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8071|回复: 36

[项目进度] 华工国际校区/港科大(广州)全球招聘;华工新招研究生人数超过本科新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7 00: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niceGZH 于 2020-9-7 14:48 编辑

9月6日,华南理工2020级的6648名本科新生与7093名研究生新生入学报到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00906361044.html



香港科大广州校区拟五年内全球招聘400名教师
香港科大商学院内地办事处 2020-04-24 

香港科大(广州)占地面积达1.13平方公里,研究及教学大楼位于校园正中心,彰显校方对学术与科研的重视。
(星岛日报报道)香港科技大学昨日为坐落在广州南沙区庆盛的校区项目进行网上筹备简介会,详细介绍校区环境及发展蓝图,吸引逾三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观看,主持会议的香港科大首席副校长倪明选教授指出,校区首阶段工程项目将于2022年9月竣工,冀于五年内从世界各地招聘四百名教师,待遇与香港科大一致,现在通过先导计划修读分校课程的学生将获颁香港科大学位证书。网上筹备简介会上校长史维教授作开场发言,首席副校长倪明选教授详细介绍香港科大成立至今的发展及成就,及后分别由来自香港科大理学院、商学院等四个学院及跨学科课程事务处的院长介绍学院现况及未来规划。倪明选教授透露,校区首期工程将于2022年9月竣工,现正参与先导计划、在港修读广州校区课程的106名研究生,以及下学年预计招收的150名研究生,届时将「在新校园」上课,这批学生在完成毕业要求后,将获颁香港科大学位证书。位于广州的校区会以信息、功能、系统、社会四个枢纽为核心,四位署理院长轮流介绍各枢纽将开办的跨学科课程,涵盖数据科学、机械人与自动化系统、人工智能、先进材料等领域,与香港科大课程及研究互相补足,计划于五年内从世界各地招聘四百名教师,遴选标准及薪酬待遇与香港科大一致。校园建筑风格延续香港科大可持续智慧校园理念,依水而建,建筑亦以四个枢纽为轴心分布,研究及教学大楼位于校园正中心,代表学术与科研是分校区的「灵魂」和「心脏」,并以成为领导世界的研究型学府为目标,副校长叶玉如教授补充,香港科大现有十个核心范畴的研究项目,研究人员可使用先进的设施进行科研,成果亦可通过学校与不同业界的合作伙伴完成知识转移,促进社会进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7 00: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南理工广州国际校区师资云招聘 :最高 1000 万住房补贴

南方都市报 • 南都原创
原创
2020-04-26 19:41
南都讯 记者贺蓓 通讯员 蓝元 卢庆雷  日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面向全球,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和校区网站上正式公布了2020年春季师资招聘计划。
本次师资招聘采用云招聘形式,实行线上报名方式,招聘涉及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微电子学院,涵盖但不限于生物材料、人工智能、分子设计与合成、毫米波/射频/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等交叉前沿学科方向。
据悉,广州国际校区已全面实行以预聘长聘教职制(Tenure Track)为核心的教师聘用制度,此次教研系列师资招聘分设预聘岗位(助理教授、副教授)和长聘岗位(副教授、教授),招聘人数不限,报名长期有效。
大家都关心待遇如何?
记者了解到,在工作条件上,校区为入职人员提供充足的科研场地;根据学科差异,提供相应有竞争力的科研启动经费;保障研究生招生指标;提供科研助手;推荐申报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的各项人才政策。
在生活条件上,校区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相应职位,提供有竞争力的协议薪酬,其中对于已获得国际一流大学教职职位的申请人,薪酬按“一事一议”议定;提供校区人才公寓或广州市人才公寓;根据广东省、广州市相关政策,符合条件者可获批100万—1000万人民币的住房补贴;子女可入读华工附属中、小、幼 ,全面建成后的广州国际校区校区将配备幼儿园、小学。此外,按规定享受华南理工大学相关福利待遇。
华工广州校区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地处广州国际创新城南岸核心区,占地面积约1700亩,一期校园已于2019年9月启用,2021年将全面建成。校区首开中国部、省、市、校四方共建之先河,依托学校优势学科资源和理工特色,聚焦国际前沿交叉学科,采取“以我为主、国际协同”的办学机制,与国(境)外著名高校开展合作。
校区定位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和理工特色,分步建设10个新工科学院,首期重点打造先进材料、生命科学、人工智能与高端制造、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四大学科群,现已成立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和多个研究院,增设多个新兴学科方向,已形成完整的本、硕、博,在地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英文版招聘启事链接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s/YbIeQeKz7X1U5NGh-cs_8A
中文版招聘启事链接地址:
http://www2.scut.edu.cn/gzic/2020/0327/c19252a369813/page.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7 10: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松校长赴广州国际校区调研考察


