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niceGZH

[项目进度] 粤穗投资54亿建设广州三大国际医学中心;与国家卫健委签约共建八个医疗(医学)中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1 10: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8家医院入选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卫健委主任段宇飞解答热点问题
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将这样建

南方日报 2019-09-20  
    9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第一批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签约仪式,与广东省人民政 府签订协议,共同建设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综合类的区域医疗中心和6个专科类的区域医疗中心,推动分级诊疗,减少患者跨区域就医。根据合作协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8家高水平医院将承担委省共建任务。
    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二者有什么不同?第一批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何广东是这8家医院入选?未来广东是否还有更多医院入选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将怎么建?围绕这些大众关注的话题,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 记、主任段宇飞。
    广东申报的8家医院全部入选
    2019—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完成呼吸等8个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和12个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其中,2019年完成儿科、心血管、肿瘤、神经、呼吸、创伤等6个类别,2020年完成妇产、骨科、传染病、老年医学、口腔、精神等6个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同时,在每个省设置1个综合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有什么不同?段宇飞介绍,国家医学中心代表全国顶尖水平,具备国际竞争力,引领全国医学技术发展方向,实现国内水平与国际水平同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代表着区域内的顶尖水平,协同国家医学中心带动区域内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水平提升,在区域内解决患者看病就医问题。
    根据国家卫健委部署要求,在我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的基础上,广东遴选了8家综合实力或专科实力靠前的医院,申报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我们是根据各个医院本身的特长、功能定位来申报的。”段宇飞介绍,这8家医院在各自专科领域都有明显的优势,具备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专业优势和基础条件,最终全部入选。“这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广东在全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地位。”段宇飞说。
    他表示,接下来,广东将争创更多的国家医学中心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继续推进我省高水平医院在妇产、骨科、传染病、老年医学、精神等专科达到专科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
    登峰计划为成功申报打下基础
    广东在申报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方面有哪些优势?
    段宇飞介绍,针对我省优质医疗资源在全国纵向排名不突出、省内横向发展不平衡的情况,2018年我省启动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为我省申报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奠定了良好基础。
    “登峰计划是按照国际水准、国内一流的标准来建设医院、攀登高峰,其中就提出,高水平医院要瞄准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目标进行建设。”段宇飞介绍,广东建设高水平医院,在财政支持、资金使用、职称评审下放、人才引进等方面,省里都给予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与国家此次的设置不谋而合。
    “我们这次申报的8家医院无一‘漏网’,全部列入委省共建,这说明我们的设想设计是与也是国家一致的。”段宇飞说。
    近些年来,广东紧跟医学发展前沿,按照国际一流标准重点推进广州呼吸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26.98亿元,其中省财政投入12.3亿元。广东肾脏病中心、肿瘤中心也在紧锣密鼓地加紧建设。全省三级公立医院奖励计划、市级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计划也即将出台。
    2018年最新发布的“复旦版”全国医院排行榜,广东有10家医院入围全国百强医院,呼吸科、眼科长期稳居专科排行榜首位,41个专科进入全国前10名。此外,我省拥有10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实力在中南区域十分突出。
    段宇飞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国家战略也提高了我省竞争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区域性医疗中心。我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从塑造健康湾区的高度,向国家争取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及区域医疗中心。
    将整合另外22家医院资源共建
    根据设置实施方案,省**将在强化落实所在地**投入责任、统筹规划医疗资源机构与布局、完善人事薪酬政策、完善医保支持政策、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等方面,加大对建设医院的支持。
    国家卫健委将在统筹推进医院建设发展、支持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大科研支持力度、支持提升教学能力、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予以支持。
    “我们将按照国家卫健委对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要求,增加投入,引进人才,开展相关工作。”段宇飞介绍,建设后,医院整体实力、服务群众的能力,都将会有明显提高。
    建设成区域医疗高地,患者是否会更加聚集在这些医院,不利于分级诊疗的实施?段宇飞坦承这是有可能的,但他强调,“这恰恰是我们医改要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制度设计来解决。”
    他表示,广东这几年一直下大力气落实分级诊疗,增加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形成有序的就诊格局。接下来,这些入选医院还要充分发挥技术辐射带动作用,整合我省另外22家高水平医院及其他优势医院的优质专科资源,加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同时,积极组建医联体,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儿科、精神、传染、老年医学等领域,组建区域内专科联盟,带动提升学科整体能力与水平。
    此外,这些医院还要与区域内地市级医院医疗集团形成高层次合作,通过技术指导、学科共建等形式,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利用“互联网+”、远程医疗等方式,加强对下级医疗机构,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医疗机构的指导,帮扶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段宇飞表示,我省首批落地的8个委省共建项目,将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提升疑难危重病例诊疗能力,积极投身公立医院改革,着力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等领域积极探索,展现公立医院的责任与担当。同时,落实健康扶贫、对口帮扶任务,积极承担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按照国家卫健委的要求,努力将我省建成以国家医学中心为引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骨干的国家、省、地市、县四级医疗服务体系,增加优质医疗资源总量,减少患者跨区域就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1 10: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提到的建设肾脏病中心、肿瘤中心

