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4389|回复: 35

[时尚生活] 转载的大家看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5 11: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靠房地产还能靠什么?
先给结论:中国的实体经济衰退和房地产过热,包括沿海地区的崛起与老工业地区的衰败,其根源早在改开之初就已种下。尽管现在高喊转型高喊拉动内需,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再加上外部环境差,要维持稳定维持增长,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发动机来拉动,房地产就是这个打通实体和金融的发动机。美酒虽好,喝多了一样死人,可下一个发动机在哪里谁又知道呢?
再给提示:本文完全是根据个人经历和感悟而来,毫无数据之类的干货支撑,而且是用了个把礼拜时间断断续续写的,逻辑有点乱。所以如果你觉得其中有那么一些可取之处,欢迎提供数据之类的客观证据来支撑。如果你觉得挑对都难,既可以无视,也可以拿出干货来打脸。但是如果你要开喷,我会骂完你之后再拉黑。

下面是正文:

最近接触了一个工业园,觉得难度太大,就没有接。在接触过程中做了一些潜在客户访谈,结合我过去的经历,有了一些感触,所以写了此文。

为什么这些年房地产这么火,虚拟经济这么火,而实体经济这么难?为什么现在沿海地区这么火,一线城市这么火,而老工业地区这么不景气?因为从改开时就已经注定了。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三来一补”这个词?改开初期,自东南沿海开始,我们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依附于海外特别是发达国家需求的外向型工业体系。在这个过程中,过去的老工业体系或因为不能对应需求,或因为自身反应迟钝,并未真正参与到这个体系中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这套外向型工业体系已经成长为一个巨无霸,造就了许多富裕的地区和人群,也消灭了许多不能适应它的陈旧体制和企业甚至包括地区经济。这个过程并没有对错之分,因为其发展至今的成果非常显著,可以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基础。但是这套体系在外需不振的今天却遇到了极大的困境,也造成了今天中国经济的困境,所谓时移世易莫过于此。

家父在承天门飙车那一年去的深圳,第一个项目是做住宅开发,位置就在今天的福田口岸附近。那个时候立项、融资、施工、销售等等不要太容易,然并卵,这个项目居然没做成。当时除了港灿,谁来炒房啊。要那些新移民们买商品房?人家还等着老家的单位分房呢!后来家父老老实实开了一个专门给东南亚做收音机便携式VCD的工厂,这回才算是稳了。那个年月没有谁去炒房,因为去北海和三亚的基本都死了。家父这两个地方都去了,但是他有蒸蒸日上的实业,也没有把全部家底都砸进去投机,所以活下来了。可以说,在上个世纪末的那十年,实业特别是做轻工业外贸才是创造财富神话的地方,搞房地产炒房什么的都是费力不讨好。

到了98年后,一切都改变了。几乎一夜之间东南亚的客户们几乎都不见了,货还在船上或者国内港口的还算好,货已经到了对方港口甚至已经被提走的就是血本无归,因为没人付钱,而货是不会被退回来的,甚至你的货还抵不了运费。当时国内的企业主们想尽办法拯救工厂,卖房卖车借高利贷,就为了维持运营。当时家父把香蜜湖的房子卖了,时价好像不到六千一个平米,有兴趣的可以查查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当然,工厂还是没有救活,可有趣的是,到了新千年,房地产市场起来了,房价走上了上涨的快车道。

这就是外向型工业体系的弊端,一旦外需没了,这个体系上的所有人都过不下去了。所以要拉动内需,所以放出了房地产教育医疗三座大山。没有办法,要保增长保就业,这么高的储蓄居然不拿出来消费,那就逼着你掏空银行存款。

有人会问了,既然面对海外需求做不下去,为什么不面对国内市场开发产品继续做实业呢?这样既保住了实体经济,也不至于让房价上天啊。呵呵,你知道面对国内市场有多么难做吗?当年我也问过父亲为什么不做国内市场,明明国人收入水平在提高,消费需求也在增长。他就告诉我两个字:政策。前面说了,改开之后的整个工业体系建设是建立在外需基础上的,那么包括政策也是向外需倾斜的。做外贸有退税有费用减免有廉价土地有一事一办的特殊政策,做内需有什么?

