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hengyi

[历史文化] 石家庄城市发展史(修订稿)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1 22: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家庄城.市发展史(修订稿)31

第二编 现代化中心城.市崛起(1902——1949)

第十九章 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样本(1)


石家庄解.放,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夺.取大城.市之创例",也不仅仅是石家庄活的新生。放在中.国革.命历史发展进程中考察,赋予了石家庄解.放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      

1947年底,是中国革.命战.略和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的根本转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探索和完善的时期。石家庄,作为中国.共.产.党在这样的历史发展关头建立的第一个城.市政.权,成为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的实验田。

石家庄在城.市工作实践中,摸索了管理大中城.市的经验,为全党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提供了城.市工作样本。



一、  历史性的课题

1947年下半年,一个中.国历.史的大转折时期,中.国两大政.治势.力决定中.国命.运的决.战已然到了见分晓的时候。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号.角的吹响,直接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摆在了中国.共.产.党面前。新.中.国呼之欲出。历史的发展,把新的历.史使.命提到了中国.共.产.党议事日程,中国.共.产.党要从武.装夺.取政.权转向民.主建.政和国家建设,与之相适应,工作重心就要从农村转.向城.市。只有掌握了城.市,才能完全掌握全.国政.权,完成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这就把建立什么样的政.权,怎样建立政.权,这个政.权实行什么样的方针政策的历史性课题,摆到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予以破解。这就迫切需要有系统、完整的城.市.工作经验供参考,有一个城.市.工作的样本供借鉴,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经济体制建立、社会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提供经验。

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涉及到从思想、政策、工作方针,甚至包括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等一系列的转变,而尤为重要和迫切的是确立正确的城.市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

“石家庄这样重要.城.市的解.放”(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831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8月版。),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契机。石家庄,作为历史转折关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的第一个较大城.市,中国.共.产.党在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时建立的第一个城.市政.权,被推上了新的历史舞台,扮演了不同寻常的角色。正如刘少奇所说的,石家庄的问题,“是党进.入大城.市遇到的新问题”,石家庄要“创造出一套石家庄的东西”,“要在石家庄摸索出管.理大中城.市的经验”,“为全.党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提供样本”。

正是遵循这一原则,在中.共中.央和中.央工.委的直接领.导下,从1947年11月起始,到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石家庄是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的实验田,石家庄从城.市工作的基本问题入手,在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了城.市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形势变化而及时提出的中.国革.命新目标,在石家庄得到了认真实践,为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实践依据,为七.届二中全.会的决策奠定了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1 22: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一段弯路

“在城.市斗.争中,我们依靠谁呢?有些糊涂的同志认为不是依靠工.人阶.级,而是依靠贫.民群.众。有些更糊涂的同志认为是依靠资.产阶.级。在发展工业的方向上有些糊涂的同志认为主要地不是帮助国.营企业的发展,而是帮助私营企业的发展;或者反过来,认为只要注意国.营企业就够了,私营企业是无足轻重的了。我们必须批判这些糊涂思想。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知识.分.子,争取尽可能多的能够同我们合作的民族资.产阶.级分子及其代表人物站在我们方面,或者使他们保持中立,以便向帝国主义者、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作坚决的斗.争,一步一步地去战胜这些敌人。同时即开始着手我们的建设事业,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务须避免盲目地乱抓乱碰,把中心任务忘记了,以至于占领一个城市好几个月,生产建设的工作还没有上轨道,甚至许多工业陷于停倾状态,引起工.人失.业,工.人生活降低不满.意共.产.党。这种状况是完全不能容许的。”

这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的一段话。毛.泽.东主.席的报告,是在1949年3月5日,此时,据石家庄解.放已经有一年多了。而毛.泽.东.主.席报告中指出的现象,恰恰是石家庄解.放之初城.市工作经历过的。

入.城之后,与各行各业接收同时起步的是城.市管理和建设。市.委迅速派出工.作组,各区成立了统一领导的工作委.员.会,分若干工作.组。由于没有准确把握城.市工作依.靠谁,有的入.城干.部认为,党的阶.级路.线,在农村是依靠贫.农,在城.市自然是依靠城.市贫.民了。工作组进街的首要任务,就是普遍组.织贫.民.会。从11月16日开始,各街普遍发.展贫.民会.员。发展方式有两种:一是依靠旧的保甲长,通过他们了解街道社情,找来少数贫.民谈话、开会,然后让这些人去串.通、发.展会.员,编组,选举贫.民代.表,正式组.成贫.民.会。这是当时主要的方式。二是干.部深.入到贫.民中访穷问苦,有的区、街干.部提出:“大粪坑边寻亲人”、“五道庙里找主人”。找到骨.干,然后再由他们去联.合其他穷.人,实行登记后,即成为会.员,划分小组,正式成.立了贫.民.会。还有的以行业为单位,组.成不同类型的小.组,共同产生街代.表,成立街贫.民翻.身.会。

当时的指导思想是,组.织得越快越好。有的区、街提出了“三天组.织,五天斗.争”的口号,限期完成组.织贫.民.会的任务。于是普遍急于求成,争先恐后,加快会.员登记进度,很快,市内一区、二区的贫.民.会就普遍建.立起来了。不久,贫.民纠.察队也相继建.立了。据统计,一区共组织22个街贫.民.会,737个组,会.员7822人,纠.察.队21个,队员442人;二区共组.织12个街贫.民.会,406个小组,会员5016人,纠.察.队12个,队.员279人。

贫.民.会成了最高权.力组.织。有的区提出了“一切权.力归.贫.民.会,统一领.导街政.权、纠.察.队”、“一切组.织形式都要服.从于斗.争开展”的口号。虽然也有街政.权,设有街.长,但街.长只是贫.民.会的政.权委.员,街.政.权只挂着空牌子,只是为了对外支应军.队。由于群.众没有真.正发.动起.来,发.展会.员只从生活穿戴等表面上去看是不是“穷.人”,而忽略了从政.治上、本质上去分别,导致了贫.民.会组.织严重不纯,良莠混杂,一部分国.民.党.军、政、警、特和汉.奸、逃.亡地.主混入贫.民.会,有的甚至掌握了领.导.权。

尽管对组.织不纯问题有所察觉,也曾做过纯洁组.织的工作,如有的区街提出了“挤假贫.民”,开.小组.会,互相比苦,决定真、假贫.民,但因为群.众没有真.正发.动起.来,收效甚微。二区九街“比苦”的结果,只剩下一人是穷.人。虽然也挤走了一些最坏的人,但贫.民.会组.织不纯、领.导班.子不纯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出现了吃大户现象。贫.民.会只忙于开.会、斗.争,致使参加贫.民.会的人不能做生意。贫.民中,75%的人为小商,有人不满地说:“我们组.织起来干什么?尽开.会,误不起工,该发粮食。”领.导将此种意见认为是群.众的普遍呼声,随即提出“借粮”口号。先由贫.民.会讨论对象,然后去“借”。有的富.户害怕这种“吃大户”风刮到自己头上,便自动出来献粮、献财产。有的街由献粮发展到献布、献房。

把农村土.改清.算斗.争的方法搬进了城.市。一面组.织贫.民.会,一面开.会进行宣.传、教育,酝.酿诉苦斗.争。11月20日后,便开始了清.算斗.争。先开小组会诉苦,找.准靶.子,便开.会斗.争。先组成斗.争会.主.席团,一般7人组成,推.举2人主.持会.议。在口号声中,可以捆.人、打人,甚至处.死,可以查.抄平.分财.产。由此,很快引发了混.乱,随意斗.人、打.人、捕.人现象相继出现,并进而发展到清.算.工商户。当时,由于群.众没有真正发.动起.来,觉悟没有提高,除了少数人真心为翻.身复.仇,目标对准敌.特、恶.霸外,多数人抱着“参.加斗.争分财.物”的思想,认为“谁有钱就斗.谁”,“穷.人翻.身,就得平.分工.商业”,“以后没穷没富了”。有的外籍贫.民,听到农村土.改平.分土.地,觉得城.里做小买卖难混,便产生了“趁机斗.工.商.户,分点东西,就回家去分.地”的思想。有的干.部认为工.商.户必然和敌.伪勾.结,“不和敌.伪勾.结,就不能在石门开业”,应当清.算,换“东家”,主张店员向东家清.算。一时,工商户受到了贫.民.会清.算查.抄和内部伙计斗.争清.算的双重威胁,处于极度恐慌之中,纷纷谋出路。有的愿与公家合营以保全自己免遭清算;有的则想辞退伙计关门;有的转移分散资本、货物,转成小摊贩。有的出走平津,甚至有的工商业者被.斗.后自.杀。

一时,工商户处于极度恐慌之中。不仅工.商.户恐慌,广大贫.苦市.民对这种做法也极度不满。有的市民说:“不能再让贫.民.会斗了。要是把买卖斗得都关了门,石家庄成了小乡村,穷人更难过。说是城.市吧,没有商业,说是乡村吧,没有地种。”  

