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062|回复: 6

[鸠兹古韵] 无为地名中的“沟”“坝”及其他(网上刚发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8 11: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体现地域特点的“沟”

     在今无为县辖地内的地名中,“沟”字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汉字之一。这也应该是无为地名上的独特之处。
  建国后,在无为县,曾作为区、乡、镇(包括人民公社)党政机构所在地,并以“沟”称谓的地名就有姚沟、高沟、陡沟、汤沟、新沟等。其中称作“新沟”的地方又有两处,分别位于长江无为河段中上游的石板隆兴洲内及下游的惠生堤一带江岸。在无为沿江演变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曾存在过并曾是一度繁华之地的称之为“沟”的地名,在现在的无为版图中,有的已永远地消失了;有的成了非常不起眼的小村落的村名。尽管如此,“沟”,仍是一个很能体现无为地域特点的地名称谓。

  那么,历史上,无为是否有过现在被用作地名又曾是输水通道的沟呢?这些沟当初又是怎样的一种河道形态?

  这要从无为县内河水系的历史演变说起。

  无为县的西北部以低山丘陵和岗畈为主,东南部为地势低洼的河漫滩平原。在地貌特征上素有“山环西北,水聚东南”之说。其东南部的沿江低地平原占全县总面积的60%以上,就是在这片河漫滩地上,孕育了无为县的内河水系。

  公元三世纪至十世纪这段时间里,因长江无为河段南迁,无为沿江河漫滩平原的面积不断扩大。同时,由于巢湖必须要在其下游有一个排洪出口,因此自然形成了巢湖下游最早的,也是这一时段里巢湖仅有的一条天然排洪通江河道——濡须水。在有关历史资料中,濡须水是当时无为沿江低地平原上唯一被列为“河”的水道。此外,由于自无为西北部山丘岗畈的来水经东南部低地平原漫流入江,又使这片广阔的沿江平原上布满了因水流冲刷而形成的密如蛛网、大小不一的天然河沟。这些“沟”都没有经过人为整治,既没有名称,也没有相对稳定的河道形态。其成形与得名缘于此后无为沿江滩地的围垦开发。

  巢湖流域沿江滩地的围垦开发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但大规模沿江筑圩则始于宋代,明代至清中叶达到鼎盛。在无为,圈圩筑堤大体先从北部、西南部及中部的丘陵低岗边缘开始,依地形由高到低逐渐向东南江边发展。在宋代至清中叶的800多年的时间里,圈圩筑堤所及区域,天然河沟得到治理。较先成形的是裕溪河及其支流西河,并取代了原来的濡须水。随之其他经人工整治的“沟”也多得以正名。其中有的在称谓上“升格”为“河”,而大多数仍被约定俗成地以“沟”命名。这些“河”或“沟”,有的成了西河的支流;有的成了独立的直接通江河道。

  是否仍被称为“沟”,并非完全依据其水道的大小而定。如位于无为西南部的古胡家沟和中南部的古周思沟,都是无为沿江滩地上较早在圈圩筑堤中经整治而定名的通江河道。周思沟的入江口在明正德年间被筑坝封堵,所筑堤坝称周思沟坝,是当时无为江坝上段的组成部分。胡家沟因崩坍而缩短的河道堤防也曾一度保留在无为江坝的上段堤线上。由此可见,周思沟和胡家沟都绝非一般概念上的小河沟。

  那些现在作为地名,而历史上则是河道的“沟”,大部分是沿江的通江河道。由于水系变化、江岸崩坍、泥沙淤积等诸多原因,使很多河道逐步消失。通过今无为大堤沿堤的内成圈圩和外滩圩中的纵横交错的港河、水面,或多或少还能寻觅到昔日那些河道的演变痕迹。

  在无为大堤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随着沿江圩口的不断联并及一次次的筑堤培修,通江河沟逐步被封堵。为维持长江与内圩水系的畅通,于沿堤修建了大量通江斗门。在今无为大堤堤线上,废弃的暗斗门曾多达67座。如今,这些暗斗门已作为堤身险工被清除,所留下的暗斗门探查、开挖资料,从一个方面切实地印证了历史上众多通江河道的存在。

  那么,昔日为古河道的“沟”到今日为地名的“沟”,其中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演变过程呢?

