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romano320

[江城资讯] 长江存储基地装机move in今天正式开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3 11: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破韩美日垄断,做自己的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3 11: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leanon 发表于 2018-4-23 11:22
我感觉这文章一派胡言。
我科政商大佬不少,“金融法律”从业规模也很庞大,经济学家群,金融业银行的 ...

我也对文章最后一段很不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4 08: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是个好的开始 国之重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4 22:15: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卡脖子成了新闻的热门词了,希望这次视察在卡脖子领域有干货,尽快落实烽火大唐,大唐持股中芯,合并后成为产业类最齐全的设备商,后续想象空间巨大,和长江存储一起成为国之重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 21: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视:国际第一梯队、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年内量产


5月1日劳动节今天,CCTV15新闻直播间首次直播亮相了湖北武汉国家存储器基地,在介绍基地生产车间装备进展的同时,还报道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芯”的发展情况和计划:国际高端水平、年内实现量产。这是对习主席4月26日在基地车间强调装备制造业的芯片相当于人的心脏,心脏不强,体量再大也不算强的最快落实。


据报道,国家存储器基地耗资10亿美元,历时2年时间,由1000人组成的研发团队精心打造的首批32层3维立体芯片将于年内实现量产。这实现了中国芯片产业规模化生产零的突破。相比于以往单片芯片,三维立体芯片相当于32层的楼房,不同的是一个这样的芯片拥有640亿个“房间”,在性能上将实现几何式增强;截止目前,其性能是最接近国际高端水平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同时将填补中国芯片在国际高端市场的空白,使中国“芯”真正步入国际第一梯队。


国家存储器基地作为全球单体面积最大的芯片生产车间,规模有1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自4月份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对基地车间进行安装以来,车间整体装备了空气循环系统保证车间高净化度,核心区域之一的光测区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黄光光测技术环境来避免不利光的影响,配备全自动化的“天车系统”进行高效率的生产。除此之外,光测区核心区域还将计划安装几千台的设备,保证最大规模的生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 22:23: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研发国产芯片第一阶段的意义是拿来防止被美国人卡脖子的,第二阶段的意义才是与美国人在全球市场上竞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 09: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存储类芯片的零突破,希望处理器方面的芯片也加快进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20: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光将转型为集成电路投资平台,刁石京全面接手芯片业务
搜狐科技05-03 16:17

身为中国三大存储阵营之一,同时也是唯一自主 3D NAND 研发的紫光集团,在进入 5 月的第二天,一场低调但左右紫光前途的高层人事异动案,正式迎面而来。2 日,前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刁石京正式入职紫光,担任联席总裁一职,更传出刁石京将会陆续出任长江存储、紫光国芯、紫光展锐董事长或联席董事长职务,全面接手芯片业务,成为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最佳左右手,协助打造“中国芯”。


2 日的人事异动案背后更隐含一项重要意义,未来的紫光集团也将跟着转型,将逐渐成为国家专注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资平台,从 3D NAND 存储器、移动通讯芯片、自有品牌的存储产品,以及云服务领域。

2018 年 4 月初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陆续辞去紫光国芯、紫光股份两家公司的董事长和董事席位,市场上即嗅到一股不寻常的气氛。

赵伟国主掌紫光以来,独树一帜的高调作风令人印象深刻,象是直接对美国存储器大厂美光、西部数据喊话开价要收购对方,或是 2015 年赴台接受媒体专访时,放话要收购通讯芯片大厂联发科等,因此被冠上“饿虎”一词。

业界认为,相较于多数是工程师出身,个性低调且寡言的半导体人,赵的非典型人格特质,且在各种场合滔滔不绝谈论他的并购大计,确实是抢尽媒体版面,但也不得不承认,3~4 年前的紫光在半导体产业还是默默无名,然现在紫光已经成为大陆半导体产业“国家队”的代名词,赵的营销功力绝对是功不可没。

在赵伟国为紫光打下基础后,日前紫光迎来前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刁石京,将会是崭新的另一页。

据业界人士透露,刁石京未来会接手紫光集团旗下所有芯片相关业务,包括长江存储、紫光国芯、紫光展锐等,出任这些子公司的董事长或是联席董事长职务,为赵伟国分担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责大任。

这样的安排并非突如其来,而是一直在规划之中,因为在此高层人士异动前,前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彭红兵已经出任大基金副总裁兼长江存储监事会主席。

随着中美贸易大战关系紧绷、中兴通讯被制裁事件等,会加速自主发展“中国芯”的力道,但当今的气氛下,海外并购模式确定行不通,因此必须强化自主技术研发,紫光这次的人事变化,有助于加速“中国芯”实现。

