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hengyi

[历史文化] 石家庄城市发展史(修订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9 10:25: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丰富的资料 建议置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19: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家庄城市发展史(修订稿)3

第一编(2)

古代城市的兴衰(公元前3000年-1901年)  

第二章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是中国城市全面走向政治化的重要时期。由于封建大一统国家的建立,行政体制逐步完善,行政区划的全面设立,使得几乎所有城市都与国家行政体制紧密联系起来。城市的发展受到其行政地位的制约。所以,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发展史,必须首先研究行政区域的发展变迁。如果忽视了这个问题,就失去了中国古代城市学的"根"。秦汉时期,是石家庄市的滹沱河流域城市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尤其是两汉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政区体制的不断完善,使这一地区城垣密布,郡国林立。

  从区域性政治中心来看,秦韩统治的15年间,这一地区的中心城市是桓山郡城东垣(今石家庄市郊区东古城一带),管辖着北岳恒山(今阜平县东北的神仙山)以南,方圆五百里的区域,领有城垣十余座。

  西汉王朝增设元氏县,作为恒山郡的治所,是这一地区唯一的政治中心。汉文帝刘恒即位后,为了避讳"恒字",改北岳恒山名常山,恒山郡改为常山郡。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分常山郡的真定(汉高帝十一年平定陈 叛乱后,改东垣为真定)等4县置真定国。从此,在这一地区内,出现了南北两个政治中心。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汉时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19: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节 秦朝的恒山郡及其城垣

  早在秦统一六国之前,秦王赢政就废除分封制,在其疆城内推行郡县制。公元前222年,秦国率先灭掉赵国之后,开始在赵国故地推行郡县制。对于这一时期的行政区划,在传统的旧地方志中,大多依照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等书之说,称"秦代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河北中西部地区在秦代属巨鹿郡,"汉三年(前204年),……以巨鹿郡北境置恒山郡。" 但是,从清代乾嘉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开始,近200年来,有大批学者陆续考证认为,秦朝事实上决非仅设置了36郡,而是在全国先设立了46郡 。其中不少学者认为,当时北岳恒山以南的地区属于恒山郡 。并提出了一系列令人折服的论据。比如《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记载: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赵王武臣 "使李良略常(恒)山"。不久,秦将王离围巨鹿,"(陈)余北收常(恒)山兵,得数万人"。足以说明,在秦二世之前,必定已经设有恒山郡,且拥有恒山郡的兵卒数万人。该传又记载:次年,楚汉大军破秦,乃"分赵,立张耳为常(恒)山王" 。《史记·张丞相(苍)列传》则进一步明确记载:"汉王三年(前205),陈余发南皮三县兵,与齐兵共袭常(恒)山守。" 既然有恒山守("守",又称"郡守",乃秦汉时期一郡之长官),必然就有恒山郡,可见唐代李吉甫所谓"汉三年,分巨鹿郡北境置恒山郡"之说,纯属主观臆断。

既然秦代已经设有恒山郡和恒山国,说明必然要有一座恒山郡城,也就是恒山郡的治所或恒山王张耳的王城。这座城垣无疑就是这一地区的中心城市。但是,对于这座恒山郡的政治中心,汉唐以来有关文献中却毫无记载,后世学者众说不一。有的学者认为秦代的恒山郡城应该在元氏(今元氏故城),也有的学者认为在东垣(今石家庄市区东古城)。林剑鸣先生在《秦史稿》中采取两说并存的办法,未加考证。而秦史专家马非白先生的《秦集史》和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地图集》却明确认定秦代恒山郡城在东垣。马、谭两位专家的论证甚有道理。按照《汉书·地理志》及后世史志的有关记载,东垣在秦代已经置有县,且在秦灭赵之前,就是一代名城,而元氏在秦代尚未置县,断不可能成为一郡之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19: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垣古城遗址

除了作为恒山郡城的东垣城之外,见诸史籍的恒山郡所辖县城大约有十余座,其中九门(今藁城九门村)、石邑(今鹿泉区南故邑村北)、南行唐(今行唐)、井陉(今井陉矿区天户村)、灵寿(今灵寿县故城村)、苦陉(今无极县)、下曲阳(今晋州西故城村)、宋子(今赵县宋城,一说属于巨鹿郡)等十座县城,分布在石家庄市境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19: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两汉时期的郡国与城市

