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7514|回复: 27

* 成都、四川系列(多坛、多吧联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9 1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吞噬帝国 于 2017-10-19 19:04 编辑


发个如成都的世界之最之类,总有些人直接一张嘴否认(不会稍微动手查证一下?……), 又把在下炸出来了(其实是找个借口发帖子)。~ 给自己找点事做,再发发成都、四川(文化、自然地理等)的总结,这是个人的一点兴趣。

其实这帖我之前在本版发过(一个简版毛坯版)。 现在我把语言再优化一下,并查询了更多资料,希望能更正式完整一点。~ 且每篇文附上在下的博客链接。= =

这些不求每个中国人看,但我认为每个四川人倒是都该看看。~ 很多自己的优势,因为从小被带太多节奏,缺少思考,其实并不了解。 决定以后不用再隐藏含蓄,从今起多坛多吧联发,如果你领悟并认可,以后(网上任何地方)需给人上课时请随便转发。~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17: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吞噬帝国 于 2018-8-5 21:43 编辑


四川、成都系列之一


导读


        本系列博文,将最简要、精准地概括四川、成都。


        1、2条是地理相关,3、4条是资源相关。然后开始对文化方面进行概括:用2条概括了四川、用4条概括了成都,接着2条是对四川、成都文化的一些总结。最后2条“番外篇”,是之前总结出的川、蜀文化的结论中蕴含着哪些“推论”和一个“段子”。


        本系列的思想,是我早在十几年前就形成的,现在不过拿出来重新写一下。川、蜀这“地域”的特别之处到底何在?随着博文的展开自会明白。虽然孔子有“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二句话(意即:执着地域的是小人),但我为什么还是要谈“地域”、且只谈这特定“地域”,后文中也会解释。



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8f34d20102x5ir.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17: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吞噬帝国 于 2018-8-5 21:44 编辑


四川、成都系列之一

中国真正的地理中心

       中国的领土和领海:

       东起东经135°05′,西至东经73°40′。    北起北纬53°33′,南至北纬4°53′。

       成都市介于东经102°54′—104°53′之间,刚好处于东西的中央。

       成都市介于北纬30°05′—31°26′之间,也很接近南北的中央①。

       成都是真正位于中国地理中心的城市。

       以往大家常常听说“西安”是中国的“中心”、或XX是中国的“中心”……这些都是主观的“感觉”而已。(它们从来不列经纬度。)

       以领土+领海来看,成都是地理中心。现在有最南的领土永暑岛(北纬9°37′),所以以“领土”来看的地理中心也是成都。(事实上,领土的定义本来就包含领海。)不管是领土、还是领土+领海,地理中心都是成都。


① 以“领海”来看,成都似乎没有很准确地处在南北中心,稍有偏离。说两点: 一、所谓的领海“最南”纬度,只是名义上,目前本来就没有实际控制到那里。以实际控制的(永暑岛)纬度来说,南北中心就相当准确了。 二、成都市的经纬度范围,只是以目前区划,成都的区划还会不断地调整扩张(成都的本质属性就是“吞”,后会说明)。所以最后,不管怎样中国“心”都在成都。


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8f34d20102x5it.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18: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吞噬帝国 于 2018-8-5 21:44 编辑

四川、成都系列之一


底气和靠山


        有一种城市,可以叫“靠山型”城市。它们通常自身有个核心城市平台,背靠大小不一的山。这类城市大大小小有很多,大的比如北京就是典型(西面北面靠山),小的更是数不胜数。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有“靠山”、“底气”这一对概念:因为有靠山,所以有底气;靠山愈大,底气愈足。这对思想的意义不仅在于文化和抽象,事实上,其最原始的来源就是自然。

       对这类城市,我们可根据其所“靠”的山的体量,来衡量其“底气”的强弱(当然无法准确“计算”,只可大概对比)。其实,“靠山愈大,底气愈足”的规律,以现代理念也能解释,也就是所谓“边际效应”、”区位优势“等。“靠山”越大,区位优势就越强、边际效应就越强。

