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溪尾 于 2025-4-10 05:37 编辑
陈德光 2025版
JunchowKo 泉州地铁系列插画习作 2020
DMK 20230811版
Oloweo 20200201版
未名
佚名
不知道谁画的
jenson young
kayu3039
Astarc
CRESDA
李小龙 2024.5版
精品视频厂 20240827版
夜雨寄风声 20230810版
一号线田安南东边有一站没有写站名,是南淮
未知作者
1号线:洛阳桥—石狮市**
洛阳桥—洛江区**—华侨大学—埭头—泉州农校—泉州客运中心(可换乘2号线)—海峡石化—洋埭—横坂—紫峰中学—陈埭—晋江一中(可换乘3号线)—晋江大剧院—晋江市标—机场—晋江SM国际广场—泉州南站—古宅—鸳鸯池公园—石狮市**
2号线:泉州东站—南安霞美
泉州东站—台商投资区—百崎—泉州市**—蟳埔—东海泰禾—黎明职大—泉州客运中心(可换乘1号线)—刺桐南路(可换乘3号线)—田安南路—宝洲街—泉州展览城—樟崎—经贸职院—明新华侨中学—仙塘—南安霞美
3号线:泉州站—晋江站
泉州站—群石小学—信息工程学院—西湖公园东—温陵北路口—泉州体校—湖心街—刺桐公园—刺桐南路(可换乘2号线)—溜石塔公园—池店—绿洲公园—晋江一中(可换乘1号线)—晋江体育中心—晋江图书馆—晋江市**—晋江会展中心—湖头—磁灶—官田—内坑—晋江站
平坂聚柒 20220810版
1号线:泉州站-见龙亭-潘山-西湖公园-清源山-丰泽广场-刺桐公园-浦西-雁山-晋阳湖-五店市-象山-世纪公园-机场。共25.5km
2号线:东海新城-东海湾-法坊路-云鹿路-刺桐公园-涂门-清净寺-东街-清源山-灵山-华侨大学-浔美-东辅路-洛江-桥南-洛阳镇-杏田-湖滨南路-东关-惠兴。共40.1km
3号线:石狮人民广场-九二路-龟湖-西洋公园-上浦-西滨-晋新路-陈埭-紫峰-雁山-池店-池峰路-浦口-浮桥-延陵-崎后-霞美-霞美北-帽山-普莲-美林-南安客运中心。共47.1km
s1号线:泉州机场-罗山-五里-安海-安平-水头-水头南-石井-前坂-厦门翔安机场,共40.2km
2022年04月 福厦铁路泉州南站房市政配套高架落客平台拓宽工程方案设计 晋江轨道交通规划图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2017 泉州市综合交通规划修编 泉州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7年8月10日,泉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8-2023)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一次公示
根据《泉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8-2023)》,近期建设规划方案由1号线(福厦铁路泉州站-石狮宝盖山站)和2号线一期工程(临漳门-惠城大道站)组成,1号线总长42.86公里,2号线一期工程总长29.6公里,建设规模共计72.46公里,均为地下敷设方式。
2016年9月8日,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泉州主持召开了《泉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审查会。
规划(修编)共涉及5条轨道交通线路,线网规模196.72公里,其中,1、2、3号线为线网骨干线路,采用6辆编组,4、5号线为填充线路,采用4辆编组。
规划(修编)建议分期建设,保证建设一段、运营一段。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计划采用地铁(轻轨)制式,双线线路,最高运行时速为80公里/小时,旅行速度为30~35公里/小时。2020年前,开工建设1号线(福厦铁路泉州站—石狮宝盖山站)和2号线一期工程(临漳门站—泉州汽车东站),形成泉州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骨架。其中,1号线最快2018年开工建设,线路长度约40.43公里,规划2023年建成;2号线一期工程最快2019年开工建设,线路长度约28.78公里,规划2023年建成。
其实,早在2009年11月泉州市**已批复《泉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这次是对此规划的修订完善。
【线路走向】