此时的石家庄,陷入了新的混乱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1 22: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家庄城.市发展史(修订稿)32

第二编 现代化中心城.市崛起(1902——1949)

第十九章 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样本(2)

三、整风纠偏  把握城.市工.作的方向


好在这种偏差没有延续多长时间,仅仅一个多月,便自上而下有组织地进行纠偏。

中.央工.委始终关注着石家庄解.放.后的城.市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示纠偏。全市各.级从思想上、组织上检查入城后一个多月的工作,统.一思.想,扭.正方.向。立即取.消了贫.民会.、纠.察.队,把方针转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社会各.阶.层,建设人.民的石家庄上来;立即停止群.众清.算.斗.争;召开了工商业座谈会,宣.传党的工商业政策,将查封的工商户启封,安定人心;发布布告,除人.民政.府及公.安.局外,禁止任何团.体和个人没.收财产及捕人、打人。

采取以上措施后,混.乱状态立即得到纠正,市面逐渐安定,人.心稳.定,城.市工.作步入正确轨道。

纠.偏没有停留在就事论事的浅层次上。为了进一步从思.想上纠偏,1948年4月初,石家庄进行了解.放.后的第一次党.内整.风。整.风解决的重点问题,主要是使全.体党.员深刻认识城.市.工.作的特殊性,纠正在城.市.工.作中存在的错误思.想观.念和方.针政.策。整.风首先从领.导干.部开始,从上到下逐.级认真检查自己的阶.级立.场和错误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整.风的步骤和方法:一是学习文件,提.高认.识。组.织党.员学习中.央有关整.党的文件和城.市经济政.策,提高党.员鉴别是非的能力和政.策水平,为检.查党.内存在的问题做好思想准备;二是个人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学习文件的基础上,联系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个人的实际,认真检查关于.城.市工.作方.针和政.策方面的错误。在个人认识检查的基础上,相互开展批评和帮助。三是组.织处理。坚持思想教育从严、组.织处理从宽的原则。

整风进行了一个月,基本纠.正了党.员干.部思想上和工作方.针、政.策上的偏.向。

导致工作偏.差,这里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客观上说,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讲,接.管城.市。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因为,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只有农村政.权建.设经验,还没有比较长期的城.市管.理经历和完备的城.市政.权建设、城.市管.理经验。还因为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夺.过这座.城.市,没得到管.理城.市任何有价值的经验。虽然也在入.城前对入.城干.部进行了教育,但匆匆忙忙,只解决了眼前的一些紧迫问题,如入.城纪律。而对于入.城后,实行什么样的方.针政.策,一些干.部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农村工作时期,没有准确把握城.市特点,机械地照搬了农村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导致走了弯路,出现了这样一些偏差。

问题到这里并没有止步。不少干.部,不论是在当时整风纠偏中,还是在后来的岁月里,都认真反思:满腔热情,为什么却走了弯.路。他们认真总结,从主观上挖掘深层次的原因。除了缺乏城.市工.作经验外,以感性代.替理性,感.情代.替政.策,是更为深刻的思想根源。当时的进.城干.部中的部分人,自然天成地形成了一种朴素的阶.级感情,穷.人是依.靠对.象,革.命就是斗.富.帮.穷。见了衣衫褴褛者倍感亲近,对衣着整洁者侧目而视,衣着乃判定扎.根对象的主要依据。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正如在1948年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周年纪念干.部晚.会上,中.共石家庄市.委书.记刘秀峰分析的:我们的干.部,长期处在农村环境,不少的干.部是农民出身,大批的党.员是农民,就是抗.战以来入.党的知.识分.子,在农村工作久了,与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虽然说党.是工.人阶.级的党,但在他们来说是抽象的。到了城.市,在生活习惯上、作风上对.工.人不熟悉,看工.人的习惯、作风和农.民不一样,就有着某种程度的隔阂,有的个别干.部,特别是区.级干.部,愿接近农.民、小商,而不愿接近工.人,区.街政.府也不愿接近他们,说工.人“难斗”。这是没有真正认识自己党所代表的阶.级,阶.级观点不明确。

正因为从思想上,就出现的用感情代替政.策问题深挖根源,通过学习、整风、到工厂参观等措施进行教育,使广大干.部最终走出了感情的误区。

党.内整风,是共.产.党党的建设的重要方法。而石家庄这一次的整风,虽然是局部的,却带有全局性的意义,是中.国.共.产.党执.掌.城.市政.权后,第一次为解决在城.市.如何掌.好权、用.好权的新问题而进行的整风。解决的不全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主要的是城.市工.作的方.针和方法这样事关第一个城.市政.权成败的大问题,是从思想上、方针政.策和工作方法上的纠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1 22: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石家庄城.市工.作经验的精髓

经过整风纠偏,扭转了城.市工.作方向,石家庄的城.市管.理、建设走上正轨,开创了新的局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全党城.市工.作提供了样本。

石家庄在实践中创造的城.市工.作经验是多方面的,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管.理各个层面,既有城.市工.作大政方.针、政.策、又有城.市管.理、建设的具体.方针、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

1、用实践回答了城.市工.作依.靠.谁的问题。

城.市工.作依.靠.谁,在今天看来,这是常识,而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却是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城.市居.民成分非常复杂,如果不从城.市实际出发,仍然沿用农村的阶.级路.线,就必然出现偏差。石家庄入.城之初的弯路,就是这样造成的。这是进.城后,遇到的比干.部的作.风问题更为重要、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对每一个进.城干.部、对于刚刚建.立的城.市政.权更为严峻的考验。对此,石家庄从弯路中找到了方向,从纠偏中积累了经验,正如《人民日报》1949年4月17日短论《一年来石家庄工.运告诉了我们什么?》中指出的:石家庄“明确规定以依.靠无.产.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和民.主.分.子,建设人.民石家庄作为全.党和全市.的工作方向”,“使石家庄工.人的觉.悟与积极性大大提高,党与工.人紧紧结.合起来了”,并总结了依.靠工.人阶.级的三条基本经验。

2、解决了城.市政.权的性质问题。

与依.靠.谁相关联的,是城.市政.权的性质问题。在接.管城.市以后,建立什么样的城.市政.权?这是首先必须确立的城.市工.作方.针。石家庄的政.权建.设实践表明,“一切权.力归贫.民.会”只能把城.市引向混乱。而单一的工.人阶.级专.政的政.权形式,也不利于团.结各.方面的力.量,恢复生产,建设新城.市。对于新生的石家庄城.市政.权性质和组成形式,市.长柯庆施在在1948年元旦各界人士座.谈.会上讲.话中明确提出:“今天我们的政.府是民.主联.合政.府,不是无.产阶.级专.政,也不是农.民专.政,而是由工.农.兵.学商各.界组.成的,广泛统.一.战.线的,地方性的联.合政.府。”并明确提出,现在的政.权是临时的,将来要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

3、抓住了城.市工.作的中心。

入.城之初,工作千头万绪,先从哪里下.手?石家庄从弯路中找到了方向,以生产建设为城.市工.作的中心,即,入.城之后,不失时机地恢复生产,恢复城.市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

1948年12月9日,市.委书.记毛铎就在市.委会.议上提出要把石家庄建设成为近代化工业中.心城.市,确定目前的三项任务之一是发展生产,恢复工厂生产和保护私营工商业发展。

市.长柯庆施在1948年元旦各.界人.士座.谈.会.上讲.话,更为明确地提出了施.政方.针是建设的方.针。“国.民.党对石家庄的方.针是毁灭的方.针”,而“我们的方.针则是建设石家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民.主政.府所关心的是人.民生活有无办法,工商业能不能发展”。提出了政.府应是“不吃闲饭”的政.府。

为此,石家庄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到1949年初,不仅使石家庄很快扭转了国.民.党统.治下经济濒.临崩.溃的局面,而且使石家庄由消费城.市.转为生产城.市,这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城.市政.权,能在极短的时间得到群.众拥护,打牢基础,站稳脚跟,起了决定作用。

4、确立了国民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问题。

在实践中,比较好地协调和解决了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关系和问题,很好地实行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把发展公营、私营和合作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建立了稳固的国民经济体系,不仅很快医治了战.争创伤,繁荣了市面,而且为长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加强自身建设。

石家庄城.市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还有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要确立、实行正确的工作方.针和政.策,就必须很好地解决自身建设问题,包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思想作风问题。石家庄的实践经验,一是依靠党.内整.风、思想教育,纠正 “左”的思想和急于求成的急躁情绪,从城.市的实际出发,克服照搬农.村土.改的工作方法,确立符合城.市实际的工作方.针和方式方法。二是解决如何取信于民、在城.市各.阶.层群.众中扎.根问题,使人.民政.权很快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拥护和支持;三是同贪.污腐.化和脱.离群.众的作风斗争,过好廉.洁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1 22: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多层次地总结推广

