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bsxldsbsqj

[经济论道] 小鹏汽车要在武汉建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14 17:46: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luenoah 于 2021-4-14 17:53 编辑
bestkaka 发表于 2021-4-14 17:45
别逗,威马所谓的全球首台L4量产车型,实际上只是自动泊车是L4,其他模块还是L2+;

而且,威马的自动 ...


现在法规下就没有l4……顶多叫l2.5        NGP可以算是目前国内最好的了   而且自动泊车也非常强      人下车自己停6得很          感觉这个才是小鹏的精髓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4 17: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

虽然,新能源船舶的技术路线这就比汽车更多了,除了电动和氢能源,还有LNG、生物质能、核能、风能、太阳能。


但考虑到适用船舶类型和适用场景,最有普适性的技术线路大体只有三种,LNG、生物质能、氢能源。如果考虑到现在的“碳达峰”愿景,那这三种中唯一满足零碳排放的只有氢能源。



除了技术特点上最合适,氢能源船舶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军工领域早就开始应用,发展得相对成熟。之所以一直没有推广到民用,并不是技术障碍,而是经济效益和燃料补给便利性考量。



不过21世纪以来,随着开发新能源逐渐成为全世界解决能源问题的共识,船舶领域的民用进程也在加速。



比如美国建成世界第一艘混合动力渡轮,类似AIP常规潜艇的技术路线,氢能加柴电。日本在2015年建成第一艘氢能源渔船。德国在2008年建成世界第一艘氢能源客船,在汉堡阿尔斯特湖投入使用。挪威在2009年建成世界第一艘氢能源海洋工程船。等等



由于国情和区域地理特点,北欧国家在这方投入比较大。像挪威的合作计划、ZEFF项目、SeaShuttle项目、FreeCO2ast项目、盖朗厄尔峡湾绿色氢能计划;丹麦的Gigastack项目、H2RES项目等等。



我们国家来说,主要是安徽省在集中力量发展氢能源船舶民用技。


他们判断未来“油气时代”即将转变为“氢能经济时代,安徽作为新一轮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优势省份,携长三角一体化机遇,理应把握国际产业发展大趋势和国家“气化长江”等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沿江沿淮工业城市铜陵、蚌埠、马鞍山、芜湖、滁州和合肥的优势组合,研发或积极引进并示范应用大功率氢能源系统,有序推进氢能源船舶的研发和应用,并迅速扩展至万吨级长江主航线航运船舶。


现在安徽省提的一个口号叫做“氢动长江”,要联合同济大学、美国AP公司在铜陵建设中国氢能船舶基地。去年铜陵发布安徽首个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引进安徽首个落地的制氢产业世界五百强企业、建立安徽首个氢能产业研究院。


不过我们武汉的712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都有相关技术储备,只是从产业发展和市场规模考量,现在市府侧重点还是在汽车产业。


可以说是不同地方ZF在制定氢能产业规划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的不同发展侧重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4 18: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kidness 发表于 2021-4-14 00:49
轮渡应该也可以用氢燃料吧!我听说炼钢现在有些也是用氢了,减少煤炭消耗,如果技术上可行,氢又足够多, ...

至于氢能炼钢,国际上瑞典SSAB钢厂已经开始使用氢能炼钢,蒂森克虏伯已实现在高炉中使用氢气、奥瓦科成功实验氢气作为高温热源加热钢材。国内宝武集团、河钢集团、酒钢集团等都有布局。


好像是去年酒钢氢冶金中试试验已经成功了,根据他们的碳冶金和氢冶金对比试验,使用氢能后,金属化率可以由40%左右提升到85%以上。


但是氢能炼钢现在的一个制约是,钢厂耗能非常高,和汽车产业循序渐进增长的需求不同,一开始就需要大量低成本的氢能源。那武汉现有的制氢能力肯定是远远不能满足的。



对于钢厂来说,短期内最有效的方案是电网电解水制氢作为炼钢来源。


按照瑞典HYBIRT项目测算,包括制氢环节在内的直接换原铁工艺吨钢耗电量约为3900kwh,远远超过电炉工艺的平均耗电的2300kwh及高炉工艺的350kwh。。根据统计局数据,我国钢铁行业用电占整体10%,而我国目前仍以高炉炼钢为主要生产手段,理想情况下全部采用氢能炼钢技术,在不考虑生产成本的前提下,我国需要至少增加80%的电力供应。


