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6254|回复: 64

沪杭甬湾区问题研究列入发改委2021年工作要点 将争取发改委支持建设沪杭甬湾区创新区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16 10: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15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课题2021年第一批选题的采购公告。课题项目共9个,其中包括“沪杭甬湾区经济创新区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研究内容为:“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功能定位为切入点,发挥浙江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两大特色,加强浙江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浦东新区等联动,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对标国际湾区高水平建设沪杭甬湾区经济创新区”。研究依据为:“开展沪杭甬湾区经济创新区重大问题研究”已列入国家发改委2021年工作要点。开展本课题研究,将为下一步争取国家发改委支持确立建设沪杭甬湾区经济创新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6 11: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逸雪霁蓝 于 2021-6-16 20:06 编辑

上海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陈宪:应当将沪杭甬大湾区都市圈发展规划提上议事日程

       湾区现在是全球区域中心的代名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策源、集聚地的代名词,从一个点到一个带到一个片这样形成的,目前全球公认有三个湾区,一个是旧金山湾区,一个纽约湾区,一个是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一经提出,就被称为是全球的第四大湾区。所谓粤港澳大湾区,就是以深圳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香港的金融资本资源为主导,并整合区域其他各种优势资源,沿深圳湾形成的都市圈意义上的“大湾区”。

       为什么科技创新、新经济的集聚地都在海湾呢?科技创新、新经济以精英人才、人力资本为本,所以,它具有强烈的集聚特征。这里的集聚以人才集聚为主要内容。其人才集聚,主要是创业者、投资家和企业家的集聚,还有大量科技研发人才即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集聚。这些人才对生活品质有较高的要求,大致包括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多样化需求的满足,如教育、医疗和文化;生活和交通的便利性等。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地方,非湾区莫属。

       另一个角度,比较制造业、服务业(主要指生产者服务业)和新经济,不难发现,它们的集聚程度是递进的。也就是说,生产者服务业有着比制造业更高的集聚要求,新经济又有着比生产者服务业更高的集聚要求。

       为了适应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并考虑到新经济的集聚特征,在东部地区形成三个左右新经济的策源地,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为什么只能在东部?因为这里可能满足新经济集聚的条件。现在看得比较清楚的一个策源地,就是深圳。在教育、医疗和文化等条件逐步完善的基础上,深圳将是中国第一个新经济策源地,进而和香港一起,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

       第二个应该也必须在上海,这是上海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题中应有之义。由此,提出沪杭甬大湾区的构想。在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同时,应当将沪杭甬大湾区都市圈发展规划提上议事日程。我提出“沪杭甬大湾区”,强调上海在这个湾区中的主导和核心地位,并将环杭州湾的两个重要城市与其并列,也有明确行动主体的用意。与粤港澳大湾区大约包括十个左右城市一样,沪杭甬大湾区,除了上海、杭州和宁波外,苏州、舟山、无锡、嘉兴、绍兴、南通等城市,也在此范围内。

       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结果导向,就是上海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新经济策源地;上海金融中心的功能,类似于粤港澳的香港,将是沪杭甬湾区的核心优势。杭州将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新一代智能化技术的信息产业在杭州已经并将继续得到健康发展。宁波、舟山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宁波、苏州、无锡和南通等城市都是中国制造业的重镇,在产业转型升级完成以后,都将成为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地。

       嘉兴已成为“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这一体制创新将得到复制,以经济、创新和资本资源集聚和辐射为主导的区域经济融合,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基于此,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沪杭甬大湾区的构想,与粤港澳大湾区相呼应,其要义就是使它们共同成为引领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的区域科创中心和新经济的策源地、集聚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6 14: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逸雪霁蓝 于 2021-6-16 18:34 编辑

       在讨论中国两个湾区的定位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目前全球三大湾区的类型定位。世界三大湾区已经分别形成各自特色,纽约湾区拥有“金融湾区”的名号,东京湾区被称为“产业湾区”,旧金山湾区也有“科研湾区”的美誉。笔者以为,这一概括基本准确,但还是有疏漏和完善的问题。

