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kakapku

[经济资讯] 深圳高校&三甲医院信息及时更新(截止12月建成三甲医院33家,2023底超过38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5 21: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关心北大的,别的签约都有相关内容,北大的为何不披露一点具体信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22: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zyfox 发表于 2016-9-25 21:32
最关心北大的,别的签约都有相关内容,北大的为何不披露一点具体信息啊

北大新闻网上有更详细的信息,供参阅。链接如下:

http://pkunews.pku.edu.cn/xxfz/2016-08/29/content_294768.htm

北大深圳校区相关情况介绍:

一、基本构想和愿景

未来的中国和世界需要更具人文精神、世界情怀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北大深圳校区将从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全新视角,将北大深厚的科学人文积淀与深圳创新文化结合,探索出一条新的人才培养之路。

深圳校区将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校区,也是同时使用中文和英文的双语校区。北京大学将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借鉴各方成功的办学经验,融汇东西方文化,汇聚各方杰出人才,培养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具备跨文化思维能力的优秀人才。

深圳校区将是一个深植深圳创新沃土,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有机融合的校区。北京大学将充分发挥北大在各学科领域的学术基础和深圳的产业创新优势,构建融入东方智慧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深圳和国家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学术支撑。

二、具体设想

深圳校区的本科教育。将坚持小而精的原则。具体的教育模式和方案正在研究之中,但几项原则是确定的。

第一,应当是站在东西方文化之巅、融汇东西方智慧的国际化教育;

第二,应当是学生更加自由自主,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内在动力和创造潜力的教育;

第三,应当是根植深圳创新沃土、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

深圳校区的医学教育。北京大学将充分利用北大在医学以及人文、社科、理学和工学的雄厚基础,与世界一流医学院合作,建设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与医疗实践紧密结合的新型医学院。未来的北大深圳医学院将会是不断推进生物医学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医学院,是培养更具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医学人才的医学院,是将与深圳健康事业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医学院。

深圳校区的学科布局。未来的北大深圳校区将是一个以高度密集的学术研究为特点的校区。北京大学将与深圳市合作,以医学和信息科学技术为重点,建设相应的学术研究机构,为深圳校区的人才培养和深圳创新城市建设提供学术和人才支撑。北京大学将根据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形成若干小而精的人文社科和基础理科学术机构。与此同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建设,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已经在国际法学、商学和一些前沿科学技术领域形成了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应用学科布局。北京大学将在北大深圳校区整体战略的框架下,结合深圳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布局,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形成更为合理的学科布局和学术研究体系。

三、北大与深圳的缘分

北大与深圳的合作有很深的渊源。北京大学非常钦佩深圳市的开拓和创新精神和土壤,也希望能充分利用这里良好的创新环境,为国家和深圳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北大在深圳的拓展,特别是本科和医学教育,是经过长时间深思熟虑做出的决策,是北大发展史上一项非常重大的决策,代表了北京大学的一项重大承诺。当然,北大的这项重大决策也是在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做出的。今后,北大深圳校区既是北大在深圳的校区,也是深圳市的北大校区,北京大学希望广东省和深圳市能够按协议要求,支持北大深圳校区的建设和发展,共同建设一个世界一流水准、能够引领中国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型校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5 23: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啊 内容不少 不过关键的数据都没说 校区地址 规模 招生人数 开始招生日期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23: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zyfox 发表于 2016-9-25 23:00
谢谢啊 内容不少 不过关键的数据都没说 校区地址 规模 招生人数 开始招生日期等

校区地址在南山区西丽大学城,在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基础上扩建,地块应是野生动物园和西丽湖度假村。本科生招生规模不知,从北大新闻网报道来看,规模不会大。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硕士博士现在每年招900名左右。本科生具体开始招生时间尚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08: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akapku 于 2016-10-25 18:08 编辑

深圳市政府分别与武汉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备忘录

武大、北中医将建深圳校区

http://www.sznews.com/news/conte ... ontent_13922349.htm

深圳新闻网讯 深圳高等教育领域一日两喜。昨天上午,在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吴建伟等领导的共同见证下,深圳市市长许勤代表深圳市政府,分别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签署合作办学备忘录,这意味着再有两所国内知名高校将来深设立深圳校区。

