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1553|回复: 19

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8 12:58:08 | |阅读模式
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二五”末的1.45万亿元迈上2万亿元左右新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560.8亿元预计增长到23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稳居全国前三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均超50%;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境内A股上市公司144家,列全国第五



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中日(苏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成功获批



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68%预计增长到3.7%左右,高新技术企业数由3478家增加到9772家,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连续11年居全省首位



与中科院共建的创新载体占其全国布局总数的20%,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落户苏州,省产业技术研究院3/5的专业性研究所建在苏州



入选首批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城市;科创板上市公司20家,列全国第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21-1-18 12:58:36 |
昆山杜克大学、常熟世界联合学院(UWC)等国际名校建成投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苏州大学未来校区等一批著名高校启动建设


获批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群


吴江被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设立知识产权、破产和全国首家地方法院国际商事法庭


 楼主| 发表于 2021-1-18 12:59:52 |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空间、产业布局、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创新策源、产业引领、门户枢纽等功能全面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更加有效,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长效机制更加完善,城市韧性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要突破,美丽苏州建设的发展路径、动力机制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城乡人居品质、绿色经济发展活力位居全省全国前列。城市精神品格更加彰显,率先建成文化强市,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基本建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成“世界级水乡人居文明典范”,大运河苏州段建设成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的一段”。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强化源头创新和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在第三代半导体、量子通信、氢能等前沿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和潜力,壮大以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以瞪羚企业和独角兽培育企业为标杆的创新梯队,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万家。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构建新型创新联合体,在引领技术基础研究、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上取得明显成效。

优化创新空间布局。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引领能力不断提升,苏州工业园区、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等重大平台的制度创新策源功能和创新要素集聚功能不断增强。强化高快速铁路沿线创新布局,积极参与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建设,规划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共同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全面拓展环中环科技创新走廊、沿太湖科技研发创新带、沿江接沪科技产业创新带为主体架构的“一环两带”科技创新格局,推动张家港市打造新时代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县域典范。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太湖科学城、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娄江新城高校创新区、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等创新集聚区,为苏州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创新源头供给。
 楼主| 发表于 2021-1-18 13:00:15 |
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加快推进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持续推动省部共建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苏州信创产业园建设。推进纳米真空互联实验装置建设,争取进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行列。支持深时数字地球研究中心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充分发挥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的作用,推动苏州·中国声学创新谷、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建设,在生物大分子药物、第三代半导体、声学等领域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坚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双轮驱动,推进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建设,发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作用,聚力打造一批平台高、团队强、机制活的新型研发机构,做到引进一批大院大所,培育形成一批新兴产业。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开放包容、鼓励试错、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大力吸引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战略科学家等国内外顶尖人才,做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集群,壮大紧缺人才与技能人才队伍,统筹民生人才发展。夯实青年人才根基,加快培养集聚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人才队伍。持续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做强“人到苏州才无忧”品牌,系统营造适合人才成长的最优环境。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发挥知识产权对创新驱动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知识产权要素自主有序流动、高效配置,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大力培育和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品牌经济、地理标志产业,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安全。加强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能力建设。建立知识产权运营长效机制,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证券化工作。建立“四位一体”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平台,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全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位势和能级,全面提升数字化建设水平,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创新力、控制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地。
 楼主| 发表于 2021-1-18 13:00:45 |
(十二)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开展“苏州制造”品牌认证,打响“苏州制造”品牌,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建强质量基础设施。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和基础软件等“五基”领域的薄弱环节,加大创新技术、产品、服务支持推广力度。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持续推动先导产业、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优势产业链强链补链固链,建立有效的产业备份和柔性替代系统。加快中新生物技术创新岛建设,全力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地标。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建设上市企业产业园和企业总部基地,加快培育总部经济和枢纽经济。大力推进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发展,分类培育行业领军、“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加强产业链垂直整合。支持具有进口替代力的本土企业做大做强,提升核心企业产业链控制力。


(十三)推进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提升安全环保和质量标准水平,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制造业企业精准诊断、综合评估和改造升级服务力度,三年内实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力争在省级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数量上实现新突破。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鼓励行业骨干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引进更多跨行业跨领域平台落地苏州。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输出和服务能力,促进传统企业提升工艺水平、技术能力和产出效益。推进“互联网+”“智能+”“区块链+”,建设“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和全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品牌。


(十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重点加快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发展。加大对信息技术服务、研发设计等领域企业扶持力度,培育打造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着力打造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品牌影响力。加大工业软件研发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全力打响“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品牌。


(十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一批数字产业龙头企业,催生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推进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工作,前瞻布局数字金融产业链,建设数字货币产业集聚区和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推动长三角数字货币研究院、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建设运营。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创新发展,提升软件产品和信息技术服务输出能力。加快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物联网、特高压等建设,加大5G融合应用,建设全国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8 13:02:37 |
(十六)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高地。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极三区一高地”定位,全面落实国家规划纲要和省实施方案,积极谋划重大产业、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载体,协同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积极探索建立长三角一体化联动发展机制,推动长三角协同创新产业和开放体系建设,建立多层次产业创新平台共建机制,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技术协同攻关;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要素市场与制度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重大事项ZF间协商机制。