       事实上,今天的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都已经成为“综合型湾区”。纽约湾区的金融特色自不待言,但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在全球的地位,已凸显纽约湾区自我更新和升级的充分活力,再加上仍然占有的一定的制造业比重,纽约湾区的“综合型”——金融+文化+制造业——特征彰显。

       东京湾区也是如此,以制造业起家的产业特征显著;东京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经下降,但金融业仍有较大规模,所以,东京湾区也以“综合型”概括更加贴切。称旧金山湾区为“科研湾区”,显然不如称其为“科创型湾区”更好。就趋势而言,以硅谷为核心的旧金山湾区以科技创新见长,但以创投为主打的金融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也使其逐步向“综合型湾区”靠拢。

       在新一轮(第三次或第四次)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我国的两大湾区都将以“科创型”为主要的规划和建设内容。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与深圳近年来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和策源地的成功发展密切相关。环杭州湾大湾区以上海为主导,上海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结果导向,以及杭州在互联网+和智能化技术方面的突出表现,决定了中国第二个大湾区也将定位于“科创型”。

       作为“科创型”的两大湾区,将在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两大湾区中的金融资本支撑将助力“科创型”湾区的建设和发展;湾区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一方面依托原有产业基础转型升级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它们将逐步成为这两个城市群的主要产业内容。

       在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产业互补、交通通讯一体化等驱动因素都已具备或初步具备的条件下,中国两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还存在哪些瓶颈?怎样得到破解和解决?这是最近一个时期我在调研中最为关切的问题。我得到的答案是,第一,自主创新资源不足,甚至严重不足。第二,行政区域规划与管理体制束缚。

       例如,在东京都市圈50公里半径内,基本上是连成片的,按照这个范围进行(土地)规划,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土地供应和住房供应,在提高土地开发效率的同时,为高端要素集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规划引领”解决区域内相关主体有所遵循的基础上,还需要在具体落实规划和推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以市场一体化为基础的协调机制。

       同时,可以借鉴美国和日本的做法,筹划成立相关的政 府组织或非政 府组织,如日本的都市圈整备局、都市圈整备委员会和美国的纽约区域规划协会、纽约城市规划委员会等机构。它们是大湾区形成和发展中的推动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6 14: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通篇写着,上海是长三角有且仅有的老大,你们都应该围绕着我来发展;期望如果是合作,起码在报告篇幅上不要90%都只强调了一个城市,吃相未免有点难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6 15:08: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randtk 于 2021-6-16 15:23 编辑

私信了...........可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6 15:38: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elviswgc 发表于 2021-6-16 14:58
通篇写着,上海是长三角有且仅有的老大,你们都应该围绕着我来发展;期望如果是合作,起码在报告篇幅上不要 ...

事实上江浙两省就是服务上海的角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6 17: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院长,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6 17: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lawrc 发表于 2021-6-16 15:38
事实上江浙两省就是服务上海的角色

那是京津冀的关系,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6 18: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elviswgc 发表于 2021-6-16 14:58
通篇写着,上海是长三角有且仅有的老大,你们都应该围绕着我来发展;期望如果是合作,起码在报告篇幅上不要 ...

顶层定位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等。除北京太特殊不论,不只长三角,上海是整个中国经济的龙头核心如同纽约之与美国。区别是虽是中国经济龙头,上海地处长三角自然和长三角城市一体化形成都市圈和城市群。

如果下一步顶层确立建设沪杭甬湾区经济创新区,同时以上海为龙头是自然的,就和g60科创走廊和产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上海龙头一样。上海是龙头,不代表其他城市不发挥重要作用,纽约是美国龙头,难道硅谷不重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6 18: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lviswgc 于 2021-6-16 18:31 编辑
逸雪霁蓝 发表于 2021-6-16 18:07
顶层定位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等。除北京太特殊不论,不只长三角,上海 ...


