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天晨

[鸠兹古韵] 芜湖老街巷(十):芜湖河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7 14: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家的房产很多,郑公馆的对面,南街75号也是郑家的,它原本是一座徽式民宅,郑家将这座房屋租给别人开了间染坊。民国23年(公元1934年)郑晓岚将它改建为一幢两层欧式洋楼,大门正对南街。改建后租给商家开过布店和杂货店。除了南街,中二街202-204号三幢房屋、下长街24号和河南二街永生祥门面房等也均属郑晓晴的。

  南街的故事还有很多,像陶双和砻坊、刘义泰酱坊、刘和记砻坊、顺泰五洋店……若细细道来,不是几张报纸所能承载。还有南街60号苏砚田的“苏家当铺”,原为李鸿章家族所建,民国初年,李家后人将这座房产典给了苏砚田。苏氏利用它开了一间颇具规模的当铺,号称“惠源”当铺。只是所有的这些老店和老屋,随着南街在2008年12月的旧城改造中已被整体拆除,所有的这一切皆已化作一缕尘烟,悄然侧身于历史的背面……



  南街79号雕花窗户



  南街80号内的走马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7 14: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27 20:08 编辑

叩开南街“芜湖米市”的记忆之门
作者: 老江(2005-8-30 11:20:49)
   
   一座城市最能让人记住的是什么?是城市建筑的韵律美。城市建筑的美,包含现代的、时尚的,更应有文化的、内涵的、古典的,因为一座城市在风风雨雨中“走来”,它的履痕印记,见证了它的辉煌,会给后人以启迪,以造福。
   周末的一日下午,记者来到城南弋江桥附近的一条即将消逝的老街――南街。这里曾是芜湖最早的米市,它给人感受到的是城市变迁与“古典”的反差美。你想知道“芜湖米市”里曾经发生的幕后故事吗?还是让我们去感觉老街的另一种生活韵味吧。
   
   A、厢房窗花的历史印证
   从南关口的弋江新村大门而入,拐了大约三四道弯,穿过几幢新型住宅小区之后,一方灰墙突然开了一个口子,砖块散落一地,老式的木质屋梁露在外面,与灰墙相连接、相映衬。人们用双脚在碎石上踩出了一条道路,其时,有几位老人和蹦蹦跳跳的孩子从巷内出来。
   来到南街口,记者被一种浓郁的古香所吸引。镂空的窗花,造型别致的雕花屋檐,还有巨大的青石门映入眼帘,顿时在暄闹的街市找到了一处宁静。
   这就是南街,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踩在这已被水泥铺就的路面上,仍能感觉到它的古老、朴实。这条街道不足8米宽,黑色的木质电线杆、传统的老虎灶,以及灶前搭建的小棚、小棚边堆放的破碎刨花材,让人恍然有“昔日客栈回归”之感。
   曾是皮革厂老工人的57岁老潘师傅,看见我们陌生的面孔,很热情地为我们做起了导游。他领着我们进入街口。在南街57号,有人座在门前聊天,一位光膀子的中年人一边吆喝着:“摘韭菜包饺子”,一边捧着塑料篮子找邻居帮忙。94岁的潘老爷子就住在这里,他现在是这条街当然的长者。他穿一件白色圆领老头衫,悠闲地座在巷道里享受着老屋的清凉。我透过巷道望去,屋中间有一天井,青石板地面,四周的厢房和楼上的窗户雕有窗花,右侧有一处罕见的、仅容一人侧身蹬上的狭窄楼梯。。。。。。
   
