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bsxldsbsqj

[经济论道] 小鹏汽车要在武汉建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15 12: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mmooffeedd 发表于 2021-4-15 11:04
氢能源是终极能源?你是不是忘了氢是二次能源这个出身?虽然现代工业生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也要用 ...

市里开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建议总体方案专家咨询会的时候,专家就是这么说的。


目前全国氢能产量2500万吨,根据测算理论上可以供应1116万辆物流车、7353万辆乘用车使用。这还是没到氢能产业发展爆发期。


所谓氢能生产耗费高,更多说的是火电为主电网电用来电解水产氢。但是电网电产氢并不是唯一的氢能生产技术路线。


事实上除了电解制氢,还有水煤气法制氢、核能制氢、石油热裂副产制氢、焦炉煤气副产制氢、酿造工业副产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超高温城市垃圾转化制氢等,发展路线超过九种。


现在氢能产业发展阶段,完全可以利用各种工业副产制氢垃圾转化制氢过渡。



比如超高温城市垃圾转化制氢,全国城市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仅是武汉,按市城管执法委数据,生活垃圾日均产量就超过1.2万吨。


而本来就是废弃物需要处理的生活垃圾,按照这种技术路线,可将垃圾转化为氢能源及各类有用的物质,兼具环保和经济价值。


按照数据测算,每处理400吨城市垃圾,在不产生污染物排放的前提下,利用超高温垃圾转化技术,可产生300吨氢油,供1000台大巴或物流车使用。此外,还可产生46吨玻璃渣用于修路或建筑材料,2吨金属用于冶炼,600公斤硫磺产品以及177GJ的热能,整个项目占地仅需80亩。


武汉市在2019年就已经开始由三环集团、五环工程等公司,联合展开这项技术产业化进程。



又比如石油热裂副产制氢,中国石化在燕山石化、广州石化、高桥石化等地建有高纯氢生产装置和供氢中心,并为北京冬奥会期间氢能源汽车用氢提供保障,氢能年产量力超350万吨。



还有焦炉煤气副产制氢每年超过400万吨,可供应上千万乘用车使用。而低成本低碳煤制氢方面,国家能源集团已成功示范了30万吨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技术(CCS)项目,掌握了CCS的核心技术和装备。



再比如氯碱工业副产氢,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氯碱工业制取的氢能相当于76万吨/年的产能,大约可供243万氢能源车一年使用。如加上现有甲醇、液氨裂解产生氢气的量,约为202万吨/年,可满足648万辆乘用车一年的氢能使用。


氢能的生产并不是制约氢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


还不用说,未来制氢的主要发展方向,可再生能源了。比如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发电本来就是不稳定的电源,大量接入可再生能源影响电网安全,通过智能电网建设并不能根本解决弃水、弃光、弃风的问题。在未来可再能源大发展的情况下,通过可再生能源制氢,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克服其波动性、季节性问题的方法。


欧盟委员会为此专门成立欧洲清洁氢能联盟,在全欧推广氢能替代石油用于汽车燃料、替代天然气用于燃气轮机发电、替代焦炭用于冶金工业。


目前,国家能源集团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超过3800万千瓦,水电装机超过1800万千瓦。按碳达峰愿景,中国风电、光电、水电的规模未来肯定还会继续扩大。


氢能来源丰富多样,不是单纯依靠火电来电解水生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5 12: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lickly 于 2021-4-15 12:21 编辑

一个个的指点江山那么容易,有本事你们自己去建个 新能源车品牌放在武汉发展壮大不就得了!!!

或者你们牛逼的,去把特斯拉、苹果、比亚迪、小米 都引进到 武汉来呀!!!

