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经济发展] 增动力添活力,北京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0 11: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雨儿胡同完成19个院落修缮



  为全面保存延续老城的历史风貌,北京东城区雨儿胡同在房屋修缮中,通过恢复性修建和保护性修缮等方式,充分挖掘老材料、老构件(简称“老料”)的历史价值和实用价值,保留胡同老味道。目前已有19个院落完成整体修缮。据悉,东城区将力争年底前完成改造和修缮,迎老街坊回到胡同居住。

  用老构件留住胡同味道

  雨儿胡同位于南锣鼓巷地区,拥有清代值年旗衙门、齐白石旧居等历史遗存,入选北京市第一批25片历史文化街区。

  今年3月,雨儿胡同开始修缮整治施工。东城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委员会还出台了《东城区老城房屋修缮中老材料、老构件收集及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首次提出,柁、檩、柱、椽、板、枋、连檐、瓦口、瓦条、老城砖、具有艺术价值的石雕(刻)、砖雕、木雕等有价值、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各类建筑构件,都要通过认定登记、保护性拆除、保存建档等程序予以收集和再利用。

  已退休的瓦工徐广立是返聘回来的高级技工。徐师傅今年63岁,曾参加过灯市口楼房翻建等项目。说起老房子修缮,徐师傅表示,施工团队对一些院落进行恢复性修建,按原格局、原面积、原高度设计,保留历史信息。同时,使用原工艺、原材料、原做法,比如,对于只是下端部分糟朽的柱子,可以采用墩接方式加强。“曾经有个门上的铜门钹少了一个,施工队长跑遍古玩城、建材市场,就为找一个同样的门钹。”徐师傅回忆道。

  老式房屋要依据传统做法和传承工艺进行修缮施工。修缮后的建筑应保留原历史风貌,修旧如旧。同时,露明部位使用老料修缮,非露明部位使用现代材料进行修缮。

  在老胡同过上现代生活

  “一院一方案、一户一设计”“整体规划、织补功能,还原规制、精细修缮,修旧如旧、保护风貌,分类施策、改善民生”,这些是雨儿胡同整治提升的总体思路。设计师和专家们组成8个工作营和顾问组,根据历史街区风貌保护要求和每户居民家中的不同空间特点,为雨儿胡同编制了24套院落的设计方案、公共空间精细化提升方案和排水排污设计方案。

  目前,雨儿胡同已有19个院落完成整体修缮,改造了排水管道,安装了化粪池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并接入市政管线。

  走进雨儿胡同25号院,向左一拐,就是李晶老人的家。老人告诉新京报记者,改造前的院落空间狭小,窄到一出门就能肩膀碰肩膀。修缮之后,院子里的通道宽度达到2米左右,不需担心进出不便的问题。

  李晶说,自己家所住的25号院原来住着5户居民,申请腾退时有3户选择外迁,2户选择留下。改造后,老人一家所居住的西厢房有了独立的厕所。

  李晶老人家对面,腾出了一间约6平方米的平房,已经安装了灶台等厨房设施。交道口街道相关负责人说,等院落升级完成后,这里将作为厨房租给李晶,拓展老居民的生活空间。

  相关新闻

  陆宗舆故居变身书苑免费开放

  8月16日,位于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北极阁三条22号的陆宗舆故居,正式变身“缘庆书苑”,并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

  “虽然现在的北极阁地区难寻寺庙道观踪迹,但历史上这里却庙宇林立。建于清代的缘庆禅林就曾坐落于此,它是宁郡王府的私建家庙。”建国门街道西总布社区****李晓康介绍,这也是“缘庆书苑”名字的来历。

  建国门街道办副主任高海雁介绍,今年6月,北极阁三条22号入选北京市第一批历史建筑。街道还引入了文创专业运营机构,将“缘庆书苑”打造成为地区标志性的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现在,这个建筑面积284平方米的室内空间区域功能划分合理,投影仪、舞台等基本设施一应俱全,免费向辖区居民开放,可开展读书会、传统京味曲艺鉴赏、戏剧普及传承、社区公共文化等系列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0 16: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lovelang 发表于 2019-8-20 11:54
雨儿胡同完成19个院落修缮