   B、细数南街的古老店铺
   我一边欣赏,一边听潘师傅介绍。原来这里是真正的“芜湖米市”发祥地,它南临码头,交通发达,是通往郊区、皖南一带的唯一交通要道,因而交易量很旺,做生意特别方便。老人介绍说,西街则是一处垄坊,类似于现在的仓库,现在的“大垄坊”正处于西街一带,“我们这里才是真正的米市。”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92号,这里是84岁的张老的家,他身体硬朗,说话很有条理:这里的店铺从街头开始数起:第一家是蒋记酒馆,第二家是顺泰布店,第三家记不得了,总之还有黄家糖坊、杜家篾匠店、许恒昌酱坊以及其它杂货店。他还说自己的房子清朝就有了,1991年进行了翻修。“原来这里的米市很热闹,早晨天不亮就有人开始交易,白天人挤人,身子要侧过来才能通行。”
   站在这条现在仅有200多米长的南街,我们似乎感受到它昔日的繁华和喧闹。。。。。。。
   
   C、潘老爷子的四代生活
   南街57号里的这位潘老爷子,已经是四世同堂了。他今年94岁,他儿子70多岁,他第四代孙已经20多岁了。记者和老人攀谈前,特意对他进行了仔细观察。老人双眼有神,耳不聋眼不花,手中拿着一根拐杖靠在竹椅上,非常清静的样子。一位女士指着老爷子笑着说:他一点也不糊涂,身体好得很!
   他说,自己1950年搬到大屋的,这里原来可是一个大户人家的房子。随行的马塘区彭先生与老人开玩笑说:“您老经历了多少朝代啊?”老人说“我那时是吴佩浮、袁世凯,世道乱得很呐!。。。。。。。”
   他40多岁的孙子与老爷子同住,照顾他。我问家中有留存下的老照片吗?他说那时兵荒马乱的,从没照过相。老爷子说这间大屋原来住着10多户人家,做饭就在自家门前支一个灶台,一家人做饭,10家人闻香。有时候还互相地“尝”着做菜的口味,生活就是这么简单、和谐。记者注意到,有的厢房仅10个平方左右,几乎没有光线,唯一的“亮点”就是天井上洒下的的光亮了。老爷子的孙子用手指着上面说,原来上面是小瓦盖的,后来坏了漏雨,不好检漏,就换了个塑料透明瓦。虽然缺少了古典味,但是这样亮堂多了。
   有位30多岁的女士,看到我们在与老爷子闲聊,就凑过来说:“老爷子一家生活很和睦,四世同堂的人家仍住在一起很难得。这个大院有个后门通一条马路,夏天我们就把凉床搬出去纳凉,打开后门就串风。听说这里要拆迁了,原来10家人搬得只剩下4家。”
   
   D、许家酱坊的喋血故事
   南街92号清朝时就有了。它曾经是一座茅草屋,当时花了很少的银子搭建起来。生活在这里的84岁张老先生是从运输公司退休的,吕老先生都是从芜纺退休的。说起南街故事,他们如数家珍。
   张老说那时盖房子很容易,只要有空地,申请一下你就能盖了。不远处一间小屋,当时是利用人家盖房留下的两房屋间的空隙,再利用各家盖房子剩下的碎砖砌成的。虽然不美观,却也能避风遮雨。
   张老还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在这条街的中段许恒昌酱坊,其父是被日本鬼子打死的。在“跑鬼子返”期间,这家酱坊留给了许恒昌的父亲照看,日本军队占领后,因为看到酱坊里有酒,就每隔一天来抢一次。有一天,酒被抢完了,许的父亲见鬼子又来了,就开始大骂他们,日本鬼子也不知道他说什么?只能看出他表情上的愤怒,相互扭打了起来,小鬼子发现没有酒后,一怒之下将许恒昌的父亲刺死了。说到这些往事,张老显得很是愤怒!
   张老现在生活是衣食无忧了,刚退休未进“社保”时,他每月只有100多元的工资,生活比较艰难,待进入了“社保”实行统筹后,他每月可拿到点500多元的退休金,日子过得很舒心。老人在聊的正酣时,他的小孙子来到身边,也在听爷爷讲述这条老街的故事。小孙子插话说,这里还有一口老井,是“活”的,水很干净。
   
