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馬暢先生

[原创摄影] 盖个楼,老武汉照片新看,不定期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17: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leonchang 发表于 2018-9-28 16:00
小时候隔壁的一个小姐姐说鼓楼洞里面的墙壁上有个蛇洞,我还专门跑去看了的,还真有一个洞。后来几多年都不 ...



早年的鼓楼洞内不如现在整修如新,树木横生,还有不少渗水点,确实阴森吊诡


《江城夏日》就以鼓楼洞这块取景,是鹤哥伙同兄弟“撞猴子”抢车的地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8 18:49: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馬暢先生 发表于 2018-9-28 17:38
叫古楼洞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古楼洞,南楼俗名鼓楼,宋元祐中知州方泽重建,乾道初年重建,嘉定年间又 ...

先生博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8 20: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张古楼洞,老武昌飘过~可惜拆迁被赶跑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8 20: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帖子! 带我们重温了武汉的历史,也感受了这座城市的变化。感谢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20: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也非也,只是记得个大概,其余也是点点手指上网搜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20: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馬暢先生 于 2018-9-28 20:58 编辑
hcisf 发表于 2018-9-28 20:16
我也来张古楼洞,老武昌飘过~可惜拆迁被赶跑了

没关系,不住在武昌了,但阁下还以老武昌自称,不正说明了武昌城的气质深深镌刻在阁下内心中吗?

常回来老武昌城看看,老街老道蛮玩味的

无论怎么拆迁,解放路、大成路、水陆街、彭刘杨路、民主路、中华路、粮道街这些个武昌筋络还能再续个百来年,这些都是原来的模样,以后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上个百来年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20: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馬暢先生 于 2018-10-15 16:23 编辑

红楼

首义红楼原为清朝设立的湖北咨议局,于1910年建成。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为天下先,机智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一举光复武昌。是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清朝统治顿时瓦解,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20: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freeport 发表于 2018-9-28 20:32
很好的帖子! 带我们重温了武汉的历史,也感受了这座城市的变化。感谢你!

算是一点微小的贡献吧,都是大家熟知的城市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20: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馬暢先生 于 2018-10-17 11:30 编辑

红楼

其实,在二三十年前,红楼为人们熟知,很可能是因为那句“红楼门诊”的广告。虽有一定普及作用,却不太雅观,能叫上正规称呼“鄂督军府”的市民并不多

改革开放过去几十年,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不断高涨,国家对革命文化建设也格外重视,尽管如今人们也称呼红楼,却早已不是“红楼门诊”的“红楼”了

这栋红楼在中国近现代革命战争史中的地位,个人认为不逊于美合众的白宫。当然武汉是首义之都却不是首都,红楼也仅仅是红楼而不是红宫。建国后新的管理者们似乎更青睐象征着中华千年帝王传统的天安门故宫建筑群作为新中国的代表

从游客的衣着上看,老照片拍摄年代大约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红楼入口道路两侧还有时代风格的白玉兰路灯

红楼留存的影像资料不少,也比较好还原,这里先发两张,以后等腿脚利索了再去寻寻其它的视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8 21:13: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馬暢先生 发表于 2018-9-28 14:24
表烈祠牌坊

表烈祠始建于1938年初,国民用以表彰先烈、供奉抗战中阵亡的将士。建国后变作中财大学的招待 ...

每次路过就觉得烈士祠三个字太low了,一点也不庄重,像是电脑字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8 22: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摄影技术和文采都了得,让我们老武汉人又重新认识了一次武汉的人文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8 22: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照片如果能注明年份就更好了,其实不用看很老的照片,就是把90年代,和2000年初的照片拿出来对比,都很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8 22: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馬暢先生 发表于 2018-9-28 14:24
表烈祠牌坊

表烈祠始建于1938年初,国民用以表彰先烈、供奉抗战中阵亡的将士。建国后变作中财大学的招待 ...

记得原来紫阳湖公园对面,一栋居民楼前也有个烈士祠,被周围的居民用来晾衣服、晒拖把,不知道其有什么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23: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馬暢先生 于 2018-10-17 11:25 编辑
jerver 发表于 2018-9-28 22:45
记得原来紫阳湖公园对面,一栋居民楼前也有个烈士祠,被周围的居民用来晾衣服、晒拖把,不知道其有什么历 ...

烈士祠

关于烈士祠的变革,很多本地的人文历史学家跟爱好者的痛心程度恐怕不亚于友谊宫被唐突炸掉

烈士祠原为明楚王殿遗址,后纪念首义革命烈士改作烈士祠;改革开放前后,阅马场片区也是拆拆建建没个定案,烈士祠的主体建筑差不多就是在此时被拆毁,仅存一牌坊


烈士祠的原址上建起了体工大队的宿舍楼和黄鹤楼中学,后于辛亥百年首义革命片区的建设中一并拆除搬迁除去

小时候去省一保上幼儿园会途径此处,我总以为是个墓地

秋冬季树木凋零来拍,能显出烈士祠三个字来,或许更好,但有树荫遮掩,倒多了几分意趣

正应了《历史的天空》中歌词:

湮没了黄尘古道   荒芜了烽火边城

岁月啊你带不走   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兴亡谁人定   盛衰岂无凭
一页风云散   变幻了时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9 00: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馬暢先生 于 2018-9-29 00:11 编辑
cl520 发表于 2018-9-28 22:21
老照片如果能注明年份就更好了,其实不用看很老的照片,就是把90年代,和2000年初的照片拿出来对比,都很有 ...


每张老照片都找到确切的拍摄时间,工作量是极其巨大的

现代摄影技术诞生于十九世纪末,等到器材(相机)和载体(胶片)成熟运用,差不多已经是二十世纪了,清末到建国前这段时间武汉的影像资料大多是西方工商业者跟日本侵略者留下的

我国摄影业其实发展起步很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能拥有照相机的大多是与摄影相关的机关单位,极少有私人够条件能拥有相机,即使有,往往用于拍摄家庭和亲友,以人像为主,一般不会用来拍摄城市变迁,所以说像谢国安老师那样有条件成为城市记录者的不多

我家第一台相机也是快九十年代才有的,一台傻瓜式的胶卷相机;如果能回到过去,我当然愿意更多地去拍摄城市的变革,留住时光

阁下讲的很有道理,城市变化很快,其实把世纪初的照片拿来比较都会发现很多不同之处。可本人能力实在有限,找出确切年岁相当困难,只好是尽力而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3-29 05:24 , Processed in 0.079696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