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624|回复: 18

杭州的夏天变得越来越热了吗,数据告诉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杭州1955-2024年高温趋势

从1955到2024年,过去70年,杭州的夏天究竟变得有多热?

梳理杭州高温天气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高温日数越来越多、极端高温越来越强、夏天来得更早走得更晚,这些变化正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高温日数“一路向上”


翻开杭州过去70年高温数据,最直观的感受是:杭州的高温日数呈线性上升趋势,年际波动大。

数据显示,1955-2024年杭州年平均高温日数为27天,但年际差异悬殊——最热的2024年,高温日数飙到了61天,创下70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而最冷的1982年,全年仅4天高温,冷热差距达15倍之多。


进入21世纪,高温的“极端化”特征更明显。2000年以来,杭州年平均高温日数飙升至37天,比70年平均值多了10天;其中高温日数超50天的年份就有4次(2003年、2013年、2022年、2024年),占1951年以来总次数的三分之二。

再仔细看,以往高温日数创新高的年份之后,总会迎来一两年凉爽夏天,比如2013年高温之后,2014年、2015年高温都很少。2022年、2024年杭州高温再创多项极端纪录,2023年、2025年本该迎来凉爽的夏天,但从2022年以来这项规律消失了,变成了热、还热、更热!


41.9℃,极端高温从“偶发”变“常客”

高温不仅“天数多”,强度也在不断升级。数据显示,杭州年最高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70年平均为38.3℃,而2024年的年最高气温达到了41.9℃,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反观1982年,当年最高气温仅35.7℃,是70年里最“温和”的夏天。


更值得关注的是40℃以上的极端高温。2003年7月25日,杭州首次观测到40℃以上高温,那时还是“稀罕事”;但如今,40℃已成为夏天的“常客”——2013年、2022年两年,40℃以上高温日数均达到14天,2024年极端高温日数也处于高位,极端高温的频率和强度正显著增强。



夏天“拉长战线”:最早4月就入夏,最晚10月还热

除了“更热”,杭州的夏天还在悄悄“拉长”。数据印证了不少人的感受:高温来得越来越早,走得越来越晚。


从高温“开场时间”看,杭州年平均首个高温日为6月19日,但2023年的首个高温日提前到了4月17日,比平均值早了两个多月;而1973年的首个高温日则迟到了7月29日,两者相差近100天。


再看高温“谢幕时间”,年平均最晚高温日为8月29日,但2022年的最晚高温日推迟到了10月3日;最早“退场”的1960年,7月17日就结束了高温,夏天短短一个多月就收尾。

值得一提的是,9-10月出现高温已不是异常情况,近年来这一时段的高温事件显著增多,意味着“秋老虎”不仅更凶,还可能来得更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石决明 于 2025-9-7 13:51 编辑

我有一计,就是像在非机动车道路口增加遮阳棚一样。
在夏天其中最热的两个月,在住宅楼小区的各楼栋之间拉钢索,间隙式的铺设太阳能板,既能遮阳,间隙也便于热气的上升和采光;
并在楼顶架设些大风扇,大风扇根据每天的风向自动调整方向,加强热空气的流通。
剩余的电并入电网用来抵扣该小区住户这两个月内的电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南京拼命在丢弃火炉城市的头衔。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发文不允许报道高温,杭州这些无知媒体,每年都把高温当新闻大肆宣扬,给自己扣上火炉城市的帽子。从这点上将杭州地方**是失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绍兴长生 发表于 2025-9-7 10:51
武汉、南京拼命在丢弃火炉城市的头衔。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发文不允许报道高温,杭州这些无知媒体,每年都把 ...