   E、老虎灶主人的幸福生活
   南街的60号,是“老虎灶”黄兆玉家。黄老今年73岁,“这个‘老虎灶’是祖上传下来的。”记者站在灶台旁,欣赏着只有电影里才能看到的保温木桶,还有烧开水的四口专用锅,顿时,60年代的老街老虎灶冲开水时的影子涌现在眼前。因为这个“老虎灶”没有经过改良,和过去“原汁原味”,连烧的原料也是一样——柴!
   黄老介绍说,这个灶是在1961年从街口迁到60号来的,当时这里是一个垃圾堆,“为了规化我原来的房子,我就让出了原址。”老人有二男二女,其生活来源全“托福”老虎灶了,从一分钱一瓶的开水,烧到现在的0.15元一瓶,这其中的变迁实在惊人。黄老说,靠这老虎灶,儿女们上学,全家人的生活开支才有了保障。再后来子女的结婚生子,也沾了不少光,“如果没有老虎灶,我们又没有工作单位,恐怕就难以生存了。”
   交谈时,黄老从屋内取出两双已经开口的胶鞋说,至今仍然每天穿着它早晨出去捡柴火。他要在老街道上寻找约一个上午的时间,捡一些人家拆房子的废料,“现在烧煤烧不起了,成本太高。靠这老虎灶每天能挣到20多元,吃点蔬菜饭足够了。”人老了图个安稳、充实,身体健康对吧!黄老说着拍了拍自己坚实的臂膀……
   
   F、南街人面对新环境的诱惑
   南街的古老气息,让我舍不得离去,南街人的纯朴,使我们感到敬佩,但是我们仍然看见,已经有大片的房屋人去屋空了,原来可以住20多户的大屋内空荡荡的,除留守的人们之外,中年人已经较少了。在这里有一部分人员是来长辈家“度假”的。
   南街近在咫尺的就是繁华的九华山路,交通便利的南关口,还有现代化的新时代商业街,紧临南街的就是月河新村。这些崭新的楼群,良好的居住环境和条件,给南街人怎样的影响呢?南街人对祖祖辈辈生存的空间又是如何的依恋呢?
   烧老虎灶的黄老师傅认为,我们真的舍不得离开这里,住习惯了,一到是晚上我们可以搬着凉床在外面休息,虽然生活俭朴些,但是很有规律。子女们大多出去住了,南街真要拆了,老虎灶不知道能不能保留下来。芜湖像这样的老虎灶几乎没有了。
   1991年将房屋翻新的孙老说,能换个生活环境也是个好事,可我们在这里生活习惯了,只要一走出家门就有很多的回忆。看着这些老门牌号心里有种踏实感,但是,政府要拆我们也支持,这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啊!
   潘老爷子的孙子说,这大屋子里住的人不多了,有钱人家都出去买新房子了,现在住在这里很清静,早些年这里真热闹啊!“我相信,即使拆,政府也会安排好的,我们只要有个合适的住处。”
   潘老爷子的邻居说,拆了这老房子真可惜了。那木梁、那青砖,那精心雕琢的窗户,都是古迹文物啊。现在除了长街能找到一些这样的老屋,其它地方好象没有了。希望能保存下来,说不定还能开发“旅游”呢?
   记者赘叙:
   南街人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恋恋不舍是可以理解的,但老城改造、建筑物的取舍,城市的发展是必然的,在城市的开发和建设中,对于生活环境的营造,对于历史遗迹的保护,对于住户的安置,政府是很慎重的,是很亲民的,是很务实的。
   愿南街的人们生活得更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7 15: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文中南街配图应该是靠近弋江桥部分.水泥路面属后期改造.
地道的南街应该是青石板路面.
我家祖宅即位 ...
dbr978 发表于 2013-6-27 14:45



我家祖宅在上水门沿河路,我们离的很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7 15: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我们家住西街一号,在码头口小学上学,西街到南寺我走了无数次。好怀念以前的日子啊。。。

