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367|回复: 8

[经济资讯] 深圳国际专利申请量领先纽约 连续16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29 08: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年PCT专利申请量17459件,连续16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6月29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王海荣)今年4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日内瓦发布报告,中国成为2019年最大的国际专利申请来源国,华为以4411件夺冠,另有6家深企跻身前50

强。《深圳市2019年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显示,深圳当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7459件,约占全国申请总量的30.74%(不含国外企业和个人在中国的申请),占全省总量70.61%,连续16年居全国大

中城市首位。对比重点国际创新城市,深圳的PCT国际专利申请公开量仅次于日本东京,大幅领先纽约。

《白皮书》还显示,深圳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授权量增速、有效发明专利5年以上维持率、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五项核心指标均居全国第一。截至去年底,深圳累计有效发明专利量达138534件,每万人口

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6.3件,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倍。

PCT为“专利合作条约”的英文缩写。PCT申请量被视为折射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专利合作条约》(PCT)自1978年生效实施以来,PCT成员几乎覆盖了世界上所有实行专利制度的重要国家。

通过PCT途径提出国际申请,可以选择一个、几个甚至全体成员国作为指定国,要求其授予专利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9 08: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会越来越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9 08: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业板注册制前三批50家企业亮相 深圳共有7家 IPO企业入围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6月27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钟国斌 见习记者 周良成)继创业板注册制首批、第二批受理企业出炉后,创业板注册制第三批7家受理企业近日亮相,包括南京商

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山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安联锐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至此,深交所创业板注册制已受理IPO在审企业50家。

据记者统计,前三批获受理的50家IPO企业中,特发服务、崧盛股份、英诺激光、科翔电子、金源照明、惠云钛业、怡合达、欧陆通、博硕科技、稳健医疗、信濠光电、蒙泰高新纤维、安联

锐视等13家广东企业入围,其中特发服务、崧盛股份、英诺激光、欧陆通电子、博硕科技、稳健医疗、信濠光电等7家为深圳企业。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认为,深圳企业7家入选前两批并非偶然。“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深圳创新创业的城市基因催生了一批新经济企业,目前新兴产业已成了深圳经济

增长新引擎,预计今后会有更多深圳企业登陆创业板。”

武汉科技大学教授董登新认为,深圳企业数量最多,说明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对于深圳的企业,以及广东的企业是一重大利好,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今后直接在深圳创业板上市。“第二批中也有不少湖北、安徽等内地省份企业,说明创业板IPO的门槛降低了,是对全国创新型企业都是利好,能够让实体经济更容易获得融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4 11: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大基因“火眼”:中国科技抗疫的闪亮名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4 11: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大基因“火眼”:中国科技抗疫的闪亮名片
2020-07-04 08:24 来源:深圳特区报

人工智能朗读:  0


“火眼”实验室装备了华大智造高通量自动化病毒核酸提取设备,通量达到192样本/80分钟,一人可同时操作三台,相比人工提取有50倍的通量提升。

原标题:为全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深圳力量

华大基因“火眼”:中国科技抗疫的闪亮名片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7月4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 实习生 谭梓健 文/图)6月16日,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调至二级。“应检尽检、愿检尽检”核酸检测快速铺开。其中,由华大基因等机构经过3天施工调试,北京大兴气膜“火眼”实验室正式启动运营,在升级改造之后,日检测通量达到10万例,成为目前全球日检测通量最大的气膜“火眼”实验室,有效缓解北京地区的核酸检测燃眉之急。

事实上,凭借前沿基因科技和自主可控核心工具,华大基因运营的“火眼”实验室走出国门,为全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深圳力量,成为中国科技抗疫的一张闪亮名片。

3天建起超大核酸检测实验室

北京大兴区体育中心,华大基因的“火眼”实验室已经搭建完毕,16个气膜舱构成历史上最大的核酸检测实验室,全部投入运行后,日检测通量可达10万例。

核酸检测的样本,存在传染风险,这就要求检测实验室必须是“负压”状态,这也是华大最终选择用双层气膜的原因。三个气膜舱构成一套完整的核酸检测流程,相邻舱之间有单向的传递窗。

华大集团北区首席代表刘心表示,北京大兴气膜“火眼”实验室的搭建仅用了3天时间。该实验室通过气膜这种方式来搭建,能够实现快速响应。但其整体的实验室功能又和传统的实验室是一致的,是一个可移动、自动化、大通量的核酸检测实验室。该实验室建成后,极大地提升了北京地区核酸检测能力,目前,华大基因北京地区检测总量已达百万例。

3天建起超大核酸检测实验室并非易事。华大基因国内“火眼”实验室总指挥朱师达介绍,建设团队前后调集2000多台设备,都在两三天内完成紧急调拨。此外,华大500多员工投入抗疫中,还有合作伙伴上千人在实验室工作,短期内迅速提升核酸检测能力,为北京防控抗疫作出了巨大贡献。