不错,二环内古城修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0 16:25: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看到东城南片有胡同里的卫生间翻新改造完工了,中式古典风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1 13: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环内的“最后一块庄稼地” 目前正在升级改造 明年开春将对公众开放 来源: 北京晚报     2019年08月20日        版次: 19     作者: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园内,用先进的栽培技术种植着各种蔬果。


    北三环联想桥西南角,有一块占地60多亩的蔬菜温室大棚。从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就成了中国农科院进行课题研究的试验田,2009年更是成为了以技术创新、科普培训、国际交流等为主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园。记者近日探访发现,这个北京三环内面积最大的菜园正在悄然进行一场全新的升级改造。明年开春之后,这里将揭开面纱,成为我国面向全球的农业科技开放性合作平台,届时公众也可以免费参观体验。
    实地探访▶菜园像个植物工厂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园目前正在施工中,不过依然可以从钢结构温室看出蔬菜大棚原来的模样。创新园由几个坐落在不同区域的蔬菜大棚组成,园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几个蔬菜大棚按照功能区分,分别种植着叶菜类、茄果类、菌菇类蔬菜。走进其中一个蔬菜大棚,记者发现,农村地区蔬菜大棚大多采用拱形屋顶,而这里的屋顶是波浪形的。“传统的拱形顶温室,冬天得盖上棉被,通风也需要手动调整,虽然能实现反季节种植,但品质和产量都不高,而这种名为文洛型的温室结构,可以实现自动控温,而且透光率适中、排水量大、抗风能力强,能让蔬菜长得更好。”工作人员说。
    创新园不仅展示前沿的农业设施,还通过先进的栽培技术种植着各式各样的特色蔬菜。“我们这里就是独立于外界环境的一种室内栽培模式,人称植物工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植物的生产模式不再受气候和条件影响。记者在“工厂”内看到,两旁货架上种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奶油生菜、小白菜等品种郁郁葱葱,长势良好。其中一个种植架上种植着菜市场上并不多见的波士顿奶油生菜,一棵棵生菜整齐地从白色挡板的孔中钻出,茁壮地生长着。翻开挡板,植物的下方并没有土壤,而是一个盛满液体的托盘,液体是调配好的水肥,技术人员会随时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按需增加营养。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创新园内,所有的蔬果都采用的是这种无土栽培技术。
    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说,我国耕地面积正在逐渐减少,人均耕地面积更是大幅下降。无土栽培因为不受地区限制,不受季节影响,能充分利用空间,还省水省力,从10年前就成了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创新园在成立之初,就示范展示了无土栽培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
    在创新园的实验室里,有更多的前沿农业种植实验正在进行。实验室里,技术员陈轩正在为他在植物工厂里培育的奶油生菜寻找合适的光源。陈轩说,未来的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就是通过工业化手段和装备,突破自然环境条件约束,模拟植物生长环境,向时间和空间要产量。陈轩正在选择光源,红光加蓝光、白光、仿日光……需要慢慢挑选和尝试,好测试出哪种光源对奶油生菜的生长最适合。陈轩测算,一轮实验完成大概需要60天,为了保证实验效果,一般要做三轮才能得出结论。
    培育成果▶这里研发了无土栽培番茄
    追溯历史,这个北京三环内面积最大的菜园可以追溯到六七十年前。上世纪50年代,这块田地被归到了中国农科院名下,作为课题研究的试验田。试验田以皂君庙路为界,东侧占地150多亩,以种植麦子或水稻为主,这些主粮是研究人员的主要研究对象;西侧占地60多亩,以种植和研究蔬菜瓜果为主,也就是现在的蔬菜大棚。在2009年以前,蔬菜大都是露天种植,直到2009年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园在这片试验田上拔地而起,菜地上才建起了温室大棚,引入了自动化浇灌等最前沿的设施农业。
    经过10年发展,园区从以科研实验功能为主,逐渐发展成为集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国际交流、科普培训、模式输出5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园区,40多位外国元首及政要曾来此参观。这里既是一个农业科技的开放性平台,又是一个世界了解中国农业设施园艺发展最高水平的窗口,同时还代表着中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方向。
    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10年的发展,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园在展示最先进的设施农业技术的同时,还不断坚持自主创新,一些研发的新技术已经应用到市场上,成为百姓餐桌上的放心菜。该负责人以番茄无土栽培为例,在北京的菜市场上,有8成以上的番茄都来自山东寿光,而寿光当地培育番茄的无土栽培技术,就引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园。
    菜园未来▶引入人工智能 将对公众开放
    据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园运营方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园将被划分为创新、创业和创造3个区域。创造区总面积17351平方米,有3层楼高,最高处可达16米,这里将会成为一个以温室种植、参观、互动洽谈为主的多功能区域。“以前总有人说我们的大棚很神秘,的确,我们以前只接受团队预约,今后我们将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公众开放,邀请市民来参观体验,了解现代设施农业的最新进展。”这位负责人说,创造区建成后,种植区域的中间将打造一条有玻璃隔挡的参观通道,“因为人体可能会携带一些让植物致病的细菌,所以将参观通道隔离开,对植物来说更加安全。”这个通道还将成为科普走廊,专门针对学生和市民普及农业科技知识。
    创新区的总面积为5520平方米,主要以现代农业相关产品研发为主;创业区总面积为9829平方米,将引入国内外相关创业团队、农业领域的投资、金融机构,打造国家级农业创新创业孵化器。
    未来,园区还将引入无人车、AI、5G等最新的科技应用场景,这些科技将在园区内先期试用,再向其他领域进行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后的园区还将亮相A+温室工场和新型人工光植物工厂,A+温室工场将搭载最新人工智能系统,可实现数字化管控、智能化管理,具有透光率高、能耗低、使用寿命长、控制精度高等优点,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温室系统;人工光植物工厂则利用LED光谱技术,通过设施内高精度环境控制,实现农作物周年连续生产的高效农业系统,摆脱了自然环境限制,其单位面积产量可达露地自然栽培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用水量却不到5%。
    这位负责人表示,到今年年底前,升级改造的工程部分将全部完成,栽种全新蔬果之后,预计到明年春节后即可对外开放,未来有可能的话还将定期安排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参观互动。
    本报记者 叶晓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1 15: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安是冠军! 发表于 2019-8-21 13:50
三环内的“最后一块庄稼地” 目前正在升级改造 明年开春将对公众开放 来源: 北京晚报     2019年08月20日  ...

