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黔金絲猴

[城市建设] 人民大道怀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5 21:11:14 |
陈纳德 发表于 2019-2-14 10:57
都司路:
早在七百多年前,这里就是统治全省的政治中心,元明两朝的“省级官署”就设在这里。老百姓习惯将 ...

改回都司路真是很不错
发表于 2019-2-15 21:13:10 |
littlefederer 发表于 2019-2-15 16:29
哈哈,想起了小时候爷爷抱着我给我讲那过去的故事

叔叔,我也要听你讲故事
 楼主| 发表于 2019-2-16 05:57:03 来自手机 |
贵阳一中旧址:人民大道由北向南一路南下,由于受到周边高楼的限制(拆掉代价太大),因而直跨南明河杀到由原贵阳一中旧址改扩建的筑城广场,並来了个漂亮的华尔兹转身,又跨南明河直穿过未建成的文化广场,继续南下。说到贵阳一中,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 --  李端棻。此人祖籍湖南衡阳,出生在贵州省贵筑县,是个地道的贵阳人。成年后进京做了清朝重臣。光绪二十二年(1896),第一个疏请设立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前身);光绪二十五年(1899)举荐康有为、梁启超,支持戊戌变法。是清朝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北京大学首倡者、戊戌变法领袖、中国近代教育之父,历任山西、广东、山东等省乡试主考官、全国会试副总裁、云南学政、监察御史、刑部左侍郎、仓场总督、礼部尚书。
 楼主| 发表于 2019-2-16 05:59:18 来自手机 |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赦回贵阳。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贵州巡抚聘李端棻主持贵州经世学堂讲席。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底,李端棻联合士绅于德楷、唐尔镛、任可澄、华之鸿等,将原设北书院的贵阳府中学堂移至雪涯洞,改设为贵阳中学堂。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贵阳中学堂改称通省公立中学堂(即贵阳一中前身)。
 楼主| 发表于 2019-2-16 06:06:09 来自手机 |
下面再转贴两篇文章进一步介绍李端棻(fen)此人。
 楼主| 发表于 2019-2-16 06:11:42 来自手机 |
李良骐:倡办京师大学堂的李端棻     2006/12/8      ==============     李端棻(1833—1907),贵州贵阳人。1896年时为刑部左侍郎的李端棻向光绪皇帝上了一道《请推广学校折》,首次提出设置“京师大学”的建议。本文作者为其孙。     李端棻,字絆园,清道光十三年(1833)九月初十生于贵州贵阳,祖籍湖南衡州清泉县(今衡阳县)。他虽生在贵州,但为官在外,大半生住在北京,只是后半生回到贵州工作。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月十二日在贵阳逝世,享年七十五岁。     李端棻于同治元年(1862)应顺天乡试中举,次年会试中进士,入翰林院任编修。在朝廷中他以直言不讳著称。同治十一年(1872)出任云南学政时,正当云南政局混乱,文教事业每况愈下,他跋山涉水,足迹遍全省,认真考核各地生员,多方促进。不数年,云南的文教大有振兴。     光绪十五年(1889)至光绪二十年(1894),李端棻先后出任山西、广东、云南、四川及山东等省乡试主考官及顺天乡试、会试总裁,对士子们的学业成绩极为关注,并善于选拔人才。此外,他还历任刑部侍郎、仓场总督及礼部尚书等职。     中国封建帝王时代的人事制度,千余年来都是以科举取士,清朝更规定科举文章专用八股文,这严重束缚了人的思想,人们的聪明才智难以发挥。李端棻自1863年入翰林院至1896年从事学政三十三年,深知科举制度专重考试、忽视教育的弊害,致使大量少年子弟因得不到就学机会,无由成才,难被任用——他的著作中曾有“帖括词章误此生”的诗句——遂萌生变革之意,而有举办学校之请,这与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所说“变法之本在育才,人才之兴在办学”的观点和主张相一致。