什么赶早集落后的,无非就是人的问题,摊上法国品牌标致雪铁龙,你能逆天都改不了快被淘汰的命运,还有东风的NO1,什么人自己心里没数么,东风在这关键的几年里混成啥样了,这能怪到武汉?别人一汽红旗以前多衰,怎么起来的,再看看人家的NO1,去哪把哪里搞得风生水起,对比下就知道原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5 13:53: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伙别太急,新能源现在发展方心未艾,路还长着,各地都想争取,不落人后,我们吃瓜群众只能坐井观天,观天各抒己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5 14: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stkaka 于 2021-4-15 14:13 编辑
slickly 发表于 2021-4-15 12:17
一个个的指点江山那么容易,有本事你们自己去建个 新能源车品牌放在武汉发展壮大不就得了!!!

或者你 ...


不幸中的万幸,那哥们61年的,应该不是今年就是明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5 14: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沌口哪里建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5 14: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楚之游侠 发表于 2021-4-15 10:59
建议你看98层、147层的回复。

大侠终究是大侠,引经据典,有理有据,说的挺有道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5 14:49: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磨时光 发表于 2021-4-15 08:42
对东风不要太过于乐观,虽然体量大,但整体大而不强,东风现在核心版块也就是能盈利的版块,也就东本,东风 ...

说句不好听的话,武汉包括整个湖北非常依靠汽车制造产业,汽车对湖北太重要了,东风到这个段位很差吗?被你说的这么不堪,一汽,长安这些国企不都是一样的问题。

武汉什么时候靠一个东风了,就汽车产业吉利,通用,这都是布局好几年的事了,你能想到的zf早想到了。瞎扯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5 15: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kaka 发表于 2021-4-15 14:09
不幸中的万幸,那哥们61年的,应该不是今年就是明年了。

你错了,央企副部可以干到63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5 15: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楚之游侠 发表于 2021-4-15 12:07
市里开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建议总体方案专家咨询会的时候,专家就是这么说的。

想起了10几年前,当时市场主流大行其道的是蓝光DVD标准,当时咱们光谷也是提出了自己的红光DVD标准并试图靠自己的标准抢占国内市场制高点。当时记得也有不少文章分析说,以索尼为代表提出的蓝光标准已经在国际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咱们自己弄1套新的标准会有市场嘛?没有市场,红光标准能存活下来嘛?结果是,现在无论是蓝光标准还是红光标准都随着DVD被逐步淘汰而都没了市场。所以我觉得,现在无论是市场主流的电动车还是研发中的氢能车,未来能不能成为市场主流都还没有定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5 15: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脉脉上有人说oppo打算成立汽车事业部,是不是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5 15: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whdtf 发表于 2021-4-15 14:49
说句不好听的话,武汉包括整个湖北非常依靠汽车制造产业,汽车对湖北太重要了,东风到这个段位很差吗?被 ...

东风从老二干到了老三还有脸?而且跟前二的差距逐渐拉大,一汽红旗,还有长安自主,哪一个现在不是如日中天,当然,这确实是东风自身的问题,跟武汉没关系,但这里说的不是武汉的汽车产业不能依托于东风的问题吗?
吉利前面也提到了,路斯特那玩意等着看吧,通用确实不错,但除了制造生产以外,它对武汉汽车产业的整体提升,尤其是武汉最缺的研发和市场营销高端人才,带动并不明显!这才是武汉跟一线城市的差距!本人一直说的是,武汉错过了机会,并没有否认武汉所做的努力,你又在这里扯淡个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5 15: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stkaka 于 2021-4-15 15:33 编辑
牛骨头000 发表于 2021-4-15 15:22
脉脉上有人说oppo打算成立汽车事业部,是不是真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5 15: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牛骨头000 发表于 2021-4-15 15:22
脉脉上有人说oppo打算成立汽车事业部,是不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就更说明吸引小米来的重要性了,这个级别的企业落户武汉,就是一个风向标。能让其他同级别的互联网it造车势力如大疆,oppo,华为等认真考虑落户武汉的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5 15: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夜鬼月 发表于 2021-4-15 15:32
如果是真的,就更说明吸引小米来的重要性了,这个级别的企业落户武汉,就是一个风向标。能让其他同级别的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5 15:37: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样子电动车又要一地鸡毛了    看5年后还剩哪几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 14:05 , Processed in 0.075666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