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蛟矶烟浪

[大江南北] 【芜湖】《中国城市排行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1 08: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类城市是什么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1 11: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城镇收入就知道了 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1 19: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蛟矶烟浪 于 2013-7-27 08:22 编辑

{:5_122:} {: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1 23: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2 23: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蛟矶烟浪 于 2013-7-23 08:27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09: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市级财政透明度报告公布:三市透明度为零
本刊独家发布清华大学 《2013 年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报告》

289个城市财政透明度大排名

白城铜仁定西三市四大指标均未公布,透明度为零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张璐晶︱北京报道

去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选取了全国81个地级市政府和直辖市进行了财政透明度研究(详见本刊2012年第23期《哪个城市更透明》)。2013年,该研究报告将调研范围扩展到了全国所有地级市政府(共285个,不包括三沙市)和4个直辖市。

课题组在去年报告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全口径财政透明指标体系,把政府收支的各方面都纳入,而不限于已纳入预算的收支内容,可以比较全面地评价地方政府财政公开与透明的现状。该体系包括四大部分:第一,纳入预算机构和部门。第二,一般性预算(决算)与支出情况。第三,专户(即预算外财政)与政府债务情况。第四,国有资本经营与国有企业收支情况。这四部分均为100分,总分值为400分。

课题组负责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俞乔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比起研究规模更大的省级政府,市级政府的财政透明公开状况更为具体地反映出了我国财政公开的透明度水平。“政府在公共治理上,应当向上市公司的现代公司治理学习,需要向所有利益相关者公开信息。政治事务的公开透明、民主问责、法治政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关键。”

透明度与社会环境和政治决心相关

调查显示,我国289个城市政府财政透明度总体很低,即便是排在前30位的市级政府的财政公开情况也远未达到良好披露的水平。

前30名中,广东省占据10个席位,安徽省占据5个席位,山西、贵州、广西各有3个城市上榜;若按区域来划分,东部沿海省份和中西部省份,刚好各占一半;得分超过100分的城市仅有46个。

广东省的市级政府在财政公开方面居全国之首,居于中部的安徽省紧随其后,而华东发达地区则相对滞后。俞乔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广东、安徽在公共治理改革上的确给全国带了好头,而华东发达地区则相对滞后。这一点表明,公共治理改革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相关关系,而可能与社会环境和政治决心相关。”

289个城市中,有5个城市的得分为个位数,其中,最后三名(白城、铜仁、定西)的得分为0。

俞乔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得分为0的城市,四大指标都未公布,主要原因是相关工作没有引起主要领导的关注。

而4个直辖市的财政透明度表现良好,除重庆排名第73位外,其余3个均在前30名内:上海(第1名)、北京(第2名)和天津(第28名)。据俞乔介绍,重庆排名低的原因主要是在“一般性预算(决算)与支出情况”部分得分过低,且未公布“专户与政府债务情况”和“国有资本经营与国有企业收支情况”。

政府收支四本账,不能只审一本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完善财政预算制度,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是财税体制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表示,除了经常提的公开、透明外,规范、完整也是预算改革的目标,《2013年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报告》表面上看到的是财政透明度排名,其实是通过财政透明度看政府职能的变化。

高培勇称,政府收支不等于财政收支,我国的政府收支由四个部分构成,一般性预算收支、基金预算收支、社会保险收支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如果大家有机会去旁听一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这四本预算的审议状况,就会发现差别很大。”

具体来说,第一本账(即一般性预算收支)的审议程度最高,需要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才可以执行,是具有法律性质的预算。而且,大体可以做到在政府层面统筹。“尽管还有许多不公开透明的,但是目前在所有预算中,这本预算的规范性程度最高。”高培勇说。

第二本账为基金收支预算,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政府部门设立的各种各样的基金,是各部门自己控制收支。另外一个是土地出让金。基金收支预算的特点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只能审议,不能批准,属于备案式的审议,不用批准就可以直接执行,且不能统筹。

第三本账是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从收支上是专款专用,这本预算形成编制的主要部门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报给各级人大也是备案式的,不能统筹,而且还需要财政部门相应的兜底。

第四本账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这本预算起码有两大致命弱点:第一、只覆盖了部分国有企业(有不少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下属的国有企业游离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之外,只上缴税收,不上缴红利)。第二、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标准是全世界范围内最低的。因此这是一个非常不完全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课题组建立的全口径的预算体系有指导意义,通过报告发布,要力促所有的政府收支预算都纳入立法机关全口径的政府审批当中。”高培勇说,“只把其中的一般预算交给立法机关审批,其他三本预算都看不明白,碰不了,批不了,绝对不行。”




