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摩天圳

[城建综合] 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海上风筝成为湾区新地标(2024年6月前开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12 03: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加快推动建设另一条更重要的公铁两用跨江通道----深珠通道

深中通道西桥东隧方案是因为距离机场2公里,太近。深中通道如果采用西隧东桥,桥梁部分太近机场影响飞机安全。深圳至珠海的深珠通道的位置正好距离深圳机场和香港机场都18公里左右的中间点,18公里就与两座机场的距离很大了,是否可以采用西隧东桥方案,隧道正好在珠江航道上大吨位货船也无影响,这样减少广府的阻力尽快上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7 13:44: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深珠可以东桥西隧,尽快上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8 14: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深珠”的楼友们,你们太狠了,不要总想着把广东省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之路封杀干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8 15:32: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4810302 发表于 2019-9-12 03:08
应该加快推动建设另一条更重要的公铁两用跨江通道----深珠通道

深中通道西桥东隧方案是因为距离机场2公 ...

尽瞎想,怎么可能西隧?深中和港珠澳隧道都在东边,那水上航道是要多弯弯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8 15:34: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etami 发表于 2019-9-17 13:44
支持!深珠可以东桥西隧,尽快上马。

东桥西隧,不行!!
尽快上马,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8 15:41: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胖他爹 发表于 2019-9-18 14:37
提“深珠”的楼友们,你们太狠了,不要总想着把广东省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之路封杀干净

深珠是必须必的!!并且必须公铁两用!!因为这关乎沿海高铁大动脉和深圳高铁可以连通澳门!!你说的什么封杀广东中心城市纯属“莫须有”,大湾区思维,该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深珠对大湾区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3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3 11: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4 11: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DAGZ 发表于 2019-9-23 11:49
阴阳怪气的,再说了就算建了客流量都不及广深第二高铁,第三高铁。

努力建设中心城市的任务就压在你们的肩膀上了!加油!你是最棒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4 21: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自强不息,加油,重重阴力也拦不住深圳的发展,就像美国重重阴力拦不住中国的发展那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4 23: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深珠是大湾区规划纲要和先行示范区意见中都提到的,这是必然的,而且开建时间会越来越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30 09: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深中通道中山大桥建设从“水下”转到“陆上” 进入“可视化”新阶段
2019-09-30 08:04 来源:深圳特区报立即评论 3 微信微博空间...
深中通道中山大桥建设从“水下”转到“陆上” 进入“可视化”新阶段
分享
评论
人工智能朗读:
“桥梁工程是深中通道项目建设的重点、亮点、看点、难点,社会关注度高,建设要求高,面临诸多挑战。”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陈伟乐表示,“中山大桥东接伶仃洋大桥,西接陆域引桥,采用580米跨径斜拉索桥型,全长1170米。”
原标题:深中通道中山大桥完成钢吊箱下放顺利转入承台施工阶段

深圳特区报2019年09月29日讯 广东交通集团发布消息,9月29日下午16:36,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基础设施深中通道项目中山大桥顺利完成最后一个钢吊箱下放,标志着两个月内完成共四个钢吊箱施工,中山大桥建设圆满从水下桩基施工成功转换为可视化陆地施工,转入承台施工的新阶段。

“桥梁工程是深中通道项目建设的重点、亮点、看点、难点,社会关注度高,建设要求高,面临诸多挑战。”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陈伟乐表示,“中山大桥东接伶仃洋大桥,西接陆域引桥,采用580米跨径斜拉索桥型,全长1170米。”

据了解,深中通道中山大桥由中交二公局承建,该标段全长为7.5公里,约占全线三分之一,工程全部位于海域环境中,施工区域航道众多、每天贸易船舶多达4000余艘、通航安全风险大,所处位置地质情况总体较差、桥址区域台风频发、季风期长,海面风浪大,建设条件十分复杂,施工组织难度相当大。为克服施工环境复杂的困难,建设者从岸边搭设约7.5公里建设用临时栈桥,将海上施工环境“陆域化”。

中山大桥共有东、西索塔两座桥塔,分别靠近广州南沙、中山。2019年上半年中山大桥完成桩基施工后,已逐步转入桩基以上的承台工程。承台是桥梁结构中的重要受力构件,建造在桩基之上,将承担桥梁索塔及上部结构由上至下传递的荷载,与桩基共同构成桥梁的“砥柱”。

“由于承台底面位于施工水域常水位以下,通过下放到位的钢吊箱经抽水等措施后,可为承台形成干施工环境,将海上施工变为陆上施工,有效阻隔海水与桥梁结构接触,提高承台及桥梁的耐久性;同时,作为桥塔永久防撞措施,钢吊箱还可以避免承台及桥塔在运营期间遭受船舶直接撞击所造成的损害,为大桥后期运营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中交二公局深中通道项目S06合同段总工程师陈杰解释。

从8月10日开始,到9月29日,深中通道建设者与时间赛跑,与挑战博弈,克服重重建设困难,在50天内顺利完成中山大桥共4个钢吊箱下放,单个钢吊箱面积约有半个足球场面积大,单体重达750吨,由高10.8米的八边型焊接箱形梁板结构组成,采用双壁结构,具有隔水、防撞、防腐等功能。

据了解,整个钢吊箱的施工涉及制作、拼装、海上运输、起吊、下放等一系列环节,由于中山大桥桥址位于台风多发区,海面风浪大,施工环境恶劣,钢吊箱在加工工序上尤为严格,工厂焊接、拼装、吊装和涂装等各班组之间“无缝衔接”,24小时施工不间断,每10个小时轮次班,做到每一条接缝都认真焊接,期间他们克服连续雨天和黑夜等困难,完成吊箱加工与拼装。同时,为保证钢吊箱下放的精度,项目部主动和海事和航道部门提前沟通,对横门东航道的过往船作限速处理,给测量提供有利环境。