石家庄这样重要的城.市的解.放,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进程。形势的发展,促使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的同时,把注意力转向思考和研究城.市工.作,制定正确的城.市工.作路.线和方.针、政.策。1948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向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发出注意总结城.市工.作经验的指示,要求,“为了将党的注意力不偏重战.争与农.村工作,而引导到注意城.市工.作,为了使现已取得的城.市的工.作在我们手里迅速做好,为了对今后取.得的城.市的工.作事先有充分的精神准备与组.织准备,中.央责成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对于自己占.领的城.市,凡有人口五万以上者,逐一作出简明扼要的工作总结,并限三至四个月内完成此项总结”。(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中.共.中.央文献选编》第14卷)

而毛.泽.东本人则在中.共中.央1947年12月会议后,把主要精力放到对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政.策的研究上,既包括土.地改.革、整.党、新区工作、统.一.战.线,自然也包括城.市工.作。

在这种背景下,石家庄的城.市工.作就不是石家庄一个.城.市的问题,正如刘少奇所说的,“石家庄的问题,是党进.入大.城.市遇到的新问题”,要“创造出一套石家庄的东西”。所谓“石家庄的东西”,就是在接.管城.市、管.理城.市、改.造城.市中,摸索出有别于农.村工.作的城.市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石家庄在解.放之初的城.市接.管、城.市管.理、城.市改.造的工作实践中,在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中国.共.产.党全面制定正确的城.市工.作方.针、政.策提供了依据,为有.效接.管城.市、管.理城.市、改.造城.市,提供了样本。石家庄1947—1949年的历史贡献,其基本意义就在这里。正因为如此,从中.央领.导,到地.方党.组.织和政.府,都非常注重对石家庄经验的总结和应用。

中.央.工.委从一开始就往石家庄派.驻工.作组和干.部,了解情况,总结经验。在关.押、缉.捕了大量国.民.党人员需要及时审.讯、甄别时,当即从中.央社.会部和华.北社.会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进.驻石家庄。石家庄市.委也加强对工作的总结,成立了研.究.室,第一任主.任是王力,后来,中.央工.委又委派潘梓年到石家庄总结城.市工.作经验,任研.究室.主.任,之后,又由原在冀.晋区.党.委工作的王文克任主.任。

当石家庄城.市接.管和管.理工作告一段落后,鉴于今后要陆续收.复城.市,而“如何去收.复城.市,收.复后又如何管.理,这在党内一般是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中.央工.委对石家庄的城.市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于1948年2月19日形成了《中.央工.委关于收.复石家庄的城.市工.作经验》的正式文件,发给有关地区和领.导同.志,作为“现在及将来进.行城.市工.作的参考”,并报中.共中.央。在总结中,中.央工.委从实行保护,而不是破坏的方.针、入.城纪律教育、干.部队.伍、克服极左的无政.府主.义,以及及时宣布政.策,做好各阶.层人.士工作等方面,总结了石家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央档.案馆等编《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海天出版社1998年5月版,380—384页。)

与此同时,中.央工.委派驻石家庄帮助审.讯工作的工.作组,也总结了几个月开展的对缉.捕的国.民党.党、政、特分.子审.讯工作,提出了关于审理的报告,提出了城.市解.放后缉.捕问题的几条具体意见,供今后解.放的城.市参考借鉴,针对出现的逼供信现象,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提出了克服逼供信的具体办法。

中.共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对工作的总结。1947年底做出了《石家庄市入.城.工作经验初步总结》。总结分三个方面:一、入.城的准备工作,包括干.部的准备、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宣布“一切工作,都应以稳定人心、恢复秩序、办理接.收、发展生产、长期建设”的方针;二、接.收工作,总结了三条经验、三点不足;三、保护与恢复私营工商业,分析了存在的困难和障碍,总结了五条经验。此外,还有《石家庄解.放后.全面工作总结》、《关于保石战.备工.作总结》,以及接.收粮衣厂使用旧职.员、对妓.女处.理等专项工作的经验总结。在石家庄解.放一周年时,各级领.导在集.会.上、纪念文章中,也都对解.放一年来的工作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如:聂荣臻在1948年11月14日《石家庄日报》发表了《石家庄永远是人民的》文章,市.长柯庆施在1948年元旦各.界人.士座.谈会.上讲.话、市.委书.记刘秀峰在石家庄解.放周年纪念干.部晚.会.上作报.告。

当登记清理国.民党.党、政、警、特人员基本结束后,中.共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公.安.局、中.央社.会部工作.组,都进行了认真地总结。中.共石家庄市.委书.记毛铎向中.央工.委书.记刘少奇写了书面报告。市.委在《石家庄市挖蒋根运.动的几点基本经验》中,就发.动群.众的重要性、可能性、具体方法,针对国.民.党的抹灰政.策,如何争.取、分.化国.民党阵.营,争.夺群.众;在运.动中,发.动群.众与提高群.众相结合;执行正确的政.策,排除来自“左”的、右的,特别是“左”的干扰等,做了客观的总结。(参见石家庄档案馆存件《石家庄市挖蒋根运.动的几点基本经验》)中.共中.央社.会部工.作组在《关于审.理石家庄蒋.匪.党.特人员的工作报告》中,针对石家庄一度滥捕、错捕的问题,提出了城.市解.放后缉.捕问题的几条具体意见,供今后解.放的城.市参考借鉴。公.安.部门做了《对进.了石家庄以后缉捕工作之检讨》、《入.城以后对地.下关.系处理》、《对登记审.查蒋.党.人.员的初步认识》等总结,就如何发.挥专.政机.关的职能、打.击少数、保护多数、严格掌握政.策等方面总结了经验教训。这种从实践出发而上升到理性高度的科学总结,为人.民政.权更好地行使专.政职.能开辟了道路,提供了理论指导,使之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之后市公.安.局又陆续制定了《外县来石办理侦破案件暂行办法》、《关于目前本市保.安工作的几点意见》、《社会侦.察组.织条例(草案)》、《石家庄市破.案程序条例(草案)》、《关于执行检.查侦察逮.捕拘押之暂行工作条例》等法规条例。  

丰富的实践,科学的总结,给以后接.管城.市提供了经验,为**.中.央制定城市工作方.针、政.策,提供了依据,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用不同形式予以推广、应用。

中.共.中.央收到中.央工.委《关于收.复石家庄的城.市工.作经验》的总结后,迅速于1948年2月25日向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发出了《中,央关于注意总结城,市工,作经验的指示》,指出“像石家庄这样重要的经验”,“必须引起全,党,注意。”要求“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必须讨论”中,央工,委的总结,并“当作党,内文件印发至地方地,委一级,军,队团,委一级”,各,级党,委“均应引起讨论”。并要求今后“管,理城,市的工作方针及方法”,“应即以”“攻,占石家庄初期管,理石家庄的方.针及方法为基本方.针及方法”。(中,央档案馆等编《中,共,中,央在西柏坡》388页,海天出版社1998年5月版。)

在这期间,《人民日报》对石家庄的城,市工作及时予以报道,一年多的时间,达300多次。1949年4月15和16日,《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了石家庄职,工,运,动和增产运,动的经验,17日,又以《一年来石家庄市工,运告诉了我们些什么?》为题,发表了短论,进一步总结了石家庄依,靠工,人阶,级的经验,“希望各地注意研究石家庄所实际走过的具体道路”。

石家庄的经验,成为日后培训城,市工,作干,部的教材,也陆续推介到新解,放的城,市。

除了中.共.中.央和中.央工.委发文要各地参照、《人民日报》发专稿推荐外,1948年10月,市.长柯庆施为华北数千名南下干.部做报告,详细介绍了石家庄的城.市工.作经验和城.市工.作政.策。另据时任石家庄市.委研.究室主.任的王文克回忆,1948年11月济南解.放时,他就去济南,被邀介绍入.城经.验。他介绍了石家庄入.城后执行政.策的经验教训,进.城不能提“开.仓济.贫”,不能照搬土.地革.命时期和土.改时.期农村打.土豪.分.田.地的做法;进.城依.靠什么人?不是依.靠城.市贫.民,而是依.靠工.人阶.级,保护工商业,发展生产,发展经济。还有,北平解.放前夕,叶剑英在石家庄住了3天,详细了解石家庄的城.市接.管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1 22: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七届二.中全.会的决策

在中.共.中.央、毛.泽.东的探索、研究和各解.放了的城.市的实践基础上,1949年3月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就建.立新.中国的一系列问题作出了决策。

1、关于全.党工作重心转移问题。

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全.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毛.泽.东在向全会作的报告中指出,从1927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当然,城乡必须兼顾,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但是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

2、关于在城.市工作中依.靠对象和团.结对象问题。

毛.泽.东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在城.市斗.争中,我们依.靠谁呢?有些糊涂的同.志认为不是依.靠工.人阶.级,而是依.靠贫.民群.众。有些更糊涂的同.志认为是依.靠资.产阶.级。”“我们必须批判这些糊涂思想。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知.识分.子,争.取尽可能多的能够同我们合作的民.族资.产阶.级分.子及其代表人物站在我们方面或者使他们保持中立,以便向帝.国主.义者、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作坚.决的斗.争,一步一步地去战.胜这些敌人。”

