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江城资讯] 2019年7月23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3 11: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族当年从武汉挖了不少人过去,主要是给各工厂提供镭雕啊之类的机器,虽然不高端,但占据地缘优势比华工科技赚的钱多。一些工厂在大族和华工科技之间选择的时候多选择大族。但大族毕竟只是为了赚钱,很好,武汉这边挺下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3 11: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罕见!武汉这条最青春的街道,人口顶一座中型城市!最新数字让人仰视……

2019-07-22 13:09 来源: 长江日报  调整字体



  暑期,青春之城光谷并未成为空城。

  7月19日,小米、金山武汉总部的800名员工,正式搬入光谷APP广场写字楼。当晚,有着小龙虾和烧烤的聚会,在不远的光谷天地、保利广场、光谷步行街举行。对于光谷关东街道上的百万光谷人而言,这是一个平凡而欢快的夜晚。

  据经济普查最新数据,在光谷关东街街道登记的企业已有25388家。随着光谷从一束光到一座城的蝶变,关东街道人口总数破百万,占东湖高新区总人口的60%,相当于一座中型城市的体量。




  
光谷广场“星河”光彩夺目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新经济企业多,吸纳青年就业人口

  “很拼,也很会享受”,小米武汉总部客服部负责人揭文强说,这是“90后”的生活态度,在光谷尤其被放大,“以小米客服部为例,员工年龄结构偏年轻化,平均年龄不过23岁左右”。

  据了解,光谷35岁以下年龄人口约占七成,而这其中的70%,又都集中在关东街上。因为关东街上新经济企业较多,吸纳的多为青年就业人口,且在不断增长。

  关山大道是光谷的黄金中轴线,汇聚了光谷80%以上的规模企业。它是光谷打造的3条千亿大道之一,目标是打造成集创意产业、高尚居住、商业服务、研发办公功能于一体的创新溯源地、世界一流的光谷智道。

  关山大道光谷新发展国际中心内,7月11日,刚搬入一家在美纽交所上市的教育科技公司“流利说”华中总部。该企业在这里租下四层楼超8000平方米办公空间,定位为华中地区总部及企业人才基地,未来将容纳千人以上。

  “流利说”华中总部的高级公关经理谢良梁介绍,他们在沿海城市寻找稀缺的写字楼资源,入驻的大多是由老工厂改造的办公点,“而来光谷考察时,生长的大楼让我们感觉充满机会,这里的办公空间足以承载创新产业”。

  “互联网产业大量吸纳就业人口”,东湖高新区“互联网+”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光谷第二总部就业人数已超过2.4万人,其中大量源自人力资源密集型的教育行业。



  
关山大道两侧高楼林立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创新创业氛围浓,汇聚光谷七成孵化器

  7月17日,全国最大游戏直播平台斗鱼在美国上市。这条“鱼”就是从关东街游出。

  斗鱼只是这条街上众多“光谷故事”中的一个,仅在光谷软件园就活跃着400家企业4万多创业者。

  中电光谷负责运营光谷软件园,助理总裁姚华介绍,2014年前后,光谷软件园入驻企业就达到饱和,但目前400余家企业,仍在不断洗牌,活不下去的游走,小鱼变成大鱼,生态池外,还有人排队等待,每年,50家到100家企业进出,显示出极强的活力。



  
俯瞰光谷软件园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关东街上,汇聚了光谷七成的孵化器,双创热情居高不下,不缺光谷故事的最初“脚本”——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家孵化器光谷创业中心,中西部最大的软件外包聚集地光谷软件园,中国金融后台服务区光谷金融港……更多新兴的产业园区或写字楼还在生长。
  北辰里不远的光谷APP广场,光谷“瞪羚企业”艺画开天正在进行紧张的制作,他们刚宣布成为《三体》动画的联合出品方和制作方。

  这家企业从徐东的一家写字楼搬入光谷关东街,同一栋楼集聚了更多创业企业,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创新需要碰撞,创业需要扎堆,人力资源更丰富,光谷办公空间大小和成本性价比更合适,区域**针对文化行业的配套政策比较成熟,区域内的配套也很成熟,有利于员工的就近生活和居住,也有利于引进一些外部高端人才”。

  武大科技园总经理宋宏杰介绍,10年前武大科技园入驻企业110余家,人数4000人,目前入驻企业超过千家,人数超2万人;

  相隔不远的华工科技园,其办公室负责人聂丽介绍,10年前该园入驻企业89家,从业人数8896人,而截至去年底入驻企业340家,从业人数22050人……



  
光谷有轨电车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百万人口的关东街,相当于一座中型城市体量

  斗鱼是草根创业起步,最开始就是两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只有4个员工。

  那个时候,光谷很多地方也都是荒地,光谷的步行街刚刚修好,没有任何商业。“别看光谷软件园现在是人挤人,当初都是黑灯瞎火。那时候,光谷天地还是一片草地。”斗鱼联合创始人张文明如是说道。

  姚华回忆,10年前光谷软件园的确人不多,“当时这条街(关山大道)交通非常不方便,我们引进招商银行时,企业反映出行不便,为此我们专门跟武汉市的公交系统联系,希望公交能开进来,当时公交集团还犯嘀咕:这么点人,怎么结算?哪里知道这里已成了光谷人流量最大的地方!”



