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天晨

[鸠兹古韵] 芜湖老街巷(二):芜湖古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15: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17 15:40 编辑

当基督教在芜湖传播时,起始于19世纪中叶,中华基督会是其中人数较多的一支,也是比较重要的教派。据1993年《芜湖县志》记载,先后芜湖中华基督会工作的有周孝成、李卓吾等负责,另外,美籍传教士华思科夫妇、涂美英xiao姐、陆清兵、史密斯夫妇等。也都先后在芜湖进行过传教活动。

     芜湖基督教的教会活动甚为活跃,教徒总人数至上个世纪初达到二三百人之众,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聚会地点显然不能满足教会展开各种活动的需要,故当时的中华基督教会先后在后家巷、天平大路等地购置了一批土地,建成教堂和住房,供教会使用太平大路17号的华牧师楼,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上个世纪20年代初建造起来的,西边有一圆门与中华基督教会创办的励德学校相通。由于建成后,美籍传教士华思科夫妇是第一个入住的,所以至今,当地的居民仍将此楼称为”华牧师楼“。这对异国夫妇历尽坚辛万苦来到中国,来到芜湖这座江南水乡之城宣教办学,太平大路上可以经常看见这对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身影。

     华牧师楼为中西合式建筑,坐北朝南,青砖砌筑,面阔13.5米,进深18.7米,占地面积253平方米,建筑面积684平方米,共四层,每层有正房五间,一、二、三层楼为当年教会牧师居住的宿舍,四楼的高层明显矮于其它的三层,用作储藏室,兼作隔热层。楼内全部为木地板。除一楼外,其余每层正南面都有一个三十大阳台。     

    华牧师楼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在历经八十多年风风雨雨之后,成为芜湖古城唯一的外国宗教建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15: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昔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时光如驹,昔日的繁华已烟消云散,太平大路曾经的荣耀与显赫,“吴维政堂”也好,“段谦厚堂”也罢,都不过是匆匆划过历史的清浅印记,在山河日月面前,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一抹过眼云烟。除了高高的风火墙,不老的恐怕只剩下阶前绿苔,墙角残阳,还有“九十九间半”里不断氤氲出的一则则精彩段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3: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公署路



公署路是民国时期命名的一条路,南北走向,与罗家闸平行,北从环城北路起,南至马号街止,直抵原城隍庙后门,全长206米,宽6米,原为碎石路面,因紧邻昔日县公署驻地而得名。
         在公署路北端东侧,曾是火药房,遗址是在原三八银行(今工商银行)公署路西侧,原与同丰里交界处的老县衙后,南唐时期(923-934年),曾建有西承天院,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赐名为西能仁寺,也是昔日芜湖一处著名的佛寺,可惜后来毁于元兵的战火之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1 13: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48号房屋怎么不保护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3: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衙·公署

《县志》卷十一《建置志·公署》对县衙(公署)位置及明、清两朝构式记载如下:“县署居城之中,北负赭山,南望白马诸峰,距长河不远。元至正乙未间(1355年)兵革洊兴,县遘焚燹。迨明初知县杨称莅任,僦民居为治所。及辛丑境大治,民获康阜,乃创兴县署,计屋38间。落成日驯雉集于庭,县丞唐裕立碑,黄礼书。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知县宋彬修。永乐八年(1410年)县丞周宗溥重修。景泰四年(1453年)知县叶启增修,胡棐为记。嘉靖中(1544年前后)知县张永明生子天德于署,颜其堂曰:‘继美’。万历末年(1620年左右)曾建坊于署沿前。自南直北,中为正堂三间,立通道。堂左为銮架库,右为赞政厅,通道中立戒石。亭东西相向,为吏书六房。前为仪门。正堂后为川堂,为后堂。东为库楼,北为内衙,堂室如制仪门前。东为寅宾馆,又东为土地祠,中道本坊一座,题曰:‘江东首邑’。坊前为大门,立谯楼,傍芜湖县楼。前左为旌善亭,右为申明亭。再前,木坊三座。中曰:‘吴楚名区’,东曰:‘安阜’,西曰:‘清宴’。清·康熙五年(1666年)知县段文彬因旧址重建,增修堂宇,于主簿衙之废墟改建别馆。雍正十二年(1734年)知县朱文昭于内院东墙,偏构书屋三楹,书吏房年远就圯。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知县曾尚增遵通饬案,领项修葺,即冬告竣。十二年(1747年)知县韩文成详支闲款,兴修老库,今皆完善如制。咸丰间署全毁。同治元年(1862年)治所设东门城外鳌鱼埂,三年(1864年)知县曾化南奉檄建造,即今县公署。前进为大堂,次为二堂,后住官眷。西为花厅,东为钱粮柜大堂。前东西向为书吏六房,大堂西为三班,今改侍质所。前为谯楼,较古制略有增损。光绪五年(1879年)知县屈承福建造监狱。三十三年(1907年)知县沈宝琛重修,于署西北首增造平房三重,今为各科办公室。宣统二年(1910年)西首六房改为习艺所。民国元年(1912年)改设县议会,嗣为第一贫民学校假用。今仍归还议会,交由地方财政局保管,以备开办。五年(1916年)本任知事余谊密重加修葺并清理,署后获县基,加固围墙至园内及大堂。前通道栽种树木,今已葱茏重荫矣。”
坊前大门谯楼,及同治后所建之公署后的钱粮柜大堂,今仍存。



