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949|回复: 18

城市规划--《临海市红脚岩渔港控制性详细规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3 19: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9: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规划布局
一、 用地规模与人口容量
(一) 用地规模
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总用地1161.79公顷,远期规划建设用地面积563.13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531.83公顷,港口用地18.48公顷,村庄建设用地3.27公顷。
(二) 人口容量
按照总体规划预测,红脚岩渔港区块可容纳的常住人口规模约为1.5万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9: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9: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规划结构
基于对红脚岩渔港区块的功能定位、空间发展形态等的综合分析,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五区”的空间结构。
一心:即服务于整个红脚岩渔港区块的公共服务中心。
集中设置商业商务、文化娱乐、公园广场等功能,位于红脚岩渔港区块东部。是新区的形象展示窗口,打造成为红脚岩渔港区块的新地标。
两轴:即渔港第二大道功能发展轴和特色景观发展轴。
渔港等二大道是产业区和生活区的联系纽带,是新区的活力动脉和滨海小城风情主轴,是带动新区发展的动力引擎。特色景观发展轴连接龙湾海滨景区、内外港区、红脚岩山、柱头山、滨海湿地,将海景、码头、河流、山体等景观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多样性的生态修复和景观元素的植入,塑造红脚岩渔港区块标志性景观轴带。
四区:即内外港区、产业功能区、居住综合功能区和旅游功能区。
内外港区集生产功能与旅游功能于一体。其中内港区,集合渔业加工、交易市场、渔需供应、渔船养护等功能,是渔港功能集中分布区;外港区,利用自身突出的山海优势景观资源,打造海滨休闲度假区。产业功能区,是渔业衍生产业发展的主体区域。居住综合功能区,是城市居住、公共服务等各项功能的集中区域。旅游功能区,结合滨海湿地,发展旅游服务功能,建设特色旅游服务设施;是未来红脚岩区块滨海旅游体验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9: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9: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用地布局
规划区块总建设用地563.13公顷,占规划区面积的48.47%。城市建设用地531.83公顷,其中,居住用地(R)37.18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6.99%;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14.61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2.75%;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49.19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9.25%;工业用地(M)177.27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33.33%;物流仓储用地(W)14.55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74%;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109.64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20.62%,;公用设施用地(U)7.71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1.45%;绿地与广场用地(G)121.68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22.88%。村庄建设用地3.27公顷,港口用地面积18.48公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9: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9: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9: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居住用地  
1.规划原则
(1)结合地形特点,以营造高品质居住环境为原则,合理布局居住用地。
(2)充分考虑与工业用地的关系,既方便联系又要有适当的分离。
(3)考虑本区块与周边城镇相对独立的因素,尽可能完善居住配套设施,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
(4)结合当地居住生活习惯,确定合理适宜的开发强度。
(5)充分考虑分期实施的可操作性。
2.总体布局与组织结构
规划结合总体规划方案和用地空间区位,为方便管理与实施,居住用地以“居住小区——居住组团”模式进行组织。本次规划将居住用地划分为一个居住小区、两个居住组团。
规划总居住用地总面积37.18公顷,皆为二类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6.69%。规划可容纳居住人口约1.47万人。
3.规划布局
规划以渔港第二大道为界,形成三个相对独立的居住组团。
(1)居住组团A:规划居住用地为20.25公顷,规划人口8000人,范围是渔港第一大道以南、经四路以东、景观大道以西,听海大道以北。