  
2002年的光谷广场 资料图 来源:中国光谷


  最早,关东街多是农田、荒地,唯一的“人烟”集中在关山大道上的“关山工业区”,沿着今天的关山大道,有武汉汽轮机厂(长动前身)、湖北电机厂、鼓风机厂、汽车标准件厂、长江有线电厂等10个企业,总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形成了一个小型工业小镇。1980年考入华中工学院的汪潮涌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作为学管理工程专业的学生,他还曾去长动进行专业实习,就近观摩大型国企的管理经验。

  到了上个世纪末,这批在工业时代有过光荣历史、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企业陆续改制、外迁。但“人烟”散去还复来。

  1988年12月,针对科技一条街已经集聚企业700家的情况,东湖开发区管理办公室谋划建设科技工业园,拟在洪山区的关东地区建设关东科技工业园。

  1991年,工业园区建设终于被提上日程,当年9月,关南科技工业园开工建设,12月,关东科技园奠基开工。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光谷现代服务业园……一个个产业园区兴建。




  
光谷软件园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产”已生,“城”渐变。光谷经历了第一次扩容,关东街最初的模样清晰。

  1999年,东湖高新区相继托管洪山区的钢铁、群英、关山、曙光4个行政村,2000年增加托管江夏区的郑桥、茅店、周店、东山、关南5个行政村和政院居委会,当时这“九村一委”人口为2.3万余人。这片区域,因地处关山以东而得名。

  2011年7月,已完成“城中村”改制的关东地区,获批成立关东街道办事处,下设7个社区居委会、10个改制公司,辖区人口22.21万人(包含楼盘、企业、大专院校人口)。

  随着光谷的蝶变,光谷新建社区及商业楼宇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作为光谷核心区域,截至今年6月,关东街道下辖10家改制公司、29个社区居委会、130个居民小区、人口破百万,占东湖高新区总人口的60%,相当于一座中型城市的体量,辖区内共有4个派出所在全国也属罕见。

  巨型关东街,是光谷的一个“缩小版”,2012年至2018年,关东街道年出生人口从1740人增长到6900人,增长了近300%,户籍迁入人口从15240人增长到52642人,增长了245%。与这些数字以同一速率增长的,是光谷整体人口的增长,截至目前,光谷已有180万人口。

  一图看懂光谷关东街区的变化

  ▼






  
夏夜的光谷步行街上人流如织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这里从无到有,筚路蓝缕

  如今已是日新月异

  一派生机勃勃

  一起期待,武汉下一个奇迹

  记者:蔡木子 李佳 陈卫东 摄影:高勇 制图:赵健 编辑:王戎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3 12: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的这群高中生,跳啦啦操,又得了全国冠军

2019-07-22 18:58 来源: 长江日报  调整字体





  长江日报融媒体讯7月22日讯(记者刘嘉 通讯员程琪)7月22日,从浙江横店传来好消息,在2019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中,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的12名啦啦操队员取得了少年甲组集体花球规定动作第一名,集体爵士自选动作第一名,再次获得全国冠军奖杯。

  全国啦啦操联赛是目前国内啦啦操届最重量级的比赛之一,来自全国各地的115支参赛队伍、近4000名运动员要先参加分站赛,获得前3名才有资格晋级总决赛。比赛中,六十八中学生们的一段花球操和一套爵士动作连贯流畅,洋溢着青春活力,获得满场欢呼。赛事的副裁判长蒋郑看完后评价:“这支队伍的上肢发力不错,成套动作的编排很丰富,孩子们很有自信,也很有表现力。”

  六十八中啦啦操教练范兴宇介绍,2008年,学校成立了啦啦操校队,每年都有20余名学生成为校队队员。队员们每周有10次训练,从基本功开始,到队形排列、身体柔韧,每一个动作细节,都有专业的老师指导。2017年,校队队员们出战“全国啦啦操总决赛”,获得高中组第一名。去年12月,队员们在全国啦啦操冠军赛中与来自全国的150余支队伍比拼,获得高中组花球规定赛项的第一名。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范兴宇说,啦啦操队的孩子们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是下了苦功夫的。队员们从4月份就进入备战期,一个星期保持5天训练,暑期里还每天保持近6个小时的训练时间。“在全天训练的午间,孩子们经常在训练房一躺下就睡着了。”

  近3年,六十八中有近10人通过啦啦操项目考入广州体院、西安体院、武汉体院等高等院校。“学校开展啦啦操项目,为更多有这方面潜力的学生提供机会”,校长郑白甫说,今年3月,学校通过了市教育局的啦啦操体育特长资格认定,明年开始可以招收啦啦操特长的初三毕业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3 12: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天高速”天门段及全段还有多少程序要走,什么时候可以动工 ?

投诉爆料

投诉地:        省直 » 省直
投诉行业:        交通
联系人:        保护信息
身份证号:        无权查看
补充信息:        隐藏内容
是否愿意接受对方联系和帮助:        隐藏内容
联系电话:        保护信息

http://wh.cnhubei.com/whyw/p/12083737.html 荆楚网7月11号报道:大武汉五环变六环,新增一条辅助环线,形成“六环二十四射”!请问这“二十四射”里是否包含有“武天高速”通道,“武天高速”天门段及全段还有多少程序要走,什么时候可以动工修建?


