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43443|回复: 150

[江城资讯] 2020年12月19日至20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19 11: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造“五个中心” 建设现代化大武汉
    武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建成,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作用充分发挥,国际化大都市功能明显增强,基本建成现代化大武汉。

    “十四五”武汉经济社会发展

    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总体定位,加快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

    “十四五”武汉经济社会发展

    重点任务

    坚持创新第一动力

    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强化“一主引领”龙头作用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开拓市场空间

    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枢纽

    坚持更大力度改革

    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城市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彰显现代化大都市风貌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打造乡村振兴武汉样板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

    坚持生态优先

    努力建设世界滨水生态名城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统筹发展和安全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武汉

    制图 刘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11: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权威专家高度评价武汉“十四五”新目标
大武汉有大格局大视野大谋划

    位于光谷未来科技城的华为武汉研发基地,这里是华为公司重点构建的全球光能力中心、终端研发中心。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邵新宇


    陈东升


    巴曙松


    吴传清

    市委全会提出的武汉“十四五”新目标广受关注。12月18日,社会各界权威人士接受长江日报记者专访,高度肯定武汉“十四五”新目标,将与武汉一起,共同绘就未来发展蓝图,为建设现代化大武汉作出新贡献。

    ■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邵新宇:

    强化创新引领,服务武汉高质量发展

    “城市与大学共生共荣,我们希望通过科技创新产生一流成果,为武汉建设一流城市作出新的贡献。”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邵新宇表示,武汉“十四五”新目标提出,武汉要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把创新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完善全域创新体系,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创新中心。科技创新迎来了武汉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武汉的科技工作者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邵新宇院士说,华中科技大学这两年花巨资建设了工程实训中心,拥有最先进的工业软件、机器人和高端装备,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打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学校向立志创新创业的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开放国家级大平台,甚至吸纳他们加入一些项目组,让他们尽早接触到最新的理念和方法。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学校正在申报一个医科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就是化危为机,抓住武汉遭遇疫情带来的机遇,同时将及早建成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

    “武汉高校和科研机构云集,应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统筹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邵新宇院士表示,华中科技大学下一步计划继续在武汉光谷建设一个创新园区,发挥创新优势,助力武汉发展。

    (长江日报记者郭丽霞 通讯员王潇潇)

    ■ 著名企业家、泰康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陈东升:

    武汉抓住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今年4月以来,泰康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陈东升先后8次来到武汉,用实际行动支持武汉疫后重振。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武汉将成为全国的战略支点,辐射全国。”在亚布力论坛、中国保险创新发展大会、2020武汉数字贸易大会、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等多场活动期间,陈东升都表示,武汉具有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科教人力资源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发展潜力无限,一定能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辐射全国,形成新的发展高地。

    陈东升认为,武汉“十四五”新目标抓住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武汉发展大健康产业具有区位优势、人才优势、科教优势、医疗资源优势以及产业基础。”陈东升说,武汉要依靠知名高校、医院,打造集研发、孵化、生产、物流、生活为一体的大健康全产业链,让武汉成为大健康产业的投资高地、人才聚集高地。

    “武汉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和健康经济,正好是抓住了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两把钥匙、两个发动机、两个巨大的引擎,所以我觉得武汉在这些大的战略判断上的把握非常成熟,非常有预见性,非常能代表未来。”

    陈东升说,光电及芯片产业是数字产业中最重要的产业,而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这也是武汉发展数字产业的又一大优势。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将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在陈东升看来,未来的社会就是数据驱动和健康驱动。“泰康也在坚定地拥抱数据时代,拥抱科技、拥抱数据,正在打造智慧社区和智慧医院。”

    武汉“十四五”新目标坚定陈东升加大投资武汉的决心。他说,截至目前,泰康在湖北以大健康为核心,投资了近600亿元,泰康将继续加大在湖北武汉的投资和布局,和武汉共享“十四五”的新发展、新机遇,未来在湖北的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

    (长江日报记者吴曈)

    ■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巴曙松:

    新目标有利于武汉逐步成长为

    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城市

    对于武汉市委全会提出的“十四五”新目标,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巴曙松12月18日第一时间通过长江日报官方微信进行了解。

    巴曙松注意到,武汉“十四五”新目标中突出提到“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他认为这是基于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更是在百年未有之全球大变局下对国际经济趋势的把握。

