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4-4 14: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构建“中、东、北”三区特色发展格局
三十多年来,高新区面积从15.9平方公里发展到291平方公里,面积扩大了20倍,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产业园区,具备了打造产城融合典范的资源禀赋,要结合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新部署,构建三区协同发展格局。中心区要高标准打造中央科创区,这里人均GDP超过50万元,已经超过发达国家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22.7亿元,聚集了近7万家企业、从业人员20余万人、各级各类金融机构700余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近200家、众创空间和孵化器30余家,是探索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新路径、新机制的最佳试验田,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最佳载体。东区要高品质规划彩虹湖新区,章锦片区与孙村片区近1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中科院济南科创城,三大产业园区,综合保税区,奥特莱斯、银座、海川中学、高新东区医院等生活配套,三山环绕、两河交汇、一湖点缀其中,自然条件优越、各类企业云集、载体平台高端,拥有了媲美东莞松山湖科技园、无锡太湖湾科创城的资源禀赋。要以齐鲁科创人才公园为引爆点,高起点、高定位规划编制城、园、人相融合的区域发展战略,把彩虹湖新区打造成黄河中下游科技、金融、产业、生态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北区要高水平建设临空经济区,这里拥有综合保税区、中德产业园,享受起步区的独特政策红利,特别是拥有“上天入地、通江达海”的现代化交通体系,这里毗邻董家铁路货运中心,高速公路交汇成网,轨道交通三号线二期加快建设,小清河将于今年上半年全线复航、航运专用船载重3000吨;特别是总投资500亿元的机场二期建成后,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2万吨,洲际核心目的地市场至济南航线将达到平均每两天一班,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让北区成为发展临空指向型产业、打造制造业国际合作样板区的最佳区域。
关于建设“四个高新”的路径
一是高科技创新策源地,力争五年左右,国家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22家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8%左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4000家以上,高新区在全球科学研究中占据一席之地。二是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实现经济总量翻番,对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量贡献度提高到20%,三大主导产业进入全国高新区前列;集成电路、量子计算、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具备较强竞争力。三是高水平开放新门户。主要是依托自贸区、双综保区以及各类开放载体,建造高端开放平台、营造一流开放环境、打造现代开放枢纽,外向型经济占比明显提升。四是高活力品质生活区。在增强发展实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增强城市活力,通过优质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让高精尖人才“聚在高新”,让城市环境“美在高新”,让各阶层、各年龄段的人群“乐在高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