武汉交通“六环二十四射”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

       支持天门市发展,我省已将武天高速城市圈环线高速至随岳高速段调整纳入“十三五”交通规划,并支持天门市先行启动了前期工作。

       据了解,武天高速也是武汉市拟规划的“二十四射”之一。目前,武天高速城市圈环线高速至随岳高速段工可研究已形成初步成果,相关专题研究正在进行中。但受规划的沿江高铁武汉至荆门段方案的影响,武汉至天门高速公路天门段的路线方案暂时难以确定。

       我厅积极支持该项目建设,下一步将积极配合天门市抓紧消除项目规划建设的相关制约因素,争取尽早明确项目建设方案,同时积极协调天门市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加快推进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人招标、后续设计及各阶段报批工作,为项目开工建设创造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3 12: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tyy1122 于 2019-7-23 12:19 编辑

武汉城市圈将共用027一个区号,鄂州开通首部固定电话

2019-07-22 10:25 武汉晚报

武汉晚报7月22日讯(记者张维纳 实习生范安妮)武汉城市圈有望共用一个区号,城市圈内不同地区居民互打电话,长途将变市话,电话资费也会下降。近日,记者从中国移动湖北公司获悉,该公司成功开通鄂州市首部027固话,标志着“武汉鄂州通信一体化”工作取得关键性突破,最迟明年年底在武汉城市圈全面铺开。

2014年,武汉与黄石、鄂州、孝感和咸宁等市之间开展了通信资费一体化试点,通过取消漫游等举措给圈内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

官宣!武汉城市圈将共用027一个区号 鄂州“并入”武汉快了?

乐居买房 2019-07-22 11:48


乐居武汉讯 长久以来,鄂州作为离武汉最近且“走得也近”的城市,一直让大家产生“鄂州会并入武汉”的遐想,尤其是随着鄂州自身的快速发展,大家对此事更加喜闻乐见,加上武汉一系列利好鄂州的操作更加让人深信不疑:武汉把鄂州的左岭划走、武汉地铁11号线继续向鄂州方向延伸……相邻市县半小时通达,对于武汉城市圈居民来说,“同城生活”已不陌生,这不,最近武汉与鄂州的关系又有了实质性进展。

近日,记者从中国移动湖北公司获悉,该公司成功开通鄂州市首部027固话,标志着“武汉鄂州通信一体化”工作取得关键性突破,最迟明年年底在武汉城市圈全面铺开。



武汉城市圈自2007年获批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圈内“1+8”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九市强力助推融合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通信方面,2014年,武汉与黄石、鄂州、孝感和咸宁等市之间开展了通信资费一体化试点,通过取消漫游等举措给圈内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统一区号是通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湖北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我省早期编制武汉城市圈区号统一的方案,是拟将武汉周边8城市电话号码从7位升至8位,然后统一使用“027”长途区号。“我们一直在筹划通信一体化,今年先行在武汉、鄂州开展并网试点工作,成功后在武汉城市圈全面铺开。”



电话区号的统一意味着什么?湖北移动鄂州分公司政企部主任刘峙江说,统一区号后,对于市民最大的利益就是将长途变成了市话,通话费用也就自然降低了;对武汉鄂州两地办企业集团来说,可以搭建统一的短号网,沟通更高效,费用更低,实实在在的为企业降低通信成本、提高办公效率。

另外,区号统一也是响应**省**提出加快“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战略发展布局,对推动鄂东转型发展示范区竞相发展,形成鄂东大片区高质量发展、高层次发展的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前从很多新闻报道来看,对于鄂州并入武汉,坊间一直“言之凿凿”,但一切待未来发展,不过鄂州并入武汉的可能性确实是很大的。

从鄂州的基本市情来看

鄂州面积1594平方公里,2017年GDP906亿,人口107.69万人,人均GDP84784元,下辖三个区,无论从面积、人口和经济总量看看,都可以说是一个很小规模的城市。

从武汉的角度来看

武汉市作为湖北省会,面积只有8494.41平方公里,再加上水域面积占武汉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可利用土地面积在省会城市中更显偏小。

省会城市合并领近地级市角度来看

双方在经济上、交通上联系非常密切。作为武汉城市圈核心成员,鄂州现在也在大力融入武汉。同时,湖北省、武汉市也在努力促发展。当前最有希望划到武汉的是鄂州和汉川。鄂州并入武汉已是必然,只是时间问题。

虽然说鄂州加入武汉是迟早的事情,首先武汉整体发展战略已经从“三镇时代”过渡到“长江经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武汉整体发展规划都是围绕长江、汉水做文章。而处于武汉最东边的光谷地区与长江压根就扯不上关系,这也是光谷打造武汉“第四镇”美梦破碎的重要原因。

既然光谷这块吸铁石磁力衰弱,那么鄂州被划入武汉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不过十一号线地铁延长到鄂州这一利好之事,在短时间内鄂州还是跟光谷绑在同一辆战车上。

其实简单点说就是,目前武汉战略规划重心已经转移,现在光谷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而鄂州想借助光谷成为跳板打造武汉远城区的计划也已经泡汤。很多人认为要想挽回这一发展局面,只有鄂州与光谷都能展现强有力的发展潜力才行。
——————————————————————————————————
鄂州区号即将改为027,意味着什么?

2019-07-22 17:00


相邻市县半小时通达,对于武汉城市圈居民来说,“同城生活”已不陌生。近日,记者从中国移动湖北公司获悉,该公司成功开通鄂州市首部027固话,标志着“武汉鄂州通信一体化”工作取得关键性突破。

武汉城市圈自2007年获批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圈内“1+8”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九市强力助推融合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在通信方面,2014年,武汉与黄石、鄂州、孝感和咸宁等市之间开展了通信资费一体化试点,通过取消漫游等举措给圈内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统一区号是通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湖北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我省早期编制武汉城市圈区号统一的方案,是拟将武汉周边8城市电话号码从7位升至8位,然后统一使用“027”长途区号。“我们一直在筹划通信一体化,今年先行在武汉、鄂州开展并网试点工作,成功后在武汉城市圈全面铺开。”