       这样看来,(以现今版图)北京确实是北方“底气”的重心所在。所以北京并非如有些人所说,是完全靠政策的城市。就算完全自然市场决定、没有任何政策介入,北京最后仍会是北方老大。

       再来看成都,成都靠的“山”有多大?……根据上篇文的经纬度数据,成都几乎靠了“半个中国”。在成都的位置作一条经线,经线以西几乎还有一半国土面积,而这半国土几乎都是高原、高山、沙漠、戈壁、……,已经没有什么好的城市平台。反过来说,在中国西边一半的国土中,只有成都这一个好的城市平台!在世界上有靠山的成千上万城市里,成都就是上帝。成都是个超级加强版的北京,这种底气已难以用语言形容,逆天出天际,就是把京沪穗打包起来也远填不满……

       所以我很多年前讲了个比喻:人人指着引线上跳动的火苗说“看,这是成都”,结果到最后,才发现后面那个火药桶才是成都。成都的真正面目尚待展现,你以为成都是小家碧玉?其实那是假象、是觉醒之前的掩饰。

       当然,你可能说所谓“靠山、底气”这些东西不科学,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不科学”。但我要告诉你,这些传统核心思想理念,就是最后的“科学”。西哲是阶段的正确,中哲是终极的正确,世界最后会回归中哲。


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8f34d20102x5k8.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18: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吞噬帝国 于 2018-8-5 21:43 编辑


四川、成都系列之一





      世上资源,以水为首。如果最终要释放能量,那么首先就要问:水资源够吗?毕竟“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水。

      看看成都背靠的四川的水资源,四川是中国的“水塔”,如果四川都没水了,那中国……从地形上看,川西高山高原阻拦季风,在盆地-高原边缘形成一较稳定的降雨带,所以诞出岷江、雅砻江、大渡河、沱江等一系列江河;而独特的高原-盆地数千米垂直落差,造就了独霸天下的水力资源。

水资源总量


       全国的水资源总量是28000亿立方米,四川的水资源总量是3489.7亿立方米。四川占全国的12.5%,即1/8,全国第“那个那个”。其实水资源可以很大程度上决定人口分布。而目前四川的人口(8200万)只占全国(13.7亿)的6%!和12.5%差很远,还不到一半……整个四川的人均水资源是全国的2倍多,所以四川人口其实并不“多”,潜力还很大。

       四川的水资源总量最多,水灾却相对少。尤其成都平原周边,水多不涝。水灾相对少的原因:一是四川是千河之省,江河多而不大;二是没有多少来自上游的积累,四川自己就是上水;三是都江堰,以及现代新建的水坝等。有些省大江大河,水灾较多,但其水资源总量却又远不如四川。(江面宽的省,外行凭感觉会以为其水总量很多,但查查资料你会惊讶。)一优一劣,对比明显。

       专门强调一个文化意义。众所周知,四川的省会和招牌是成都,而成都水文化的代表是两条细小蜿蜒的锦江。所以就是:四川水资源总量明明是全国第一、且远超第二的省,却以两条细小蜿蜒的“锦江”来展示和标志自己——这叫做“以小见大”,是最高境界。它体现了深刻的中哲智慧,包含着宇宙至玄至妙之理。

       跨省的调水工程,今后是不太可能再进行了。但省内调水是可以的,川西的几十座大坝围出了那么多大水库,难道未来不能进行一些省内调水?这从长远看是必然。此外,新建水库、在某些领域循环用水(如洗车、景观用水等),还能增加水资源总量。


① 先讲“成都市”的发展,讲水资源时又讲“四川”。两点:一、如上最后一段,可省内调水。四川水最多的在川西三州,只可能调到成都。二、四川最后会叫“成都”。成都的本质属性是永远不断地吞、扩张,在全国(乃至世界)仅此一家,后会解释。
② 国家政策也会支持。因为现政策是不要遍地摊大饼、建大城,而是引导人口向重点区域集中。国家划出的四川“重点区域”主要就是成都及周边。


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8f34d20102x5l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18: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吞噬帝国 于 2018-8-6 12:42 编辑