察看校区整体规划沙盘

  日前,高松校长率队前往广州国际校区调研考察并召开座谈会。党 委副书 记陶韶菁一同参加调研。

  调研座谈会上,高松仔细听取了校区疫情防控、二期工程建设进展等相关情况以及校区书店概念设计方案的汇报。

  广州国际校区在疫情防控期间加强校园管控、保障线上教学和优化学生管理服务,工作成效显著,高松对此充分肯定。他表示,虽然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绝不能掉以轻心,要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特别要注意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同时要积极准备,做好学生返校复课相关预案。

  当前,广州国际校区二期工程建设前期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高松强调,要充分吸收和借鉴一期工程中的经验总结,与相关单位保持密切沟通,加快推进二期工程建设,确保校区整体按期建成,早日为师生呈现一个中西合璧、博雅通达、智慧交互的国际化校区。


  座谈会后,高松还到校区一期工程第二批交付场地、公共实验室装修施工现场以及集中医学观察室现场实地考察。

  学校科学技术处、广州国际校区各办公室、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7 10: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42万人在线参与:中新两国探索国际“IP孵化”
2020-04-27 09:17 来源:南方网 李鹏程 字号减小字号增大
  牙齿是什么颜色?在公众的一般认知中,牙齿是白色或浅黄色。但是在科技人士看来,牙齿颜色千差万别,轻微的色彩差异,就能带来不同的美观效果。在修复牙齿过程中,比色板可以对牙齿配上瓷粉颜色,让义齿颜色达到与每个人自然牙的颜色接近的美观效应。

  给牙齿上色的过程看似轻易,实则暗藏了生物医疗的科技专利。4月26日,在“国际协同 IP转化孵化产业化”——中新口腔数字化医疗产业云端交流会上,“数字化比色板项目”公开亮相。

  作为中新口腔数字化医疗产业全流程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以该项目为代表的产业化路演,从传统的技术,‍‍到依托新加坡口腔技术,通过对接资本、人才、数据、技术等国内资源要素,落地广州开发区,最终建设了完整的中新口腔齿科数字化医疗产业体系。

  9场知识产权活动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指导

  以“知识”为名的中新广州知识城,是中国与新加坡的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致力于建设知识创造示范区,奋力建设知识城粤港澳大湾区知识创造示范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

  2020年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中新广州知识城合作事务办公室主办了“国际协同 IP转化孵化产业化”——中新口腔数字化医疗产业云端交流会(下称“交流会”)。此次线上交流对接会采用了直播方式,超42万人同时参与本次直播活动。

  交流会通过叠加**、企业、产业、技术、数据、资本、人才等要素资源,共同支持‍‍中新口腔数字化医疗科技成果的孵化产业化,推动传统的数字化转型,形成体系建设。

  参与路演的项目,完整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口腔齿科的产业体系。通过路演,‍‍中新**机构及新加坡/MIT共同研发的Glissade口扫团队,将共同推动口腔齿科体系项目落地广州开发区中新知识城,‍‍促进口腔齿科孵化转化产业化。

  此次活动也为2020年该区知识产权专题系列活动画上了句号。自今年4月以来,在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指导下,广州开发区举办了9场形式多样的活动。

  具体包括知识产权线下主题沙龙、科创板上市辅导专题线上培训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线上对接活动、5场“健康中国”知识产权系列大讲堂培训课程、“国际协同 IP转化孵化产业化”—中新口腔数字化医疗产业云端交流会。

  这些活动为企业提供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全链条的需求对接及实操指导服务,全部活动总共吸引了97.85万人在线参与。同时,活动收集了45家企业全面的知识产权信息,为企业提供了有深度、个性化的《知识产权诊断意见书》。

  “目前为止,有22家企业通过活动与银行对接了专利质押融资业务。”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董事长兼总经理秦海鸥介绍了IP转化孵化产业化核心要点,包括高质量高价值技术、以企业为主体、技术的未来价值和产业化前景、政产学研金用服等内容。