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不断侵略中国,而清**软弱无能,一味屈膝投降,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也一订再订。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后,光绪帝“欲兴庶政而图自强”,降诏征求“通达中外能周济时用之才”。不料时过数月,应者寥寥。究其原因,李端棻认为“非天之不生才也,教之之道未善也”,遂于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初二(1896年6月12日)上奏《请推广学校折》。这一奏折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名的纲领性的文件。它表面是讲教育制度,但实际上已触及到封建用人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改革。在这方面梁启超也曾提出:“以科举取士,必然触及人才。故不惟八股当废,即科举亦当全废。”人们知道,学校普及之时,也就是科举废弃之日。许多靠以科举晋升为官的朝臣,担心一旦废了科举,则自身的官职难保,深感恐惧不安,乃多方阻挠办学工作的进行。     对此情况,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也早有评述。先是康有为自己捐资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强学报》,由梁启超、李梦华为编撰。同时还在北京开设强学会,以陈炽为会长,梁启超为**员。该学会所办的事主要有五:一是编辑东西文书籍,二是创刊新报,三是开图书馆,四是设博物仪器院,五是建立政治学校。其开创我国组织协会学会之先河,康有为撰写的《强学会》序曰:“痛述亡国后悲惨之状,以激励人心。”读之者多为之泪下,故热血沸荡,民气赖伸,而守旧之徒恶之。御史杨崇伊上奏劾其私立会党,显干禁例请旨查封。强学会虽被封禁,但自此以后风气渐开。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二月,御史胡孚实奏请解禁,于是将北京强学会改为官书局。     自1896年6月李端棻上《请推广学校折》至1898年6月,前后两年之久,拟办的京师大学堂仍在“议行”过程中。对此,光绪帝很不满意,遂于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下《定国是诏》重申:“京师大学堂乃各省之倡,应首先普及……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不得敷衍因循,徇私援引,致负朝廷谆谆告诫之至意。”接着,又于当年五月十四日下诏宣布废除八股。五月十七日再次诏谕,敦促加紧开办京师大学堂。梁启超对李端棻的《请推广学校折》评价很高,在他拟定“京师大学堂章程”时,就是本着李氏奏折的本意制订了章程八章四十九节八十余条。     李端棻在奏折中除请办学堂之外,还建议各省设藏书楼,在所建学堂中设仪器室,在京师设译书馆,并在京师与各省及繁华商埠设大报馆,又建议选派优秀学生出国留学。这可称为“一经五纬”,即以办学堂为经,以其他五项为纬,他认为:“若此则中人之士皆可自励于学,而奇才异能之士,其所成就,益远且大。自十年之后,贤俊盈庭,不可胜用矣。以修内政,何政不举,以雪国耻,何耻不除,上以恢列圣之远忧,下以慑列强之狡诈,道未有急于此者。”此奏折得到光绪帝的采纳,这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不仅于1898年建立了京师大学堂(即北京大学前身),接着各省的大学堂、中学堂也纷纷建起来了。     自光绪帝下《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百日维新”开始,由于李端棻积极参与变法,屡上奏折,请开学堂,定律例,开懋勤殿议制度,这在当时极端守旧的ZY大臣中极为少见。所以梁启超说:“二品以上大臣言新政者,一人而已。”这一人,指的就是李端棻。     1898年7月22日李端棻被授职礼部尚书,负责掌管全国教育行政。依清朝官制惯例,必须满汉兼顾。李氏乃汉族,因而又以满族裕禄并任尚书。李端棻成为济世瑰伟之才,在新进官员中,他的官职最高。     