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4483|回复: 16

[河北] 京津冀5周年:“科技”与“城市”同频共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21 19:24:46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icloud921 于 2019-2-21 19:25 编辑



2019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五个年头。近日,习 近 平 总**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五年来,从持续推进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到打造高精尖产业集群、京津冀三地协同一体化加速,从蓝天、碧水、净土攻坚,到城市精细化管理呵护民生、营商环境优化护航企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历史路径越发清晰。

剥掉“白菜帮”,做好“白菜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成为北京“腾笼换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升级路径,其中,“三城一区”则是主要承载平台。过去一年间,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全面提速,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历史性突破1万家;怀柔科学城材料基因组等5个交叉研究平台全部主体封顶;未来科学城空间盘活6万平方米闲置楼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则用北京0.35%的土地贡献了全市近20%的工业增加值……随着优质的场景应用、教育医疗等加快布局,科技产品第一时间走向市场,“科技”与“城”正在加速融合。

北京科创新“原点”

虽然正值寒冬,但对于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罗敏敏来说,眼前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中的一座座科研大楼却温暖如春。新的一年,这里将建造六七十座实验室和十余个科研辅助中心,这里是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启程的地方。


中关村生命科学城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形成了北京城市高精尖产业发展的新原点。2016年9月,***印发实施《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之后,**ZY***批复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加快建设“三城一区”。


2月18日,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召开第五次全体会议,科技部党组**、部长王志刚强调:“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既是北京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承担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既是北京的事,也是国家的事。”


“聚焦、突破、搞活,三大科学城在规划之初就各有侧重,避免了同质化。”北京市科委负责人介绍说,中关村科学城集中力量主攻前沿性的原始创新,形成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成果;怀柔科学城重在基础科学研究,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未来科学城则建设重大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平台,打造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


“三城”关于原创的化学反应,离不开“一区”的产业化实践。位于亦庄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肩负着发展高端制造业、承接三大科学城科技成果转化的任务。2018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形成了高端汽车和产业互联网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共诞生国际领先、填补国际空白的新产品35项,新技术31项,万人实用发明专利拥有量350件。


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城一区”作为北京市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2017年,“三城一区”地区生产总值在北京占比超过30%。2018年上半年,中关村科学城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0608亿元,增长85%,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长106%。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19:27:03 |
“三城一区”引领作用明显,北京主要创新指标继续领跑。2017年,北京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57%,居全国首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946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6倍;北京地区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占全国通用项目获奖总数的36.1%。

2018年初,北京市发布了《十大高精尖产业指导意见》。意见围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立足“三城一区”主平台,选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以及科技服务业等10个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高精尖产业。

统计显示,科技服务、信息服务、金融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新经济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地区GDP)比重近1/3。北京已聚集各类双创服务机构近400家,投资案例和金额占全国1/3,上市企业总数达281家,外资总部企业280家、外资研发机构548家,成为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

以“三城一区”为原点,诸多科技创新及政策利好辐射至全国。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在市第十五届人大**会第七次会议上作《关于“三城一区”建设发展情况的报告》时指出,2018年北京市深入实施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十余项政策在全国复制推广;研究提出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个人所得税优惠、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等政策建议获批,也已推广至全国施行。

“三城一区”的生态圈

30年前,北京东南部的小镇亦庄只是北京众多耕地中不起眼的一片,目之所及尽是绿油油的麦地和农田;而现在,这里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02家、世界500强企业83家。30年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了包括奔驰、拜耳等诸多世界500强企业的120多个项目,投资总额近千亿美元,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工程和医药、汽车及交通设备四大主导产业。

坐落于亦庄经海一路的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座奇妙黑科技的博物馆。在这里,你可将iPad尺寸的屏幕卷成卷尺大小,随身携带;在这里,你可以戴上防窥眼镜,享受自己的阅读时光;在这里,你可以和朋友使用同一个屏幕,一人追剧,一人打游戏……

没有人能想象到小镇亦庄今日的巨大变化,1月14日,《亦庄新城规划(2017-2035年)》草案开始向社会公告,在这份规划中,亦庄新城的规范范围达到约225平方公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梁胜介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统筹规划193平方公里产业空间,辐射带动首都南部和东部地区发展。具体来看,将统筹大兴、通州等空间资源,与顺义协同发展,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

“三城一区”既是科技创新的原点,也构成了城市的又一个生态圈。日前,北京市发改委透露,相关部门正在加紧规划研究三大科学城之间互通直达的快速联络交通,实现怀柔科学城与未来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之间的快速连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推进“职住平衡”,形成了高水平教育、医疗、交通体系、高品质商业、休闲、生活体系、七类住房供应体系,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6%。

在交通路网和基础设施的“硬支撑”外,“三城一区”的“软环境”也在逐渐升温。针对初创企业,中关村出台《科技型小微企业研发费用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提供最高20万元的直接补贴。据测算,受惠的小微企业超过千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将“应补尽补”。

