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今的株洲,扑面而来的是一座年轻现代新都市的活力气息,正向着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奋力进发。8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重点推介株洲通过绿色崛起,探索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两型”发展新路。
株洲日报讯 (朱轩) “而今的株洲,扑面而来的是一座年轻现代新都市的活力气息,正向着‘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奋力进发。”8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重点推介株洲通过绿色崛起,探索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两型”发展新路。市委书记陈君文接受采访,介绍了“两型株洲”的做法和经验。今年6月,市委宣传部组织协调人民日报记者,深入株洲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园、湘江风光带等地,了解见证株洲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做好“两型”“加减法”,重拳治污,建设“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的喜人成绩和科学发展之路。《人民日报》的文章写道:“曾经作为这座工业城市象征的烟囱,正在逐渐消逝。到2013年,株洲市城区的烟囱将从原来的459根减至87根。株洲市委市政府提出‘三个基本’,基本消灭烟囱、基本关停污染企业、基本解决污水直排湘江问题,同时实施‘一江四港’环境综合治理,全面结束污水直排历史。”对环境污染做减法,让株洲摘掉了“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帽子,收获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也是通过做减法,神农城、华强文化产业基地等一大批百亿工程落户株洲。在4年间实现了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3个翻番的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