四川、成都系列之一

能源

        资源类只讲两大头:水和能源,其它都是小节。能源从可再生和不可再生两方面分别陈述:

可再生    水力

        全国的水力资源可开发总量是5.42亿千瓦,四川的水力资源可开发总量是1.5亿千瓦。什么概念?四川占了全国的27.68%,也就是1/4强。绝对的水力第一超级大省。

不可再生    天然气

        整个四川盆地下是一个天然气海,地质总储量约7.5万亿立方米,且可能随着持续勘探不断增加。整个中国的天然气地质总储量约55万亿立方米,其中陆地约38万亿立方米。四川已探明的天燃气储量居全国第一(2017年数据,网上到处可查到)。且目前产量居全国第一,占全国20%。

       其中仅达州一地级市的储量就在7000亿立方米以上;安岳气田储量在4400亿立方米以上;普光气田探明储量5000-5500亿立方米;新的涪陵页岩气田世界第二大,总储量8000多亿立方米;……

       ……

       四川的可再生能源以水力为主、不可再生能源以天然气为主,这两项都是全国第一。——不管是可再生还是不可再生,四川都是一等一的能源超级大省。


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8f34d20102x5m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18: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吞噬帝国 于 2018-8-12 19:02 编辑


四川、成都系列之一

中国的中国

        如何最简要地概括四川?最简单的概括:四川是“中国的中国”。如果中国是世界,那四川就是中国。中国在世界上有什么特色,四川在中国就更有什么特色。“中国的中国”,它同时概括了地理和文化两方面;它不是纯粹“好”的意涵也不是“坏”的意涵,而是同时包含好坏二方面,一半好一半坏;其意义蕴含千言万语……

        中国在世界人多,四川在中国人多;中国地理在世界相对封闭,四川地理在中国更封闭;中国人在世界个子算小,四川人在中国个子算小;中国美食享誉世界,四川美食享誉中国;中国人在世界爱内斗,四川人在中国更爱内斗;中国各方面有很大的两极性,四川各方面有更大的两极性;中国人的小宇宙较强大,四川人的小宇宙在中国更强大;中国人故乡情节较重,四川人故乡情节更重;……

        如上,可以写出几万条。总之,只要是“中国在世界__”、“中国人在世界__”这类概括,不假思索地套在四川头上:“四川在中国__”,99%不错!

        顺便一提,有些别的地方也说它们是“中国的中国”,这里我很简单地随便拿一个反驳。比如河南说他们是中国的中国。河南地理封闭?河南菜是中国最著名几种美食之一?……还可以问很多。也就占着人多了吧。

        “中国的中国”有诸多具体意涵,而如果一言蔽之,说明了什么?它表示:四川是一个异质化的地方。打个比方,就像中国是一个鸡蛋,而四川是蛋黄,它和其它蛋白部分是异质的,能量不在同一“等级”。这就是中国的结构!用我的话说,四川是中国的丹田,是潜在中能量最大的地方。(只是目前这能量还处在沉睡中、还没有唤醒而已。)

        在“经济”上,如果说中国正逐渐成长为世界领头羊,对四川,我也坚信是这样,并且很多年前就坚信。(很多人可能想:一个内陆省,怎么可能超过沿海省?……打什么时候起形成了沿海理当更强的观点?到最后你会发现和那关系并不大。内陆,要看内陆哪里,四川另当别论。)目前中国所具有的梯度结构“沿海-中部-西部”,只是还处在很不成熟时期的状态,这不是中国真正该有的结构。我们的世界观还会经历很大调整,最终会达到一种“成熟”的结构,那时的中国才叫中国。

        四川是中国的中国、是中国的丹田,潜在中能量最大的地方,底气最足的地方,如果说这些有点“玄”,前博文所述四川水资源、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三项第一,这些总明白好理解。以前有些名人、有识之士说过“四川是中国的首省”。首省,意即最重要的省、王者之省。四川的经济最终XX,并不是破天荒,而是“复归”到以前的位置而已(查查历史就知道了),就像中国复归到以前在世界上的位置一样。


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8f34d20102x5nc.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18: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吞噬帝国 于 2018-8-6 13:06 编辑

四川、成都系列之一

“开”的文化

       先来看四川的地理,四川地理封闭,四面都是山。那么四川的文化也是封闭的吗?

