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低密度、宽马路”的模式不利于增强线下空间的活力。
---------------------------------------------------------------------------
11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提振消费:世界共享中国市场机遇”分论坛做主题演讲。
陆铭表示,中国正在迎接一个“后工业化的社会”,目前从中国的经济结构角度来看,服务业占比较低,但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性机遇。
“中国的服务消费有巨大的增长空间。”陆铭说,我们的挑战之一是,要转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充分认识到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非对立,服务业的大力发展有助于消化制造业产能。
他认为,面向“十五五”,中国经济结构要做重大的调整,首先要让消费成为新的经济拉动增长空间,第二,在消费当中要充分重视服务消费。
为做到这一调整,陆铭认为要重视以下四点:
第一,要通过恢复经济提升收入。收入提高后,大家会有更多的钱去消费,尤其是进行服务消费。
第二,发展服务消费除了需要钱,还需要有时间消费。“十五五”期间可以考虑优化假期,比如有些假期可以适当延长,有些休假方式可以灵活安排。同时在统一协调下,全国范围内应严格控制劳动工时,员工加班企业要付足加班费。
第三,未来的消费流量和人流可能会出现重新向中心城市集聚的特点,考虑到服务消费更加依赖于中心城区,所以城市更新要有更加紧凑的城市空间安排。城市街道密度越高,越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消费的数量、质量和多样性,“低密度、宽马路”的模式不利于增强线下空间的活力。
第四,注重投资于人。这里面包含了大量的公共服务和服务消费场景,在相关政策里面要减少限制性的措施,能够让消费空间得到有效的释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