(十七)积极融入对接上海。以上海为龙头,更好承接上海溢出带动效应,用好上海所具备的独特功能,不断探索新机制新模式,积极参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推动沪苏两地区域规划、空间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的一体谋划。强化产业对接,积极为上海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提供配套,协同打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成为上海资源要素溢出的承载地和高端制造的协同区。建设苏州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推进“科贷通”一行一品牌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发挥天使投资基金等作用,加快建设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有良好协同增强效应的功能性金融中心。积极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打造虹桥—相城沪苏合作商务会展区,成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要协办地。加快与上海科教资源嫁接融合,加强人才引进、培育、开发的互动,在科技成果转化贯通、重大科技平台共享等方面强化合作。优化嘉昆太、青昆吴和环淀山湖等战略合作机制。


(十八)扎实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发挥示范区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作用,积极探索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的制度创新,促进跨区域信息互通、要素流动和机制共建,不断提升示范区建设水平。推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打造“世界级湖区”,加快建设示范区“水乡客厅”,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生态环境转化为宜居环境。推进昆山锦溪、淀山湖、周庄一体化发展,打造示范区协调区。


(十九)构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建设,将苏州打造成为上海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市。积极打造轨道上的苏州,推动高铁苏州北站、南站与上海虹桥枢纽共同打造国家级高铁枢纽,设立并建设苏州北站塘河动车所,加快通苏嘉甬、苏锡常都市快线等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及城市轨道规划建设。规划建设民用机场。把苏州港打造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集装箱干线港和江海联运中转枢纽港。完善城际客运服务,推动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优质发展,深化城乡客运一体化。优化经济高效货运体系,打造港口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培育智慧交通发展新动能,推动智慧公路、航道、枢纽等交通新基建项目建设。


(二十)加强区域合作联动。积极推动苏锡常都市圈发展,强化在科技平台、交通互通等方面合作,形成东向融入全球城市功能的桥梁。打造苏通跨江融合发展城市组团,探索共建合作园区等合作模式,加快发展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等城市合作园区,共同拓展发展空间。强化市域统筹协调,提升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能力,持续激发各县级市(区)发展活力,进一步完善规划编制、政策设计、行政管理等方面市域统筹协调机制,提升对资源要素的吸引集聚能力和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创新实践苏相合作区,积极推进工业园区与吴中区合作园区建设,探索发展市场化新机制和新模式。
 楼主| 发表于 2021-1-18 13:03:11 |
(二十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高标准建设自贸片区,按照“一区四高地”的功能定位,借鉴新加坡自贸港、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等成功经验,形成更多系统性、突破性和引领性的制度创新成果,积极开展离岸贸易、数字贸易、服务贸易、跨境贸易等新型贸易模式,争取自贸片区增设扩容。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研究利用好RCEP等自由贸易协定和国际最高标准经贸规则。在金融、数字经济等领域持续扩大开放,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维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深入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改革,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海港陆港口岸通关一体化,增强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


(二十二)发挥开放平台集聚辐射效应。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拓展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多层次多元化交流合作,提升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等境外合作园区建设和发展水平,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争创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高地。推进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开展更高层次对台合作。建设中日(苏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打造日资产业创新资源汇聚地。支持中德(太仓)创新合作园打造成为国家级全方位对德合作平台,大力吸引和利用德国制造专利技术。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向开放创新型现代产业园区和现代化新城区转型,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载体功能,深化张家港综保区2.0试点建设。


(二十三)培育开放发展新动能。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推动和引导外资深度参与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鼓励外资企业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运营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推动工业园区与新加坡共建“国际化长廊”,促进新加坡专业服务公司与苏州企业合作。支持本土龙头企业积极稳妥开展全球布局和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跨国公司。推进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积极拓展新兴服务贸易,重点推进服务外包、技术贸易、文化贸易、医疗健康等资本型、技术型服务贸易发展。深化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发展海外仓等模式。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加强研发创新和技术改进,增强加工贸易发展新动能,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


(二十四)打造综合最优营商环境。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体系,深化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市场化交易平台。倾力打造“苏州最舒心”营商服务品牌,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推动“不见面审批”改革实现更大突破。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强化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执法,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数字ZF建设,深化技术融合、数据融合和业务融合,推动“一网通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协同发展,实现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流程再造,增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优化迭代苏州城市生活服务“苏周到”。加快建设法人服务“总入口”,提供全规模、全所有制、全生命周期的各类便利化服务,做到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各类市场主体。尊重和弘扬基层首创精神,统筹部署、深入实施重大改革试点,鼓励开展特色化、个性化、集成化改革探索,支持县级市(区)系统集成改革,健全重大改革成果统筹推广机制。
 楼主| 发表于 2021-1-18 13:03:53 |
(二十五)畅通经济循环。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铁水多式联运”相关配套,探索推进高铁物流,建成国家级物流枢纽城市。支持苏州(常熟)争创商贸服务型国家枢纽承载城市。推进供应链创新发展工作,促进供应链标准化、数字化发展,引导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向上下游延伸。打通生产要素流通路径,加快城乡经济循环,优化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持续推进智慧菜篮子工程。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支持直播电商等模式创新,促进各类头部平台在苏州落地项目,加快培育一批苏州产品的流通平台。