一、西汉初的郡国与城市体系


  公元前202年,刘邦于垓下击败项羽,称帝于长安,建国号"汉",史称西汉。鉴于各地城垣在秦末战乱中损毁严重,所以刘邦立国之后的第二年(即前201年),冬十月,就诏令"天下县邑(皇后、公主所食之地为邑)各筑城"(《汉书٠高帝纪》卷一上。西汉以十月为岁首)。

  西汉王朝建国后的地方行政建置,一方面沿用秦代的郡县制,另一方面分封王侯,设立诸多侯国,郡、国并立。其地方行政为两级管理制,郡、王国为一级行政区划,县、侯国为二级行政区划。由于这种行政体制,决定了当时的城市也分为两个等级:一级为郡、国治所,是较大区域内郡、国的政治中心;第二级就是县城和侯国附郭,它们则是小区域内的政治中心。

  汉高帝时,石家庄市这一地区大部分县属于恒山郡,郡城元氏(今元氏县故城村)。北部的新市(今正定新城铺)、毋极(今无极县城西南新城村)及东部的深泽等县属于中山郡;而东南部的下曲阳(今晋州镇西)、敬武(今赵县东)、临平(今晋州镇东南部)、鄡 (今辛集市东北)等县属于巨鹿郡。汉高帝八年(前199),以巨鹿郡的宋子县(今赵县北缘宋城)封大将许应为宋子侯,食530户,功比列侯;以恒山郡的平棘(今赵州镇南)封大将林挚为侯(《汉书٠功臣表》中有“平棘侯林挚”) 。

由于强调城垣的建设,使得一些异姓诸侯势力膨胀。汉高帝十年(前197)九月,代国相、阳夏侯陈豨自立为代王,掠取赵、代之地,占据恒山郡的22座城垣叛乱,当时的赵相周昌上奏称:"恒山二十五城亡其二十二城。"(《汉书٠高帝纪》卷一下) 可见当时恒山郡管辖二十五个县城或侯国。次年,汉高帝亲自率领大军赴东垣,征伐陈豨部将,攻克东垣之后,改东垣名真定,取"真正安定"之意(《汉书٠地理志上》)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19: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考证,汉高帝时期的恒山郡二十五城如下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19: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常山城的兴衰

  公元前179年,平定诸吕叛乱之后,代王刘恒即位,史称汉文帝,为避"恒"字之讳,在改北岳恒山为"常山"的同时,改恒山郡为常山郡。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以后,采纳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把西汉初的大诸侯分为若干小诸侯,以消弱其势力。在河北中部,将赵国之地分封为赵、河间、广川、中山、常山、清河等六国,分别领有数县或20余个县,此后,又在王国中分封侯国,使诸侯的势力相互牵制,进一步消弱诸侯对中央政权的威胁。

  位于今元氏县故城村南的元氏故城,是两汉时期常山郡、常山国治所。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封皇子刘舜为常山王,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常山宪王刘舜薨,嗣王刘勃在服丧期间,不尽孝道,"私奸饮酒,博戏击筑,与女子载驰,环城过市,"并且欺负长兄,被罢黜王位,令其携家迁居房陵(今湖北房县),常山国随之复为郡(《汉书٠常山宪王传》)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19: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山郡故城遗址

