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wqqpp007

[江城资讯] 2020年1月16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6 13: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航空路商圈要着力打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6 14: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wqqpp007 发表于 2020-1-16 12:31
“超级地下城”地下人行通道开放 有14个出入口

长江日报-长江网2020-01-16 07:31

总算开通了,不过电动车估计还是走上面转盘了,上次看到宣传图片,电动车搞下来真是费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6 14:57: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hxlb 发表于 2020-1-16 13:30
会都开完了,gdp怎么还没出来?

要等国家统计局发话才能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6 14: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市发改委关于机动车停车收费政策调整情况的说明


 一、我市机动车停车收费政策

  依据《湖北省定价目录》、《省物价局关于印发〈湖北省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鄂价工服〔2016〕151号)规定,具有自然垄断和公益性的停车泊位实行**定价管理,**定价管理以外的停车服务收费标准由经营者根据市场供求和竞争状况自主制定。

  公立医院停车收费属于**定价管理范围,2015年,省物价局将ZY、省属在汉单位的停车收费标准定价权下放我市后,全市公立医院统一执行2008年出台的《武汉市物价局关于加强和规范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的通知》(武价服〔2008〕117号)规定的收费标准,具体为室外地面泊位首小时3元,首小时后白天(早7点至晚7点)6元封顶,夜间8元/次;室内100个以上泊位的停车场3元/小时,全天45元封顶,室内100个以下泊位的停车场2元/小时,全天30元封顶。


  二、调整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

  (一)必要性

  国家、省先后出台了关于机动车停车收费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意见,我市迫切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停车收费政策进行调整。一是实施差别化停车服务收费政策;二是制定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停车优惠政策;三是通过价格杠杆缓解停车难;四是适当提高**定价停车收费标准,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停车设施。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市场导向,依法放开具备竞争条件的停车设施服务收费,进一步缩小**定价管理范围;二是坚持差别化定价,区别停车区域、停车场性质特点和停车供求关系,实行分类定价管理;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改进**定价规则和办法,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合理调控停车需求。



  三、调整的主要思路

  (一)调整**定价停车收费类别划分方式

  **定价停车场由按停车场规模分类调整为按停车场类别分类。充分考虑公立医疗机构、学校、车站等停车需求大、停车矛盾突出的地方,在分类定价时实行较高类别的收费标准。

  (二)提高**定价停车服务收费标准,实行差别化定价

  按照“路内高于路外、中心高于外围、重点区域高于非重点区域、白天高于夜间、大型车高于小型车、传统汽车高于新能源汽车、违停成本高于规范停车成本”的“七高七低”原则,实行差别化定价。

  (三)缩短计费单位时长,鼓励即停即走

  **定价停车服务收费计费标准由“每小时”调整为“每半小时”,进一步缩小计费单位时长,引导机动车即停即走,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

  (四)落实新能源汽车停车优惠政策

  **定价停车场所对新能源汽车停车按五折优惠,鼓励社会停车场对新能源汽车停车给予优惠。

  (五)实行单独定价政策

  对经营成本确实较高或者停车矛盾特别突出的**定价停车场所,可由经营者或所在区人民**(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提出申请,经价格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另行核定收费标准。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我委已拟定了停车收费的调整方案并上报市人民**,经市人民**同意后,我们将及时发布实施。

  (二)停车收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群众关注度高,各停车收费主体应配合加强停车收费政策的宣传,积极营造停车收费政策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6 15: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2019年成交新建商品住房20.9万套

1月15日,武汉市房管局发布2019年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19年,武汉房地产市场维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全年成交新建商品住房20.9万套。

2019年,武汉市新建商品房供应量与2018年基本持平,全年新建商品住房批准预售228355套,批准预售面积2637.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58%。新建商品房和存量房成交数据大幅提升,全年新建商品住房销售209101套,销售面积2346.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05%;存量住房成交99437套,成交面积932.9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32%。

随着加大新建商品房供应、持续推行刚需优先选房,武汉一房难求现象继续缓解。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武汉楼市改善型购房日益成为主流,全年热销户型中,三房四房占到82%,90㎡至140㎡房源成交套数占总量77%。从价格段看,单价2万元以下房源占比超过七成。同时,市场装修房比例下滑,装修房比例由2018年七成以上降至目前六成左右。

武汉商品住宅库存面积也不断创出新高。截至上月末,已批准预售尚未网签的商品住房168146套,面积1897.80万平方米。随着市场供给持续增加,部分区域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湖北房地产经济学会专家委员李国政介绍,围绕打造新一线城市与国家中心城市目标,武汉明确提出未来5年新增住房需求1.5亿平方米目标,2020年,武汉将全面落实“一城一策”长效机制方案,为房地产经济稳定发展奠定基础,武汉楼市将在调整中迎来新的更大机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6 15: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武汉市首场工业智能化改造推广交流会召开

1月15日上午,由武汉市经济与信息化局和市级智能化改造平台—上海电气共同举办的全市工业智能化改造推广交流会在江夏区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武汉)有限公司召开。李林清副局长、江夏区科经局、五家市级咨询诊断平台、中国银行武汉分行、长江日报及50多家重点工业企业参会。

会前,李林清副局长一行观摩了博世华域智能化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车间FITS项目是利用核心算法,使用AGV(自动导引车)接收电子信息执行机械传输任务,辅以TFID(无线射频识别)和MES(生产执行系统)记录和追溯物料的全工艺过程信息,实时反馈生产质量情况,以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

交流会上,上海电气集团自动化有限公司徐志明总经理作了致辞,上海电气同博世华域、华域视觉进行了现场签约,博世华域包隽总经理和上海电气技术总监陈金成分别作了实践分享,最后上海电气同多家重点工业企业就智能化改造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6 15: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samknight 发表于 2020-1-16 13:32
水游城直接收回来给龙湖或中粮做天街,大悦城,白沙洲那个天街速度真的快

对的,把水游城的位置给中粮做大悦城蛮好,相当于把武胜路那个搬过来。汉口从中山大道到国广年轻人多,建起来不愁没生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6 15: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阳琴台美术馆主体结构完工  


汉阳月湖畔,今年将诞生一座新文化艺术地标。记者从建设方武汉地产集团获悉,琴台美术馆项目主体结构已完成,将进入装饰装修阶段。

作为武汉琴台ZY文化艺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琴台美术馆项目地处武汉“两江四岸”片区,位于汉阳区琴台大剧院以西、知音大道以南、月湖以北区域。占地50.37亩,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将新建地下1层、地上2层,包含古代展览、现代展厅、当代展览厅、特殊展厅、儿童活动房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美术馆。

