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5772|回复: 10

第一财经发布8大新兴产业全国分布地图 宁波4项排名居全国前五 仅次于上海深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6 09:22:46 | |阅读模式
       近日,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联合启信宝,选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8个热门行业,并提取了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相应的企业数量。这里我们聚焦在特定产业的企业总数量,通过它们反映出的城市产业集聚度,作为研究全国产业地图分析的切入口。其中,宁波在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国前5名,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分布分别处于全国第6、第10位。

       8大新行业里,有4大领域企业规模位居全国前5位的城市,只有上海、深圳、宁波这3座城市。若是将这8大行业的排名累加,不难看出宁波的相关企业集聚规模高居全国第3位,仅次于上海和深圳。榜单选取的新兴产业数量排名,固然只是衡量产业分布的冰山一角,却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宁波的亮眼表现,既是对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肯定,也留下了一些问题供从业者思考。

       在榜上有名的新兴产业中,宁波在高端装备、新材料的表现最为突出,前者位居全国第2位,仅次于上海;而后者取得全国第3位的佳绩,仅次于上海和深圳。众所周知,机械装备被称为“工业之母”,而材料是“工业的粮食”,在这两大基础性领域的集聚效益,正是宁波制造业家底雄厚的体现。

       更重要的是,宁波引进大院大所、厚植“栽树工程”的举措,为产学研结合搭建了平台。今年9月,宁波高端装备海外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落户,为本土企业打造“技术超市”;西工大宁波研究院的投入使用,让柔性电子材料等优秀科研成果有了落地的可能。与此同时,宁波还紧随新能源、工业互联网这两大万亿级市场的风口,布局的规模分别位居全国第3位、第5位。

       当然,通过这份榜单,我们也能看出宁波的产业结构中有待提升的部分。在生物医药、大数据方面,宁波的相关企业数量分别位居全国第18位、第22位,低于宁波GDP在全国的实力排行。就生物医药领域而言,全国排名的前四位被“北上广深”包揽,而杭州、武汉、西安、苏州的表现也不甘示弱。尽管宁波拥有美诺华、海尔施、美康生物等龙头企业,但相形之下,整体的产业基础,和光是上市医药企业就有超过40家的深圳相比,仍显得有些薄弱。

       好在宁波已开始奋力追赶。7月底,宁波市出台《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见》,从新建产业投资项目、培育高成长潜力企业、支持技术应用与研发创新等方面发力,抢占产业布局的高地。今年前三季度,宁波的生物医药工业增加值增速高达15.3%,显示出强劲的潜力。

       大数据领域,是宁波产业分布的另一大短板,而“北上广深杭”是该行业名副其实的“王者”。且不说阿里、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网易的“高手云集”,光是这些巨头给城市带来的溢出效益,就足以培育相关产业生长的土壤。宁波本地的大数据、互联网相关人才较为短缺,这一点可以通过引进高校、提升研发投入来补足,让更多人在宁波加入到相关课题、专业方向的研究,并从事相关工作。目前,宁波正在大力建设软件名城,推进与阿里巴巴、华为、东华软件等头部企业的合作,而包括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等本土高校,正在纷纷开设数据科学、大数据应用相关专业,为业界输送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有望在未来改进这一现状。

       应注意的是,榜单仅是产业集聚效益的体现,而规模与质量往往是两个衡量维度。有业内人士曾感叹:深圳有富士康、青岛有海尔、佛山有美的,而宁波缺乏引领城市的制造业龙头企业。宁波制造留下了一道“如何做大做强”的思考题。今年以来,无论是承接浙江自贸试验区的扩区,还是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大院大所等高能级平台,对宁波而言都是改变现状的契机。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22:42:59 |
本帖最后由 逸雪霁蓝 于 2020-11-10 10:00 编辑

       对8个行业在全国的企业数量分布不难看出,由于行业的建立时间、发展基础以及行业产业链的特性,它们已各自呈现出典型的布局特征。长三角城市在高端装备、节能环保和工业互联网企业数量上都占据了绝对优势,城市群内的企业总数分别占全国的53.63%、43.73%和51.15%。