变法失败后,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帝囚禁在南海NFDCB台,并于同年八月十三日(1898年9月28日)将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杀害于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李端棻以“保荐匪人”的罪名被革职,流放新疆。他在那年中秋节离开北京时曾有诗云:“怕听中秋月有声,要从菜市哭忠贞,幸予被遣为迁客,匹马秋风出帝城。”他由兵丁押解离京,踏上远戍西域的旅途。一路艰辛,来到甘州(即今之张掖)。因病留甘州治疗,后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以年老多病,被赦回黔,那时他已六十九岁。     1902年贵州巡抚聘他主持贵州通世学堂讲席。那时学堂在贵州才是初办,仍保持着过去书馆的月课制度。李公觉得变法虽失败了,但萌芽新政必须推行,自己有责任充当西方新学的传播者,遂决定以奖掖后进、开通贵州风气为己任。他在主持月课时,以《卢梭论》、《培根论》命题,阐发西方的民权、自由思想。他将卢梭与中国的孔子、孟子相提并论。学生们对此闻所未闻,哗以为怪,并作竹枝词说:“康梁余党至今多,请尔常将颈子摸,死到临头终不悔,敢将孔孟比卢梭。”有的还指责他:“居心只想做奸臣,故把康梁分外亲,此君曾被康梁误,复把康梁再误人。”     李公不因受人诽谤而悔恨,只是为自己所讲的内容不能被人们理解而感遗憾,乃作联语一则,挂在学堂的墙上,以表心迹。联语云:“我犹未免为乡人,甫邀恩命释回,莫补前愆,敢冒藐躬堪表率。师不必贤于弟子,所愿英才崛起,突超先辈,庶几垂老睹文明。”师生们读后很感动,认为先生从远处着笔,对地方人才流露出一片真情的期望。李端棻在去世前不久还给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去信说:“我虽年逾七十,志气尚如少年,天不死我,犹将从诸君子之后,有所尽于国家矣。”其中拳拳爱国之心,至今读来仍十分感人。     李端棻晚年在贵阳家中,于忧国忧民、执教讲学之余就是栽花种竹、饮酒赋诗。他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联合贵阳士绅于德楷、任可澄、唐文镛、华之鸿等将原设北书院的贵阳府中学堂移到南城的雪涯洞,改为贵阳中学堂,次年这个学堂改为通省公立中学堂。1908年该校又迁入河神庙新址,这就是现在贵阳一中的前身。临终前数月,他虽是年逾古稀,步履维艰,但仍由人搀扶巡视贵阳各学堂,并竭力捐资助学。教育界人士至今仍在怀念着这位老人!     (李良骐亲撰,时年九十八岁)
 楼主| 发表于 2019-2-16 06:13:49 来自手机 |
李端棻(1833年~1907年),字苾园,衡永郴桂道衡州府清泉县(今衡阳市衡南县)人,出生于贵州省贵筑县(今贵阳)人,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由叔父李朝仪教养成人。     1852年,李端棻补博士弟子员。     同治元年(1862),应顺天乡试中举,次年会试中进士,入翰林院任编修 。以直言不讳著称,擢内阁学士,为大学士倭仁、尚书罗敦衍所器重 。     同治十一年(1872)出任云南学政时,正当云南政局混乱,文教事业每况愈下,跋山涉水,足迹遍全省,认真考核各地生员,多方促进。不数年,云南的文教大有振兴 。     因文学而受清同治、光绪两朝知遇,历任山西、广东、云南、四川及山东等省乡试主考官及顺天乡试、会试总裁,全国会试副总裁。     光绪十五年(1889年),李端棻主考广东乡试,十分赏识年仅十七岁的梁启超,将堂妹李惠仙许配给梁启超,后迁任刑部侍郎、工部侍郎、仓场总督。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李端棻上《请推广学校折》,建议在全国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奏请改革专习考据、词章、帖括的旧式书院,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首都设京师大学堂,各省的府州县遍设各级学堂,开设外文、算学、天文、地理、格致(理化)和外国历史;还建议设藏书楼(图书馆)、仪器院、译书局、广立报馆,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遭到清朝王公大臣奕、刚毅的反对,暂时搁置。