另外请教楼主,西街弋江桥以南是什么街?儒林街吗?我小时候陪我奶奶买菜的印象就是,大石条路,青砖灰瓦,褪色的红门板,还有一下雨就是满街的大黄油纸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7 15: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文中南街配图应该是靠近弋江桥部分.水泥路面属后期改造.
地道的南街应该是青石板路面.
我家祖宅即位 ...
dbr978 发表于 2013-6-27 14:45



地道的芜湖老街应该都是青石板路面,只有中山路、新芜路是方块砖,国货路有过柏油路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7 15: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意思,嘎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7 15: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年前南街地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7 15: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天晨


    从这个图看,现在,变化相当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7 15: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27 19:44 编辑
以前我们家住西街一号,在码头口小学上学,西街到南寺我走了无数次。好怀念以前的日子啊。。。

另外请教 ...
qinyu77880 发表于 2013-6-27 15:06



原弋江路(浮山路)、鹅石街、禹王宫都在西街弋江桥以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7 15: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天晨


    从这个图看,现在,变化相当大
lqj 发表于 2013-6-27 15:34



是的,芜湖河南地区全部改造了,旧建筑一栋都没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7 16: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台衙 ———芜湖历史上辉煌时期的标志



芜湖弋江区三潭地块已经拆迁改造,位于该地块内的芜湖古代“道台衙”遗迹将面临彻底消失的命运。“道台衙”得名于“安徽宁池太广道衙署”,民间俗称“道台衙”。安徽宁池太广道的衙门驻芜湖,领芜湖、繁昌、当徐(旧太平府)、广德(旧广德州)、郎溪、歙县(旧徽州府)、黟县、休宁、婺源、祁门、绩溪、宣城、南陵、泾县、太平、旌德、宁国、贵池、铜陵、石埭、东流、秋浦、青阳二十三县,是芜湖历史上的辉煌时期。芜湖虽然有2500多年的历史,但在清代设道以前,一直是县级行政单位(芜湖县、襄垣县)的衙门驻地,在隋、唐时期随着县治的撤销,芜湖还仅是当涂县的属镇(芜湖镇)。



面临拆迁的“道台衙”原址上的建筑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7 16: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台衙”的由来

    清代的“道”是介于省与府之间的行政机构,官方把其长官叫做“道员”,民间取其尊称则叫做“道台”,所谓的“道台衙”便是随“道台”而演化的一种通俗叫法。“道台衙”是古代驻芜湖建置最高的衙署。在清代基本上是实行省、道、府(直隶州)、县(散州)四级管理制。康熙六年(1667年),清政府撤销江南省,由江南省左布政使所辖的府、州、县组建安徽省。鸦片战争以后,芜湖对外开放,所有芜湖的外交事宜皆由芜湖道处理,因为当时清朝中央政府尚无处理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在清朝政府看来,地方外事不过是与外国商人打交道,外国领事亦不过是商人的代表,不必由级别太高的官员(如总督、巡抚)来负责,于是便由道台负责各地的外事。后来,还在《天津条约》中写上:“领事官、署领事官与道台同品,副领事官、署副领事官、翻译官与知府同品。”清代后期芜湖道之名称屡见史籍,清末李宝嘉所作的《官场现形记》中,就多次提到芜湖道。




民国初年的芜湖道地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7 16: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27 23:09 编辑