    巴曙松说:“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逐步替代传统产业的过程,也就是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过程,这个新旧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也会重构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版图。武汉有雄厚的教育基础和科研基础,也有良好的产业条件,有条件抓住这个新旧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机会,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中占据更大版图,数字经济、产业链提升、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武汉‘十四五’的发展新动能。”

    在这样的历史性机遇面前,巴曙松认为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从技术进步的规律看,真正颠覆性的底层技术创新,一般是刀锋式的,具有技术突变特征。新一代技术革新已呼之欲出,技术周期更替是产生刀锋式技术进步的绝佳历史机遇期。” 巴曙松说,“武汉具有高校和科研优势,应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高新科技和自主研发创新为重要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将成为应对风险、占据未来增长制高点的核心工具。”

    巴曙松说,武汉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已经绘就,锚定目标,武汉将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塑造新的比较优势,逐步成长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城市。

    (长江日报驻京记者柯立)

    ■ 著名区域经济研究专家、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传清教授:

    武汉跳出了一亩三分地

    从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高度谋划定位

    著名区域经济研究专家、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传清教授12月18日研读了武汉“十四五”新目标后表示,规划总体给人的感觉是格局大、视野新、目标全。

    吴传清说,第一感受是“大”,武汉有大格局意识。“规划特别强调武汉要发挥‘一主引领’龙头作用,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从中可见武汉跳出了一亩三分地,从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高度谋划定位。” 吴传清说,“什么是大武汉?不光是讲城市体量,还指的是有大格局、大视野、大谋划,城市发展就是要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持续在城市的规模空间、要素承载、功能完善等方面提升水平和质量。同时,格局大,也是因为方向坚定,城市底蕴坚实,平台广阔。”

    吴传清对武汉“十四五”新目标第二感受是“新”,武汉有了新定位、新目标、新经济业态。未来武汉要基本建成“国家先进制造基地、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新的表述,是新的任务、新的谋划。眼下,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新发展格局下,武汉就要谋求新合作、新发展,武汉重任在肩、大有可为。

    吴传清特别注意到,在国家对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指出“加快建成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基础上,武汉“十四五”规划新增要“打造区域金融中心”,他认为很有必要。他说:“金融是高端服务业,比如高校的成果转化,缺资金,就可以发挥科技金融体系,通过科技金融中心、天使基金、创业基金等转化为产品、产业。”

    吴传清第三感受是“全”。武汉“十四五”新目标重点突出,但也面面俱到,各种细节在文件中都有提到。这一规划是武汉作出的重大决策,从总体上全面作出科学部署、明确安排,体现出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可操作性,为接下来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同时,这一规划也承载着全体市民的共同期盼和愿望,不能有短板,有掉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11: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飞公司:1000多项专利保护原始创新
牢牢掌握全球光纤制造核心技术

    长飞公司光缆车间自动导引运输车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


    专利使得导电涂料成功应用于东风商用车的非金属零部件。


    九州通物流智能仓储高速分拣设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是提高经济竞争力的最大激励。作为激励创新的基本手段、创新原动力的基本保障,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知识产权的角色和作用正不断彰显。

    刚刚,武汉锚定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其中,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是进一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

    近年来,武汉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保护水平全面提升,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持续增长,版权意识、品牌观念、专利思维深入人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武汉创新指数排名连续3年持续上升,首次跻身世界创新集群前30强。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奔向现代化的大武汉,要从战略高度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即日起,本报推出“科创武汉专利行”栏目,聚焦武汉经济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优化营商环境。

    截至目前,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飞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000余项,获得国内外专利600余项,其中在核心业务光纤预制棒、光纤领域的专利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长飞公司的发展历程印证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长飞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说,长飞公司30多年创新发展的历程,是中国光通信行业从零起步,从小到大,从跟随到引领,从引进吸收到创新输出,实现从依赖进口国外技术设备到制备工艺和设备完全国产自主,并开始向国外输出设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程,也是知识产权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的历程。

    据介绍,长飞公司成立于1988年,2016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及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回望成立之初,长飞公司的光纤制备技术全部从荷兰飞利浦公司引进,光纤制造设备也全部来自于国外,只能以一个“追随者”的身份,跟在人家身后走。庄丹表示,30多年来,长飞公司将持续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当作企业发展的基石,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输出”的发展道路,成为中外合资企业的典范。