这不单纯是电网用电量增加的问题,还涉及到电力来源结构。瑞典之所以率先推进氢能炼钢,是因为他的传统火电占比只有不到1%,主要是核电和水电。


我们国家现在火电占比高度76%,为点解氢增加的电力供应,除非全部采用核能、水电、太阳能、风能,否则会带来极大的环境压力,那就和用氢能炼钢本末倒置了。


2019年,宝武集团,已经开始和中核集团讨论氢能炼钢合作,要打造世界领先的核冶金产业联盟。


核能制氢的本质是利用核电站所产生的电能及热能进行制氢,现在以热化学制氢为主要研究方向,产业化还是需要时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4 19:31: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氢能是二次能源,如果用常规电力生产氢成本太高,氢再转化成动力又多了一道损耗,不划算。所幸的是,中国风能和光伏发电丰富,这部分电可以就地转化来生产氢,不过能生产的量也依然有限,每年只能产几百万吨,加上其他工业的副产品排放的氢,每年好像也只有千把万多,别说替他行业,就是汽车一个行业也远远满足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5 08: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东风不要太过于乐观,虽然体量大,但整体大而不强,东风现在核心版块也就是能盈利的版块,也就东本,东风日产,东风商用车三大核心支柱,外加东风金融,但东风金融又主要依赖于东本的业务发展,所以东风业务全部依赖于合资,包括东风商用车,沃尔沃已经占了40%的股份;
不要说什么其他大企业集团也是类似情况,民营企业不说了,一汽的红旗现在突飞猛进,长安自主一直是核心且走在行业前列,上汽的荣威加名爵加起来也有70万的体量了,前四大之中,现在东风在自主上是最被动的,乘用车就不说了,风神亏了十几年了,一直徘徊在10万辆规模以下,风行和风光又若即若离且也处于市场边缘地带,以前引以为豪的商用车版块,重卡被一汽解放超越,还被重汽和陕汽紧逼,清卡又被福田压着,真没啥骄傲的,唯一能拿出手的,可能就军车业务了;
东风一直就是躺在合资业务上挣钱而不能自知,说句不好听的,先不说合资股比要全面放开这个大背景,就是东风日产和东本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对东风都是致命的打击,一直没有一个持续的战略决心去全力以赴做自主,这就是东风最大的危机,所以东风在近20年里,一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所有的布局都很早,但最终都没成气候,如果东风技术积累足够强,就不至于拿着PSA和本田、日产现成的技术来源,而风神却一直这个吊样,岚图还要拿小康塞力斯的技术来撑门面了;
所以,一个城市的一个产业如果寄托于一个公司,也是非常危险的,蔚来错过就是错过了,不要说什么蔚来的前景也存在变数,从纯投资的角度来说,合肥赚了就是赚了,缺乏战略眼光就是缺乏战略眼光,先前合肥引入京东方,不也是这样吗?上海汽车工业足够强了吧,都拿出破釜沉舟的决心引入特斯拉,北京有理想,广州有小鹏,深圳有比亚迪,合肥有蔚来,在新能源汽车布局上,武汉落下就是落下了;
不过现在调整还来得及,毕竟,新能源汽车的大幕才刚刚打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5 08: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凭借G3和P7两款车型的不俗表现,小鹏汽车如今有了更足的底气。最近,小鹏宣布全新的制造基地落户武汉,向自己的目标又迈出坚实的一步。回到产品本身,小鹏无论是设计还是配置层面向来都擅长制造惊喜,“黑科技”加身给人感觉比较极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5 08: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楚之游侠 于 2021-4-15 09:09 编辑
研磨时光 发表于 2021-4-15 08:42
对东风不要太过于乐观,虽然体量大,但整体大而不强,东风现在核心版块也就是能盈利的版块,也就东本,东风 ...


你可能根本没看101楼的回复,引用武汉经开区彭浩SJ的讲话,说的已经很清楚了。

武汉的决策不是什么缺乏战略眼光,恰恰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2017年讨论的时候,就权衡分析过了。


蔚来整车生产在外地是事实,但你说那座城市赚了这就言过其实了。2020年蔚来汽车总共交付的数量,不过区区43728辆而已。这么点体量能说明什么问题?


就蔚来汽车现在的状况,连全国前十车企的零头都不到,这就到了能谈成功的时候?


唐朝魏征的《谏太宗十思书》有句话说得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你好好想想其中的道理。


另外特斯拉是特斯拉,这家企业全年累计交付量接近五十万辆,不是国内那些新兴电动车企业能比的。你以为武汉就没争取过特斯拉吗?人家选了上海而已。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5 09:42: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楚之游侠 发表于 2021-4-15 08:59
你可能根本没看101楼的回复,引用武汉经开区彭浩SJ的讲话,说的已经很清楚了。

武汉的决策不是什么 ...

结果就是在新能源板块
武汉确实转型偏慢!
这个不用去争辩什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5 09: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楚之游侠 于 2021-4-15 10:10 编辑
夏天来的风 发表于 2021-4-15 09:42
结果就是在新能源板块
武汉确实转型偏慢!
这个不用去争辩什么了


再次重申一遍,新能源板块不等于电动车板块。
就算是现在电动车领域的代表企业,特斯拉在全球汽车产业的销量占比也才1%,2017年的时候电动车那个发展状况更差,市府怎么可能放着东风为代表的传统汽车产业,在成本、技术路线、行业标准等都未成熟明确的时候去赌什么电动车?