1号线:北起福厦铁路泉州站,止于石狮宝盖山站,与2、3、4、5号线以及厦漳泉城际轨道R1线衔接换乘。
线路大致走向为站前南北大道—少林路—刺桐路—和平路—八七路—宝盖山站。
线路全长40.43公里,设车站32座,其中地下站28座,高架站4座。
该线路将泉州、晋江、石狮三大主城区以及福厦铁路泉州站、晋江机场等重要区域串联成线。
2号线:起于江南组团仙塘公园站,止于台商投资区洛阳站,与1、3、4、5号线以及厦漳泉城际轨道R1线衔接换乘。
线路大致走向为池峰路—新门街—津淮街—泉秀东街—东滨大道—惠南片区—泉州汽车东站。
线路全长36公里,设车站25座,其中地下站18座,高架站6座。
该线路串联南安、江南、泉州古城、东海和台商投资区等,贯穿晋江、洛阳江两岸未来城市中心区的线网骨干线路。
3号线:北起北峰组团丰州大道站,止于石狮南环路站,与1、2、4、5号线衔接换乘。
线路大致走向为丰州大道—南环路—池峰路—国道324复线—西滨—蚶江—石狮大道—环湾大道—濠江路。
线路全长34.77公里,设27座地下站。
该线路串联北峰组团、江南、池店、陈埭和蚶江组团。
4号线:起于南安官桥,止于台商投资区洛阳站。
线路大致走向为洛阳站—洛沙大道—百崎—东海综合大道—东海大街—湖光路—规划路—双龙路—福厦铁路晋江站—南安官桥。
线路全长43.43公里,设车站27座,其中地下站15座,高架站12座。
该线路串联洛秀组团、东海组团以及陈埭、晋江城区、磁灶、内坑、官桥等组团。
5号线:起于洛江区新阳万虹公路,止于晋江西滨站,与1、2、3、4号线以及厦漳泉城际轨道R1线衔接换乘。
线路大致走向为万虹公路—安吉路—东辅路—东湖街—温陵路—迎宾路—长兴路—晋江机场—西滨。
线路全长42.09公里,设车站28座,其中地下站23座,高架站5座。
该线路串联洛江区、城东片区、泉州主城、江南、池店、清濛、晋江城区、晋江机场、西滨组团等。
根据《线网规划》,我市将以“半环+放射”形态,“两线环湾”布局线网,共规划5条轨道交通线路,并预留南安方向远景发展线路。
1号线北起福厦铁路泉州站,止于石狮宝盖山站。
2号线起于江南组团仙塘公园站,止于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站。
3号线北起于北峰组团丰州大道站,止于石狮蚶江石福路站。
4号线起于南安官桥,止于泉州台商投资区泉州汽车东站。
5号线起于洛江区新阳万虹公路,止于环湾晋江西滨站。
在2012年8月30日的环泉州湾城市规划工作座谈会上,泉州市发改委作了泉州市轨道交通规划进展情况的汇报。
泉州市初步形成规划的城市轨道交通有厦漳泉大都市区城际轨道、城市轨道和有轨电车。
根据相关规划,未来泉州将形成城际轨道、城市轨道、有轨电车相互衔接、接驳换乘的轨道交通网。
据介绍,泉州市公共交通规划分为城市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和常规公交三个层次,形成“三网合一”的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
作为厦漳泉大都市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际轨道交通主要承担区域内部各城市、中心城镇之间的客流输送,它的建设对引导和带动环湾城市发展、促进区域社会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厦漳泉大都市区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已经完成编制、审查和修改,年底将完成报批。
其中城际轨道1号线作为先行启动项目将力争2013年开工建设,设计时速可达120到160公里。
厦漳泉城际轨道在泉州市境内规划有1、2号线(沿海线)和4号线(石狮至安溪),全长279公里,并预留7号线(台商投资区张坂至永春)、8号线(泉港至南安)远景发展线路。
1号线:南北贯穿泉州,北接福莆平宁城际轨道交通网莆田仙游站,起于泉港站,沿途经过泉港、惠安、台商投资区、洛江、丰泽,晋江、南安,再延伸到厦门、漳州。
城际轨道1号线,北接福莆平宁城际轨道交通网莆田仙游站,沿肖厝港区铁路支线经施厝、肖厝后,沿漳泉肖铁路经惠安、台商投资区洛阳镇,跨洛阳江后紧贴沈海高速公路经洛江、丰泽,再跨晋江至池店,沿世纪大道经晋江市区、五里工业区站、安海西至水头,在江崎与城际轨道2号线换乘,过石井跨海进入厦门新机场,再延伸到厦门、漳州。
泉州境内全长105.5公里,设车站15座,分别为界山、泉港、梁厝、惠安、岭头、洛阳、洛江、丰泽、晋江、五里工业区、安海西、水头、江崎、石井。
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