后来李端棻的这一奏请,旋即被总理衙门审议通过和光绪皇帝降旨允准,于两年后逐一付诸实施,为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从而敲响了封建教育制度的丧钟,拉开了向近代教育转型的序幕。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前,李端棻向光绪皇帝密荐康有为、谭嗣同,变法时,李端棻积极参与,光绪帝将其破格擢任为礼部尚书,大力推行新政。“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软禁,李端棻被革职流放新疆,中道滞留甘州。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赦回贵阳。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贵州巡抚聘李端棻主持贵州经世学堂讲席。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底,李端棻联合士绅于德楷、唐尔镛、任可澄、华之鸿等,将原设北书院的贵阳府中学堂移至雪涯洞,改设为贵阳中学堂。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贵阳中学堂改称通省公立中学堂。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1月17日,李端棻在贵阳逝世,终年75岁。从弟李端榘子葆忠嗣,由继子李葆忠将李端棻葬于贵阳大关口。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12:22:06 来自手机 |
讲武堂:讲武堂是中国清代末期、民国初期创办的一所培养陆军军官教育机构。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贵州巡府邓华熙创办贵州讲武堂,学堂自1900年开办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作兵营。地址现为贵州教育学院。武堂遗迹已不复存在。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12:40:43 来自手机 |
贵州军事学校,始于清末的武备学堂。该校招收两期学生后,即改为贵州陆军小学堂。辛亥革命后,唐继尧率滇军人黔与刘显世(贵州兴义人,1922年任贵州省**,1923年亡命云南,1927年病死)等共同颠覆了贵州军**,以后唐继尧任贵州都督,先设干部学校,又在文化路口原陆军小学堂校址开办贵州陆军讲武堂,隶属都督府参谋处。由滇军将领韩凤楼兼校长。该校任务是轮训滇、黔军中连以下军官。仅办了一期,民国2年(1913)因唐继尧回滇,停办。     辛亥革命后,执掌黔省军政的兴义系人物,虽多是些闭目塞听、抱残守缺的旧官僚,但是,他们老于世故,八面玲珑,首鼠两断,都得到了南北军阀的认可,这给急于出头的以王文华为首的少壮派军人一种压抑感。唐继尧离黔后,刘显世当上贵州护军使,王文华即与其商量重建贵州陆军。     当时,中国正处于急剧动荡之际,北洋**和孙中山的广州**形成南北对峙状态,贵州该何去何从,王文华和刘显世在政治主张上却有着不同的取向,由此而形成了新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明争暗斗。     王文华为首的新派主张适应世界潮流,刷新贵州政治,也急于打破固有格局,维护既得利益,企盼重新进行权力重组和利益分配,转变贵州一直处于追随云南尾骥的状态。王文华等遂主张积极向外扩张,以发展自身军事集团实力,所以创建军校,培养军事后备人才就成了当务之急。     民国5年(1916年),刘显世任贵州督军,王文华为掌握黔军的绝对领导权,削弱黔军对滇系的依附,摆脱滇系对黔军影响,同时加强新派之力量,提高黔军中下级军官素质。于1916年3月引进了由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何应钦、谷正伦、张春圃、朱绍良、李毓华、王绳祖等入黔,以王文华掌握的干部大队为基础,于1917年3月,在文化路口原贵州陆军讲武学校校址重建讲武学校,何应钦被任命为校长(实则于1916年即招生)。以原讲武学校未毕业的第二期学生编为讲习班,招考中学毕业生编为学生班。学制两年。     何应钦参照自己上过的武昌陆军中学、日本振武学校、和日本士官学校的经验,为贵州陆军讲武学校制订了教育、训练大纲,挑选学校教官和职员。以十万元作为开办费,购置设备。