省区本单项得分。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为 107.8%

内生发展能力计算方法: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除以本地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

第三产业占比计算方法:本地三产比重,除以全国三产比重,目前,北京成为中国大陆三产占比最高的城市,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均领先于全国。

民营经济占比计算方法:本地民营经济占比,除以全国民营经济占比。

人均GDP计算方法:本地人均GDP,除以全国人均GDP。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2: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衡量地区发展的真实质量?

不以GDP 论英雄。

不过,如果完全抛开GDP,则地方发展无法衡量,最容易畸变为劣币驱逐良币的机制。搞花架子者上位,干实事者吃亏,绝非国家之福。张五常云,地方竞争,乃是国家进步的动力之一,深以为然。由此,建立一种既不抛弃GDP,又不完全以GDP 论英雄的衡量机制,乃大势所迫。

“中国省市发展质量排名”体系中,初步设定了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五大指标,分别为发展速度、民营经济占比、第三产业占比、内生发展能力(与固定资产投资占GDP 比重成反比)、人均GDP。所有数据, 均取自各地已经发布的公报、各地年鉴、其他统计公告等。

为什么只有五项指标?这种衡量方式全面吗?

有数据,无争议。够简单,易明了。克强指数只需三项,此排名五项数据,其实已经大致可以衡量地方发展质量了,确实有一些指标亦可反应发展质量,比如单位产出、单位能耗、单位水耗、环境指数等,不过,鉴于有些数据地方政府讳莫如深,无法取得统一数据,只得作罢,此项排名非常严肃,所有的数据均需公开,如数据不公开,则宁愿暂缓, 以待来年。

选取这五个指标,大体上还是可以衡量一个地方的发展质量。基本可反映真实的经济发展状况。

本次“中国省市发展质量排名”的前十名,分别是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浙江、江苏、福建、山东、内蒙古、辽宁, 90% 集中在沿海; 而在“中国重点城市发展质量排名”中,入选的前十名城市,如深圳、广州、上海、北京、无锡、东莞、佛山、苏州、宁波、杭州等,全都是沿海城市,亦绝非巧合。最近几年,中国东部区域,除东北外,增速都在降低,而这个体系中,东部仍然独领风骚,说明速度可以降低,但是一些好的发展模式,仍然需要坚守,不可放弃。

发展速度,仍然是衡量一个地方发展效率的重要指标,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仍然需要保持相对高速的发展;内生增长能力,考察一个地方的自我发展能力,尤其在全国投资疯狂的情况下,这一指标设立尤其重要;一个地方经济是否富有活力,民营经济是非常重要的晴雨表。第三产业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城市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人均GDP 是最直接的指标,经济总量的创造,是靠人海战术,还是搞高素质的人口,由此一目了然。
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五大指标远非完善,不过,欲求大道, 必先有人开山劈石,再有人修路架桥,开山之责我辈承担,架桥之功留待后人。

评分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2: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造城运动错在哪?


目前,中国很多城市的虚妄之火猛烈,一个巨大的假象,即是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而这种增长,效率是非常低的。有些城市,虽然增长迅速,但是,仔细考究,其背后投资增长,比整体经济增长更为迅猛。

更为让人担忧的是,这种依靠高额固定资产投资的模式,被全国各个区域和城市仿效。由于中国特有的政治周期,大约每隔几年形成一个事实上的考核期,这样,各个地方主政者,面临着迅速做大总量,提高增长速度,以在同僚的竞争中胜出的压力。而培育产业,则周期漫长,很少有富有远见和耐心的人去做。

2012 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 的比重,达到了创纪录的72.1%,比重超过50% 以上的省市,占全国省市总数的80% 以上,整个国家都陷入疯狂的投资冲动之中。

当下,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在全国风行。

造城运动,有三种模式,其一是古城改造,开封1000 亿古城改造计划,大同600 亿造城已成事实。其二是削山造城,兰州1000 亿计划,湖北十堰新城计划也有1000 亿之巨。其三是大拆大建, 用砖头造GDP,在宿迁突击成功,升迁到昆明,继续搞,搞上瘾了。

其中,大同造城前段时间争议巨大, 大同造城模式,到底对不对,众说纷纭,推行者认为,大同的造城突击,起码从拉动经济方面初衷是好的。但是,数据告诉我们,造城运动不说从长期看,仅从中期看亦不可取。