2号线:与1号线泉港站相衔接,起于泉港,沿途经过惠安、台商投资区、晋江、南安、厦门,止于漳州。
城际轨道2号线起于城际轨道1号线泉港站,东南行过东桥、东岭、大港湾机场、崇武、张坂至秀涂后跨泉州湾,过西滨后与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换乘于新塘,过罗山西南穿过安海东,经江崎、前埔至厦门翔安黄厝村,终点海澄站。
泉州境内全长99.5公里,设车站10座,分别为东桥、东岭、大港湾机场、崇武、张坂、秀涂、西滨、新塘、罗山、安海东。
4号线:连接石狮与安溪,起于石狮,经过洛江、南安、安溪。
城际轨道4号线起于石狮永宁镇,西行过后溪、灵秀,与城际轨道2号线换乘于罗山,接入城际轨道1号线五里工业区,然后过官桥沿南大路至南安南设站,出站后过仑苍止于安溪南站。
该线路全线在泉州境内,线路全长74公里,设车站8座,分别为永宁、湖滨、官桥、磁灶、岭墩、南安、仑苍、安溪。
城市轨道交通是服务于城市内部的“交通走廊”,地铁和轻轨是最常见的制式。
经修编后的泉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以轻轨制式形成“半环+放射”线网形态、“两线环湾”结构布局,以环湾区域为中心向外辐射,规划6条轨道交通线路,线网规模214.53公里,预留南安、金井、祥芝方向的远景发展线路。
近期(2020年)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1号和2号线,形成“十”字形市区路网骨架。
《泉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修编)待市**批复后,下一步将开展《建设规划》的报批工作。
而即将实施的厦漳泉大都市区城际轨道1号线为南北走向,为此建议泉州城市轨道先行建设东西向的2号线(江南至东海方向,与城际轨道1号线实现衔接换乘),这样可以与城际轨道1号线形成“十”字交叉,满足主要客流集中区的出行需求。
1号线全长40.43公里,3号线全长34.87公里,起止点均为丰泽、石狮,1号线中途将设站换乘2号线。
2号线全长34.97公里,起止于鲤城和台商投资区。
4号线全长41.92公里,起止于台商投资区和晋江。
5号线全长39.7公里,横跨于台商投资区和石狮间。
6号线则连接晋江和南安,全长22.6公里。
1号线:泉州高铁站至石狮宝盖山站 北起泉州高铁站,止于石狮宝盖山站,
线路走向为站前南北大道—省道307线—少林路—刺桐路—和平路—石泉路—八七路—石狮宝盖山站。
线路全长40.43公里(其中地下线34.38公里,高架线6.05公里),设车站32座,与2号线在刺桐公园站换乘。
2号线:江南仙塘公园至台商投资区 起于江南组团仙塘公园站,止于台商投资区城际轨道1号线洛阳站
线路走向为池峰路—新门街—涂门街—津淮街—泉秀东街—东滨大道—洛沙大道—屿头站—城际轨道1号线洛阳站。
线路全长34.97公里,设车站28座。
3号线:泉州高铁站至石狮蚶江 北起泉州高铁站,止于石狮蚶江石福路站,
线路走向为高铁泉州站—丰州大道—南环路—池峰路—六源路—SY16号路—西滨—蚶江—石湖路。
线路全长34.87公里,均为地下线,设车站23座。
4号线:起于台商投资区洛秀东环路站,止于晋江西滨组团西霞美站。
线路走向为惠城大道—金屿大桥—城东街—国道324—东湖街—温陵路—迎宾路—吉泰路—长兴路—晋江西滨组团西霞美站。
线路全长41.92公里,设车站26座。
5号线:连接张坂组团与石狮 起于规划的张坂组团,止于石狮
线路走向为张坂组团—惠南片区—百崎片区—百东大道—东海综合大道—东海大街—仙石—北环路—子芳路—南环路—石狮新浦站。
线路全长39.7公里,设车站27座。
6号线:起于陈埭,止于官桥镇。
线路走向为湖光路—桂花路—长兴路—磁灶—高铁晋江站—官桥镇。
线路全长22.6公里,设车站11座。
有轨电车一般布局在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或轻轨)网络未覆盖区域、客流不足以支撑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区域,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和接驳换乘,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补充。
泉州市规划局已经编制完成《泉州市骨干公共交通系统发展研究》,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初步规划有轨电车线路20条,长276.1公里,其中泉州主城区(含台商投资区)5条线路87.4公里,其他地区(含江南片区)15条线路188.7公里。
