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59112|回复: 301

[江城资讯] 2020年11月27日(周五)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7 10: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plssayhi 于 2020-11-27 10:27 编辑

武汉机场楚天情:2020年11月26日09:00分,今日全天进港航班275班,出港航班272班,共计547班。


【昨日客流】11月26日(周四),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含换乘)为266.12万乘次,其中客流前五名依次为:4号线楚河汉街站、2号线汉口火车站、2号线中南路站、2号线街道口站、2号线江汉路站。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7 10: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智能建造与智慧城市高端论坛在汉召开

11月26日,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科学技术局、武汉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0智能建造与智慧城市高端论坛(以下简称双智论坛),于武汉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2019年湖北省建筑业总产值高达1.69万亿,自2014年首次突破万亿大关以来,连续5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总量持续在全国排名第三、中部第一。持续发展的5G、智能网联、智能制造等核心技术将进一步赋能建造业这一湖北省重要支柱产业,助推高效能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本届双智论坛,以“人工智能、智能建造、智慧城市”为题,旨在以 “数字经济”“院士经济”新引擎,擎动智能建造与智慧城市领域高质量发展,共同创建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蓝海。

智能计算机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中国爆破行业协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先启,阿里云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数字建造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等四位院士专家先后围绕人工智能、城市大脑、城市更新、智能建筑等多个主题进行分享与解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元元出席并致辞,五位院士共同为中国建造行业转型升级建言献策,推动和主导人工智能、智能建造与智慧城市产业和技术创新融合发展。

产业联盟成立
共筑产业融合发展基石

主论坛期间,由华中科技大学发起的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产业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正式揭牌成立。55家全国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领域相关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社会团体汇聚在一起,以培育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产业创新生态为核心,充分发挥多专业交叉融合优势,汇聚全产业链资源,解决制约企业生产发展的技术难题。提高中国建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产业协同创新,推动面向2035的中国建造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建造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任联盟首席科学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个行业知名企业任副理事长单位。


以“新基建时代智慧城市发展新动机”“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为题的两场专业论坛也于当天下午正式召开。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武汉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南设计研究总院、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建三局、武汉市规划研究院等多位校企专家,围绕新基建时代的热点、难点进行分享,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数百位与会院校、企业、从业代表,纷纷贡献创新理念,为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出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据组委会介绍,27日还将召开以“智能建造专业教育与人才培训”为题的专业论坛,全国各大知名院校代表均将出席。
于同期同地举办的配套专业博览会,展出面积达40000平方米,吸引了智慧住宅、智能社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建筑安全多领域近500余家参展企业共聚一堂,为提升高效能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同时开设校企对接窗口,为建筑专业大学生搭建展示舞台,促进大学生留汉。


双智论坛自2019年创办以来,已经成为智能建造与智慧城市领域规模最大、品质最高、学术权威性最强、行业影响力最广的盛会。武汉作为全国首批5G商用城市,数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数字化转型升级必将成为本土建造业发展新机遇,双智论坛凭借其前瞻视角、先行理念,必将加速打造全国智能建造与智慧城市高地,为中国建造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7 10: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创会”会址将落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长江网11月26日讯(记者雷衎)26日,武汉迎来本月第2次土地拍卖,共出让8宗地块,成交总额约78.93亿元。其中,武汉高科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以4.47亿元拍得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侨兴街以南一宗地块,规划显示,本宗地块将用于建设“华创会”永久会址。 本场土地拍卖延续了网上揭牌和视频竞拍的方式,包括东湖新技术开发区2宗、江夏区1宗、洪山区2宗、东西湖区2宗、武昌区1宗地块,出让总面积约56.86万平方米。 江夏区庙山产业园邬树村一商服用地被武汉新开达置业有限公司拍得,面积约85.73万平方米,成交价4.6亿元。该地块规划引进一家央企,在江夏区设立华中总部,并在江夏区注册;引进不少于8家国际批发零售品牌进驻。 武汉航石置业有限公司以10.44亿元,一举拿下东西湖区径河街滨河南路以南两宗地块,面积约10.78万平方米。此区域将引进10家(及以上)智能制造方面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及以上)世界500强旗下企业入驻。 洪山区鲁磨路和华科大西路交叉口的一宗地块被武汉中建三局星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竞得,成交价18.5亿元。该地块将引入拥有在国内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珠宝商业、有珠宝旅游文化街运营经验的企业入驻经营;引入1家具有检验检测资质证书的珠宝检测中心入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7 10: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磅!2020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发布,长飞上榜!

11月26日,2020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举行,大会重磅发布2020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飞公司")榜上有名,是截至目前国内光通信行业中唯一上榜的企业,是长飞公司智能制造与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的新里程碑。

为贯彻落实《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指导下,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按照《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号:GB/T 39116-2020)和《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标准号:GB/T 39117-2020)国家标准中的相关要求,经企业自评、合规审核、专家推荐、现场核查和专家评审,确定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长飞公司、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石化分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企业为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长飞公司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以光纤预制棒及光纤制造智能工厂为基础,建立了企业内部纵向集成、上下游企业横向集成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端到端集成模式。通过核心工艺装备研发、信息化系统集成、工业大数据平台应用,实现了核心工艺装备工艺过程自适应、在线工艺趋势控制优化、柔性生产、业务决策数据驱动、质量预测等功能。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提高26%,能源利用率提高48.4%,运营成本降低27.3%,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4.4%,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4.7%,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以上内容来自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微信公众号)

  未来,秉承“智慧联接 美好生活”的使命,长飞公司将坚持智能制造与技术创新发展战略,致力于推广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应用,并通过工业云的建设为制造业提供云服务,助力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国制造业做大做强。

  2020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由江苏省人民ZF、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以“智能制造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世界智能制造领先企业、权威机构、卓越领袖与前沿专家,共同关注和探讨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下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和热点话题,权威发布国内外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的最新发展成果。世界智能制造大会致力于构建一个多元、开放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已成功举办四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7 10: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车谷”“网谷”“星谷”崛起,武汉高端高新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动能


持续3天的“比学赶帮超 决战四季度”2020年全市重点项目互观互学互评互促活动,展现出武汉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态势。