3、关于城.市工作的中心问题。

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毛.泽.东明确提出,入.城之后的中心工作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城.市中其他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务须避免盲目地乱抓乱碰,把中心任务忘记了,以至于占.领一个城.市好几个月,生产建设的工作还没有上轨道,甚至许多工业陷于停顿状态,引起工.人失.业,工.人生.活降.低,不满.意共.产.党。这种状态是完全不能容许的。” 他把这一问题重要性,和巩固城.市政.权联系起来,进一步指出,“只有将城.市的生产恢复起来和发展起来了,将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了,人.民政.权才能巩固起来”, “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没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

4、关于经济纲.领和政.策。

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毛.泽.东又指出:“在发展工业的方向上,有些糊涂的同.志认为主要地不是帮助国.营企.业的发展,而是帮助私.营企.业的发展,或者反过来,认为只要注意国.营企.业就够了,私.营企.业是无足轻重的了。我们必须批判这些糊涂思想。”并分析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和经济状况,据此提出新.中.国的经济形态:“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并提出了新中.国必须实行的经济政.策。

5、关于新中.国的性质。

全会明确提出,要在北平召.集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6、关于共.产.党自身建设。

提出了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7、还有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问题。

(以上参见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



从石家庄解.放的1947年底,到1949年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一年多时间,正是从总结石家庄的经验开始,经毛.泽.东悉心研究、总结,陆续解.放了的城.市的实践、摸索,使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的方.针、政.策逐步形成和完善,为全.党工.作重心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为七届二中全.会的决策奠定了基础,为中.国.共.产.党顺利执.掌全.国.政.权,成.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2 12:59: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支持真定 于 2019-3-22 14:25 编辑

哪个傻缺把石家庄宣传成了火车拉来的城市,我们更应该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红色之城、英雄之城、共和国长子、历史之城。应该这样宣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13: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真定 发表于 2019-3-22 12:59
哪个傻缺把石家庄宣传成了火车拉来的城市,我们更应该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红色之城、英雄之城、共和国长子 ...

我想应该是毛爷爷和周爷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13: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家庄城市发展史(修订稿)34

第二编 现代化中心城市崛起(1902——1949)

第二十一章 共/和/国奠基之城(1)

1948年上半年,在石家庄的土地上,发生了两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华北两大解/放区在石家庄合并,中/共中/央进驻石家庄西柏坡。随着中/共中/央的到来,又一次奠定了石家庄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特殊地位。石家庄成了块热土。在这块热土上,立足着中/国/革/命的最高统/帅部——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块热土上,孕育着新/中/国的雏形,新/中/国的多项事业萌芽起步,石家庄成为为新/中/国奠基之城,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第一节  筹划建/立新/中/国

在西柏坡,中/共/中/央在指挥战/略决/战的同时,开始了新/中/国的筹/建,完成了对新/中/国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的设计,勾画出了新中/国/政/体的蓝图,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中/共/中/央是带着新/中/国的蓝图从石家庄西柏坡进/入北/京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595fe80102yrua.html(不能转载之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13: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家庄城市发展史(修订稿)35

第二编 现代化中心城市崛起(1902——1949)

第二十一章 共和国奠基之城(2)

第二节 拉开新中国/政/权建设的序幕


在制定纲领、政/策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不失时机地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华北人/民政/府,在实践中,正式拉开新/中/国/政/权建设的序幕。

1948年,以中/共/中/央“九月会/议”为标志,中/国革/命正在走向全国胜利,新/中/国呼之欲出。在西柏坡,中/共/中/央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战/役,有条不紊地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的战/略决/战,同时,根据“九月会/议”关于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精神,积极筹/划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建/立新型的人/民政/权——华北人/民/政/府。这是新/中/国政/权的雏形和过渡,为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各级人/民/政/府的成/立,建/立了基本的政/权体/制和管理体/制,而且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48年6月26日,以筹备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为议题的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边/区政/府参/议/会参/议/员联/席会/议在石家庄举行。会/议通过决/议,决/定在五省二市人/民中民/主选/举代/表的基础上,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统/一的华北民/主联/合政/府。

7月11日,两边/区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召/开临时人/民/代/表/大会暨代/表选/举办法的决定》,规定大/会的任务是,“讨论并决定两大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制定华北统一的民/主联/合政/府组/织,选/举华北政/府委/员及政/府主/席、副主/席,决定华北统/一的民/主/联/合政/府的施/政方/针,制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法及选/举法等问题”,并确定了代/表名额、界别和选/举办法。之后,各地按照代/表由区域代/表、职业或团/体代/表、聘请代/表构成和产生办法的规定,认真选/举代/表,共选/出工/人、农/民、革/命军/人、妇女、工商业者、自由职业者、新式农/民、社/会贤达、开明绅士及民/主同/盟盟/员、少数民/族和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团/体代/表共598名。

1948年8月7日至19日,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石家庄人民礼堂(人民影院)隆重召/开。大/会表决、通过了《华北人/民/政/府组/织法大纲》、《华北解/放/区施/政方/针》、《村县(市)人/民/政/权组织/条例》及《农业税暂行税则》等法案与提案,在代/表们慎重讨论推/举候/选/人的基础上,无记名投/票选/举出华北人/民/政/府委/员。

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在中/国/民/主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是抗/日战/争时期各根/据地建/立的参/议/会、参/政会/等民/意机/关的发展,但在体制上已发生质的变化,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开始。它不仅成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奏,而且成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雏形,开创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先河。

一是代/表大/会从筹备到召/开,始终贯彻了民/主原则。

首先是代/表选举的民/主性。大会的代/表由三部分组成:区域代/表、职业或团/体代/表、聘请代/表。具体的产生办法为:区域代/表由县、市人/民/代/表会/议选/举,未成/立人/民/代/表会/议的,由县、市/政/府召集县、市党/委/会及县、市各人/民/团/体代/表举/行联/席会/议选/举;职业或团/体代/表分行署区、两边/区选/举:行署区一级由行署或相当的市/政/府具体拟定,边区级由边区级人/民/团/体拟定,分别呈报两边区/政/府批准;聘请代/表,由两边/区政/府在社/会贤达、开明绅士及工商学界聘请。

其次是代/表的广泛性。出/席大/会的代/表包括工/人、农/民、军/队、妇女、工商业资本家、自由职业者、社/会贤达、开明绅士、中/国/民/主同/盟、回/族及国/统区北平、天津等地的教/授、学/生、工/人代/表,具有极为广泛的代/表性。

再次是选/举程序的民/主性。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和华北人/民/政/府委/员都是经过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产生。这开创了人/民民/主制/度的新局面。

二是代/表大/会开创了一系列新型体/制。

如:召/开预备/会和选/举主/席团制;组/织代/表资格审查制度;设立代/表提案制度,组/织提案审查委/员/会;政/府、军/事工作报告和各项法/律草案的说明制/度;政/府委/员选/举制/度等等。这些新型体/制,奠定了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各项具体制/度的基础。

三是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作用,初步形成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重视党/外民/主人士的作用,广泛吸/收党/外民/主人士参/政议/政。在代/表构成上,大会实到代/表542人中,非中/共人士有166人,占近三分之一。大/会主/席/团成员33人中,非中/共人士有14人。并且,在大/会上,民/主人士踊跃发言,大/会广泛地听取了他们的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13: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华北人/民/政/府成/立

1948年9月20日至24日,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全体会/议在石家庄召开,选/出了华北人/民/政/府的领/导成员,主/席董必武,副主/席薄一波、蓝公武、杨秀峰;任/命了政/府各部、委、院领/导人。会/议还制定了《区人/民/政/府暂行组/织条例》、《村人/民/政/府暂行组/织通则》,规定了区、村人/民/政/府的人员组/成和职/权范围。同时会/议讨论了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原则通过并交政/府修改公布的《新农业税则》和《工商业所得税条/例草案》等经济政/策。

会/议仔细地研究了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交付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处理的163件提案,决定交各主/管/部/门按临时人/民/代/表会/议提出的“执行”、“斟酌办理”、“参考”三种意见分别研究,呈经主/席核准处/理。对原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解/放区/政/府提请审议的21种条/例草案,政/府委/员/会分别组/织6个审/查委/员/会进行反复审查修改,再经过政/府委/员/会通过,并一一作出决议。

9月26日,华北人/民/政/府召/开就职大/会。9月27日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副主/席薄一波、蓝公武、杨秀峰发布公告,宣告华北人/民/政/府成/立。

华北/人/民/政/府的成/立,各地区军/民欢欣鼓舞,纷纷发来贺电。中/国各民/主/党/派也纷纷电贺华北人/民/政/府的成/立。北平解/放以后,华北人/民/政/府于1949年2月22日搬离石家庄,迁/往北平办公。在石家庄市办公9个多月。