作为武汉大学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大学深圳校区将建成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教育并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规划办学规模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人。该校区将结合武大的学科优势和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形成以信息科学、先进制造、金融商科、生命健康、社会管理等创新交叉学科为主的学科体系,致力于建成治理体系完善、学科布局合理、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校区,支撑深圳高等教育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

根据深圳市政府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签署的合作办学备忘录,北中医深圳校区将是该校的主体校园之一,力争建成世界一流的中医药大学校区,成为辐射全球的中医药国际化高层次创新人才重要培养基地。校园初步选址在深圳坪山新区,经过8-10年将形成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达到全日制在校生60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30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000人),并以中医药为主干学科,构建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及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支撑深圳校区发展,双方还将共同在深圳建设临床医学院,争取2017年先依托附属医院建成临床医学院并开始招收研究生,2019年完成深圳校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具备办学条件,启动招收本科生。深圳校区将采取与北京校区同等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和学位授予标准,颁发统一的学历学位证书。记者从活动中获悉,北京中医药大学不仅将来深办学,还将在深圳合作举办附属医院,同时计划把北中医金字招牌——国医堂办到深圳,让深圳市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中医医疗服务资源。

深圳市领导郭永航、吴以环、王大平等分别出席两个签约活动。(记者崔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0: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akapku 于 2016-10-25 18:09 编辑

市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 2018年底竣工移交

届时可提供床位850张,将改善深圳传染病防治资源缺乏现状

深圳新闻网讯 作为深圳唯一的传染病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昨日,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田夫前往市建筑工务署组织建设的市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和北环电缆隧道工程等项目调研。市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计划于2018年底竣工移交,可提供床位850张。

新建一栋22层高住院大楼

田夫首先来到市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调研。市第三人民医院是目前深圳唯一的传染病医院,编制床位500张。近年来,深圳传染病医疗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市第三人民医院业务量急剧增长,已无法满足就医需求。为改善深圳传染病防治资源缺乏的现状,2015年9月,市建筑工务署开始组织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

该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澜路29号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内,总建筑面积68083.97平方米。其中,新建面积为63083.97平方米,改造面积为50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为42478万元,该项目已于2015年9月18日桩基提前开工。

市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的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住院大楼建筑面积62537.65平方米(850张床),其中地下室2层,建筑面积12996.45平方米;地上建筑22层,建筑面积49541.20平方米,建筑高度97.6米。

住院大楼一层为住院大厅、放射科等;二至四层为医技各科室等;五层为手术室(手术室共15间,其中万级手术室9间、千级手术室4间、百级手术室2间);六层为设备层;七层为ICU重症监护室(共24张床);八至二十一层为住院病房(其中二十层为CCU共7床);二十二层为教学办公用房。

为方便患者就诊,新建住院大楼与现有医技楼之间还增加了连廊,面积546.32平方米。另外,改造原有教堂面积约5000平方米。

计划2018年底竣工移交

作为深圳重要民生项目,市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目前进展如何?何时可以投入使用?

昨日在施工现场了解到,总承包工程于今年5月18日正式开工,截至今年8月底,该工程的桩基、抗浮锚杆及基坑支护工程验收完成,天然地基检测完成; 基坑支护内撑已拆除完成;地下室垫层及底板防水全部完成;主楼结构施工至一层。

按照计划,今年1~8月,该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50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1500万元,完成计划的100%。目前市建筑工务署正在加大力度推进市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建设,计划于2018年底竣工移交。

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采用了BIM 技术进行建设管理。项目实现BIM模型应用、机电深化、施工现场WIFI全覆盖、无人机航拍、BIM管理平台(TiBIM)等应用。下一步还将进行重要节点及工序的施工模拟、管线综合、手持终端指导施工等多个BIM管理应用。同时,该项目整体安全文明施工较好,在工务署第二季度的第三方检查中排名第五。

田夫在施工现场详细了解该项目的建设情况,听取了市建筑工务署和市第三人民医院工作情况汇报,并主持召开会议进行现场办公,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协调解决。田夫强调,医疗卫生项目是深圳的重要民生工程,工务署要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不仅要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还要把市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打造成“百年精品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16:58: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akapku 于 2016-10-25 18:09 编辑

陈十一院士:南科大将分三步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作为深圳市举全市之力创建的一所公办创新型大学,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聚集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今年10月,由南科大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格拉布斯合作建立的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揭牌;同月,又与昆士兰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以展开两校广泛合作与交流;医学院筹建等一系列国际合作商讨正在进行中。  办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南科大,改革与创建、发展与创新之路备受关注。本文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南科大校长陈十一,倾听南科大强健的脉搏与奋进的足音。

问:您认为南科大的诞生与发展对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起到了怎样的促进作用?  

