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舞步 于 2013-8-21 03:49 编辑
文:为你舞步
随着城市的发展,一栋栋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但是却有这么一群人,看到高楼都会杞人忧天的说一句:”楼盖这么高干嘛,有这钱不如修修路,种种树,做点实用的事。“
这样的人多是思想保守的中年人,当然他的出发点并没有错,无非只是想生活的更加幸福和便捷而已。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外地人和一个洛阳人,收入相当。
外地人早上出去买早餐,家门口就有便利店;洛阳人出去买早餐,就必须跑到远处的菜市场;
外地人去上班,乘地铁前往,只需十几分钟;洛阳人要上班,顶着太阳坐上烤炉一般的公交车,再堵一路车来到公司;
外地人晚饭后出去散散步,家门口就有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园;洛阳人要散步,要么围着嘈杂的公路走走,要么跑到很远处的公园……
由此可见,生活质量不单单是看收入,幸福的生活和城市建设也是息息相关的。那些反对建设高楼的人,无非也就是想提高一下对生活有帮助的公共设施,少一些面子工程,当然这也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了。
就目前来说,洛阳的基础设施还差得远,要修基础设施就要用财政税收,财政税收从哪里来?
临市的郑东CBD,有18栋写字楼缴税均超过一亿,光这18栋楼每年上缴的税,就能轻松干掉洛阳一个县区。反观洛阳的写字楼,目前洛阳超过5A的写字楼仅仅只有世贸中心一栋,是洛阳最赚钱的写字楼,可是每年缴税却只有两千万。
十几亿的税收能做些什么?把洛阳的公交车换一边也不过五个亿;修一个供市民休闲散步的公园也不过几个亿……
仅这些楼税收,能修多少为民工程?由此可见,这些写字楼不仅不是面子工程,反而还与这些公共设施关系密切。
说的深一些,这就是产业的差别。许多思想保守的市民往往会认为,农业是根本,工业是基础,应该大力发展工农业,把农村变成城市,修成CBD是不对的。可是反过来想想呢?农业,工业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真没有哪个大城市是靠一二产业为经济支柱的,生活越幸福的城市,第三产业越发达。
伊滨区CBD运作起来后,起到的效益绝不仅仅只是面子工程,先不说解决了多少万人的就业,光是创税就比原先这些农村要高数十倍、数百倍,正是有了这些财政收入,城市的基础建设才会更加发达。
接下来再谈谈洛阳的写字楼市场。
洛阳目前有三十多栋写字楼,但是5A级的却只有世贸中心一栋。新浪网之前有个新闻:”就投放量而言,就近对比郑州,去年郑州的写字楼投放量超过了200万平方米,洛阳前五年的投放量总和也就20余万平方米。这也说明了洛阳的商务氛围太差,需要从认知上突破和提升。外观陈旧,车位紧张、电梯拥挤且速度慢、办公空间窄小等种种问题困扰着实力型的企业。”
由此可以看出,洛阳目前的写字楼根本不符合洛阳的地位,洛阳不仅缺少写字楼,也缺少高端写字楼。如今就是500强企业想来洛阳入驻,洛阳也没有条件提供给其办公的楼宇……
洛阳,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是时候发展一下写字楼了,也正是有了这些写字楼,洛阳的经济才能强起来,公共设施才能更加发达,城市形象也会变得更加出色。
以上为个人的一家之言,欢迎大家前来探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