(2)居住组团B:规划居住用地为16.94公顷,规划人口为6700人,范围是渔港第一大道以南、团萁路以东、经四路以西,纬四路以北。
规划保留断巴咀村,居住人口约300人。
4.服务设施
根据社区服务人口与范围,配置了社区服务中心(含青少年文化活动站、老年文化站等)、基层社区用房(含居委会、物业管理等)、社区商店、菜市场、卫生服务站、社区公园以及市政公用等完善的配套设施。
综合分析本地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和相关指标,规划以千人指标30生/千人测算,同时考虑服务半径要求,布置了2所幼儿园,分别为9班幼儿园(要求用地面积不小于0.38公顷)与6班幼儿园(要求用地面积不小于0.27公顷)。规划采用虚位控制,对幼儿园的规模及设施要求不得更改,但地块的位置可在同一服务范围的同一街区内略作调整。
5.建设控制指标
居住用地主要建设控制指标参照下表执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9: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海台tāi州 于 2018-8-13 19:50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9: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海台tāi州 于 2018-8-13 19:57 编辑

(一) 公共设施规划
1.规划原则
(1)与渔港区块的公共管理、人口规模、旅游发展以及分期实施相适应,合理配置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
(2)遵循“以人为本、方便服务”的原则,按合理的服务半径分级设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注重公共中心与居住用地的结合,促进新区公共设施的合理布局。
(3)公共设施的布局应与新区标志性景观空间的形象塑造相结合,以充分展示新区魅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同时也应考虑新区发展情况、经济实力和循序建设的可操作性,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2.总体布局
规划结合渔港生产功能、居住功能以及旅游功能的空间分布,与功能分区相对应,以方便管理与使用、相对集中布局为前提,构建公共服务设施网络。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为14.61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2.75%。
3.行政办公用地(A1)
规划行政办公用地位于景观大道西侧、渔港第一大道北侧,紧邻渔港功能区,主要用于渔港新区管理及服务。
行政办公用地面积为4.21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0.79%。
4.文化设施用地 (A2)
规划文化中心位于综合服务中心内,红港大道西侧、听海大道东侧,集中设置文化馆、博物馆、活动中心等标志性建筑。
规划总的文化设施用地为2.74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0.52%。
5.中小学用地(A33)
规划共布置一处中小学用地,位于红港大道与渔港第三大道西北角,为九年一贯制中学。规划中小学用地为4.03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0.76%。
由于区内存在较多的单身职工,因此,学校配套的人均水平略低于一般城市型地区,新区的学校宜采用规模化建设。综合考虑本地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结合国内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千人配置指标取值为:小学:60人/千人;初中:30人/千人。
(1)高中
规划范围内不设置高中,由临海市域层面统筹考虑解决。
(2)九年一贯制
规划设置1所,位于位于纬三路以南,听海大道以西,渔港第二大道以北,包含小学24班,初中12班。
6.体育用地(A4)
规划布局一处体育用地,位于纬四路北面。
规划体育用地面积为3.00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0.56%。
7.医疗卫生用地(A5)
医疗卫生设施布置应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同时考虑与新区建设时序和居住人口分布相相协调,满足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的要求。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位于听海大道和商业步行街交叉口西南角,公共服务核心区内。
规划医疗卫生设施用地为0.63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0.12%。

(二)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1.规划原则
(1)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并采用“大集中、小分散”布局模式,强化综合服务核心的服务能力。
(2)形成与产业区职能特征、规模相适应,与用地形态与结构相协调的公共设施布局框架。
(3)根据区块功能布局结构,分级配置各类公共服务设施。
2.总体布局
形成“一心多点” 的商业服务业设施总体空间格局。
“一心”即新区综合服务核心。以功能复合为特点,集商务办公、休闲旅游、商贸和生活配套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区。