    当前,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如今的长飞,积极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了行业内全球最长的产业链,成为全球唯一同时掌握PCVD、VAD、OVD三种主流预制棒制备技术的企业。

    长飞不仅掌握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全部关键技术,还自主设计并生产制造装备,牢牢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断创造行业的“第一”和“唯一”,实现从“行业追随者”到“行业引领者”的成功转变,引领产业发展。

    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从成立之初引进飞利浦的技术,到自主消化吸收,再到创新再输出,这个技术创新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企业知识产权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不断积累的过程。

    目前,长飞多位专家代表中国光纤光缆行业任职国际标准组织,推进国际标准制定,主持或参与起草各类标准200余项,其中国际标准约20项,国家及行业标准100余项。

    企业感受到:一个国家知识产权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得力,必然会激发各行各业技术人员的创新热情,不断涌现新技术、新产品,推动企业乃至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反过来,新发展格局必然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未来,长飞公司将继续积极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湖北省“光芯屏端网”布局,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探索和实践,深耕技术创新,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撰文:柳青 唐煜)

    ■ 东风公司:百万元重奖关键核心技术发明

    加快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专利版图

    今年,武汉经开区(汉南区)在全市知识产权工作中取得亮眼成果。全区发明专利申请量、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两项增速均位居全市首位。其中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发明专利今年创历史新高,成为武汉经开区(汉南区)专利申请量提升的定海神针。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工程部知识产权分部经理韩为友介绍,今年以来,东风公司将发明专利提升作为第一要务,主动作为,查找不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请数量创下东风公司历史上最好成绩。据了解,东风公司今年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目标为,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2300件。截至11月底,已达到2700件,超额实现全年目标。

    韩为友表示,企业制定了《发明专利数量提升工作指导意见》《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将知识产权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工作来抓,强化知识产权顶层设计构建,完善政策引导激励机制,从制度上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进行保障,在企业内掀起提升专利数量比学赶超的热潮。

    东风公司将发明专利数量纳入考核体系,对相关激励制度进行了调整。如每申请一项发明专利奖励1000元,获得专利授权奖励2万元。把专利作为成果,对专利进行评定,获得东风公司专利金奖,东风公司奖励10万元;获得银奖,奖励5万元;获得优秀奖,奖励1万元。获得国家专利金奖,东风公司配套奖励100万元。

    此外,还对有专利成果的科技人员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方面进行倾斜。东风公司通过激励考核,引导科技人员将知识产权意识深入融入研发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公司上下大力进行知识产权培训,仅公司总部负责的培训就达到1000人次以上。

    专利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在东风技术中心,2000多名研发人员对发动机、智能网联、轮毂电机、燃料电池等汽车领域核心技术进行攻关,他们的职称晋升、收入,都与专利挂钩。

    原本电动车型一个热管理部件——PTC从德国进口要4万元,东风自主研发产生了好几项专利,逼得这款产品跌到1000元,跌了40倍。如今,这款产品已经应用在东风E70等多款电动车型上。

    今年起,东风公司申请的专利布局着重强化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重点布局在五化领域,即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根据目标,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2025年将达到1.1件。东风公司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前进。下一步东风公司还将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强化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引领企业创新驱动能力。

    (撰文:王飞飞 丁科)

    ■ 九州通:助力武汉战疫情医疗物资快速周转

    上百项专利支撑国内现代智能医药物流网

    2000年7月,九州通成功申请第一件企业商标,由此开启企业知识产权发展之路。截至目前,九州通已申请商标1463件、专利322件,软件著作权超过400件,是国内具备独立集成规划现代医药物流中心能力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医药物流企业。

    “九州通能取得今天的成果,离不开20年来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九州通医药集团行政管理副总经理陈松柏说。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全年不间断监测侵权行为

    今年5月10日,我国第四个中国品牌日,九州通凭借25.88亿元品牌价值进入中国品牌价值医药健康类榜单。

    随着九州通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不断上升,抄袭、觊觎者不断出现,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恶劣影响。“我们委托国内3家律师事务所进行商标侵权监测,每半个月提交一次监测分析报告。”九州通知识产权办公室工作人员蔡天丽说,“侵权量是非常大的,在初步筛选后,我们会评估其危害性,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