  全市各区不遗余力推动相关产业聚集发展,产业特色鲜明,并向中高端迈进。决战决胜四季度,武汉动能转换成效显著,抢占技术前沿、填补产业空白、推动转型升级,“光谷”“车谷”“网谷”“星谷”等高端高新产业集群加快建设。


  ■ 光谷



“光芯屏端网”和生物医药

  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26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光谷”东湖高新区。

  一大早,烽火通信线缆产出线室外光缆车间内,经设备通电、升温和点检后,值班的工人们正在各自岗位忙碌着:光纤生产、下线测试、合格封装、包装发运……烽火通信是我国光通信骨干企业,在近期三大运营商5G承载招标中,烽火累计中标23%以上的份额;

  长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内,武汉与华为共同打造的“武汉云”,正在加速串起一条完整的国产计算产业链;




长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展示的鲲鹏920处理器。

  华引芯(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内,国内最小尺寸Mini LED产线正在试运行,将让中国在下一代显示技术上实现全球引领,这家海外人才创立的企业正致力于成为全球最顶尖的高端LED芯片与光源供应商。

  目前,东湖高新区已建成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和最大的激光设备生产基地,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

  决战四季度,“光谷”将强化创新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并突出重点,重点围绕“光芯屏端网”和生物医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在核心技术攻关领域抓项目、争突破,大力支持数字经济、在线教育、互联网+、5G、工业软件等产业发展,提升产业链水平。


  ■ 车谷


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基地

  正在加速扩容

  徜徉在中国车谷,身旁驶过一辆辆无人小巴、无人清扫车、无人快递车,人们早已习以为常。

  时下,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正在加速扩容,将新增第二批78公里5G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今年内,基于5G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总里程将突破100公里,成为全国最大的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区。

  5公里之外的汤湖公园,原来是荒芜的山岗和垃圾山,经过改造,成为融旅游观赏与文化活动于一体的文化主题公园,宛如镶嵌在中国车谷的一颗绿色明珠。

  中国车谷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生态控制区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并投入数百亿生态建设资金,修复山体,治理水环境,以生态文明推动区域产业升级转型,高质量发展。

  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毗邻汤湖公园的南太子湖创新谷启迪协信科创园,聚集了智能网联、射频芯片、高端生物医疗等数十家科创企业,创业中不乏海归博士、清华教授。



 东风汽车自主研发的L4级5G无人驾驶汽车——SharingVAN。

  位于武汉西南的武汉经开区,不仅被誉为中国车谷,更是“实力车谷”“动力车谷”“活力车谷”“魅力车谷”。

  决战四季度,“车谷”将巩固汽车产业优势地位,夯实下一代汽车产业发展基础;突破性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加快形成新的千亿支柱产业;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做好生产性服务业文章,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等。


  ■ 网谷

以数字经济为引领

  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临空港大道以西、网安大道以北,中金数谷武汉大数据中心园区内,自北向南3栋5层大数据机房一字排开。

  从120天建成国内最大集装箱数据中心——武汉超算暨云计算(数据)中心过渡机房项目,到中金数谷武汉大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即将投用,这里未来将成为华中地区超大型、高安全等级和高可用等级的绿色数据中心,成为以云计算、超级计算、大数据为核心经营内容的信息化资源聚集与产业聚集地。



图为东西湖中金数谷武汉大数据中心。

  一街之隔,国家网络安全学院矗立,千余名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师生已经入驻。这里将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网络安全学院,承担着培养从事网络安全领域相关工作高学历人才的职责。预计到2025年,在校本硕博学生将达3500人左右。

  随着网安学院顺利开学,中金数谷武汉大数据中心等项目陆续建成,国内首个、目前唯一的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一期已基本建成,建立了“硬件安全—通信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的网络安全产业链条,成为全市国家级产业基地中的“成长领头羊”。还将陆续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与国家新基建发展战略相契合的企业。

  决战四季度,“网谷”将发挥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优势,引进布局一批国家级重点平台和网络安全企业,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促进食品、机电等优势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 星谷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

  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聚星满天”

  26日,长江日报记者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看到,全省首个卫星产业园区卫星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目前,厂房主体结构已完工,力争在年底实现投产。项目建成后,将牵引卫星产业相关配套厂家落户周边,打造3公里产业生态圈,为互联网+产业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一路之隔的火箭产业园项目(一期)已完成验收,正进行设备调试,即将投入运营,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发固体运载火箭的总装测试能力,有效供应国内和国际航天市场。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

  短短两年半时间里,在长江之滨的新洲双柳,耸立起一座现代化航天新城,创造了项目建设“航天速度”。这里将打造商业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用10年的时间,形成近600亿产值的产业新城。其中,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以发展商业航天产业为主导,以新一代航天发射及应用为核心,打造航天运载火箭及发射服务、卫星平台及载荷、空间信息应用服务、航天地面设备及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到2025年,辐射带动自主可控信息技术、航天云制造、航天新材料等基础产业,以及空间大数据、智慧城市系统等延伸产业发展,构建主辅结合、配套完善的新型航天产业体系。

  决战四季度,在“星谷”,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预计年底能够实现年产120颗行云卫星、20发快舟火箭生产能力。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阳逻经济开发区先进制(智)造业聚集区,正在加速“聚星满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7 10: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城乡总部经济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打造华中首个全5G智慧园区

长江网讯(记者陶常宁)武汉车谷,后官湖畔,一座中国城乡总部经济产业园正拔地而起。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中国城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打造世界一流的“城乡融合发展商”和“城乡运营服务商”为总体定位,2018年落户武汉。

  11月26日,长江日报记者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阳大道与观湖路交会处看到,中国城乡总部经济产业园建设工地上,一台台塔吊正在吊运材料,建设者正在抓紧时间施工。