 “多点”即多个分布在渔港片区、龙湾海滨旅游度假区内的配套服务点。为渔港生产和游客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在公共服务中核心区内集中布置银行、金融机构、贸易咨询公司、旅馆、酒店等功能,形成本区块的商业商务中心。新区主要的商业设施沿着听海大道东侧布置,主要包括超级商场、卖场以及中高端的产品专卖店和品牌店以及海鲜美食街等,形成特色商业步行街。并结合文化娱乐设施、广场公园和湿地水景,将核心区打造为红脚岩新区最具活力的区域和旅游节点。规划在内港区周边布置渔产品交易市场、渔需品专业市场等用地,促进渔业经济发展,为渔港提供便捷的配套服务。在龙湾海滨旅游度假区内结合旅游规划布置旅游服务设施。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为49.19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9.25%。
3.商业用地(B1)
结合红脚岩旅游接待功能与社区服务统筹布局,形成包括传统零售商业、特色购物、海鲜餐饮、社区商业等商业设施。结合港区服务需求,设置大型水产品、渔需物资交易市场交易市场。
规划商业用地30.1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5.67%。
4.商业商务设施用地(B1B2)
位于综合服务核心内,底层以商业为主,与周边的商业用地合力打造活力购物街区。局部建设小高层写字楼,主要为面向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与全区的城市商业金融服务,包括商务办公、综合商业、大中型购物、金融、保险、贸易咨询、酒店等综合性服务设施。
规划商业商务设施用地11.2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12%。
5.商务用地(B2)
规划保留现状红脚岩渔港开发有限公司办公用地,并在渔港第一大道北集中布局一处商务用地,主要为部分企业的总部办公区。
规划商务用地5.1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97%。    
 6.娱乐康体用地(B3)
规划娱乐康体用地1.89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0.36%。
7.医疗卫生用地(A5)
医疗卫生设施布置应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同时考虑与新区建设时序和居住人口分布相相协调,满足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的要求。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位于听海大道和商业步行街交叉口西南角,公共服务核心区内。
规划医疗卫生设施用地为0.63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0.12%。
(一)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1.规划原则
(1)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并采用“大集中、小分散”布局模式,强化综合服务核心的服务能力。
(2)形成与产业区职能特征、规模相适应,与用地形态与结构相协调的公共设施布局框架。
(3)根据区块功能布局结构,分级配置各类公共服务设施。
2.总体布局
形成“一心多点” 的商业服务业设施总体空间格局。
“一心”即新区综合服务核心。以功能复合为特点,集商务办公、休闲旅游、商贸和生活配套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区。
 “多点”即多个分布在渔港片区、龙湾海滨旅游度假区内的配套服务点。为渔港生产和游客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在公共服务中核心区内集中布置银行、金融机构、贸易咨询公司、旅馆、酒店等功能,形成本区块的商业商务中心。新区主要的商业设施沿着听海大道东侧布置,主要包括超级商场、卖场以及中高端的产品专卖店和品牌店以及海鲜美食街等,形成特色商业步行街。并结合文化娱乐设施、广场公园和湿地水景,将核心区打造为红脚岩新区最具活力的区域和旅游节点。规划在内港区周边布置渔产品交易市场、渔需品专业市场等用地,促进渔业经济发展,为渔港提供便捷的配套服务。在龙湾海滨旅游度假区内结合旅游规划布置旅游服务设施。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为49.19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9.25%。
3.商业用地(B1)
结合红脚岩旅游接待功能与社区服务统筹布局,形成包括传统零售商业、特色购物、海鲜餐饮、社区商业等商业设施。结合港区服务需求,设置大型水产品、渔需物资交易市场交易市场。
规划商业用地30.1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5.67%。
4.商业商务设施用地(B1B2)
位于综合服务核心内,底层以商业为主,与周边的商业用地合力打造活力购物街区。局部建设小高层写字楼,主要为面向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与全区的城市商业金融服务,包括商务办公、综合商业、大中型购物、金融、保险、贸易咨询、酒店等综合性服务设施。
规划商业商务设施用地11.2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12%。
5.商务用地(B2)
规划保留现状红脚岩渔港开发有限公司办公用地,并在渔港第一大道北集中布局一处商务用地,主要为部分企业的总部办公区。
规划商务用地5.1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97%。    
 6.娱乐康体用地(B3)
规划娱乐康体用地1.89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0.36%。
7.公共设施营业网点用地(B41)
区块内规划设置1处加油站,位于港西大道—进港大道东北角,用地面积0.73公顷,占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0.14%。同时在外港区设置大型油库,为渔船加油提供便捷的服务。