2017年市ZF讨论后出台的武政规〔2017〕42号文件,《武汉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工作实施方案(2017—2020年)》写的很明白,请注意这里的措辞是新能源汽车,不是电动车。

在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这一条,写的很明白。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形成若干个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项目集聚区。围绕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两条技术路线,策划建立产业项目库,引进若干家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电池、电机、电控)龙头企业。加大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力度,力争在纯电动汽车电池、电控、电机及氢能源全产业链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培育若干家在新能源汽车细分领域具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企业。重点引进、培育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配套的检验检测机构,打造面向国际的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检验检测基地。

这些目标事实上都做到了。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在2019年武汉根据自身氢能技术路线发展居于领跑者地位的现状,已经把新能源汽车的侧重点放在氢能源上,出台了武政规〔2019〕27号文件《武汉市ZF关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文件特意明确提出,强化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运营。

对于符合全市加氢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要求,验收合格的加氢基础设施,给予建设和运营补贴。新建日加氢能力500公斤(不含)以下的固定式加氢站,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建设补贴资金;新建日加氢能力500公斤(含)以上的固定式加氢站,一次性给予300万元建设补贴资金;新建日加氢能力200公斤(含)以上的撬装式加氢站,一次性给予50万元建设补贴资金。加氢站运营期间按照10元/千克标准给予加氢站运营企业加氢补贴,单个加氢站每年运营补贴资金不超过200万元。


去年更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发布武政办〔2020〕88号文件《武汉市氢能产业突破发展行动方案》,写的非常清楚,要求依托依托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武汉经开区布局氢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市府的思路非常明晰,开始几年是观察并选择切入时机,去年下决心发展氢能源路线。






2018年,市委市ZF召开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建议总体方案专家咨询会的时候,武汉理工大学、南京大学等学术机构的专家说的非常好,


氢能是新能源终极产品,电动车将逐渐被氢能汽车取代,现在电动车的全球领先企业在美国,武汉没有必要去做追随者。作为国内第一个提出发展氢能的省会城市,武汉应该提前布局氢能源,做领先者。


之前主要是成本限制,发展条件不成熟。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辆氢能源大巴是2700万,2012年上海世博会时降至1000万,到2016年时降到了180万,2017年120万,2018年低于80万,氢能产品的成本正直线下降。

随着规模提升,氢能汽车将比电动车更便宜,氢能源的爆发期将会来得很快,快到不可想象。



我们现在氢能源发展是领先者地位,这是技术路线选择问题,你在这里说新能源板块转型慢,失之偏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5 10: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anson908 发表于 2021-4-15 08:57
凭借G3和P7两款车型的不俗表现,小鹏汽车如今有了更足的底气。最近,小鹏宣布全新的制造基地落户武汉,向自 ...

说实话P5这外观设计太保守了,不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5 10: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楚之游侠 发表于 2021-4-15 08:59
你可能根本没看101楼的回复,引用武汉经开区彭浩SJ的讲话,说的已经很清楚了。

武汉的决策不是什么 ...

你也可能没看懂我的回复,
首先,蔚来整车生产在合肥由江淮代工是事实,但蔚来将来自建工厂也会是事实;
其次,蔚来去年只有4万多辆的交付量是事实,但单车42万多的平均售价也是事实,按照今年一季度的交付量和市场行情来看,最晚明年破十万也是事实,数百亿的产值摆在那里,对上下游产业链的带动也是事实!至于蔚来将来发展到什么程度,至少目前来看,它是卡位电动豪华车市场最成功的一个,而武汉甚至于东风搞了这么多年,有拿得出手的豪华品牌吗?东风做岚图缺的是什么,除了技术,不就是运营高端豪华品牌的经验吗?
然后,本人一直说的是武汉不要押宝东风,武汉如果真的有那种定力和决心,又何必去挖小鹏,包括未来的小米呢,甚至于连路斯特莲花这种品牌都大力扶持呢,说到底,也不是对完全押宝东风没信心吗?
别偷换概念拽文,武汉要发展,还是要正视自己的问题,而本人,也没有否认武汉所做的努力,很多东西,争取没争取,有没有魄力和决心,那都是两回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5 10: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楚之游侠 于 2021-4-15 11:13 编辑
研磨时光 发表于 2021-4-15 10:22
你也可能没看懂我的回复,
首先,蔚来整车生产在合肥由江淮代工是事实,但蔚来将来自建工厂也会是事实; ...


