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馬暢先生

[原创摄影] 盖个楼,老武汉照片新看,不定期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9 17: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可以在这么富有建国文化的场所举行,而武汉的却只能在辛亥革命博物馆的一个角落展陈,而且工作人员态度极其敷衍……差距,这就是差距!武汉的孩子们再也无法在祖辈与父辈曾经感受国家气派的地方领略一番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9 18: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房已死,有事烧 zhi。不知何时,将苏式构件强加在新武展的连廊栏杆之上,不知所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09: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馬暢先生 于 2018-10-15 23:46 编辑
水都广场 发表于 2018-10-9 17:44
老武展的兄长——上海展览中心,其背后一侧,即是上海恒隆广场。巧合的是,武汉恒隆广场也正好在“老武展” ...

武汉剧院

友好宫在那个年代能定址武汉是极大的城市荣耀,而炸掉友好宫到新建新武展这段期间,又是改开过程中各地展览博览会发展的黄金时期,可以说是错过了最好黄金十年;而老建筑的拆毁,也让追思过往,感慨时代变革难上加难

关于苏式建筑市内现存的不太多,同在解放大道上的武汉剧院算一个

上海友好宫气派非凡,感谢供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09: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馬暢先生 于 2018-10-15 17:04 编辑

武汉剧院

黑白旧照为谢国安老师作品

武汉剧院于1959年底建成使用,今天仍在承办各类展演活动,它是目前解放大道上唯一完整保留其原有面貌、保持其原有功能的大型历史建筑,也是武汉市大批建筑文物中最年轻的一个。武汉剧院的设计感极强,建设完成度相当高,加装空调跟现代声光设备后,即能符合当今的展演需求。武汉剧院是一座大型混凝土建筑,整体外观简洁大气,线条硬朗,看上去颇具苏联风格。事实上,剧院的设计建造工作完完全全由中方主导,中式的建筑风格或多或少地体现到了实际中的各个方面

比如说,柱头部分的花饰牛角承托在现代建筑理念中是十足的「多此一举」,而在中式榫卯结构中却十分常见。剧院外墙上有蔓草和莲花图案的浮雕,石栏也被装点上了雕花。前苏联建筑追求简明迅速、现代感强的结构主义,与中式传统建筑蕴含「天人合一」的古典主义,在武汉剧院的身上,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0 09: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绝对是精华贴,好,好,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09: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ddy 发表于 2018-10-9 16:50
之前参与磨房的发现武汉活动,查过一些照片:

这座东正教堂在天津路建设过江隧道时险些被拆。。。能保留下来真的是很幸运

有些老建筑在历史人文上的价值是无法从经济利益上衡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0 09: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厚重
好贴留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10: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馬暢先生 于 2018-10-15 23:50 编辑

电车一路水果湖调度站

老照片仍为出目里利吕井所摄,这位旅行摄影师似乎对公交车情有独钟,全国各地的公交车在他的作品里出镜率极高

1958年9月,电一通车,是武汉市第一条电车线路,也是市内最早的公交线路之一。各位看官不嫌嘀哆的话,借楼say咵下电一带给我的一些回忆

在十岁以前,我经常去的地方,无外乎是大东门小东门(母亲娘家)以及汉正街

没有网购的年代,汉正街就是武汉人的淘宝。母亲带我去汉正街的次数最多——买些杂七杂八的日用品和服装。而从司门口解放路去到江对岸的汉正街,自然是坐电一

上了两座桥过了两条江,也就到了利济路,穿进宝善街,道路两旁是卖卤品跟熟食的店铺;从长堤街拐到广货巷,过了星火小学,街两边的门面多起来了,渐渐开始有了汉正街的氛围。我已经很难记起母亲当年常买的东西有哪些,只清楚地记得,逛到最后,我们就弯到来祥里的玩具礼品一条街

母亲到底是惯我的。基本上每次去,任性的我都能得到一版玩具。随后我们走出三曙街,头上面是“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老牌坊;沿着利济路一直走,到了中山大道上利济路十字路口,有时走个天桥,有时横越马路。红旗小学跟前的车站牌,等电车过江的人老是很多