电话区号的统一意味着什么?湖北移动鄂州分公司政企部主任刘峙江说,统一区号后,对于市民最大的利益就是将长途变成了市话,通话费用也就自然降低了;对武汉鄂州两地办企业集团来说,可以搭建统一的短号网,沟通更高效,费用更低,实实在在的为企业降低通信成本、提高办公效率。

另外,区号统一也是响应**省**提出加快“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战略发展布局,对推动鄂东转型发展示范区竞相发展,形成鄂东大片区高质量发展、高层次发展的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来源:运营商财经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3 1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上传新闻的各位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3 12: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水运千帆竞发

2019-07-23 08:21:22 来源: 湖北日报








  6月中旬,武汉阳逻港一带长江水域,南来北往的货轮穿梭不息。

  长江湖北段干线全长1038公里,占长江干流三分之一,全省内河通航里程8638公里,居全国第6位。截至2018年年底,我省高等级航道里程突破1900公里。

  经过数十年发展,我省水运货运量大幅增长,从1978年的0.31亿吨增长到2018年的3.64亿吨,增长11倍多。近年来,我省调整运输结构,发展多式联运,以长江为主轴的铁水联运骨架网初步成型,江海直达联运进一步拓展,水运货运量持续增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梅涛 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3 12: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航拍长江武汉段 武汉关水位突破设防水位

2019年07月23日 11:39:24 | 责任编辑: 刘晓丽 | 来源:新华网




图为7月19日航拍的武汉汉口江滩。新华网 刘晓丽 摄


  受长江上游来水和区间降雨影响,武汉**江、汉江及连江支流水位持续上涨,7月12日,长江武汉关水位突破25米设防水位,武汉市于7月12日8时启动防汛应急IV级响应,长江防汛进入关键期。7月22日,武汉汉口水文站水位25.93米,超设防水位0.93米。



图为7月19日,武汉汉口江滩观光栈桥快没入水中。新华网 刘晓丽 摄




图为7月19日,武汉汉口江滩观光栈桥几乎没入水中。新华网 刘晓丽 摄



图为7月19日航拍的武汉汉口江滩观光栈桥。新华网 李征峥 摄



图为7月19日航拍的武汉汉口江滩观光栈桥。新华网 李征峥 摄



图为7月19日,武汉青山江滩亲水平台小树树干没入水中。新华网 陆涛 摄



图为7月19日,武汉青山江滩亲水平台一棵小树树干没入水中。新华网 刘晓丽 摄



图为7月19日,武汉长江二桥下的芦苇荡被水淹没。新华网 刘晓丽 摄



图为7月19日航拍的汉口龙王庙江段。新华网 李征峥 摄



图为7月19日航拍的武汉关江面。新华网 李征峥 摄



图为7月19日武汉青山江滩亲水平台上小树部分淹入水中。新华网 发 肖茗予 摄



图为7月19日,武汉汉口江滩亲水平台水位上涨,市民下水嬉戏。新华网发 崔海民 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3 12: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网湖北频道>正文


中国光纤之父”的追光人生

2019-07-22 14:58:16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一生为通信技术创新不停歇




  ▲2016年12月16日,“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院士回忆当年探索光纤通信的历程。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周甲禄、徐海波

  武汉武昌南望山脚下的武汉邮科院家属区,一栋上世纪70年代的两层楼房。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小院里种满了丝瓜、辣椒等,几只小花猫生活在树藤下,陪伴着赵梓森享受平静的晚年生活。如果不是家中挂满墙的荣誉证书,很难相信眼前这位普通的老人就是“中国光纤之父”。

  《科学美国人》杂志曾评价说:“光纤通信是二战以来最有意义的四大发明之一。如果没有光纤通信,就不会有今天的互联网和通信网络。”但是,对于拉出我国第一根光纤的赵梓森院士及第一根光纤的诞生,人们知之甚少。

  在光纤通信上有几个重要的节点事件:1966年,上海出生的英/美籍华人高锟首次提出玻璃丝可用于通信。1970年,美国花费3000万美元制造出了3条30米长的光纤样品,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制造出对光纤通信有实用价值的光纤。7年后,身居武汉的青年教师赵梓森也拉出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根实用光纤。

  正是赵梓森的这一贡献,使我国在通信技术方面与世界最先进水平齐头并进,在部分领域甚至处于领跑地位。

  和蔼之中带点幽默,87岁的赵梓森院士像其他普通老人一样,是一位让人如沐春风的老者。简陋的房屋、简单的生活、简朴的衣着,赵梓森坐在一个竹藤椅上与记者拉起了家常,回顾自己42年的追光之路。

  在厕所旁拉出第一根光纤,开启我国通信新时代

  1932年,赵梓森出生于上海一个制衣作坊家庭。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幼小的赵梓森目睹了上海被日军占领的过程,他家也受到战争影响,一家人辗转搬到英租界,母亲平时做点缝缝补补的针线活补贴家用。至今与记者谈起这些童年往事,他仍然记得很多生动的细节。

  赵梓森小时候特爱捣鼓些小制作,制造过氢气球、矿石收音机和滑翔飞机模型和小提琴等。赵梓森告诉记者,看到别人有玩具飞机,他也“心痒痒”,于是自己使出浑身解数做了一个模型飞机。恰好上海组织学生模型飞机比赛,赵梓森把自己心爱的作品拿去参赛,没想到还得了名次,他更没想到当时的上海**还亲自给他颁奖。

  1954年,赵梓森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武汉邮电学校当老师。这是原邮电工业部下属的一所中专学校,后来升格为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赵梓森很清楚新中国刚刚来到,将来一定需要大规模建设,一定需要大量的科学知识。于是,赵梓森一有闲暇时间,就自学研究生课程,恶补日语英语俄语等外语。