  在长江无为河段的上游。姚沟和高沟都是在无为中南部沿江滩地的围垦开发中成形并得名的。姚沟本是西河的通江支流,其得名时间略迟于前文述及的周思沟和胡家沟。明中叶以后,土桥至刘公庙一线江岸一直崩坍。明末时,胡家沟、周思沟、姚沟等处在长江无为河段上游的通江河道均已大部分崩入江中。高沟原本是沟通泥汊河与直皂河两条古河道的水道。至清嘉庆年间,残存的姚沟水道已不再直接通江,而与古泥汊河连通,水出泥汊河口入江。高沟水道则并入直皂河。同治十二年,泥汊通江河口被筑坝封堵,泥汊河与直皂河成为圩内沟港,作为水道名称的姚沟、高沟随之消失。在《安徽省道光二十二年长江水道图》中,还绘有胡家沟的通江河口,此后,便不见了胡家沟这条古河道。

  胡家沟、姚沟、高沟等河道名称都是在其河道尚未消失前就已被借用作地名。至清康乾时期,姚沟和高沟(今高沟老街)都先后发展为无为中南部沿江的著名集镇。胡家沟古河道消失后,在今无为大堤首端的外滩圩青山圩内还留有名为胡家沟的自然村。

  清末,石板隆兴洲与无为江岸淤联成陆。在这片新形成的滩地上,石板隆兴洲靠岸时留下了众多沟套、洲湾。随着无为中南部的圈圩垦殖向新滩地发展,这些沟套、洲湾得到整治。石板隆兴洲滩地上的新沟就是一条在最初的圈圩中形成的经人工治理的新河道。此后,作为河道的新沟消失,但作为地名的新沟却仍在石板隆兴洲内保留至今。

  在长江无为河段的下游。无为东部是无为沿江河漫滩平原围垦开发相对较迟的区域。明代,由于这一区域长江岸线持续淤长,江滩面积扩大,圈圩垦殖的范围沿西河、裕溪河不断向江边新成陆的滩地推进。至明隆庆年间,在西河下游的支汊河沟中,就有了以陡沟命名的通裕溪河的水道。清雍正时期,无为东部沿江滩地的圈圩垦殖基本完成,这也意味着整个无为沿江圩区的形成。此时,大片缘江圩口多独自成圈,无为江坝堤线为众多的通江河道所分割,互不连贯。在无为江坝下段的通江河道中,就包括汤沟、牛门沟、新沟、下沟、田沟等河道。乾隆三十年,无为沿江进行了一次明清时期规模空前的圩口联并及江坝大培修,使众多通江河道被圈入圩内,成为圩中港河。嘉庆八年,在无为东部沿江只剩下牛门沟、新沟、田沟三个直接通江河道。其中,田沟是当时无为州与和州的界河,在田沟与裕溪河之间,还有一个属于和州的磨盘圩。至民国时,在无为东部今下九连圩范围内已不再有称之为陡沟、牛门沟、新沟、田沟的河道。

  清代,在无为东部沿江圩区内河水系发生上述演变的同时,以陡沟、汤沟、牛门沟、新沟命名的集镇,已随着东部古铜城乡、周兴乡人口的增加而得以发展。此外,清末以后,中路以下江岸还有称之为下沟、田沟的村镇。明代至清中叶,由于长江无为河段下游的姚王庙至蛟矶一线江岸岸滩全线淤长,江滩面积剧增,乾隆年间一度繁华的牛门沟、新沟两个沿江集镇远在今繁昌县境内的大白茆沙偏北一带。自清中叶以后,古周兴乡南部江岸开始向北崩退,至民国二十二年,牛门沟、新沟等这一带的沿江集镇均早已随江岸崩入江中。牛门沟镇永远地消失了,而新沟这一地名却被此后在退建堤内新发展起来的集镇所沿用。重建的新沟镇位于今惠生堤一带江岸,在建国后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曾作为新沟乡的乡政府所在地。至1960年,新沟镇最终还是随江岸崩坍,只在其相应位置的无为大堤外滩圩内留下一个叫新沟的行政村。此外,中路以下江岸的下沟、田沟两个地名也一直保留至今。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1: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为——多“坝”之地