11月25日,中国城乡总部经济产业园项目工地施工有序进行。 记者 任勇 摄

  打造“总部经济”新名片

  多家世界名企有意入驻

  中国城乡总部经济产业园毗邻后官湖,一期、二期共占地334亩,开发周期为4年半,计划2024年全面建成。这里原有3个城中村,通过产业园的建设,将实现以城带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人居环境改善了,同时引入新的产业聚集,给村民带来新的就业机会。”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这是一座集聚集团体系内企业的园区,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公司,链接战略合作伙伴,打造五大核心产业聚集区。”中国城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五大核心产业”分别是指大总部、大健康、大环保、大产融服务、大科技,还将打造华中首个全5G覆盖的智慧园区。

这位负责人透露,目前已对接并有意向入驻产业园的企业包括碧水源科技公司、北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关联企业、中科慧康健康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中心、日本软银(SBI)集团、日医学馆、英国科学文化院、中关村软件园公司等。

  188米高楼下月开工

  将实现生态景观花园办公

  在产业园已建成的城市展厅,有一座产业园的全貌沙盘。项目现场负责人指着其中最高的一座高层建筑模型说,这栋楼建成后高188米,将是武汉经开区核心区的第一高楼,计划下月正式开工。

“这是一栋5A甲级写字楼,将打造武汉市首个功能复合的高层垂直办公空间,顶层设计了云顶会客厅。”这位负责人说,大楼设计了垂直景廊,就是将公园垂直延伸至楼内,创造人性化垂直绿化空间,每层可以看到绿化景观。它除了作为中国城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总部大楼,还将引入一批全国性或区域性企业总部以及龙头企业入驻办公。

  总部大楼背后还设计了多栋独栋花园式办公楼。“未来,我们将引入一批科创企业、独角兽企业,使园区形成高新企业集散地。”这位负责人说,这片建筑密度低,对中小企业来说,有独立的办公空间,一般适用于正在发展的独角兽企业、科创企业,办公环境比较舒适自在。

  园区内规划了六大复合业态,包括5A甲级写字楼、独栋花园式办公楼、商业街、科创基地、多元公寓以及高端住宅配套“中国城乡·香樾洲”。

  引入国际知名设计公司

  打造郭徐岭大半岛区域

  据了解,中国城乡总部经济产业园其实是郭徐岭大半岛区域规划的一部分。武汉经开区对标上海陆家嘴,借鉴了雄安新区规划理念,以生态、文化、科技为脉络,致力于将郭徐岭大半岛区域打造成为企业总部、科创基地、金融中心,成为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支点、武汉经开区未来的“中央商务区”。



中国城乡总部经济产业园效果图。 记者 任勇 翻拍

  “我们引入了全球知名规划设计公司AECOM,来设计郭徐岭大半岛区域项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AECOM曾做过纽约曼哈顿、巴黎等的老旧街区改造。

  片区空间规划“一网”“两轴”“三核”“三区”,打造八大特色景观。以慢行绿网实现智慧通行;以活力轴、生活轴链接公共服务与开放场所;以三大核心节点串联起文化、生态与科技;以三大片区规划将产业与城市生活有机结合。智慧总部区未来将形成以中国城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企业总部集群,助力武汉经开区产业、消费等升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7 10: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11月27日(周五)武汉新闻汇总

“光谷”“车谷”“网谷”“星谷”崛起
武汉高端高新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动能

    持续3天的“比学赶帮超 决战四季度”2020年全市重点项目互观互学互评互促活动,展现出武汉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态势。

    全市各区不遗余力推动相关产业聚集发展,产业特色鲜明,并向中高端迈进。决战决胜四季度,武汉动能转换成效显著,抢占技术前沿、填补产业空白、推动转型升级,“光谷”“车谷”“网谷”“星谷”等高端高新产业集群加快建设。

    ■ 光谷闪耀芯光

    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26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光谷”东湖高新区。

    一大早,烽火通信线缆产出线室外光缆车间内,经设备通电、升温和点检后,值班的工人们正在各自岗位忙碌着:光纤生产、下线测试、合格封装、包装发运……烽火通信是我国光通信骨干企业,在近期三大运营商5G承载招标中,烽火累计中标23%以上的份额;

    长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内,武汉与华为共同打造的“武汉云”,正在加速串起一条完整的国产计算产业链;

    华引芯(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内,国内最小尺寸Mini LED产线正在试运行,将让中国在下一代显示技术上实现全球引领,这家海外人才创立的企业正致力于成为全球最顶尖的高端LED芯片与光源供应商。

    目前,东湖高新区已建成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和最大的激光设备生产基地,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

    决战四季度,“光谷”将强化创新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并突出重点,重点围绕“光芯屏端网”和生物医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在核心技术攻关领域抓项目、争突破,大力支持数字经济、在线教育、互联网+、5G、工业软件等产业发展,提升产业链水平。

    ■ 车谷驱动未来

    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基地

    正在加速扩容

    徜徉在中国车谷,身旁驶过一辆辆无人小巴、无人清扫车、无人快递车,人们早已习以为常。

    时下,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正在加速扩容,将新增第二批78公里5G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今年内,基于5G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总里程将突破100公里,成为全国最大的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区。

    5公里之外的汤湖公园,原来是荒芜的山岗和垃圾山,经过改造,成为融旅游观赏与文化活动于一体的文化主题公园,宛如镶嵌在中国车谷的一颗绿色明珠。

    中国车谷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生态控制区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并投入数百亿生态建设资金,修复山体,治理水环境,以生态文明推动区域产业升级转型,高质量发展。

    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毗邻汤湖公园的南太子湖创新谷启迪协信科创园,聚集了智能网联、射频芯片、高端生物医疗等数十家科创企业,创业中不乏海归博士、清华教授。

    位于武汉西南的武汉经开区,不仅被誉为中国车谷,更是“实力车谷”“动力车谷”“活力车谷”“魅力车谷”。

    决战四季度,“车谷”将巩固汽车产业优势地位,夯实下一代汽车产业发展基础;突破性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加快形成新的千亿支柱产业;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做好生产性服务业文章,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等。

    ■ 网谷网联数智

    以数字经济为引领

    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临空港大道以西、网安大道以北,中金数谷武汉大数据中心园区内,自北向南3栋5层大数据机房一字排开。