  即使在“**”期间,赵梓森仍然坚持白天参加政治学习,晚上在家钻研光纤通信知识,偷偷自制电视机和高端收音机。

  1969年,北京邮电科学研究院将国家科研项目“激光大气传输通信”以及项目执行人员转移到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到了1971年,院领导认为项目进展太慢,要求“技术好的”赵梓森加入进来,并牵头负责。

  赵梓森找科研人员了解得知,进展慢是因为没有仪表设备,“平行光管得一年后才能到货”。赵梓森就想到“土法上马”,将天线搬到屋顶,利用太阳校正了天线,接着把整个激光大气通信设备,搬到当时武汉市最高的建筑——六渡桥的水塔和水运工程学院的某高楼,实现了“大气传输激光通信”,传输有效距离从8米迅速提高到10公里,课题获得了成功。

  “同事们都很高兴,但是我却高兴不起来。”赵梓森发现大气传输光通信无法实现全天候通信,碰上雨、雪、雾等天气,装置就失灵了,必须寻求“替代物”。

  在听说玻璃丝(光纤)能够通信后,赵梓森急切去湖北省图书馆查找资料,仔细研究,初步认可了光纤通信技术的可行性和巨大潜力。后又通过留学科学家钱伟长等人打听到,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在研制光纤通信技术并取得初步成功。赵梓森更加坚信了自己的判断,决定开展光纤通信研究。

  1974年8月,在历经长时间深入研究后,赵梓森提出石英光纤通信技术方案。方案遭到许多权威专家的质疑,“小小玻璃丝可以通信?简直是天方夜谭”。质疑声中最主要的观点是,光信号经光纤传输后,由于吸收、散射等原因引起光功率减小,影响传输距离或中继站间隔距离,导致“通信传不远听不清”。

  赵梓森却坚信自己的判断。他坚持研究发现,光纤玻璃的损耗并非“必然”,而是由过渡金属离子产生,如果将其含量控制在百万分之一以下,吸收损耗就在10dB/km以下,再改进拉丝工艺和热处理技术,损耗就会降到更低,对光传输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这一发现使赵梓森更有了信心。他白天参加政治学习,晚上在家偷偷钻研光纤。

  在一无技术、二无设备、三无人员的情况下,赵梓森开始了中国的光纤攻关。

  经过再三努力说服领导,赵梓森在单位办公楼一楼厕所旁改造出一间实验室。他找来几位年轻同事做帮手,采用最简易的实验设备(电炉、试管和酒精灯等)、最简单的工艺(烧烤)和最基础的原料(四氯化硅、氧气),经过一年多时间数千次的试验,熔炼出高纯度的石英玻璃。以此试验为基础,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绘制出300多张图纸,利用旧车床和废旧机械零件制造出一台光纤拉丝机。

  一次实验中,赵梓森不小心将四氯化硅液体喷进右眼。由于氯气释放浓度太大,眼睛剧痛,晕倒在地。同事们赶紧将其送进医院。“到了医院,医生都愣住了,没见过这种情况,不会治。”赵梓森说,“后来我跟医生说,用蒸馏水冲洗眼睛,然后打吊针消炎就行。”眼睛刚一消肿,还未痊愈,赵梓森又回到了实验室。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我国第一根实用型、短波长和阶跃型石英光纤终于诞生了。在1977年举办的“邮电部工业学大庆展览会”上,赵梓森通过自行研制的光纤,成功传输黑白电视信号,引起国家的重视。光纤通信因此被破格列为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我国的光纤通信技术从此迈入了“快车道”。

  追求真理不盲从 为我国光通信技术探索出正确路径

  当时的中国,因为长期的政治运动和信息闭塞,几乎没人相信玻璃丝可以通信,而且,自主研发的试验条件不具备,既然美英等国已在研制光纤通信技术并取得初步的成功,我国是否可以引进外国产品来发展我国通信技术?

  “科学没有捷径可走。通往真相的路,得自己寻找。”赵梓森意识到,虽然依靠进口光纤可以短时间内建构起我国的通信网络,但核心部件却永远被人“卡脖子”。于是,他抓住一切可能的时机,不遗余力地呼吁我国支持和发展光纤通信研究。

  其实,在当时,我国多个部委和研究机构也都着手研究光通信技术。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开展激光通信研究的方案也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并在1972年3月正式立项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723”机,主要从事光纤波导数字通信和大气激光通信的研究。

  1973年,赵梓森在发现“大气传输”存在重大缺陷后,又发现“723”机项目其实也行不通。这个项目采用的多组分玻璃光纤的提纯有极大难度,而且这种光纤的品界反射与散射导致光传输效果不佳。“项目虽然用到了半导体激光器,但只是用于提高泵浦的效率和代替水冷器等,而不是直接做光源。”赵梓森认为,“723”项目存在技术“路线错误”。

  发现当时国家确定的两个科研方向“前途堪忧”后,赵梓森决定另寻他路。1974年8月,赵梓森向***科技办专门提出,以石英光纤为媒介、半导体激光器做光源、脉冲编码为调制方式的光纤通信技术路线,并被列为国家“五五”计划重点赶超科研项目。

  接下来,赵梓森又主持制定了用MCVD法制造石英玻璃光纤预制棒的技术路线。“这就是后来的光纤技术路径。”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少华说,后来的实践证明,正是这条正确的技术路线,才引领中国通信光纤从无到有并迅速发展,少走了很多弯路。

  光纤、激光器、通信机,是光纤通信的三个基本要素。光纤制造出来了,还要解决另两个问题。而这两者在当时都是空白,无任何基础。如果单靠自力更生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如此会极大地延误光纤通信在我国的推广使用。

