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25 10: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山湖公园规划3号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策略
(一)生态
修护和完善河流生态系统。通过整体规划利用,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完整。延续和丰富河流现有的湿地、水渠、河道等形式。通过整体规划利用,转换成为景观设计语言。
(二)水绿网络
整体规划场地及周边的水网,结合规划道路设计内部交通体系,增强场地和周边城市的联系,形成“蓝色道路”系统和“绿色道路”系统。水系“蓝线”在现有的水系基础上进行优化完善,同时通过雨水生态收集系统,延伸到新城内部。植物“绿线”走廊贯穿全园,大量运用具有岭南特色的乡土植物,营造多层次的景观,同时由河流向城市延伸。
(三)开放空间
根据场地周边规划用地性质,设计与商业配套的滨水街道、连接河流游憩系统的游船码头、服务于周边居民的活动场地、举行庆典活动的广场等。丰富河岸使用功能,提升开放空间质量,吸引公园人气。
(四)文化及游憩
融合历史文化、现代都市文化及生态文化,设计五大游憩主题和多条水陆游线,使游人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体验金山湖公园美景。
1、动感活力游——以都市创意文化为主题,体验金山湖新城都市风光。
2、科普教育游——以自然环境作为教育课堂,与湿地生态环境亲密接触,观察生物群落,参观生态湿地净化过程。
3、休闲观景游——游览清新宜人的滨水空间,领略惠城山水美景。
4、健身娱乐游——结合公共活动空间,开展户外运动及亲子娱乐活动。
5、传统文化游——以惠州当地传统民俗文化为主题,游览观赏具有惠州特色的景点。
二、分区规划
(一)河口公园段:河口公园段位于场地北部,是连接城市景观及河流自然生态景观的重要节点。游步道设计结合人行道、自行车道、堤坝道路及景观栈道。通过对场地现状中不同形式的水体延续和再设计,营造具有惠州特色的自然滨水空间。利用场地中现有的水塘、水渠、滩涂湿地,优化设计其形态,丰富水景功能。通过对地形的设计,留出洪水期可被淹没的区域,发挥其蓄洪功能。
(二)内湖游赏段:内湖游览观赏区作为金山湖公园游赏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金山湖伸向居住区的一片绿叶,也是本区居民参与性最强的公共休闲空间。中心主湖区面积12.5公顷,利用场地充足的水资源,在原有鱼塘的基础上改造而成。河岸采用多种驳岸处理的手法(退台式、缓坡式等),与水生种植相结合,形成自成特色的内湖景观系统。
(三)门户景观段:门户景观段位于场地南部,是连接外部城市与金山湖片区的重要节点。利用场地中现有的水塘、滩涂、岛屿等,进行优化设计,丰富水景形式。出水口及立交下等空间设计为湿地,一方面减缓水速,净化水资源,另一方面可以活化灰空间。
(四)文娱休闲段:结合场地周边用地性质及上层次规划,设计商业氛围浓厚的亲水步行街及环境怡人的滨河休闲游赏景观带,为市民打造具有生活娱乐气息的滨水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