    蔡天丽讲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侵权案例,前两年,一家名为“九洲通瑞”的公司在武汉注册,其注册类别与九州通重合度极高,涉嫌侵犯九州通商标权。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其公司所在地竟然与九州通在同一栋楼,属于楼上楼下的关系。后来通过法律途径顺利解决了,该公司也修改了名称。

    “九州通的知识产权工作,目前处于防御为主、进攻为辅的阶段。”陈松柏说,除了进行广泛监测,九州通还做了大量防御性的商标注册,并且在企业内部发布通知,员工在市面上看到与九州通十分接近的品牌商标名,应立即上报确认。

    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努力 “九州云仓”物流技术全国领先

    今年2月1日,正处疫情暴发期,在汉阳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推荐下,九州通正式入驻武汉国际博览中心,负责医疗物资的运营管理工作。

    “所有入库物资周转时间不超过2小时。”这是九州通当时给出的承诺,也让世界见证了这家企业在仓储物流领域的突出能力。在九州通的管理下,来自世界各地的医疗物资在较快时间内分发到武汉市各指定医疗机构。

    “我们的300多项专利、400多项软件著作权,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仓储物流板块。”陈松柏介绍,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技术积累,九州通始终致力于现代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成功打造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九州云仓”管理系统,通过自行设计、规划,完成了旗下135座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建设。

    “我国已经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知识产权也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陈柏松说,九州通将聚焦核心专利技术和品牌,下一步重点考虑将知识产权与企业发展有效结合,运用知识产权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

    出口医疗物资需求上升 布局海外市场知识产权先行

    “要统筹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和竞争,九州通坚持知识产权为市场竞争服务的理念,结合市场需求未雨绸缪,对知识产权工作进行全面布局和国际规划。”陈松柏介绍,截至今年8月,九州通已申请境外商标共计49件,已获注册证书12件。随着出口医疗物资等业务需求上升,九州通已投入15万元,进行日本、韩国、德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单一国商标注册,商标申请数量共计29件,目前已完成部分申报工作。

    “随着九州通不断发展壮大,涉及的行业领域越来越多,知识产权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方方面面。”九州通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人王豫介绍,目前,九州通正计划引进更为先进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并在全公司推行,旨在有效控制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做到合规合法,不断改进创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11: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阳首家万达广场2021年开业迎客
第四代万达广场正式入驻新阳广场

    新城阳光国际广场实景图。


    汉阳万达广场效果图。

    近日,万达汉阳项目已正式签约落户新城阳光国际广场,此举标志着万达集团布局落子汉阳开设第一家万达广场已成定局。

    万达广场入驻汉阳,将辐射超过30万人口的四新片区乃至整个汉阳地区,在邻里商业配套之外,提供更受欢迎、片区内缺乏的中高端商业就近消费场所,并且起到城市颜值担当、商业发展引擎的作用。据万达方介绍,汉阳万达广场总规模体量约为10万平方米,规划定位为第四代万达广场,将引入万达影院、宝贝王、大玩家、品牌商超等主力店,项目定位区域全客层购物中心,聚焦于家庭型、品质生活追求的顾客群体。万达有信心,在汉阳打造出和汉口菱角湖万达及武昌楚河汉街齐名的商业标杆,助力汉阳商业中心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汉阳万达广场项目位于四新大道与芳草路交会处的新城阳光国际广场。该项目总建面约40万平方米,包括大型商业中心、独栋潮流艺术商业街区、星级酒店、写字楼、公寓等,兼具美食、购物、文化、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独立大型商圈。项目依托当地优美的城市景观公园,着力打造与城市相呼应的景观形象,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前项目已全面竣工,少量Loft公寓、办公、商业街正在火爆招商销售,万达广场入驻后将打造超级的购物环境,计划2021年12月开业迎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11: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冬季用电负荷三创历史新高,电力供应平稳
2020-12-18 22:59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网12月18日讯 18日,记者从国网武汉供电公司获悉,自14日以来,武汉冬季用电负荷连续三日打破历史记录,最大电荷已达1064.4万千瓦。目前电网整体运行平稳,全市生产生活供电保持正常。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电力工作人员正在检查电力设备。(国网武汉供电公司供图)
  受经济复苏态势强劲和低温天气影响,武汉地区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电网负荷提前24天超过去年冬季最大负荷。
  12月14日,武汉地区最大用电负荷达到1040.3万千瓦,创下武汉冬季用电历史新高。随后两天最大负荷分别达到1040.8万千瓦和1064.4万千瓦,再次刷新纪录。
  截至目前,全省电煤库存充足,满足全省主力火电厂发电需求,日进煤量与耗煤量基本保持平衡,武汉电网整体运行平稳,可以满足全市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电力工作人员正在巡检。(国网武汉供电公司供图)
  据预计,今冬明春武汉电网最大负荷将达到1120万千瓦,同比增长10.3%,而武汉电网最大供电能力约为1350万千瓦。因此,除电网薄弱的个别区域外,在周边电厂发电正常、电网不出现严重故障情况下,不会出现拉闸限电问题。
  据介绍,为进一步提升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电力供给能力,打造“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绿色低碳、智能互动”的世界一流城市电网,武汉市计划2020年到2022年建设变电站97座、电力通道410.6公里,其中2020年开工建设项目70项,通道里程159.5公里。
  (记者王怡人 通讯员王欣 杨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11: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新!武汉首条“空轨”即将投入市场
2020-12-18 15:24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由中铁科工集团自主研发的湖北首条悬挂式单轨列车,日前在武汉江夏顺利完成动态综合试验,这意味着湖北造“空轨”下一步即将投入市场。