近日,记者在琴台美术馆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巨大屋顶上施工,主体已初见雏形,2万平方米大跨度双曲面屋顶呈现一道道“梯田”的形态,连绵起伏。施工方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美术馆屋面上的“梯田”,线型异形多变,定位放样的工作量繁重,整个屋面等高线反坎的定位点多达上万个,为此,项目还使用智能放样机器人精准“出力”。

据悉,该项目结构体系难度高,采用大跨度双曲面壳体屋面,板柱—剪力墙混合结构体系,挑战结构美学多个极限。空间形式多变有趣,时而沿缓坡盘旋下降,时而随长梯扶摇直上,走进美术馆如同走入空间魔方,惊叹不已。

此外,该项目是国内公共建筑中运用清水混凝土建造比例最大的项目,约5万平方米的墙面、天花都采用了清水混凝土,保持混凝土原有的美感,使建筑更质朴、简约,仅清水混凝土的试配和研制就做了50多组配合比。

琴台美术馆今年建成后,将是武汉美术界的一件盛事,将有利于琴台片区聚集更多独特的人文历史文化景观,能一定程度满足市民对文化艺术生活和美好实物的追求,也将吸引更多优秀艺术人才和国际知名艺术家来汉交流与合作,为实现武汉市的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6 15: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多措并举打造优质公交服务人民


2019年,市交通运输局坚持以人为本,以加快建设人民满意公交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公交都市建设,着力提升公交服务品质,不断增强市民出行体验感。

一是组织编制《武汉市常规公交线网区域协调规划(2019年—2021年)》,多措并举打造“普及、便捷、高效”的常规公交网络。

二是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推进常规公交、公交微循环等与地铁站点、地铁开收班时间等的无缝衔接,努力实现“地铁送到站、公交送到家”,截止12月底,优化调整公交线路88条次,配合市政道路施工和重大活动临时调整公交线路453条次,调整站点243处。

三是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新洲区开通19条公交线路、蔡甸区开通26条线路,实行了新洲、蔡甸全区公交全覆盖。

四是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0个公交场站建设,增加500个公交车停放位;新建200余个新式公交候车亭,实现相关重点路段的覆盖;开展446处公交站点老旧设施的修复工作,公交设施形象面貌得以极大改善;增设1235个公交站点便民座椅,公交候乘条件不断优化;更新公交车303辆。

五是规范公交营运市场。开展服务质量考核,截止12月底,共检查线路255条、车辆2320台,查出各类问题71起,已全部责令相关单位现场整改;开展“迎军运”公交安全、运营秩序、公交场站、公交车辆卫生及三大火车站环境卫生等专项检查,共检查公交线路58条次,监控站点400个次,检查车辆8434台次,检查场站设施106个次,发现问题72起,均现场整改到位;严格执法管理,针对公交的各类严重违章,共下达行政处罚单24张,其中未规范停靠公交站点15起,未规范服务8起,擅自停业1起,均处罚整改到位。

下步,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深化“公交都市”创建,围绕“五优”公交要求,加强政策法制建设,优化公交线网结构,营造公交行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舒适的公交出行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6 15: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samknight 发表于 2020-1-16 13:32
水游城直接收回来给龙湖或中粮做天街,大悦城,白沙洲那个天街速度真的快

还是老看法 游艺路水游城地块应该指定给香港置地 依托在国广、恒隆和K11的基础上 做汉口中環 SOGO应盘活 武展重建 地矿局宿舍弄好 这里可成全国最亮点商业区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6 15: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大高速公路首片箱梁顺利浇筑完成


日前,武汉至大悟高速公路项目首片箱梁成功浇筑完成,标志着武大高速公路项目工程建设按下“快进键”,全面进入到施工快速阶段。

此次浇筑完成的首片箱梁为肖家吉互通DK0+420.4匝道桥20m预制箱梁2#-2:梁长19.13米,梁顶宽2.4米,梁底宽1米,横排4%,纵坡3.55%,设计砼19.6方。

自开工建设以来,市交通运输局督导武大高速公路项目克服了施工条件复杂、周边环境不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秉承“建设一流的工程品质、培养一流的文化品位、树立一流的服务品牌”的建设理念,坚持“标准更高、要求更严、安全更好、服务更优”的建设要求,从技术方案、工艺流程、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对现场施工进行全方位管控。

下步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强安全质量管控,为推动中心城区与新城组团的综合发展,促进沿线旅游、物流产业开发,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精准扶贫工作作出应有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6 15:17: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ashhsas 发表于 2020-1-16 15:13
还是老看法 游艺路水游城地块应该指定给香港置地 依托在国广、恒隆和K11的基础上 做汉口中環 SOGO应盘活  ...

置地貌似有意跃进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6 15: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会过后,我们一刻没停


    市两会闭幕当天,市政府在会场立即召开全体会议,连夜对《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进行责任分解,精确到272个责任事项、82个具体部门。

    15日,长江日报10路记者分赴全市不同部位,走访见证各领域振奋精神加油干的第一现场:产业扶持让村民汪珠梅贷到3万元,她家的大棚,到春天就搭起来了;华锦花园6处雨污混流春节前全部解决,工作人员正把每个错漏的接头改过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里,“香菇机器人”正发往荆门和襄阳;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工地热火朝天,“一刻没停”;四环线生态带西段全部刷绿,最多时一天300多人上工……只争朝夕不负市民期望,起步就是冲刺,武汉以这样一种姿态开启新年之跑。




   

    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产业扶持让村民汪珠梅贷到3万元


    “我们的大棚,到春天就搭起来了”

    长江日报讯(记者欧阳崧 通讯员张华英 徐晓英)15日,江夏区五里界街唐涂村村民汪珠梅冒着雨雪,在地里摘大白菜,她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自己申请了无息贷款3万元,准备盖蔬菜大棚,“新年收成会更好”。

    汪珠梅家原来生活虽不富裕,但也并不贫困,家里有六七亩菜地,有时还能出去打点零工。2010年,半岁的儿子被确诊为中度脑瘫,从此他们走上了漫漫寻医康复之路,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

    “给孩子做康复治疗,一年就要用掉六七万元。”汪珠梅说,她丈夫在外打零工,一个月只有4000元左右的工资。“我自己要照顾儿子,还要忙家务、种菜、摘菜,也基本没有其他收入,只能靠公公婆婆卖菜赚点钱,补贴生活费和医药费。”