何应钦为校长、王绳祖为教育长,涂传忠为校副官,王嗣楷为教育副官,还有军事、战术、兵器、地形筑城、交通之教官各一名,队长一名,军需官、军医官、**官个一名,助教若干名。一切办妥后,便向全省各地颁布招生通知,进行招生。     招生对象为高小毕业以上学历或有相当高小以上学历者,直接由黔军各团保荐的士兵优先录取。同时为了防止贵州军事人才外流,何应钦请求刘显世以督军兼**的名义发了一个通令,要当年所有考取云南讲武学校的贵州籍学生,可不参加本省考试,直接进入贵州讲武学校就学。学校初以陆军干部大队编为讲习班、招考学生编为学生班,此后每增招中学生一次为一期,编为两个连,学制两年。该校共办7期,第2期录240余人,毕业180余人。从第2期起开始分设步、炮、骑、工四科。     何应钦为防刘显潜游击军势力渗透,对兴义考生,不知底细者,把关极严。何应钦不但拒收刘显潜(刘显世堂兄、贵州游击军总司令)送来 素质极差 考生余万金、邓万昌等十多 。而且,所有应考者还须先经过体力、视力、听力的检查,才有笔试资格。笔试科目为国文、算术、军事策论。军事策论最为重要,其范围或分析中外战例,或详论古代兵法,或探究当代军政之得失等。共有六七百名青年应考,经初试、复试两阶段,第一批仅招189名学生,兴义人占28名,有刘显世次子刘剑吾、侄子刘干吾、刘曙吾、刘练吾、刘璧璋等。后来成为抗战名将的柏辉章、何知重、吴绍周、蒋在珍、杜肇华等均出自该校。     课程分入伍期(半年)和修学期(一年半)。入伍期学“典范令”(即操典教范、条令),修学期间学习“四大教程”(即战术、兵器、地形、筑城)。学校完全采用日本士官学校教材、教育方法、军事学理论,并特聘日本陆大生能村为顾问。学校除注重军事教育外,兼重素质教育和政治训练,并开有国学、孙子兵法、公文写作,王文华、何应钦等也常作政治、哲学方面的演说,故使讲武学校学生成为贵州新派的坚决拥护者。     讲武学校学生纪律严明,颇得社会好评。学生要严格遵守军队内务、卫戍服制、卫兵勤务、服装、武器、背负保存等规定。每一学期对上述规定中的任何一项,违犯三次者将受处分。考试时不论学科、术科有两门不及格者,不得升级,三科不及格者,将勒令退学。一次熄灯号后 其弟何辑五外出未归 何应钦不徇私情 禁闭何辑五3天 并训斥他要遵守学校纪律。     贵州陆军讲武学校的组织结构为:     校长:何应钦     教育长:王绳祖、王庆芳     监督:王文华     副官:涂传忠 号芝亭 贵州松桃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2期步科     王嗣楷 号准之 贵州毕节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3期步科     教官:谷正伦     张春圃     朱绍良     李毓华     谌祖晟 号少波 贵州织金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期步科     张正纶     蔡锟     韩效锟     刘莘圆     孙毅 号宏成 贵州黄平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期步科     赵鉴 号渐奎     第1期录189人,旋以王绳祖为校长。3、4期为王庆芳、第7期为朱崧,赵鉴任教育长。第3期录98人,时卢焘第1混成旅驻湘西辰州,控制湘西地盘,为巩固湘西,消除湖南地方势力派对黔军存在的地域分歧,改善湘黔关系,化为一家。何与卢联系,动员湘籍学生和卢旅湘籍士兵报考,故第3期湘籍学生达46人,几占半数。并增设在职将官班,轮训下级军官,前4期毕业共计500余人,多分配黔军充任下级指挥官或见习官。后三期因为黔政混乱,学生未毕业。     韩国人金弘一因得贵州督军刘显世之子刘刚吾推荐,1918年12月到达贵州,改名为王雄後进入贵州陆军讲武学校学习,他到达学校时入学豫备课程将近结束,由于督军刘显世的特别关照,金弘一省略这一课程,从1919年1月开始在学校第2期插班学习,同年12月以优秀的成绩毕业。抗日战争时期,金弘一更名王逸署在黔军第102师柏辉章部任少将参谋。抗战结束后,金弘一回国任韩国国防部部长。     1918年新派办测量学校,由何应钦兼任校长,由谷正伦参与管理,1920年1月改名为“贵州陆军炮骑工兵实施学校” ,监督和校长何应钦,步兵科主任王承旃、骑兵科主任蔡昆、炮兵科主任谷正伦、工兵科主任韩效昆。讲武学校学生毕业后,全体学员即在此分科实习半年,学员以不同专业分属不同连队。成绩合格后才分派到黔军各团侯差。     本来贵州陆军讲武学校的创立,对兴义系来说可谓形势一片大好,由于刘显世、王文华二人思想 、性行、追求都大相径庭,使得兴义系新派与旧派争权中,又多了一块举足轻重的阵地,以王文华为核心的新派军人集团因此迅速崛起。刘显世、王文华舅甥的鹬蚌相争,也为兴义系的衰落和桐梓系的崛起留下了伏笔。     桐梓系周西成主政贵州后,对内加强统治,扩充军力,他将贵州陆军讲武学校改为贵州陆军崇武学校,刘其贤任校长,彭鸿业任教育长,严余春、钟山瑛等任教官,陈仲英、黄集成等任大队长,大量培养各类军事人材。贵州陆军崇武学校,是周西成治黔时代的产物,因周氏而生,随周氏而亡。     贵州讲武学校在当时并不十分有名,但却使何应钦有了教学、管理学校的实际经验并为他后来黄埔军校的管理奠定了基础,黄埔教官师资的基础,实源于贵州军事学堂的创办。