截至2018年12月,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共推动了首都地区916个国家级、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价值277亿元,4.39万余台(套)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整合了967项较成熟的科研成果促进其转移转化,产生了24879项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缘优势也将利好延伸至津冀两地。地处京津冀三地交界的亦庄,作为京津同城的关键枢纽、京津冀产业合作的桥头堡,南接新机场、**新区,北承城市副中心、首都机场,通过通武廊三区一体化战略,串联北京通州区、天津武清区及河北廊坊市三地区域产业,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大生态圈正逐步建立。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19:28:27 |
五年之约

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周年之际,中 共 中 央 总**、国家主席 习 近 平 来到了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他鼓励创业者:“让每一个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专注创新,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他强调,要深化科技园区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在京科技服务资源到园区投资或业务延伸,促进京津两市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北京市“腾笼换鸟”成绩斐然。北京市**陈吉宁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8年北京疏解提升市场和物流中心204个,疏解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656家。2019年将重点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预计退出300家以上一般制造业企业,疏解提升市场和物流中心66家。

北京市的疏解与津冀两地的产业承接密不可分。从单一项目的承接,到发挥三地优势打造全产业链集群,京津冀产业协同正在加速融合。细数2018年京津冀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促成的100余项合作项目和协议,传统产业项目25项,总投资180多亿元;康养、医疗类产业项目26项,总投资220亿元;新能源产业项目13项,总投资90多亿元;扶贫产业项目6项,总投资6000万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48个,拟投资330多亿元。

与此同时,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正从蓝图变为现实: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于2019年通航,铁路、城市轨道、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的外围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正在提速,以确保与机场同步建成;“轨道上的京津冀”骨架正在加快搭建,京张高铁开始全线铺轨,年底将实现全线开通;京秦高速、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京雄高速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原定规模不到100人,实际参会人数近200人。我跟很多找不到座位的参会者站着参会还是第一次。”北京中发飞询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总裁王涛对去年9月在涞水举办的京津冀深电子信息产业对接会的火爆场面印象深刻。

2018年,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会同河北省城乡住房建设厅组织编制的《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地区整合规划》,要求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处理好副中心与廊坊北三县地区的关系,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积极稳妥做好交界地区规划建设管理,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省廊坊市北三县地区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

京津冀本为一体,也正逐渐从科创、产业、基建、交通等不同维度融为一体。前瞻产业研究院建议,在形成大数据创新业态上,北京要打造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具体的支撑就是要推动“中国数坝”云计算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应用感知体验中心平稳运行建设面向津冀、辐射全国的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发表于 2019-2-25 09:03:09 |
不错         
发表于 2019-3-4 15:33:20 |
很好        
发表于 2019-3-8 19:49:43 |
发表于 2019-3-19 20:06:19 |
赞            
发表于 2019-3-26 08:31:57 |
很好         
发表于 2019-3-26 17:44:40 来自手机 |
没看到成绩
发表于 2019-4-17 09:21:27 |
“首钢”曹妃甸绿色工厂探索循环经济


2019-04-17
   

    在河北曹妃甸渤海湾,一座梦幻般的钢铁“梦工厂”屹立十年。从石景山到渤海湾,从老首钢到新京唐,十年栉风沐雨,首钢集团实现了凤凰涅槃式的新生。

    2009年5月,首钢京唐公司1号高炉点火开炉,标志着一期一步工程主体项目投产。山海作证,这座高炉,不仅点燃了新工艺、新产品、新理念的创新炉火,也奏响了首钢百年历程中转型发展的最强音。

    新工艺 “经验炼钢”变“科学炼钢”

    回忆起十年前选择来到曹妃甸的原因,工人们会不约而同地说——为了5500立方米的炼铁高炉。

    第一次站在高炉下,炼铁作业部高炉主控室作业长鲁俭就看呆了:“既然干这行,就一定不能错过世界数一数二的高炉!”要知道,5500立方米以上的炼铁高炉,全中国只有3座,首钢京唐独占其二。

    在首钢北京老厂区,虽然大部分操作已实现机械化,可工人们还需要为了一个参数来回跑到现场去调试。测钢水温度时,炉前工得顶着扑面的热浪,把测温枪伸进炼钢炉里人工测量。

    今年54岁的炼钢区作业长王建斌是有名的“开炉专家”,是炼钢工人中的行家。2008年来到京唐公司后,王建斌把自己当“新人”,重新学起了炼钢新工艺。

    “以前都叫‘经验炼钢’,现在是自动化的‘科学炼钢’,过去的经验可不够用喽!”他的使命,就是炼出首钢京唐第一炉钢。

    为了钻透欧洲钢厂开发的“全三脱”(脱硫、脱硅和磷、脱碳)炼钢技术,以及更加环保的全干法除尘工艺,王建斌带着工人们没日没夜地盯现场,白天反复试验,晚上回到宿舍后还得对照规程一点一点琢磨。

    2009年3月13日——王建斌清晰地记得这个日子,第一炉合格钢水顺利完成生产。“这是钢铁人的荣耀,我们首钢人也能驾驭世界最先进的炼钢转炉了!”王建斌内心的激动和成就感,早就盖过了连续一周没合眼的疲惫。