纽约是港京沪深的金融功能的合体,上海跟纽约完全没有可比性,上海也很难说是中国经济的龙头核心,上海有这样的体量很大程度是依托了江浙。我承认上海在许多领域的确是大陆最接轨国际的,但是要讨论金融与科创的话,上海都不是龙头,也不是核心。金融是北京+香港双核,上海+深圳只能算次中心,科创的话与北京更是相距甚远,与深圳孰强孰弱也需要仔细探讨。杭州湾的湾区已经是个僵尸概念,不管是之前浙江提,还是现在上海提,都不可能奏效,湾与湾区是两回事,湾区应该是得先有自然形成的基础,纯规划是很可笑的。杭州的科创发展,也不是靠着上海的辐射。        
但如果有好的契机,肯定是不可能去反对合作的,因为真正的合作是共赢。我想说的是,既然上海与浙江是合作关系,即使是主副关系,文中这种篇幅的围绕上海来讨论,浙江相关的都是一笔带过意思一下,这种做法就是很没有诚意,格局太小了。所以上海吃了这么多资源,为什么只发展到如今这个位置,我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6 18: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ityline 于 2021-6-16 18:35 编辑

上海一直被顶层设计成是龙头几十年,但是结论是两个字:失败,因为上海骨子里缺少创新元素,历史和基因的问题?基于这个最关键元素的缺失这个创新龙头怎么当啊?其实上海最拿手和适合的是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6 18: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elviswgc 发表于 2021-6-16 18:28
纽约是港京沪深的金融功能的合体,上海跟纽约完全没有可比性,上海也很难说是中国经济的龙头核心,上海 ...


浙江主动接轨上海是整个“八八战略”的核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6 20: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启动沪杭甬湾区经济创新区建设课题研究 推进沪杭甬湾区经济创新区建设

       6月15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课题2021年第一批选题的采购公告。根据公告内容,浙江省将继续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计划启动沪杭甬湾区经济创新区建设。根据公告介绍,“开展沪杭甬湾区经济创新区重大问题研究”已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年工作要点。开展课题研究,是为了下一步争取国家发改委支持确立建设沪杭甬湾区经济创新区。

       2021年浙江省政 府工作报告中就已明确,将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制定实施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志性工程,推进沪杭甬湾区经济创新区建设。浙江省加快推进沪杭甬湾区经济创新区重大问题研究,有助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深入发展。

       公告显示,“沪杭甬湾区经济创新区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将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功能定位为切入点,发挥浙江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两大特色,加强浙江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浦东新区等联动,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对标国际湾区高水平建设沪杭甬湾区经济创新区。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是今年2月发布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的概念。地理上包含上海和浙江两地,覆盖虹桥—闵行—松江—金山—平湖—南湖—海盐—海宁沿线,将重点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的国际商务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江海河空铁联运新平台。

       此外,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的公告还发布了其他8个课题,研究范围涵盖民营经济、山区发展、县域科学发展、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在筹划产业发展方面,公告要求招标课题组对长三角地区未来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条件进行研究。共同谋划布局发展未来产业,探索多种类型的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模式。以“未来工厂”和“未来社区”为试点,研究未来产业的应用场景。分析浙江省在未来产业发展方面的可行路径。

  重点研究产业则落在了数字经济和汽车产业上。与数字经济相关课题研究内容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研究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政 府、数字民生等领域应用场景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课题,公告要求课题内容需全面梳理长三角地区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基础,找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堵点,围绕创新体系融合、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应用示范有效互补等方面提出有效打通一市三省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的关键路径,并提出切实可操作的对策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6 20: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elviswgc 发表于 2021-6-16 18:28
纽约是港京沪深的金融功能的合体,上海跟纽约完全没有可比性,上海也很难说是中国经济的龙头核心,上海 ...

知乎看多了吧,四大行总部,北京就是金融了?前两年北京还算有优势,这两年上海私募公墓早就远远领先于北京了,去年是大陆金融开放的元年,很多外资独资或者合资的资金管理,保险,基金公司都在上海,比如最近刚成立的贝莱德的公募基金就在上海,上海金融还没有一家独大就是因为“规划”太多了

而且金融改革本来就很难,很多既得利益者自己改革是很难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6 20: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cityline 发表于 2021-6-16 18:30
上海一直被顶层设计成是龙头几十年,但是结论是两个字:失败,因为上海骨子里缺少创新元素,历史和基因的问 ...

上海体量太大,其实是半个zz中心,国际成熟的大都市主要功能都不是“创新”,新加坡,香港,纽约都不是什么创新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7 01:28 , Processed in 0.08787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