  “在当时落后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条件下,想自力更生去攻关,都无从下手,连工具都没有”。赵梓森回忆那段经历,仍然感慨自己当时的勇气。他坚持认为,试验条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人,只要有心,任何限制都是可以突破的。

  第一步攻关是研制实用型光纤。拉出第一根光纤之后,赵梓森和团队又经过近三年的试制探索,于1980年4月使拉制出的长波长光纤最低损耗值在1.55nm处达到0.29dB/km,最终达到实践应用的要求。

  半导体激光器是赵梓森等人面临的又一“拦路虎”。“我知道,引进技术是为了更好地借鉴,决不能单纯依赖。所以我大胆起用年轻人领导激光器自主研发。”回忆起当时决定,赵梓森至今仍深感欣慰。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中方主导的长江激光终于生产出我国第一个享有自己知识产权的长波长半导体激光器,摆脱了对美国技术的依赖。

  第三步是通信机问题。根据赵梓森的技术方案,光导信号必须是数字信号,需要数字式通信机(PCM机)。但符合PCM机要求的半导体集成块,一些欧美国家正在研制,还未成功。

  面对这一“世界难题”,赵梓森没有退缩,也没有等待,他尝试通过“脉冲调相”来替代解决,并在试验中取得成功。随后不久,有外国团队半导体集成块研发取得突破,赵梓森迅速指导团队利用这些集成块,研制出了PCM二代机和三代机。

  至此,光纤通信的三道“难关”都相继被攻克了。剩下就是真正商用检验了。

  1981年9月,邮电部和国家科委确定在武汉建立一条光缆通信实用化系统,意在通过实际使用,完成商用试验以定型推广。由于其限于1982年完成,所以简称“八二工程”。按照设计方案,这是一个市内电话局间的中继工程,跨越长江、汉水,贯穿武汉三镇,连接武汉四个市话分局。

  由于长距离传输,光纤无论是悬于空中,还是埋于地下,总难免发生意外出现断裂。“这些断点有的显而易见,查找容易,有的则十分隐蔽,查找困难。”赵梓森至今还记得当初无数次半夜被叫起来赶往几十公里外修光纤。

  若干年后,曾经的同事、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总顾问毛谦谈起光纤通信实用化阶段的艰辛时,印象最深的还是一次次不分昼夜、不分寒暑随叫随到的检修。当时已是院领导的赵梓森每次都和20多个同事挤在一辆8人座的面包车里,到处奔波。

  1982年12月31日,中国光纤通信的第一个实用化系统——“八二工程”按期全线开通,正式进入武汉市市话网,标志着中国进入光纤数字化通信时代。

  孜孜追求 一生为通信技术创新不停歇

  1995年,赵梓森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后,赵梓森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仍担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首席顾问,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等学校的博士生导师。已是87岁高龄的赵梓森每天坚持上网查看国内科技学术网站,时常奔赴各大城市甚至海外参加各类学术活动。

  赵梓森对自己在我国光纤通信技术上的重大贡献总是看得很淡。每每有人敬称他为“中国光纤之父”时,赵梓森都会摆摆手说,“就是我不搞光纤,还有别人会搞光纤,光纤是世界发展的方向,谁都会跟着来,我只是先走了一步而已。”“至于当不当‘父’,只要我做的事情能对老百姓,对社会有用,我就很高兴了。”

  赵梓森现在本可以不去上班了,但院里仍然给他安排了一间办公室、实验室,他告诉记者,他的时间安排很紧凑,也很规律。每天都要去实验室,上下班都是步行。“走路也锻炼了身体,上班走20分钟,下班走22分钟。”

  同样距离的路程,为什么用的时间不一样呢?记者正在纳闷,赵梓森突然笑起来,说“一个是下坡,一个是上坡嘛。”

  赵梓森的妻子范幼英也是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所谓专家专家,就是什么都不会,一辈子只会干一行。”范老开玩笑地对记者说,赵梓森专注于自己的研究事业,即便是现在,还是坚持看各种研究报告,关注光通信的方方面面。

  前年,赵梓森通过海外学术文章了解到,现在光纤的主要材料二氧化硅,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氯气,对环境尚有一些不利影响。为此,他建议用有机硅代替,更加环保。赵梓森的建议得到了新成立的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的采纳。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部分光通信领域已领先全球。赵梓森院士所在的武汉东湖高新区也已成为与美国硅谷齐名的“中国光谷”。

  “技术永远是不断发展,我们不抓紧推进,就会落后于人。”赵梓森说,他已深切感受到科技的日新月异和国际竞争的白热化。“中国现在的光纤,已占世界光纤市场的半壁江山。接下来,我们要使用新材料,做更高水平的光纤,继续在世界领跑。”

  生活中,赵梓森非常简单。他最大的爱好是拉小提琴。高中时期,赵梓森就开始拉小提琴,门德尔松、巴赫、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等知名大家他都喜欢。这一爱好,赵梓森一直坚持着,几乎每天都有必拉的曲目,80多岁后,由于手指灵敏度下降,才开始放弃拉琴,改听音乐。

  音乐也是赵梓森夫妇共同的爱好。“他拉琴的节拍不一定很准,但绝对投入,锲而不舍,独具韵味,并且每天都拉,从不间断,如同做人……”范幼英说,赵梓森在光纤技术研究最紧张的日子里,仍坚持天天拉琴。其中,有一个关键技术设计就是在拉琴时猛然想到的。“灵感,常常伴随着他的琴声起舞。即使再困难的时候,他仍然是个乐观的舞者”。

