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13|回复: 0

从“收缩型城市”到“东北首破万亿GDP城市”:舆论新视角下的城市发展审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ql1d.com/general/26868746.html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71668413165191726/

近期,有学术论文列出138个收缩型城市名单,后被误读为官方发布,引发争议。此外,大连市凭借强劲的经济增长,有望在2025年成为东北首个GDP突破万亿的城市。两个话题相互叠加,可以看出舆论审视城市发展的新视角:寻求转型路径、期许发展新模式、“软实力”考量等。

一、由“规模崇拜”进阶到“质量关切”

随着时代发展,舆论风向悄然发生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正从“规模崇拜”迈向“质量关切”。过去,人们往往追捧城市的大面积扩张,将规模大小视为衡量城市发展指标的主要考量因素。如今,这种观念逐渐被多维度考量所替代。大家开始理性接纳“收缩”也是一种正常的发展阶段。当下,人们更在意的是,不管城市规模如何,能否为城镇居民提供有品质的生活环境、有活力的经济生态以及可持续的未来发展,这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要义。

二、“挑大梁”VS“寻突破”:发展信心呈现不同寄托

梳理发现,舆论对城市发展呈现出两种鲜明的期待:一方面,对“收缩型城市”的转型充满期待,希望这些城市能够挖掘内生动力,实现创新突破,实现高质量转型。另一方面,又将区域振兴的希望寄托于“万亿城市”的突破性发展,期待这些经济强市能够发挥“挑大梁”引领作用,带动区域整体发展。这种双重期待,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城市发展的新趋势:一方面,要通过创新驱动实现存量优化;另一方面,又要培育新的增长极,形成梯队发展新格局。

三、产业升级紧迫性

舆论普遍认为,无论城市处于哪个层面,都需应对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的挑战。对此,只有通过创新驱动、结构调整、绿色发展等方式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才能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占据主动。产业升级不仅是一场经济变革,更是一场发展理念的革新。在这场变革中,每个城市都需要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都需要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找到平衡点。只有这样,才能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才能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四、城市“软实力”重要性凸显

除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外,历史文化、生态环境、治理水平、生活品质等“软实力”正成为衡量城市价值的新标准 ,更是城市竞争力的制胜法宝。舆论认为,对于面临人口流失的城市,强化“软实力”更是战略重心。它们无法在规模上竞争,但可以凭借极致的宜居性、低成本和生活品质,吸引特定人群(如养老、创意工作者、远程办公者),布局配套产业,走向契合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即便是上海、杭州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也将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

五、结语

总而言之,不管城市处于哪种层级,公众最期盼的,是它们都能探寻出一条契合自身实际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在这片广袤大地上,每一座城市都理应拥有一个更富个性、更注重让人民收获实实在在幸福感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13 09:46 , Processed in 0.03484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