  新加坡国立大学海外最大合作项目落户广州

  “广州开发区正在大力推动知识产权驱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战略。”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局长蓝伟锋在致辞中谈到。

  坐落于广州开发区北部,中新广州知识城作为中新合作的战略平台已历经10年的发展。2018年11月,知识城正式升级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2019年2月,知识城成功列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重大创新载体。

  “知识城位于黄埔千年古港,本身就具备了‘海上丝绸之路枢纽节点’的天然基因,战略发展优势的三重叠加使得知识城前景非常可期。”中新广州知识城合作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徐晖表示,中新广州知识城未来发展形成的格局已经拉开。

  目前,知识城引进了1700多家中外企业,注册资本达到了1600多亿,企业平均注册资本达到1亿元。中新两国共建国际联合研究院项目,研发人员突破100人,知识城在现有合作基础上不断拓展与新加坡的科研机构合作。

  新加坡国立大学在海外最大规模的合作项目“广州创新研究院”正式启动建设。除此之外,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黄埔国际创新设计研究院,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新大数据和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也先后落地知识城海丝知识中心。

  在知识城投资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产业促进部负责人王楠谈到,这里在城市规划理念、交通网络建设、人才引进集聚、产业生态打造、政策体系搭建等具有独特优势,将为新加坡企业提供“硬件”载体和“软件”服务。同时,中国国内企业也可以通过平台的“桥梁”作用,走向新加坡乃至国际市场。

  互动环节(资源与供需对接)

  问题1:美国口扫团队负责人提问,国际合作项目落地广州开发区之后,关于扶持政策方面,我应该找到对应哪个部门?

  解答: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处长田帅解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际化项目招商引进项目,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推进;二是项目落地后,会有很多政策扶持兑现,科技局、知识产权局主负责;三是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和知识产权办会联合各方提供支持。

  问题2:3D打印项目负责人提问,我们的产品具备核心竞争力,但缺少广阔的应用场景,中国的市场空间广阔,我们非常看好,项目落地中新广州知识城之后,在课题研究、产品研发、试验、推广方面,我们应该找谁帮我们对接?

  解答: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知识城合资公司”)产业促进部负责人王楠解答,对于新加坡企业及项目,知识城合资公司的产业促进团队可以为企业提供落地建议和服务,同时协助企业对接本地相关机构和资本方资源。

  问题3:新加坡速创科技的医疗科技商业转化部门Peter Chen博士提问,A*Star孵化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项目,若需要寻求国内基金的投资,请问目前的基本的流程和当前的扶持政策如何?

  解答:纳斯特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南山产业基金合伙人何荣天解答,纳斯特的基金都是产业化市场化的,对于新项目,通过提交两份材料进行申请。对于产业化可行性大的项目,会有初创基金进行投资,后期发展会有成长型基金介入,针对全产业链、全企业成长周期都有相关基金对应。

  问题4:广州优利沃斯医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阮成昌(Vincent Yuen)提问,新加坡有很多新技术新产品,若继续进行路演、对接,有没有可能常态化进行?同时,湾区企业希望开展更多与新加坡的合作,咱们的创新服务中心可以怎样在这方面来帮助企业与新加坡方面开展合作?

  解答:中新国际知识产权创新服务中心负责人唐韬解答,从知识产权角度来说,中新国际知识产权创新服务中心通过打造开放性环境,为国际项目提供低成本、综合性的服务,包括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科技情报、知识产权管理、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服务。

  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董事长兼总经理秦海鸥解答,一是做好数字化项目的服务对接落地,跟进后期的投融服务;二是在各方**的支持下,未来会和中新知识城持续进行产业化、常态化开展活动,推动项目落地;三是与新加坡开展IP转化孵化产业化合作;四是未来大湾区科创中心在新加坡开设常设机构,开展专项合作,联合各方提供综合性服务。


虽然新加坡南洋理工、新加坡国立大学都在知识城设有研究院,后者还包括人才培养,但还是需要尽力争取办分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7 21: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市科技局一行来华南理工调研国际科技合作

  4月17日上午,广州市科技局副巡视员李江一行到访华南理工大学,调研学校国际科技合作工作情况。高松校长在笃行楼11楼会见了李江一行,副校长朱敏出席了调研会。

  高松代表学校对市科技局及大湾区科创服务中心对学校科技工作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近年来华南理工加速推进国际化建设,主动融入全球一体化战略部署,紧抓“双一流”建设和广州国际校区建设契机,在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正在探索一条具有华工特色的国际化发展道路。