  在这条全长800多米的悬挂式单轨列车试验线,没有司机,联络员向运营调度中心发出信号后,列车就自动驶出,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

  中铁科工集团总工程师欧阳博涵介绍,无人驾驶本身可以避免司机操作带来的车辆不稳定性,加速会非常匀速,减速制动会非常平缓,乘客整体乘坐的舒适感会有非常大的提升。

  “空轨”平稳的秘密,还藏在列车上方的轨道里,在轨道梁内部的车顶转向架里,中铁科工团队创新采用了充气轮胎。

  “空轨”单趟运量一般为300人到400人,约为地铁运量的一半,但造价只有地铁的四分之一。而且轨道由钢铁立柱支撑在空中,具有占地少、视野开阔、建设周期短、编组灵活等优势。目前,由中铁科工承建的恩施青云崖旅游观光线项目正在建设中,这条全长2.1公里的线路,将实现集观光旅游和交通运输为一体的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11: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最大聚烯烃综合生产企业落户武汉
2020-12-18 19:47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网12月18日讯 12月18日,首批18个集装箱450吨聚乙烯漂洋过海,从阿联酋海运到上海,然后通过长江抵达阳逻港,进入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1号仓库。这标志着全球最大的聚烯烃综合生产企业博禄公司落户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阳逻园区。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博禄公司首批货物进入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1号仓库。

  据介绍,博禄公司是由世界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公司之一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和总部设在奥地利的北欧化工共同投资成立的企业。博禄公司是一家创新、增值聚乙烯和聚丙烯塑料解决方案的全球最大聚烯烃综合生产基地型企业,年总产能达450万吨,总部设在阿联酋和新加坡。

  博禄公司北亚区高级副总裁汪演滨介绍,博禄1996年进入中国,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成立分公司,并在多地设立物流中心,这次是首次布局华中地区,在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设立分拨中心,辐射华中和中西部地区。

  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本次签约落地的博禄项目,主要包含武汉港区中转,保税仓清关、仓储等相关服务,后续还将借助阳逻港保税园区港联动的优势,为博禄公司提供以武汉保税仓为中心,辐射中部地区的终端配送服务。同时亦可以阳逻港保税园区为操作节点,进一步拓展博禄公司上下游供应链的保税仓储综合物流业务及保税等相关业务。(记者汪文汉 通讯员金燕雯 吴金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11: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昌拿出330万元奖励重点项目和企业
    长江日报讯(记者谭德磊 通讯员刘思琦 况昕昀)“在疫后重振的关键时期,今年财政再困难,我们答应了的惠企政策、奖励兑现一定要落实。”12月18日,武昌区举办服务业企业政情通报会暨省服务业“五个一百工程”入围企业(机构)奖励兑现活动,让在场企业家倍感温暖。