县衙(公署)旧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3: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署路66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3: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3: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大路(巷)



正大路(巷),官沟沿-东内街,1926年因“正大”杂货号得名。
正大巷的名称原于民国初年此巷有家正大杂货号而因得此名,所以民国八年《芜湖县志》中注明为“新增街巷”。
关于正大巷名称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此巷曾叫做孔庙巷,对此,巷内其他姓氏居民有异议,后来有位姓孔的先生说,我家鼻祖是圣先师孔夫子讲仁政,办事正大光明,我提议就把此巷叫做正大巷吧,大家异口同声赞成,从此,正大巷的名字就叫开了。



正大巷内精美的砖雕门饰早已不复存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3: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成坊



大成坊,环城南路-儒林街,公元960年因夫子庙前右方矗立一大石碑坊而得名。
行走在芜湖古城儒林街上,于街东头往南折进一条小巷,巷口路牌上赫然写着:“大城坊”。其实它的名字应该为:“大成坊。”
大成坊虽然是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长不过180米,宽约4米左右,但是,原先的条石路面,却显示它的沧桑与久远,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大成坊成街于宋代初年(960),是芜湖历史最悠久的街巷之一。但是,它的得名却缘于后来街东侧竖立的一座大成坊,这是芜湖学宫建筑群之一。据史料记载,芜湖学宫(即孔庙、文庙、夫子庙)始建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由芜湖县令蔡观主持兴建,目的是“兴儒学,淳教化,欲使儒生养成贤才,以供朝廷选用”。到了明崇祯三年(1630),芜湖知县梁应林在学宫正前方(南方),主持兴建起一座牌坊,即大成坊,作为学宫大成殿的衬托。以后大成坊屡有修缮。这座大成坊高约10米左右,为木柱和木板结构,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左右,牌坊的横匾上书写着“万世文明”四个大字,左右两侧各有一座小木坊,一名“义路”,一名“礼门”,与不远处金马门的石坊相映成辉。直到解放前夕,大成坊虽然显得破败不堪,却依然骄傲地耸立着。
值得一提的是,大成坊旁边还有一汪水塘,百姓欲称荷花塘,后填平为今市十二中操场。早年,每逢夏季,荷花满塘盛开,清香四溢。其实,这不是一般的荷花塘,它也是夫子庙的一个组成部分,名曰“泮池”,呈半圆形。按照古时规制,国家级夫子庙前水池才能为圆形,名叫“辟雍”;地方级夫子庙前的水池为半圆形,叫做“泮池”。“泮池”者,半个水池也。孔子提倡学无止境,学问永远没有满的时候,就像“泮池”,永远不可能成为满圆形,只能是一弯如月。相传古时应试之子必须先到夫子庙参拜,然后绕泮池一圈,并采撷池中之水芹插在帽子边,称为“游泮”。泮池南边架有一座石桥,名叫“大成桥”,也叫“状元桥”。当年,芜湖百姓人家迎娶新娘时,往往要绕道大成桥上歇息一下,以讨取婚后生个状元郎的吉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4: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城坊和荷花塘