    无为所以多“坝”,是因为无为县前江后河的地理环境,必然靠江河的堤坝来维系其防洪安全。民国二十年大水灾后,无为县水灾乞赈会的一份文件对此作了这样的描述:“无为县……长江外控于东南,漕河内贯于西北,岁依一线单堤,与水争命。江堤蜿蜒二百六十余里,河堤计四乡周围一千余里,埂堤之多,甲于全省。全县人民,堤存与存,堤亡与亡,此无为县江堤、河堤关系重要之情形。”

  无为所以多“坝”,其另一层含义是指无为地方多有以“坝”称谓的地名。这些称之为“坝”的地名,一部分沿用了长江堤防在历史上曾使用过的一些堤段的名称,而大部分则源于内河水系一些河道堤坝的名称。建国后,在无为县,曾作为区、乡、镇(包括人民公社)党政机构所在地,并以“坝”称谓的地名就有河坝、临江坝、赵坝、长坝、新坝、杨坝、江坝、二坝等。

  在无为,内河水系中的“坝”,大多是指拦河坝。“坝”与“沟”这两类地名,属于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本文对内河水系中的“坝”不再赘述,仅就作为长江堤防的“坝”及相关地名作一阐释。

  在长江无为河段的上游。说到与地名相关的江坝,首先当是建于明正德年间的胥家坝,这是现存历史记载中无为沿江最早的江坝工程。明隆庆至清嘉庆期间,这一带江岸崩岸尤其严重。明万历时,胥家坝连同周思沟坝均已崩入长江。至清嘉庆八年,对原胥家坝的位置,嘉庆《无为州志》作了这样的描述:“距江岸已隔夹江数道,南望江面二十余里有旧坝遗址,犹称胥家坝云。”胥家坝崩江后,在章家洲的胥家坝遗址上形成的集镇仍以胥家坝称之。民国时期,在章家洲设有胥家坝乡。1949年,无为县的胥家坝乡划归铜陵县。

  迫于土桥至姚沟一线江岸持续崩坍,在明嘉靖四十一年至清康熙六十年的159年时间里,这一带江堤先后退建十余次。在这些退建堤中,包括一、二、三、四、五、六坝。其中三坝的大部分堤段崩坍后仅剩下青岗寺以下的一小段,称作“三坝埂”。此段江堤于同治九年又退建一次,至今保留在无为大堤的堤线上,“三坝埂”便成了现在这段江堤所在地的地名。六坝崩坍后,“六坝头”也成了当地地名。

  在长江无为河段的下游。明代中后期,古铜城乡境内,沿宋代靠岸成陆的三垄洲、复凝洲、金带洲滩地内侧筑堤圈圩形成了临江坝、余家坝、长坝等江堤。清初,古周兴乡境内,圈圩垦殖逐步向无为最东部的滩地推进,形成了黄丝滩江坝,筑就了中路一带的一坝及其退建堤二坝。

  三垄一带自清初以后一直崩岸,致使三垄洲滩地大部分崩坍,临江坝江堤多次退建。嘉庆时,这一堤段内已有了以临江坝命名的村镇,作为地名的临江坝保留至今。

  清咸丰年间,白茆洲靠岸,古铜城乡南部的圈圩垦殖活动进一步向南发展。这一带的余家坝、长坝等明代江堤随之被南移的前建堤所取代。至民国时,已将这些明代老堤废堤为田,仅留下以余家坝、长坝命名的集镇。白茆洲靠岸后,形成今永定大圩内金带洲、复凝洲与白茆洲之间的古夹江,称小江。民国二十年大水后,小江逐渐淤积束窄。此后,在小江的进口处筑坝,名小江坝。于是,筑坝处便有了“小江坝”或“江坝”这样的地名。

  古周兴乡南部江岸自清中叶以后开始崩坍,咸丰以后崩坍加剧。清末及民国时期,黄丝滩江坝成了无为江坝堤线上退建次数最多的堤段。在今无为大堤下段的外滩圩安庆小圩内,有一个叫三坝的行政村。其名称即源于黄丝滩三坝退建堤。