三、新/中/国/政/权建设的成功实践

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华北人/民/政/府的成/立,正式揭开了新/中/国/政/权建设的序幕。

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奏,而由其产生的华北人/民/政/府则是中/央人/民/政/府的前身。华北人/民/政/府是中/国/共/产/党为准备建/立新/中/国而进行的一次政/权建设的成功实践,是由革/命根/据地政/权向新/中/国政/权的过渡形式。它既承担着为解/放战/争的最后战/略决/战提供后勤支持的任务,又肩负着领/导经济建设、为新/中/国积累物质基础的职责。中/共/中/央交给华北人/民/政/府的任务是:把华北解/放区建设好,使之成为巩固的根/据地,从人力、物力上大力支援全/国解/放战/争;摸索、积累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的经验,为全国解/放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做准备。

为了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提出的任务,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在工作中始终掌握三项原则:工作重心转/到城/市,但不忽视农村;开始着手和平建设,但不放松对战/争的关注和支援;积极参加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准备工作。

华北人/民/政/府自成/立以后,领/导华北解/放区积极支持全/国解/放战/争,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建设,制定出一系列方/针政/策、管/理体制。一方面,为新/中/国建/立初期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开展各项建设事业做了必要的政/策准备;另一方面,它所创立的各项管/理体/制,成为新/中/国建/立初期经济、科技、教育体/制的蓝本,有些成为新/中/国的基本经济、教育体/制,对新/中/国成/立后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乃至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第一,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华北人/民/政/府在石家庄期间,领/导华北人/民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完成了平津、徐州、晋中和察绥四个战/役的支前任务;并组/织领/导全区人/民恢复、发展生产,积极地解决土改遗留问题,建立正常司/法/制/度,稳/定社会秩序。实行鼓励农民增产的《新农业税则》,兴修水利,增加水田,使1948年秋季的收成超过往年,保证了一年来军/需民/食及城/市供应。保护和发展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工商业,使工商业得到逐步的恢复和发展。与此同时,调整了各/级政/府工作,使其逐步走向正规;抓紧训/练干/部,并从组/织动/员与思想教育上准备了新/解/放大城/市的接/管工作,为迎接全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二,制定经济政/策、创立管/理体/制。

工业政/策方面。华北人/民/政/府制定了发展工业的总方针,即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机器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副业。制定了明确的公私企业政/策;制定了有计划地恢复和发展铁路、公路和大车路等交通运输事业的政/策,以适应大规模战/争和经济建设需要。为促进军/工生/产工作,提出了“大力发展兵/工生/产,贯彻企业化方针,向近代国/防工/业的目标前进”的军/工生产总方/针。

税收体制方面。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财/政/部召/开的华北财/政会/议明确要求,制定税率一定要以刺激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为原则。10月,成立华北税/务总/局,颁布了《关于建立华北各/级税/务机/关的规定》和《华北区各/级税/务机关/组/织规程草案》。12月,华北税/务总/局召/开华北首届税/务工作会/议,确定了各级税务机/关的编制,研究了各项税收条/例、制/度等,初步实现了税务工作的正规化,为新/中/国的税收体/制提供了范例。

财政体/制方面。1948年10月,颁发了《关于统一华北财/政/工作的决定》,确定了加强华北财/政集/中统/一的财务行/政方/针,建立了严格的审计会计规程、粮库制/度和战勤供给制/度。1948年11月发布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统一货币的命令》,实现了货币统/一。同时,又进一步调剂了各地区的财政,促进了财政、金融方面的统/一,并创立了中/央、省、县三/级财/政/体/制。各项财/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新/中/国各项财/政/体/制的基础,尤其是制/定的三级财/政/体/制,成为新/中/国的基本财/政/体/制。

商业贸易政/策方面。制定了国营商业中心任务是促进和扶植生产,对内贸易采取自由贸易、对外贸易加强出入口管/理,做到经济上的独/立自/主等商业贸易政策。在内部贸易上,1949年7月,颁布了《关于市场管理与物资交流的五项规定》;在对外贸易上,1949年3月,在天津成/立了华北对外贸易管/理/局,颁布了《华北区外汇兑换暂行办法》和《华北区对外贸易管理暂行办法》。商业贸易工作走上正规化,大大促进了各解/放区的商业贸易。

合作社制/度方面。建立健全了合作社工作的各项制/度和组/织机/构,使各根/据地长期形成的合作社组/织进一步正规化,1949年3月,设立了华北供销合/作委/员会,同时成立华北供销合/作社。7月,在北平成/立了华北合/作银行,其任务是扶植合/作事业,发展农业和手工业。

科技教育制/度方面。1949年1月颁布了《华北解/放区奖励科学发明及技术改进暂行条/例》,使科技奖励工作走上正规化。整/顿各级学校教育,搞好中小学教育改/革,建立教育制/度,统/一课程标准,编制教材。发展社/会教育,普遍开/办冬学和民兵夜校,开/办短期培/训班,训/练干/部,培/训失/业的知识分子,培养新/政/权建设急需的各级各类人才。

华北人/民/政/府制定的农业、工业、商业贸易、合作社、财政、税收、科学教育等各项政/策和确立的管/理体/制,具有向新/中/国/政/府管/理体/制的过渡性,成为新/中/国初期经济、科技、教育体/制的蓝本,为新/中/国各项建设事业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基础。

第三,发挥民/主/党/派作用,奠定多/党合/作基础。

在组建华北人/民/政/府时,十分重视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在华北人/民/政/府中,广泛地吸纳非中/共民/主人士担任领/导职/务,真正地做到有职有权。在27名政/府委/员中,非中/共人士有8名,占了近三分之一,并担任了副/主/席及各部、院、会首长等重要职/务。华北人/民/政/府在成/立过程中,形成的党/外民/主人士参/政/议/政制/度,为新/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奠定了基础。

第四,对政/权建设做了有益的探索。

华北人/民/政/府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探索和确立了政/权机/构基本模式和组/织原则。1948年8月15日,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华北人/民/政/府组/织大纲》,规定设立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由本届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后举行的华北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政/府主/席、副主/席,由政/府委/员/会互/选产生;政/府须根据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及华北人/民/代/表大/会所通过的施/政方/针及决议案制定实施条例及规程,以综理华北政/务;各部、委负/责人由主/席提交政/府委/员会任/命;设/立华北人/民监/察院,为行/政监/察机/关;设/立华北人/民/法/院,为华北区司/法终审机/关;设政/务会/议,执行政/府委/员会决/议,解决各/部/门有关问题。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还通过了《华北区村县人/民/政/权组/织条例》,规定:村、县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由村、县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村、县人民代/表会/议对上/级政/府及村、县人/民负责;村、县政/府委/员会由村、县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对上/级政/府及村、县人/民/代/表会/议负责;人/民对村、县政/权有随时质问与建议之/权,对违/法的政/府人/员,有随时控/告与举/发之权。此外,为加强各/级政/府的领/导,华北人/民/政/府还建/立健全了会/议、巡视和报告制/度。华北人/民/政/府确立的各/级政/权模式和组/织原则,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级政/府的基本组/织构架,对新/中/国的政/权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华北人/民/政/府是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各/级政/权建设的雏形和萌芽。它的组/建和运转过程,为中/央人/民/政/府创建了组/织基础,为新/中/国的各/级政/权机/构确立了基本模式和组/织原则,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华北人/民/政/府积极参与中/央人/民/政/府的组/织工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中/央人/民/政/府的许多机/构,就是在华北人/民/政/府所属有关各机/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49年4月,华北人/民/政/府在北平召开临时委/员会/议,主要商讨华北人/民/政/府组/织机/构并入中/央人/民/政/府和变更行/政区划的问题。华北人/民/政/府所属各/部/委也相继开/会研究向中/央人/民/政/府移交工作问题,并为即将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在税收、财政体/制等方面做准备,提出建议,拟制方案。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各部/门即在华北人/民/政/府的基础上组/建。到1949年10月31日,华北人/民/政/府结束时,中/央人/民/政/府的内/务部、财/政部、交/通部、农/业部等部/门在华北人/民/政/府各/部的基础上迅速建/立起来。

(参考资料:《中/共/中/央在西柏坡》,中/央档案馆等编,海天出版社;《西柏坡与新/中/国》,中/央文献出版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13: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家庄城/市发展史(修订稿)36

第二编 现代化中心城/市崛起(1902——1949)

第二十一章 共和国奠基之城(3)

第三节 新中国多项事业从石家庄起步(1)




石家庄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革/命的政/治/中心,是新中国的孕育之地。在这里,确立了共和国的政/体和政/治制/度,孕育了新中国中/央/政/权的雏形,绘就了新中国的蓝图;在这里,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在这里,新中国的多项事业创立发展;在这里,走/出大批治/国/人/才。