行业内人士认为,刁石京对于全球半导体状况非常了解,是中国大陆不可多得的电子产业专业人才,让刁石京来协助赵伟国打理芯片业务,代表政府非常重视集成电路产业的布局和规划,尤其是长江存储肩负着 3D NAND 自主研发的重责大任,若能成功打破国际大厂垄断的局面,3D NAND 技术将会成为中国半导体的核心资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7 18: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7 19: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是东南差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7 23: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年5月8日集微网晚间消息,紫光国芯股份有限公司于 2018 年 3 月 28 日召开的第 六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和 2018 年 4 月 19 日召开的 2017 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 过了《关于公司名称变更并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决定将公司名称由“紫光国芯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英文名称由 “Unigroup Guoxin Co., Ltd.”变更为“Unigroup Guoxi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公司证券简称由“紫光国芯”变更为“紫光国微”;同时对《公司章程》 做相应修改。

据了解,紫光国芯公司的主要业务为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销售,包括智能芯片产品和特种集成电路产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9 22: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4.6亿元!长江存储喜迎第一台光刻机:可造14nm 3D闪存

本帖最后由 romano320 于 2018-5-19 22:26 编辑


     原标题:4.6亿元!长江存储喜迎第一台光刻机:可造14nm 3D闪存

中芯国际花了1.2亿美元从荷兰ASML买来一台EUV极紫外光刻机,未来可用于生产7nm工艺芯片,而根据最新消息,长江存储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一台光刻机,国产SSD固态硬盘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据悉,这台光刻机同样来自荷兰ASML(人家把持着全球90%的光刻机市场),193nm沉浸式设计,可生产20-14nm工艺的3D NAND闪存晶圆,售价达72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6亿元。

目前,该机已经运抵武汉天河机场,相关入境手续办理完毕后,即可运至长江存储的工厂。

后续,长江存储还会引入更多光刻机。

2016年底,世界级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一期)一号生产和动力厂房在武汉正式开工建设,2017年9月底提前封顶,2018年4月5日首批价值400万美元的精密仪器进场安装。

目前,长江存储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2层堆叠3D NAND闪存已经开始试产,不少产业链企业都拿到了样片测试,预计今年第四季度量产。

同时,长江存储还在推进64层堆叠3D闪存,力争2019年底实现规模量产,与世界领先水平差距缩短到2年之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9 23: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193nm波长浸润式光刻机

光刻机包括很多种类,为避免混淆,先明确一下,本文说的光刻机就是指生产最先进逻辑芯片所用的那个谣传不卖给中国的设备。这个东西,现在是ASML一家独大。在ASML一家独大的局面形成之前,是尼康、佳能和ASML三足鼎立。怎么从三足鼎立演变成一家独大的呢?转折点是193nm波长浸润式光刻机的问世。

本来,光刻机都是干式的,没有液体参与。1987年,当时的IBM还拥有大量芯片Foundry业务。这里要说明一下,我不喜欢中文夹杂英文单词,但是这个芯片Foundry实在是没有通用翻译,直译成工厂又觉得很不确切,所以只好夹杂英文单词了。1987年,张忠谋创立了台积电,这是改变产业界的大事。在同一年,一位不太起眼的IBM芯片Foundry工程师从显微镜镜头上的水得到灵感,提出了一种浸润式光刻机的新设想,写成论文发表出来。在当时,这篇论文纯粹作为理论前沿,没有进入产业界的考虑,因为当时的干式光刻机已经足以支撑摩尔定律的狂飙突进,没必要胡思乱想。

然后时间到了2002年,IBM、英特尔、台积电等芯片Foundry越来越焦虑,因为延续摩尔定律越来越困难了。用传统的193nm光刻机把芯片制程推进到65nm之后遇到了瓶颈,很难再往下推进了。尼康和佳能做出了157nm波长的光刻机,然而试用效果并不好。有人提出只能依赖极紫外光刻机——EUV,发射波长13nm级别。然而在当时的业界条件下,EUV基本无法实现。这时候,台积电的一位总监级工程师指出,浸润式光刻机才是正确的前进路线。他在IBM工程师那篇论文基础上又写了三篇论文,详细提出了具体实现方法,然后在国际半导体会议上反复在IBM、英特尔、尼康、佳能、德仪等主要半导体企业间宣传、研讨。大家都表示了兴趣,然而,最终决定投入研发这种光刻机的,是在当时来看落后于尼康和佳能的ASML。从2004年开始立项,ASML主导,台积电提供协助,三年后,颠覆性的产品——浸润式光刻机诞生了,从此,光刻机从三足鼎立变成了一家独大。