    得知汪珠梅的情况后,江夏区残联每年给他们家提供1.6万元的治疗救助款,学校也提供教育救助。2017年汪珠梅家就成功脱贫,但仍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汪珠梅说,有了帮扶支持打底,她很想通过自身努力,进一步改变家庭经济状况。2019年她和丈夫商量后,决定申请扶贫贷款做蔬菜大棚。“我们的大棚春天就可以搭起来。有了大棚,四季都可以种菜卖!”她的申请得到了政府支持,贷款很快就发了下来。

    目前,江夏区五里界街当地,正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建立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对农户发展规模种养实行补贴、提供贴息贷款,或者“以奖代补”,集中财力物力保障农业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强力推进污染防治

    华锦花园6处雨污混流春节前全部解决

    “我们正把每个错漏的接头改过来”


    此次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三湖三河”为突破口,狠抓流域治理,强力推进污染防治。号角吹响见行动,武昌区混错接改造二期工程全面启动。

    15日上午,武昌区水务局总工办主任王浩来到位于恒安路2号的华锦花园,这里正在进行雨、污水混错接点改造。春节前,小区排水出口存在的6处雨污混流问题要全部解决,时间紧迫。

    微湿的地面有些滑,戴着安全帽的施工人员正小心翼翼地进行路面恢复工作。王浩一边指挥,一边叮嘱施工人员注意事项。他说,华锦花园小区内部的雨污分流原本没有问题,但在排向市政管网时,污水错接入了雨水管,因此需要重新铺设一条雨水管。

    经过一个月施工,新管道已铺设完毕,小区排水出口存在的6处雨污混流问题也已完工5处。

    “每一处混错接点的改造看似都是小工程,但错漏一个,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流域的治水效果。”近段时间,王浩频繁出现在各种混错接点改造的现场,对施工流程和工程质量把关。他说,现在正在进行的武昌区污水管网维护改造工程(二期),就涉及到巡司河(武昌段)南湖片26个小区、7条市政道路的38个混错接点位,每一处都与巡司河的水体水质密切相关。

    据介绍,武昌区污水管网维护改造工程(二期)于2019年12月底开工,现已进场10个小区,其中7个已基本完工。为保障居民度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剩余16个小区计划在春节后进场施工,确保2020年上半年按时完工。

    15日下午,武汉市河湖流域“三清”行动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召开了“三湖三河”流域治理部署推进会,各区、各平台公司对管网功能性缺陷修复、管网混错接、雨污分流改造、排口改造等重要节点任务项目进行了逐项核对,并形成项目明细清单,“三湖三河”流域规划其他各项工作均在稳步推进中。




    着力增强中心城市功能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力人工智能

    “香菇机器人”正发往荆门和襄阳


    15日,武汉未来科技城E2栋,光谷人工智能企业库柏特调试区内,项目主管李晨正加紧组装调试将发往荆门和襄阳的“香菇机器人”。

    原有的工业机器人,可以完成固定模式物体的抓取,快速分拣,但对于复杂堆叠物体的识别还有困难,不得不依靠人工。而库柏特在全球首个发明出了工业机器人智能操作系统,可对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中无序或任意摆放的物品进行抓取和分拣。

    李晨介绍,“香菇机器人”就利用这个系统分拣香菇,是目前国内唯一的食品级分拣系统,也是目前全球将深度学习投入实际使用的少数案例之一。这套系统可以识别26种香菇,不足1秒即可准确拾取一个香菇。

    2019年,库柏特不断拓展场景应用,就在上月牵手华为打造首个智能无人售货店,这个店里唯一的“售货员”,是个长着灵活机械臂的机器人,能实现分拣递卖。

    库柏特现有员工100余人,研发人员占比70%,其中研究生占比60%,博士占比14%,核心团队皆毕业于瑞士洛桑理工、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等海内外著名高校,也曾就职于华为、西门子、基恩士等企业,如李晨就是浙江理工大学的硕士。

    在武汉未来科技城,像库柏特这样瞄准人工智能创新、并实现在该领域开创与引领的高科技企业,还不在少数,库柏特正处于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核心区。而库柏特所在的武汉未来科技城,建有22个国家级平台、一批省级平台和9个院士工作站,它们正为“光谷大脑”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保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工地热火朝天

    “天气不好,但我们一刻没停”


   “不光下雨,关键是冷,早晨很冻,但是我们一刻也没停。”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内,有关人士15日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相信年底,我们这个健康城就能投入使用。”

    两天来,记者在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国际健康城、九州通医药园等重点项目看到,工地上热火朝天。胡熙震是一个专班主任,他说,2019年,泰康集团、中国生物、蓝城集团,近20家企业、机构,与江夏区政府签约,总投资超过730亿元。

    其中,中国生物第二总部计划投资50亿元,新建六价轮状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生产线。“目前设备采购已完成,今年要完成安装调试,试生产。2021年申请生产文号,2022年预计年产值8.3亿元。”胡熙震说。

    有关人士介绍,东湖高新国际健康城项目,投资100亿元,占地面积800余亩,位于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的核心区域。

    去年11月下旬,华创会上举行了一个专场论坛,中美国际大健康产业园、青龙山康养中心、江夏曼城康旅奥园、半岛飞花生态谷4个项目成功签约,落户江夏,签约金额40亿元。

    展望2020年,江夏区光谷南大健康专班将围绕规划设计、融资建设、招商招才、体制机制等,紧锣密鼓推进顶层设计,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们的目光,是更多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领军企业。”胡熙震说。




    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

    同行集体“围观”智能化改造

    向“黑灯工厂”学习冲击最高水平


    市两会闭幕不到一周,15日上午,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召开2020年武汉市首场智能化改造推广交流会,50多家重点工业企业聚集“黑灯工厂”,谈难点,划重点,热议转型升级。

    这个“黑灯工厂”,是博世华域在武汉投资建设的第三个车间,与前两个装配车间有所不同,这个车间生产的是汽车转向系统的关键核心零部件。记者看到,机械臂和机床设备正在自动运行,运输物料的无人小车在车间里来回奔跑,一切井然有序,偶尔可见一两个人在机器旁查看运行状况。

    “这个‘黑灯工厂’,可以说代表着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的最高水平。”博世华域武汉工厂技术负责人胡冲说,高精度的蜗杆和齿轮直接决定了汽车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能,长期以来,转向系统的高精度蜗杆和齿轮需要进口,相当于六百分之一头发丝粗细的精度,没有可靠的设备难以量产。