一、新中国的金融事业从石家庄起步


新中国的金融事业是从石家庄起步的。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这里建立,办公地址就在今中华北大街11号。第一套人/民币在这里诞生,1948年12月1日首批人/民币在石家庄发行。在石家庄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发行的人/民币,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旧中国极其混乱的货币制度的结束,和新中国统/一的货币制度的确立,是新中国金融事业的起步。

(一)华北财经会/议与统/一货币

1947年5月,中/央工/委到/达西柏坡,开始了统/一华北各解/放区的财政经济工作。

由于抗/日/战/争时期日/伪的封/锁,华北根/据地被分/割成几块,财经工作只能分散管/理。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华北各根据/地逐渐连成一片,贸易往来频繁,货币需要相互流通,原来的分散管/理已远远不能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另外,解/放/战/争的巨大消耗,也需要统/一利用各解/放区的财经条件和资源,以克服财经陷/入困/境的状况,长期支/持战/争。为此,中/共/中/央/于1947年1月3日发出了《关于召/开华北财经会/议的指示》,确定会/议的议/程为:交流各区财经工作经验,讨/论各区货物交流及货币、税收、资源互相帮助,对国/民/党进行统/一的财经斗/争,并由各区派/人成/立永久的华北财经情/报和指/导机/关。1947年4月,中/央又决定成/立华北财经办事/处,董必武任主/任。

华北财经会/议于1947年5月在邯郸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好战/争所需要的财力供给问题,其中包括调整各解/放区货币政/策,确定各区货币兑换比价,并对货币统/一工作制/定必要措施。8月16日中/共/中/央批准了董必武草拟的《华北财办组/织规程》,其中第五项任务就是“筹/建中/央财政及银行”。

统/一货币,是统/一财政经济的重要环节,也是政/策性极强的工作。在邯郸华北财经会/议上,与/会代/表就针对各解/放区各自发行货币,在商品贸易过程中,常常互相压价,引起纠/纷,同时,各区为支/援战/争,不得不增发货币,但又引起物/价上/涨,导致了一系列财政经济上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统/一银行,发行统/一货币的议案。对此,董必武在深入调查、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审慎行事,加紧筹/备”的意/见,对解/放/区货币采取渐进的方式逐步实现统/一。为此,设定了五个步骤:

第一步:华北财/办必须确实掌握各区的发行额和预算,了解各区票币的互换率,以及粮食、棉花、纱、布、油、盐、煤、金、银等物的价/格,基本上完成银行的准备工作。

第二步:发行少量的统/一票币,主要作各区划汇用,市面也可以流通。老/百/姓持统/一票币,可以照银行牌价买东西,亦可兑换该区本币。统/一币要有物资作保证,各区银行、贸易机/关及政/府税收机/关必须承认其币值不变。要把统币的信用建/立和巩固起来。这时,各区除与友邻区毗连的地方外,依然是各区本币市场。

第三步:在各区票币发行的定额中,统币发行占一定的成数。由少到多逐渐推行统币。

第四步:停止各区票币的发行,完全发行统币。

第五步:用统币收回各区票币。

1947年10月2日,董必武致电中/共/中/央,建议“组/建中/央银行,发行统/一货币”,并提议银行名称拟定为“中国/人/民银行”。10月8日中/共/中/央复电同意。董必武认真研/究了中/央复电指示精神后,决/定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确定南汉宸为筹/备处主/任,并抽调晋察冀边区银行的部分同/志进行筹/备工作。10月24日,中/共/中/央华北财经办事/处在西柏坡正式成/立,统/一领/导华北区财经工作,并着手开展货币统/一工作。11月中旬,由华北财经会/议/选/出的来自各解/放区的华北财/办副主/任杨立三、薛暮桥、南汉宸等人陆续到达中/央工/委。华北财经/办事/处的组/织机/构基本健全,并做了具体分工:南汉宸兼财政组/长,薛暮桥兼经济组/长,杨立三兼部/队供给组/长,王学文任研究/室主/任。

华北财办对各区财经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广泛调查研究,解决了一系列具体问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制定和实施统/一财经方/针的基础上,筹/备和部/署发行统/一货币工作。华北财/办谨慎而积极地进行了筹/备工作。在设/立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的同时,又从各区财政预算中筹/集了一笔资金,为印发统/一货币逐步做了物质上的准备;稳定物价,调整各地货币发行,稳定兑换比率,为发行统/一货币逐步做了政/策上的准备。

在此基础上,中/央/工/委和华北财/办于1948年3月召/开了华北金融贸易会/议,研/究讨/论了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统/一货币、整理地方货币、调整各地贸易关系、统/一指导对外贸易和组/织各地物资交流以及具体的金融贸易政/策等问题,并做出了相应的决/定。1948年7月21日,中/共/中/央指示,华北、西北、华东三大解/放区的货币固定比价,相互流通。1948年7月22日华北银行组/建后,停止晋察冀边币发行,以冀南银行币为华北解/放/区的法定本位币。11月5日,华中银行币停止发行,统/一流通北海银行币,北海币成为山东、华中解/放/区的法定本位币。至此,在华北、西北、山东、华中各解/放/区已初步完成了货币统/一的准备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13: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中国人/民银行成/立

1948年4月12日,华北解/放区的冀南银行与晋察冀边区银行迁至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1号小灰楼内联/合办公。

“小灰楼”现位于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1号,因这座建筑通体为灰色水泥砖混结构,故民间俗称“小灰楼”。小灰楼始建于日/本侵/略者占/领石家庄时期,为日/伪建设总/署石门河渠工程处。日/本侵/略者为了运输方便,决/定在石家庄西北修筑石津运河,水路到天津,把从华北掠/夺的战/略物资,从石家庄经石津运河直接运到天津,再经海路运到日/本。1938年伪/华北建设总/署在石家庄筹/建成/立了石门河渠工程处,并在今天的中华北大街11号的位置上,盖起了一座三层的小灰楼。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先/遣/军侯如墉部强/占石家庄,即把这座小灰楼作为司/令部。因侯如墉字子固,所以当时的老百姓都称这里为“侯子固大院”。侯如墉残/部被歼/灭,这里又成为当时的国/民/党石家庄行/政/公/署公路/局所在地。

石家庄解放后,“小灰楼”是中/共石家庄市/委机/关办公处。不久,晋察冀边区银行迁入石家庄,中/共石家庄市/委把这栋当时条件比较好的楼房让给银行,市/委则搬到条件比较简陋的新华路北面的制鞋厂去办公。1948年4月12日,冀南银行总行也迁至此楼内,与晋察冀边区银行总行合/署办/公。同年7月22日,两行奉命合/并,改建为华北银行,仍在此楼办公。1948年秋,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从西柏坡迁至此处。

沈阳解/放后,东北大/军进/关,平津解/放指日可待。为使平津解/放后物资交流畅通,避免金融混乱,董必武提出,赶在平津解/放前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于是,在1948年11月18日的华北人/民/政/府第三次政/务会/议上,董必武主席临时加了一项“关于发行统/一钞票问题”的议/题,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主/任、华北银行总经/理南汉宸向会/议作了筹备报/告,指出:“去年华北财/办成/立后,曾决议发行统/一钞票,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今年,先固定了晋察冀边币与冀南钞的比值。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又固定了冀钞、边钞与山东的北海钞及西北的农民钞的比值,互相流通。现在,华北区有四种钞票同时流通,虽比互不流通时较便,但货币种类多,比价不一,人/民使用仍感不便。若接/管平津,与东北接壤,流入市场的货币种类将更多:晋察冀边币、冀南币、北海币、西北农民币、东北币、长城币、热河币、内蒙古人/民币、冀热辽边币等。而这些票子,名称各异,比价不一致,不稳/定,使商民折算非常困难。再加上票子印制粗糙,真假币难以识别,影响了市场的稳/定。如果将来这些票子一齐涌/人平津市场,势必造成‘八国/联/军’大/闹/北/京的混/乱局/面。这对社会秩/序的恢复,物价、市场、金融的稳/定以及人/民生活的安/定,都是很不利的。因之,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银行券,使人/民币成为平津市场上的本位货币,可以减少市场的混乱。现在平津解/放在即,发行统/一货币已是刻不容缓之事。”会/议一致通过决/议:发行统/一货币,立即成/立中国/人/民银行,任命南汉宸署理中国人/民银行总经/理。

1948年11月22日,董必武签发了“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统/一货币的训令”。

1948年12月1日,董必武、薄一波签署华北人/民/政/府“金”字第四号布告:“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之需要,特商得山东省/政/府、陕甘宁、晋绥两边/区政/府同意,统/一华北、华东、西北三区货币。决定:一、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以原华北银行为总行。所有三行发行之货币,及其对外之一切债权债务,均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承受。”《人/民日报》在头版全文刊登了布告内容,并发表了《庆祝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短论。

(三)第一套人/民币诞生

票版设计 

自1947年10月组/建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起,第一套人/民币设计、制版工作就开始酝酿准备。