市发改委介绍,在泉州是否大范围开展有轨电车线路的规划建设还须进一步论证,但开展有轨电车示范线的建设是必要的,为此提出2个有轨电车示范线路的方案。
方案一是城东—金屿大桥—台商投资区。
第二个方案为泉州汽车站—田安大桥—机场快速路—晋江机场。
《泉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整个轨道线网由6条轨道线路组成,呈现出环放式的线网形态,规划线路总长度约270.9公里,其中环湾核心区的线路里程约204公里。
该规划立足于构建与未来大环湾城市结构相协调的线网构架方案,提出了以大、中运量轨道交通线路为主线,联系环泉州湾各核心组团,以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线路作为补充线,联系核心组团与外围组团的两个不同层次网络。
滨江地带是未来城市的核心地带,也是城市轨道系统重点服务的区域,规划的6条轨道线全部经过此片区,其中2号和3号线贯穿江滨南北两岸,并设有轨道枢纽和换乘站点。6条轨道线路中,1号线和2号线为主线,3号—6号线为补充线。
另外,泉州将预留两条城际轨道线,对接厦漳城市轨道交通,有一条已经初步考虑在安(海)水(头)组团预留位置,另一条将在沿海地段实现对接。
初步拟定的6条城市轨道线路
1号线:福厦高速铁路泉州站—泉州—晋江—机场—石狮蚶江,线路长42.9公里。
2号线:漳泉肖铁路南安站—南安市区—浮桥—江南—泉州古城—东海—洛秀,线路长53.3公里。
3号线:福厦高速铁路泉州站—浮桥—晋江池店—陈埭—西滨—石狮蚶江,线路长42.2公里。
4号线:洛秀—城东—泉州中心区—展览城——泉州开发区—高铁晋江南站,线路长45.2公里。
5号线:洛秀百崎—东海—仙石—晋江市区—五里工业区—水头,线路长45.2公里。
6号线(泉港线):泉港区中心—惠安中心—洛秀,线路长38.3公里。
2010-04-21 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解读(三)
泉州规划6条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线路总长度约326公里。
1号线:福厦高铁泉州站—泉州—晋江—泉州晋江机场—石狮蚶江,与3号线链接,线路长43公里。同时规划实施城区—晋江龙湖—金井的轨道支线,线路长21公里。线路总长64公里。
2号线:漳泉肖铁路南安站—南安市区—浮桥—江南—泉州古城—东海—洛秀—惠安黄塘,线路长约60公里,同时保留远景向安溪等内陆延伸的空间。
3号线:洛江河市—双阳—福厦高铁泉州站—浮桥—晋江池店—陈埭—西滨—石狮蚶江—鸿山—马甲,线路长54公里。
4号线:洛秀—城东—泉州中心区—展览城—泉州开发区—晋江市中心—五里工业区—安海—水头—石井,线路长约66公里。
5号线:张坂—洛秀百崎—东海—仙石—晋江市区—泉州开发区—福厦高铁晋江站—官桥,线路总长约53公里,其中东海段与2号线共线9.5公里。
6号线(泉港线):泉港区中心—现325国道走廊—惠安中心—洛秀,与规划4号线衔接,线路长约38公里。
《泉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经过两年多的修改完善,于2009年11月中旬由市**批复。
据悉,泉州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环泉州湾地区为核心,由6条轨道交通线网组成,将形成以环泉州湾地区为核心的放射式线网构架,总里程326.3公里,其中都市核心区的线路里程164公里,外围片区的线路里程为162.3公里。 轨道交通规划线路连接了市区主要客流集散点、交通枢纽、行政中心,打通了泉州古城与晋江、石狮、南安、惠安以及部分外围组团的轨道交通联系,同时预留了远期向周边城市辐射的接口。全线网共设置18座换乘站点。
泉州初步确定了1号线、2号线的具体线路走向。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在“老城区线跟人走,新城区人跟线走”的线网规划原则,除了要输导各主城区的人流、物流、商业流,形成通达、顺畅的交通系统,还要在新城区利用线网与新城区用地的规划和发展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对城市结构的引导和导向作用。
1号线从福厦铁路泉州火车站起,沿途串联起泉州中心区-晋江主城区-石狮主城区;
2号线从漳泉肖铁路南安站起,串起南安市区—泉州古城区—东海—洛秀等