芜湖道还和芜湖关有关系。芜湖关是明代以来,朝廷在水陆交通要冲和商品集散地建立的征税机构之一,分为“工关”和“钞关”。芜湖青弋江和长江的交汇处,为水陆交通枢纽。据《芜湖县志》记载,明代成化七年(1471年),工部就在芜湖设“抽分厂”,抽收过往关口的竹木税,故称“工关”。明崇祯三年(1630年),又在芜湖的将军巷设户部分司,并且在河南大江口设“钞关”及稽查卡口。清代康熙四年(1665年),芜湖工关归芜湖道兼管。康熙十年(1671年),芜湖工关划归户部,并且由过去仅征收水路改为水陆皆征,增设陆路关卡,将工关和钞关合一为芜湖关。芜湖道兼理芜湖关的关务,因此芜湖道又称芜湖关道。芜湖关道的官吏办事处所,有时称道台公署,有时称监督公署,简称“道台衙”或“监督署”。北洋政府实行关道分治后,还称“道尹署”。不管是“道台衙”、“监督署”,还是 “道尹署”,其位置都在现在的弋江区境内,道台衙署建在今兴隆街以北、库子街以东、大安路以西的范围内,紧靠将军港,面积约8800平方米。衙署坐北朝南,大门前雄踞一对石狮。四面院墙的东西院墙各设一辕门,院庭前有一荷花塘。幽径柳垂,风光静谧。四周院墙环绕,东西各有一扇辕门,大门外有一荷花池,又称“放生池”。抗战期间,“道台衙”内的建筑被作为避难所,后来年久失修,房屋倒塌,部分大木料又被拆去充建“中山纪念堂”,于是“道台衙”的原建筑荡然无存。不过遗址的范围仍然清晰可见。



工人文化宫的前身即是“中山纪念堂”



道台衙大致位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7 17: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27 17:16 编辑

慈禧的父亲惠征曾任“安徽宁池太广道”的道台

    根据大內的清宫档案记载:慈禧的父亲惠征,镶蓝旗人,生于嘉庆十年(1805年)九月,监生出身。道光十一年(1831年)任吏部笔帖式。笔帖式是清代在各衙署中设置的低级官员,掌翻译满、汉章奏文书,“笔帖式”为满语“士人”之义。道光十四年(1834年),惠征被考察定为吏部二等笔帖式。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再次考察定为吏部一等笔帖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调任吏部文选司主事。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调升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被调任为山西归绥道道员。咸丰二年(1852年)二月,调任安徽宁池太广道的道员。

  惠征任安徽宁池太广道的道台期间,正值太平天国起义的期间,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顺长江直下,势如破竹。九江、安庆告急。太平军很快攻克安庆,安徽巡抚蒋文庆被杀。正月二十五日,太平军首克芜湖,惠征押解一万两银子辗转逃到镇江的丹徒镇,操办粮台,以待援兵。咸丰帝派出刑部左侍郎李嘉端担任安徽巡抚,并密令查拿逃跑官员。李嘉端按照上谕的命令,参奏了临阵脱逃的官员。同时,也对惠征附片上奏。其中参道:惠征分巡江南六属,地方一切事务责无旁贷,何以所属被贼蹂躏,该道竟置之不理?即使护饷东下,而两月之久,大江南北并非文报不通,乃迄今并无片纸禀函,其为避居别境已可概见。除由臣另行查办外,所有芜湖道员缺紧,要相应请旨迅赐简放,以重职守。

    咸丰皇帝于咸丰三年三月二十六日(1853年5月3日)看到这一奏片后,大为愤怒,当天发出廷寄上谕:“惠征身任监司,于所属地方被贼蹂躏,何以携带银两印信避至镇江、泾县等处?”又问:“该二员(按:李嘉端在同一夹片中还参劾了安徽学政锡龄)究竟现在何处?该抚所闻逃避处所是否确实?仍著查明据实具奏。惠征业已开缺,著即饬令听候查办。”并发布上谕:“安徽宁池太广道员缺,著龄椿补授,钦此。” 惠征被罢官后,便一蹶不振,得了重病。没过几个月,于咸丰三年六月初三日(1853年7月8日),病死在江苏镇江,终年49岁。