    活动现场,武昌区对辖区入选2020年全省服务业“五个一百工程”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重点品牌名单的企业(机构)实施奖励兑现,奖励金额共330万元。其中,梦时代广场项目被认定为省服务业“五个一百工程”重点项目,武昌区对项目法人给予20万元奖励;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等13家企业作为省服务业“五个一百工程”重点企业,均获得20万元奖励;中南电力设计院等9家品牌持有或使用企业(机构)此次被认定为省服务业“五个一百工程”重点品牌,武昌区给予每家企业(机构)10万元奖励。

    据了解,今年全省以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品牌、领军人才、示范园区为抓手,全力推进落实服务业“五个一百工程”,武昌区此次入选全省服务业“五个一百工程”示范园区1个、重点项目1个、重点品牌9个、重点企业13个,部分企业同时获得重点品牌和重点企业认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11: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代机器人夺冠光谷创业大赛
研发团队负责人是80后,摘300万元大奖
    长江日报讯(记者李佳 通讯员李铮)全球复杂局势下,武汉抢抓海外人才“回流”机遇逆势招才,今年,东湖高新区迎来3551创业大赛全面“升级版”。18日,2020中国光谷3551创业大赛全球总决赛决出冠军,39岁的武汉伢熊琳凭借“六维力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问鼎冠军,摘300万元大奖。

    “六维力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中,提供了一种六维力传感器解决方案。

    焊接是唯一可以应用在空间和水下永久连接材料的技术。高铁为什么那么稳?航天飞机为什么能上天?都要求误差低于毫米级的焊接工艺。但这活计,的确是门手艺活。

    据了解,许多精密加工装配环节,需要不断的人工力觉感测并进行实时微调,而常规的自动化系统采用的是位置控制,其装配操作无法感知装配力并实时调整装配,零件免不了损伤破坏。

    熊琳团队将六维力传感器装配至第二代工业机器人,可以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实时调整焊头的运动参数,干精密焊接的活。

    熊琳介绍,高性能的六维力传感器产品长期以来被海外厂商垄断,“一台传感器的价格顶得上国内一台协作机器人的价格,国内的机器人行业用不起,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而他们的产品可用于测量机器人腕部所受到的空间六维力系,并实现主动力输出控制,相当于人类感官神经的存在,适用于复杂度高的工作,能极大拓展机器人的应用场景。

    据了解,熊琳团队研发的咽拭子采样机器人,还应用于南方城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移动实验室。六维力传感器安装在机器人夹爪后部,可以准确测量机器人在采样过程中使用了多少力,这一指标是咽拭子采样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

    据了解,熊琳团队接到研发团队的合作消息是在今年1月27日,为尽快提供产品,团队排除万难,从北京、江苏、浙江等地召集员工,成立紧急工作组,一方面办理公司复工复产手续,另一方面准备防疫物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团队用两周时间研发出精度更高的传感器产品。

    熊琳介绍,他们团队曾负责载人航天火箭某部段推力矢量传感器研制。

    熊琳是武汉人,“我家住武昌司门口!”他说,尽管多年在外,但对武汉的发展和光谷的产业政策都非常了解。在他看来,武汉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以及产业协同优势都非常明显,团队在武汉光谷有大量做智能机器人的下游企业。“我关注到联影也来武汉了,医疗手术机器人及汽车行业智能生产,都需要用到六维力传感器。”

    他说:“希望能够借助3551大赛展示我们的产品、技术和团队,希望能够回到武汉创业,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一份贡献。”

    据了解,主题为“聚光谷,创未来”的2020中国光谷3551创业大赛决赛,由中共武汉市委组织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东湖高新区招才局等承办。已举办四届的大赛,今年共吸引1300多个项目参赛。

    本届大赛一等奖奖金提升至300万元,整体奖金池扩大至1500万元。一、二、三等奖获得者被首次列入创业人才序列,有机会获最高2000万股权投资,并享受科技创业补贴、人才子女入学等相关配套政策。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11: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五地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湖北日报讯 (记者王理略、通讯员鄂文旅)12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共97家单位上榜。我省咸宁市通山县、神农架林区、黄冈市英山县、宜昌市远安县、恩施州利川市等5家创建单位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至此,我省已有8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数量居中部第一、全国前五。

2019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评选中,武汉市黄陂区、恩施州恩施市和宜昌市夷陵区成功创建。