答:改革是南科大重要的使命。从创办伊始,南科大就创造性地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南科大办学短短6年,跟许多优秀的大学一样,南科大尊重教育规律,重视人才培养。正因为我们是一所新办的大学,面对的阻力相对较小,没有传统的思想禁锢,在很多方面可以尝试和创新。  南科大在深圳诞生,努力为深圳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深圳要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深圳的可持续发展、科技的原始创新和人才培养储备,都需要一流的大学来提供支撑。南科大已植入深圳人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血脉,这也是与国家倡导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符的。南科大是一匹奔跑的马,“创知、创新、创业”的特色办学,使我们扎根中国大地,投身创新型国家建设,立志办成世界一流大学。  

问:美国斯坦福被誉为创新创业精英的摇篮,您也提到过南科大要向斯坦福学习,南科大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有哪些愿景?  

答:每个一流的大学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南科大鼓励创新和企业家精神,鼓励每位教授一周当中有一天投身到企业中去,把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成对社会有用的原始创新。南科大既要有创造国际一流学术成果的能力,又要使之与深圳对核心技术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  未来,南科大将分三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到2020年,力争有5个特色学科进入全国前10位;到2025年,力争10个左右学科进入全国前10位,5个学科进入全国前5位,初步建成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理工科大学;到2049年,力争建成中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大学之一。

问:南科大今年第一次招收了国际留学生,您如何看待这次的招生情况?  

答:南科大今年招收了从柬埔寨来的7名留学生,明年我们还会关注更多东南亚国家及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的招生。之所以能招收优秀外籍学生来南科大学习理工科,也是和南科大双语教学、注重英语授课分不开的。留学生来到南科大,将会带上中国的烙印,传播中国文化。同时,南科大也向世界著名高校输出了优秀毕业生,这也是他们在南科大学习和锻炼的结果。  

问:强大的师资力量使南科大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请问南科大在吸纳人才方面有何独到之处?  

答:南科大的师资跟国内很多一流大学在同一个水平上。目前,南科大签约引进教师约250人,其中9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工作或学习的经历。一大批院士、学者、千人专家等优秀人才选择了南科大。  南科大在吸引全世界优秀教授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其中深圳出台了很好的人才吸引政策,也给予了学校很大支持。南科大吸引人才有四招:待遇、事业、感情、共同的理念。南科大是群英荟萃、海纳百川的地方,众多优秀教师带来了前沿研究成果,教学质量得到普遍认可;校园环境是国际化的,留学生和国际学者在这里都能很好地学习和生活。  南科大要办成世界知名大学的理念,在全世界华人甚至非华裔教授中引起共鸣。今年请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格拉布斯到深圳共建研究院,每年很多论坛请来全世界的院士、顶级学者来共创学术环境,把优秀人才吸引到深圳来。我们关心每个学生,我经常说,每个同学的将来就是南科大的将来,每个教授的成功都代表着南科大的成功。  

问:成立6年来,南科大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答:我常说,要学习北大清华一百年不变。我们要敢于想前人不敢想的事,敢于做前人不敢做的事。我有几个信念,第一,“认真”两字值千金;第二,只要认真去做,没有一件事情是不可能的;第三,伟大理想要与脚踏实地相结合。  南科大走了一些非常规的路,如吸引人才、招生模式、人才培养等。书院制和导师制就是我们的亮点,我们把学生培养当成学校最重要的一个核心。我们招聘世界顶级的教授,成立书院,把每位教授分到书院去,让教授和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交流创造,使书院成为学生和老师的共同体。  

问:深圳全球化的步伐能否对接支撑南科大与世界高校的融合创新?  