原十二中(夫子庙)南面的操场原是一个池塘,叫荷花塘。原十二中通向操场处有一座天桥,天桥北端的下面就是夫子庙的大门。现回忆1940年代前后芜湖夫子庙及其周围环境变化的情况。
原十二中学操场,原来是一池塘,塘内种满了荷叶,每当荷花盛开时,一朵朵的荷花从荷叶间探出头来,有白色的,也有粉红色的,在微风中摇曳,散发着阵阵清香,这就是芜湖城内(东南西北门以内)唯一的一口池塘,名叫荷花塘。此塘正对着夫子庙大门,塘的南边原有一座牌坊,上书“大成坊”3个大字,旁边写着“文武百官,到此下马”。由此向北,两条大埂将荷花塘分为3个小塘,呈“品”字形。埂上有石桥,取名为状元桥。塘中的埂上有一座亭子,名叫迎秀亭。据说,当年城内人家娶新娘,大多要将花轿在迎秀亭里停一下,以图吉利,然后将花轿抬起沿塘埂向东面走,再进笆斗街口的迎秀门,这样就大吉大利了,然后才将新娘抬回家(迎秀亭早已毁坏)。由于这里地处夫子庙大门口,所以非常热闹,儒林街东头的塘边成了娱乐场。除雨雪天,每天午饭后,这里就摆好了一圈圈的长凳,有说评书、唱大鼓的,也有唱“倒七戏”(庐剧)的。还有人敲锣打鼓大声吆喝着,捶胸跺脚、舞枪弄棒、刀光剑影的,空竹翻飞、空箱大变活人的,这是民间艺人耍把式卖艺、变戏法(魔术)、玩杂技、卖大力丸和跌打损伤膏的。还有人用一只大木箱,上面挖一排洞,装上放大镜,前面放一排长凳,让人趴在镜头上向里看,摊主一面唱着小调,一面把一张张的大图片轮流插到箱子里,这就是所谓的看西洋景。荷花塘靠儒林街边是一些草屋,有摆小摊子卖一些日用小百货、糖果等零食和学生用的低档文具;也有蒸大馍、包子,炕烧饼、大饼的;还有不少小说书(连环画)摊子。抗战胜利后,荷花塘西北角的儒林街边,还曾建过一排水榭,在水榭上开过一个茶馆(饭店)。1940年代的荷花塘,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就和1950年代中期的大花园类似。
每到春季,荷花塘边有许多人放风筝,有蝴蝶形、老鹰形、蜈蚣形,还有人物、八角、鱼尾、花朵等样式的风筝。记得有一位胖胖的老人,扎了一个大八角,有方桌面那么大,用细麻绳放上天,然后将麻绳捆在电线杆上,抱着手,得意洋洋地望着天上嗡嗡作响的大八角风筝,四周围观的人无不赞好!
春节前后,荷花塘和儒林街就更热闹了,除了前面说到的摊点外,卖花灯和民间小玩具的摊子一个挨一个,从儒林街向西一直摆到南门湾、薪市街、西内街直到十里长街,由花街、十字街直到周瑜点将台,这里简直是一片花灯的海洋。农历腊月三十晚上,龙灯开始出动,黄龙、青龙、乌龙、赤龙、金龙等,它们摇头摆尾,随着锣鼓声在大街小巷里舞动着。如有较大的场地,则盘旋游动,上下翻飞,十分好看。如果家中有院子,这家人会在门口拦着龙灯放起了爆竹,将龙灯引进院中表演,舞龙的人十分卖力,直到主人散发了红包,才兴高采烈地舞着龙灯离去,从大年初一开始,各条龙都上街,锣鼓喧天的在街上较宽阔的地方围成了一个个圆圈,各条龙都争先恐后的表演着自己的绝活:上下翻飞、左右滚动、前后钻窜,龙头前有一人舞着龙珠指挥着龙的舞姿,一会一字长蛇,一会蜿蜒曲折,玩龙尾的小丑东蹿西跳,做着各种滑稽动作引得观众哈哈大笑。各种舞艺都表演后,锣鼓声突然紧凑,只见龙左盘右旋,叠成一座龙山,随着龙头的摇晃,龙身也起伏蠕动,龙尾更是夸张的摇摆,围观者无不拍手叫好,有的人还放起了鞭炮。玩龙灯原是男人们的活动,但在庆祝芜湖解放时,有一个舞龙队却由一位女队员舞龙珠。1956年芜湖才有一支女子舞龙队。春节期间街上还有各种表演队,有走旱船的(由一个年轻的女人在无底的布彩船中,手提船帮,踩着舞步行走,一人扮老船夫在船外划桨)、捉蚌壳精(类似鹬蚌相争的故事)、踩高跷、舞狮子,等等。春节期间,荷花塘边表演队不断,整日锣鼓喧天。正月十五前后,每到晚间,家家门前都挂着灯,孩子们也提着各种各样的花灯到处游转着,有宫灯、麒麟灯、八仙灯、兔子灯、鳌鱼灯、悟空(猴子)灯、荷花灯、八角灯、萝卜灯……远远望去,星星点点,甚是好看。还有人在荷花塘边放“嗤花”:用一根铁链,两头各挂着一个球形铁网,里面放着木炭和一些铁粉,将木炭烧着后,一个壮汉双手持着铁链,甩动旋转,越转越快,球形网中的木炭和铁屑被烧红,随着惯性向外散射,如流星飞驰,满天是花。壮汉玩到高兴时,将铁链舞的像一根铁棍,在手臂、后背、前胸、颈部等处旋转。四周的叫好声、鼓掌声此起彼落,一浪高过一浪。
儒林街是夫子庙与荷花塘之间的一条东西向街道。东起环城东路,与笆斗街相对,西至南门湾,和南正街、薪市街、花街连接。这条街中间用三排长石条东西向铺成(下面是排水沟),长石条长期被木制独轮车滚压,上面形成了好几道东西向的凹沟,两旁是弹石路。古代儒生们考试时,都要在此处集中,所在这条街命名为儒林街。这条街上除前面说的
摊点外,还有几处卖书和文具的摊点。儒林街48号的雅积楼,据说是明代大文学家汤显祖完成传世巨著《牡丹亭》的地方。如今的康美幼儿园曾是芜湖县税务局所在地(解放前芜湖是县治),打铜巷对面通弋江桥的巷内有一座公共厕所,它南面的房子(弋江桥北面马路边的踏坡下,卖竹木藤器的商店隔壁),原是芜湖县城内唯一的救火会,现还可见到一座瞭望楼。1940年代芜湖用的是人力压水车(名叫救火龙),好像现在小孩玩的跷跷板那样,一边上去一边下来,反复用人力扳压,将水压出救火。此外儒林街上还有小天朝等古迹。清代吴敬梓写《儒林外史》就曾取材于芜湖的文人。如该书“范进中举”一节,就取材于芜湖陶镛的故事,连此书的书名也和儒林街有关。
解放前夕(淮海大战后,解放大军准备渡江),江北的难民有不少来到芜湖。难民们有很多就聚住在荷花塘四周。民间娱乐场所就逐步转移到大花园。难民们在荷花塘边将毛竹弯成弧形,再用竹子将几个弧形竹子绑起来,上面铺一层芦席,再加上稻草,里面地上垫着篾片,这就成了难民们的房子。它们像一个个船篷垛在塘边,这种简陋的房子名叫滚地龙。可惜解放初的一场大火将滚地龙成片烧毁,难民们只得纷纷四散,另找住处。解放前后比较集中的新难民点有新火车站(在今供电局北,黄山路电信交费处一带)、新家巷、杨毛埂、北京路、陶沟等处。解放后,荷花塘被芜湖师范学校填了做操场,荷花塘中的石桥也被埋在土下。1950年代初,大成坊牌坊不幸倒塌,芜湖也就遗憾地失去了一处古建筑。荷花塘西南角一带地名原来就叫大成坊,有纪念“大成至圣先师”的意义。但在文革“批孔”期间,被改为大城坊,一直沿用至今,看来有必要尽快恢复原状为好。这正是:牌坊不知何处去,此处空无大成坊。