两汉时期常山郡、常山国附郭--元氏城,初兴于战国,为战国时期赵国公子元之封邑。赵孝成王十一年(前255年)筑城郭。汉高帝三年(前204年)置县,为恒山郡治所。后改常山郡、常山国,均治于此。三国魏时,常山郡治迁真定。隋末,县治迁至槐水之阳,即今元氏城。该城于唐武德二年(619年)为窦建德部将刘黑达所破,现东西南部城垣尚存,逶迤连亘、若断若续,昔日雄姿依稀可辨。城呈正方形,围4.4公里,东墙残留最高处为3米,南墙6米,东门、南门遗址可寻。城墙坍塌后最宽处达23米,层层夯土,至今仍清晰可见。遗址内不断发现汉代陶器、瓦当、鬲足、豆颈等残片。据村民称还发现过不少青铜兵器、酒器等器物,1976年采集到汉代虎纹砖、几何纹方砖、"常山长贵"瓦当、云纹瓦、大型简状瓦等遗物多件。城中出土的其他文物多散失民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19: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山郡故城“常山长贵”瓦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19: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这座城市相关的是1991年5月在鹿泉区高庄砖场发现的常山王刘舜墓,该墓位于高庄村西海山岭东麓,原坟丘高约30米。因烧砖取土,坟丘被逐步削平,墓冢上部也遭到严重破坏。1992年10月至1994的3月进行了发掘,出土文物7000余件。随葬器物大多完好,发现汉代银器、铜器、铁器、陶器等文物78件。其中银盆、铜鼎、铜执炉、蘑菇形盖纽铜壶、带杵铜药臼等器物,时代特征明显,制作工艺精美,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其中有两件银盆外壁刻有"五官"字样,三凤钮铜鼎盖外刻有"食官鼎盖一重九斤十两廿九勺效见""卅年五"铭文。兽面透雕执炉口沿外壁刻有"廿九年效见"五字。出土的两种铜匜外壁刻有"常山二斗二斤十五两"字样。一件铜锺腹外刻有"常山食官锺容十斗重钧少斤"12字。这些重要的器物和铭文,说明了墓主的身份和地位。银盆铭"五官"为汉代后宫女官,帝王侍妾。汉文帝始置时规定,从昭仪起分十四等,五官位于十二等,禄秩相当于三百石官。铜鼎、铜锤上的刻铭"食官"为汉代职官名,掌管帝王、后妃、太子膳食。



西汉常山王墓出土银盆


两汉时期诸侯王国的官吏除太傅、丞相由中央派遣外,余皆自置。五官、食官即由王国自行任免。按汉制,西汉早中期诸侯王均使用自己的纪年。器物铭文中的"廿九年"、"卅年"为常山国王纪手。依《汉书٠诸侯王表》载:常山王在位29年以上者唯刘舜一人。由此可以确定该墓墓主是刘舜无疑。刘舜,汉景帝刘启之子,武帝之弟,《史记》、《汉书》皆有传。《史记٠王宗世家》载:"舜最亲,景帝少子。骄怠多淫,数犯禁,上常宽释之。立三十二年卒,太子勃代立为王"。

刘舜作为西汉第一代常山王,其墓葬规模宏大,随葬品奢华富丽。通过这座墓葬,可以看出刘舜当年骄奢淫逸的生活。他的墓葬的发掘,对研究西汉时期丧葬礼仪和常山国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19: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engyi 于 2018-3-19 19:26 编辑

三、真定国的兴衰与城市格局的调整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罢黜刘勃王位,一年后,汉武帝念与常山宪王刘舜的兄弟之情,析常山郡的真定、绵曼、藁城、肥垒(今藁城城子村)四县,封刘舜的另一个儿子刘平为真定王,食三万户,真定国都城为真定(东垣)。从此,在石家庄市这一区域,并列着常山郡和真定国两个一级政区,并由此形成了两个并列的中心城市--元氏城和真定城。

真定城位于滹沱河南岸现石家庄市区东古城一带。原是战国时期中山国重要城邑--东恒,秦置东垣县,并置恒山郡于此,秦末曾封张耳为恒山王,都于此,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亲率大军平定叛乱,遂改名为真定,取"真正安定"之意。东汉初废真定国,改属常山郡。三国魏时将常山郡治从元氏迁于真定。经两晋时期扩建,成为河北中西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垣规模达到鼎盛时期,成为方圆数百里内的名城。东晋末、北魏初的公元398年,魏道武帝将常山郡迁治于安乐垒(今正定)。

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封赵顷王之子刘说为乐阳侯,封刘广汉为桑中侯,乐阳(今井陉北部)、桑中(今鹿泉北新城)两县遂成为侯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19: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engyi 于 2018-3-19 21:57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19: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东汉城市格局的变化

