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10-7 21: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TCCDCCD 于 2018-10-7 21:43 编辑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布局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布局应以提高温岭城镇体系运行效率、 加快融入台州都市区为导向。根据温岭地理环境特点、城镇建设的现状,立足于“一城一带、一主一副,五镇中心、六镇特色,东西互通、北融台州”的市域城镇体系总框架,在整合各种运输方式的基础上,规划温岭市综合交通整体布局,以促进产业优化和城镇体系发展。
(一)公路
公路交通发展要立足于“十三五”阶段性特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进一步聚焦短板建设和重点经济区、欠发达地区交通运输发展, 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网络,着力优化公路交通结构,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中要正确处理好普通公路与高速公路的关系,**与市场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建设需求与资金供给的关系。 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 、 《台州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温岭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温岭市域综合交通整合规划》等相关规划,结合现状高速公路基础路网建设情况,以及国省道调整情况,对温岭市公路网进行规划布局。
——高速公路: “两纵一横”
温岭市域高速公路形成“两纵一横”的网络框架结构。
“两纵”:甬台温高速、沿海高速;
“一横”: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温岭联络线。
(1)甬台温高速
甬台温高速是浙江省的一条高速公路,起点为宁波,终点为温州,北起宁波(甬) ,经台州(台) ,南抵温州(温)的分水关,全长 252.7 公里,其中温岭段长度约为 9.7 公里,是现状温岭境内唯一的高速公路,双向4 车道。
(2)沿海高速
沿海高速公路温岭段工程主线长 32 公里,涉及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30.2 公里,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 1.8 公里,滨海连
接线4公里。设温岭北(滨海) 、温岭(箬横) 、温岭南(城南)3 个互通,以及服务区1 处。沿线涉及滨海、箬横、石桥头、城
南 4 个镇 119 个行政村,还有一个国有东浦农场,需征用土地3211 亩。 目前,温岭只有大溪1 个高速出入口,沿海高速建成后,将增加3个出入口, 市民出行将更加方便,也为甬台温高速 “减压” 。沿海高速公路温岭段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将正式开工建设,台州湾大桥已在建设中,宁波段、温州段也已启动建设,预计高速公路将于 2018年建成通车。
(3)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温岭联络线
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温岭联络线是台州高速公路网络重要组成部分, 将横贯台州市东西两侧, 与甬台温高速、 沿海高速、
台金高速在台州城区外围连接成网,对完善温岭交通网络,缓解大石一级公路等道路的交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国省道公路: “四纵一横”
温岭市域国省道公路形成“四纵一横”的网络框架结构。
“四纵”——纵 1:规划 G228、纵 2:规划鄞州-玉环 S203、纵 3:规划余姚-温岭 S204、纵 4:G104;
“一横”——规划温岭-永嘉 S325。
(1)规划 G228
北起74省道南延、 75省道南延至温岭, 东西向规划利用S324(81 省道)复线,后接大麦屿疏港。规划 G228 作为温岭南北-东西-南北的重要干线公路,贯穿了整个温岭市域,极大提高了沿线的交通出行便捷。
(2)规划 S203
由路泽太公路、76 省道温岭城东段改建、S226(76 省道)温岭岙环至玉环龙溪段改建工程等组成。主要连接温岭市区至台
州及玉环。
(3)规划 S204
由现104 国道桐屿至泽国段 (为余姚至温岭公路黄岩城北至温岭泽国段工程的利用路段)、温岭泽国至温峤段(温岭泽国至
玉环大麦屿疏港公路的泽国至温峤段)等组成。
(4)G104
温岭境内主要为塘岭至吕岙段及在建的大溪段。 主要承担过境交通。
(5)规划 S325
在温岭境内与G228 国道部分共线,从温峤镇向西延伸至乐清市,作为温岭中南部东西向主要运输道路。
——市域骨架路网: “七纵五横”
结合温岭市交通实际情况,在高速、国省道及农村公路布局分析基础上, 规划形成 “七纵五横” 市域交通公路网的整体布局,作为支撑起温岭市交通功能的主体路网框架。
“七纵” ——纵1: 228 国道 (原75 省道南延) -325 省道(原81 省道支线) ,纵 2:沿海高速,纵3:台东大道,纵4:203 省道,纵 5:204 省道-228 国道(疏港公路) ,纵 6:104 国道,纵7:甬台温高速。
“五横”——横 1:原 104国道复线(大溪-泽国-新河) ,横2: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温岭联络线,横 3:大石松一级公路-
新河至滨海连接线,横 4:325 省道-228 国道(原81省道复线) ,横 5:原 76省道-原81省道。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