  高松强调,华南理工将持续完善多元化国际办学模式,加速推进广州国际校区建设,不断健全学科体系,深化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推动学校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核心节点,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更多的华工智慧和力量。

  李江感谢华南理工大学在国际科技合作领域为广州市做出的强有力支撑。他表示,广州市科技局一直在探索创新资源及要素的高效流通,优化广州市国际化科研环境。他希望华南理工充分发挥理工科优势及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积极对接产业,不断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及落地产业化,市科技局将一如既往支持学校科技工作发展。

  会上,朱敏介绍了学校国际科技合作整体情况、工作举措及成效。粤港澳光电磁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相关负责人汇报了实验室建设情况,与会人员就国际科技合作过程中的信息流通、资金跨境、人才流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会后,李江一行实地考察了粤港澳光电磁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

  广州市科技局交流合作处、大湾区科创服务中心,学校科学技术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财务处、广州国际校区教学与全球事务办公室、粤港澳光电磁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了调研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 17: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引进人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6 17: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南理工学子:“世界第一名”!
来源:金羊网 作者:陈亮、丁为建、赵春旭 发表时间:2020-05-06 07:47

夺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荣誉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陈亮,通讯员丁为建、赵春旭报道:近日,2020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交叉学科建模竞赛(MCM/ICM)成绩揭晓,华南理工大学获得大赛最高奖项Outstanding Winner两项,获奖数量居全球第二。其中,高翔、叶绍崇、刘健安组成的队伍(指导教师:程永宽)以世界第一名的好成绩,额外获得了冠名奖COMAP Scholarship Award。

记者获悉,该奖项仅奖励全球成绩最佳的四支参赛队伍,奖金为一万美元。除最高奖项外,华南理工大学还获得了Finalist奖4项、Meritorious Winner奖24项、Honorable Mention奖83项。

据介绍,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主办,是唯一的国际性数学建模竞赛,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建模竞赛。竞赛在线上进行,赛题内容涉及经济、管理、环境、资源、生态、医学、安全等众多领域。竞赛要求三名本科生为一组,在四天时间内,就指定的问题完成从建立模型、求解、验证到论文撰写的全部工作,考察参赛选手研究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印度等多个国家与地区的高校参加,包括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共有20948支队伍报名,其中评出37项Outstanding Winners奖,获奖率约0.18%。

获得冠名奖的高翔、叶绍崇、刘健安团队参与竞赛的题目是大数据类问题。题目给出了亚马逊平台的顾客消费习惯数据,参赛团队需作为数据挖掘公司的顾问给亚马逊电商平台提供营销策略意见。团队利用数据,建立基于顾客评级与评价回溯的数学模型,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为其平台提供了精确智能的营销策略。

据悉,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目前华工学生参与人数最多、涉及专业最广的学科竞赛活动之一,对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6 17: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港科大(广州)第一期的post-grad招生已经出来了,
36个MPhil 70个PhD分布在四个互相融合的枢纽中
基本上都是即战力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7 13: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工国际校区二期工程明年底交付

https://www.baidu.com/link?url=6 ... c5c000000065eb399e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7 13: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大招150人,华工招90人,多所名校公布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2020-05-07 08:47 来源:广州日报

优秀有志青年注意,备受关注的强基计划,来了!昨日,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在内的多所名校公布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其中,中大强基计划将在9个专业招收150名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华工则将在3个专业(类)选拔90名学生进行培养。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中大、华工在内的多所学校都规定,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  

何为强基计划?  

今年1月,《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教育部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同时,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各大高校招生情况  

武汉大学2020年的招生专业为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基础医学等8个专业,招生总计划为150人。  

南京大学设8个专业,分别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招生总计划为210人。  

兰州大学计划在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6个专业招生120人。  

西安交通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显示,招生专业包括数学类、物理学类、生物技术、哲学、核工程与核技术,招生计划共210人。  

中大5月9日开始报名  

中大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基础医学共9个专业。  

中大强基计划招生计划为150名。招生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中大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公布为准。  

5月9日至31日,考生可登录中山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完成网上报名。根据各省专业计划安排,考生可填1-3个专业志愿,并填报是否服从调剂。  