不错,科技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3 09: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500张门票今天下午抢售


    本报讯(记者陈嘉堃)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开幕临近,国际篮联以及世界杯组委会送出“限时福利”,再次公开发售篮球世界杯小组赛含中国队、美国队等热门球队、热门赛事的部分门票。国际篮联线上商店也同时上线,开始销售世界杯特许商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3 09: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沽源菜价“跳水” 北京商超驰援


来源: 北京日报     2019年08月23日        版次: 10     作者:

    本报记者 丰家卫

    张家口日报记者 左文婷

    “市场行情‘跳水’,菜卖不上价,售价远低于收割成本,只好放弃收割了。”50岁的张志刚是河北沽源长梁乡狐狸沟村村民,今年,他承包了120亩土地用于种植大白菜和球生菜。面对眼前的市场窘境,张志刚只好放弃球生菜。

    沽源作为京北重要的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眼下正是蔬菜集中上市的季节,然而本该是收割大卖的时候,菜农们却只能看着地里的蔬菜干着急。

    避免“菜贱伤农”,北京商超在关键时刻出手,让沽源菜农吃了“定心丸”。

    原因:与别处蔬菜上市时间顶了

    今年,沽源种植蔬菜24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2.2万亩,西兰花、架豆、大白菜、生菜等20多个品种,长势喜人,预计可产各类鲜菜80多万吨。