    从120天建成国内最大集装箱数据中心——武汉超算暨云计算(数据)中心过渡机房项目,到中金数谷武汉大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即将投用,这里未来将成为华中地区超大型、高安全等级和高可用等级的绿色数据中心,成为以云计算、超级计算、大数据为核心经营内容的信息化资源聚集与产业聚集地。

    一街之隔,国家网络安全学院矗立,千余名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师生已经入驻。这里将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网络安全学院,承担着培养从事网络安全领域相关工作高学历人才的职责。预计到2025年,在校本硕博学生将达3500人左右。

    随着网安学院顺利开学,中金数谷武汉大数据中心等项目陆续建成,国内首个、目前唯一的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一期已基本建成,建立了“硬件安全—通信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的网络安全产业链条,成为全市国家级产业基地中的“成长领头羊”。还将陆续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与国家新基建发展战略相契合的企业。

    决战四季度,“网谷”将发挥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优势,引进布局一批国家级重点平台和网络安全企业,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促进食品、机电等优势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 星谷横空出世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

    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聚星满天”

    26日,长江日报记者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看到,全省首个卫星产业园区卫星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目前,厂房主体结构已完工,力争在年底实现投产。项目建成后,将牵引卫星产业相关配套厂家落户周边,打造3公里产业生态圈,为互联网+产业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一路之隔的火箭产业园项目(一期)已完成验收,正进行设备调试,即将投入运营,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发固体运载火箭的总装测试能力,有效供应国内和国际航天市场。

    短短两年半时间里,在长江之滨的新洲双柳,耸立起一座现代化航天新城,创造了项目建设“航天速度”。这里将打造商业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用10年的时间,形成近600亿产值的产业新城。其中,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以发展商业航天产业为主导,以新一代航天发射及应用为核心,打造航天运载火箭及发射服务、卫星平台及载荷、空间信息应用服务、航天地面设备及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到2025年,辐射带动自主可控信息技术、航天云制造、航天新材料等基础产业,以及空间大数据、智慧城市系统等延伸产业发展,构建主辅结合、配套完善的新型航天产业体系。

    决战四季度,在“星谷”,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预计年底能够实现年产120颗行云卫星、20发快舟火箭生产能力。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阳逻经济开发区先进制(智)造业聚集区,正在加速“聚星满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7 10: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每年推出数字经济“揭榜挂帅”项目
加速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长江日报讯(记者贺亮 通讯员武经宣)坚定不移加速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长江日报记者11月24日从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获悉,武汉将依托市场主体,三年推出150项以上“武汉版”应用场景开放;全面落实数字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加速建设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区,创建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表示,目前将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的100项任务进行了分解,并修订完善《武汉市数字经济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大力落实武汉市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方案,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4个领域,每年各发布10个数字经济产业创新“揭榜挂帅”任务,每家奖励200万元;大力落实武汉市加快集成电器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从税收优惠减免等11个方面对我市集成电路产业予以支持,安排配套资金支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围绕提升武汉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布局发力,加大“卡脖子”技术攻关,赋能关键领域,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表示,重点突出数字产业化,加快推进3万个以上5G基站、千兆光纤网络、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国家级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表示,将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重点培育2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壮大发展30家以上本地数字经济领军企业,新引进30家以上国内外数字经济百强、软件百强、互联网百强等企业,培育数字经济瞪羚企业500家,形成“1000+”数字经济标杆企业。

    加速数字经济赋能城市管理,通过数字化治理,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表示,将依托华为等重点企业,以武汉“城市云脑”建设为重点,全面优化数字驾驶舱、推进城市数字化和ZF数字化,打造全国数字治理先进城市,为ZF治理赋能。

    坚持数字惠民,创新实施新零售示范工程,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表示,将加快江汉路等商业圈数字化、商业街区智能化改造,培育网红经济,发展新电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7 10: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江上第七座公路桥昨合龙
汉江湾桥预计明年5月通车

    汉江上第七座公路桥——汉江湾桥合龙。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摄

    26日上午,在距离江面100多米的高空上,随着合龙口最后一颗定位销轴的成功打入,汉江上的第七座公路桥——汉江湾桥主拱顺利合龙,汉江两岸成功“牵手”。

    据介绍,主桥合龙后,预计明年1月完成桥面施工,4月具备通车条件,预计5月通车。

    9时,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桥梁主拱正在进行合龙最后施工。一拱飞越汉江两岸,连接硚口古田四路和汉阳玉龙路,桥型优美。

    汉江湾桥位于知音桥和古田桥之间,是一座连续钢桁系杆拱桥。施工方中铁大桥局七公司项目工程部长周凌杰说,该桥线路全长2754米,其中跨江主桥长672米,其中主跨为408米,是同类桥型国内跨度第二。

    该桥色彩为工业灰,桥面总宽47米,设计为双向6车道,并预留远期拓宽至双向8车道条件;桥面还设计了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电动车可以上桥,行人可以上桥步行,均各自设计了上桥通道。

    据悉,汉江湾桥是武汉市今年首个复工复产的桥梁工程。今年汛期,建设方和施工方时刻坚守大堤外,加强日常防汛巡查,经过30天的坚守,水退人进,项目部不断缩短节段架设时间,比预计合龙时间提前了5天。

    建设方武汉城投集团天兴洲道桥公司副总经理梅建松介绍,主拱顺利合龙,向大桥建成通车迈进决定性的一步。

    为何取名汉江湾桥

    “江汉七桥的桥名能否改成玉龙桥?”近日,关于汉江上的第七座大桥的命名,市民张先生通过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建议。

    张先生说,纵观汉江上的几座桥,都是三个字的。如长丰桥、古田桥、知音桥、月湖桥、江汉桥、晴川桥,且桥名都与桥附近特点和谐相符,这次江汉七桥的命名是否能够做到统一,也命名成三个字的?

