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天子蓝

[经济发展] 石家庄发展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1 15: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都阅读不全,还阅读全文那。太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1 17: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必须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1 17: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必须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1 20: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天子蓝

我已看到全文,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2 11: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间有一点重复了,蓝蓝编辑编辑吧。我们的省会不是抢来的!!!是中央高瞻远瞩的设定!是我们自身发展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2 14: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这个连土生土长的庄里人还不一定知道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2 17: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范村 许家姓 的家谱中记着, 明初朱棣迁都北京,许家两兄弟带兵由南京迁移到石家庄范村驻扎,然后就有了范村。  高瞻远瞩啊,当然当时要是迁到北京就更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2 18: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间有一点重复了,蓝蓝编辑编辑吧。我们的省会不是抢来的!!!是中央高瞻远瞩的设定!是我们自身发展的结 ...
ALILANG 发表于 2011-3-22 11:15



    好的,有时间编辑

我就是想说石家庄成为省会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靠石家庄的巨大发展潜力获得的,政治因素只是原因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2 2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天子蓝


    再次鄙视底蕴市和痰山的某些“愤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3 14: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详细了啊。。真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3 22: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增加石家庄区域古代史部分 近现代的有点琐碎
以中山国--常山郡--唐河北三镇之首成德军--宋元明真定府为主线
严重说明大石家庄范围内诞生省会之必然性、不可替代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23: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可去石家庄政府网站阅读全文。第二页有链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00: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真定府 于 2011-3-24 00:18 编辑

石家庄历史沿革历史沿革】     
      石家庄市所辖区域,是人类文明开发较早、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地区。市区白佛口文化遗址是目前全市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平原地区人类遗址,距今约6000—7000年;新乐古代遗址“伏羲台”证明了6000多年前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曾活动于此地;战国中山国文化,是石家庄历史文化脉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继藁城台西商文化之后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文化。
    两汉时期,石家庄西部的太行山区一直是制造兵器、铠甲和生产工具的重要冶金基地之一,“冶河”因此而得名;汉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道教复兴并走向鼎盛的时期,恒、赵二州的宗教文化在中国宗教史上也留下了绚丽篇章。赵州柏林寺,相传创建于东汉,是河北最古老的佛教寺院;石家庄隋唐文化中最为光辉的历史成就是赵州安济桥,它是世界公认的大型敞肩式石拱桥的鼻祖,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被联合国确认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隋唐时期石家庄籍的文化名人有魏征和李吉甫;北宋时期,富弼、韩琦、欧阳修、沈括、苏轼等名宦贤宦先后奉使河北,都在真定府(今正定)留下足迹,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
    金元时期石家庄建筑艺术成就的代表作是井陉苍岩山福庆寺桥楼殿,桥与殿浑然一体,凌空飞架于千丈深涧之间,状如飞虹,设计形式奇巧,建筑雄伟险峻,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技术和美学造诣。在艺术创作领域,著名的有上京毗卢寺壁画。这些壁画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壁画的传统技法,在构图、线描、用色和人物造型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水平。此时的自然科学成果也非常丰硕。著名数学家、学者李冶在数学天元学术方面的研究,对中国的初等代数起到了奠基作用,标志着13世纪世界数学的最高成就。