       其实,世上一切东西都需要反向思维,正所谓“反者道之动”。愈闭塞愈思开通,四川的文化及思想观念并不落后封闭,相反,比大多数地区更勇于开放、敢于创新。四川文化可概括为”似闭实开“,(地理)表面是闭,(文化)本质则是开。

       以成都为例,成都是四川这盆地中的又一个“盆中之盆”(西边是龙门山带、东边是龙泉山带、南北都有丘陵),而成都很多方面的文化却是全国最开放最前卫的。很多的“软件”、思想、文化,成都都是全国最早接受吸收的,比上海北京还早。(外地人惊奇地睁大了眼睛:什么,比上海北京还早?……你不知道的东西多了去了。不仅早,有些还早了不止一点点。)中国各地的经济发达程度和文化发达程度,其实并无一致的线性对应关系。就像在经济上,成都是后发的;但在文化上,其它地方是后发的。以为四川文化封闭的,一定没到过成都,在成都细致入微地生活和观察一段时间,自然会知道。

       事实上从古至今,川人都是敢为天下先的,四川(尤其蜀地)有很多的“最先”、“第一”。比如,古代:开创以成都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最早把中国的名称“China”传到西方;世界最早开发和利用天然气;世界第一本方言词典;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世界最早的纸币;……等等。近现代:发起保路运动(引发后面一系列运动);最早摘下“人民公社”之牌恢复政府建制;新中国第一支股票;新中国第一家典当商行;新中国第一个生产资料广告;新中国第一支显像管;新中国第一次双创指数的发布;……等等。大量事实例证,不胜枚举。

       “开”的文化——这是了解四川文化的第一课。


① 将在《四川、成都系列之二》中解析“盆地意识”。
② 目前并未完全确认,但已得到国内外大部分专家的认同。


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8f34d20102x5ok.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18: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吞噬帝国 于 2018-8-7 19:46 编辑

四川、成都系列之一

太极之城

        中国有两种城市,一种是成都,一种是其它城市。成都是一个练太极的城市。

        其它的城市节奏相对“快”,而成都相对“慢”;其它的城市相对“猛”,而成都相对“缓”;其它的城市相对“浮躁”,而成都相对“沉静”;其它的城市相对“粗放”,而成都相对“精致”;……从本质来说,其它的城市相对“外X中X”,而成都则反过来。成都的宏观特质是润物细无声,绵绵密密发力,似慢实快,永不止息。看着感觉它很“慢”,但其实它很快,这是一种很神奇的现象,也无法被模仿。

        “似慢实快”来自“太极拳”。——而太极的本义:“太”,即大;“极”,即穷尽、极致。“太极”本义是“无穷大”,也引申为万物的本原,一切变化的源泉。太极如如不动,包含所有,而又运转永不停息。上一段从表面、浅层阐述了成都各方面现象和“太极”的形似,而“太极”的本义所蕴含的每一深层特质,也都深刻贴合成都的特质。比如:蜀文化的八大特征①,体现了“源泉”;成都的城市名(都成)②,体现了包容万物;唯一几千年中心城址从未变动③,体现了如如不动;城市格局为圆,一圈圈永无止境,体现了无穷大;……等等。

        后面几篇文会一起论述,成都城市文化的本质,其实就是太极的本义“无穷”、“万有”、“源泉”……。那么,既然成都是个“太极城市”,本性无心而又唯我独尊,又怎么会主动和任何一个城市“比”?又怎能够和世界上任何城市被划为同一“等级”、“类型”?又怎应该被当成一个“正常城市”,拿来参与种种排名、列表?……重申,并更强调:世界上有二种城市,一种是成都,一种是其它城市。成都不应和世上任何一个城市并列或作比较,因为它们不在同一“次元”④。