答:深圳的支持使我们将很多“可能”变成“能”,在深圳,我们造就了一所个性独特、勇敢进取的大学。因此,南科大要在推动科技应用、支撑深圳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方面勇挑重担,走在前列。南科大成为吸引世界人才的聚集地,同时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化建设及相关理念上与深圳一脉相承。  南科大的教育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创造者、建设者,进而影响世界。作为深圳整体建设的一部分,南科大要对深圳的科技原始创新做出贡献,要层出不穷地为这个城市提供智力支撑;同时创新理念和方法,持续探索多元化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路,早日建成中国重大科技研究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南科大培养的各类人才,目前不仅在服务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显身手,而且正在和即将汇入全球科技创新创业的洪流。我相信,深圳的南科大,最终将是世界的南科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4 18:29: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大学高级金融研究院选址深圳南山,揭牌仪式将于11月1日在深圳木棉花酒店举行。深圳市委马兴瑞书记与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教授确认出席,还邀请了不少大咖出席。--类似上海高金?之前看到新闻貌似港中大也要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5 18: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akapku 于 2016-10-25 18:09 编辑
yozma 发表于 2016-10-24 18:29
中山大学高级金融研究院选址深圳南山,揭牌仪式将于11月1日在深圳木棉花酒店举行。深圳市委马兴瑞书记与中 ...


贵校的这个金融研究院,是一院两地(广州、深圳)运作模式。
依托港中大(深圳)建立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一事已敲定,进入操作阶段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5 18: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akapku 于 2016-10-25 18:09 编辑

    深圳技术大学筹备办与地铁集团签约联合办学

    昨日,深圳技术大学筹备办公室与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校企联合办学框架协议,共同组建“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协同育人体系与平台。副市长吴以环出席了签约仪式。

    据了解,本次签约是深圳技术大学筹备办与国内企业签署的首个联合办学协议,标志着深圳技术大学校企合作迈出的重要一步。

    根据协议,深圳技术大学将与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学院将以深圳技术大学为主体,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为支撑,联合其他国内外知名高校和企业共同建设、运行和管理。同时,双方还将构建和实践基于产学研用合作、符合学科专业发展、满足产业需求和具有行业特色的城市轨道交通协同育人体系与平台,共同培养现代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高级应用人才;设立深圳技术大学-地铁集团工程实践书院,以支持和实现基于“工作坊聚徒教学”的新型工程技术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共同打造一支视野开阔、实践经验丰富,产学研用融通的双师型、国际化师资队伍,支持双方人员相互挂职锻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5 18: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宠茂教授获聘港大深圳医院第二任院长

    深圳商报讯 (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彭蓓 罗裕菲 文/图)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日前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会议听取了医院运行情况报告,审议了医院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医院第二任院长拟任人选等事项。深圳市副市长、港大深圳医院董事会董事长吴以环主持召开了此次会议。
   
    经表决,会议一致通过由香港大学外科学系系主任卢宠茂教授担任医院第二任院长,任期从今年11月14日开始,为期5年。

    卢宠茂教授198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获内外全科医学学士及外科硕士,现任香港大学外科学系系主任,玛丽医院外科部主任、肝脏移植中心主任和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外科部主管。作为国际知名的肝胆外科及肝移植专家,卢宠茂教授从事肝胆外科领域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超过20年,在肝移植手术的创新、肝移植物损伤和肿瘤复发机理的探索、预防肝移植后乙肝复发的抗病毒和免疫治疗,肝癌治疗以及肝胆胰外科大型规范化前瞻性临床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影响的原始创新成果。卢宠茂教授和他的团队在2005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先后获得了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年)和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年)。为了表扬他对公共服务的重大贡献,香港特区政府于2012年委任他为太平绅士,并于2016年颁授铜紫荆星章。

    吴以环表示,港大深圳医院肩负深港合作、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探索的特殊使命,开业以来,深港双方团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的管理理念,以邓惠琼院长为核心的医院管理团队付出了不懈努力。医院在推进公立医院法人治理、人事薪酬、医疗收费、医保支付,以及诊疗服务模式创新、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提升等方面开创了先河、树立了典范。医院从建院起就推行全面预约诊疗,实行员额管理、岗位管理和岗位薪酬制度,形成了符合现代化医院特点的全新管理体系和文化。