发表于 2019-2-20 00:55:16 来自手机 |
历史故事好
 楼主| 发表于 2019-2-20 06:05:24 来自手机 |
Alex666 发表于 2019-2-20 00:55
历史故事好

正是这些历史故事,才衬托出老城的历史文化底蕴。不然,再多再高的建筑,只是一些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堆砌!当然,过若干若干年后,这些新堆砌也会有自己的历史文化。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20:41:57 来自手机 |
大夏大学:一、大夏大学抗战时期迁到贵州贵阳,地址在原贵州陆军讲武堂,后迁往赤水文昌宫大庙。     贵州陆军讲武堂,在文化路口,为原陆军小学堂校址。现为贵州省黔剧堂。     二、大夏大学简史:     1、创办:     1924年,厦门大学三百余位教师和学生由于学潮离校奔赴上海,其时,前厦门大学教授欧元怀、王毓祥、傅式说等离校教授与学生共同成立了“大厦大学筹备处”。“大厦”即“厦大”之颠倒,后来取“光大华夏”之意定名大夏大学,聘马君武为校长,王伯群任董事长,成为当时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     1924年9月20日,大夏大学在槟榔路潘家花园举行第一次开学典礼。马君武为校长,王伯群任主席董事,后改称董事长,是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     2、内迁: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上海“八一三”事变后,大夏被迫内迁。最初与同为私立大学的复旦大学合并成为联合大学,一设庐山,称复旦大夏第一联合大学,一设贵阳,称第二联合大学。庐山联大以原复旦师生为主,贵阳联大则以原大夏师生为主。     不久,日军进犯江西,复旦再迁重庆北碚,大夏迁到贵阳,两校之间的联合解体。在贵阳的大夏大学,最初假当地讲武堂上课,嗣后打算兴建校舍,1939年贵州省**曾拨贵阳花溪公地,加上当地人士的捐赠,共有一千亩左右。1940年8月,新校舍开工建筑,但因经费不足,只完成校舍三栋。需要一提的是,1942年2月,国民**教育部拟将大夏大学与贵州农工学院合并,改名为国立贵州大学,引起大夏师生强烈抗议,遂奔走各方与各校董商议,要求教育部收回成命,终得维持大夏大学仍得保存原名与维持其私立性质。     1944年冬,日军进犯黔南,大夏三迁赤水。王伯群校长因迁校劳累成疾,于同年12月逝世于重庆。孙科在重庆召开校董会,推选贵州省教育厅长欧元怀为校长,王毓祥为副校长。1945年3月,大夏师生和公物到达赤水,赤水地方人士与教育界同仁热情赞助,立即让出文昌宫大庙给大夏作校本部,还有贵州省立赤水中学、私立博文中学、县立女子中学都分别借给大夏一部分校舍,首先安置好教室、图书馆、职工宿舍、办公室和厨房、饭厅、学生宿舍,在短短一个月内便正式上课。     大夏大学内迁之后,仍留沪上的吴浩然和1938年由贵阳派回上海的鲁继曾、邵家麟等先生,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上借得重华新村房舍,设立大夏大学沪校,使无法转往内地的一些学生得以继续学业。     3、返沪:     1945年8月10日,日本投降,大夏大学师生同赤水民众欢欣鼓舞,举行提灯火炬游行,欢庆胜利。1946年9月,大夏师生及公物安然回到上海,直至1949年始终保持私立大学性质并保留校名至1951年。     抗战初期,上海大夏大学中山路校舍毁于炮火者甚多,幸群贤堂、群策斋等尚存。抗战胜利后加以修缮整理,1946年春季学期,沪校即开始在此上课;秋季学期时,在贵州的大夏大学师生也陆续回沪。之后,学校曾重建大礼堂“思群堂”与女生宿舍“群英斋”,并在群力斋废址上建造平房数排名为“新力斋”,在教职员宿舍区造了几排平房。还计划另造新图书馆,已购置了不少建筑材料,因国民党**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而没有造成。     4、撤并:     解放以后,1952年秋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大夏大学文、理科相关院系被并入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而在大夏大学中山北路校址上与光华大学相关院系建立华东师大时,由大夏移交给华东师大的校舍,共计建筑面积17606平米。