“我们不能落后,但也不能超前”

安徽省六安市在2013年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排行榜中位居第26名。该市常务副市长王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过去地方政府最怕财政公开,也没有自律意识,现在是欢迎账目公开,一方面是约束干部,一方面也是保护干部,在群众的监督下,政府的压力反而小了。“随着人民群众参与度、知情度的提高,怎么用好人民的钱是廉洁从政的体现。”王胜说。

杭州市(第9名)财政局总预算局局长王文超的话,可能更能体现地方财政部门的心声。王文超表示,财政信息公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财政信息哪些可以公开,公开到何种程度,细化到哪些水平,还需要看左邻右舍,比如杭州公开要看南京、宁波,“他们走一步,我们不能落后,他们不走,我们也不能走得太前面”。而且浙江省内杭州市要公开哪些信息还要受省级的指导和约束,省级没有公开,市级公开,不现实的。总体来说,地方政府是五花八门、自下而上的公开,但是还有自上而下的控制、指导,一步一步向前进。

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地方政府官员指出,政府部门以外的机构也要加快公开的步伐。“现在一说公开大家都盯着政府部门,实际上财政供养的还有许多政府部门以外的机构,比如党委系统、民主党派、人大、政协、群众团体等。”该官员表示,这次透明度指标体系也关注到这一情况是非常重要的,以杭州市为例,杭州市政府的100多家部门基本都在互联网上公开了预算,但是政府之外的系统还没有做,这些部门和机构还是要保守一些;下一步,除了政府部门外,也应该要求地方人大、政协公开预算,“既然监督政府了,自己怎么不去带头呢?”该官员反问道。

课题组也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在统计中,地方人大、政协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公布较少:很少城市在公开的财政预决算报告中,会细化到财政资金的使用主体,公开“人大事务”、“政协事务”等支出金额。

至于对指标体系中涉及的第三部分“专户与政府债务情况”,王文超表示,这个可能还为期过早,因为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而且在有些制度建设还没有达到那一步的时候,想拿出数字也拿不出。

对此,俞乔表示,目前从法律上还没有给地方政府举债合理、适当的解释。根据预算法,地方政府不能借债,统计口径上非常复杂,但现实情况是各地都有自己的融资平台,这个债务规模到底是多少不好说。每年财政部、审计署、财政部在各地的专员办,都要来搞政府债务的调查,但最后统计的数字,各家是各家的样子,没有统一的指标口径。

财政报告为何看不懂

近日,经济学者文显堂在《中国经济周刊》撰文指出,在中国,经人大审议的财政预算,笼统得不能再笼统,而且是很“专业”的粗,导致公众看不清更看不懂。

对此,课题组表示,造成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财政信息公开得不全、不够详细。其次,财政信息公开的科目,大部分是按照财政部规范化的收支分类科目进行的,而这些名词本身可能距离大众比较远,较难“望文生义”,但这并不是单独某一地方政府公开方式的问题。

以“一般预算收入”为例,我们可能很难直观想象其中包含哪些内容(包括各类税收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纳入预算的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等,是地方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存在理解障碍,但这个词本身的表述是规范的,应当不属于“专业的粗”。

课题组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可能有两个方面:一、一些财政预算报告中出现“地方财政收入”、“全市总财力”、“全口径财政”等类似的名词,可能还需细致解释,因为在财政收支分类科目中并没有这样的表述,让人费解其内涵究竟是什么。在财政报告后增加必要的名词解释有助于公众和监督者理解财政报告的内容。比如吉安市在《关于吉安市2011年市级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市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中,增加了“有关情况说明及名词解释”,解释了“为什么财政支出大于地方财政收入”等问题以及“财政总收入”、“财政经常性收入”等编制预算时的专有名词。

二、关于未公开的数据。比如在标准表中,税收收入的科目有十几种,而有些地方只公开了几种税收的具体数额,并加上一个“其他税收收入”或者“其他各税收入”等类似的名词。这样尽管能够使得所有的科目对应的数额的总和与报告公开的总额匹配,但是报告的阅读者可能存在的困惑是,到底没有这几种税收,还是这几种税收被划分到了“其他税收收入”当中?这会给信息使用者判断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造成一定障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09: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09: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09: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09: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16: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经济运行情况发布 2013上半年GDP增幅中部第一
2013-7-22 10:22 安徽日报
 