       上海是全国范围内高端装备和节能环保产业企业数量第一的城市,它也带动了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长三角内部城市受益于上海的产业外溢和产业转移红利,承接了产业链中一部分功能或成为产业了转移的基地——例如上海的部分汽车工业就近转移到了扬州、宁波、南京等地区。

       京津冀在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北京和天津企业数量均在全国排名前五。受它们的影响,沧州、邢台、保定在节能环保领域表现亮眼,石家庄和保定也在生物医药行业保持领先地位。

       珠三角和成渝的城市加起来构成了72.71%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其中珠三角企业占到了46.41%,成渝企业占到了26.30%。在珠三角城市群内部,深圳、东莞是这个产业的核心城市,它们带动了整个产业在佛山、珠海、中山等城市的发展;而成渝都市圈更多体现为重庆、成都双核发展。

       从个体城市的发展来看,长三角区域城市发展优势最为明显。作为城市群的核心,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都在热门新兴产业的集中度上体现出绝对优势。上海的产业发展最为全面,而深圳则特色最鲜明——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数量占到了全国了13.25%,大数据企业占到了14.66%,工业互联网企业也占到了8.11%,都占据了绝对优势。

       杭州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和大数据均位列全国前十,也拥有阿里巴巴、支付宝、海康威视、杭叉集团、华东医药等龙头企业。苏州的特色产业则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领域,这里拥有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批国家级开发区,其中纳米材料、光伏制造、半导体制造等领域都有一大批技术领先的头部企业。

       在二线城市中,长三角区域的宁波、无锡、温州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不同于郑州、长沙和合肥通过政 府加大投入、给予土地、信贷、税收等政策优惠的模式引进大企业,宁波、温州等长三角城市则更多的通过普惠性产业政策来引导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加快攻关。例如温州推出了产业政策奖励系统,政 府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奖励企业研发创新、扶持小微成长企业等政策服务,间接推动本地企业创业创新,形成一批中小企业,在企业数量和行业集聚度上占据了优势。

发表于 2020-11-10 09:29:32 |
所以这业绩榜是怎么把宁波排到二线去的
发表于 2020-11-10 09:30:31 来自手机 |
最逗的是依然把宁波排在二线,一财这煞笔媒体看样子是打算黑我波到底了
发表于 2020-11-10 12:56:36 |
看到是第一财经发步就知道啥货色了,果然成都第一
发表于 2020-11-10 13:00:52 |
現代中還要靠前,新材料新能源這些寧波絕對中國領先,畢竟20年前就開始的布局...
发表于 2020-11-10 13:46:29 |
因为今年一财在前面就已经把宁波列为二线了啊,所以这里还是二线没什么好奇怪的。不过我看好接下来两年宁波重返新一线。
发表于 2020-11-10 14:39:30 |
胡安 发表于 2020-11-10 13:46
因为今年一财在前面就已经把宁波列为二线了啊,所以这里还是二线没什么好奇怪的。不过我看好接下来两年宁波 ...

就这成都垃圾媒体的排名,理他干嘛
发表于 2020-11-10 22:55:59 |
论不要脸,我最服这都
发表于 2020-11-11 10:15:44 来自手机 |
拿着郭嘉的救济到处招摇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10:44:46 |
这次第一财经发布的8大新兴行产业全国分布地图是8个行业的城市企业数量排位,城市企业数量当然不能完全体现产业总规模和综合质量。数据是客观的,基于数据分析评价是主观的。第一财经如果还和“新一线城市”榜,简单基于特定数据加总就对城市排位分层,那对于这次的产业分布地图,“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就要变成“沪深甬”格局了。

这种常识第一财经当然很清楚,所以这次主要只发客观数据,数据主观分析和理解主要由大众自行判断。这次8大新兴行产业全国分布地图,第一财经没有再做城市排位,而是直接沿用之前的主观排列的“新一线城市”榜。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19 17:40 , Processed in 0.08505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