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7-14 18: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市“夜间经济十三条”
到2021年底,在全市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各具特色、
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满足消费需求。
壹
建立夜间经济协调推进机制 设立市、区、街(乡镇)三级夜间经济“掌灯人”,负责统筹协调本级夜间经济发展。鼓励“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相关企业成立商会等社会组织,全面推进本区域夜间经济工作,引导行业自律发展。建立“夜京城”地标和商圈动态评估机制。
贰
优化夜间公共交通服务 在“夜京城”地标周边,做好地铁运输服务保障工作;在“夜京城”地标和重点商圈等区域周边,做好地面公交运输基础保障,适当增加道路限时停放车位;引导出租车企业和网约车平台加强重点区域的夜间车辆调配。
叁
点亮夜间消费场景 支持“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夜景亮化、美化工程改造提升,完善夜间标识体系、景观小品、休闲设施、灯光设施、环卫设施、公共WiFi及5G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
肆
策划“点亮夜京城”促消费活动 在三里屯、五棵松、蓝色港湾、世贸天街等“夜京城”地标、商圈区域,组织开展深夜食堂美食节、灯光节、“秀北京”旅游演出等夜间主题活动。
伍
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 策划组织一批主题鲜明的“夜京城”文化休闲活动。继续扶持24小时实体书店。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美术馆延长开放时间,逢重要时间节点、传统节日开放夜场参观,举办夜间文化、旅游活动。对全市3000座以下的演出场所的营业性演出给予一定比例的低票价补贴。
陆
开发夜间旅游消费“打卡”地 积极推动中心城区4A级以上景区根据实际条件延长开放时间1-2小时。支持景区推出健康、规范的夜间娱乐精品节目或驻场演出项目。在颐和园、天坛公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朝阳公园等地组织夜间游览活动项目。推出“最美北京餐桌”“最火深夜食堂”等旅游美食“打卡”地。
柒
引导夜间体育消费新风尚 持续支持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延长营业时间至22:00,加强在京举办的重大体育赛事引进,做好2019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中国男子篮球联赛等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组织工作。在公园增设体育健身设施和运动场地,满足年轻人体育消费需求,不断丰富体育健身和体育竞赛表演市场。
捌
推出10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 在簋街、合生汇、食宝街等“夜京城”商圈和生活圈区域开展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创建工作。
玖
培育16区特色精品夜市 实施一区一策,在“夜京城”生活圈周边,开展以文化、旅游、购物、餐饮等为主题的夏季、周末或节日精品夜市活动。
拾
鼓励夜间延时经营 支持品牌连锁企业加大24小时便利店建设布局。鼓励商场、购物中心延长营业时间,在店庆日、节假日期间开展“不打烊”等晚间促销活动。
拾壹
编制《北京夜京城消费指南》 统筹“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的商业、旅游、文化、体育健身、娱乐休闲、大型赛事活动以及交通设施运营保障等信息,编制《北京夜京城消费指南》,线上线下联动,便利夜间消费。
拾贰
加强夜间经济风险防控工作 制定保障夜间经济安全社会面等级防控方案,有针对性调整和加强夜间巡控警力,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对于属于大型活动安全许可范畴的活动,公安机关将简化安保审批手续,提供高效安全服务支撑;各区建立夜间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拾叁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对商圈商业设施改造提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繁荣夜间经济的相关措施给予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