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4543|回复: 8

武汉市主城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体系规划公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8 14:11:41 | |阅读模式
武汉市主城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体系规划公示

为进一步落实《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展现我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特色,我市以公开征集的方式,邀请东南大学与市规划院共同编制了《武汉市主城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体系规划》(以下简称《体系规划》)。该《体系规划》提出了武汉市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保护与利用的总体目标、原则、方法及框架,并在总体规划确定的10片历史地段的基础上,补充划定了6片历史风貌街区,作为武汉市集中展现历史风貌特色的区域。
《体系规划》针对我市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现状调查和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历史街区总体保护结构、建立分类分级保护体系、编制历史街区资料档案和控制指引,从而深化落实《武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求,切实指导历史街区详细规划编制和实施,并纳入法规严格管理,为我市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改造提供技术依据和实施纲领,搭建历史街区管理和建设平台。主要内容包括:
1、通过从体系层面开展规划编制的尝试,弥补当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总体规划太宏观、街区规划面太窄”的不足,从中观层面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等诸多问题综合考虑。
2、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强调整体保护。探索和创新实施机制,历史街区保护中采用静态保护与主动利用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长效机制,组建管理机构和实施公司,腾退并修缮、改造历史建筑,整旧如旧恢复历史街区风貌,植入城市功能,提升街区活力,实现旧城有机更新和整体功能提升。
3、运用指标定量分析方法,从综合价值、保存状况和策略措施等3个方面19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数理分析,将达不到历史文化街区标准,却保存着重要的历史和人文信息的大智路片、六合路片等六片区域作为历史风貌街区纳入保护体系,采用功能置换、风貌重造等更为灵活多样的方式加以保护和改造利用(详见附表1和附图1)。
4、采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历史街区保护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市历史街区的历史遗存特征和历史文化代表性进行分析和梳理,按照传统商业街区、近代里分街区、近代租界街区、革命文化街区、工业文化街区和近代教育文化街区等六种类型进行分别定位,以最大限度还原历史信息的原真性(详见附图2)。
5、将城市艺术设计贯穿到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全过程。借助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对历史街巷进行整体设计和景观营造,进一步彰显我市历史街区空间肌理和风貌特色;对单栋历史建筑和周边环境、重要节点分别进行详细设计、艺术小品制作和景观塑造,形成若干建筑精品和艺术节点,将我市建设成为高品位、富有内涵的艺术之城。
6、将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规划通过对全市历史文脉中工业文脉的提取,将近代洋务运动和解放初期工业发展的代表汉阳兵工厂、汉阳钢铁厂、国棉一厂、武钢住宅区等纳入历史街区范围予以保护,并对工业遗存进行整理分析,按照文物保护单位及优秀历史建筑、重要工业建筑、一般遗产建筑三个级别,保护、利用、异地保护三种模式分别提出保护要求和策略措施。
7、通过资源建库实现街区体系的精细化保护。以现有历史资源的普查建库工作为基础建立历史街区信息资料档案,明确规划控制要求,提升我市对历史文化及风貌街区资源的精细化保护水平(详见附图3)。
附表1  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一览表
编号        名称        级别
01        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        历史文化街区
02        青岛路片        历史文化街区
03        “八七”会址片        历史文化街区
04        一元路片        历史文化街区
05        昙华林片        历史文化街区
06        首义片        历史地段
07        农讲所片        历史地段
08        洪山片        历史地段
09        青山“红房子”片        历史地段
10        珞珈山片        历史地段
11        大智路片         历史风貌街区(新增)
12         六合路片         历史风貌街区(新增)
13         汉正街片        历史风貌街区(新增)
14         汉钢片         历史风貌街区(新增)
15         龟山北片         历史风貌街区(新增)
16         显正街片         历史风貌街区(新增)
注释:
①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2005年)确定的法定概念,是指经省、自治区、直 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应予以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历史文化街区要求有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构成历史风貌的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基本上是历史存留的原物,历史文化街区用地面积不小于1公顷,历史文化街区内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用地面积宜达到保护区内建筑总用地的60%以上。规划划定重点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进行保护,重点保护区内建设活动以修缮、维修、改善为主。
②历史地段。历史地段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2005年)确定的法定概念,是指历史遗存较为丰富、近现代史迹和历史建筑密集、文物古迹较多、具有一定规模且能完整、真实地反映武汉历史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地区。规划划定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保护,重点保护区内建设活动以修缮、维修、改善为主。
③历史风貌街区。历史风貌街区为体系规划新增概念。是指某些历史遗存较少,达不到历史地段标准,却保存着重要的历史和人文信息,其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和街区景观能体现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保护要求更加灵活,保护方法更加多样,整治、改建、重建余地可以相对多一些。规划划定重点保护区和历史风貌协调区进行保护,重点保护区内建设活动以维修、改善、新建为主。