     战国时期     在战国七雄秦、楚、齐、燕、韩、赵、魏之后,还有一个第八雄,即中山国。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战国中山国这朵奇葩一直闪烁着神秘的光彩,史册上关于它的记载很多,首次出现在公元前506年,直至公元前295年赵国灭中山国的二百多年间,都依稀可见。比如《史记》、《左传》、《竹书纪年》等重要典籍里,都有关于中山国的记载。西汉末年刘向的《战国策》“待遇”最高,不但专门设有《中山策》,还把中山国和战国七雄同等对待。不过,所有这些记载都比较零乱,不但零零星星的,加起来总共也就一万多字,还缺乏准确的和正面的描述,以至于使中山国披上了模糊的外衣。到了当代,文化大师郭沫若也一直苦苦寻觅中山国的踪迹,直到他去世之前,还在深深惦念这个历史上的“艺术王国”。
    中山国包括今河北石家庄地区,是嵌在燕赵之内的一个小蛮夷之国,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同样经历了邢侯搏戎,晋侯抗鲜虞,魏灭中山和赵灭中山的阶段。
    中山国的前身是北方狄族鲜虞部落,为姬姓白狄,最早时在陕北绥德一带,逐渐转移到太行山区。姬姓是周王族的姓,白狄的来历,有说是周文王后裔毕万公的后裔,也有说是来自周文王封给弟弟虢叔的西虢国。西虢国历代国君世袭兼任周王朝卿士一职,同时又是三公之一,担负为周王朝南征北战、东讨西杀以惩罚不臣的任务,可能是周宣王时期虢国国君虢季子白北御猃狁﹐在内蒙古萨拉乌素河﹑榆溪河朔方城之后,其部分后裔就留在陕北了。鲜虞之得名出自鲜虞水,鲜虞水即今源出五台山西南流注于滹沱河的清水河,这一带是鲜虞最早的发祥地。鲜虞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国语》一书中。该书记载,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太史伯答郑桓公问话时谈到,成周雒阳四周有16个姬姓封国,6个异性诸侯国,还有“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的南蛮、东夷及西北的戎、狄国家或部落集团,其中就有鲜虞。

    两汉时期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常山郡古城址
  地处河北省元氏县殷村镇故城村南侧的常山郡古城址,被国务院核定并正式公布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从而确定了常山郡在历史上应有的位置。早在1993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就将这一遗址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了2004年3月,因为南水北调工程要穿越常山郡古城址,这一消息惊动了国家文物局当时的主要负责人,他百忙之中亲临古城址,与有关部门研究解决方案。当他面对着这座历经两千年风雨沧桑的古城址,几多感慨,他没有料到这座古城址保存得这么好,建议将此古城址申报为国保文物。自此,常山郡古城址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料记载
  据有关史料记载,常山郡初筑于赵孝成王十一年(公元前215年)。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置恒山郡,管辖着现在石家庄一带的25座城池,是这一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汉文帝刘恒即位后,为了避讳“恒”字,改恒山郡为常山郡。晋时,常山郡的治所由元氏移至真定。此城仍治元氏县。隋末,义军刘黑闼攻破此城,城告废。   常山郡在当时有着显赫的地位,乃至现在仍有着足以让人可以夸耀的历史。东汉建武四年,刘秀带兵来到常山郡平定渔阳太守彭宠和琢郡太守张丰的叛乱,驻扎在古城郊外的万年村。皇后阴丽华(当时尚为贵人)从行,生汉明帝刘庄于此,故该村当时名为万岁村,后人还建立了汉明帝的始生堂和阴皇后的梳妆楼以表纪念。汉章帝(刘秀的孙子)元和三年北巡,到常山郡元氏县舍正堂祭祀刘秀,又到万年村始生堂祭祀刘庄;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出使西域归来的张骞到这座古城巡视;汉献帝初平二年七月(公元191年),赵云(字子龙,卒于公元229年)受常山郡人民推举,就在这座古城率领常山郡义从吏兵归附公孙瓒,后改投刘备,在单骑救主中回应曹洪:“吾乃常山赵子龙也!”《三国演义》有赞赵云诗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成为一杆枪杀得曹兵个个愁的盖世英雄;在两汉时期,先后就有13位皇子皇亲被封为这座古城的常山王;东汉时期,常山郡有着重要的政治地位和频繁的军事活动,以及灿烂辉煌的文化成果。譬如,举世闻名的元氏封龙山汉碑群就是常山郡灿烂文化的宝贵遗产。唐宋以来,汉碑群为历代书法家所瞩目,欧阳洵、洪适、欧阳修、康有为、梁启超、杨守敬、方朔、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刘炳森、卢光照等古今著名书画家、冶印家均与此汉碑群有着不解之缘,因此,封龙山汉碑群在我国书法史、文化史、文字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常山郡古城址长宽各约1100米,加上外围,足有10000多平方米,地下埋藏着古常山郡的建筑遗存。