    在首钢京唐的高炉和转炉主控室里,数十张大屏幕直播着生产现场的每一幅画面。忍受高温炙烤的作业方式已被定格为历史,如今工人们只需要点点鼠标就能实现“一键炼钢”,远程监控操作全部生产流程。

    新产品 高端钢材“唱主角”

    在首钢京唐的展厅,各种钢铁产品琳琅满目。名牌汽车的车身、海尔冰箱的外壳、西气东输的管道、知名品牌饮料的易拉罐……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首钢京唐的拳头产品。

    搬迁之前,首钢的主打产品是“面条”加“裤腰带”,也就是螺纹钢和盘条钢,这种建材领域应用的钢材生产工艺相对简单,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自然不高。

    “来到了曹妃甸,首钢决定淘汰低端钢,只生产首屈一指的高端钢!”首钢京唐公司总经理曾立的话掷地有声。曹妃甸更为广阔的环境容量,给了首钢异地重生的底气。

    产品升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首钢京唐,工人们面对的一切都是新的,如同白纸一张等待涂绘:装备和技术更新换代,产品领域全新,各种关键核心技术都得靠首钢人自己去钻研领会。

    “置之死地而后生”,曾立常常这样形容首钢京唐当时所处的危机感:必须依靠科研攻关,以过硬的产品赢得竞争对手的尊重,才有资格去谈关键技术引进。十年来,首钢京唐采用了220余项国内外先进技术,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成果占到了三分之二。  

    在近万名钢铁工人努力下,首钢产品结构快速向高端转变:家电板、桥梁钢、车轮钢国内占有率位居第一,汽车板国内占有率位居第二,电工钢跻身世界第一梯队,新产品不断实现全球和国内首发。

    新理念 绿色工厂探索循环经济

    “这是海水淡化的水,最适合沏茶,比超市卖的水纯净度都高!”每当有人来参观,能源与环境部供水作业区区域作业长曹云明会拿出首钢工人都在喝的瓶装水,热情地招呼大家品尝。品上一口,不咸也没有丝毫异味,口感甘洌,沁人心脾。

    钢铁厂和海水淡化,这两码事儿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在首钢京唐擦出了火花。

    钢铁行业一直以来都是耗水大户。“咱们不能从唐山市民的嘴里面抢水呀!”曹云明在老首钢时就主管用水业务,到了首钢京唐后,一个新课题摆在他面前——如何突破“缺水”瓶颈?

    海水淡化的大胆设想浮出了水面,但这门技术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才掌握。反复斟酌后,首钢京唐决定引进法国技术。

    面对首钢工人的各种疑惑,外国专家只会说no,闭口不提核心技术细节,现场设备调试环节一开始就极其艰难。

    首钢人都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大家伙儿从头开始学,白天把设备拆开研究,晚上查文献学习,到了后半夜一两点宿舍的灯总是亮着。

    2009年3月20日,海水淡化项目终于出水了!也许是天意,这一天恰逢世界水日,曹云明的心情五味杂陈:“成功没有捷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首钢人的动力。”

    一期头两组设备靠引进,后两组设备则由首钢自主集成并创新提升。目前,首钢京唐整个海水淡化项目建设在国内首屈一指:日产水规模达到5万吨,可以满足整个钢厂一半以上的淡水需求,海水淡化产生的浓盐水还能卖给附近的化工厂。

    循环经济在首钢京唐“转”了起来: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用来蒸发海水;余热资源除满足企业自用外,还向周边企业供应采暖水;废渣、尘泥等固体废弃物能做成建材产品;工厂尾气在加工后能变废为宝,成为高附加值的燃料乙醇、天然气和高蛋白饲料……

    从山到海大跨越,“海上首钢”涅槃重生,成为我国钢铁行业转型发展的精彩缩影。

发表于 2019-4-18 17:24:17 |
lovelang 发表于 2019-4-17 09:21
“首钢”曹妃甸绿色工厂探索循环经济

不错           
发表于 2019-4-19 10:17:13 |
首都机场至张家口省际专线开通

2019-04-19

为进一步推进首都机场打造国际交通枢纽的发展战略,满足河北张家口地区广大航空旅客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经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批准,机场巴士公司于4月15日开通了首都机场至张家口汽车南站的省际客运班线。

首都机场至张家口省际班线的开通,将极大促进京张两地经济、文化、商务、旅游交往与联系,为张家口地区航空旅客出行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服务。该条线路的开通是机场巴士公司继首都机场至天津、秦皇岛、廊坊、保定、唐山、沧州、赤峰之后的第8条省际客运班线,线路总长210公里,单程运行200分钟。

线路开通前期,每日双方向对发各2个班次,张家口每日发车时刻为8时和14时,首都机场每日发车时刻为12时和18时,单程票价100元,张家口地区旅客可从张家口汽车南站乘车全程高速,一站直达首都机场。
发表于 2019-4-21 15:03:49 |
支持京津冀         
发表于 2019-5-11 14:12:04 |
好事,支持   
发表于 2019-6-12 17:31:25 |
lovelang 发表于 2019-4-19 10:17
首都机场至张家口省际专线开通

2019-04-19

很好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5 18:05 , Processed in 0.07826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