        如果你深刻了解太极的本义,就会知道“太极之城”这理念蕴含着什么,将会导致哪些“结果”:成都永远不会熄火;不管怎样,都会笑到最后,而这和名相无关⑤;最终会一手遮天,而且这“压倒性”将以你想像不到的程度和方式。……如果认为我在胡诌,可以在以后的时间中慢慢见证。


① 见《回归“太极”》的“源泉”段。
② 在《自由之城》的第3段阐释了成都城名的真实含义。
③ 见《四川、成都系列二》:《几千年未变中心城址》
④ 在《番外篇二》中生动地强调了这一点。
⑤ 中国人现在大多浮躁,自作聪明,执于名相,他们不相信有些东西。等有一天见证了本文说的“结果”,其世界观会崩塌,然后重新建立真正的世界观。


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8f34d20102x5pz.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18: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吞噬帝国 于 2018-8-7 19:44 编辑

四川、成都系列之一

圆融之城

        成都的宏观文化特质,体现在城市格局,就是“圆”。成都是中国最圆的城市,一环又一环、一圈又一圈。到现在已建、在建的环线比北京还多:内环、1环、2环、2.5环、3环、3.5环、4环、5环、第2绕城、第3绕城、……(虽目前建成区比北京小,但骨架早已不比北京小了。)如果说北京、西安是“方”,那么成都就是“圆”——圆是完美究极。

        城市格局,首要指老城区(新城区不过是老城区的延续)。强调“城市格局”的意义何在?——因为它是“活化石”,是城市文化之“根”。在考察“文化之源”时,有的时候不需要去挖古董、查古籍,有一种东西从城市最早的始建之初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就是城市格局。

        有人说,这(圆形)不是“没特色”?其它城市要么是方形、长形,要么海湾、大江或大湖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形状。我想说首先,你的城市有特色,这很好。然后请思考一个问题:假设有一个吞噬万物、包容万物、统领万物的终极之城、上帝之城,这个城市会是什么样?会是方的?长的?海岸线围成了特别形状的?……答案不难想到:如果真有这样一个终极首善城市,其形态一定不是种种有“特色”的,而一定是圆融没特色的——万城之首一定是圆的!这种城市不用多,一个就够了;而因为只有一个,这个“没特色”就成了最大的特色。圆是完美的究极形态,别的城市有特色形状,所以做不了吸收一切的首善之城。

        就连“成都”这城名也体现了最普适、最无限的范畴。而不像其它城名、地名都有一个具体的范畴:如“东南西北”、“海津港”、“X州”、阴阳天地长短、山岛沙圳庄之类。成都二字,没有东南西北的范畴、没有阴阳的范畴、没有天地的范畴、没有海陆的范畴、没有任何具体地域的范畴……甚至没有任何具体意义的范畴。它是唯一一个没有“具体范畴”的城市名,这也是冥冥中和城市文化的暗合。


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8f34d20102x5s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18: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吞噬帝国 于 2018-8-12 19:02 编辑


四川、成都系列之一

自由之城

       成都文化历来崇尚自由、崇尚幻想,自古如此;甚至“时尚”这基因也可追溯到几千年前,有很多研究。成都文化中的自由开放,是骨子里的自由开放,是血液里的自由开放。在很多当代自由或时尚文化的表达中,如果懂得观察,会发现成都人是真有那“血液”,而中国人其它则大多偏向于形式的模仿,但骨子里相对缺少血液(只在最宏观的视角,当然无法代表个体)。我的感觉是:因为这些年的开放,中国人普遍有一种“摆脱”感,尽力想“做得”、“表现出”自由开放,但其实缺乏那种血液和积淀,所以形式有余、灵魂不足;而成都人只是把之前几千年的血液找回来了,那个血液一直都在,那种传统太强烈,短短几十年的文化封锁根本洗不掉……

       因为这文化特质,所以如果要搞文创,成都的先天文化条件是最好的。但目前国内有一种错配:先天条件不够好的地方占有最多的资金和设施,而先天文化条件相对好的地方却缺资金。现在要提升软实力,成都的价值会慢慢一点点被发现。我相信中国文创最后的重心会迁移到成都,但这需要较长的时间。文创这东西最需要的就是文化环境和积淀,如果光有资金、缺乏血液和积淀,那么做出的东西就会只有技术空壳,或是连技术空壳都没有、只有一堆“明星”在里面,成为垃圾文创,就像现今中国大部分文创。