    蔬菜丰收,菜农犯愁。在张志刚家的菜地里,白菜是最早成熟的一批。“我联系过熟络的菜商, 但到了地头,20亩地、上万斤的白菜对方只出价1000元,这个价连人工费用都不够。”张志刚只能眼睁睁看着20亩地里的白菜黄了叶,自行腐烂在地里。种了8年菜,张志刚对眼下的行情束手无策,看见绿色就心焦。

    谈到今年菜价走低的原因,农业农村部选派到沽源县挂职的副县长张天佑解释说,沽源气候冷凉,优势就是生产错季蔬菜,但由于天气原因,沽源今年的蔬菜上市比往年延迟10天左右,和西北、 南方的蔬菜扎堆上市,大量的蔬菜一起涌入市场,菜价就低了。

    解决:对接需求稳定菜价

    为解决沽源菜农燃眉之急,上个月底,沽源举办了扶贫产品产销对接大会。

    来自沽源闪电河、二道渠等蔬菜种植大乡选派的合作社负责人和来自京津冀及河南等地的30余家商超、批发市场面对面,商讨解决沽源蔬菜销售问题。北京新发地市场、北京石门市场等多家商超和批发市场参与其中。

    记者了解到,北京顺义和沽源自2016年起开展对口帮扶,在得知沽源蔬菜销售困境后,两地积极对接,石门市场和顺商集团纷纷驰援。顺商集团每天采购1万斤沽源蔬菜,通过下属的八家商超供应北京百姓餐桌;在对接大会当天,石门市场就采购了5.9万斤沽源蔬菜,此外,石门市场还为沽源蔬菜免费提供了一个冷库、两个展位和三个车位,其中,车位不仅可以停车,还可以直接在车上卖菜。

    通过商超与菜农对接需求,目前沽源蔬菜价格已经趋于稳定,恢复到往年正常水平。

    展望:走订单式、品牌化之路

    值得关注的是,这场沽源菜价“跳水”中,并非所有的菜都卖不上价。

    在位于沽源长梁乡狐狸沟村的北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大棚里,菜农们正在为新一轮的蔬菜上市忙碌着,采摘、装箱、搬运,乐此不疲。市场波动对大棚里的蔬菜并未产生影响。

    北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春仁介绍,北京北菜园农产品公司的车每天都会开到大棚门口收菜,每天装车约3吨蔬菜,稳稳当当卖向北京市场。

    “有机蔬菜、订单蔬菜的发展前景非常好。一方面,有机蔬菜在种植管理上要求高,品质好,市场需求大;另一方面,蔬菜种多少、出多少,都有规划,客源稳定、收入稳定,没有任何风险。”赵春仁举例说,今年他种植了约十五棚大白菜,每棚大白菜产量约五千斤至六千斤,市场价每斤3.8元,一颗白菜可以卖到7元钱。

    赵春仁的种植经验给未来沽源蔬菜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张天佑指出,未来沽源的蔬菜发展应逐步走向订单式、品牌化之路,同时,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合作社,这样一来,可以避免一家一户单打独斗,有效抵御市场风险。

scrol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3 13: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lovelang 发表于 2019-8-23 09:49
沽源菜价“跳水” 北京商超驰援

不错,帮邻居一个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3 15: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aix2017 发表于 2019-8-20 16:25
前几天看到东城南片有胡同里的卫生间翻新改造完工了,中式古典风格。

第一次给公厕点赞,说真的,这个公厕确实不错,既不华而不实,也不粗糙鄙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6 09: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ovelang 于 2019-8-26 09:48 编辑

北京晒出科技创新"大数据"  2018年高精尖产业营收3.25万亿元

2019-08-26

本市科技创新“成绩单”

2018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较2012年翻一番

2018年,技术合同成交额4957.8亿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

2012年以来,在京单位主持完成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累计达500余项,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2018年,平均日增科技型企业约200家

全市已创建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1家市级产业创新中心、28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9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2.5万家,是2012年的3.1倍

日前,北京市人民**新闻办公室举办北京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创新”专场,本市科技创新“成绩单”晒出:当前,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硕果累累,北京跨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18年,北京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三分之一;十大高精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25万亿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