  王莽篡汉以后,逐步废除了一些西汉的王国、侯国,常山郡辖区内的乐阳、桑中等侯国被废,其城邑也随之废毁。

  东汉时期,基本沿袭了西汉的郡、国建置,但在河北中西部地区,由于某些郡国的省置废合,城垣的数量也略有减少。建武二年(公元26年)真定王刘扬听信巫士的妖言,与绵曼县山区的叛军预谋共同谋反,事泄,被汉将耿纯诛杀。同年,刘秀看在皇后郭圣通的面子上,念刘扬谋反未成,又封刘扬之子刘得为真定王,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随着郭圣通的逐渐失宠,乃贬真定王为真定侯,以原真定国属县归常山郡,真定城降为侯国城邑 (《后汉书٠光武帝纪》卷一),失去了四县政治中心的地位,同时废除绵曼县。从此,元氏城再度成为这一地区内唯一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刘秀在逐步废除西汉一些贵族爵位的同时,分封自己的子孙亲属为诸侯王,重新设立若干王国、侯国。

建武十七年(公元39年)废郭圣通皇后,贬为中山太后,封王子辅(郭圣通所生小儿子)为中山王,并以常山郡归中山国,使常山郡城元氏的政治地位有所下降。

  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六月,中山王辅徒封沛王,郭圣通贬为沛太后。常山郡复属冀州刺史部。

  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封皇子刘昞为常山王。建初四年(公元79年),徒常山王刘昞为淮阳王,常山复为郡。永元二年(公元90年)封淮阳王昞之少子刘侧为常山王,常山复为国。从此,常山国一直沿袭到东汉末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19: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汉时期城市概况简表



五、东汉坞堡的兴衰

  东汉时期,除了随行政区划设置而形成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性质的城垣之外,从公元二世纪初开始,随着北方少数民族对河北中西部地区的频繁侵扰,东汉王朝开始筑造一系列具有军事防御性质的城垣--坞堠。《后汉书٠安帝纪》记载:永初五年(公元111年)先零羌人攻河东(今山西东部),安帝诏常山、中山各郡国筑坞堠616处,今石家庄境内即有藁城之柏肆坞、井陉董卓垒(今娘子关)、赵县千万垒(今赵县南一里)、新乐义台坞(今伏羲台)等坞堡。这种筑造坞堡、堠墩用于御敌的工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晋十六国时期,就效仿了东汉时期的这种方式,在河北各地建造了数十座类似的坞堡。

  由于年代久远,汉晋时期的坞堠墩堡,大都在后世的战争和农耕中被毁,历代史籍也很少记载这些坞堡的规模、建筑形式及屯兵情况,这为我们研究汉晋时期的坞堡增加了不少困难。但值得庆幸的是,在现存在的一些汉代墓葬中保留的一系列壁画、出土的陶楼模型等,为研究当时的坞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976年在无极县南驰阳一座东汉墓出土的绿釉陶楼,是河北省境内出土的一系列陶楼中规模最大、造型最豪华、结构最复杂、装饰最华丽的代表作(《河北省出土文物选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158页) 。墓葬中明器的设计,来自于对现实社会实物的感悟,反过来,历代明器,都是当时社会现实事物在丧葬领域的反映。我们今天可以从这座陶楼,推测出当年各地城垣中高大望楼建筑的模式和各地坞堡中了望楼、箭楼的建筑形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19: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极南驰阳汉墓五层陶楼



 1971年,在临近石家庄市深泽县的河北省安平县逮家庄一座东汉墓中发现的城恒、庄园建筑图,不仅形象地说明了河北省各地出土的一系列东汉陶楼在当时城垣建筑中的作用,而且有力地说明了当时的坞堠在战争中的防御作用。

  这幅"建筑图",既有城垣内部的街道,又有豪华地主庄园的房舍,房屋栉比,层层进深,在靠近围墙的一处院落中,矗立着一座高大的望楼,望楼中还放置着报警用的鼓(《河北省出土文物选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53页) 。这充分说明,在东汉后期频繁的战争中,坞堠和城垣建筑中,望楼在观察敌情和战争报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3-29 00:12 , Processed in 0.08790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