  是的,反观赵梓森的一生,无论是风雨如晦还是阳光灿烂,无论是科研走进死胡同觉得山穷水尽,还是突然间灵感迸发柳暗花明,他都视作生活的馈赠,命运的安排。他都笑着面对,一如既往地坚持最初的梦想,一步一步地去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3 12: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军运会让人们众志成城”——直击一名基层工人的“军运”保障

2019-07-22 18:34:11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武汉7月22日电 题:“军运会让人们众志成城”——直击一名基层工人的“军运”保障

  新华社记者 冯国栋

  下午6点,周磊匆匆结束工作下班,赶回家为3岁女儿补过生日。见到久别的爸爸按时回家,女儿高兴得要跳起来……

  35岁的周磊是武汉市沌口经济开发区一名普通的电力员工。自开始筹备军运会以来,他的工作量几乎翻了一番,难度也加大了。能准点下班的日子屈指可数。



   
周磊(中)和同事在商议军运会场馆供电保障


  不仅仅对个人,对这座城市武汉,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也是一项难度不小的挑战。

  前几届军运会赛事都是由承办国家多个城市共同举办,赛事分布在不同城市的场馆。而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所有24项比赛项目将全部集中由一城举办,这在军人运动会历史上也是首次。

  今年,武汉市委、市**把办好军运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筹备专班,各行各业也纷纷行动起来。

  作为军运会重要保障单位,周磊所在的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对标北京奥运,提出“零故障、零闪动、零差错”目标,根据实际需求编制700多项军运会供电可靠性保障方案。



   
周磊(左)在与军运会场馆相关运行负责人见面沟通


  军运会涉及35家场馆和近百家接待酒店,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散。这些最严苛的标准能否得到社会支持和配合?如何确保改造顺利开展?由于华中地区此前从未举办过同类型世界性体育盛会,整个华中电网也没有经验可循。

  为此,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探索创新,以全国首个地方标准的形式出台了《重要活动场所电力配置与电气运行导则》,同时还联合武汉市经信委、军运会执委会督导落实改造项目。

  尽管如此,在实际开展用电单位电力隐患排查的过程中,周磊和同事还是遭遇了一些阻力。

  “大多数是支持的,只有少数人不理解。平时,打电话很难约,找上门就回避。有的一见面就不耐烦,还没说上几句就跟你急,说我们‘杞人忧天’,像‘鸡蛋里挑骨头’。”周磊说。

  周磊和同事在工作中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努力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他们创新工作方法,把“示范会”开到了军运会场馆建设现场,还为军运会不同场馆量身定制打造了《配电室指导手册》和《事故处置预案》等资料现场发放。



   
周磊(左)和同事在检查配电装备


  经过5轮用电检查和反反复复的沟通,那些原本不理解、不支持的人,安全观念渐渐提高,对周磊的态度也有了转变。一些曾经红过脸的人,后来成了周磊的好朋友。

  目前,周磊工作辖区内的7家军运会比赛场馆全部按照最高、最严标准进行了电力整改。

  “从最初的个别不理解,到最后全部支持,军运会让我们众志成城。能让不同年龄、经历和工作领域的人,为更高、更好的目标去努力,我想这就是军运会的魅力。”周磊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3 12: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不打烊,城市后半夜有滋有味

2019-07-23 08:20:48 来源: 湖北日报





  
图为:7月22日夜,楚河汉街环球国际中心,成排的特色餐饮店灯火通明。(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悦 摄)


  “通衢委巷,星布珠悬,皎如白日,喧阗达旦”。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夜经济大幕徐徐开启。

  餐饮、旅游、购物、娱乐、运动、观影、休闲……夜间经济已由早期的灯光夜市变得更加丰富生动。统计表明,城市6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夜经济已成为衡量城市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城市活力与吸引力的晴雨表。

  夜经济,有着怎样的生动图景?折射出怎样的时代变迁?夜经济将往何处演进?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深夜的武汉,触摸夜经济的热度。

  凌晨过后,行走在江城街头,你会发现,这座城市并不因为夜色而沉寂。

  24小时便利店内灯火通明,24小时健身房内有人挥汗如雨,24小时书店、菜场、餐饮店……仍有人流连。

  作为夜经济中更具特色、更具个性的部分——深夜经济让城市的夜晚魅力十足。

  通宵便利店扎堆经营

  7月12日凌晨零时,洪山区欢乐大道1号德成国贸中心A座1楼,中百罗森国贸店内仍旧客流不断。

  90后员工刘明一边忙着将纸巾等日用品补货上架,一边提醒收银搭档查看蒸包、烤肠、关东煮等熟食供应。

  “晚上挺忙的,要到凌晨3点多,人才会少点。”刘明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晚上到店的客人主要是加完班的白领以及酒吧客人。

  记者留意到,半个小时内,共有6拨近20名客人进店消费,除2名客人选择堂食外,其余客人均是挑好烟酒饮料和口香糖等商品后离店,从进店到结账出门,逗留时间通常不超过2分钟。

  当天凌晨1时,江汉区北湖万豪国际1层的中百罗森花园道店内,客源同样络绎不绝。

  “越夜越精彩。午夜是我们营业的黄金时段。”店长刘娅玲说,旁边就是酒吧一条街,离居民区较远,晚上的生意占全天的九成。在一个小时内,这个不到40平方米的便利店,客流量接近50人次,其中不乏金发碧眼的外国客人。

  凌晨,地处商圈的24小时便利店并未得闲。

  7月9日23:35分,记者探访武昌中南路路口的有家便利店时,顾客进门的“叮咚”提示音不断响起。

  收银员告诉记者,除了商圈客人,还会有附近居民来买日用品。7月10日零时20分,记者准备离开时,家住下徐家湾的王女士穿着睡衣进门,花4.3元买了一包洗衣粉,“24小时便利店让生活方便极了。”