    而博世华域是首家在武汉通用汽车产业园区落户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近6年来在武汉连续投资了三期工厂,他们将最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放在武汉,一期更比一期智能化。

    博世华域武汉工厂总经理包隽说,武汉推进智能化改造不但力度大,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搭建了开放的智能化改造诊断咨询平台,智能化改造有了可靠的咨询渠道,把智能化改造的各种要素汇聚到这里,可以让企业少走很多弯路。

    上海电气集团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总经理孟弢介绍,“黑灯工厂”的智能化程度已经非常领先,但是智能化改造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上海电气自动化工程武汉公司作为武汉智能化改造平台机构在对博世华域进行诊断咨询后,双方达成协议,对车间的物流转运系统进行再升级。




    更大力度改善营商环境

    办事流程、办事材料再精简一点

    企业申请开办到领税票只需40分钟


    15日上午,家住武昌区白沙洲汇东佳韵小区的邓先生来到市民之家,办理公积金提取业务。他购买的二手房没有发票,得知市民之家开通了打印房产申报单的服务,就来到这里打印好单子,一站式提取了公积金。

    “只进了一扇门,跑了一趟路,就办好了所有事情。”邓先生高兴地说。

    家住东西湖区金银潭大道地铁时代常青城的李先生,近日去市民之家办理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递交的资料中缺少购房发票,“我就是不知道丢哪了,找了几次开发商想要补发票,但是很麻烦,至今没补好”。

    说明情况后,他被引导到市民之家,打印出房产申报单作为凭证,也顺利完成了公积金提取。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市民之家集聚窗口服务资源和政务服务大厅服务优势,推进政务服务“一窗通办、一事联办”。以往纳税人打印房产申报单需前往辖区政务中心,为了避免群众来回跑,公积金管理中心与税务部门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业务壁垒,进一步简化、优化办事手续,让市民享受政务服务便利。

    推进政务服务“一事联办”“多审合一”,推进“证照分离”、联合验收、告知承诺、好差评等制度,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持续深化“四办”改革,不断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材料,压缩办理时限,进一步方便企业和群众。

    近日,武汉百臻辕商贸有限公司通过“一网通办”平台申请企业登记,市民之家企业开办专区收到相关资料之后将信息同步推送到税务、公安、社保等部门,同步完成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税务申领发票等环节的并联审批。

    为了进一步优化提升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武汉市打通税务端“一网办”平台与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网办”平台,打通企业开办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全程网上办。企业从受理开办申请到领取税务发票,全程40分钟办结。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法生态示范城迎来关键年

    “服务好一点,更好一点!”


    15日上午9时30分,窗外飘着雨夹雪,位于中法生态示范城的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内,温暖明亮。

    这座融合了中国古典风情和法式浪漫元素的建筑,集规划展示、科普教育、招商投资多项功能于一体,最近又迎来了“法企共享办公中心”入驻。记者现场看到,50余个工位有序摆放,不仅有开放式共享会议区,还有咖啡吧台休息区。目前已有法电能源管理武汉公司、北京埃顿酒店等法企入驻办公。

    项目负责人江岩雪介绍,法国电力集团深度参与了中法生态城的规划建设,“首座分布式能源站建设,已进入项目设计阶段,其能源综合利用率超过80%”。

    良好的营商环境,持续释放吸引力。本月以来,光控特斯联签约生态城,要建一个智慧产业项目;“中建·中法之星”等项目也将陆续开工。

    蔡甸区主要负责人表示,争取更多法资背景的国际商会、协会、经贸促进机构落户,“我们的目标是,确保生态城全年完成招商引资200亿元以上”。为此,该区今年的重点是继续改善优化营商环境,“我们的服务,要好一点!更好一点!”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四环线生态带西段全部刷绿

    “最多时一天300多人施工”


    武汉又一道“绿环”——四环线生态带,目前已完成西段全部“刷绿”,其他部分今年继续快速推进。

    15日,在四环线生态带西段的蔡甸新天段,蔡甸区园林局林业资源管理科负责人张泽雄指着身后一片新植的乌桕林告诉记者:“最多时,我们一天有300多名工人同时施工。”

    他介绍,蔡甸区分两期完成了长8.7公里、面积700亩的四环线生态带造林任务,共栽植乌桕、水杉、池杉、栾树、毛竹等18个品种的苗木6万余株,初步达到“茂林修竹”的效果。2020年,园林部门将分三次,对生态带进行林地清理、除草、病虫害防治、修枝整形、施肥等方面的养护。

    记者从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了解到,四环线生态带建设总体规划,于2014年9月通过。按照规划,全长146公里、双向六车道的四环线,将在沿线两侧形成各宽50米的生态廊道。这条主题为“江城山水画廊”的生态廊道,共规划造林1.73万亩,植树108万株。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生态修复保护处相关负责人张莉称,四环线生态带建设,与道路建设同步推进,分年度实施。生态带建设原则为“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水则水”。

    四环线生态带西段北起东西湖吴家山,南至沌口长江大桥北岸,长22.5公里。经第三方机构湖北省林业勘察院勘察核实,其造林绿化面积为929.6亩。

    四环线生态带南段,已有部分绿化工程完工。该段北起沌口长江大桥南岸,南至藏龙岛,长26公里,横跨洪山、江夏两个城区。江夏区规划建设21.9公里,2019年4月底,完成了涉及军运保障线路的8公里,面积为495亩;剩下的13.9公里绿化建设,将在2020年全部完工。长4公里、面积223.5亩的洪山段绿化项目,也于2019年12月底完工。该路段起于沌口长江大桥,止于青菱湖。

    目前,四环线生态带东段和北段前期准备工作也已启动。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退伍老兵建网红民宿带村民共同致富

    “养更多的鸡,种更多的菜,赚更多的钱”


    “原本我只是想把老家房子翻新一下,不料同学看中了,建议搞民宿,一下子火了!”今年42岁的万启辉,是个退伍老兵,如今他的民宿每个月有好几百人来住,全村农产品跟着热销起来。

    15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蔡甸永安老湾村的九真客栈:前面三间闲置房屋改造成餐厅、接待区、娱乐区,后面三层玻璃房改造成10间特色民宿,客栈里欢声笑语,游客正品尝着炊事班班长做出来的特色大锅菜。站在民宿顶楼远望,美景尽收眼底。