跟大人逛汉正街其实是蛮累,不过,能坐车过大桥看江,还能得个玩具,又蛮开心

父亲带我去汉正街次数就不多了。记忆尤新的,是某年冬天他领我去多福路口吃李记热干面的经历。在这之前,我是十分讨厌吃热干面的——原因也在他

母亲送我上小学,过早都是在大成路口吃豆皮,一块五一碟。有次换父亲送我,他带我去了校门外的苍蝇摊子吃热干面。父亲向来过细,可不知为何,这回他没对师傅打招呼说不放辣。我毕竟是小伢,吃不得辣,一碗面下来,鼻涕眼泪直流

过后,父亲却说:辣都吃不得,冒得用。那之后,我一度对热干面相当反感

去李记时,父亲要了两碗面,他一碗我一碗,爷俩就端着面在店门外站着吃。我隐约想起那时李记的招牌底色是深蓝色,比风靡一时的陈记炸酱面的招牌颜色还要深。李记的面条粗,透明塑料碗自然比别家都要大,碗底tai上一块方形的瓦楞纸垫着,防止热汤烫着顾客。拌起粗肥的面条,香噗了的热气往上直冒。也不晓得他家究竟用了怎样的调料酱料佐料,鲜香甜咸辣俱全,味道刚刚好

吃见底我们发现,鲜甜的味道是洋葱末起了大用处,当然秘诀肯定不止这一个。我有个伯伯在一医院工作,过年见他时,我傻里傻气地讲道,伯伯工作真好,上班过早能吃到李记热干面。把大家都弄笑了

尽管那时,司门口解放路的热闹程度不输汉口,可是去汉正街,始终像过年打年货一样激动兴奋,有种近乎朝圣的心态在里面

我虽小,但终究还是能够从汉口的街市氛围中感受到与武昌不同的气息,哪怕现在,和父母亲乘坐电车一路过江的画面依然清晰

在《老人与海》里,海明威之所以能将老渔夫桑提亚哥的捕鱼动作跟孤独心态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究其原因,是他本人曾在古巴海岸亲自参与过海捕的冒险活动。如今,我常去六渡桥、汉正街,去体验植根在汉口城市中最原始的气质跟风貌:

星火小学、红旗小学整修一新,长提街依然活色生香,汉正街道人来人往,一点儿也没有凋败的景象;三曙街的老牌坊旁,是一尊略显突兀的新牌坊;李记热干面被挤到了小角落里,面条还是那样粗,分量仍然很足,但再也不是原来的味道;中山大道附近的小门面都拆了,道路又拓宽了不少;武胜路天桥没了,市内仅存的老十字路天桥只剩下司门口天桥中南天桥红钢城天桥了;再次从六渡桥起点站上车,回武昌的心情,依旧是兴奋不已

此时的电一,乘客稀稀拉拉,开着开着,司机师傅停车下来理“辫子”的场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同父亲一道最后一次坐电车一路,是初中毕业后的暑假。父亲在前进五路电脑城的夏源电玩给我买了一台索尼游戏机,作为升学奖励。我们没有像来时那样坐轮渡过江,爷俩个从前进五路顶着太阳一路走到了六渡桥三民路。在这里,梧桐树多了起来,树上的知了悉索地叫个不停,夏日的阳光透过树荫斑驳在地上,一如流逝的光阴斑驳在日渐苍凉的心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0 10: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馬暢先生 发表于 2018-9-28 14:54
我儿时基本都是被老娘引到大东门小东门,但逃不出蛇山这一圈

二十多年前的鼓楼洞蛮阴森,大人说话听成 ...

同武昌老城长大的。。莫非楼主也是司门口长大的?印象中阅马场那里教育学院搬迁都是2003年左右的事情了。那个民主路的两家新华书店也是记忆深刻,那家小的店好像是卖旧书的,另一家大的今年夏天刚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12: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馬暢先生 于 2018-10-10 12:11 编辑
Daniel927 发表于 2018-10-10 10:59
同武昌老城长大的。。莫非楼主也是司门口长大的?印象中阅马场那里教育学院搬迁都是2003年左右的事情了。 ...