前者应该是以南方医院为牵头单位,后者显然就是中大肿瘤中心

可惜一直没说眼科中心,中大眼科中心是毫无争议的全国第一,我国唯一的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亚太眼科学会永久总部所在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1 20: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大”建设】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引领世界一流癌症中心建设
稿件来源:中大肿瘤防治中心 | 作者:肿瘤防治中心 | 编辑:郝俊 | 发布日期:2019-09-19 |

编者按:
        争取大项目、建设大团队、组建大平台,是学校探索并实践的特色科研发展道路。2015年以来,学校在科学研究方面通过推进“三大”建设,进一步激发了科研创新活力,使得我们的科研实力持续快速提升。今年学校秋季工作会议召开在即,现开设“三大”建设专题,聚焦各单位近五年来深入推进“三大”建设的进展。

        面向国家深化医改和大学提出“双一流”建设目标的新形势,作为承担肿瘤防治重任的国家队,肿瘤防治中心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美好健康生活的需要作为医院建设发展的第一要义。
        为此,肿瘤防治中心以“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指引,围绕建设“国内专科布局最全、服务规模最大、诊疗水平最高,综合实力国际一流的肿瘤学医教研基地”,以“三大”建设为抓手,关注大项目、建设大平台、打造大团队,取得了快速发展。2018年度Nature Index(自然指数)榜单中居全球癌症中心第七、中国癌症专科医院第一,在2018年《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肿瘤专科医院排名第二,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肿瘤专科医院排名第三。中心拥有院士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人才10名、青年拔尖人才(青千/优青/青拔/青长)9名,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中心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项。2015年以来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近五年来,临床研究成果被国际诊疗指南采纳54项,于全球推广使用,引领肿瘤学发展。


2018 Nature Index(自然指数)全球肿瘤专科医院排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位列全球肿瘤专科医院第七,中国肿瘤专科医院第一

  “三大”建设的理念

        瞄方向——做什么事。清晰描绘发展路径。结合国家与大学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医院以国际一流癌症中心为标杆,提出并落实中心“三步走”战略:在未来三年建设成为“三最一流”(国内专科布局最全、服务规模最大、诊疗水平最高,综合实力国际一流)癌症中心,并最终建设成为世界顶尖癌症中心。

结合国家与大学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提出并落实 “三步走”战略

搭平台——用什么资源。以“三大“建设为抓手,建设国家级肿瘤医学研究平台,快速提高中心科研创新能力,推动整个学科发展。
        树人才——培养什么人。人才是关键,根据大学部署,医院配套了一系列人才建设工程项目,例如“五个五”工程、杰青优青培养计划等。
        促研究——怎么做事。关注大项目,以大项目为牵引,带动团队建设。通过研究,引领新技术、新方法、新药物的探索。

        建设国家级科研平台,承担重大科研任务,提升竞争力

        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以“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基础和转化医学集成平台,包括肿瘤样本与大数据、药物化学、模式动物、代谢组学、分子影像、基因编辑、肿瘤标志与液体活检、肿瘤免疫与肿瘤疫苗、蛋白功能与结构、纳米医药等支撑体系。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尽快向临床应用转化和产业化,以科技创新驱动肿瘤防控能力的全面提升。重点打造的大科研团队和研究领域是:鼻咽癌发病机制及预防方案研究团队、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分子机制研究团队、肿瘤代谢及抗癌药物开发研究团队、肿瘤生物信息平台团队、抗肿瘤免疫研究团队。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依托,搭建国际一流的临床新药研究平台。开展高质量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为制定和更新临床诊治指南提供高级别循证证据,不断改写国际指南并推进全球推广应用,实现多个瘤种从“跟跑”到“并跑”、“领跑”跨越,全面提升我国恶性肿瘤科技攻关水平和防控能力。重点打造的大科研团队和研究领域是:鼻咽癌诊疗团队、结直肠癌诊疗团队、肝癌诊疗团队。
        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医工结合为切入点推动医学人工智能、大数据及医疗装备的产业发展。针对常见恶性肿瘤的筛查、诊断、治疗中的关键临床问题,构建适合大数据、大并发和实时性要求的医学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基础平台。对人工智能医学应用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研发常见恶性肿瘤多场景、多模态智能诊断模型,突破肿瘤学影像设备、先进治疗设备、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瓶颈,促进诊治能力提升。重点支持大数据、医疗人工智能大科研团队的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多维度推进人才兴院战略