 楼主| 发表于 2019-2-24 13:35:36 来自手机 |
大夏大学:这是另外一篇关于大夏大学的介绍:大夏大学     ===============     创校     1924年,厦门大学三周年校庆时,时任厦大校长林文庆演讲称“读孔孟之书,保存国粹”。国民党媒体集体炮轰。厦门大学学生会乃于4月22日召开大会,提出校长林文庆思想陈腐,影响校誉,提议以全体学生名义函请他退位。学生与教师中的国民党员力主驱逐林文庆。但校主陈嘉庚力挺林文庆。而后几名主谋者被学校开除。     因“是否要读孔孟之书”的教育理念争议,学生要求教学改革,学校当局处理不当,殴打侮辱学生,激起师生愤怒,引发学潮。1924年,厦大欧元怀、王毓祥、傅式说等9名教授和三百余名学生离校奔赴上海,在王伯群的帮助下成立了“大厦大学筹备处”。“大厦”即“厦大”之颠倒,以嘲弄厦大,后来取“光大华夏”之意定名大夏大学,聘马君武为校长,王伯群任董事长,1924年秋季正式开学。     1927年王伯群担任中华民国首任交通部长,次年马君武改任北京工学院院长,遂由王伯群兼任校长。建校初设文、理、教、商、预五科,后增设高等师范专修科和法科。大夏倡导苦教、苦学、苦干的“三苦精神”以及“师生合作”、“读书救国”,制定了“自强不息”的校训,并聘请了立法院院长孙科、司法院院长居正、立法院副院长兼江苏省主席叶楚伧、上海**吴铁城、军政部长何应钦、财政部长孔祥熙、内务部长黄绍竑、中宣部长梁寒操等为学校董事,后又增补新华银行总经理王志莘、交通银行董事长钱新之、总经理胡孟嘉,中国银行行长张公叔等人担任校董。     1930年,由于师生逐年增多,处于上海胶州路的校舍已不敷用,校董会决定在中山路梵皇渡另建新校舍,预计用款40万银元。1932年,中山北路新校舍建成,包括可供2000多人上课的群贤堂和700多人住宿的男女宿舍,以及大礼堂、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等建筑群。何昌寿、邵力子、郭沫若、田汉、何炳松、李石岑、朱经农、程湘帆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都曾在校任教,甚至当时炙手可热的青帮大头目杜月笙也曾屡次资助大夏大学。良好的办学实力,使得大夏大学获享“东方的哥伦比亚大学”之美誉。     西南三迁     主条目:复旦大夏第一联合大学、复旦大夏第二联合大学、贵阳讲武堂和赤水文昌宫     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争爆发,大夏大学开始准备西迁。大夏大部分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内迁贵阳、赤水,部分师生则在上海租界内坚持办学,大夏的这两支分别被称作“黔校”和“沪校”。     起初,大夏、复旦、光华、大同四所私立大学拟组成联合大学,后光华、大同两校退出(光华大学后部分迁往成都,大同大学则留守上海)。1937年,大夏与复旦合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联合大学,迁往江西庐山牯岭。[3]12月,教育部长陈立夫到联合大学视察,同意应届毕业生的请求,准予提前毕业,发给临时毕业证书,以后补发正式证书。南京陷落后,教育部又令联合大学西迁重庆北碚。由于师生员工及家属众多,校舍严重不足,复旦决定留在北碚,大夏则决定迁往贵阳,联合大学解体,各自恢复原有校名。贵州省将贵阳次南门外原讲武学堂校舍及场地拨借给大夏大学,学校于1938年秋正式上课。     大夏大学是内迁贵州各高等院校中招生最多和办学时间最长的的学校,在校学生经常在1450人左右,最高年份达1800人,在贵州8年共毕业学生约2000人。抗战期间。谢六逸创办的复旦大学新闻系和大夏大学新闻系成为当时中国仅存的大学新闻学系。西迁中,大夏还首开贵州社会学系,组织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调查。