    “造型像条龙,也与玉龙路接驳。”张先生建议,由于江汉七桥连接汉阳玉龙路,且从江汉七桥完成后的效果图来看,桥身宛若一条长龙横跨汉江,取名“玉龙桥”,大气磅礴相得益彰。

    “这座桥的名字已于2018年9月14日命名并对外公布,叫‘汉江湾桥’。”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工作人员介绍,该桥命名过程,是根据硚口区ZF的函件,经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社会公示、广泛收集市民意见,进行梳理后,函告市民政局对外公布。

    记者在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官网上查到了2018年8月20日发布的《关于汉江湾桥命名的公示》,公示对“汉江湾桥”的命名进行了解释:该桥地处硚口区、汉阳区,南北走向,位于永安堂港区弯道处跨越汉江,北接古田四路,南接玉龙路,距知音桥1.2公里,距古田桥2.5公里,汉江湾桥为联系汉阳十升地区、汉口古田地区的重要交通通道,由于地处汉江湾生态新城,故名汉江湾桥。

    可分流知音桥车流

    “现在,二环线知音桥比较拥堵,汉江湾桥建成后,可以分流知音桥20%—30%的车流,硚口和汉阳的市民出行更加便利了。” 武汉城投集团天兴洲道桥公司副总经理梅建松说,古田四路前往玉龙路,现在绕行知音桥需要15分钟,该桥通车后,可以节省10分钟。

    该桥汉阳段引桥在庙西湾设置匝道与知音大道平接。车辆可通过知音大道—玉龙路交叉口和上下匝道实现交通转换。

    针对网友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的留言,武汉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介绍,古田四路(沿河大道—古田帝园)道路,将随汉江湾桥建设同步拓宽改造,改造后的路面采用低噪声沥青,全路段均会考虑绿化带及非机动车道。

    另据了解,汉江湾桥建成后,将按照设计设置亮化设施,夜晚灯光效果明显,与汉江湾周边环境相契合,在完善周边交通便利的同时,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7 10: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产业地块受追捧
光谷将建设“华创会”永久会址
    长江日报讯(记者雷衎)26日,武汉迎来本月第2次土地拍卖,共出让8宗地块,成交总额约78.93亿元。值得关注的是,这8宗地块均为产业地块,产业类型涉及零售业、智能制造等,而今年疫情之后,武汉产业地块受到众多国内企业的追捧,显示出企业对武汉的投资信心。

    本场土地拍卖延续了网上揭牌和视频竞拍的方式,包括东湖新技术开发区2宗、江夏区1宗、洪山区2宗、东西湖区2宗、武昌区1宗地块,出让总面积约56.86万平方米。

    武汉高科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以4.47亿元拍得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侨兴街以南一宗地块,规划显示,本宗地将用于建设“华创会”永久会址。

    江夏区庙山产业园一商服用地同样引起关注,最终被武汉新开达置业有限公司拍得,成交价4.6亿元。该地块规划引进一家央企,在江夏区设立华中总部,并在江夏区注册;引进不少于8家国际批发零售品牌进驻。

    此外,武汉航石置业有限公司以10.44亿元,一举拿下东西湖区径河街滨河南路以南两宗地块。此区域将引进10家及以上智能制造方面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以及1家及以上世界500强企业旗下的工业物联网和大数据中心企业入驻。

    武汉重启以来,土地市场复苏势头迅猛,不少房企携真金白银来武汉投资。

    7月30日,宁波宣兴置业有限公司以23.38亿元拿下长江新城起步区今年首次出让的一宗地块,该区域将引进康养企业全国总部和专业医疗护理机构入驻,打造武汉医养新标杆。

    8月21日,武汉申绿国展实业有限公司拍得黄陂区7宗地块,该区域规划打造中部最大、全国前三的会展中心。

    9月30日,武汉融创武地长江文旅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落子黄陂,将建设全球最大室内冰雪娱乐综合体。

    中指研究院华中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李国政介绍,今年武汉土地市场复苏很快,同时,土地市场有一个结构性变化:随着城市发展理念转变,很多重量级地块、优质地块,“打包”了很多产业用地,将规划设计条件“前置”,明确产业导入、商业服务、文体服务等指标,比如大力促进总部经济,“这样房企拿地门槛提高了,但是资本依旧争相出手,印证了大家看好这里的市场与产业升级,看好武汉未来的发展前景。”李国政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7 10: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家和专家热议自主创新 :核心技术讨不来买不来,得靠自己
2020-11-26 23:28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11月25日下午,东风岚图汽车首款量产车下线。

  长江网11月26日讯(记者李金友)突破、掌握下一代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汉产高端新能源汽车。长江日报26日刊发《“合资”离场 “自主”登台》的报道后,引来企业家、专家和网友热议:“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讨不来,也买不来,要自立自强实现科技创新”。

  “关键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心脏、发动机,买不来,也讨不来,必须依靠自身进行创新。”因为有着被“卡脖子”的经历,湖北亿咖通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运营中心总监陆非深有体会。亿咖通科技是吉利集团战略投资、独立运营的科技创新企业,在武汉经开区建有车联网总部及研发中心、生产运营中心和销售中心,研发车载智能网联设备、智能化驾驶座舱以及车用芯片等。陆非介绍,由亿咖通主导定义、联发科设计的第一代车载芯片,已经成功把汽车芯片与手机芯片的性能差距拉近至3年,目前搭载这一芯片的车联网主机已大规模在武汉实现量产,“自主研发的第二代车载芯片明年在武汉量产,它的计算处理能力比第一代提升了4倍。”