嗯,我在解放路长街上长大的,也算是司门口吧


司门口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天桥那块区域,最远不过斗级营、横街、跟自由路


司门口是武昌老地标了,发音西化,蛮多老外都能直接说,thee marco我09年在南湖驾校学车,有两个都说是司门口那边的,我就去套近乎。结果一个住积玉桥一个是武泰闸


在老“鼓楼洞”打通前,司门口是司门口,长街是长街,是修了桥之后慢慢连成一体的


都说司门口没落了,我倒觉得人也没少到哪里去,至少原先几热闹,现在还是几热闹,周围的城市标志景点多,人都要往这边跑往这边中转。可能是百年商业老街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吧,但历史感生活化还是十足


黄鹤楼中学是03年前后打围拆除的,教院也差不多是那个时候,去过那边打球,球场是真差


夏天的民主路新华书店门口的兼职家教绝对是一景。解放路跟民主路上的另外两家新华书店都是老店了,我小学毕业前后就没了。那个时候我妈有个相熟的伯伯在新华书店管财务,当年淘到了不少便宜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2 21: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馬暢先生 于 2018-10-15 19:16 编辑

汉正街西入口 长江食品厂 糖批

这里是有名的糖批日用一条街。尽管跟多福路利济路集家嘴比,这条小巷在整个汉正街片区的存在感不是那么强,但我却印象深刻。儿时坐电车乍一下江汉桥,就看得左右两边尽是红色——左手边是红色的教堂建筑(普爱医院救世堂),右手边也是红色的喜糖喜纸批发

但正儿八经逛过,还是近期的事

早年,在网络购物不那么发达的年代,市民置办婚嫁喜事,大部分都会选择来这里货比三家,依托长江食品厂的便利,这段小街上的喜糖喜纸一应俱全

长江食品厂是市内知名的大型副食企业了。解放路上原有一家门店,馋嘴的我可没少让母亲劳神,她也惯我。曹祥泰琪玛酥不再卖了,总吃大白兔怡口莲也厌,那么,长江食品厂的巧克力威化棒管饱。那口味,不比现在的脆脆鲨差多少。那家门店最后转了出去,成了匡威专卖店。除去李宁的way of wade,06年前后匡威出的那两款韦德篮球鞋也十分经典。后来匡威被nike收购,解放路上便不再有匡威的专卖店了。户部巷区域靠中华路都府堤路段也有长江食品厂的门面,只去过一次,母亲批了些散装的麻辣锅巴回,不久后,户部巷就莫名其妙地火了

香港利东街广州筷子街还有江南大道一样,这是一条承载了某段历史时期大多数武汉市民婚喜记忆的街巷。目前,汉正街长江食品厂区块已经打围,由千禧年接手,大部分街坊邻居也都异地安置。这条武汉的喜帖街,昔日充盈着喜庆,而如今,糖纸铺四散凋敝的情景,像极了谢安琪的那首《喜帖街》:

就似这一区
曾经称得上美满甲天下
但霎眼 全街的单位 快要住满乌鸦
好景不会每日常在
天梯不可只往上爬
爱的人没有一生一世吗

我有一位很喜欢的菇凉丫,她应该住这附近,我们很久没再联系过了,我很想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2 22: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馬暢先生 发表于 2018-10-12 21:46
汉正街西入口 长江食品厂 糖批

有名的糖批日用一条街。尽管跟多福路利济路集家嘴比,这条小巷在整个汉正 ...

原来开商店的,老爸总带我来这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4 12: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馬暢先生 发表于 2018-10-12 21:46
汉正街西入口 长江食品厂 糖批

有名的糖批日用一条街。尽管跟多福路利济路集家嘴比,这条小巷在整个汉正 ...

楼主开口就来,写字成篇,此贴既有老武汉的记忆,又有新武汉的繁华,配以楼主颇高的文字造诣,文采非凡的讲解,穿插楼主儿时记忆的故事和回忆,配搭上诗词,歌词,和自己的情愫,看到这里真是赏心悦目。真切希望此贴继续下去,一如武汉的历史,在过往中找追忆,在追忆中非凡,祝福此贴和武汉一样,越来越好。还在继续等待更新中,一位在汉口火车站旁农田里长大的武汉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4 14: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都会来看一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4 16: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义的好帖,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2 02:55 , Processed in 0.089536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