泉州市提出,在2011年左右至2020年间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和2号线一期工程,线路总长度73.36公里。
其中,
1号线一期工程(福厦高铁泉州火车站—蚶江)线路长约43.66公里,为线网中的南北向主干线,
2号线一期工程(临漳门—漳泉肖铁路洛阳站)线路长约29.7公里,为线网中的东西向主干线。
将采用部分地下线和部分高架线,站点也是部分地下站和部分地上站。两条线路将形成“十字”轨道交通基本骨架,对缓解泉州市区交通压力,引导东部台商投资区、南部新城区发展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之前,省**要求福州、厦门、泉州三个中心城市要发展区域轨道交通,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前期工作。
推进福州、厦门、泉州等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摘自《意见》
根据《泉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泉州将建设6条轨道交通。
其中1号线的线路走向为:福厦高速铁路泉州站-泉州-晋江-机场-石狮蚶江,预留石狮东部至永宁的支线,全线路长约50公里。
福厦高铁泉州站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站将预留轨道交通线路和站点,方便旅客换乘。
据介绍,泉州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将于“十二五”(2010~2015年)期间动工。
泉州市交通部门一位工程师透露,泉州市不久前再次讨论过轨道交通建设的问题,并且有想法将轨道交通延伸到南安、安溪等地区。
另一方面,泉州准备利用漳泉肖市区段老线作依托,进行技术改造和新线建设,利用该线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目前,泉州已委托有关单位作相关研究,将于今年6月份左右送审。
泉州市的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尚处于初始阶段。
据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称,早在2003年,我市就已着手进行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工作。根据今年完成的《泉州市综合交通规划》(修编)中提出的设想,到2020年,我市需要建设100-190公里轨道交通系统,轨道交通系统宜采用“市郊铁路+轻轨”混合配置的形式进行建设。
按照这一设想,泉州都市区的轨道交通共有5条线路,并预留四条线位。
这5条线路分别是
一号线:南安-董埔-泉州古城-东海,线路长34公里;
二号线:石狮永宁-石狮市中心-晋江行政中心-江南-泉州中心城区-城东-洛秀,线路长42公里;
三号线:石狮-环湾发展区-仙石-东海-洛秀,线路长35公里;
四号线:泉港-惠安-洛秀,与三号线衔接,线路长33公里;
五号线:董埔-浮桥-江南-仙石,线路长20公里。
4条预留线路分别是
晋江预留线:连接晋江高铁站和晋江行政中心,线路长22公里;
惠安预留线:衔接4号线,线路长12公里;
区域预留线1号线:联结厦门-安海水头-至晋江与二号线衔接;
区域预留线2号线:厦门-晋江南部-石狮,与三号线衔接于石狮西南。
泉州都市区轨道交通系统还规划了一批轨道换乘枢纽。中心城区主要轨道换乘枢纽包括中心片区的规划新华路枢纽、城雕环岛枢纽、泉秀路枢纽;东海片区的规划行政中心枢纽;丰州片区的董埔高速铁路站枢纽;江南池店片区的市民广场和池店镇枢纽;仙石片区的下海队枢纽;以及洛秀新城的白沙新城中心枢纽、百崎枢纽。晋江市主要有晋江机场枢纽和晋江新行政中心枢纽。
这位负责人强调,我市的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尚处于初步阶段,没有一个确定的建设时间表,今年上半年规划部门又委托相关设计单位对规划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优化,目前成果还没有拿出来。
2006.03 泉州市综合交通规划 泉州都市区轨道网络规划方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泉州市城乡规划局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