    吴以环代表董事会充分肯定了医院的改革成效,并对首任院长邓惠琼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吴以环指出,今后医疗事业的发展将以健康为中心,深圳计划增加更多医院床位。她鼓励所有深港团队成员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医院发展,为早日实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合作办院目标而共同奋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5 18: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akapku 于 2016-10-25 19:03 编辑

龙岗中医院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深圳医院)

南都讯 记者王成波 通讯员廖峰

10月22日是第25个世界传统医药日,今天,龙岗区迎来两件中医界大事:一是中国(深圳)国际及港澳台地区中医药学术论坛在龙岗区中医院召开,王琦等四位国医大师与近千名中医药专家齐聚深圳。二是龙岗中医院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深圳医院)。

在现场,一批重量级嘉宾见证盛事,他们是国医大师王琦、张大宁、唐祖宣和禤国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曹正逵,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徐庆锋,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龙岗区区委书记高自民、区长戴斌等。

国医大师龙岗“论道”大会共设四个分论坛,包括全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与创新论坛、中医药健康服务鹏城论坛等,来自内地、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的权威专家与到会的近千名中医药专家学者作了深度交流。而且,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的18名国内知名中医专家,分别为200余名市民义诊,让市民在龙岗区就能享受到国家级乃至世界水平的优质中医药服务。

在现场,龙岗区政府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正式签约,在龙岗中医院合作共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深圳医院),并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中医药国际交流中心揭牌。  

众所周知,北京中医药大学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是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深圳医院)落户龙岗之后,院校双方将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人才、技术、管理优势,充分发挥深圳市地域、环境、政策优势,在医疗、教学、科研三方面展开深层次的合作,积极带动其他卫生事业单位,提升龙岗医疗整体综合实力。北京中医药大学也将选派高水平专家来龙岗工作,创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将龙岗区中医院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精品中医院。

而“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中医药国际交流中心”落户龙岗之后,将被纳入中华中医药学会年度工作计划,建设成为集学术交流、国际合作、人才培养为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交流中心。中心建设将以龙岗区全区的中医药卫生资源为基础,并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领域院士、国医大师、国际学术名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合作处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国际交流中心等优质资源。
龙岗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

如今,龙岗正不断加大中医药事业投入,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龙岗区中医院通过牵手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和国内中医名院,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快速搭建起医院的学科体系。

“目前医院已引入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主任委员刘长信团队,创建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深圳诊疗基地,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合作共建 中西医结合肿瘤深圳诊疗中心 和 中医皮肤病深圳诊疗中心 ,与广东省中医院肾病和风湿病科合作共建 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风湿科深圳诊疗基地 。龙岗区中医院院长胡世平介绍,今年,龙岗区中医院肝病科、针灸推拿康复科、妇科被评选为深圳市特色专科。

未来,他们将以“中华中医药学会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中医药国际交流中心”构筑高端中医药国际交流平台,以现有中医药文化设施、人才和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为基础,以内藏名贵珍稀标本2000余种的深圳中医药博物馆为窗口,在产业化改革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牵头创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与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与健康相结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6 10: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在深圳建一所“百年名校” 一期规模预计6500人

深圳新闻网讯 “南国燕园”,是对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雅称,这个在深圳已落成15年的高等学府,迄今已毕业了近8000名学生,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选择扎根深圳。

令人振奋的是,今年8月29日深圳市政府与北大签署备忘录,决定以北大深研院为基础深化合作,共同建设北大深圳校区。对中国最高学府在深圳设立校区的这一举动,市民满怀期待。“南国燕园”在不久的将来,将呈现出怎样美好的景象?

日前,记者独家专访了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吴云东。吴院长谈规划也谈理念,谈创意也谈举措,恳切而真挚。他的一番畅想,尤其让我们感慨万千——

“我心目中的北大深圳校区,是可以成为百年名校的。校园里,有参天的大树,有鸟语花香,景色是那么优美;校园里,充满了科学元素和文化气息,人文环境是那么浓郁;校园里,有一批学术大师,他们有渊博的学识、很高的国际学术声望,更有宝贵的人文情怀;校园里,学生们朝气蓬勃,有国际视野、有学习和创造的热情……就是在50年之后,100年之后来看这所学校,它依然可以展现现代大学的风貌与姿态,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能触动人的心灵,就像我们在哈佛、在耶鲁、在普林斯顿这些百年名校里所体会的那种感觉,让人肃然起敬。”

北大深圳校区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田”

记者:百年北大首次突破,在深圳设立校区,在您看来,意义何在?