       继续“城市名”的话题,我在上篇博文预伏没有说的:成都城名的真实含义,其实是倒过来“都成”①!为什么是倒过来?因为顺者凡、逆者仙。成都本来就是“仙道之城”②、“逆之城”③。“都成”,就是什么都可以,怎么样都可以④,所以成都本性就是个自由之城。

       成都文化中自由、开放、时尚、幻想、随性的本质,是延续几千年的传统,是深厚的基因和浓稠的血液,成都一直就这样。自由之城、时尚之城、开放之城、幻想之城、休闲之城……的头衔都可加于成都,这里就以一个(我认为最有代表性的)“自由之城”来涵盖了。在中国重形式、轻灵魂的当今大环境,这是值得深入研究、挖掘的一股“小清流”。


① 《史记》“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都”,并非“成都市”。把它当“成都”,是长久以来的误传。原文所述的都,应为今天陕西省宝鸡市(或周边)。

② 成都是道学和仙学的大本营。《回归“太极”》“蜀文化的八大特征”,另见《小确幸文化》

③ 成都的现象特质永远和绝大多数城市相反。《太极之城》中已有阐述,另在《小确幸文化》《逆之城》中有解读。

孔子虽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但我仍要谈“地域”,这就是原因所在。世上居然有“地名”叫做“全部都有,一切都行”……因此,我定义成都是世界唯一“不是地域的地域”。



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8f34d20102x5tr.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18: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吞噬帝国 于 2018-8-12 19:04 编辑


四川、成都系列之一

包容与无心

       成都文化的另一大特点是包容。包容的原因一是因为成都自古就是移民城市,历史上有多次移民,其中大的就有八次;二是地理、气候环境的影响,地理位置兼容南北,气候形态范畴多样(成都平原是海洋性气候,西边是高山,兼具海洋与高山的环境);三是自身的文化传统,前《“开”的文化》、《圆融之城》等文都是佐证,一个自身文化开放、格局圆融的城市不可能不包容。

       成都还有个纵贯始终的文化,就是心不在焉。乍一听可能以为这是贬义词。心不在焉,换种说法是“无心”。如果你读过一些经典典籍,就可能知道这未必是缺点,反而是种最大的优点。“无心”是啥意思?举个例子:哪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也很淡然,不以为然。也许你会反驳说你知道一些成都人就很爱“吹”(比如本系列文就没有“无心”),但我要说,在整个城市的宏观上,成都还是最接近这一点的。

       明明取得了很好很大的成就,但自己不以为然、平淡处之——这是一种最大的优点。《金刚经》说:布施,但没有布施心。这道理可推及一切方面:销售,但没有销售心,不售而售;霸主,但没有称霸心,不霸而霸;明明是最美的美女,自己不觉得、不知道;明明很聪明,却把自己摆得低,很空卑;明明是最好的,却觉得自己很普通;……

        以成都来说,比如成都已有的“世界之最”,这里仅举“尺度”相关类:世界最长的城市中轴线,全线长达150公里;世界最多的城市环线,已建在建共10环;世界第一大单体建筑,单体建面176万平方米;世界落差最大的大城市,落差5005米;世界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1275平方公里;……。成都已取得了这些成就,但你之前有听过成都宣传要做“世界最大”、“世界最多”之类吗?我赌你没听过这类宣传。相反,很多城市雄心勃勃地宣传要做“世界XX中心”、“世界XX”、“世界最X”之类。其实道家早讲了这个道理:不自大,故能成其大;不自高,故能成其高。再问,上述(尺度)世界之最,普通“成都人”大多知晓吗?知晓的小部分常挂口中吗,会因此洋洋自得、到处张扬吗?……换其它地方会怎样?——其实这是成都很重要的文化:对什么都比较淡然、比较心不在焉,不会打鸡血般执迷于自己的“成就”。