华工5月10日开始报名  

华南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将在数学类、化学类、生物技术3个专业(类)选拔90名学生,初步制定在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新疆等省进行招生,各省招生专业及计划数详见报名系统。  

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考生高考文化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须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部分特殊类型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该类考生须同时满足以下两项条件:(一)考生高考文化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须达到所在省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部分特殊类型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二)获得全国中学生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等奖、二等奖。  

5月10日10:00至30日23:59,考生可登录华南理工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完成网上报名。每名考生只能填报一个专业志愿。  

需要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包括中大、华工在内的多所学校都规定,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  

考生须参加统一高考  

据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校公布的招生简章,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要参加统一高考。  

武汉大学的强基计划提到,所招收的学生,应对报考专业具有强烈的兴趣和科研志向,并有吃苦耐劳、甘坐“冷板凳”的科研精神。  

中山大学规定,7月26日前,将依据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按分省招生计划数的4倍确定各省入围考核考生名单(同分考生按排位比较)并公示入围标准。  

7月31日-8月1日,中山大学将对考生进行面试和体质测试。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测试全程录音录像。  

体测不及格不予录取  

多所高校招生简章指出,学校考核环节包括体质测试。以中大为例,考生需参加由中大组织的体育科目测试,测试科目为50米跑。招生简章指出,测试结果不计入学校考核成绩总分,但是若考生体质测试不及格,则不予录取。  

华南理工大学则规定了5个测试项目:身体指数、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立定跳。考生在五项中限选三项(一旦选定,不得更改),其中两项及以上项目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后续志愿录取  

多所学校的招生简章明确,在最终录取的总成绩中,高考成绩占85%,学校考核成绩占15%。  

中大将于8月5日前公布录取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生源所在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生源所在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13: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时间:2020-05-07单位:**宣传部

  4月29日上午,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以下简称“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广州市人民政 府顺利召开。广州市市 长温国辉出席会议,广州市副市 长、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王东主持会议,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高松、副校长朱敏,市科技局党组书 记弓鸿午、局长王桂林,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 委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及海珠区、番禺区等理事单位主要负责人出席理事会。

  王东宣读了省实验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主任人选的批复》、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名单。会议审议通过了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秘书处成员建议名单和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副主任、法定代表人建议名单,审议通过了实验室理事会章程、实验室章程、学术委员会章程、《实施方案》、2019年度工作总结和2020年度工作计划等事项。

  温国辉分别向实验室主任徐宗本院士、常务副主任李远清、副主任陈俊龙、行政副主任赵建仓颁发聘书,向徐宗本院士颁授了实验室牌匾。

  会前,温国辉、王东等市领导会见了华南理工大学**书 记章熙春和高松、朱敏、徐宗本一行。学校科技处负责人参加了活动。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是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政 府共同投入建设的省属科研机构。实验室以华南理工大学为牵头组建单位,汇聚相关领域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将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突出基础研究特色,聚焦关键应用领域,重点开展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与核心算法、人工智能芯片及软件技术、数字经济领域核心产业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形成“智能+X”的发展模式,使得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产业政策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实现深度融合,助推数字经济结构优化及行业智慧化升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13: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章熙春**调研广州国际校区二期项目前期筹备工作
时间:2020-05-10单位:**宣传部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书 记章熙春到广州国际校区项目前期工作团队调研,研究推进广州国际校区二期项目前期筹备工作。学校**副**陶韶菁陪同调研。

  章熙春一行首先来到广州国际校区项目前期工作团队办公一线,详细了解工作进展,关心慰问团队成员。随后,章熙春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广州国际校区二期项目的前期筹备情况,并对项目的设计任务书、建设标准等提出指导意见。

  章熙春指出,广州国际校区项目是学校新百年办学的重大工程,一期建设创造了新时代的“广州速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要认真总结经验,从学校大局及实际需求出发,做细做好二期工程建设的设计工作。

  章熙春要求,团队全体成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高站位、压实责任,严格把关每个细节,全力推进广州国际校区项目建设。他强调,要紧盯时间节点,克服工期紧、任务重的重重压力,以廉洁高效、勤勉务实的作风,把广州国际校区做成经得起检验的标杆项目,助力学校新百年办学开好局、起好步。