1939年贵州省**拨贵阳花溪公地供大夏大学兴建新校舍。1940年8月,校舍开工建筑,但因经费不足,只完成校舍三栋。     1942年2月,大夏大学董事长何应钦在行政院例会上提出将大夏改为国立的议案。蒋介石在会上表示同意,即在大夏申请书上批示,“改国立原则可行,交教育部切实整理院系呈核。”然而教育部长陈立夫竟擅自决定将大夏大学与贵州农工学院合并,改为国立贵州大学,并内定教育部秘书主任张延休为校长。此举引起大夏师生强烈抗议,遂奔走各方与各校董商议,要求教育部收回成命,终得维持大夏大学仍得保存原名与维持其私立性质。下半年大夏大学人事作了变动,董事长由孙科担任,王伯群以校董身份兼校长,副校长欧元怀出任贵州省教育厅长。     1944年冬,日军进犯黔南,大夏三迁赤水。王伯群校长因迁校劳累成疾,于同年12月逝世于重庆。孙科在重庆召开校董会,推选贵州省教育厅长欧元怀为校长,王毓祥为副校长。1945年3月,大夏师生和公物到达赤水,赤水地方人士与教育界同仁热情赞助,立即让出文昌宫大庙给大夏作校本部,还有贵州省立赤水中学、私立博文中学、县立女子中学都分别借给大夏一部分校舍,首先安置好教室、图书馆、职工宿舍、办公室和厨房、饭厅、学生宿舍,在短短一个月内便正式上课。1945年8月10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大夏仍在赤水上课。1946年5月大夏开始搬迁,于10月返回上海,10月28日举行开学典礼。     大夏内迁之后,部分教员在上海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上借得重华新村房舍,设立大夏大学沪校,使无法转往内地的一些学生得以继续学业。同时,曾任国民**驻港澳专员的大夏毕业生周尚决定在香港设立大夏大学港校,并得到了旅居港澳校董校友的支持。1940年夏天,香港圣士提反女子中学门前了竖起了大夏大学的校牌。上课时间为女中下课后的下午三时到晚间十时,戴望舒等学者常前来义务授课。1941年女中校舍被日军占领,大夏大学港校被迫关闭。     重返上海     大夏大学迁回上海后,逐步修缮受损校舍,董事长改由上海新华银行总经理担任。在孙科的提议下,大夏于1946年12月在中山路校址建“思群堂”以纪念已故校长王伯群,并立《思群堂纪念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创建新的高等教育体制的背景下,1951年7月,教育部决定将私立大夏大学与私立光华大学合并,在大夏原址上改组为华东师范大学,经费由国家负责,两校附中合并为华东师大附中。时任大夏大学校长欧元怀首先表示拥护,并在宣布改制的大会上,代表校董事会和学生发言,拥护**决定,一切遵照办理。由大夏移交给华东师大的校舍,共计建筑面积17606平米,大夏建校27年来的档案也一并移交华东师大。10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正式宣布华东师大成立。1959年5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被**ZY确立为中国首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现已经发展成中国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香港血脉     20世纪40年代末,江山易帜,大夏大学部分教员及学生南下香港,在香港复校,定名光夏书院。1956年6月,光夏、平正、华侨、广侨及文化五所书院合并成立“联合书院”,定址香港坚道147号。1963年,联合书院加盟香港中文大学。
发表于 2019-2-24 15:57:29 |
中国人多是务实现实,一代拆一代 ^_^
 楼主| 发表于 2019-2-26 00:51:31 来自手机 |
贵阳师范学校::贵阳师范学校创建于清光绪28年(1902春)。初名贵阳公立师范学堂,校址设在贵阳南明河、市西河两河口处的雪涯洞、丁公祠、昭忠祠、来仙阁。后经历了师范教育讲习会,贵阳官立师范传习所,师范简易科,贵州官立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贵州省立贵阳师范学校,贵阳市师范学校,最后并入贵阳学院。历经107年。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19 18:42 , Processed in 0.07506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