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4520|回复: 14

[摄影文化] 北京的教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9 16: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市内最古老的天主堂是南堂。一般人都叫它宣武门堂。初时利玛窦在此建了一座小教堂,1650年汤若望将其扩建为北京城内第一大教堂。顺治皇帝曾二十四次来此与汤若望促膝谈心。1775年南堂被毁于火灾,后清乾隆皇帝赐银万两重修。1900年再次被焚,1904年重修。它有三层院子,中式的主入口内的第一进院里以圣母山为主,东院为教堂,西跨院是住房。此外还有天文台、藏书楼等。教堂正立面朝南,为巴洛克式,室内则采用了罗马式的手法。三个雄伟而不失细腻的拱门将入口妆点得很有特点。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16: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堂原址在中南海湖畔蚕池口(今旧北京图书馆斜对面),1703年开堂。1887年因中南海扩建,将其拆除,后来清政府拨银四十五万两,于西安门内西什库易地而建;1900年整修时加高一层,成为今日所见之庄严秀丽的北堂。北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它的四个高高的尖塔,三个尖拱券入口及主跨正中圆形的玫瑰花窗,塑造出端庄而绮丽的立面,在青松翠柏环绕之中越发显得洁白挺拔。

堂前左右两侧各有一中式四角攒尖黄色琉璃瓦顶的亭子,亭内是乾隆亲笔题写的石碑。一西一中、一高一矮,巧妙搭配,令人叫绝。主入口两侧的圣者雕像是北京各教堂中绝无仅有的。1985年,教堂修缮一新,更加光彩夺目,成为北京最绚丽的教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16: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府井大街上的东堂,始建于1655年,原是顺治皇帝赐给两位外国神父的宅院。二人在空地上建了一座小教堂,由于地震和战乱,曾多次被毁。1904年重建。1980年经修复后重新开堂。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东堂的正立面朝西。其建筑形式为罗马式。粗壮的壁柱,一高两低的穹隆形圆顶,奠定了它浑厚的风格。

    2000年配合王府井大街扩建工程政府拨款1.3亿元将内外整修一新,拆除院墙,扩建堂前广场,加喷泉地灯,改建圣若瑟纪念亭。值得一提的是,原有院门因在道路红线内而不得不向里挪了2米。但其建筑风格和色彩与教堂配合得如此丝丝入扣,使不少老北京都以为它是原来的老院门。亭内雕像洁白,入夜灯光绚丽,东堂迎来了它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16: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堂在西直门内大街南侧,是这四座堂中的小弟弟,始建于1723年,1912年重修。因毗邻的药厂未能迁出,所以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出它的模样来。然而室内精美的科林斯柱子及哥特式的尖拱券,使堂内高大雄伟而不失秀丽。

    崇文门堂也称亚斯礼堂,是北京市内最大的一所基督教堂。每天用汉语,朝鲜语做弥撒。美国总统克林顿1998年到中国访问时就来到这里做弥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16: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基督教会宽街堂位于地安门东大街东板桥街10号,最初也是美国卫理公会在北京开办的8个教堂中的一座。在前些年北京兴建平安大道时,从宽街迁建到现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16: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基督教会珠市口堂位于前门外大街,始建于晚清末年的1904年,也由美国卫理公会所建,是北京南城惟一一座简易哥特式风格外貌的基督教堂,现为三层建筑,可容上千人做礼拜。这座教堂的外观和内部装饰也很简朴,原本毫不起眼。但在2000年拓宽修建两广路时,为不影响教堂,专门在其南北修建了延伸辅路,使珠市口教堂原地不动,成为广安大街上的一个小环岛,后又耗资百万元对教堂作了维护修缮,使它显得颇为醒目和独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16: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缸瓦市教堂现在位于北京西四南大街57号,坐西朝东,外观和内部装饰都很简朴,它是北京市内历史最久的基督教堂。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年轻时,曾就学于缸瓦市教堂举办的英文夜校,在教堂后院居住过一段时间,并在这所教堂领洗加入了基督教,还同一些爱国教徒在这里发动了教会自立、自养、自传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16: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淀基督教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16: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地区所存最古老的教堂。始建于清朝年间的天主教堂,也是门头沟区仅有的两座天主教堂之一。该教堂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后桑峪村。可容纳400余人。大门内的屏风上有1块匾,上书“博爱为怀”4字。教堂外用青砖包砌,内衬以石墙,高7米余,南墙辟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尖拱落地大窗,堂顶有白色尖塔。教堂内东部为祭台,西部为音乐楼,顶部为穹隆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0 12: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很好,赞一个!
楼主是否还藏有北京寺庙的图片?
欢迎和大家分享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0 12: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建筑评论家


   这个教堂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12: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中冀日新
我也没收藏,只是到处摘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1 22: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不错,有几个见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 10: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  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0 11: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筑评论家 发表于 2010-12-29 16:15
王府井大街上的东堂,始建于1655年,原是顺治皇帝赐给两位外国神父的宅院。二人在空地上建了一座小教堂,由 ...

东堂南面,民国时期,建了个惠我小学,和教堂有关系。后来,培元女校也迁了过来。再后来,教堂就被改成八面槽小学了,后来更名为王府井小学。2000年东堂整修,才将小学撤销,师生分配到别的学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4 06:36 , Processed in 0.04678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