        中心坚持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考核评估与绩效激励相结合。
        首先,海纳百川,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尤其是癌症生物学及防治基础研究、大数据与生物信息、分子影像、生物材料或抗肿瘤药物研发的优秀人才。近年中心在人才引进上受到了空间的限制,引进人才方面推进速度比较慢。在广东省和学校支持下,医院正在构建越秀、黄埔、天河三院区新格局,届时,医院将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计划每年引进10-15位高层次人才。PI达到100-150位。
        其次,继续加大关注青年人才培养力度。全面实施《临床博士后制度》,让新入职的青年人才全部加入博士后培养,培养复合型的高级医学人才,扩大博士后和专职科研人员队伍力量。同时,大力推行《中心特支计划》《杰青、优青提升计划》,医院每年拿出医疗收入4%,积极投入“三大”建设配套、平台提升、关键人才培养与引进,让科研骨干更快成长。
        第三,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估和激励体系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做好人事职务评聘、人力绩效激励和人才聘期评估,保障人才队伍可持续稳步发展。基础研究人才,以同行学术评价为主,着重评价其提出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能力、成果的科学价值、学术水平和影响等。应用研究人才,着重评价其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取得的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对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等。实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名医名家型人才,重点评估医德医风、临床医疗水平、医疗技术创新能力、工作业绩和社会服务能力。采取患者满意度、同行认可度、指南采纳、不可替代的医疗技术、专利及成果转化等综合性评价。

中心以“三个面向”为指引,以攻克特色、高发瘤种的疑点难点为目标,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打造大型科研团队。大团队在卓越学科带头人领导下,汇聚包括院士、长江、杰青、千人、优青、特聘系列、博士后、研究生完整的人才梯队,具备全链条的研究领域,包含从事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临床诊治各个领域的专家。打造大团队、实施“五个五”过程中,加强考核,通过外部评估,鼓励和推进有更大成效的队伍向前走,形成第一、第二、第三梯队,推动“能上能下”。

        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紧密结合、齐头并进,在行业高原上凸显高峰

        依托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大型科研平台,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基础、转化和临床研究,在肿瘤耐药机制、新型靶向抗肿瘤药物、肿瘤精准治疗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促进了大型科研成果的产生。

2015年以来,以第一单位发表影响因子大于10(按照2019公布)的SCI论著66篇,发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主刊、Lancet主刊、JAMA主刊、Nature Materials、Nature Genetics、Nature Medicine、Lancet Oncology、JAMA Oncology、JCO等国际权威杂志。2019年,马骏教授团队有关鼻咽癌新治疗方案的研究发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该研究确定GP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远处转移风险,进而提高无瘤生存、总生存,并且患者在治疗期间毒性反应小、耐受性好,在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综合治疗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曾益新教授团队筛选出与华南地区鼻咽癌高风险相关的EBV亚型位点,研究成果于2019年发表于Nature Genetics。徐瑞华教授团队发现两个基因突变可作为泛瘤种免疫治疗的新指标,研究成果于2019年发表在JAMA Oncology。这些重大研究成果被国际诊疗指南采纳,显著提高了医院影响力,鼻咽癌、大肠癌、肝癌等强势病种防治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结语

        作为国家肿瘤防治的排头兵,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勇于担当重任,在大势中把稳方向,在大局中找准定位,谋大事干实事,积极响应国家加强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的重大战略要求,紧紧围绕“建成世界一流癌症中心”的目标,建设国家级医学科研平台,加强人才引进及培养力度,打造世界一流研究团队,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任务,促使大成果产生,快速提升中心科研创新能力,促进学校“双一流”建设,为世界肿瘤防治做出中国贡献。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立足粤港湾大湾区,开创三院区新格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2 09: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大学附属医院14个研究团队共商人工智能多学科共建模式
稿件来源:中山大学精准医学科学中心 | 作者:精准医学科学中心