    2015年,万启辉从部队退役回乡,同学万娟娟听说他的老家宅子地处九真山景区附近,因此极力鼓励他办民宿,交给自己经营。万娟娟常年在外做生意,商业嗅觉很敏锐。两人一拍即合,立马动手。去年8月民宿正式营业,由于“颜值相当高”,立马吸引了很多游客,生意好的时候,月入10多万元。

    “刚开始,村民反对我们做民宿,因为车来车往会影响他们过惯了的那种生活,但是村民很快发现,游客增多是好事,人多商机就多,农产品好卖了。”万启辉说。

    新的一年,万启辉和万娟娟准备带动更多村民种果蔬,把这里的老湾村推上更高的境界。




    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76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速

    透明电梯矗立在梅苑小区


    在汉阳,漫步在修葺一新的琴断口街道七里一村社区七里一村小区,只见绿树成荫,映衬着干净整洁的沥青路面、红色文化长廊、休闲广场,还有丰富多样的健身设施……

    “以前这里是老破旧,现在是居民的心头好。”七里一村社区党委副书记刘锦凌介绍,七里一村小区建成于1990年,常住人口8000余人,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在市、区房管部门牵头组织下,2019年5月份综合改造开始提速,施工“快进快出”尽量不扰民改造。

    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作为目前我市率先改造的老旧小区之一,七里一村小区在房屋立面整治、二次供水和雨污水分流改造、道路和水电气网及附属设施改造、园林绿化改造、社区服务和文化休闲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效果十分明显。

    同时,在武昌区,建于1994年的梅苑小区,楼栋外立面陈旧,此前该小区都属于楼梯房。如今,在小区302栋3单元门口,一部透明电梯矗立在楼栋门前,整体风格简约时尚,激活了老旧社区居民的生活。

    楼栋居民刘女士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部电梯由居民自筹经费,请来专业公司安装电梯,“大家对电梯期盼已久,小区改造加装电梯后,生活方便了很多,也不用再操心重新购买电梯房了,居住幸福感满满。”

    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梅苑小区积极推进电梯加装工作,通过自筹200万元资金进行电梯加装改造,目前共计划加装4部电梯,有效改善了小区居住环境,小区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

    整个武汉市,将结合实际、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统筹安排符合条件老旧小区的改造时序。2019年至2021年3年时间内,基本完成全市760个老旧小区(建筑面积2713.95万平方米、居民约33.46万户)改造工作,基本解决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市政基础设施配套不全、共用设施设备破损老化、环境脏乱差、物业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6 15: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夏奏响千亿城区新时代强音



“全力冲刺千亿城区!”去年2月,江夏区立下奋斗目标。就在刚过去不久的江夏区**上,郑重向全区人民宣告:江夏区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跨越,跻身武汉千亿城区行列。江夏区已经全面迈进新征程,奏响起新时代进行曲。

  站在千亿总量新起点上,江夏区将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兴区、创新强区”发展战略,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2020年,江夏将乘势而上,做好“后军运文章”,以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和过硬举措推动城市设施升级、功能完善、面貌更新,让市民切身感受江夏新城的新变化、新发展。



  2019交亮眼答卷 迈入武汉“千亿俱乐部”

  县域经济考核排名第一



  江夏全区经济运行稳中有升、稳中向好,县域经济考核排名第一。全区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跨越,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00亿元,增长8%,跻身武汉千亿城区行列。

  首次入榜“中国百强区”,连续11年荣登全省县域经济榜首,连续9年荣获“全省科技创新综合考评先进区”,连续3年荣膺“中国工业经济百强区”。



  产业发展量质并进

  全力以赴抓项目、促转型,产业发展量质并进。对219个重点项目实施 “保姆式”服务,获评“全省投资和项目建设突出贡献单位”。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1个,实际到位资金550亿元,总额居全市新城区第一。

  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启动“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创建,推动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向智联化、智能化改造。

  出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全年减税降费18亿元。全区新增“小进规”工业企业33家、重点税源户36家,91家重点企业税收保持增长。

  同时,还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



  城市功能全面提升

  以筹办军运会为契机,统筹推进192个城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5.2亿元。轨道交通8号线、2号线南延线相继开通。

  龚家铺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龙床矶万吨水厂扩建工程基本完工,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提速建设江夏客厅、齐心新城,ZY大公园正式开园,熊廷弼公园改造项目如期完工,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对外开放,成为市民健身休闲 “打卡地”。

  建成纸坊城区微循环道路8条,新增公交站点62个、停车位1159个、充电桩8080个,文化路智能停车库项目加快推进,南部公交一体化改造正式启动。

  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发扬东道主精神,动员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大学生等2万名志愿者参与军运会服务保障,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城区文明指数居新城区前列。



  生态文明有效提升

  江夏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山长制。去年,长江两岸绿化造林911亩,“三非”治理成效得到巩固。加强耕地保护,恢复和保护耕地面积1549亩。

  “清水入江”一期、斧头湖堤防加固等重点工程基本完成,大桥湖、金鞭港整治全面完工。投资18.9亿元,实施34个“四水共治”项目,投资进度全市新城区第一。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完成环梁子湖流域村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区域主要湖泊河流水质稳步提升。加快绿色发展步伐,大力实施增绿提质工程,长山、东风矿区启动治理,全年治理和生态修复矿区面积4228.4亩,新增造林面积4000亩。



  2020站立新起点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以更高起点推进工业兴区


  巩固提升主导产业,牢牢把握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方向,实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2000亿元以上。做大做强现代装备制造业集群,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

  落实“零土地”技术改造、工业基金等配套政策,技改投入增长9%,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签约大健康产业项目资金200亿元以上。同时,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大力引进电商企业,壮大电商产业,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20%以上。加快打造一批总部楼、亿元楼、特色楼,加快壮大楼宇经济。

  努力打造旅游观光、大型活动、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新格局。积极发展“夜色经济”“网红经济”,提升现有商圈活力。



  以更硬举措推进创新强区

  打造创新集群,力争培育行业“隐形冠军”5家、科技“小巨人”15家、瞪羚企业和融合示范企业40家,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产品备案企业40家,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

  加快“双创平台”建设,加速创新要素集聚和成果转化应用,新建和培育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加速器、孵化器5家。

  激发创新活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拿地就开工”和“四办”改革成效,健全“民呼我应”平台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问题诉求“快接快处、快办快复”。

  优化创新服务,聚焦营商环境优化,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以更强担当推进生态立区

  启动清水入江三期项目建设,抓紧实施汤逊湖生态固稳、江夏污水处理厂二期及配套管网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强化固体废弃物治理,实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