举个例子吧。有些人也许不知道世纪之交每年夏天经常上新闻的一个词:限电。为了保障民用电,各地在用电紧张的夏季就会强行对工厂拉闸限电。可笑的是,供电部门的领导们一边下军令状保证民用电,一边对外商和外贸企业下军令状保证他们的生产用电。内贸企业?重工业?对不起,你们玩蛋去吧。

当然,很多做外贸的企业没有及时转型或者说缺乏危机意识,没有及时开拓内需市场也是他们在外部危机时遭到重创的原因之一。但是这真的不能怪他们。外需基本上不用自建渠道,当年是订单主动找上门,而且流程简单,结款顺利。可是为内需建立渠道实在太难了,内地市场有各种壁垒各种歧视性政策,更不用说高昂的成本和各种骗局。倒是外资在这段时间内极速开拓内地市场,各种尚方宝剑保驾护航,内地市场畅行无阻。

再举个例子:我这回访谈了一位原来是做食品的开发商,他大概十多年前本想拿块地建厂,约了不下五回主管领导等了差不多半年,可人家就是不见他。反而是某台商从接洽到拿地开工建设只用了五个月时间,最后政府告诉他建厂投资优先外资,他要投资的话可以做房地产开发为外资做配套,于是他就转型做了开发商。

概括来说,为了建立以及发展外向型经济,整个国家都为之做了调整,向外资外贸做了大量的倾斜,而无助于或者无法参与这套体系的企业或者地区,只能自生自灭。所以东南沿海率先富裕起来了,所以老工业地区衰落了,这套体系对内陆的作用基本上只有劳动力和资金需求。98年东南亚危机的时候其实是个转型机会,也确实有不少企业在之后进行转型开拓国内市场,但是这时政府又找到了房地产这个更有力的发动机,各地纷纷以经营城市为名开始了疯狂的大拆大建,对制造业特别是规模小就业少的中小规模企业的兴趣越来越低,于是新世纪的十年成为了房地产疯狂而实体越来越难做的十年。

到了今天,随着企业成本的大幅攀升,原本面对海外低端需求已经做不下去了,高端市场的技术壁垒、贸易保护壁垒也越来越大,做内需的成本和难度其实跟做海外高端市场没有区别。倒是房地产业门槛相对低,而且利润率高,所以大家都愿意关厂去做房地产,至少也是做一部分房地产投资而不是将资金投入到技术升级和扩大规模上去。

如今有两种声音是非常可笑的。

一种是所谓钱都流进了虚拟经济而没去实体,这是倒因为果的屁话。90年代有多少人玩虚拟?包括13、14年房地产不景气的时候有多少人炒房?不是大家想去做虚拟经济,而是实体经济不挣钱甚至亏损严重,明知道是个坑我还跳那不是有病吗?再说资本总是有保值增值需求的,放银行不划算投资制造业要亏,现在做房地产做金融都有钱挣,傻子才不干。

还有一种就是东北等老工业地区的人不行,或者说官员不行,这也是屁话。当年南下的内地人你们以为就素质高?90年代深港两地赫赫有名的浏阳帮和邵阳帮不都是南下的内地人?这些人还活到今天的大多数早已转做正行身家殷实。至于深圳土著,读书没有用不如早点结婚生孩子的观念最早就是这些吃拆迁款吃分红的土著,难道他们素质高?90年代的深圳官员和本世纪初的上海官员我也见识过,你以为他们比现在的内地官员强到哪里去?不是人不行,而是内陆老工业地区没有参与到外向型经济里来,所以没有得到优胜劣汰和循环发展的机会,三十年后的今天就积重难返了。

好了,现在又高喊要振兴老工业基地要抑制房地产泡沫,问题是不改变目前这套外向型经济体系特别是与之配套的政策体系,光喊光砸钱有个屁用?不摆脱对外需的依赖,不改变对内贸的歧视性政策,永远不会有人去投资应对内需的制造业而是会继续炒房炒汇外加移民,而且砸到老工业基地的钱也永远不会产生效益,因为他们依然跟不上市场依然卖不出产品。

又举个例子。我这次去谈的工业园,不少厂房已经卖了都就是不开工。因为企业主不敢开工,一方面市场不景气,另一方面只要开工就有些部门像苍蝇一样围着查证照查税,反正现在企业购置固定资产能够抵扣增值税,就在那里先放着吧,还能向银行融资呢。