(二十六)释放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新型消费发展规律,优化制度体系和发展环境,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扩宽消费领域,培育新型消费,促进消费向教育、文化、医疗、健身和休闲领域延伸。优化消费结构,以质量、品牌为重点,推动消费品质提升,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丰富消费形式,加快数字货币在消费领域的推广应用,拓展网络消费、信息消费、夜间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打响“姑苏八点半”“双12苏州购物节”等促消费品牌,促进“苏州制造”走向全球。构建消费载体,聚力打造商业特色街城市地标。


(二十七)拓展投资空间。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围绕“两新一重”、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领域,实施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保持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瞄准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聚焦智能装备升级、质量品牌提升、绿色安全改造、服务型制造等领域,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创新项目招引方式,持续完善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推动央企功能性总部落户。发挥ZF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激发社会投资动力和活力。


八、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强化城乡整体统筹,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进一步优化完善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确保2022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十八)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科学合理规划城乡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因地制宜推进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多元化,以苏州中心城区为核心,进一步提升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镇体系格局。有序实施城市更新,强化土地要素政策支撑,构建ZF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城市更新机制,挖掘存量资源利用潜能。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现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同责”,形成现代土地市场体系。创新打造“三优三保”升级版,完善配套政策和信息管理系统。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探索规划“留白”制度,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推进产业用地更新“双百”行动,切实提升单位土地产出水平,推动土地资源向产业含绿量、产出含金量、科技含新量高的优质投资项目倾斜。


(二十九)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进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着力拓展老旧小区改造内涵,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形成传统型老旧小区改造模式。开展美丽宜居城市试点建设,以建设美丽宜居住区、街区、小城镇为载体,提升道路交通精细化治理水平,加大城区绿化建设力度,积极发展绿色建筑,提升城市设计水平,加强标志性建筑设计,打造更多的城市亮点和建筑精品,充分利用各类闲置空间,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全面提升城乡防洪排涝标准,加快构建海绵城市的生态空间格局。结合轨道交通建设,积极推进地下空间和地铁上盖综合开发利用,逐步启动市域综合管廊建设,构建层次化、骨架化、网络化的综合管廊系统。
 楼主| 发表于 2021-1-18 13:07:46 |
(三十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吴门力作”。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创新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方式,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一体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建设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完善城乡“十分钟文化生活圈”,提高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设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大力发展职业体育,争办国际性高端赛事,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名城。


(三十五)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聚焦动漫游戏、影视、网络文化等细分行业,拓展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旅融合、工艺美术、数字文化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体育、商贸、会展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着力打造全国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区和引领区。深化百园之城、百馆之城、百剧之城建设,做强智慧文旅平台,创建国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支持苏州元和塘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全面激发文艺院团生机活力。



(三十六)推进“江南文化”品牌建设。加强江南文化研究阐释,全面梳理江南历史文化典籍,推进江南文化遗存保护提升,深入挖掘江南文化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涵。办好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等特色文化活动。擦亮“世界遗产典范城市”名片,加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扩展项目申遗和江南水乡古镇申遗,构建历史园林群体性保护体系。放大“联合国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效应,推动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建设“苏作馆”,规划建设中日手作村。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高水平打造苏州“运河十景”,形成具有苏州特色的大运河文旅品牌。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建成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讲好江南文化的“苏州故事”,提升苏州城市文化国际国内影响力。


(三十七)焕发历史文化名城魅力。把苏州古城作为“大景区”来规划和建设,打造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景区。推进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三年滚动计划,开展“传承历史文脉,突出古城特色内涵”“优化基础设施,提升古城生活品质”等任务,实施好文化遗存保护修复、历史街区改造提升、景观完善等工程,为古城更新赋能,激发古城活力。坚持保护为先、修旧如旧,呵护古城肌理和传统街巷特色,合理控制传统街巷、水巷空间形态与尺度。引入社会力量,激活旧厂房、老公房、低效土地等“沉睡资产”,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和人气商气集聚。推进平江片区、虎丘综改等重点工程,实施危旧房改造等民生实事,让更多群众共享古城保护成果。提升常熟古城及江南水乡古镇群保护、发展水平,重视传统古村落保护。
发表于 2021-1-18 13:26:02 |
用词两万亿左右,这个左右让人有些不安
发表于 2021-1-18 14:10:26 |
多个目标早日实现
发表于 2021-1-18 14:21:39 来自手机 |
前段时间不是有过一篇同名的新闻吗?
发表于 2021-1-18 14:23:34 来自手机 |
这次没有左右了!而且是民用
发表于 2021-1-18 14:44:42 来自手机 |
不论长跑还是短跑,眼睛看着前面!
发表于 2021-1-18 17:00:11 |
规划建设民用机场。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19 02:14 , Processed in 0.07743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