平均日增科技型企业200家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杨仁全介绍,北京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通过强化央地协同、区域协同,形成创新“凝聚力”;并通过一手抓基础研究布局,一手抓高精尖产业,提升科技“支撑力”;同时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打造创新人才高地,释放创新“新活力”。

一系列数字显示,北京已跨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在科技投入上,2017年,北京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规模增至1579.7亿元,与1996年的41.8亿元相比,增长36.8倍;

在创新产出上,2018年北京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较2012年翻一番;2018年,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4957.8亿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2012年以来,在京单位主持完成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累计达500余项,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在新动能培育上,2018年,北京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三分之一;北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46.8%,较2012年提升9.9个百分点;北京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4万元/人,排名全国第一。

在创新生态方面,2018年,北京平均日增科技型企业约200家;创业投资额占全国比重约三成,位居全国第一;独角兽企业82家,占全国近一半;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2.5万家,是2012年的3.1倍。

在辐射引领上,2012年以来,京津冀协同创新纵深推进,北京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约929.4亿元。

去年AI产业规模达1500亿元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高精尖产业是重中之重。

市经信局副巡视员姜广智认为,总体而言,北京当前高精尖产业发展氛围日渐浓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动力强劲。据初步测算,2018年北京十大高精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25万亿元。

去年,医药健康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867.6亿元,同比增长14.3%;科技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223.9亿元;备受瞩目的人工智能产业(AI产业)规模更是达到1500亿元。

杨仁全细数了北京人工智能产业的三大优势:一是学科和人才优势突出,清华、北大、中科院等高校院所的相关学科在此布局,全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约6.7万人,其中北京将近4万人,占比60%;二是产业发展优势突出,今年上半年北京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大约850亿元,产业链涵盖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三个环节;三是企业优势明显,据不完全统计,在京人工智能企业超过1000余家,全国占比约26.5%,截至今年4月,获得风险投资的AI企业达到442家,超过全国三分之一。

在产业创新平台上,截至目前,全市已创建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1家市级产业创新中心、28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9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1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1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38家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6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和10家北京高精尖产业设计中心,为高精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支撑。

在产业项目建设上,北京细化出台5G、超高清视频、工业互联网等产业新兴领域发展行动计划和行动方案,组织实施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规划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不断完善产业基础设施。

截至7月底,北京地区已完成建设交付5G基站7863个,开通6324个,预计到年底,全市建设基站将超1万个,覆盖包括城市核心区、冬奥会园区、世园会园区、大兴国际机场等地区。

在产业项目建设上,本市2019年预算安排高精尖资金支持项目43个,带动社会投资约32亿元。

“三城一区”建设加速推进

建设全国科创中心,“三城一区”是主平台。杨仁全介绍,目前,“三城一区”正按照规划部署要求加速推进,其中,中关村聚焦原始创新持续发力,怀柔科学城大科学设施在加速落地,未来科学城将持续推动东区搞活,并促进西区优化提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加快培育高精尖产业。他乐观地预期,“未来,我们将真正把‘三城一区’打造成为科创中心建设的四梁八柱。”

中关村管委会副巡视员刘航用了五个关键词,概括中关村的科创成就,即深化改革的“探路者”,自主创新的“主阵地”,创新创业的“策源地”,新兴产业发展的“增长极”,扩大开放的“桥头堡”。

对于中关村的飞跃发展,他也列举出更多数字:截至目前,中关村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超过11万件,创制标准9500多项,分别是2012年的5倍和3倍;2018年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4957.8亿元,占全国近三分之一,近七成辐射到京外地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2万家,上市公司349家,天使、创投发生金额与投资案例均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

新时代引领新进程。目前,中关村还设立了三个“大目标”, 到2022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到2050年,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近三年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项目数量总计340余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6 20: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lovelang 发表于 2019-8-26 09:43
北京晒出科技创新"大数据"  2018年高精尖产业营收3.25万亿元

2019-08-26

不错,中关村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6 20:37: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guanxu1103 发表于 2019-8-23 15:30
第一次给公厕点赞,说真的,这个公厕确实不错,既不华而不实,也不粗糙鄙陋。