    慈禧在芜湖的传说

    对于慈禧是否到过芜湖,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笔者认为慈禧有可能到过芜湖,因为慈禧进宫的时间是在惠征任安徽宁池太广道的道台以后。根据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慈禧家世》的作者俞炳坤先生考证,慈禧的父亲惠征是在咸丰二年(1852年)二月初六日,被咸丰皇帝调任安徽宁池太广道的道台的。另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务府《奏销档》,咸丰二年一至三月的一个内务府的奏折说:“总管内务府谨奏,为奏闻事。咸丰二年二月十一日由敬事房口传,奉旨:……兰贵人、丽贵人著于五月初九日进内……钦此。……”这里明确点出慈禧是五月初九日进宫的,进宫前其父惠征已经在芜湖任安徽宁池太广道的道员,因此慈禧有可能到过芜湖。为此笔者在这里选择一些正式出版物中的有关慈禧在芜湖的传说。

    民国八年版《芜湖县志·杂识·遗事》载:“咸丰三年,惠征任芜关道时,慈禧皇太后尚在闺闼,随侍任所。适粤寇犯境,仓促出奔,太后弱不能行。邑人有王某者(莫知其名字,业锡工,为漕坊蒸锅最精,性嗜酒,人因呼为王烧酒云),负之而趋,遂免于难。及入都,应选正位西宫。至文宗、德宗两朝,垂帘听政四十余年。而王某沉湎于酒,佯狂里市,不获邀沐恩施,亦数奇也。”

《清宫十三朝演义》中有这样一段叙述。芜湖原是一个热闹所在,西门外正在大江口岸,沿江茶坊酒肆开得密密层层,茶园戏馆里人头攒动。兰儿(慈禧)天天到戏馆里听戏。戏院于掌柜知道是关道的xiao姐,便出奇的奉承。兰儿听戏,又有一种古怪脾气,不喜欢坐在厢楼里规规矩矩地听,却喜欢坐在戏台出
场的门口看着听。天天听戏,戏班子里的几个戏子和她也都熟悉,人们都称她兰xiao姐。兰xiao姐天天在戏院子里听戏还觉得不够,每到她父母或弟妹的生日,便要把戏班子传到衙门来唱戏。兰儿在芜湖除了听戏外,又爱上馆子。惠征便派两名亲兵,天天保护着xiao姐在外面吃喝游玩。整个芜湖地方上的人,谁不知道这是关道的兰儿xiao姐。   

    在由北京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历代帝王故事》中,有一篇《西太后梦游赭山》的故事。故事里面有一段慈禧对李莲英和李鸿章讲自己少年时游赭山的经过。故事的梗概如下:

    慈禧的父亲在芜湖当关道,初到芜湖,慈禧什么都感到新鲜,碗口大的蒸螃蟹,一尺多长的醋熘大鲢鱼,连做梦也没有见过。有一天,她和妹妹趁着父亲出去拜客,从后门悄悄地溜了出去。出了北门,走了不到两里路就到了赭山脚下的小九华广济寺。慈禧姐妹进了一殿上二层,一口气又爬上了88搭,并抽了一支上上签。老和尚笑着拿来签诗,那诗含含糊糊,不明不白,她们也猜不透。老和尚又拿出一本簿子要化缘,但是慈禧姐妹朝山拜庙时,没有带钱,只好说下次再给了。慈禧欠了小九华广济寺的一笔债,加之梦中又再次游了赭山,慈禧决定还自己许过的愿,赐银10万两,李鸿章领了银子,送了5万两给李莲英,汇了100两给芜湖县衙门,知县赏了50两给小九华广济寺的老和尚,至于其它的银两则成了李鸿章的额外收入,在芜湖买田买地添了偌大的产业。(胡毓骅 文/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0: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资料:

古代皖南建置最高的衙署(安徽建省后近400年来的皖南首都:芜湖)