  记者探访发现,无论核心商圈还是社区学校,便利店扎堆经营明显。在武昌中南路天紫广场1楼,中百罗森、Today、喜士多3家便利店扎堆经营;在洪山德成国贸中心,同样有3家24小时便利店聚集竞争。记者从武汉市商务局了解到,截至4月底,统计的8个连锁便利店品牌在汉开出的24小时门店数接近900家,中百罗森和Today占了六成以上。

  中百罗森营业部陈丽娜说,从2016年5月至今年6月底,共有325家中百罗森店花落全省。目前,深夜(每晚10时至次日凌晨6时)销售额占全天的13%,夜间客单价、来客数均呈上升趋势。

  菜场、健身房全天候迎客

  令人诧异的是,在武汉半夜也能买到新鲜菜。眼下,这一新业态已经布局三镇。

  7月17日凌晨零时许,记者探访武昌区丁字桥路边的一家生鲜卖场,隔着透明的门帘,一名拎着一袋番茄的女性顾客正在结账,“在附近做夜市生意,番茄用光了,过来买点。”

  进入店内,整个卖场布局与普通超市相似,分有蔬菜、瓜果、水产以及粮油副食等区域。

  苕尖1元/把、生菜3.98元/公斤、白萝卜3.98元/公斤、西红柿5.36元/公斤、莴笋7.16元/公斤、西兰花13.36元/公斤……蔬菜区的菜品,价格和集贸市场相当,一些叶子菜则覆盖着湿毛巾,以防打蔫,“凌晨3点多会有新鲜蔬菜到货。”现场理货员告诉记者。

  “天气热了,很多人买了菜还会买点瓜果。”店员说,类似的生鲜卖场,在武汉共有30多家。

  通宵便利店、菜场,全天候营业的健身房、书店、私人影院……武汉的深夜经济热闹非凡。

  7月15日晚10时,武昌销品茂7楼的一家健身房,仍有十余名健身者在运动。

  整个健身房分为自由器械、固定器械、私教区和小操房4个分区。记者看到,跑步机是当晚人气最旺的地方,私教区内,一名女士在教练的指导下做着拉伸运动。

  现场私教周女士说,晚上工作人员下班后,会员可以通过App刷码进入门店自助健身,“凌晨一两点、清晨五六点,都会有人来健身。”

  记者采访了解到,武汉24小时健身房大多集中在各大商圈,且具有互联网属性,约课可以通过手机自助完成。

  夜间餐饮,武汉入列全国十强

  吃,是夜经济不可或缺的主题。在许多人看来,一个城市夜宵是否活跃,反映出这座城市的人气和活力。

  “头一次这么晚来海底捞,没想到人这么多。”7月10日凌晨1时,记者在海底捞中南店探访时,在武汉做红酒生意的杜清夫妇和朋友一行4人坐在进口处。

  记者现场统计,开餐桌数超过20桌,记者停留的15分钟内,先后有3拨客人到店。接待员说,这是每天的常态,“3点钟还有一波KTV、酒吧等娱乐场所下班的客人。”

  凌晨驱车三镇街头,烟火气十足的宵夜大排档比比皆是。11日凌晨,记者探访汉街环球国际中心,十余个火锅、烤肉、串串等不同特色餐饮店对街而立,大多数营业至凌晨2时,并不时有客人进店。

  武汉市餐饮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夜间餐饮消费成为发展夜经济的重要切入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和美团点评联合发布的《夜间餐饮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去年武汉跻身夜间餐饮消费排名前十强,前20强城市交易额占到全国交易总额的49.64%。

  除了餐饮,武汉夜游同样表现不俗,“长江灯光秀”带火两江游览,“五一”期间,该项目接待游客超过2.2万人,同比增长121.5%,总收入超过200万元,同比增长142.9%;夜间观影、看文艺演出……后半夜的武汉,别有滋味。

  夜已深,人未眠,夜经济活色生香。银联商务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夜间消费金额占全天的29.92%,同比扩大4个百分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艾红霞 实习生 唐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3 12: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ttyy1122 发表于 2019-7-23 12:11
武汉城市圈将共用027一个区号,鄂州开通首部固定电话

2019-07-22 10:25 武汉晚报


这个新闻是几个意思,一会信誓旦旦说被合并,一会又说鄂州划入武汉可能性减少。现在的小编,人格有点分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3 12: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200块社区足球场完成选址 今年9月底亮相


2019-07-22 08:58:37 来源: 长江日报




  近日来,东湖阳光社区新改建完成的6片足球场,迎来了周边的足球爱好者,这里也是武汉市率先完成改建的社区足球场地之一。21日上午,市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试点工作小组来到这里进行调研。

  武汉是全国6个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按照住建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要求,试点城市应在今年9月底前新建或改造完成至少10块具有示范意义的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

  市**对此高度重视,经过对全市足球场现状调查,摸清家底,主动加压,出台了《武汉市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按照计划,9月底前新建或改造完成至少200块社区足球场地设施。目前,200块社区足球场地选址工作已经完成。

  当天,工作小组先后来到东湖高新区光谷未来城、光谷生物城和江夏恒大科技旅游城等拟建的足球场进行考察。

  副**陈邂馨参与调研。(记者李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3 13: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3 13: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demowing 发表于 2019-7-23 13:01
去查查东风的注册地吧。东风是北京的

东风注册北京?你蛮搞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6 03:14 , Processed in 0.084439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