8.建设控制指标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的主要建设控制指标参照下表执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9: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9: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工业仓储用地
1.规划原则
(1)因地制宜,创造人本、生态与高品质的工业区形象。
(2)积极发展环循经济,上下游关联产业集中布置。
(3)在工业门类选择上充分体现生态优先原则,禁止三类工业入园。
(4)结合交通节点和产业区分布,配套物流用地,满足区内货物运输需求。
2.规划布局
工业用地布局与新区产业发展目标相结合,主要围绕渔港功能发展相关产业,延长渔业产业链;充分利用周边村镇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农产品加工,打造农渔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
规划工业用地面积177.27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3.33%。
规划在红港大道西侧、渔港第一大道北侧设置大型公共冷库和配货站,用以进行水产品转运、集散等;在团箕路东侧、渔港第一大道北侧设置物资存放场地,为渔民提供方便的服务;在外港区布置一处危险品仓储基地,为大型油库,同时作为渔船加油站。
规划仓储物流用地为14.5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2.74%。
3.建设控制指标
各类工业用地建设强度控制指标参照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联合下发的《浙江省工业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并结合本地相关规划管理规定综合制定,具体详见下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9: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9: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道路交通规划
(一) 对外交通
1.高速公路
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在上盘镇区西北和桃渚镇区西各设有道口。红脚岩渔港区块可利用74省道和进港大道融入区域路网,与高速公路衔接。
2.公路
红脚岩渔港区块现有两条公路与周边联系,一条是位于南部的进港公路,规划按照东部分区规划路网,结合现状道路和地形进行调整,按分区规划道路宽度控制50米。另一条是位于桃渚港北侧的公路,结合龙湾海滨景区路网规划和现状道路及地形,规划考虑局部改线并拓宽,道路宽度控制18米。
3.航运
红脚岩渔港作为国家一级渔港,其航运主要是海洋捕鱼船的卸货、停靠、补给,此外还包括相关的渔用物资和水产品加工产品、半成品的运输、装卸。内港区已基本建设完成,主要为休渔期的渔船提供停靠、修理、补给、渔需品供应等;外港区正在建设中,包括码头和陆域配套设施,主要为生产期的渔船提供装卸、加油、加冰、加水等。
4.码头
渔港内港区和外港区分别设置渔船补给以及小吨位运输船舶的停靠、装卸、补给和避风设施;此外在红脚岩山东部结合旅游集散,设置客运码头和游船码头。
(二) 道路广场
1.道路网组织原则
(1)道路网组织结合周边路网进行统一布局,对外通道与分区规划保持一致。
(2)要充分考虑不同规模企业和路网组织之间的关系,提高支路网规划的弹性。
(3)路网组织既要有利内外交通组织,又要保持内部交通顺畅、有序。
(4)支路尽可能不穿越海堤线和大型防护带,减少道路竖向工程和桥梁数量。
2.路网规划
(1)路网结构
规划采用方格网与环装路网形式相结合,形成“五横六纵一环”的干路网结构。规划道路用地105.91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19.91%。
“五横”(由北向南):港泉大道、渔港第一大道、渔港第二大道、渔港第三大道、进港大道。
“六纵” (由西向东):大尖路、港西大道、蒲兰路、团萁路、红港大道、景观大道。
“一环”:听海大道
(2)道路等级及功能
等级分为三级: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主干路连结新区的各个片区,在路网中起骨架作用,为交通性道路。
次干路在交通上起到集散交通的作用,分配各片区的内部交通,对主干路进行集散分流,主要为生活服务性道路兼有交通性功能。
支路是城市一般街坊道路,是次干路与街坊内部道路的连接线,为生活性道路。
3.道路断面
城市干路红线宽度为24~50米,城市支路红线宽度为18~24米。
3.停车设施规划
规划停车场2处,其中货运停车场1处; 社会公共停车场1处。规划停车场用地面积2.9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0.56%。规划远景在柱头山西北侧与滨海湿地公园内设置两处停车场。
4.加油站
规划在港西大道与进港大道交叉口东北角设置一处加油站,用地面积0.73公顷。外港区的大型油库同时作为加油站使用。
5.公交规划
公共交通是交通发展的基本战略,公交场站主要满足居民出行的公共交通需求。
规划布置公交场站1处,位于公共服务核心区南侧,规划面积0.77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0.14%。
6.慢行系统规划
规划范围内实行步行者优先,提倡、引导慢行交通方式。首先为步行和自行车创造“安全、连续、高效、宜人、开放”的出行空间与环境,构建完善的慢行交通体系,引导“公交+慢行”的出行方式。
慢行系统规划依托公共交通构成慢行主通道,通过“公共交通站点+公共自行车换乘”打造适宜慢行优先发展的交通结构。在规划道路断面上,通过机非隔离和设置独立的自行车车道和步行道保障慢行交通在道路上安全、连续、高效通行。结合红脚岩区块丰富的景观、水系资源的节点和走廊,设置慢行专用道,为步行和自行车提供专用的通行走廊。
规划设置商业步行街和滨海栈道长廊,为居民和游客提供宜人的休闲步行街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9 16:09 , Processed in 0.08233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