海外总检测日通量超30万例

华大集团副总裁李宁说,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华大基因运营的“火眼”实验室已成为防控抗疫的“中国名片”,从中国走向全球,已在阿联酋、文莱、塞尔维亚、沙特、澳大利亚、菲律宾、加拿大、加蓬、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落地,将成为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新冠疫情的“前哨”。目前,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火眼”实验室已启动或在洽谈中,预计总检测日通量超过30万例。

李宁介绍说,现在外派海外抗疫的华大员工已逾百人。他们带着华大在国内通过抗击疫情得到的宝贵经验,以及运营实验室的技术和能力到当地。所以这也是把中国科技抗疫的技术、经验、标准输出到海外。各方一起和当地建立互信互利的良好合作关系。

“火眼”强势“出海”的底气来自自主研发的先进工具和设备。据介绍,实验室装备了华大智造高通量自动化病毒核酸提取设备MGISP-960,通量达到192样本/80分钟,适用于企业、临检、医院等领域的中高通量用户,一人可同时操作三台,相比人工提取有50倍的通量提升。

说到未来的计划,李宁表示,华大提供“火眼”实验室的整体解决方案,带去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并为当地的实验室人员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等。这不是短期的事情,而是希望在当地持续做下去,为当地公共卫生领域提升应急反应能力。

“火眼”支撑公共卫生新基建

“火眼”实验室是在中国抗疫中诞生的、用于病原检测的完整技术方案、成套设备、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正在对外输出,填补世界病毒检测短板,为全球抗疫作出贡献。

李宁介绍,在疫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火眼”实验室有相应的四大技术体系服务于科研和临床诊疗:用于病原测序的高通量测序技术;用于大规模病原鉴定和临床诊断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免疫蛋白分析技术;单细胞组学技术。

应疫情防控需要,“火眼”在国内的主要任务是承担新型冠状病毒的PCR检测,但“火眼”的本质是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成套设备、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可动态化地用于多个传感染疾病的防控,及疫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承担起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作用。

朱师达表示,面对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火眼”能在短时间内搭建完成,迅速提升当地高通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而在疫情平稳后,“火眼”实验室还将会在生育健康、传染感染疾病、肿瘤等方面的大规模人群检测上继续发挥优势,成为各地医疗卫生体系改造升级中的“标配”,也是改善民生健康,促进生命科学的研究以及发展生命健康产业重要的公共卫生新基建。

夯实的技术体系,让“火眼”不仅能出色地完成新冠疫情的防控需要,在疫情防控结束后,也能迅速为更多公共卫生防控服务。目前,在“火眼”落地的部分国家或地区中,“火眼”实验室不仅作为疫情防控的一个重要手段,更被视为当地数字化医疗转型,以及全面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便是“火眼”,以及“火眼”背后的中国科技所创造出的巨大生命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4 13: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各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是不断加强。如何评价一个城市发展是否优质?其实有很多标准,但中国城市资本活力指数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中国城市资本活力,依据城市上市公司的数据,反映城市的资本活力,是衡量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这个指标不依据城市的历史,而是综合反映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动力。


7月3日,上海发布了中国城市资本活力指数报告,其中显示前三名的分别是深圳,杭州和上海。这个结果让人出乎意料,杭州超越上海,成为城市资本活力榜的第二名。

前十名分别是深圳,杭州,上海,苏州,北京,广州,无锡,武汉,南京,宁波。报告指出,这些城市的这本活力平稳向好,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学院编制,基本是每两年发布一次。城市资本活力指数的组成具有科学性,分为三项指数,五个指标,综合形成了对一个城市资本活力的评价。而整个评价体系主要依据城市中具有什么样的公司,这也是城市发展的潜力和动力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7 01: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大基因派了不少科学家团队以及医疗团队前往国外疫情严重的地区,进行 采集样本研究对策。

我的朋友也报名通过层层选拔和考核了,前往中东以及欧洲地区成为华大基因的兼职,为期半年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7 09: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vigor 发表于 2020-7-4 13:20
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各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是不断加强。如何评价一个城市发展是否优质?其实有很多标准,但中国 ...