2008 年, 大同人均GDP 为17852 元,山西省为20300 元,大同人均GDP 约为山西的88%,至2012 年,大同人均GDP 为27813 元,山西省为33628 元, 大同人均GDP 仅为山西的83%,造城四年,大同作为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经济发展却与山西省平均水平差距越来越大,人会唱赞歌,数据不会唱赞歌。大同造城600 亿,耗尽当地财力,为未来挖了大坑。

当下中国地方债务已到4万亿之巨,隐性债务更达10 万亿以上。依靠投资拉动,“砖头经济”已成强弩之末。

曾经的“东亚奇迹”的坍塌,需引起中国警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马来西亚长期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率长期固定在40% 以上,结果造成经济危机,引起长久社会动荡,最终戕害实体经济。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2: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提倡什么样的发展模式?

2012 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占GDP 的比重为33.8%,浙江为49.4%,在全国所有省中,唯有广东和浙江的占比没有超过50%。能够坚守正道,在逆势中保持真实的竞争力,其努力尤其可贵。具体到城市,深圳投资占GDP 的比重最低, 只有17.9%,为国内唯一低于20% 的城市,堪称国内最具经济造血功能的城市。

大批的民营经济巨头,大批的中国驰名商标,在没有任何辅助的情况下,在广东和浙江草根生长。中国需要广东、浙江这样具备自我发展能力的地方,广东模式不可倒。

此外,值得提醒的是,工业化不一定消耗投资,片面城市化才消耗社会财富。

佛山进入前五名,令人惊讶。一直以来,佛山都是中国最著名的制造业工厂,顺德、南海均为中国制造业重镇。在印象中,似乎从事传统产业的地方固定资产投资率一定很高,佛山反而很低,其中有何奥妙?

或者其中最大的区别是:别的地方都把资本投向了铁工基,而佛山的投资,更多偏向工业设备等领域,而后者的投资额比前者小得多,虽然对GDP 的撑门面效果远不及重工业和铺路架桥来得快, 但是真实效率也高得多。这样的GDP, 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亦是真正值得尊敬的。

佛山现象,绝对值得中国关注。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2: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补课”论的荒谬

这几年,我考察了数十个国内城市, 发现中西部地区的主政者有一个普遍的情绪,认为东部已经完成了崛起,前期已经投资过了,该轮到我们了,凭什么我们不能靠投资?此即“投资补课”论, 同样,就国家层面而言,也存在一种“投资补课”论:欧美都已经是发达国家了, 我们不搞高投资?怎么追赶?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巨大的误区。事实上,东部的发展,并非靠投资,从改革开放至今,广东以及浙江的综合投资率低于全国水平,而非高于全国水平,其内生发展能力极度强劲,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实体经济,依靠制造业企业,不是说它们以前高投资,现在该轮到中西部,而是它们与国内平均水平比,从来没有高过。

就国家而言,亦是如此。

欧美国家当下的投资率, 大约在20% 左右,欧美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标准, 发展阶段不一样,不足以说明全部问题。

我们的穷哥们,金砖四国之间的投资比较,也许更有说服力。印度、巴西亦保持了10 年以上的高速增长,增长率至少在8% 以上,与中国接近,但是, 他们的固定资产投资率,却比中国低多了。以2000 年至2010 年十年为例,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率平均是0.48,印度是0.27,巴西是0.17,俄罗斯是0.25, 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率超过巴西一倍以上。也就是说,中国不仅比欧美高,也比同样奉行赶超战略的穷哥们高。

日本、韩国等亚洲发达国家,他们是不是在赶超欧美的时候奉行高投资战略?