       我不否认成都也有吹牛的特质。应该说,成都是吹牛与“无心”这两种特质同时存在(最大和最小是一回事,无心和吹牛极致是一回事)。如前文所述,对四川一句话概括是“中国的中国”。中国人是否有吹牛的特质?如果有,那四川、成都就更有。


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8f34d20102x5ud.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18: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吞噬帝国 于 2018-8-12 23:13 编辑


四川、成都系列之一

文化,总结一波

       下面来对四川和成都文化的主要方面总结一波。我可先做个这样的概括: (几乎)凡是代表成都、代表四川文化核心的,也就代表中华文化,并且代表中华文化的核心!

       开始,一波流:

       成都是个太极之城,太极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太阳神鸟是成都文化遗产的标志,太阳神鸟是中国文化遗产唯一的官方标志。

       熊猫是成都和四川的标志①,熊猫是中国的标志。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标志。

       成都是美食之城,四川是美食之省,中华文化“民以食为天”。

       成都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最早把今天中国的西方名(China)传到西方。

       丝绸最早的主要原产地(商周时期)是四川,丝绸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

       茶文化的摇篮之一(距今3000多年前)是四川,至今成都仍有最多的茶馆,茶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

       成都是麻城,四川是麻省,麻将是中国的国粹。

       成都文化最包容,包容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传统上一直是,“和”文化是其近似表达)。也是普世价值。

       成都是中国的自由之城,自由是普世价值。(也是中华文化最原始的核!)

       中华文明兴于水,四川的水资源全国第一。

       …………

       (几乎)代表成都、代表四川文化核心的,也就代表中华文化,而且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这很不可思议吗?如前所述,一句话概括:四川是“中国的中国”(而成都是“中国的中国的中国”)。所以,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都是天经地义。

       请思考一下,其它地区的核心文化是什么?能否代表中华文化的核心?(也许它们中的大部分只代表某“地区”,但不代表“中国”……)


① 世界最大的熊猫栖息地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其中小部分在成都市境内。四川的熊猫无棕色种群等,仅有纯黑白,所以可算“正”种群。



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8f34d20102x5w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18: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吞噬帝国 于 2018-8-12 23:16 编辑


四川、成都系列之一

回归“太极”

       回顾一下成都文化的主要关键词:太极、圆融、包容、自由、开放、无心——它们互相佐证,是个统一的有机体,是统一的核心内涵的不同外化表现。其中“太极”是诸关键词之首,它统领其它的关键词。

       一个词概括成都,就是太极。

       真正能代表“太极”的图像并非人们熟知的阴阳鱼图(其实阴阳鱼图应叫“两仪图”),如果太极能“作画”,相对最接近的也只能是一个灰色的圆。太极的本义,以最通俗简单的语言可以说是:无穷、无穷大、源泉、终极。

       无穷。就是万般元素、一切现象。成都包容一切,吸收一切,像个黑洞一样:所有国家的、好的坏的、暴力的柔情的、高雅的低俗的……见者就收。世上最难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善恶,善恶是相对的、转换的,一味执着“好的”、“善的”,就会偏狭、失衡、专制,最后就会变成“恶的”。读读真正的经典典籍,会告诉你:“恶”念不能发,“善”念也不能发,要“无心”。只专注好的善的,也不可能做出好文创,真正的好文创是把各种现象展现出来,让观者自己评断,而不是先加进评断。所以,应吞噬吸收一切现象和元素,成都文化本就最包容最开放,成都二字倒过来“都成”,意即全部所有,是无穷属性。万般无穷,而又恒定唯一——恒定的是这个文化,永远包容吸收、开放自由;唯一的是这个城名,唯一从未变更的城名,过去现在将来都不会变。

       无穷大。空间上,成都的格局是圆,是最圆的城市,一圈一圈,永无止境,最后会到“无穷大”。时间上,成都永远不会哑火,运转永不止息,最后也会“无穷大”。以“慢”寓“快”,似慢实快,似快实慢,最慢的就是最快的。