    盛唐时期“藩镇割据”成德军称雄河北
    唐朝后期出现在河北地区的卢龙、成德、魏博三个藩镇。安史之乱后期,史朝义部将张忠志、田承嗣、李怀仙于宝应元年(762)、广德元年(763)相继投降,史朝义自杀,安史之乱结束。唐朝为了笼络河北降将,先后任命张忠志为成德军节度使,赐姓名李宝臣,统恒、赵、深、定、易五州(今河北省中部),不久增领冀州,驻恒州(今河北正定);田承嗣为魏(今河北大名北)、博、德、沧、瀛五州(今河北南部、山东北部)都防御使(不久升为节度使);李怀仙为幽州卢龙节度使,统幽、营、平、蓟、妫、檀、莫七州(今北京及河北东北部),驻幽州。这些原属安史的叛将名义上归顺朝廷,实际上并不服从中央,自己署置将吏官员,各握强兵数万,租赋不上供,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朝廷无力过问,只是采取姑息政策。由于这三镇都在唐朝的河北道,所以被称为河北三镇,又称河朔三镇。
    盛世唐朝,称“三关雄镇”。三关雄镇是对正定地理、交通、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的高度概括。三关雄镇中的“镇”,不是指今天乡镇级的正定镇。唐朝节度使管辖的范围称为“镇”。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统领恒州、深州、赵州、定州、易州等五州。成德(正定)、卢龙(北京)、魏博(大名)三镇实力最强大,称为“强藩重镇”,从而形成“藩镇割据”,统称河北三雄镇,可为“雄”。成德军控扼“三关”指的是紫荆关(易县)、倒马关(唐县)和井陉关(井陉)。这三个关口都是穿越太行山通向山西省和重要隘口,是必经之路。“面临滹水,背依太行,左接瀛海,右控三关”就是对这一事实很好的表述。优越的地理位置,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之集成,为“三关雄镇”。  

    【宋元明清
    公元923年四月,成德军节度使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国号大唐(史称后唐),以魏州为兴唐府,建东京,在太原府建西京,以镇州为真定府,建北都。同年十二月,又废北都真定府,复为镇州。后汉一度改为真定府。
河北西路的首府
  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分河北为东西两路,真定成为河北西路的首府,从此确立了真定在河北西部政治中心的地位。   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升镇州为真定府,府城真定(今正定)。真定府辖真定、藁城、栾城、元氏、井陉、获鹿、平山、行唐、灵寿9县。崇宁年间(公元1102年)户口数92353户,人口163197人。
  代,真定城仍为河北西路和真定府的治所。真定府辖真定、藁城、平山、栾城、行唐、灵寿、元氏,另有阜平镇等8县3镇。户口137137户。
重要的政治军事
  太宗七年(公元1235年)改真定府为真定路,路城真定,意在进一步强化真定城在这一地区的政治、军事、地位。地处河北中部的真定,成为大都(北京)以南的一个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真定路领9县、1府5州。
  明朝灭元以后,改真定路为真定府,领11县5州。明成祖朱棣建都北京以后,真定府直隶于京师,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从西安调拨神武右卫到真定府,建立神武右卫指挥使司,作为真定、保定府及周围诸州包括衡水在内驻军的最高指挥机构,时真定不仅是控制5州11县的政治中心,而且是控制燕晋咽喉的交通中心,成为拱卫京师的主要城镇,在政治、军事方面,真定府的地位与顺天府(北京)十分接近。
    清朝入关之初,直隶真定府仍辖领5州13县。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在北京之外的直隶地区,设立保定巡抚,驻真定。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改保定巡抚为直隶巡抚,从真定徙治保定。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因为避讳世宗皇帝胤禛名讳,改真定为正定,真定府和真定县从此改称正定府、正定县。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开始调整政区体系,将原来由各府管辖的州,升为直隶于省的直隶州,缩小了府一级政区的范围,事实上也削弱了府的行政权力,同时提高了州作为二级政区的政治地位。正定府辖领正定、获鹿、井陉、平山、藁城、行唐、灵寿、元氏、赞皇、无极、栾城、新乐、晋州等13州县。
   “正定由真定所改。真定其地原在东垣故城(石家庄市东古城),唐初徙今治。而正定古名安乐垒,建置于公元352年。后因沿袭真定之名,清时改为正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00: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扼要摘录石家庄地区古代史,大家可以优化一下 兰兰编辑到第一页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07: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帖子对外宣传石家庄是个很不错的帖子啊,让外地人都能详细了解石家庄的发展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3 18:15 , Processed in 0.07623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