日本从20 世纪50 年代中期至70 年代中期的经济起飞期,平均投资率为33.9%,其中1967 年到1974 的最高峰的八年间,投资率在35% 以上,此后逐步下降。韩国在起飞期间,投资率为35%,而当下,日韩的投资率稳定在20% 左右。

日韩的投资变化,与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基本吻合:在经济起飞阶段,固定资产投资率保持在35% 左右的高水准,而在成熟期和高额消费阶段, 则下降至20% 左右,并随科技的发展上下波动。

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平均投资率, 超过37%,几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 而自2003 年以来,已经近十年超过了40%。作为后发国家,适度的“投资补课”可以理解,但是绝对不能没有止境,乃至损害内需,戕害经济元气。
弓弦已满,不松则折。

日韩转型经验是:减少投资,启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调整产业机构,打击财阀,打破垄断,开放市场,鼓励民间投资等。中国当引以为鉴。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2: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产业需适度

第三产业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城市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正因为如此,追求较高的第三产业比重,成为很多国家和城市发展战略的重点所在。在十二五规划中,发展服务业,亦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突围之策。

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在70% 左右,发展中国家平均在50% 左右。2012 年,中国的第三产业占

比,大约为44.6%,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确有增长的空间。

2012 年,北京的第三产业比重为76.4%,成功实现了“三二一”的经济结构。“北京模式”无疑为中国迫切希望转型的各大城市提供了样本。

不过,中国仍然属于后发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定位,以及目前的产业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北京模式”恐难推广。 就国家大势来说,中国仍需坚持制造业立国,第三产业不可寄望太高。

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不仅表现在各个区域之间,同时也表现在各个经济圈的城市之间。各个城市都力争上游,搞平均主义并非上策,保持各自优势, 进行合理分工,最后达到产业协同,才是更优选择。在杭州湾大桥通车之后, 宁波雄心勃勃,宣称要成为新兴服务业基地,宁波将置上海于何地?

北上广深率先完成第三产业布局, 部分中心城市成为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多数城市以生产性服务业和工业立市, 可能更为合理。全国水平无需追欧美, 保持50% 左右适中。

武汉的三产比重达到47.9% ,虽然没有达到50%,但是仍然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作为中部重要的重工业城市,武汉的产业转型值得肯定。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2: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释放民营经济的能量

张德江重庆救火时,曾发表了一段鼓励民营企业的讲话,顿成名言:哪里的民营经济活跃,哪里的经济就发达,哪里的人民群众就富裕。

广东和浙江经济活力冠绝全国,某种意义上正因为其强大的民营企业造血功能,越是民营经济发达的城市,其真实经济质量越高。华为、腾讯等崛起于深圳,方太、雅戈尔等崛起于宁波,绝非偶然。
一个值得警惕的歪风是,很多地方对于培育实业、扶持本土企业缺乏耐心,

热衷于央地联姻,搞大项目,一个央企的投资,动辄数百上千亿,效果立竿见影,为众多省市所追逐,助长了地方投机主义。


在此情况下,那些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地方,其发展更为艰难,也正因为如此,其发展的真实效率,亦比一般地方高,而其坚持实业、坚持培育本土企业、坚持中小企业为主的发展战略,更富有远见。

最近几年,随着民营经济生存环境的逐步恶化,广东和浙江的民营经济占比,均有一定程度下滑,而福建则逐步崛起。

泉州能够入选前十五名,其民营经济的强劲功不可没。

此前,福建在沿海省份中,经济总量并不大,但是,福建的民富却比较明显。福建在中国省级单位中民营经济占比列前三,而泉州作为福建的典型城市,

非常具有代表性。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2: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网络上越来越浮躁的GDP崇拜、投资崇拜、疯狂造城的背景下,发展质量相当程度上被忽略。除了GDP的表象,我们似乎应该更多关注经济发展和运行的质量。值得欣慰的是,这方面湖南、长沙在内陆地区还是走在前列,虽然在全国的位置还不算好,但是方向、目标、关注区域应该放在哪里大家应该都清楚吧。

评分

8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1 22: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排行也不可靠,没什么信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1 22: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山东莞,烟台能排那么前面,佛山,东莞我是去过,有多好我就不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1 22: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少是一种观点不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3: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排行也不可靠,没什么信服力
zir8848 发表于 2013-11-21 22:52

你爱信不信,没人强求你信。
我认为里面很多观点很有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3: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山东莞,烟台能排那么前面,佛山,东莞我是去过,有多好我就不说了。
zir8848 发表于 2013-11-21 22:53

当然了,这些城市又不高调,少有吹牛,自然它们的长处在网络上容易被某些高调城市吹嘘的自己的长处所掩盖。你看懂这篇文章说的什么了吗?和你去过有很大关系?你所谓的“好”可能和论证的东西根本不是一回事,既然不说了欢迎你选择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1 23: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支持习总!!{: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5 19:54 , Processed in 0.05349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