  在东风公司技术中心自主创新展厅,展示了一个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盒子。“这些小盒子,是我们在‘十三五’期间自主研发的各种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的控制系统。”东风公司技术中心主任谈明强表示,虽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但芯片都是别人的,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需要打造开放的自主创新生态,“东风公司与中国电子、中国信通等央企合作,同时也与国内的一些创新公司合作,共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的新格局下,制造业应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需要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生态链共同努力和探索。26日,《汽车商业评论》总编辑在汉出席“铃轩奖”颁奖活动时表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危中有机”,供应链需要强起来,从新技术、被“卡脖子”方面进行努力,把由高精尖“卡脖子”技术的备胎变为“正室”,“取代进口,成为供应链上的‘新势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7 10: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家产业互联网企业将齐聚武汉数贸大会
2020-11-26 18:59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网11月26日讯(记者吴曈)由武汉市人民ZF主办的2020武汉数字贸易大会将于11月28日开幕。百家产业互联网企业将齐聚此次大会,出席2020中国(武汉)产业互联网大会,论道中国数字贸易产业发展,为武汉数字经济发展“集资引智”,注入新动能。
  众多企业和投资机构的大佬纷纷表示此次大会举办意义重大,对于来汉参会十分期待。亿邦动力董事长郑敏表示,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作为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受到了众多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关注,也应该会成为产业互联网平台投资布局的重点城市。国联股份总裁钱晓钧表示,非常高兴能参加此次2020武汉数字贸易大会,希望本次大会能激扬出产业新能量、新机遇,为武汉疫后重振做出积极行动。
  参会的产业互联网企业主要包括国联股份、齐心集团、慧聪集团、京东工业品、云筑网、积微物联、衫数科技、零零汽、中模国际、兰格钢铁网、云工厂、犀思云、衣邦人、町芒科技、茵曼、乐刻运动等,均是在中国产业互联网综合或垂直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平台。会上,产业互联网企业代表将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实际作主题分享,展现信息科技最前沿应用,研讨产业互联发展新方向。
  此外,还有数十家投资机构共同参会,包括嘉御基金、启赋资本、银河系创投、北极光投资、光大证券、青蓝资本、德邦证券、德同资本、东方富海、九盛投资、开创投资、思科德投资、凯辉基金、蓝驰创投、人民网投资部、赛意产业基金、毅仁资本、兆立投资、执势资本、致同中国、智数资本、中南资本、中银粤财等云集现场,寻找产业互联网最新投资机会,培育更具影响力的龙头平台,助推产业快速发展。
  2020中国(武汉)产业互联网峰会期间,将发布《2020产业互联网发展报告》,著名投资人分享2021年投资方向及理念,为全国数字贸易创新发展树立新的里程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7 10: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义乌小商品城等百余重点批发市场将齐聚武汉,推进商品市场数字化进程
2020-11-26 21:36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网11月26日讯(记者熊诗琪)由武汉市人民ZF主办的2020全球数字贸易大会将于11月28日开幕。2020中国批发市场年会暨全国商品交易市场数字化建设高峰论坛同期举行。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山东临沂商城等全国百余重点批发市场将齐聚武汉,共同探讨“双循环”格局下各地市场开放合作,把握商品市场数字化转型升级新机遇。

  山东临沂商城总经理孙思永表示,此前来过武汉多次,但这次参会是疫后第一次,心情很不一样。希望通过参与这次大会为武汉疫后发展助力,探讨线下市场数字化转型机遇,寻求外贸、跨境电商方面的合作。

  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集团信息中心总经理陈军松表示,此次来武汉探讨批发市场的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疫情防控期间,汉口北利用直播电商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帮助商户们化危为机,在数字化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希望能借助大会与汉口北等各大市场携手探讨实体市场的数字贸易发展新机遇。

  数百位全国批发市场代表将出席2020中国批发市场年会,共同推动加强全国各大区域市场间商务、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畅通商品国内大循环。年会同期举行的高峰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现场解读国家支持商品交易市场数字化建设相关政策,探寻数字化、智能化重塑批发市场的路径,焕新智慧市场新活力。义乌小商品城陈军松、山东临沂商城总经理孙思永、杭州意法服装城总经理郭福荣、卷皮网创始人夏里峰、汉口北集团总裁曹天斌等也将作为同台嘉宾,共同研讨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商品交易市场数字化转型升级之道。

  据悉,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商团和国内5000多家品牌将参加本次全球数字贸易大会及汉交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7 10: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江四岸”描画新武汉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严运涛 成熔兴

一城、两江、三镇、四岸——长江与汉水的交汇,在武汉形成独一无二的城市格局和山水人文景观。

大武汉恢宏的山水格局,辉煌的城市历史,在这里交汇。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基本骨架,在这里形成。

11月25日从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武汉市两江四岸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完成,提出对标上海等世界滨水名城,开发提升武汉“两江四岸”核心区,将武汉打造为世界一流的滨水城市。

“两江四岸”,新的变化,正在开启。

历史:产业重地蜕变宜居空间

11月23日,冬雨淅沥,驱车行驶在汉口沿江大道上,道路北侧摩天大楼林立,旧时欧式建筑栉比,街景在现实与历史之间瞬息切换,静静述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沧桑。而在道路南侧,汉口江滩公园气势恢宏,融防汛、景观、生态、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既守城市安澜、护长江生态,又供市民休憩,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武汉因水而兴,两江四岸是“城市之根”。“梳理历史可以发现,两江四岸核心区最开始是武汉城市产业发展的中心,后来产业渐进式外迁,才逐步具备了人居属性,成为‘江、园、城’有机融合的宜居空间,新《规划》也必须继续突出和强化这一定位。”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两江四岸规划专班(下称规划专班)相关负责人说。

她介绍,在三镇中,汉口从明清时四大名镇之首到近代开埠通商,就沿着长江、汉水沿岸发展起了集航运、商贸、金融、工业为一体的沿江产业集聚带。洋务运动时,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沿汉阳江岸线布设,奠定了武汉乃至中国近现代工业化的起点。辛亥革命后,大批民族企业家在武昌江边创办第一、裕华、震寰等纺织厂,使武汉成为当时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纺织业中心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武汉产业布局发生变化,工业项目逐步从两江四岸核心区向外扩散——“一五”期间落户武汉的国字头项目中,武锅、武重沿武珞路、中北路建设,而武钢、一冶则下延至长江青山段建设。

上世纪80年代起,武汉“两江四岸”人居功能开始彰显,黄鹤楼、晴川阁、龟山电视塔等地标性建筑先后矗立。新世纪初,两江四岸天际线不断长高,明珠豪生、马可孛罗等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相继落成,汉口江滩公园建成后,成为最受武汉市民欢迎的景点之一。

2010年至2012年间,武汉港告别客运功能、杨泗港货运功能外迁,武汉两江四岸核心区基本告别产业功能,转入以生态宜居和第三产业为主的重点功能区,汉正街、汉口滨江、武昌滨江等各大功能区,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规划解读】