是啊,老城胡同空间狭小,这设计尽量不占用更多地方,也不破坏老城整体风貌,而且因地制宜,实用性摆在第一位。确实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7 10: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完善免税店税收政策 促进入境游消费

2019-08-27

《北京市文化旅游领域开放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近日制定完成。该计划明确提出,要完善北京市内免税店税收政策,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推动对市内免税政策的试点突破,促进入境游消费。

26日,记者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该计划旨在全面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在文化旅游领域深入探索服务业扩大开放,激发文化旅游市场投资和消费,促进北京文化旅游市场更加繁荣。

该计划明确提出,从2019年到2021年,按照迅速落实和推进落实的步骤,逐步完成文化旅游领域三年行动各项计划。该计划包括四大类14条,涵盖审批许可、扶持政策、重点项目、市场监管等方面。

该计划在扩大市场准入方面有很大突破。如在北京市范围内允许外商投资设立娱乐场所、演出场所经营单位、演出经纪机构,不设投资比例限制;允许在京设立的外商独资经营旅行社试点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赴台湾地区除外)等。

该计划明确提出,要完善扶持政策,包括推进首都机场口岸、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口岸推行全国版离境退税系统海关核验工作;实现境外旅客本地退税、异地退税同平台;宣传推广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同时,积极引入各类资本参与文化、旅游发展建设,推进北京旅游资源交易平台建设。

目前,该计划多项任务已经落地,各项工作积极推进。如结合研究完善市内免税店税收政策,5月底,首家面向外国旅客和港澳台旅客的市内免税店已经在蓝色港湾购物中心正式开业,经营面积513平方米,涵盖商品品类、品牌丰富,成为境外游客在市内购买优质商品的新选择。

下一步,文化旅游专班成员单位将继续推进三年行动计划,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引入各类资本参与文化、旅游发展建设,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加强部门和区域间协作,推动各项具体任务及项目实施、落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7 12: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lovelang 发表于 2019-8-27 10:49
北京完善免税店税收政策 促进入境游消费

2019-08-27

不错,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8 08: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江源头 京玉情深

2019-08-28

    ——北京市第三批援青干部人才三年工作纪实

    “来玉树为了什么?到玉树干了什么?在玉树怎么干的?”这是每一名北京市第三批援青干部人才常常思考的问题。

    3年援建,他们用真情与汗水在青藏高原书写答案,以首善标准交上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北京援建团队深入牧区、医院和学校,累计投入对口支援资金10.6亿元,先后实施各类项目165个,帮助玉树新建农牧民住房、医院、卫生院、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等,圆满完成了81个贫困村退出、8.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的任务。2018年底,玉树州“一市五县”中的玉树市和称多县顺利通过省级脱贫验收。

    开“小灶”支“大锅”

    从源头带动玉树农牧业发展

    北京援青干部冯波,一米八的大个儿,晒得黝黑的脸上挂着两团高原红。要不是说话一口京腔儿,真让人误以为他是当地的康巴汉子。

    2016年,冯波被派往玉树州东南部的杂多县担任县委**、副县长。这里平均海拔4200米,高寒缺氧,山路崎岖。为了尽快熟悉情况,冯波不敢懈怠,强忍着缺氧导致的头疼,脚步踏遍了全县每一处村落。

    像冯波一样,北京援青干部都面临着艰苦环境的考验。但这并没有消减他们的意志,反倒督促他们以更饱满的热情战斗在扶贫一线。

    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是国家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助力玉树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每一位援青干部人才的重要任务。

    把调查研究作为履职“第一课”,北京援青干部们积极深入乡镇、村社、学校开展调查研究,识民情、接地气,广泛联系接触基层群众,全面了解情况,为助力玉树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调研发现,玉树畜牧业和旅游业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缺乏龙头企业的引领,产业发展滞后,内生动力不足。