第一稿人/民币票版绘有毛/泽/东头像。设计完成后,于1947年底报请中/共/中/央审查,被毛/泽/东否定。根据毛/泽/东的意见,经过研究,最后董必武确定,以反映解放区工农业生产建设图景作为第一套人/民币票面图案的设计原则,并且票子正面、背面,除必要的阿拉伯数码外,一律用中文,不用英文,立即请晋察冀边区银行印制局根据这个原则,重新进行设计。

1948年8月初,首批人/民币样稿顺利完成。8月21日华北银行总行上报中/共/中/央“关于发行中国人/民银行券的补充意见”,对人/民币的发行比价、票版面额、发行时间、发行步骤、发行数量、印制计/划等问题都作了详细报/告,并附有5个品种、7种版别的人/民币设计样稿。此件经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圈阅批准。其中有:1元券(工农图)、5元券(帆船图)、10元券(火车站图)、50元券(水车、运输图)、100元券(有3种图案版别,即耕地图、火车站图、万寿山图)。此后,上述样稿立即送往各印制局制版印刷。

第一套人/民币的票版样稿由王益久、沈乃镛设计,票版的行名、券面文字由董必武题写。董必武的题字,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行名、面额大写数字及纪年等文字。字体为柳体楷书。

在第一套人/民币设计时,根据国内外纸币设计的惯例,往往把执/政/党领/袖或国/家元/首的头像作为券面主图,印在纸币上。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的同志们出于对毛/泽/东的崇敬之情,在设计第一套人/民币票版时,把毛/泽/东像作为主图绘制在人//民币上。当票版报请中/共/中/央审查时,被毛/泽/东主/席婉言拒绝。毛/泽/东说:“票子是政/府发行的,不是党发行的。我现在是党的主/席,不是政/府主/席,怎么能把我的像印在票子上,将来当了政/府主/席再说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在一次会/议休息时,已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南汉宸当面请示毛/泽/东:毛主/席现在已经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了,人/民币上可以印主/席像了吧!毛/泽/东主/席笑了笑回答道: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嘛是当上了,但当上政/府主/席也不能印。进城前开/会(指七届二中全会)已作了决/议,但有几条规定没有写进决议里面:一曰不作寿,作寿不会使人长寿,主要是把工作做好;二曰不送礼,至少党/内不要送;三曰少敬酒,一定场合可以;四曰少拍掌,不要禁止,出于群/众热情,也不泼冷水;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这是学生和先生的关系,应当如此。务必要保持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作风,制止歌功颂德,防止骄傲功臣自居的现象。因此,现在也不能印我的像。

不在人/民币上印领/袖像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打/破了在票版上印领/袖像的传统习惯,确/立了人/民币票版的图案设计以反映劳动生产建设和各族劳/动人/民形象为主的设计原则,这在新中/国建/立后陆续设计发行的第二、第三套人/民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也是在毛/泽/东生前,人/民币上未出现领/袖像的原因所在。

第一套人/民币印制  

首批发行的人/民币主要在河北境内的阜平、涉县、石家庄印制。钞版由石家庄直属印钞厂统/一制作,然后供给各地或翻制。

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筹建过程中,就对各解放区银行的印钞厂进行了改组:将晋察冀边区银行印制局改组为中国/人民银行第一印刷局(驻地阜平县);将晋冀鲁豫边区各印刷厂合编为第二印刷局(驻地涉县);将北海银行、华中银行各印钞厂合编为第三印刷局;将华北银行直属印钞厂确定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印刷厂(驻地石家庄)。上述印刷局组建后,立即投入第一套人/民币的印制。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印钞厂由晋冀印制分局和冀中印刷分局分别于1948年5月和8月进/驻石家庄市新华路康乐新村后合并组/建而成,开始称为华北银行直属印钞厂。该厂自进/驻石家庄后即停止了边币的印刷,后来直接改印人/民币。1948年10月国/民/党/军/队空/袭并进/攻石家庄,该厂奉命撤离石家庄到衡水备/战。后国/民/党/军队/被击/退,该厂又返回石家庄,并从康乐新村迁至石家庄西北郊柏林庄继续印制人/民币。1948年12月1日,该厂更名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印钞厂。

为了赶印负有历史重任的第一套人/民币,印制局的工/人昼夜不停地工作。在南峪村印刷,不巧赶上了连阴雨,土坯房不停漏雨,地上积水没过了脚面,工/人们赤脚站在水里干活。机器和印钞纸都怕雨淋,有人专门打着雨伞遮挡。雨淋地湿,不少人得了疾病,可是没有一个人肯离开岗位。领/导动员病号下去休息,人们说什么也不肯离开。

第一套人/民币是在设备落后、条件艰苦、材料缺乏的困难情况下印制的。为了防止或减少伪钞出现,也采取了一定的防伪措施,主要是在钞票图案中加印防伪暗记。在首套人/民币的62种版别中,绝大多数票券都设有暗记,这是当时的重要防伪手段。

第一套人/民币发行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遵照华北人/民/政/府的决/议,发出通告/:“本行于本年12月1日,发行50元、20元、10元3种钞券。”上午9时,首批人/民币在石家庄正式发行。

为了使第一套人/民币顺利发行,石家庄市的各个公营贸易公司和商店,事先都调拨来花色品种齐全的商品,让市场上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欢欣鼓舞的场面。

第一套人/民币刚刚印出,董必武就拿着几张样票来到***的办公室,***一见董老满脸笑容,便不失诙谐地说:“胡子老哥亲自前来,一定有喜讯相告啰!”董老将刚印出的人/民币双手呈递过去,说:“主/席,我们现在可以带着人/民币进/北京/城了!”***接过人民币,看了又看,兴奋地说:“人/民有了自己的武/装,有了自己的政/权,有了自己的土地,现在又有了自己的银行货币,这才真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哩!”

12月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上发表新华社的社论《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币》。社论说:“解/放区的货币统/一工作,与蒋/匪所谓的‘改/革币制’丝毫没有类似之点。蒋匪的所谓‘改/革币制’,目的是为实行更剧烈的通/货膨/胀,并以此来更残酷地掠/夺人/民。所以实行结果,不但物/价飞涨,民/怨沸腾,而且更加速了经济崩/溃。我们的货币统/一,是为了使我们的货币制/度更简单,更巩固;是为了更便利于物资交流和经济发展,完全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因此,可以预料新币的发行,必将促成各解/放区市场的更统/一,更繁荣……持有解/放区货币,任何人/民,他可以在任何时期,任何市场,充分获得他们所需的各种生活资料。我们既不需要限价,更不会发生抢/购,所以解/放区的币值物价,比国/民/党统/治区远为稳/定。”

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人/民日报》发表了该报记者夏景凡写的报道《新币发行的头一天——石家庄街头特写》。文章详细地描绘了当天人们拿到崭新的钞币时兴高采烈的情景。街/头巷/尾人人奔走相告,欢欣鼓舞地议论说:“这可快啦!你看到中国人/民银行的票子没有?快啦!快啦!全国快解/放啦!”人们带着充满胜利信心的微笑,议论着不久就有领/导全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了。报道中说,石家庄市银行早上一开门,就有人挤进去争着要看新币的样子,取款的人都要求给搭配一部分新币,营业员们忙得大有应接不暇之势。当人们拿到新币在手时,总是看了又看,看了又看,爱不释手。有一个人取得了新币往腰里一装之后,满面笑容地指着自己的口袋说:“看,这有多方便!”

第一套人/民币自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到1955年3月1日,国/务/院决/定收回第一套人/民币,发行第二套人/民币。从此,第一套人/民币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货币流通领域。

(参见《西柏坡与新中国》,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12月版;《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版;《开/国第一任央行/行长南汉宸》,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1月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13: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家庄城市发展史(修订稿)37

第二编 现代化中心城市崛起(1902——1949)

第二十一章 共和国奠基之城(4)

     第三节 新中国多项事业从石家庄起步(2)

二、新闻事业在这里发展

(一)《人/民日报》在石家庄创刊


早在1948年2月20日,***致电刘少奇,提议中/央工/委召/开/会/议,讨/论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合并等问题,其中包括成/立大/党/校、大/军/校、大/党/报。3月7日,中/共/中/央又致电中/央工/委:华北局成/立后,大/党/报应如延安《解/放日报》那样,由中/央负责,集中新/华社、《人/民日报》、《晋察冀日报》在一起,有充分条件办一个较好的报纸(参见《西柏坡与新中国》,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12月版792页。)

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晋察冀边区的《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人/民日报》合并,改为《人/民日报》,于1948年6月15日在石家庄市附近的平山里庄创刊。***为改刊的《人/民日报》重新题写了报头。改刊后的《人民/日报》,虽然是华北局机/关报,但中/央发布的一些公告性新闻、指导性文章直接送《人/民日报》发表。