《规划》将“两江四岸”核心区划定为以下区域:长江段从天兴洲大桥至白沙洲大桥,江段长约25公里,汉江段从汉江入江口至月湖桥,江段长约4公里,两岸腹地延伸1至2公里以重要干道为界,覆盖武汉主城主要功能区。

《规划》坚持“江、园、城”有机融合的思路,提出要形成“一芯两轴显山水,一廊十片融古今”的空间结构。其中,“一芯两轴”打造“武汉长江文明之芯”,锚固长江、汉江及东西山系为依托的两条“十字形”山水轴线。“一廊十片”打造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统筹布局十个错位发展的特色功能片区,包括三大古城历史风貌区、三大战略功能区以及四大特色区。

宜居生活上,《规划》提出要在主城区已形成的江滩公园基础上,重点完善汉口、武昌、汉阳三大“防洪保护圈”,并统筹防洪、景观、文化建设。打造山水相融、文脉相承,串联汉口、汉阳、武昌江滩公园的慢行体系。未来沿着江滩“碧道”,市民可无障碍地穿行于各个江滩公园。

文化传承上,《规划》明确以历史风貌区复兴千年古城风韵,强调“格局完整、风貌真实、文化延续”,通过保护修缮历史建筑、传承弘扬文脉底蕴、置换植入特色功能等方式,兼顾保护与发展,推动武昌古城、汉阳古城、汉口历史风貌区“古城新生”,建设大武汉历史人文集聚展示区。

现在:长江大保护夯实“生态底色”

11月23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王家巷码头江边,眼前的景象已今非昔比。就在几年前,从武汉关至龙王庙一带有20多个码头,趸船斑驳、污水横流,市民难以接近。“现在好了,成片码头消失,江面开阔,水面干净。”

改观得益于长江、汉江码头“革命性”整治:2016年起,武汉市优化调整103个码头,清理腾退出47公里岸线,使145公里长江武汉段秀出最美岸线。

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两江四岸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破坏。随着国家“长江大保护”战略的提出,湖北省、武汉市将修复长江生态摆在压倒性位置。

持续提升水质——2017年,武汉在全国首创跨区断面水质考核,哪里出现问题,辖区主要负责人会被约谈。“水考”单月考核,双月通报,年度算总账。2019年,长江武汉段11个跨区考核断面综合污染指数较2018年全部同比下降。2020年以来,长江水质稳定达到II类。

优化江滩建设——2015年6月建成开放的青山江滩公园,因被注入了“海绵城市”理念,被形象地称之为“会呼吸”的江滩,并获得世界C40城市奖。从汉口江滩到武昌江滩,从汉阳江滩到青山江滩,依江而建的生态滨水空间,正一寸一寸生长。

狠抓十年禁捕——2020年7月1日零时起,武汉对长江武汉段及汉江武汉段实施十年禁捕。此后,数以千计的渔民告别渔网渔船,在ZF引导下有序上岸,另谋出路,江边餐馆酒店纷纷下架江鱼菜品,保护江鱼成为共识。8月19日,一位武汉市民在长江武金堤张家咀段拍摄到江面上10多头江豚追吃小鱼的场面,视频传到网上,引来近百万人次浏览。生态专家说,“在长江干流中,能一次见到几头江豚都是幸事,这次在武汉城区江豚成群出没确属罕见。这从一个侧面证明长江大保护战略启动以来,长江水生态短期内有向好转变的趋势。”

【规划解读】

《规划》提出,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构建江湖联通的水系格局,以持续改善长江水质为中心,统筹推进排江尾水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推进沿江码头更新改造,增添市民亲水空间,创建“城水共生”的滨水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以“安全为基础、生态为基底、活力为根本”的理念,具体落脚在三个“更”上:

更安全——统筹防洪、景观、文化建设,重点完善三大防洪保护圈和三级堤防体系,形成更安全的城市防洪生命线;

更生态——推进完善“主城带状、外围点状”的“玉带串珠”亲水空间,做好天兴洲、白沙洲、南岸嘴的“生态留白”,打造更生态的百里江滩公园;

更活力——系统营造全民共享的文化广场、城市阳台、亲水驿站等高品质活动场,构建更活力的滨水公共空间。

未来:七大功能区激荡产业活力

在世界滨水名城中,上海“陆家嘴—外滩”滨水带的城市风貌和天际线景观最令人震撼,超300米、超500米的高楼俯拾皆是,已成为当代中国最具辨识度的景观之一。

相比之下,武汉长江江面开阔,岸线较长,再加上高层建筑分散在建设大道、徐东大街、中北路、光谷转盘沿线,使得长江两岸难以形成摩天大楼高度集聚的视觉冲击力。

“一味求高、求密并不适合武汉实际。”规划专班负责人说,武汉市的目标是在两江四岸构筑错落有致的滨水天际线,着重打造三大高层建筑簇群,即汉正街、汉口滨江、武昌滨江三大片区。同时充分发挥武汉桥都优势,将“七彩桥梁”打造成新的城市名片。

城市天际线的背后,反映的是武汉两江四岸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实力。

规划专班负责人表示,《规划》提出要形成“一廊十片融古今”的空间结构。“十片”中,除三大古城历史风貌区外,其他“七片”均与产业规划息息相关。汉正街中央服务区、汉口滨江商务区、武昌滨江商务区等三大战略功能区,聚焦国家中心城市战略新兴产业功能,创建当代国际化大武汉形象。青山滨江区、汉阳滨江区、谌家矶滨江区、白沙滨江区等四大特色功能区,谋划和推动老工业区转型、新区开发,着眼未来城市格局。

【规划解读】

在城市天际线上,《规划》提出,将采取视线通廊管控、立面修复提升、夜景亮化等方式,进一步擦亮黄鹤楼、晴川阁、防汛纪念碑等知名地标;围绕新老地标建筑群,构筑错落有致、恢宏大气的滨江天际线,着重打造汉正街、汉口滨江以及武昌滨江“三大高层建筑簇群”,并统筹好岸线与临江“第一立面”“第二立面”“第三立面”的关系,并注重建筑色彩与公共环境的整体协调。