“道台衙”是今天芜湖境内的一处老地名,位于原“徽州码头”对岸的青弋江南岸,得名于“安徽宁池太广道衙署”,民间俗称“道台衙”。清代的“道”是介于省与府之间的行政机构,官方把其长官叫做“道员”,民间取其尊称则叫做“道台”,所谓的“道台衙”便是随“道台”而演化的一种通俗叫法。芜湖的“道台衙”是古代驻皖南建置最高的衙署。在清代基本上是实行省、道、府(直隶州)、县(散州)四级管理制。  
康熙六年(1667年),清撤销江南省,由江南省左布政使所辖的府、州、县组建安徽省。安徽省时分三道,即凤颍六泗道,辖凤阳、颍州两府,六安、泗州两直隶州及所辖的凤阳、怀远、定远、凤台、阜阳、颍上、霍邱、涡阳、太和、蒙城、霍山、英山(今属湖北)、天长、五河、盱眙(今属江苏)共15县及宿州、亳州、寿州(今寿县)三散州,驻凤阳。安庐滁和道辖安庆、庐州两府,滁州、和州(今和县)两直隶州及所辖的怀宁、桐城、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合肥、舒城、庐江、巢县、全椒、来安、含山共13县及无为一散州,驻安庆。徽宁池太广道辖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四府,广德直隶州及所辖的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婺源(今属江西)、宣城、宁国、泾县、太平(今屯溪市黄山区)、旌德、南陵、贵池、青阳、铜陵、石埭、建德(原至德)、东流、当涂、芜湖、繁昌、建平(今郎溪)共22县,驻芜湖。光绪三十四年(1875年),撤销安庐滁和道,设立皖南和皖北两道,将安庆府所辖的怀宁、桐城、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六县划归皖南道即安徽宁池太广道。由于安徽宁池太广道的道员驻芜湖,习惯上又称芜湖道。  
Y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在芜湖强划租界大量建造领事馆教堂公学等等,所有外交事宜皆由芜湖道处理,因为当时清朝尚无处理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在清朝看来,地方外事不过是与外国商人打交道,外国领事亦不过是商人的代表。后来由于交涉的事务多了,用过去那样由一县的长官知县去处理也不行了,但是又不必由级别太高的官员(如总督、巡抚)来负责,于是便由道台负责各地的外事。后来,还在《天津条约》中写上:“领事官、署领事官与道台同品,副领事官、署副领事官、翻译官与知府同品”。清代后期芜湖道之名称屡见史籍,清末李宝嘉所作的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中,就多次提到芜湖道。  
芜湖道还和芜湖关有关系。芜湖关是明代以来,朝廷在水陆交通要冲和商品集散地建立的征税机构之一,分为“工关”和“钞关”。芜湖地当青弋江和长江的交汇处,为水陆交通枢纽。据《芜湖县志》记载,明代成化七年(1471年),工部就在芜湖设“抽分厂”,抽收过往关口的竹木税,故称“工关”。明崇祯三年(1630年),又在芜湖的将军巷设户部分司,并且在河南大江口设“钞关”及稽查卡口。清代康熙四年(1665年),芜湖工关归芜湖道兼管。康熙十年(1671年),芜湖工关划归户部,并且由过去仅征收水路改为水陆皆征,增设陆路关卡,将工关和钞关合一为芜湖关。芜湖道兼理芜湖关的关务,因此芜湖道又称芜湖关道。芜湖关道的官吏办事处所,有时称道台公署,有时称监督公署,简称“道台衙”或“监督署”。北洋Z府实行关道分治后,还称“道尹署”。  
不管是“道台衙”、“监督署”,还是“道尹署”,其位置大约在今天芜湖的青弋江以南,兴隆街以北,库子街以东,大安路以西的范围内。当地的群众还习惯称该地为“道台衙”。据当地的老人回忆,“道台衙”坐北朝南,正门很宽,门口两侧分守一对大石狮,四周院墙环绕,东西各有一扇辕门,大门外有一荷花池,又称“放生池”。抗战期间,“道台衙”内的建筑被作为避难所,后来年久失修,房屋倒塌,部分大木料又被拆去充建“中山纪念堂”,于是“道台衙”的原建筑荡然无存。据《清史稿》记载:慈禧太后“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安徽宁池太广道惠征女”。由此还引出不少有关慈禧太后与芜湖的传说,史学家一致认为慈禧太后出生在芜湖,这当然应该和“道台衙”有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8 20:37 , Processed in 0.094290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