合并后的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是张磐石,全报社100多人,每天出版对开四版一大张。这时,虽然两大解/放区连成了一片,环境相对安全了,但办报的条件仍然非常简陋,而《人/民日报》的发行量高达44000多份,报纸分布大致是:太行区42个县10462份,冀南区41个县8272份,太岳区26个县5773份,冀鲁豫区57个县3691份,北岳区28个县8532份,冀中区34个县2340份,平西区和冀热辽区17个县676份,石家庄市2190份,中/央和华北/局机/关2280份。(参见《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版28页。)

1948年8、9月间,为便利报纸的出版发行和投递,除继续在里庄印刷外,《人/民日报》印刷厂一部搬至石家庄市北焦村,利用纸型铸版印刷《人/民日报》。同时在石家庄市南大街设立《人/民日报》经理部,负责纸张和印刷器材的购置、报纸的发行等业务。

1949年1月,北平解/放后,《人/民日报》遂迁往北平出版,设在石家庄市的印刷厂和经理部也随之迁往北平。

(二)落户石家庄井陉矿区的新华广播电/台

ZY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是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47年3月29日由陕北迁至晋冀鲁豫解放区的涉县,1948年5月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后,又于5月23日在西柏坡附近开始播音。9月底,新华广播电/台编辑室仍在平山西柏坡附近,而播音室和发射机房则迁至石家庄市井陉矿区,播音室在天户村,发射机房设在距天户村很近的库隆峰,在此正式播音,直到1949年3月24日迁往北平。

当时,新华广/播电/台技术设备十分落后,发射功率只有三百瓦,远地收听非常困难。为配合飞速发展的政治、军事形势,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向国内外的传/播,中/共/中/央决/定在距西柏坡较近的地方新/建一座电/台,功率要大,发射面要广。1848年初春,经过实地勘察,新的台址选在井陉矿区天户村。

建设大型电/台,既需要大量的物资器材,又需要较高的技术。但是,井陉矿区长期受德国资本家和日伪统/治,此时刚解/放不久,并无这方面的基础。负责筹/建的同/志克服重重困难,攻/克了定向天线设计技术难关,依靠当地党/组/织和群/众的热情支/持、援助,解决了材料问题。之后,又冒着国/民/党飞/机低飞轰/炸,顶着盛夏的炎炎烈日,投入了紧张的天线塔设计工作和搭建工作。他们不顾一块块铁板晒得发烫,手割破了,皮烫脱了,日夜奋/战,为抢时间,吃饭都不离现场。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一座座铁塔耸立了起来。七座天线塔分别可以向欧洲、南京、上海方向播/发信/号。

为了进一步扩大发/射范围,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又在原有基础上选定天户村北100米远,东西走向新建了两座高达65米的大铁塔,定向向美/国方向传/播信/号。同时在天户村完成了电/的办/公、生活设施的建设任务。一座发射功率达3000瓦的广/播电/台,在最短的时间里完工并投入使用。

1948年9月下旬,在平山的陕北新华广/播电/台遇到了国/民/党飞/机的猛烈轰/炸。设在天户村的广/播电/台当晚就对外广/播。在整个三大战/役期间,及时把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传向四面八方。

当时编辑部设在平山的陈家峪,距矿区较远,为方便往库隆峰播音室送稿,翻山越岭架设了电话线,编辑部还专门配备了马匹。每天18点是个重要的时间,要想在18点前把稿子送到或用电话传到库隆峰播音室并非易事。往往是记者通宵达旦写好新闻稿件,经中/共/ZY领/导审阅后,骑马送稿,来不及的重要新闻就用电话传稿。

三大战/役期间,国/民/党/军/队分北线和南线与人/民解/放军/作/战。***同/志对辽沈战役进程进行分析后,亲自写下了评论《国/民/党/军/队北线总崩/溃在即》,由广/播电/台播发。这时,蒋介石不甘心失败,坐镇北平,命/令傅作义偷/袭石家庄。因我/军主/力都在远处作/战,石家庄实际是一座空/城。为对付敌人的进/攻,广/播电/台在***的直接领/导下,利用新闻武器进行了一场先声夺人的斗/争,从10月25日至31日,播发了***亲自撰写的《蒋傅匪/军妄图突/击石家庄》、《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匪/军进/扰》、《评蒋傅匪/军梦想偷/袭石家庄》的新闻稿,揭露了蒋傅/军“妄想以突/击石家庄,破坏人/民的生命财产”的阴谋,公布了偷/袭敌/军的兵/力配置,报道了“华北党/政/军各首/长正在号/召人/民动/员起来,配合解/放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敢于冒险的匪/军。”对进/犯之敌造成了极大的震慑。

1948年淮海战/役打/响。人/民解/放军前线部/队打电/报给中/央军/委,请新华社即向被解/放/军包围的黄伯韬第七兵/团进行劝降广/播。***立即批示:“请对黄伯韬兵团写劝降广播/,能每夜广/播一次,明日多播几次为好。”广/播电/台迅速按中/央指示播发了敦促黄伯韬兵/团放下武/器停止抵/抗的广播稿,反复多次广/播。在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中,/广播电/台又投入了瓦/解敌/军的广/播战中,先后播发了《人/民解放/军总/部向黄维兵/团的广/播讲话》、《刘伯承、陈毅两将/军向黄维兵/团的广/播讲话》、《人/民解/放军/总部再向黄维兵团的广/播讲话》、《人/民解/放军总/部给黄维兵/团的最后警告》、《刘伯承、陈毅/军给黄维的命令》等广播稿,连续、反复地向黄维兵/团展/开强大的政/治攻/势,起到了瓦/解敌/军、动/摇军/心的作用,许多国/民/党中下军/官和大批士/兵纷纷缴/械投/降。12月17日,又播出了***亲自撰写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使敌/军军/心大为动摇。

在送别1948年,迎接1949年,辞旧迎新的前夜,广/播电/台全文广/播了***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把革/命的最强音传向了大江南北。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新华广/播电/台抽出一部分人员随军进/入北/平,接/管了北平广/播电/台。2月14日,新华广/播电/台向全国播出了北平人/民庆祝解/放特别节目。3月23日,新华广/播电/台又向全国播发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公报。

1949年3月24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后改为北平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音,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完成了历史使/命。

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石家庄井陉矿区播出的五个多月里,正是中国革/命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时期,同时也是在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广/播通讯事业最辉煌的时期,建成的解/放区发射功率最大的广/播电/台,不仅/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还培养了大批管/理干/部,许多成为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全国广/播事业发展的主要领/导者和技术骨干。

留在矿区的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由于原有的设施完备,技术精良,成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第一转播台,直至1953年6月中/央台将人员设备全部迁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13: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中国青年》复刊

1948年春夏之交,**/中/央对青年工作做出了两项重要决策:筹/组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恢复《中国青年》杂志。建/团和复刊工作,由中/共中/央书/记任弼时同/志亲自领/导。

《中国青年》杂志创办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复刊工作从1948年8月份开始筹/备,曾参与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杨述、韦君宜夫妇被调来主持《中国青年》的复刊工作。办公地点在离西柏坡仅三四公里的夹峪村的一座四合院里,一间屋子住着杨述、韦君宜夫妇,其他年轻的编辑们都挤在另一间不过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这就是办/公室兼宿舍,他们都围坐在一张长方桌旁编稿子。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准备稿件。编辑部的同志都分摊了写稿任务,其余大部分稿件都是杨述、韦君宜亲自组/织来的。复刊的最初几期稿子在编辑部交稿后,由杨述步行带到西柏坡,请胡乔木审查。胡乔木对每篇稿件都仔细审查修改。

《中国青年》复刊时,***主/席重新题写了刊头。这个刊名题字一直用到 “文/革”开始前,毛主席又为《中国青年》题写了新的刊名。

***主/席的亲笔题词“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首发在《中国青年》复刊号上。当时,在***主/席题写了《中国青年》的新刊名后,编辑部还想请***主/席为《中国青年》杂志写篇文章,于是***主/席就写了“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题词代替,刊登在《中国青年》复刊的第一期上。此后这四句话不胫而走,响彻全/军,随着战/争的胜利,传/遍全/国。

《中国青年》杂志社复刊号,因为受当时印刷条件所限,又考虑到投递、携带方便,所以出的是十六开小本,70页,封面上半部是一张中国解放区青年代/表团在布拉格世界青年节上高/举***旗/帜的照片,中间是***题写的黑底反白字“中国青年”,下面是期号年份,标明“中国青年社出版”。在毛主席题词、朱老总短文后,是董必武手书的《中国青年发刊纪念》。胡愈之以及薛暮桥、田家英、于光远、温济泽、陈家康等党内的理论家、大秀才都为杂志撰写了文章。因为无法照相制版,更谈不上套色,许多题头、插图只好由美术家娄霜用木刻制作。

《中国青年》复刊后,共出了三期,为半月刊,每期发行达到5万份,受到各/级干/部和青/年读者的欢迎。1949年的第四期稿子已经编好,杂志迁/到/北京才印刷。虽然后来改为十六开本,但期号还是从复刊开始一直连续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3-29 17:30 , Processed in 0.086451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