  
附图1  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分级图
  
附图2  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类型图





附图3  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规划控制体系图
 楼主| 发表于 2012-5-28 14:13:12 |
附:16片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基本情况
1、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
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从泰宁街至江边,沿中山大道从前进一路至黄兴路,面积51公顷,以商贸文化为主要特色,有武汉国民政府旧址、江汉关大楼等文保单位及优秀历史建筑32处。
规划遵循该地区历史文脉,结合现代人文要素,形成兼具历史文化特色的多功能、外向型商业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中山大道、江汉路两轴,武汉中华总工会片、中山大道-金城银行片、江汉路片、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片四街,汉口总商会片、汉口吴家花园片两群的总体结构。

范围图


2、青岛路片
青岛路片北临北京路,东至沿江大道,西至胜利街,南临南京路,面积9公顷,以金融办公为其主要特色,包括横滨正金银行、花旗银行等文物保护单位及优秀历史建筑共12处。
规划侧重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性更新,引入功能策划,通过“填补肌理、修复遗存、整合区域、归并功能”,创新历史风貌保护与控制方法,并加强实施机制的策略研究。同时通过三维数字城市技术,将保护控制与建设管理有机的结合,建设以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
   
范围图                      规划总平面图
3、“八七”会址片
“八七”会址片北至车站路,东至沿江大道,西至胜利街,南至天津路 ,面积30公顷,以革命史迹与优秀里分为其主要特色,包括八七会址、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等革命史迹共18处。
规划结合上位规划要求、现状产权及相关要素,建立以“地块”为基本单元的规划控制体系,以历史文化展示和休闲娱乐为主导功能,打造“一核四区”的规划结构: “一核” 是指以“八七”会址、巴公房子、珞珈山街区为核心的“风尚珞珈旅游区”,“四区”是指围绕核心片区的四大综合片区:魅力沿江商务区、悠憩同兴居住区、活力中山商住区、动感合作商住区。

范围图
4、一元路片
一元路片北临三阳路,东至沿江大道,西至中山大道,南至车站路,面积15公顷,以优秀里分为其主要特色,包括汉口德国领事馆旧址、汉口美最时洋行大楼2处文保单位。
规划将一元路片定位为以居住、商业、文娱和旅游观光为主体、以武汉租界文化风貌为景观特征的城市复合型历史文化中心地区,着重于全面提升该片的居住品质,强化旅游服务功能,充实商业和文娱功能,形成沿蔡锷路-海寿街的传统居住风貌展示轴、一元路的文博展示轴、胜利街的文娱发展轴,在二曜路和三阳路之间地块鼓励设计创意功能的引入使其成为主导,优化滨江地块的商业配置,以及中山大道沿线地块形成生活服务设施带。

范围图
5、昙华林片
昙华林片东部与北部至中山路,西部临近解放路,南至粮道街,面积65公顷,以历史建筑与传统里分为主要特色,有私立武汉中学旧址、瑞典教区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共40余处。
规划结合自然山体,保护、修缮、重组现有历史遗迹和优秀建筑,通过肌理重构,恢复街区风貌,复兴老街老巷,发展传统民居展示,形成武昌古城北面门户标识,建设区域旅游、艺术创意、民俗交流与文化传承基地。

范围图
6、首义片       
首义片北至蛇山、东至首义路区域、西临复兴路、南至起义门,面积174公顷,以首义文化及蛇山景观为主要特色,有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孙中山铜像、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碑、古郢州城垣、起义门等文物保护单位。
规划以“一心、二轴、三区、一线”的规划结构整合首义文化区空间。一心:首义文化园,集中展示武昌首义在辛亥革命和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轴:东西向山体生态景观轴突出黄鹤楼文化;南北向首义纪念景观轴串联三大板块,凸显首义纪念性和文化性;三区:蛇山区块、首义区块和紫阳湖区块;一线:多元文化交流发展线,打造国际多元文化交流的积聚区。
   
      范围图                      规划总平面图
7、农讲所片
    农讲所片北至西城壕,东部界线临近解放路,西至武汉潭秋中学,南临中华路,面积4公顷,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共五大会址”、陈潭秋旧居等文物保护单位共3处。
规划以中共五大会址、农讲所旧址、毛泽东旧居为核心,对周边现有建筑进行维修和立面整治,控制新建建筑风格,强化都府堤路南北向特色商业轴、红巷东西向历史文化轴的“一纵一横”轴线格局。将其建设成为一处近代革命教育基地和具有商业、旅游服务、居住等多项功能的城市历史风貌区。
   
      范围图                      规划总平面图
8、洪山片
    洪山片南至武珞路,北临八一路,面积51公顷,洪山片以宗教文化和革命遗迹为其主要特色,包括宝通禅寺,洪山宝塔,兴福寺塔、施洋烈士陵园等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遗迹。