  加快绿色转型,启动永久性砂石集散中心建设,启动乌龙泉矿绿色生产线项目,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实现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

  优化能源结构,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95%以上。

  厚植生态优势,新增绿地6000亩以上。持续做好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规划建设纸坊城市森林公园,新建1个省级森林城镇、5个省级绿色乡村。



  以更大力度推进新城崛起

  推进城市改造升级,提速建设黄家湖地铁小镇、齐心商务区、郑店新城、金口新城等重点区块,加快纸坊马山湾、物测队片区等棚户区改造,确保纸坊文化路公共人防工程等重点项目建成投用。

  加快征地拆迁和还建房建设,深入实施金口、郑店、金水、五里界等一批旧城改造项目,完成180万平方米征拆任务,提升江夏新城形象。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推进综合交通体系“三年攻坚”行动为抓手,投资90亿元,统筹实施180个城建项目。

  加强城市精细管理,深入推进城管精细化提标行动,健全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深化占道经营、交通秩序、超限超载、噪声油烟等专项整治,提升市容市貌。

  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停车场建设,推进停车位智能化改造,完成南部街道公交一体化改造,让群众出行更便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6 15: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天河机场“飞”出发展新高度


      民航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外开放的“连心桥”。

  湖北实现高质量发展、武汉建设新一线城市,都离不开一座辐射全球、通达五洲的国际航空枢纽。

  日前,湖北省发改委公布《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2019-2035年)》(下称《规划》),指出发展航空港经济是落实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面实施“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的重要抓手和全新动力源。

  作为实验区“两核”之一,《规划》指出,要将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建成通达全球的国际航空枢纽。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介绍,2019年,武汉民航业克服重重困难,在全国民航“控总量、调结构”的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2715.02万人次,同比增长10.8%,增幅居全国21个大型主协调机场第一;完成货邮吞吐量24.32万吨,同比增长9.8%,高于全国平均增幅7.9个百分点。其中,国际及地区业务表现最为抢眼:全年完成国际(含地区)旅客吞吐量310.6万人次,连续7年蝉联中部第一,同比增长15%;完成国际货邮吞吐量6.23万吨,同比增长17.5%。

  回望2019年,成绩来之不易。

  展望2020年,征途依然如虹。

  武汉市民航办主任李亦卓表示,2020年武汉民航业将继续拼搏赶超,加快基础建设,启动天河机场T2航站楼改造、第三跑道等项目建设;增加航班总量,狠抓机场准点率、中转率,进一步提升机场运行品质;完善航线网络,有计划推进实施武汉民航航线开发计划,开拓全球及国内航线网络;打造中转枢纽,发展“国际通程航班”“跨航司中转平台”“空铁联运服务中心”等“经汉飞”特色中转服务;加强空港联动,形成城市产业与民航事业的良性互动,推进临空经济区核心区产业发展。2020年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将奋力冲刺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力争达到30万吨。


  准点率

  对内挖潜 航班准点率位列全国前十

  2006年至2017年,全国航班起降架次年均增幅超过10%,流量激增导致机场、航空公司保障系统满负荷运转,运行安全风险累积叠加,航班正常率较低。

  2017年9月,中国民航局提出“控总量、调结构”的政策措施,严格时刻增加标准,取消正点率低的航班时刻,降低航班量增速,对机场提升航班正常率采取激励措施,意在通过供给侧改革来“倒逼”各地机场、航司、空管单位共同提升航班保障服务能力,提高航班准点率。

  早在2013年,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就成立了由民航各单位组成的运行管理委员会,并成立机场现场运行指挥中心,掀起多轮“准点风暴”来提升机场航班准点率。但随着2016年至2018年机场二跑道启用、T3航站楼转场、航班时刻放量,天河机场客运货量和航班量迅猛增长,日高峰航班起降架次已由450班次增长至580班次,原有管理体系已无法满足服务需求。

  2019年9月,武汉机场运行协调管理委员会(下称“运管委”)联合运行控制中心正式揭牌,武汉机场A-CDM(机场协同决策)系统建设及运管委运行机制通过国家民航局验收。

  据介绍,联合运行控制中心由空管、机场、航司等民航各驻场单位联合派员入驻,可以通过强化航班运行保障协同联动,来实施航班放行协调精细化管理,从而持续提升天河机场的航班正常性,实现了天河机场各运行保障环节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公开、信息共享、协同运作”。

  联合运行控制中心被誉为天河机场的“最强大脑”。其办公大厅有1100平方米,共设72个席位。7块超大屏幕上汇总了天河机场、民航湖北空管分局以及南航、东航、国航等各大航空公司的航班运行信息,从当日机场航班总架次、放行正常率、航站楼内旅客数量、行李件数,到机场天气、流量、飞机位置、无人机监控情况等均一目了然。

  联合运行控制中心副主任赵东介绍,一架航班从进港落地到载满旅客起飞,涉及空管、机场、航空公司三方面的共同服务保障。比如,航空公司负责航班调度、旅客登机、飞机检查等工作,机场要负责飞机加油、保洁、行李搬运等地面保障以及机坪交通指挥等,空管则主要负责飞机起降时的空中交通指挥。此外,还有油料、安保、天气预报、无人机防控等辅助部门参与。

  这样一个流程往往涉及10余个单位和部门、数十个岗位、上百名工作人员共同协调,而且只能在规定的一两个小时内完成,“既要迅速高效,又要安全可靠,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延误,都有可能导致当事航班及后续航班发生延误,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而联合运行中心实现了各大单位联合办公,且信息共享,可以对每一架航班从进港到出港的全部环节实现全程监控、即时管理,“一旦出现延误可能,各单位的工作人员就能现场协调,解决问题。”

  比如,南航CZ6513次航班因目的地机场流量控制原因短时不能起飞,而时刻排在其后10分钟起飞的东航MU5886航班已基本客齐登机结束。驻守在联合运行控制中心的东航、南航两位值班协调员注意到这一情况后,迅速商议进行时刻置换,现场向空管指挥席上报,很快便得到了置换许可,几分钟后,MU5886航班提前推出起飞离港。这一结果使航空公司航班放行有保证,旅客出行时间有保障,机场和空管对保障放行的整体正常性管理有成效,成了多方互惠共赢的好事。