  为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与发展,9月16号下午,“共建人工智能数据标准化平台和多学科合作模式专家研讨会”在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召开。来自我校附属第一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三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及中山眼科中心等五家附属医院的十余个优势学科研究团队代表共40余人参加,中山大学精准医学科学中心医学人工智能研究团队骨干、中山眼科中心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科主任林浩添教授主持会议。
 
  会议召集人林浩添教授表示,医学人工智能数据标准化平台建设与多学科合作融合的模式成为未来医学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建议着眼于解决长期以来在人工智能应用与研究中关于数据的采集、标注、标准化入库与循环利用等流程存在的诸多问题,平衡效率与科学性等诸多因素,推动人工智能数据生态的构建。
  与会人员立足自身专科特点,就医疗人工智能开发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热切的探讨;就医学数据流的高效采集与循环利用,构筑闭环医学人工智能数据生态积极交换了意见;最后各团队负责人就“共建人工智能数据标准化平台和多学科合作模式”达成共识并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此次会议旨在共同推动中山大学医学人工智能产学研高效协同和持续发展,以突破性成果助力我校各附属医院精准诊疗的水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及国家健康医疗事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2 23: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28岁女博士李 琳获聘任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导

2019-09-22 17:56 来源:澎湃新闻

近年来,一批“90后”青年学者不断走向学术前台,同时他们也受到外界舆论高度关注。南方医科大学近日引进的李琳教授便是最新一例。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 院官 网9月16日更新信息显示,出生于1991年的女博士李 琳已于2019年7月起任该学院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

据官方简历介绍,李 琳主要从事单细胞表观基因组学研究,2014年获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学位,2014年9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李琳的研究领域包括开发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研究哺乳动物生殖系细胞发育和疾病发生发展进程中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她曾于2018年6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Cell Biology》发表题为《Single-cell multi-omicssequencing of human early embryos》的论文,并曾在《Cell》合作发表《The Transcriptome and DNA MethylomeLandscapes of Human Primordial Germ Cells》一文,以及在《Cell Research》合作发表《Single-cell multi-omics sequencing of mouse early embryos and embryonic stem cells》一文。
作为李 琳的引进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官 网 显示其人才类别为“优秀学术骨干”。
此外,出生于1980年的高学飞、出生于1981年的官道刚、出生于198 9年的汪妹等人也在此次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引进“优秀学术骨干”之列。其中,“准90后”汪妹也是一名女博士,此前在南方医科大学本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发育生物学研究。

今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曾发布招聘启事称,该校全新推出高层次人才全职引进聘任政策,诚聘海内外英才,共同实现“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多科性医科大学”建设目标。
招聘岗位设置包括特殊 领 军人才、学科领军人才、优秀学术骨干以及优秀青年学者。其中,优秀学术骨干的定位为“在国内外本学科领域获得较优秀水平的学术成果,科研活动高度活跃,学术上具有很好的创新突破潜力,未来能带领某学科领域或学术方向取得国内领先地位和形成一定的国际影响,具有成为学科领军人才的潜力的青年学者”。
针对优秀学术骨干的待遇与支持条件包括:70-90万协议年薪(税前);180-220万安家费(税前);300-400万科研启动和科研条件建设经费;提供人才过渡房;必要的科研、办公条件;根据水平聘任教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科研助手、研究生及博士后招生计划;规划统筹科研及人才项目申报;协助办理配偶工作调动及子女户口随迁;中国国籍的引进人才可按政策要求纳入事业编制。
创建于1951年的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 民 解 放 军 第一 军 医大学,19 7 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该校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一所“部 委 省”共建高校,全国首批开设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卓 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3 15: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医一院的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已经在大坦沙建设一年了,今年打桩,明年做基坑支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3 18:34: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眼科挂号费500元,真是贵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3 22: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第二批(2019年度)广东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评审结果的公示

全部为广州地区的医院

http://gdstc.gd.gov.cn/tzgg/content/post_2635315.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3 22: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批(2018年度)广东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共10家医院,其中9家为广州地区的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11: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发达国家水平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伍仞 通讯员穗卫健宣)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至今已十年。昨天,在广州市**部门定期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副主任欧阳资文向媒体通报了广州医改十年间的成果。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十年间,广州市区两级财政对医改总投入超过400亿元;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就医负担有效减轻,“看病难”“看病‘三长一短’”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十年间,广州居民健康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主要表现为“二降一升”:户籍孕产妇死亡率从2009年的11.68/10万下降至2018年的3.67/10万,下降幅度达69%;婴儿死亡率从2009年的4.46‰下降至2018年2.50‰,下降幅度达44%。十年前,广州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为78.95岁,2018年已经达到82.28岁,提高了3岁多。广州市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居民健康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广州地区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47个