这倒不至于,就像美食荒漠一样,自嘲也是一种包容和自信/。营销也要进退有度,一直“吹”反而容易起反效果,适度的自“黑”,更是一种以退为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变暖,到处都是高温天,
暑期全国到处都是火炉,
哪还有啥四大火炉之称?
而且随着经济发展暑期游持续火爆,以前夏天绝对是杭州旅游淡季,现在暑期只要是双休日进西湖景区道路照样拥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这高温的天数越来越长,由三四十年前的十几天涨到现在的60天,确实对旅游业是有一定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00066 于 2025-9-7 14:05 编辑

应该分为高温天数和持续高温天数,
狠的是持续高温天数,
去年记得持续快一个月的40度高温天数,这个比较狠了,
今年持续高温天数也快一个月了,但平均温度应该是37度到38度,人体正常体温是36度多,所以高温差2到3度人体感受相差很多,40度算是烧烤了,
杭州今年相比算是还过得去了,

6月份新闻报道华北平原飚到了40度,这个时期杭州尚没有这种高温气候的,
全球变暖,全球城市高温变多是趋势,
杭州的夏天高温反而不突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4: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流开发商造房子不会,搞蒸笼有一手

气温40度么地面温度可能超60度了,地面热量要靠地面气流带走

开发商只会给老百姓添堵,自己行不行一点数没有。非要搞得人民ong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一直呼吁城市建设不能缺失乔木,尤其道路建设,还是应以高大遮阳效果好的乔木为主作为行道树,别过度追求“开敞美观”“一览无遗”,过多采用低矮灌木草坪,夏天根本解决不了交通暴晒的问题,两三个月的高温爆晒。而且,建设得好的行道树本身就能成为一道景观,北山街、杨公堤都说明了这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5-9-7 21:54 编辑

1.杭州应加大建筑屋顶、立面的光伏面覆盖研究,以及道路临时光伏板搭建的举措,化热量为电量,也带来清凉。

2.城区建设应控制硬地铺装率,让雨水能渗透入地层,打造海绵城市。

3.道路绿化多用高大乔木作为行道树,打造林荫大道景观。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长期主义建设绿化。


4.研究 悬浮式巨型“城市光伏伞”在不影响航空空域、通讯讯号接收的前提下,在城市上空悬浮超轻光伏板,AI智能化控制,以一定间隔、阵列排布,可以水平移动、环形旋转。这样相当于在长达近3个月的炎炎夏日,为城市撑上一把巨型光伏伞,把太阳暴晒挡在光伏板外,既能化光热能为电能,又能立竿见影为城市降温,释放城市室外经济活力,提升旅游环境。




(这是悬浮于水面的,未来可研发悬浮于低空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石决明 于 2025-9-7 19:07 编辑
石决明 发表于 2025-9-7 10:15
我有一计,就是像在非机动车道路口增加遮阳棚一样。
在夏天其中最热的两个月,在住宅楼小区的各楼栋之间拉 ...


杭州的城建常常被戏称为“平头哥”,但这种没什么“高度差”也有优势,有利于楼宇间架设光伏板;
截止2025年,杭州十区的建成区面积为998平方公里,以住宅占比70%来算,700平方公里除去间隙式分布,光伏板大概需要铺设300平方公里共45万亩。
按照库布齐沙漠的“光伏长城”工程一期,2030年要建成300万亩的光伏治沙,现以建成70万亩,年发电量到360亿度。
咋感觉这“城市遮阳”工程未来有可行性呢,就是影响些许市容市貌,不过也就两个月,再说居民区各种外挂晒衣服内裤也不少,谈不上什么市容市貌。

杭州建成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石决明 于 2025-9-7 19:12 编辑

以前杭州是有规划城市“风廊风道”的,试图改善夏天的热环境和冬天的空污,但是并没有什么用,一是杭州三面环山的地形所限;二来风廊设计的不合理,先城建后规划风道,不过是先射箭后画靶罢了;三是这只停留在理论规划,基本可以无视



夏季一级通风廊道规划建议图


杭州一级、二级通风廊道及空气引导通道设置意向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石决明 于 2025-9-7 21:38 编辑

这是9月7日下午2点的温度及风向图,风速2m/s;其中基本上是滨江和萧山区相对温度是比较高的,可以从滨江区先试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5-9-7 14:27
所以我一直呼吁城市建设不能缺失乔木,尤其道路建设,还是应以高大遮阳效果好的乔木为主作为行道树,别过度 ...

高密度窄路,开放式住区也可以,或者中心区住区用地更小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中下游都一样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9-8 10:16 , Processed in 0.04783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