原十二中通向操场处的天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1 21: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抢救性的保护啊,很多年久失修的古建筑很多都因没有及时保护而失去了最佳的修复时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11: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成坊资料照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4 13: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声叹息.昔日荣光何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11: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环城东路



环城东路,砻坊路-环城北路,该路前身为东环城路,故名。1932年建路,1966年修。始名东环城路,文革期间易名为胜利东路,1976年恢复现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15: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芜湖十二中老校区

学校历史悠久,早在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芜湖历史上第一所官办最高学府 —— 芜湖县儒学便创立于儒林街十二中老校区内,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芜湖县学”先后改办、易名为襄垣学堂(1905年),襄垣高等小学校,私立襄垣中学(1919年),芜湖县立初级中学(1946年),芜湖师范学校,1969年“文化大革命”中,师范停办,改设普通中学 —— 芜钢“五七”中学,直至1972年学校正式定名为芜湖市第十二中学,1978年经市政府批准,定为市重点中学,2001年3月被安徽省教育厅评定批准为省级示范高中。
悠悠学府,人文荟萃,学校前身 —— “芜湖县学”曾培养了著名的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明代画家萧尺木,清代画家黄钺等知名人士;学校在“芜湖师范”办学阶段,为国家输送了数以千计的教师和干部;学校在恢复高考以来,先后为全国高等院校输送了近万名合格新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坐落于老校园内的“大成殿”,始建于北宋元符年间,它是芜湖学宫最古老的主体建筑,也是芜湖昌明文化的象征,它一直列为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大成殿”两侧立有数块名碑,其中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的“芜湖县学记碑”、唐代大书法家李阳冰的“谦卦碑”,在中国书法史上都是重要的名碑,均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是古老而珍贵的人文景观。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30 00:16 , Processed in 0.07661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