建议你看98层、147层的回复。


已经说过了,宝武合并以后,ZF已经意识到产业结构的问题。


2017年开始,连武汉经开区都已经不把宝押到汽车产业上了,更不用说什么押宝东风。


所以引进小鹏汽车或者考虑小米汽车,就更谈不上什么对完全押宝东风没信心了。


在产业发展上, 武汉经开区是以汽车产业为主,发展其他先进制造产业为辅;具体到汽车产业,就是以东风为主,其他汽车厂家为辅。有主有辅,相互补充相互成就并不矛盾。



之前我回帖里说的“新能源发展方面,我们有东风汽车,根本也不需要去押注。”不是你理解的押宝东风汽车,而是我们在汽车产业方面有传统优势,现有格局下也有足够利益,可以依仗拥有东风的优势。


依仗和信赖东风,是“扬长”,和所谓“押宝”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优势不发挥那就是犯傻。



至于你说的电动车产值和产业链,就像新能源不等同于电动车,蔚来汽车也不等同于电动车。湖北、武汉虽然没有蔚来整车厂,但是有威马、小鹏、岚图、吉利等等厂家,现在是电动车发展阶段,介入者只会越来越多,没了蔚来,电动车的天就塌了?



特斯拉这么说还可以理解,提蔚来这就言重了。



连特斯拉现在的全球比重也不过1%,作为全年交付量连特斯拉十分之一都不到的蔚来,地位真没那么重要。




而且在谈产业链和产值的时候,你要考虑到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之间的取舍、替代关系。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提高,是以燃油车市场份额的降低为代价的。


对于有的城市来说,本来在前几十年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就无足轻重,全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当然无所谓。但武汉明显不同,我们那么多的汽车厂家,在目前燃油车处于全球绝对主导地位的状况下,怎么可能早早转移产业重心?


电动车有产业链和产值,但远远无法和现有燃油车相比,更不用说本田提到的,转产电动车后燃油车生产线的高昂淘汰代价。



明明我们可以在既有格局下采用审慎的态度稳步发展新能源汽车,何必急切冒进呢?




宋朝陈亮在《酌古论》就讲过,英雄之士,能为智者之所不能为,则其未及为者,盖不可以常理论矣。


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骐骥之马,足如奔风,升高不轩,履湿不濡,度山越堑,瞬息千里,而适值一马,盖亦能然,则虽有此骏,而不足以胜之业,于是驾以轻车,鸣以和鸾,步骤中度,缓急中节,锵锵乎道路之间,能行千里而能不行,虽无一时之骏,而久有万全之功。


有的城市,以赌徒心态自鸣得意,一味求快,殊不知所谓魄力决心,不过是投机,赌必有失。城市发展讲得是行稳致远,比走得快更重要。置术略而临之以正兵,这才是有万全之功的正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5 11:04: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楚之游侠 发表于 2021-4-15 09:58
再次重申一遍,新能源板块不等于电动车板块。
就算是现在电动车领域的代表企业,特斯拉在全球汽车产业 ...

氢能源是终极能源?你是不是忘了氢是二次能源这个出身?虽然现代工业生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也要用电,但这些一次能源生产出来后所产生的能量和生产它所耗费的能量相比,后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如此,才能以石油煤炭等为依托,带动下游众多工业一起一起转起来,除了能源损耗,各下游行业还都能有利润可维持。生产氢所耗费的能源可要大的多,其能带动整个下游行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5 11: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anson908 发表于 2021-4-15 08:57
凭借G3和P7两款车型的不俗表现,小鹏汽车如今有了更足的底气。最近,小鹏宣布全新的制造基地落户武汉,向自 ...

小鹏的P7外观真好看
希望选址武汉之后 继续大卖
武汉乃至整个湖北省都应该做好汽车电动化的转型配套服务
充电桩 换电站 都要更加普及
新能源汽车并不只是汽车行业的动力改变,是整个能源行业的新技术革命
市场蛋糕巨大,潜力惊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5 11: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楚之游侠 发表于 2021-4-15 10:59
建议你看98层、147层的回复。

总是在转换概念,保守、故步自封跟稳健也是两回事;
别人说武汉新能源转型太慢,你说武汉有东风汽车,东风汽车很牛逼;
别人说东风其实没啥核心技术优势在手,你又说武汉拉了很多企业来布局,鸡蛋没装在一个篮子里;
别人说武汉布局还是太缺乏战略眼光,缺乏头部企业,你又说蔚来不值一提,特斯拉很牛逼,所以还是要依靠东风信赖东风;
得,又绕回去了!
最后说一句,在现有汽车行业格局下,汽车行业洗牌的速度会大大超出市场的预期,本人也没说要舍弃现有的传统汽车价值利益链,只是当时代抛弃你的时候,都不会通知你一声的!诺基亚的教训,也并不久远!
到此为止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 07:58 , Processed in 0.07061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