东拉西扯颠三倒四说了这么一大堆,核心意思就一个:我所能预见的周期内中国还是只能靠房地产,要不就靠欧美经济复苏。如果不把经济体系建设的重心从外需转到内需,什么振兴老工业基地什么抑制房地产泡沫都是狗屁。

题外话:我很高兴评论区里阅读理解能力差以及看文不仔细的人很少,我很遗憾那位阅读理解能力负分的朋友居然得到了最多的赞。

创建于 2016-10-20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5 11: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在知乎看到的,感触很深,一家之言,可能有偏颇,但值得一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5 11: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信知乎还不如信百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5 11: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小龙 发表于 2016-10-25 11:04
刚在知乎看到的,感触很深,一家之言,可能有偏颇,但值得一看

赞同  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 中国政府 如果老是把眼光发放在  讨好外国人  外贸  那注定永远被动。中国人的 奴相就是  如此  永远对  外人比  自己人要好。什么城市形象 ,举办个  国际 赛事  会议  就 大幅搞城建  ,平时就不管。不管 自己老百姓的死活   老百姓在辛苦的为了  房子 教育  医疗 这三大生活基本保障 奔波  苦不堪言 。试问 谁 还有钱  和 精力  去  发展   锻炼身体  出去消费?  大家都知道的问题 就是没办法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5 11: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知乎?您是说专发小黄文的“逼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5 11: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valje 发表于 2016-10-25 11:19
知乎?您是说专发小黄文的“逼乎”?

啧啧啧,看你怎么看待他咯。
你专门专注于小黄文,那你就可以认为他是那个“逼乎”
结果那么多好的答案反而不去关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5 13: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一个地方都有能看的和不能看的,至于如何分辨,那是你自己的能力和眼力见。
看了两个不如意的就贴上标签怎么样怎么样,那真的是情商和高中生一样。
而且,楼上的反驳并没有任何的理论,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写的不好,请拿出实际的理由,在这毫无干货的嘲讽,真的很弱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5 13: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文章不能多看,越看越没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5 13: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实际的。特别是中小企业,就是这样。外向型经济体系对内地小企业真的就是自生自灭。
03年想公司发展买了一块地,6年也没批下,退了。14年把公司关了,清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5 14: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sz951951 发表于 2016-10-25 13:38
这种文章不能多看,越看越没信心

有些时候知道的越多越是悲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5 15: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Luc_M 发表于 2016-10-25 11:05
信知乎还不如信百度

百度?  百度 百科 武汉   上面说  武汉是 地级市  。傻子 才信百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5 16: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预感:
东北尽管现在确实很很困难,但一旦真的缓过来,发展前景依旧不会差。
沈阳大连转型真的成功的话,不说和武汉成都PK,至少稳稳压过长沙郑州宁波青岛这样的二线中强城市绝对不成问题,在装备制造领域国内超一线水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5 16: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WHXZer 发表于 2016-10-25 16:19
只能说沈阳、大连(以及其他东北城市)以前由于国家布局的原因,装备工业基础好,但现在其它地区(上海 ...

你看下这篇文章,我不看低东北不是乱来的。
生育率低是一个问题,但不是根本问题。国家经济发展模式才是根本问题。
你还是妖魔化东北的思想,这样不说很危险,至少不公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5 16: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aoyiluwang 于 2016-10-25 16:33 编辑
WHXZer 发表于 2016-10-25 16:19
只能说沈阳、大连(以及其他东北城市)以前由于国家布局的原因,装备工业基础好,但现在其它地区(上海 ...


1930年日本人看中东北这块土地,不是随便看上的,哪怕时光发生了变化,某些本质的东西仍然不会改变。
还有,人对于经济发展很重要,但不是你想的那么绝对化。最根本的还是国家经济发展体制,这篇文章讲到根子上了。希望能被中 *北 *海看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5 16: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WHXZer 发表于 2016-10-25 16:19
只能说沈阳、大连(以及其他东北城市)以前由于国家布局的原因,装备工业基础好,但现在其它地区(上海 ...

建议你好好把这篇文章读十遍,再来回复我的评论。
我敢说你根本没把文章读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9 18:07 , Processed in 0.07946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