    援青干部对症下药,牵线搭桥,首农、首旅两家知名企业与玉树州**组建了合资公司,为玉树特色产业发展开了“小灶”、支起了统筹资源的“大锅”,提升了20家当地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打造了环州高原景观旅游、通天河文化旅游两条精品线路;而玉树市巴塘牦牛奶酪加工基地、称多县称文镇饲草料加工厂等90家农牧企业扩大规模,从源头上带动了玉树农牧业规范化、多元化发展;农牧业合作社发展专项资金的设立,扶持重点农牧合作社发展,促进了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和特色产业升级;在北京产业消费扶贫双创中心设立的固定展区,更是扩大了玉树特色产品的销售渠道。

    从“输血”到“造血”

    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西城区广外医院副院长刘云军刚上任玉树州卫计委副主任,州人民医院**副**、院长时,桌上的69份病退和调离报告比高反还让他头疼。仔细一看,打报告的基本上都是科室主任、护士长、医疗骨干。

    更多问题随着调研浮出水面:拥有280多人的医院2016年已亏损1323.24万元;最多时一个月转出病人2000人次,甚至出现产妇剖宫产转到同级医院,阑尾炎手术转到下级县医院的“怪象”。

    深挖原因,原来是医院还在搞“大锅饭”,医生护士普遍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积极性不高、医疗水平也难以提高……

    “再这样下去,医院迟早要死!”刘云军决定推行改革,在全院实行绩效考核,每月绩效工资总额提升到50万元,同时重点向临床一线,高风险、高强度的科室倾斜。这大大激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

    2018年,玉树州医院门急诊就诊人数和手术人次比改革前分别增长了61%和65%;出院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0491人次,增长八成;职工收入增长了9倍;医院年收入超过1.4亿元,玉树州人民医院成为青海省绩效改革的典范。

    为惠及更多藏族同胞,三年来,玉树州医院先后成立了感染性疾病科、包虫病诊疗基地、眼科中心等14个新学科、6个新病区,开展了168项新技术、新业务,累计培养各类业务骨干132人,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扶贫与扶智相结合

    教育援青成玉树脱贫攻坚关键支点

    “忙碌也能治缺氧。”第三批北京援青教育领队,玉树州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鸿杰笑着说,他刚到玉树的前三天因为缺氧头疼得几乎没睡过安稳觉,第四天正式报到,一猛子扎到工作里,头疼的毛病也缓解了不少。

    环境虽苦,但“苦熬”不如“苦干”。王鸿杰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了“教育援青系统化”品牌框架(2016-2019),有序推进“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教育人才智力支持、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异地教育统筹协调、京玉教育文化交融”五大工程,有效统领“教育援青系统化”品牌建设。

    建设全省最现代中学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实施4批玉树州学前教育科学保教项目惠及40余所幼儿园,创立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玉树实验学校和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基地……三年来,第三批北京援青教育团队,把教育扶贫当作自己分内事,持续推进“教育援青系统化”,积极展现了“组团式、系统化、专业性、创新型”四大特点,有效实现了五大援建工程30余项“零的突破”,为助推玉树“由全省民族教育大州迈向全省民族教育强州”作出了有效努力和重要贡献,教育援青已然成为玉树脱贫攻坚的关键支点和突出亮点。

    扶贫不仅扶智,还要扶志。针对玉树高寒偏远、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等实际困难和问题,北京援青团队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思路,大力推进智力支援,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开设“玉树干部人才大讲堂”、实施“千人培训工程”、打造“青海精神高地(玉树)”等措施,不断提升当地公共服务、市政运营、群众增收创业等方面能力;同时,围绕“扶贫先扶志”,北京援青团队积极协助玉树州委全力打造玉树基层干部学院,培养了1000余名村级后备人才,目前已有166名毕业学员进入村两委班子,成为脱贫致富的“领头人”。

    “三年玉树行,一生玉树情”,对于北京援青团队的57名战友来说,玉树将是一生的眷恋。“高山下的情歌是这弯弯的河,我的心在那河水里游;蓝天下的相思是这弯弯的路,我的梦都装在行囊中……”遇上玉树,是他们一生难忘的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6 01:27 , Processed in 0.09136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