       源泉。自然上,四川是中国的“水塔”。文化上,“天数在蜀”、“儒学源蜀”、“仙源在蜀”、“道源在蜀”、“易学在蜀”、“文宗在蜀”、“才女在蜀”、“菩萨在蜀”①。……有很多文化最早的源头其实在川蜀,而且比你想的更早。

       终极。川、蜀是很多东西最初的“源泉”,也是它们最终的“回归”;是“开始”的地方,也是“最后”的地方。其实人类的终极发展、终极探寻,本身也是一种“回归”。你以为你在“发展”,以为在一条直线或是上坡路,但如果把视距调大1万倍,会发现你是在一个硕大无朋的圆环上的一小段“圆弧”上。因为那个环太大、你的视野太小,就以为是在条“直线”上。“成”者,毕也,终也。——对中国来说,四川、成都是源泉,也是终极归宿,你最后得“回到”这里。

       四川、成都是“最终之地”。


① 此为蜀文化的八大特征。

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8f34d20102x5x2.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18: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吞噬帝国 于 2018-8-14 12:59 编辑


四川、成都系列之一    番外篇一

蕴含着哪些推论

       本系列博文有关蜀、川的一系列“太极”理论,蕴含着哪些推论?
世界观

       世界的一切方面都是环。宇宙这个最大的环下套着各种小环,所以:最小的就是最大的、最慢的就是最快的、最低的就是最高的、最柔的就是最刚的、最浅薄的就是最高深的……这也就是传统东方的世界观,就是儒释道的世界观。如果探寻宇宙的“边缘”,就会回到最小的“粒子”里面去(最大的外延回归最小的内含),一定是这样,兜一个大圈。终极探寻就是终极回归。

       世上其实没有什么“发展”、“创新”,也没有什么“成就”。西方世界拼命营造“发展、创新”的理念,勾勒出直线、上坡路那样的世界观,只因视野不够大,视野调到最大,“上坡路”只是环的一小段圆弧,总体还是大环。在有限领悟的眼里,一个“发展”的世界中充满了“新的”东西;但在最高境界的眼里,其实没有新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有史以来最聪明的人说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样的话。所谓创新,不过是给一早就有的东西赋一个新的“概念”,新瓶装旧酒①。整个西方的文明史,就是不断发明“概念”的过程。

       所以,当我说“发展”一词时一定会加引号,或者会说“顺应趋势”。说发展和创新其实不存在、甚至成就都不存在,会惊掉现代人的下巴。但我的意思不是说因为这些“不存在”,所以要放弃做一切事。作为“人”,还是应该“顺应趋势”。人的宿命就是兜圈子。

文化

       以文化上的“大一统”来说(不针对任何特定地区),现在是做不到的。而如果MZ了,就成了和其它国家一样的“民族国家”(nation state),同样不具有大一统的理论和文化依据(是个很大的坑)。

       唯一的来源依靠,是这个“太极”、“都成”,因为它是更大的自由,是终极自由。它是道生一的“一”,是万物生于有的“有”,万物蕴于“一”(即太极),其本身就具有大一统属性。本质属性无穷大,包含无穷的范畴和变化,而它本身又不带任何动机水平,无心无欲。

       当我们以这“太极”为核心文化立“国”,就不是成为和其它国家一样的普通“民族国家”,而是成为“文明型国家“(civilization state),这是对“国家”定义的又一次跃升。(人类的整个文明史,其实就是对国家定义的变迁史。)当然具体怎么做,需要大量长期的摸索。比如可想见到那时,一切“政党”都已消失,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也已消失。(它是终极状态、也是源泉状态,我第一篇博文就说要找回最“源泉”的东西,它和进入最“终极”的状态是一回事,源泉即终极,世界是环。)

       …………

       总之,一切最重大、最艰难、最复杂的问题,最终极的解决方案,其实都在这里面。我谈川、蜀,意义不在“地域”,“盆地”的深刻本质却是“终极”!


① 你会说,那“概念”、“瓶子”总是新的了吧?如果你会破解,其实还是没有什么新的。


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8f34d20102x5zm.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9 22:01 , Processed in 0.09086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