这个评选的标准及角度一定好独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7 12: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高等教育初露头角:从“去深圳工作” 到“去深圳读大学”
2020年07月07日  07:00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帆
在产业的吸引力之外,凭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深圳吸引人才的通道正在增加。招得来优秀的大学生,毕业后留得住,这将是深圳高等教育与这座城市经济发展互动的新形式。

李晓西(化名)是中部一所985高校的大四毕业生,不久前通过了中山大学的考研复试,但他特意强调,“我报的学院是在深圳。”

7月6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官网显示,距离深圳校区启用进入最后9天倒计时。李晓西将成为在新校区就读的首批学生之一,家人一直在深圳工作,所以他选择来这里读研究生,恰巧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有合适的专业。毕业之后,如果顺利的话,他希望能够留在深圳工作。

这是深圳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年轻人从选择“去深圳工作”到“去深圳读大学”。近年来,深圳凭着宽松的落户政策、丰富的就业机会,“收割”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毕业生。

在产业的吸引力之外,凭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深圳吸引人才的通道正在增加。招得来优秀的大学生,毕业后留得住,这将是深圳高等教育与这座城市经济发展互动的新形式。

深圳高教实力快速扩张
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深圳是唯一没有“双一流”高校的城市。

这一定程度代表了深圳高等教育与其经济实力不相匹配的尴尬地位,但仅用传统指标来衡量深圳高校的整体实力似乎也不合理。

近日,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发布了世界大学排名榜单(1000所高校),南方科技大学今年首次进榜,并一举获得了排名第323名的成绩,这一成绩排在了内地高校第14位。深圳大学也在去年首次冲入这一榜单,并且今年名次提升至全球排名601-650位,位居国内高校33位。

2019年,深圳技术大学迎来首次独立招生,也是该校招生的第三个年头,但招生生源表现已经排进了广东省高校前十。

如果再将合作办学纳入评价体系,深圳的高教实力还将再上一个台阶。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自2014年开始招生,截至2019年学校已连续4年成为广东省内院校中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016年招首届本科生,2019年录取分数线已明显反超本部。该校经管学院执行院长黄成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所大学离开本部办的教育机构能够比本部更受欢迎,这在高等教育史上称得上是一个奇迹,而深圳帮助创造了这个奇迹。

2019年,深圳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为11.32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约1万人。此外,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3.63万人,在校研究生2.10万人。

根据深圳2016年出台的《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到2025年,高校达到20所,在校生达到25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0万人,研究生规模约4万人。

虽然距离2025年的目标仍有不小的差距,但深圳正处于高校数量、招生规模快速增长的扩张期。

深圳技术大学今年将面向全国招收1600人,这一数字对比去年翻了一倍,并且今年在以工科为主的基础上,学科授予门类将涵盖工学、文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5种,其中文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相关专业开始招收文科生。

根据2019年年底中山大学披露的情况,深圳校区第一批学生约4000人,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已设10个学院。未来院系将达20个,预计在校生2万人。

一位深圳本土投资人士十分看好中山大学在深圳的落地,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因为其本身就是一所广东高校,未来毕业生留深的几率会更高。此外,它坐落于光明科学城,科研单位、创新企业在这里聚集,而中山大学本身也将成为高学历人才的孵化和聚集地。

从异地办学到“内部孵化”
不久前,深圳教育局在回应网友提问时称,按上级部门要求,深圳市洽谈引进武汉大学建设深圳校区项目不得不终止。

终止的主要背景是,2016年以后教育部对高校异地办学政策收紧。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审慎决策建设新校区,原则上不支持、不鼓励跨城市、跨省建设新校区,特别是具有本科教学功能的新校区。

更早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深圳官方了解到,中国人民大学在2016年4月与深圳ZF签署了合作办学备忘录,将在深圳设立校区,但这一项目可能也无法获得批复。

近年来,合作办学成为深圳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当相关政策收紧之后,是否意味着深圳的高等教育将进入新阶段?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南方中心主任臧敦建向记者表示,异地办学政策收紧对深圳有影响,但影响可能有限,未来深圳办大学仍有很大的增量空间,并且形式多样,包括自办大学、引进非教育部下属高校、扩大中外合作办学、举办非独立法人地位的学院或项目、发展民办高校等。

“比如像民办的西湖大学,在深圳完全可以落地类似的高校。”臧敦建说。

事实上,对于深圳而言,发展高等教育很大程度运用了“借力”的方式。不止是引进异地办学项目,目前深圳的几所高校走的也是“内部孵化”之路。

不久前,由南方科技大学牵头的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项目,取得深圳发改委立项批复。目前,各项建设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将于2020年正式开工建设。先在南科大设立二级学院,之后计划于2024年成为独立设置高校。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也在今年3月向外表示,深圳音乐学院已经交由港中大(深圳)来筹备建设。

此外,在深圳这块充满改革基因的土地上,各界对它的高等教育充满了更多的期待。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出,加快创建“深圳高等教育特区”并确立其在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全中国和全世界的战略定位,通过高等教育体制创新先行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示范,为“双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臧敦建表示,深圳在校大学生人数突破10万人的时间并不长,与很多城市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未来,深圳仍需要多层次、多形态办学。

返回21经济首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5 18:49 , Processed in 0.06733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