范围图

9、青山“红房子”片
    青山“红房子”片主要包括红钢城和红卫路两处,面积41公顷,青山片是“一五”时期仿照前苏联规划模式修建的武钢职工居住的大型生活社区,社区被棋盘式道路网划分成为若干街坊。
规划在符合分级保护要求的前提下,采用环境提升、新旧弥合、以旧纳新、表面维修等多种方法对红房子建筑进行更新,使“红房子”建筑能适应高级酒店、时尚酒吧餐吧、中高档商业设施、展览馆、办公场所、创意艺术工坊等使用功能需要。
   
范围图

总平面图

10、珞珈山片
    珞珈山片为武汉大学内珞珈山及武大樱园的区域,面积65公顷,包括武汉大学老图书馆、老体育馆、老斋舍、周恩来旧居、郭沫若旧居、蒋介石旧居等众多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及历史遗迹。

范围图
11、大智路片
    大智路片是京汉大道和中山大道之间里分集中区域,面积32公顷,保存有保和里、保安里、德润里、云绣里等大量里分建筑,集中体现了武汉近代里分建筑风格,是里分文化的主要代表区域。此外还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汉口大智门火车站。
规划全面保护近代里分历史风貌,通过建筑整治、修旧如旧、内部设施改善等方式植入城市功能,提升街区活力,建设融居住、商业办公、旅游休闲、文化展示功能于一体的历史街区。

范围图
12、六合路片
    六合路片位于京汉大道东侧原日租界范围,面积76公顷,保存有大量日租界时期建筑,空间格局与建筑风格都颇具特色,具有小尺度街区,高密度的网格道路等特点,是租界时期历史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在整体保护街区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形成以居住功能为主,兼具商业、办公、教育、医疗、休闲、旅游等功能,富有历史文化内涵与传统风貌,人居环境和谐的历史风貌区。

范围图
13、汉正街片
    汉正街片是汉正街沿线历史风貌保存较为完好的区域,西部区域位于利济路以西,为传统街巷和建筑集中区,东部区域位于多福路和友谊南路之间的区域,用地面积合计8.8公顷,是维持传统居住、商业业态,是集民居、店铺甚至作坊为一体的、展现汉正街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规划结合汉正街地区改造,保留现有部分建筑,延续街区肌理的基础上发展城市功能,提升街区活力,塑造区域历史风貌,彰显汉正街商贸文化底蕴。

范围图
14、汉钢片
    汉钢片位于琴台大道以南,汉丹铁路以北,月湖西南部,面积40公顷,是这一时期兵工企业所在地,有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等建筑,是我市民族工业发展、近代产业文化具有重要代表性的空间载体,也是沿江工业地带“十里工业长廊”(汉阳龟山至赫山临江一带,张之洞创办了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汉阳火药厂等大量工业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对未来发展进行重新定位,保护工业遗产及历史建筑的同时发展公共配套设施和文化产业,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彰显工业遗产特色,带动区域整体发展。

范围图
15、龟山北片
    龟山北片位于龟山北麓,汉南路以南,面积134公顷,该街区体体现优秀的现代工业企业风貌,是建国后及“一五”时期的重要工业企业,同时龟山上也保存有大量古墓、摩崖等历史遗迹,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规划结合汉江两岸文化旅游发展,结合工业遗产保护发展商业娱乐、观光旅游、会议信息、创意产业、高尚居住等城市功能,着力打造具有滨江特色的城市景观和环境,形成富有人气、体现城市特色的中心活动区。

范围图
16、显正街片(历史风貌街区)       
    该街区显正街片位于拦江路以西,龟山南麓,显正街-西大街沿线历史风貌保存较为完好的区域,面积32公顷,古为汉阳府衙、县衙南侧的通衢,古汉阳城内最早的街市之一,是武汉传统居住与商业文化的典型代表。
    规划体现传统人文风貌,改善和提高街区的居住环境质量,完善街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实现街区经济社会发展良性循环。

范围图
 楼主| 发表于 2012-5-28 14:15:13 |
mt,快来救命,word文件怎么上传?
发表于 2012-5-28 14:15:38 |
不错 ,早就应该这样了
发表于 2012-5-28 15:02:15 |
回复 2# mike000


    ?????????????
发表于 2012-5-28 15:02:46 |
看不到啊   图呢?
发表于 2012-6-1 19:06:01 |
{:5_122:}武汉的城市建设就应该在保护好历史文化景区的前提下搞建设!
发表于 2012-6-11 14:43:56 |
?图呢?求图求图
发表于 2012-6-11 14:51:15 |
mt,快来救命,word文件怎么上传?
mike000 发表于 2012-5-28 14:15



   压缩成rar 然后通过附件上传!
发表于 2018-7-10 15:27:50 |
武汉每天都不一样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6 07:20 , Processed in 0.051834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