  广州国际校区建设工作小组成员,学校相关部处负责人参加调研。

  会后,广州国际校区建设工作小组随即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研究提出下一步实施计划和监管要求,要求全体人员务必发扬优良作风,廉洁自律、协同高效,克服一切困难,推动落实各项具体工作,全力把广州国际校区建设好,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1 14: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社华盛顿5月9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耶鲁大学和中国暨南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开展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中国采取的“封城”、社区封闭管理、隔离、限制户外活动等措施有效减缓了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

这项研究的论文9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人口经济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对今年1月19日至2月29日新冠病毒在中国的本地和跨城市传播情况进行建模,研究了多种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包括保持社交距离等公共卫生措施的作用。

http://news.sina.com.cn/o/2020-05-10/doc-iircuyvi2310047.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3 11: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医科大学将改扩建,增逾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2020-05-13 11:14 来源:大洋网
分享

大洋网讯 南方医科大学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昨日起公开征询意见,该项目在不增加用地面积的情况下进行改扩建,增加教育科研用地、减少二类居住用地,总建设量增加20.41万平方米,地块内建筑限高从40~50米提升至105米。

增加教育科研用地

减少二类居住用地

南方医科大学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京溪街道。其现状交通区位条件优越,向北经沙太北路5分钟可达华南快速路出入口,向南经沙太南路3分钟可达沈海高速广州支线出入口,西侧距地铁3号线京溪南方医院站仅0.8公里。

由于历史原因,医院发展缺乏总体规划设计,门急诊、医技、教学、科研等功能用房存在面积指标配比不均衡,布局不合理的情况,导致诊查流线过长,造成病人不便。需要通过院区的重新整合和扩建,弥补门、急诊用房的面积缺口,营造医院的医技核心组团及科研组团,满足医院发展的需求。

本次规划调整涉及AB3102规划管理单元,总用地面积356246平方米。

申请调整内容包括:用地规模,教育科研用地调整为20.70公顷、二类居住用地调整为7.17公顷、防护绿地调整为4.33公顷。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由57.41万平方米调整为77.82万平方米,增加20.41万平方米。地块限高方面,教育科研用地由40米、50米调整为105米;二类居住用地由40米调整为105米。建筑密度方面,教育科研用地由24%、25%调整为30%;二类居住用地由24%调整为30%。

本次规划调整也是打造国际领先的“广州肾脏病医学中心”的需要,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拟对AB3102规划管理用地的四个地块进行调整,针对容积率、建筑密度、用地代码做局部修改。

https://news.dayoo.com/guangzhou/202005/13/139995_5334110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19: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首度征集港澳籍专家进入科技专家库!准入条件放宽

2020-05-13 18:54 来源:南方+

近日,为进一步优化和充实广州市科技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加大引才力度,出台《港澳籍专家入选广州市科技专家库条件(试行)》,这是广州首度征集港澳籍专家入库。港澳籍专家入库后,将按照《广州市科技专家库管理办法》(穗科创规字〔2018〕3号)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港澳籍专家入库将依照《广州市科技专家库管理办法》,经过公开征集、入库申请、资格核实、公示、批准入库等一系列规范程序。相比起部分省、市的专家入库条件,广州市科技专家库的准入条件更加灵活、更加包容,这主要体现在工作年限要求、年龄要求等方面。例如,申请者从事相关专业领域工作累计5年或以上即满足申请条件;年龄要求放宽至不超过65周岁,法定退休年龄大于65周岁的院士、博士生导师、享受*****特殊津贴人员,依从其法定退休年龄。

针对获得外国院士称号、国家科技专家库或广东省科技咨询专家库的专家,香港创新科技署、香港研究资助局、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等港澳特区**下设科研机构的评审委员会的专家,粤港澳大湾区任一城市**正式聘请的历任决策咨询专家等港澳籍高端人才,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为其开设了进入专家库的“绿色通道”,将优先安排入库,并提供全方位的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近年,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不断深化与港澳地区的交流合作,探索实施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流通的政策举措,健全穗港澳科技合作联络协调机制。此次首度征集港澳籍高端人才入库,是广州持续优化专家库的重要举措之一。此举既破除了港澳籍优质人才加入专家库的政策壁垒,也将进一步发挥港澳籍科技专家在广州市科技创新发展中的决策作用,为重大项目评审提供有力支撑,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如需了解《港澳籍专家入选广州市科技专家库条件》具体细则,可前往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官方网站(http://kjj.gz.gov.cn)或官方微信公众号“广州创新”查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5 04:13 , Processed in 0.041658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