  处于无为江坝最末端的翟湾至裕溪河口堤段,其上段的中路一带于清初建成退建堤二坝后,长江岸线相对稳定。这样,不仅古二坝江堤自建成后一直没有发生过堤线变化,而且在中路一带稳定地保留下了作为地名的二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1: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地名承载着人们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未来的祈盼
     “无为素称泽国”。当地百姓为创造和维持最基本的生存环境,世世代代与水患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前文述及的“沟”、“坝”等地名,为后人在这方面留下了真切的历史追忆。其实,承载着人们对此类历史追忆的地名并不止这些,如相对较多的以“墩”、以“渡”命名的地名,同样能让我们从中发现一些历史上“泽国”百姓向自然界争取生存条件的痕迹。

  江淮、皖中地区常能见到以“墩”命名的地名。在无为沿江,这样的地名更多。所谓“墩”,即土堆。用作地名的“墩”,其意原为用土垒筑成的用作建房基础的墩基庄台。由于无为沿江地势低洼、水患频发,在圩区,民宅只能建在高出地面的地方。这样,除一些以堤身为墩基建成的村舍外,大部分村舍都靠用土垒筑墩基庄台作为建房基础。由此形成了圩区的住宅建筑习俗,有了以“墩”命名的村落,这种村落在今上九连圩和石板隆兴洲内尤其多。

  在无为河漫滩平原上,大小河道纵横交错,自然形成众多渡口,也就出现了一些称之为“渡”的地名。在此类地名中,最能引发人们对历史上抗洪治江重大事件追忆的当是王家渡。乾隆十一年以前,“王家渡”是一个由渡口名称转化成的河段名称和集镇名称。乾隆年间,无为江坝上段的鲍家桥至姚沟一线因江岸崩坍而大幅度退建江堤,进而迫使西河的王家渡河段两次人工改道。这项工程当时称“迁河筑坝工程”。西河的王家渡河段连同王家渡镇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崩入长江。“王家渡”这个历史地名也因此为当代一些治江学者和专家所熟知。

  刘家渡镇位于今凤凰颈排灌站附近。刘家渡在明清时期是无为沿江内河的主要通江河口之一,也是无为抗洪史上重大事件经常涉及的一个地名。道光四年在刘家渡筑拦河坝,将西河中上段此处的通江支流封堵,为此,刘家渡更成了后人研究无为大堤及西河演变历史的重要地名。

  地名还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祈盼。历史上,世代饱受水患之苦的“泽国”百姓,他们对未来的祈盼是什么?当然是免受水患的安定生活。于是,西河最大的支流被称作永安河;今无为大堤最大的外滩圩被称作永定大圩;在今无为大堤上段有一处称为安定街的地段;今二坝至下沟一带还有一个叫“长安”的行政村。此外,明清及民国时期,在江岸崩坍、垮坝频发地段,以“永安”、“永固”、“永定”命名的江坝也不少。这些堤坝名称,有的转化成了所在地的地名,如建国初期隶属于白茆区的永固乡,其乡名就源于一段江坝的名称。

  其实,那个称之为“安定街”的地段,恰恰是无为沿江因水患而最不安定之处。清代及民国时期,这里的崩岸就没有消停过。1954年大水,此处发生了建国后无为大堤唯一的一次决堤。此后数十年,随着一次次无为大堤除险加固及内河整治工程的实施,人们世代所祈盼的安定才得以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8 12: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lz有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8 16: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去了趟合肥,发现还有好多 —— 店 、集 、郢什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6: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圣西罗南看台 不知什么意思,我来查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6: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郢   《史记;楚世家》载:“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与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这里的寿春,即今日的寿县。楚国迁都寿春之后,历经考烈王、幽王、哀王、负刍四世,共19年,于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被秦所灭。此时,楚国人为了不忘故国,纷纷将自己所居的村落,改用国都“郢”的称谓。这就是今天的皖西以至江淮之间等地,许多村落被称为“郢”的缘由。可以说“郢”的由来是有历史渊源的。“郢”就相当于村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3 20:09 , Processed in 0.078940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