  统计局日前发布全安徽省经济运行情况:我省上半年GDP同比增长百分之十点九,增幅高于全国三点三个百分点,居中部第一——

  “我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主要指标保持了好于全国、领先中部的格局,转方式、调结构依然表现积极。”从我省上半年经济成绩单来看,各项经济数据都指明并印证了省统计局权威人士的这一判断。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如何统筹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拓展未来持续健康发展新空间,已成为当前我省谋划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稳增长”政策落地,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

  7月19日,省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全省经济“成绩单”: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859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0.9%,增幅高于全国3.3个百分点,居中部第一。“总体上看,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态势与全国相似,主要指标增速放慢;但二季度以来,随着一系列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措施的落实,主要指标增幅同比回落幅度收窄,且保持了好于全国、领先中部的格局。”该局发言人赵金宝说。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一季度,省委、省政府就及时研究出台新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30条意见’和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20条意见’,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是我省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的重要政策保障。”省发改委负责人指出。

  为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优化发展环境,“30条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突出问题。“20条意见”则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拓宽创业创新和经营发展空间、加大要素支持保障等方面,出台了诸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突破性、创新性的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决策部署及时、有力,各地、各有关部门也迅速行动,掀起帮扶企业、稳定实体经济增长的热潮。

  得益于一系列的稳增长举措,在上半年各主要时间节点,工业、投资、消费、出口等主要指标均呈现出好于全国、领先中部的增长特征。以工业为例,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96.3亿元,增长14.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5.2个百分点,增速连续4个月居全国第二位。40个工业行业中,有38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其中9个行业增幅超过20%。

  “调结构”成效显现,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首台水泥窑预热器成功地投运巴西、承接海螺新疆项目一整套预热器制作任务、大力推进印度尼西亚水泥厂项目主辅机制作任务……进入二季度以来,位于芜湖市的海螺川崎装备制造公司生产忙个不停,铸造项目继4月份首次实现扭亏为盈后,持续实现盈利。上半年,芜湖市节能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56.96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24.5%,增长26%,高于该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的同时,全省各地、各行业结构调整稳中有进。从工业来看,结构继续优化。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7.7%,比一季度、上年同期分别高0.7个和0.8个百分点,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3.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5%,比一季度、上年同期均高0.2个百分点,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7.2%,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9.9个百分点。

  近日,在合肥市新站区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基地,年产各类显示屏3000万片以上、总投资285亿元的鑫晟8.5代线项目主体厂房竣工,正式进入工艺设备的搬入、安装和调试阶段,预计年内实现产品下线。作为我国首条自主建设、采用全球最先进制造技术的液晶面板生产线,该项目不但将有力壮大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实力,还能新增近万个就业岗位。

  从投资来看,上半年,全省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3.9%,比全部投资高2.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1.9%,高0.3个百分点;全省一产、三产、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25.1%、22.6%和23.9%,比全部投资高3.5个、1个和2.3个百分点。不断优化的投资结构,增强了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

  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发明专利的快速增长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上半年,全省申请发明专利数增长61.2%,比全国高3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四位;发明专利授权数增长50.9%,比全国高4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一位,进一步体现了我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效。

  “促改革”稳步推进,拓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空间

  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如何做到既稳当前,不断壮大我省经济总量,同时又着眼利长远,打造安徽经济升级版,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是省委、省政府一直谋划和实践的重大课题。省政府明确要求,不失时机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坚持以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激发市场主体的动力和活力。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用好改革红利,为稳增长、调结构注入新的动力。

  一系列有利于经济转型的改革举措已出台,并得到强力贯彻。“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保障企业除依法缴纳税费和依法接受监管外,不再承担其他社会负担”“严禁违法指定中介机构让企业接受各种评审、评估、年检”……我省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让企业拥有更宽松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了创业兴业的“草根活力”。

  作为财税改革的突破口,“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已发挥出促进企业调结构、促转型、强管理的作用。自去年10月1日正式开展试点以来,全省办理企业数量增加明显,目前试点纳税户数已超过5.9万户,试点企业直接减税数额越来越大。截至5月底,为我省营改增企业减轻税负21.03亿元。一大批企业通过营改增,促进了自身加强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7月10日,省政府召开第8次常务会议,研究国务院公布取消和下放的104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工作,明确要求“要在限定期限内完成落实和衔接任务,保留的审批项目一律进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优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能。”而在去年底,我省已经将行政审批事项由此前707项大幅压缩至320项,办理时限平均压缩51.2%。不断优化的政务环境,方便了广大群众和企业办事,更有助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