  医疗高地建设工作是广州市正在推进的工作之一,具体有哪些措施呢?欧阳资文介绍,《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11-2020年)》修订工作在去年完成,明确了“调布局、补短板,建高地、强基层,促均衡、抓效能”的总体思路,形成了“一主、一副、五分、网络化”的医疗卫生设施总体布局,通过重点推动中心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向城市发展新区、外围城区转移,加强中医、儿科、康复等机构建设,逐步构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18年,广东省启动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全省共遴选了3批30家重点建设医院,其中13家医院都在广州市。其中广州市属3家;2018年复旦版全国医院综合实力排名中,广州地区有10家医院进入前100名,仅次于北京、上海。上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将与广东省共建1个国家医学中心、7个区域医疗中心,都在广州市。目前,广州地区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47个。

  他表示,下一步,广州市将按照国家和省的具体要求,将重点指导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方面取得突破。广州市还将举全市之力重点打造27个市级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及培育专科,培育70项重大高新特色的项目,让广州尽显医疗高地的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17: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ceGZH 于 2019-9-25 17:13 编辑

院士专家汇聚越秀,共商广州健康医疗中心建设大计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5099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23: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沙打造湾区医疗卫生新高地
2019-09-25来源:广州南沙发布、南沙新区报
  医疗事业关乎国计民生,“大病不出区”,这项郑重承诺的背后是南沙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缩影。
  2008年,南沙中心医院从一栋门诊楼“起步”,到今年已经正式启用二期后续院区。在南沙人的见证下,成长为一个专业科室完善、特色专科发展迅速、拥有业内顶尖医疗设备、不断引进高端人才的综合型医院。

  在另一边,明珠湾起步区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南北两区的主体建筑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建成后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在以医院为核心的同时,还将集聚中大口腔、肿瘤防治中心、再生医学、康复、美容专科等一批社会办高端专科医院。
  开辟“1+N”模式,即1家公立综合医院为龙头,集聚N个专科医院,建设真正意义上的高端医疗城。

  不论是在南沙发展中逐步成长和完善起来的南沙中心医院,南沙区第一、第二、第六人民医院,还是陆续落户南沙的高端医疗资源。

  南沙正在探索医疗龙头引领,区属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全面覆盖的医疗卫生模式,为群众提供更安全、更方便、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未来几年,南沙预计投资100多亿元用于推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南沙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南沙中心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等部属、省属和市属三级医院建设项目。
  提供优质床位4660张,实现强强联手,带动南沙新区医疗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形成高水平、强竞争力的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医疗卫生新高地。

  与此同时,南沙在“十三五”期间还将规划投资超55亿元用于区属医院新(改、扩)建工程,全面提升区属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水平。


  此外,高标准打造国家级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还将助力南沙发展高端特色医疗、康复疗养、健康管理、休闲养生等医疗健康产业,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旅游产业全面开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6 00: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周天 于 2019-9-26 00:45 编辑
niceGZH 发表于 2019-9-25 23:09
南沙打造湾区医疗卫生新高地
2019-09-25来源:广州南沙发布、南沙新区报
  医疗事业关乎国计民生,“大 ...


红字五大医院100多亿搞不定的,中大附一南沙50万平建筑面积,省中医南沙40万平建筑面积,这两个的概算相加超100亿了,估计总共200多亿。
这些医院规模按南沙200多万人口设计的,还要服务珠三角其它城市包括深,莞,中,佛,江,珠等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01: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ceGZH 于 2019-9-26 01:35 编辑
不周天 发表于 2019-9-26 00:41
红字五大医院100多亿搞不定的,中大附一南沙50万平建筑面积,省中医南沙40万平建筑面积,这两个的概算 ...




呵呵,厉害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6 08: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周天 发表于 2019-9-26 00:41
红字五大医院100多亿搞不定的,中大附一南沙50万平建筑面积,省中医南沙40万平建筑面积,这两个的概算 ...

原来新闻说是投资150亿元建设,其实南沙中心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院区)都已经建好了,剩下中山一院(大约45亿)和广东省中医院(大约38亿)规模大些,广州妇儿中心南沙院区和中大口腔规模要小些,基本150亿也差不多够了,这五大医院都建好后南沙区的医疗条件将发生质的飞跃,可以看得出南沙区**的财力雄厚与省市医疗资源的倾斜帮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3 22:38 , Processed in 0.079337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