据了解,今年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117家县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申报验收,最终97家胜出,仅江苏、浙江、山东、湖北、四川五省申报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全部上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9 12: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发帖热情很高,遗憾的是标题不加粗、不加彩、不附图片,看着不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9 13: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机场楚天情
今天 09:00 来自 微博 weibo.com
#航班动态# 2020年12月19日09:00分,今日全天进港航班242班,出港航班235班,合计477班。武汉今日天气-2-8℃,多云。



【昨日客流】12月18日(周五),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含换乘)为300.6万乘次,其中客流前五名依次为:2号线汉口火车站、4号线楚河汉街站、2号线街道口站、2号线江汉路站、2号线中南路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9 13: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担当“一主引领”新使命,武汉明确“十四五”新目标——
打造“五个中心” 建设现代化大武汉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9日07:17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谢慧敏

加快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

12月18日举行的武汉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为“十四五”武汉发展锚定新目标。会议提出,未来5年,武汉将重点实施“八大战略”,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武汉贡献。

努力创建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八大战略”分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双循环发展战略、交通支撑战略、生态文明战略、高效能治理战略、和谐幸福战略。

其中,创新驱动被摆上核心位置。武汉提出,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武汉要不断提升创新策源功能,瞄准世界前沿,布局一批高水平实验室,努力创建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盟,争创更多国家级科创平台,畅通科技创新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破局的“最先一公里”。

同时,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最后一公里”,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高效协同,大力发展“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让“躺在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加速走向生产线,成为现实生产力。用好人才第一资源,加快推动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计划、“学子留汉”、助企引才、技能人才培育等工程,营造“热带雨林式”最优创新生态。

产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疫后重振,武汉数字经济迅猛发展。面向“十四五”,武汉再次明确,把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积极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通数据应用瓶颈,开放数字应用场景,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此外,做大做强“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大力发展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提升研发设计、商务会展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能级。

建设“一城、一圈、一群、一带”

发挥在全省“一主引领”龙头作用,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带动区域发展、参与全球合作。这是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赋予武汉的全新使命。

落实省委要求,武汉明确发展路径:建设“一城、一圈、一群、一带”,引领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一城”,就是要做大做强武汉自身,提升城市能级和竞争力。一方面,以“两江四岸”为核心,打造国家中心城市“主中心”;同时,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加快建设光谷副城、车谷副城、临空经济区副城、长江新区副城,构建“主城做优、四副做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圈”,就是要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推进基础设施联通、产业协作发展、区域市场一体、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共治,带动武汉城市圈升级发展,实现与“宜荆荆恩”“襄十随神”同频共振,共同支撑湖北“建成支点”。

“一群、一带”,则是要强化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地位,加强与长沙、合肥、南昌等兄弟城市协同合作,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武汉还提出,全面重塑内外联动新优势,打造“九州通衢”新枢纽。一方面,加快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商贸物流中心,打造“数字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内陆地区外资外企落户首选地。同时,加快推进“超米字型”高铁枢纽网建设,实施天河机场扩容工程,尽快形成武汉城市圈1小时通勤、长江中游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的综合交通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9 13:06: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行天道 于 2020-12-19 13:32 编辑
yangyiping2053 发表于 2020-12-19 11:51
第二代机器人夺冠光谷创业大赛
研发团队负责人是80后,摘300万元大奖
    长江日报讯(记者李佳 通讯员李 ...


感觉近40岁的人,只要算到80后群体,就显得年轻时尚些,社会关注度就高些,而70后从小到大都不怎么被社会关注,更别谈如今步入中年,而这报道里准40岁中年人还被当作年轻人,算作武汉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9 13: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 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落实省委“一主引领”要求

打造五个中心 建设现代化大武汉

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举行,审议通过《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武汉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决议》

王忠林作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建议(讨论稿)》起草说明并讲话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0-12-19 06:49【 打印 】 【 扫一扫 】 【 字体:大中小  】




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举行。 长江日报记者郭良朔 摄


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2月18日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忠林受市委常委会委托作工作报告,就《建议(讨论稿)》起草情况说明并讲话。

全会认为,今年是武汉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其艰难的一年,也是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的一年。一年来,市*委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市上下感恩奋进、砥砺前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抗疫保卫战、防汛保卫战、疫后复苏保卫战“三战并举”,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党的领导在大战大考中全面加强。

全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认真总结我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深入分析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明确“十四五”时期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全会指出,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市委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大势、现代城市发展趋势、同类城市竞争态势和武汉发展比较优势,锚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总体定位,提出加快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武汉贡献。