也就是说,浸润式光刻机是IBM提出最初设想,台积电发扬光大设计出原型概念,ASML最终做出产品。最初提出设想的那位IBM工程师,名叫林本坚,出生在越南,是一位越南籍华人,当然后来变成了美籍华人。把这个设想发扬光大,设计出原型概念的台积电工程师——也是林本坚。是的,就是同一个林本坚,他在1990年从IBM离职,尝试过创业,失败了,后来进入台积电:


2007年,台积电使用ASML的浸润式光刻机成功投产45nm制程芯片,从此IBM逐渐退出了芯片Foundry业务。不过,英特尔功力深厚、跟进迅速,所以虽然台积电率先投产45nm制程,却仍然落后于晚一步投产的英特尔。

后来的故事,大家可能会稍微熟悉一些,就是台积电和英特尔不断推进制程,第二梯队是台联电、Global Foundry。注意,这里面没提三星,三星从第三梯队迅速蹿升到了第一梯队,这跟台积电的另一个总监级工程师有关,这位总监级工程名叫梁孟松:


梁孟松的博士生导师名叫胡正明,是FinFET技术的发明人, FinFET技术是芯片制程推进到20nm以下的关键:


梁孟松在台积电时的直接主管是蒋尚义,蒋尚义在台积电是仅次于张忠谋的二号人物:


梁孟松的妻子是韩国籍。2009年梁孟松从台积电离职,当年加入韩国成均馆大学任教,2011年入职三星。2014年底,三星比台积电提前半年量产14nm制程工艺。早在2011年,台积电就在台湾最高法院起诉梁孟松商业泄密,到2015年终审胜诉。

  注意,到目前为止,所有量产的65nm以下制程的芯片,都是用的这个193nm浸润式光刻机。包括英特尔、三星、台积电、台联电、Global Foundry,还有中国大陆的中芯国际、华宏半导体等。这个光刻机,从来没有禁售这回事。用这同一款光刻机,台积电能做到7nm,三星能做到10nm,中芯国际目前只能做到28nm。

不过,这个193nm浸润式光刻机现在已经不是最先进的了,最先进的是波长13nm的极紫外光刻机(EUV)。   
注意光刻机的波长是从193nm一下子降到13nm,不是很多外行理解的65、45、32、28、16/14、10、7,这些是芯片制程,而且针对这个多少nm制程的定义,三星、英特尔、台积电之间还没有完全统一标准。这里我不细说这个制程,只是强调这些数字是芯片制程,而光刻机的射线波长是从193nm突降到13nm。就算把失败产品尼康和佳能的157nm算上,193nm到157nm也仍然是个平稳变化,但是到13nm,这就是断崖式变化了,难度是指数级增长。有多难呢?ASML当时说有可能做不出来,而如果他们全力投入研发,结果没做出来的话,他们公司就会被拖垮。怎么办呢?台积电、英特尔、三星说可以鼎力支持。于是搞出了这样的解决方案:台积电、英特尔、三星三个客户出钱认购ASML的股份,注意,这时候的股价是虚高的,是假设EUV能研发成功来估价,目的就是为了帮ASML分担EUV研发失败的风险。而且,他们不仅出钱,还出人,去跟ASML密切配合,从客户角度提出各种建议。对于光刻机这样的高精密、高复杂度的生产力工具,客户的建议也是非常重要的,客户已经不只是单纯的客户了,还是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这是另一个传言的源头:台积电、英特尔、三星都是ASML的股东,做出来的EUV光刻机优先提供给这三家股东。

这个传言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是谣言。虽然入股了,但是ASML完整保持了自己经营的独立性,台积电、英特尔、三星并没有话语权。对所有客户,ASML是开放的、一视同仁的。事实上,台积电认购的股份已经被ASML回购回去了。纯粹从财务上说,台积电还赚了一笔。当然,入股还是有好处的,他们提前熟悉了这个产品,在研发成功的第一时间就下了订单。

那么,为什么当初中芯国际不入股ASML?台积电入股ASML是在2012年,我们看看2012年的中芯国际是个什么状况。

中芯国际,2000年成立,创始人叫张汝京,本来是另一家台湾的代工厂——世大的创始人,当时世大是台湾第三大芯片Foundry,然后被台积电收购了,尽管张汝京不同意出售给台积电,但是拗不过想要尽快套现的大股东:


被收购后,张汝京出走台湾,他首选的二次创业目的地是当时具有雄厚半导体基础的新加坡,然而考察后各方面条件没让他满意。次选是香港,当时港府也有一个建设“数码港”的规划,仍然不太满意。第三选择才是上海,上海政府给他开出了优厚的条件,最终他下定决心在上海创立了中芯国际。大家不要再随便抱怨政府重视半导体太晚了,早在2000年,上海市政府就已经足够重视半导体产业了,击败新加坡、香港吸引到了张汝京这样的顶级人才。当时的中芯国际在技术上和台积电差距不大,有过发展十分迅猛发展的短暂好时光。然而,随后就遇到了跟台积电的一系列官司。

2004年,台积电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请调查中芯国际,同时向加州地方法院起诉中芯国际侵犯知识产权,2005年和解,代价是中芯国际向台积电赔偿1.7亿美元并且不再侵权。2006年台积电再次起诉中芯国际侵权,这次官司打到2009年底,最终中芯国际赔偿2亿美元,被再次要求不再侵权。这个“不再侵权”是个致命杀招,由于张汝京之前创立的世大被台积电收购,所以世大的那些知识产权也都属于台积电了,而张汝京在原有领域创业,自然会利用原有的技术积累,这就不可避免的会侵权台积电。更雪上加霜的是,跟当时的中芯国际比起来实力雄厚的台积电,在世大的原有技术基础上深入研究、融会贯通,把可能的技术演进都申请了专利。换句话说,要想不侵权,张汝京只能把之前在世大的技术积累全部丢弃,从零开始另起炉灶。在台积电的压力下,中芯国际被迫做出过这样的尝试。为了寻找其他技术路线,中芯国际先后从富士通、东芝、特许半导体、欧洲半导体研究所、英飞凌、摩托罗拉、IBM等机构购买技术授权。这些机构虽然曾经都在半导体产业界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当时他们的Foundry技术已经落后于台积电和英特尔了,然而中芯国际业务只能看看这些落后的技术方向有没有向前演进的可能。结果很不幸,这些技术是真的都没有前途了,再往前走,绕不开台积电的知识产权。

2009年底,在台积电对中芯国际的胜诉判决宣判后的当天,张汝京从中芯国际离职。判决书没有要求张汝京离职,有传言说这是台积电对中芯国际私下的附加要求,毕竟最终的判决,赔偿金额比台积电最初的要价低了很多,算是台积电的让步。不过这只是传言,也有可能是张汝京认输了,所有路线都被台积电堵死了,不得不认输。后来的张汝京仍然在半导体产业,不过不再是芯片Foundry领域了。张汝京离开后,不可避免的,中芯国际陷入了混乱,新的管理层的首要任务是稳定人心。于是,中芯国际把重点工作放在那些落后技术的客户开发上,减少了新技术研究的投入。这样到了2012年,中芯国际既严重缺钱,技术上又十分落后,不能给ASML提供什么有价值的技术协助,做不了合作伙伴,ASML当然不会选择中芯国际入股了。从中芯国际角度来说,第一没钱,第二收益时间太久远,眼下公司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都是问题,也完全不应该考虑入股ASML。所以,中芯国际没有入股ASML,是一件完全符合商业运作逻辑的事情,跟“对中国禁售”毫无关系。

细究起来,倒真有一个可疑之处:台积电对中芯国际和三星的处理差别太大了。台积电在美国起诉中芯国际,但是却并没有起诉三星,只是起诉了梁孟松个人,而且只是在台湾起诉,没有在美国起诉。对比起来,简直可以说台积电完全放过了三星。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方面,三星挖来梁孟松后一步到位,比台积电领先半年进入到14nm制程,这些技术有很多台积电还没来得及申请知识产权,打起官司来取证困难。另一方面,三星比台积电强大太多了,跟中芯国际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耗得起旷日持久的官司,哪怕最终输了,受损也不会太大,而这期间,台积电自身还要投入资金和精力。所以,综合考虑,台积电选择不跟三星过多纠缠。那么,这里面有没有“对中国禁售”的原因呢?虽然那时候中芯国际的股东都是国际资本,注册总部也在国外,但毕竟实际运营在中国大陆,这一点确实给捕风捉影者留下了把柄。持有“对中国禁售”观点的人是这样解读的:美国借台积电对中芯国际的官司,做到了对中国大陆实质上的禁售,当然也就不需要再另外明确规定禁售了。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9 23: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光刻机,中国的半导体制造技术也会很快提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0 00: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这个光刻机,长江存储比武汉新芯又进了一大步。进入14nm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8 08:51 , Processed in 0.08276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