“下放期间,项目部克服连续雨天作业及水位变化等困难,安排专人轮流驻守,每下放25公分便会稍作停顿,由测量人员实时跟踪测量,经过预下放、下放两个阶段,最终实现了钢吊箱预留孔洞与14根群桩基础的完美结合,吊装精度控制在前后2毫米、上下6毫米范围内,远远优于3公分下放精度控制要求,为后续封底作业、承台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陈杰表示,“下一步,中山大桥东主塔将进行承台封底混凝土浇筑及钢吊箱内抽水作业,把承台施工环境转为封闭干环境后,将开始承台主体工程施工,预计年内完成。”

(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粤交集宣 岳路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1 11: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1 09: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伶仃洋上演 “蚂蚁搬大象”!深中通道最新进展来了!

本帖最后由 marsyu 于 2019-12-11 09:07 编辑

来源:深圳发布

冬日的伶仃洋微风拂面,碧波浩渺。在珠海桂山镇牛头岛上,一个经过预制“加工”、重达约6万吨的“巨无霸”管节,被200台智能编组小车缓缓驮运至深中通道沉管预制智慧工厂的浅坞区,上演了一场“蚂蚁搬大象”的神奇景象。

12月10日,广东交通集团发布消息,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战略项目深中通道隧道工程首个钢壳沉管已完成浇筑,并顺利攻克沉管纵移难题移至浅坞区进行下一步作业,为世界上首例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安装打下了基础。


约6万吨的“巨无霸”管节正在深中通道沉管预制智慧工厂的浅坞区蓄势待发。

自主研发专用混凝土及智能浇筑装备系统

今年6月,总重量达8716吨的深中通道首个钢壳管节顺利从广州南沙运至珠海桂山镇牛头岛沉管预制智慧工厂进行预制。如今,8000余吨的E1管节摇身一变,成为重达6万吨的钢壳混凝土“巨无霸”。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采用的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形式,为国内首次应用,国际上首次大规模使用。“简单来说,这种结构形式就是钢板包着混凝土,类似‘三明治’结构,具有承载能力大、防水性能好等优点。但浇注隔仓多,每个标准管节由2250个4—16立方米封闭隔仓构成,牛头岛预制厂需要完成4万个不同规格隔仓施工,高流动性自密实混凝土总用量达66万立方米,在封闭隔仓里实现混凝土填充密实性是世界性难题。”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宋神友表示。

为突破钢壳“芯”技术,早于2015年,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组织产学研用联合攻关,联合四航局研发中心等单位,历时三年多,进行了上百次隔仓模型浇筑试验,突破了封闭式隔仓混凝土填充密实度等“卡脖子”难题。


200台智能编组小车完成“蚂蚁搬大象”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节沉管浇筑后总重量为6万吨,每个标准管节的尺寸为165×46×10.6米,用钢量约1万吨,浇筑混凝土后则重达8万吨。与此同时,沉管预制施工包含两次沉管纵向移动、混凝土浇筑、两次舾装等繁复流程。对工程师们来说,关键在于如何将浇筑后最重达8万吨的“巨无霸”钢壳从预制车间安然无恙地运送到浅坞区。

“这种运输最适合的方式就是智能编组小车,但国内现有的智能小车承载力均远远达不到要求,必须重新研发。”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S09标项目部总工程师黄文慧介绍,为满足工期要求,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深中通道全部沉管预制工作计划于2022年底完成,因此要保证每月生产1节沉管,就必须在1天之内完成钢壳沉管在预制厂内的纵向移动。

“起初,我们找了业内11家高规格、实力雄厚的设备制造商,但由于项目规模大、难度高、技术复杂,没有一家单位能保证完成,我们只好自主研发。”黄文慧说。历时一年半,终于攻克难关,研发出了单台承载力达到800吨的台车和智能移动系统,采用“多点支撑、三点平衡、同步行走”原理实现平稳移动,速度每分钟可达0.2米至1米。

据悉,深中通道沉管预制智慧工厂共有四条轨道铺设200辆800吨移动台车,可承重量最高达到了16万吨,为钢壳浇筑提供了双倍承载保证,彻底解决了单节8万吨沉管转运难题,大大提升管节转运工效。与巨大的沉管管节相比,使用移动台车搬运的场景犹如上演“蚂蚁搬大象”的奇迹。如今,沉管纵移预计只需要3天时间即可完成。

目前,深中通道建设顺利,项目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

深中通道为何如此受关注?
我们来复习一下


深中通道

深中通道位于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8公里。

路线起于广深沿江高速机场互通立交,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市翠亨新区马鞍岛上岸。

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超级工程。

项目全长约24公里,包括6.8公里海底隧道、17.5公里跨海桥梁,双向8车道。

▲6.8公里的海底隧道  图/深圳商报

深中通道主要由长6.8公里的特长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主跨1666米伶仃洋大桥、主跨580米中山大桥、长约13公里非通航孔桥、东西人工岛以及深圳机场枢纽(地下部分)、万顷沙(部分工程)、横门枢纽(部分工程)3处互通立交等关键构造物组成。

据悉
深中通道预计2024年通车
  2小时车程缩至20分钟  


20分钟实现深中往来

按照计划,深中通道桥梁工程计划于2023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项目全线计划于2024年建成通车。

通车后
深圳市民由深圳机场、前海等地
驾车去中山
由以往绕行虎门大桥上百公里
变为跨江直达
车程将由2小时缩减为20分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2 21: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快深珠通道开工建设,先行试范先行先试,深圳速度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5 18:51 , Processed in 0.083715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