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701|回复: 1

[建设纪实] 【基础设施】内蒙古博物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7 08: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4、内蒙古博物院

  内蒙古博物院是全区唯一的自治区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列入世界建筑史。该建筑从建成之日起就成为自治区首府标志性建筑之一。

  地址:

  呼和浩特市东二环与新华东街交汇处西北侧

  电话:

  0471—4604433

  开放时间:

  夏季:9:00-17:30,冬季:9:30-17:00;每日16:00停止发票;周一全天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交通方式:

  呼和浩特市内乘坐公交K1路、青城1号线、青城2号线、2路、3路、16路、23路、27路、51路、53路、59路、66路、67路、72路、75路、89路、92路、95路、97路、98路、102路到内蒙古博物院站下车

  预约:

  团队免费参观请至少提前一天预约,观众凭预约号领票参观。预约电话:0471—4608265
http://travel.nmgnews.com.cn/system/2017/12/05/012425648.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5 08: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10内蒙古博物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5 08: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10内蒙古博物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5 08: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10内蒙古博物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8 08: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内蒙古博物院喊你感受中秋古韵!
2022-09-03 14:23:02正北方网
中秋将至,为满足广大观众节日期间的文化需求,内蒙古博物院聚焦中华传统文化,策划了3个线下活动和一个线上活动,让观众在博物馆里感受中秋古韵,共话家国团圆,过一个祥和、惬意、博闻的中秋节。

【活动一】千秋鉴团圆

“如珠出匣,似月停空”“形圆晓月,光清夜珠”……在古代铜镜铭文中,常将铜镜比喻为明月,可见那时月亮在古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有人说,中秋节是铜镜的节日,因为铜镜之上,不仅刻有嫦娥、玉兔、月宫等形象,也承载着我国深厚的中秋文化意蕴,凝结了时代的审美趣味和工艺智慧,成为一件件传世珍品。这个中秋节,博物院邀您一起巧制胸章,珍藏院藏铜镜上的一幅幅皓月之景。

活动时间:9月10日10:00~11:00、14:30~15:30

活动地点:内蒙古博物院三楼互动空间

参与方式:现场报名

参与对象:6-12岁亲子家庭(每场10组)

【活动二】“一叶知秋”植物贴画

中秋时节,片片秋叶已出现时间的脉络,离开枝头,回归大地。如果说生长是叶子的奋斗,那么飘落就是它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礼赞。中秋节期间,博物院互动空间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叶知秋”植物贴画活动,一起触摸秋叶脉络,感受自然与生命的脉动。

活动时间:9月11日10:00~11:00、14:30~15:30

活动地点:内蒙古博物院三楼互动空间

参与方式:现场报名

参与对象:6-12岁亲子家庭(每场10组)

【活动三】《玉·见文明——红山良渚文化文物精品展》课程

如果用一个符号来代表中华民族,那么一定是龙,如果用一种物质来代表中华文化,那便是玉。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遗址中出土的精美绝伦的玉器,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见证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如何从一件件文物出发认识中国古玉文化的深刻内涵?如何从我国用玉、治玉、尚玉的传统中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何通过玉器见证文明?中秋课堂将带领你走进展厅,一探究竟。

活动时间:9月10~11日10:00~10:45、15:00~15:45

活动地点:内蒙古博物院二楼南侧临展厅

参与对象:9-15岁青少年(15人)

参与方式:微信公众号报名

【活动四】 趣看文物 中秋篇(线上活动)

中秋节,一个象征团圆的节日,一个承载美好愿景的节日。准备好解锁藏在博物院里的中秋节专属文物了吗?趣看文物,拒绝枯燥,“他”和中秋节到底有什么渊源?又能告诉你哪些有趣的故事?不如来听他亲自给你讲。

发布时间:9月10日

参与方式:内蒙古博物院社会教育部微信公众号

文/草原全媒·正北方网记者 马丽侠

http://www.northnews.cn/news/2022/0903/2134666.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7 13: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内蒙古博物院入选2022年全国网络人气最高十大“省博”
2023-01-09 07:49|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编辑:
青橙融媒1月9日讯 据《呼和浩特日报》报道(记者 王中宙)记者日前获悉,在中国文博发展创新峰会推出的“十大特色博物馆专题推介活动”中,内蒙古博物院成为2022年全国网络人气最高的十大“省博”之一。

据了解,内蒙古博物院是我区最大的集文物收藏、研究、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内蒙古博物院院藏文物150316件(套),“远古世界”“文明曙光”“边关岁月”“大辽契丹”“交融的魅力”等11个陈列全方位、多角度,纵横交错,点面结合,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展示了内蒙古的完整形象,清晰反映了内蒙古地区从生命起源到各民族发展的历史沿革,体现了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彰显了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浓缩了中国北方亿万年生态变迁、几千年草原文明史话和当代内蒙古发展的一部“百科全书”。

http://hmcc.hhhtnews.com/p/31006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17 14: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速来围观!内蒙古博物院又推出一精彩展览
2023-07-07 09:59:44正北方网
本网讯(草原全媒·正北方网记者 马丽侠)第二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将于7月8日至8月6日在呼和浩特举办。届时,内蒙古博物院将重磅推出“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并于7月8日开展。

本展览由内蒙古文旅厅、内蒙古文物局联合主办,内蒙古博物院承办,大同市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及内蒙古十余家文博单位协办,汇集了与拓跋鲜卑有关的精品文物285件,用展览的形式讲述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融汇聚的历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同时,内蒙古博物院将依托展览内容,紧扣草原文化节主题,在线上、线下开展包括亲子研学、手工制作、文物手绘、线上动画展播、展厅直播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还会邀请业界大咖进行专题讲座。
http://www.northnews.cn/news/2023/0707/222330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1 08: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乐在博物院
2024-05-04 09:23:37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5月3日,市民游客在内蒙古博物院参观。每个假期,作为国内外游客了解内蒙古的“百科全书”,内蒙古博物院都是众多游客的目的地之一。今年劳动节期间,内蒙古博物院以精彩的展览内容和丰富的教育活动,吸引了众多区内外游客。草原全媒·正北方网记者  王磊  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0 09: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山文化出土最大玉猪龙亮相呼和浩特
2025-01-04 08:44:26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本网1月3日讯(草原云·正北方网记者  冯雪玉  孙柳)岁末年初,红山文化出土的最大玉猪龙在内蒙古博物院精彩亮相,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参观。

据了解,为了将考古成果更多惠及民众,内蒙古博物院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进一步创新文物展示方式,推出了“龙跃北疆——红山文化出土最大玉猪龙特展”,目前展览火热进行中。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血脉。中华龙文化源自西辽河流域,从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至红山文化中晚期,经历了孕育、形成、发展成熟。

2024年5月至9月,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的赤峰市敖汉旗下洼镇元宝山积石冢,出土了目前考古发掘中体量最大的一件玉猪龙,高15.8厘米、宽9.9厘米、厚2.3厘米。红山文化考古再一次“上新”,确定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的源头性地位,实证了中华文明延绵不断、多元一体的发展脉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支撑。

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郑承燕说:“玉猪龙和C形龙是红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体量最大玉猪龙出土是文博界一大盛事,为了更好地展示这件玉猪龙,我们为它量身定制了展柜。除了这件重器,我们还精选了本院红山文化其它代表性器物一同展出,让观众全方位了解红山文化。”

http://www.northnews.cn/news/2025/0104/2374027.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6 13: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6 13: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2 19:47 , Processed in 0.038269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