  7月18日,省政府召开金融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在金融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升级等方面寻求突破,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服务方式,降低融资成本,引导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我省经济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更加注重依靠转型升级。”省政府参事、省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程必定认为,要继续用好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还要适应新形势,找准着力点,把稳增长、调结构与深化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加快“三个强省”建设,拓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空间,打造安徽经济升级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3 17: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芜湖未来几年GDP有望进入前80并稳定在75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17: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17: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后面图示比看文字简单


《安徽主体功能区规划》蓝图初步绘就


[提要]  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域要实施积极的人口退出政策。重点开发区域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吸纳外来人口规模等指标。

      一个区域可以有多种功能,但必有一种主体功能。记者日前获悉,《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在征求各地意见,预计8月份将正式通过省政府印发。记者了解到,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我省国土空间确定为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三类,为我省每一块土地都划定了方向。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省要构建全新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六大片区是发展核心

  “重点开发区域就像主要工厂和车间;限制开发区中的农产品主产区,是我们的米袋子和菜篮子;限制开发区中的生态功能区,像是我们大家庭的后花园;而禁止开发区域,则是家庭里的珍贵财富,要保护并珍藏。”省内一经济学者这样比喻。

  规划将重点开发区域分为国家级和省级。“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是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区。”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记者从征求意见稿中了解到,我省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合肥、芜马、铜池、安庆、滁州和宣城6大片区。包括8个地级市所辖的29个县市区,国土面积2.1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15.62%。

  此外,皖北及皖西南部分区域20个县区进入省重点开发区域,包括阜阳、亳州、宿州、淮南、蚌埠、淮北6市市辖区,六安市的金安区,黄山市的屯溪区和徽州区,占全省国土面积8.25%。

  40个县当好“米袋子”

  一方面,我省在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但另一方面,粮食安全不容忽视。我省的限制开发区域,很大一部分被用于农产品生产。

  我省的农产品主产区包括淮北平原主产区、江淮丘陵主产区和沿江平原主产区。包含除黄山、铜陵以外的14个市的40个县市区,国土面积7.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4.56%。“这是保障全省乃至全国农产品生产和供给安全的重要区域。在局部地区,可以适度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

  限制开发区域中,还有一块是重点生态功能区。该区域区位条件较差,生态系统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适宜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但生态功能价值十分重要。我省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布于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57%。该区域包括六安、安庆、池州、黄山、宣城市的16个县(区),其中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6个县。

  “对于生态功能区,除了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超载人口有序转移,实现区域人口数量明显减少。”专家表示。

  禁止开发区列出名单

  主体功能区规划,也为我省禁止开发区域划出了“红线”。

  在征求意见稿中,全省共有禁止开发区域722处,总面积约2.2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6.03%。

  此外,我省禁止开发区还包括省级以下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重要水源地及省政府根据需要确定的禁止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空间上呈不规则的面状和点状分布在重点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之中。

  今后,新设立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自然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蓄滞(行)洪区,自动进入禁止开发区域名录。禁止开发区域的面积、保护对象等以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名录为准。

  政策支持

  落户政策松绑

  未来城镇化如何发展?很重要的一条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我省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也对各个功能区的人口政策进行了明确。

  重点开发区域要实施积极的人口迁入政策。加强人口集聚和吸纳能力建设,中心城市放开省域内落户限制,并逐步放宽外省人口来皖落户限制条件,其他城市全部放开居民落户限制。逐步使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流动人口实现本地化,并引导区域内人口均衡分布。

  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域要实施积极的人口退出政策。切实加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就业的能力,鼓励人口向省外以及省内重点开发区域转移。

  考核不唯GDP

  “发展农业、保护生态,这些我们都能做到,但在发展这些的同时,我们的经济总量肯定会有落后,在全省城市县区评比中也会排倒数。”对于此前一些区域的这种考核担心,规划也明确,按照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和考核办法,非重点开放区域不考核GDP。

  重点开发区域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吸纳外来人口规模等指标。

  农产品主产区实行农业发展优先的绩效评价,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均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投资、工业、财政收入和城镇化等指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17: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6 05:23 , Processed in 0.07119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