全会指出,“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目标,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武汉的历史使命,是落实省*委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实现城市更高水平发展的内在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对武汉情深海、厚望如山,寄望我们“三个一定能”,要求我们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这是对武汉的高度肯定和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给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省*委要求武汉发挥“一主引领”作用,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武汉的期许与鞭策,这也是武汉应尽的责任和发展的重大机遇。经过长期积累特别是“十三五”时期建设发展,武汉在能级、枢纽、科教、产业等方面形成了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我们要认清形势、勇担使命,拉长长板、补齐短板,确保武汉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全会指出,面向“十四五”,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重点实施“八大战略”。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畅通科技创新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破局的“最先一公里”,强化原始创新和产业创新,瞄准世界前沿,努力创建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提升创新策源功能;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最后一公里”,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高效协同,大力发展“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让“躺在”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加速走向生产线,成为现实生产力;用好人才第一资源,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快推动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计划、“学子留汉”、助企引才、技能人才培育等工程,营造“热带雨林式”最优创新生态,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实施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着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进支柱产业壮大工程,做大做强“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促进钢铁、石化等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支柱产业支撑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大力发展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力;提升研发设计、商务会展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能级,增强现代服务业带动力;把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积极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武汉。 

全会指出,省*委对武汉寄予厚望,要求我们做大做强龙头地位,纲举目张、带动全省,更好发挥辐射引领作用。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决担当“一主引领”新使命。围绕“一城、一圈、一群、一带”建设,强化武汉“一主引领”龙头作用,引领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一城”就是要做大做强武汉自身,以两江四岸为核心,加快建设光谷副城、车谷副城、临空经济区副城、长江新区副城,加快构建“主城做优、四副做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空间发展格局;“一圈”就是要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带动武汉城市圈升级发展,推进基础设施联通、产业协作发展、区域市场一体、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共治,实现与“宜荆荆恩”“襄十随神”同频共振,共同支撑湖北“建成支点”;“一群、一带”就是要强化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地位,加强与长沙、合肥、南昌等兄弟城市协同合作,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全会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贯穿我国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要实施双循环发展战略,全面重塑内外联动新优势。找准位置和比较优势,培育大市场、做强大流通、打造大平台、优化大环境,加快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商贸物流中心,打造“数字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内陆地区外资外企落户首选地。实施交通支撑战略,致力打造“九州通衢”新枢纽。市外交通要通达全球,增开国际航线,扩大中欧(武汉)班列辐射范围,大力发展水水直达、水铁联运、江海直达;市内交通要畅通全域,加快轨道交通、过江桥隧、进出城快速路网建设,织密微循环路网,推进公交、轨交一卡通用、公共交通零距离换乘;综合枢纽要提升功能,加快推进“超米字形”高铁枢纽网建设,实施天河机场扩容工程,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尽快形成武汉城市圈1小时通勤、长江中游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的综合交通网。

全会指出,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一城秀水半城山,生态禀赋优越、人文底蕴深厚,大江大湖大城的格局和气魄世界少有。我们要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精心绘就美丽武汉新画卷。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高水平建设百里长江生态廊道,构建多层分级、贯通三镇的城市“风道”,江湖相济、湖网相连的城市“水道”,蓝绿交织、清新富氧的城市“绿道”,打造公园城市、湿地花城;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既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又挖掘金山银山“价值”,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滨水生态名城。实施高效能治理战略,探索走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抓手,强化基层治理、依法治理、智慧治理、安全治理,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实施和谐幸福战略,努力建设美好生活新家园。把促进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牢牢兜住民生底线,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繁荣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彰显“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精神特质;加快建设健康武汉。

全会强调,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地落实,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坚守绝对忠诚的“生命线”、甘当为民造福的“孺子牛”、练就善作善成的“真本领”、锤炼担当作为的“铁肩膀”、筑牢清正廉洁的“防火墙”,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在“十四五”新赛道跑出武汉“加速度”,奋力推动英雄城市疫后重振、浴火重生。

全会强调,要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对标年度目标任务,抓紧查漏补缺,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积极化解各类矛盾,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做好困难群众帮扶、水电气暖保障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武汉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决议》(决议全文另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9 20:43 , Processed in 0.08595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