  据介绍,针对这样的临界航班干预,天河机场运管委前期首先对2018年以来的历史数据进行筛选比对,发现放行不正常航班中延误3分钟以内占比约12.9%,日均5班;延误3至5分钟占比约7.6%,日均3班;延误5至8分钟占比约9.4%,日均3班;延误8至10分钟占比约4.8%,日均2班。

  随后,由空管团队牵头对航班放行及保障流程逐个节点推演,找寻提升效率的可行性措施,形成具体工作目标:正常运行条件下,彻底杜绝3分钟以内放行不正常航班,按照30%至50%的比例将预计延误3至5分钟的航班“转化”为正常航班,逐步推进对预计延误5至10分钟的航班实现有效干预。

  截至目前,通过放行协调、航班时刻置换等方式,联合运行中心日均能成功将约15班预计放行不正常航班干预为正常航班,提升机场平均放行正常率约3%左右。根据民航航班正常统计系统数据,2019年武汉机场共放行航班99244班,同比增加超过8.6%,在克服107天的单跑道运行影响下,平均放行正常率达到87.24%,预计在全国及中南地区主要的千万级机场分别位列第10名和第4名。其中,9月至12月连续4个月机场放行率超过91%。



  中转

  细致服务  “经汉飞”中转品牌初见效果

  一直以来,武汉天河机场都以打造中部门户枢纽机场为目标,所谓“门户”就是发展国际及地区航线。将武汉打造成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而当“门户”一成,中部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客源、货运集中到武汉中转,从而形成“枢纽”。

  因此,近年来武汉市交通运输局、湖北机场集团一直致力于发展天河机场中转业务,希望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形成“经汉飞”的中转服务品牌。

  为打造中转枢纽机场,天河机场T3航站楼在建设之初就被设计为一座混流式航站楼。根据T3航站楼的设计,从天河机场走国内出发的旅客在四层办理乘机手续,通过安检后下到二层出港;从外地乘机到汉的旅客进港到达也在二层,同时中转旅客也在二层办理中转手续,出港、进港和中转三股客流在T3航站楼空侧二层汇合形成了混流区域。

  采用混流模式,可方便国内外旅客中转。国内转国内、国际转国内均在同层进行,无需上下楼,也不用出隔离区,所有中转均在隔离区内进行,流程更加便捷,中转效率大大提升。因此,进出港混流也成为目前国内外枢纽机场的流行做法,浦东机场T2航站楼、北京大兴机场航站楼、华盛顿杜勒斯机场航站楼、法兰克福机场航站楼等均采用了混流设计。

  而这种混流模式也给机场标识标牌指引系统提出了挑战——必须让出发、到达、中转三种旅客都能够清晰无误地找到自己的目的地。

  为此,天河机场特意聘请了一家曾为广州白云机场设计标识的国内一流设计团队,为T3航站楼中转标识标牌进行视觉设计。随后,机场实施了标识系统提档升级工程,总费用超过2000万元。

  如今,行走在T3航站楼大厅内的任意一处,抬头都能看见半空中悬挂着硕大的蓝色金属标识牌,有的标识牌面积达50平方米,十分醒目。

  天河机场机管公司航站区管理部副主任林兵介绍,T3航站楼内的标识系列底色为“天河蓝”,调性优雅。而标识上的文字和图案颜色各不相同,且各有深意,“所有与‘出发’相关的地点与场所,如值机口、安检口、出发厅等均标为黄色,所有与‘到达’相关的地点均为绿色,与‘中转’相关的均为桃红色,而浅蓝色则是卫生间、开水间等辅助设施的颜色。”

  除标识外,托运行李如何处理,也是中转旅客办理业务时的一大痛点。

  湖北机场集团市场营销部副经理刘锐介绍,2019年7月,国家民航局批准武汉天河机场为国内中转旅客跨航司行李直挂服务试点单位。截至目前,天河机场已试点开展了“省内干支结合”跨航司中转业务,为襄阳、恩施、神农架等支线机场出发经武汉中转国内航班的旅客提供登机口直转、行李免提取、免二次安检等服务;已与民航西藏区局地面服务部合作开展“国内干干结合”跨航司中转服务,为拉萨始发的中转旅客提供李行双向直挂服务,2019年9月又与华夏航空公司合作,在该航司“呼和浩特—武汉”“十堰—武汉”航线开展国内中转通程航班业务。

  武汉市民航办主任李亦卓介绍,在该办与湖北机场集团的支持下,2019年9月南方航空公司已获海关总署正式批准,在武汉全面开展“国际通程航班”业务。这意味着只要乘坐南航国际航班在武汉天河机场中转任意一个南航国内航班,旅客都可以享受“行李直挂、一票到底”的服务,无需提取行李办理中转业务。

  如今,天河机场已基本形成了空空、空铁、空地三大中转体系。

  ——完善空空中转体系建设,完成国际三大中转流程改造,开通多条中转专用服务通道,提供登机口直转和行李免提取服务,缩短旅客办理业务时间30分钟。推出“五优五免五尊享”特色中转服务、落地实施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成为目前国内首批、中部地区唯一一家实施该政策的机场。

  ——完善空铁中转体系建设,加密轨道交通机场线班次,延长运行时间至23:00。推出“空铁”中转旅客免费接驳和隔夜住宿补贴服务,开展汉口火车站前置航班信息服务,实现空铁信息共享。打破跨区域管理壁垒,手推车服务延伸GTC停车场,地面服务实现无缝对接。

  ——完善空地中转体系建设,优化地面交通流线和停车场功能布局,全面上线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同层级机场中率先应用网约车“电子围栏”技术。启用智能监控,出租车实行“短途优先运行”,T3地下停车场实现“反向寻车”功能。



  航班量

  多措并举 全年增加航班9000余架次

  2016年至2018年,受限于城市净空环境等因素制约,天河机场运行受限,无法增加航班总量,导致客货运吞吐量双双落后于河南郑州、湖南长沙,仅列中部第三。

  2018年8月,在省委省政府和武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天河机场成功解除限制。

  2019年1月15日起,经国家民航局批复,天河机场每小时航班编排时刻容量由原来的33架次调增至39架次。按理想值测算,机场每小时将多起降6个架次的航班,一天最多可增加百班左右的航班,净增的旅客吞吐量十分可观。

  时刻容量上调之后,天河机场马上迎来2019年的春运40天,完成旅客吞吐327万人次,实现运输起降2.4万架次,分别同比增长20.43%和15.8%,实现了“开门红”。