凸显桥梁在武汉城市格局中的纽带作用,注重桥梁的交通、景观、观景等复合功能,增加慢行、旅游等交通服务功能,重点美化、亮化、彩化三环范围内、长江上的7座桥梁,提供最佳观景平台。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7 10: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特色旅游诚邀港澳游客打卡
湖北日报讯 (记者王理略、通讯员蔡婷)11月2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20港澳“美丽中国·心睇验”线上系列推广活动正式举行。湖北作为参会省份,向港澳业界和媒体展示了内地多样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此次线上推介活动分为北京主会场,以及湖北、广西、江西、香港4个分会场。通过“云”模式进行互动,中央人民ZF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代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负责人,港澳旅游业界代表,推介省区文化和旅游厅、旅游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推广活动。

此次活动,湖北旅游专题推介结合我省丰富而独特的高铁旅游资源,通过介绍经典主题旅游品牌和特色旅游线路,内容聚焦针对港澳市场推出的新产品、优惠政策及安全防疫措施和景区恢复情况,展现了湖北文旅资源清奇秀丽的特征,使港澳嘉宾充分感受到荆楚文化的豪迈与浪漫。

活动中,省文旅厅总规划师唐昌华以“长江旅游”“三国文化”和“茶道之旅”为引,发表主题致辞邀请港澳朋友来鄂旅游观光。随后,线上播放我省精心制作的主题推介片《打卡湖北——不可错过的14项特色体验》,赢得了5个会场与会嘉宾的一致称赞。主题推介片运用“主持人互动演播室讲述+特色体验推介片段穿插”的方式,以“高铁之旅”为引,带领境内外游客一起实地打卡荆楚各大旅游目的地,“寻访心中的湖北”,发出了“灵山秀水,荆风楚韵,全域皆可游”诚挚邀请。“从赤壁往西北方向,还有一处知名的三国文化打卡地,就是关羽当年镇守的荆州,关二爷当年‘大意失荆州’,今天来湖北旅游,您可就不要错过这座千年古城了”——极具互动感的推介语拉近了与港澳游客间的距离;“为热干面加油!”“小龙虾之于湖北人,大概相当于叉烧腊味之于港澳朋友”——清新给力的推介向港澳游客再现大武汉的市井烟火。考虑到很多港澳游客喜爱饮茶,此次推介还重点介绍了中俄万里茶道的源头羊楼洞品茶之旅,也受到热烈欢迎。活动最后,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徐勇抽出幸运大奖,送出两幅湖北汉绣非遗传承人黄春萍手绣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7 10: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阳逻港集装箱铁水联运迎来强势回升
2020-11-27 08:00:33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讯(记者 徐靓丽)据湖北省交通运输厅26日消息,通过近5个月的不懈追赶,武汉阳逻港铁水联运示范基地6-10月累计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2万标箱,同比增长89.48%,实现了强势回升。其中10月份达到5500标箱,为今年以来单月最高。截至11月18日,累计完成到发量29607标箱,追平了去年同期,全年增幅首次实现“由负转正”。

长江新丝路公司联合武汉中远集运设立空箱堆场和修箱点,进一步完善示范基地服务能力。直接减少了基地与集装箱码头间2.5公里的转运环节,进一步降低了转运时间及成本。

长江新丝路公司以铁矿砂作为参与“公转铁”项目的重点突破口,首次采用35吨型敞顶箱,推行铁水联运“散改集”,搭建起铁矿砂“公铁水”多式联运体系。铁矿砂走水运至阳逻港上岸,经铁路到陕西勉县,经济上较传统集装箱运输模式下运价节省9元/吨。

长江新丝路公司还主动与北大荒农垦集团接洽,开展玉米物流贸易一体化合作,将东北粮食水运至武汉铁水联运基地,进行武汉本地分拨、铁路省内分拨、铁路西南分拨,打通了东北-武汉-云贵川陕的“北粮南运”物流大通道,促进粮食南北方产销衔接。

自2019年6月起,“沪-汉-蓉”铁水联运外贸箱首发,实现了外贸箱在港口与铁路间直转。疫情之后,铁水联运基地引导更多外贸箱走铁水联运,形成“日韩/东盟-水路-阳逻港-铁路-欧洲”的双向国际物流大通道。截至11月中旬,铁水联运外贸箱量突破0.7万标箱,为2019年全年外贸箱量的3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7 10: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三季度我市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11.6%

今年以来,我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全市916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06.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比今年上半年增长71.0%,增幅首次实现“由负转正”。

分产业类型看,文化制造业营业收入155.40亿元,同比下降26.9%,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1.9个百分点;文化批发和零售业97.73亿元,下降17.5%,降幅收窄18.1个百分点;文化服务业1053.73亿元,增长25.4%,增速较上半年提高20.6个百分点。

分领域看,文化核心领域(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文化娱乐休闲服务)营业收入1144.02亿元,同比增长20.2%,增幅较上半年提高20个百分点;文化相关领域162.84亿元,下降25.8%,降幅收窄13.8个百分点。

分区域看,三个功能区(武汉开发(汉南)区、东湖高新区、临空港开发区(东西湖))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29.06亿元,同比增长43.1%,增幅较上半年提高24.6个百分点;中心城区和新城区营业收入为427.65亿元和141.08亿元,分别下降11.0%和16.2%,收窄15.2和10.1个百分点。

分行业类别看,在文化及相关产业9个行业中,新闻信息服务营业收入154.91亿元,同比增长69.1%,比上半年提高51个百分点;创意设计服务626.04亿元,增长29.4%,比上半年提高26.2个百分点;内容创作生产254.49亿元,增长11.8%,比上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其余6个行业虽仍为负增长,但降幅明显收窄。

“互联网+文化”新业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广播电视集成播控,互联网搜索服务,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数字出版,其他文化艺术业,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游戏服务,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增值电信文化服务,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广告服务,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版权和文化软件服务,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其他智能文化消费设备制造)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83.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42.2个百分点;占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4.7%,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互联网广告服务、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等3个行业小类的营业收入增速均超过100%。

从发展趋势看,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持续改善,文化消费需求尤其是线下文化娱乐会进一步恢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将不断提升,复苏态势持续巩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6 17:59 , Processed in 0.093328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