  打破瓶颈后天河机场航班增幅回归正常水平,但天河机场马上又面临着全国民航“控总量、调结构”。

  李亦卓介绍,国家民航局对全国主辅协调机场每年冬春两个航季航班总量增长严格限制在3%以内。此时,天河机场的时刻容量虽然增至39架次,但要实现航班大幅增长,仍有困难。

  为此,武汉市交通运输局、湖北机场集团积极争取民航主管部门支持,使2019年夏航季、2019年冬航季武汉机场周航班时刻总量突破了3%的增幅限制,为航班运力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全年累计增加航班9734架次


  同时,天河机场还积极争取航空公司支持,增加驻场运力,并优化运力结构。以湖北省政府与南航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天河机场与南航签订了《武汉“门户枢纽”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南航在汉加快运力投放,构建“中转航班波”,打造武汉枢纽。同时与国航、东航等集团会商,争取各航空公司结合武汉发展战略,增开航线航班。2018年下半年至今,南航在汉新增飞机5架,东航新增2架,国航新增2架。

  为了缓解航班时刻紧张造成的增班困难,天河机场还大力争取航空公司在部分国内热门航线将波音737小机型调整至波音787等宽体机执飞,以提高机场运能。2018年10月27日起,南航在汉新增2架B787-8宽体客机驻场,执飞武汉到北京、成都、广州、伦敦、迪拜等国内外航线,“占用航线时刻资源不变,但是每趟航班的载客量可由150人增至200余人,效果显著。”



  货运量

  港城互动 2020年航空物流继续加速跑


  2015年回归省属以来,湖北机场集团加强与省内企业的服务对接,根据需求陆续开通了武汉直飞欧洲卢森堡、列日,美国芝加哥、哥伦布,韩国仁川等地的全货机航线,初步搭建起了一个直达欧美日韩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

  同时,天河机场货运基础设施和口岸功能不断完善,新建1.1万平方米的国际货站,先后取得水果、水生物、药品等口岸资质;实现了“7×24小时”全天候通关服务。

  这一系列措施推动了湖北、武汉进出口货源的回流。2019年,天河机场国际及地区货邮吞吐量增长迅速,2019年达到6.23万吨,同比增长17.5%,进而拉动国内、国际整体货邮吞吐量增幅达到9.8%。

  目前天河机场航空物流业仍面临多重因素“掣肘”。对此,湖北机场集团航空物流公司运营总监李伟介绍,以省政府《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2019-2035年)》出台为契机,天河机场下一步将加大航空物流产业发展力度,促进武汉临空经济发展。

  国际航线方面,2020年天河机场将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欧美货运航线体系,扩大运输规模,提升运营品质,并瞄准日本市场,力争开通大阪货运航线。

  基础设施方面,天河机场将加快推进航空物流服务中心、新建国际库、冷链中心、邮政处理中心和集中检管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其中新建C4国际货库将于2020年上半年完工,新增仓储面积约3万平方米。

  产业开发方面,天河机场将与国际物流巨头——普洛斯合资建设总占地面积约1000亩的国际物流产业园,借助普洛斯先进的管理经验、全球网络及客户体系,推动临空经济核心区加速发展。

  口岸功能方面,天河机场将围绕肉类、药品、水产品、水果及国际快件等特殊口岸功能建设相关细分产业的分拨集散中心,与鄂州民用机场差异化发展;积极申请设立B型保税物流中心,开展保税仓储、加工、销售等业务。



  硬件

  天河机场第三跑道今年开建


  1月12日,从湖北机场集团获悉,武汉天河机场新版总体规划目前正在国家民航局进行会签,今年获批后,将启动天河机场第三跑道、T2航站楼改造及国际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根据省政府日前印发的《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2019-2035年)》,到2025年,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通航城市数量分别达到5500万人次、60万吨和220个,其中国际和地区通航点为80个。

  与此对应,到2025年,天河机场将建成一条长3200米、宽60米的第三跑道,改造15万平方米的T2航站楼,新建15万平方米的卫星厅。同时,机场将还配套建设3万平方米的国际货运库,3万平方米的邮政处理中心、2.5万平方米的国际快件监管中心以及2.5万平方米的B型保税中心等物流发展设施,新建飞机机库、维修机坪、机务用房等机务维修设施,新建五星级酒店、飞行员培训中心等生活生产配套设施。

  湖北机场集团战略发展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T2航站楼改造、第三跑道、物流园区等建设工程均已启动项目前期工作,待新版总规获批后将马上开展报批手续,力争年内动工。

  到2035年,天河机场将实现四条跑道和四座航站楼及卫星厅同步运行,年旅客吞吐量达到9200万人次,通航点达到380个。



  服务

  智慧机场让出行更方便


  1月10日上午,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内温暖如春,随着一场别开生面的“共欢新春、迎送天河”民俗艺术系列活动的开启,也标志着为期40天的武汉机场2020年春运工作正式启幕。

  据了解,春运期间武汉机场预计起降航班架次总量2.46万架次,日均起降航班595架次。旅客吞吐总量将达352万人次,日均客流量达8.2万人次,同比增长8%。

  与往年不同,“智慧机场”带来的便捷出行体验,成为今年春运武汉空港最大的看点——

  推进行李系统技术创新。创新行李管控模式,在全国率先启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行李正确分拣率达到99.5%。推进值机空筐回收系统和五级安检流程升级,提升行李装拣查验效率,压降了行李破损率。

  推进自助服务技术创新,启用8台自助乘机证明终端,实现旅客办理临时乘机证明“掌上办、刷脸办、随时办”。优化自助值机服务,完成48台自助值机设备移位,72台自助值机设备升级,120台自助值机设备全面实现护照、港澳台通行证、回乡证的应用。推进两条自助安检通道试点,推广自助验证、人包对应、自动回框、双视角X光机、毫米波人体扫描仪等信息技术的应用。

  2020年,天河机场将进一步巩固落实“民航服务质量重点攻坚”专项行动,营造文明、温馨、和谐的出行环境,及时化解顾客意见,力争服务零投诉。持续完善各类服务引导标志,加强机场环境整治,提升旅客候乘和中转换乘的舒适性和便捷性。开展“情满旅途、暖冬行动”,加强对残疾人、老年人、无成人陪伴儿童等特殊旅客的关爱,为军人、消防救援人员及其随行家属提供优先优待服务,为旅客提供温馨服务,展示民航运输的良好形象;拓展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将航班信息、运行信息、突发事件信息、道路交通及停车场使用情况、城铁、地铁等信息及时向公众公布,合理引导旅客出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1 10:29 , Processed in 0.088566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