吴云东:这是一件大事,不仅是北大的大事,也不仅是深圳的大事,更是全国的大事。首先,这是对落实中央精神,即希望北大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更有所作为的积极回应。其次,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但高等教育却一直是深圳发展的短板,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水平亟待与城市的发展相匹配。第三,是北大自身发展的需求。新建一个校区,有一个试验田,可以在这里展开更多的教育改革与探索。这种意义,超过了普通民众最通俗的说法“读北大,到深圳”,而是在为中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探路,为深圳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

记者:目前深圳校区建设筹备情况如何?

吴云东:按照签约时间表,目前已成立了市校联合领导小组,包括深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北大的党委书记、校长。联合工作小组则由市相关领导、各政府部门和北大相关部门组成。关于社会普遍关注的办学理念、办学框架和具体规划包括招生人数等,目前北大正在进一步完善。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国际化办学,目前正在寻找适合的国际伙伴。

中国高等教育过去更注重培养的是“人才”,而较少关注培养“人”。我们社会需要的是活生生的人,有情怀、有视野、有知识的人。北大的目标,就是培养引领社会发展的人,引领世界发展的人。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努力培养引领未来的人。

深圳校区志在培养文理兼修的人

记者:北大深圳校区办学方式有何安排?北大深圳校区与北大深研院是怎样的关系?学科计划如何设置?

吴云东:综观历史,中国的教育曾经特别重视人文修养的培养;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前,都经历过辉煌的人文发展阶段。回顾欧洲发展史和世界名校发展史,无一例外,都是强调人文情怀的建设。最近对华尔街和硅谷从业人员的一些调研发现,那些原本学人文学科或人文基础好的,往往能达到更长远的发展高度。因此,我们在办学上计划采取本科阶段,文理学院一二年级文理兼修,文科生有理科的基础知识,理科生有较好的人文基础;三年级再选专业,通过通识教育方式,培养真正全面的人。而医学院,更是一个需要人文情怀的专业,我们的教学体系将致力于培养高端的医生和高端的护理人员,这些医生除了日常的看病问诊,还会做点科研,参与教学活动。

北大深研院在未来将融入到北大深圳校区,成为其重要的一部分。不仅是地理位置的融合,更是学科设置的融合。北大深圳校区将按照现代大学治理构架进行设置,建设包括医学院、文理学院、工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等的学科综合体。

另外,北京大学也将在深圳市的支持下成立健康科学研究院,配合医学院和医院的建设,开展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的科研和研究成果的转化,促进深圳市的健康产业发展。

记者:北大深圳校区在吸引人才方面有哪些与众不同?

吴云东:北大深圳校区的建设是一件伟大而极具挑战的事业,需要许多志同道合的同事与我们一起来完成。我们将通过三方面吸引人才:第一,要有办教育的高度热情,对人才培养有奉献精神。对世界的发展和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建设有高度认真的态度。第二,做出一个标准的人才吸纳体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第三,在为人才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合理的家庭发展条件外,更为人才提供人性化的支持和帮助。

一期规模预计6500人,将与世界顶级名校合作办学

记者:深圳校区与北大本部在办学上有何区别?

吴云东:差异化发展,是北大设立深圳校区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首先是实行交叉学科,文理结合、理工结合,以及医学与人文、理科和工科的高度结合。其次,通过国际合作,全面实行国际化办学模式。除了正在谈与芝加哥大学在本科文理学院的深度合作外,我们积极寻求哈佛医学院等多所国际著名医学院在医学院办学方面的合作。还将通过多种不同形式与更多世界顶级名校在其他学科方面的合作,提升学科国际化水平,打造更强的北大。北大深研院目前的国际法学院已是国际化办学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提供的美国法律博士学位和中国法律硕士学位双学位的培养模式(四年制)在国际上独一无二。第三,进一步增加留学生比例。我们希望,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比例控制在3∶7左右。最后,结合深圳产业特色,学科设置将更加适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记者:深圳校区的招生规模如何?

吴云东:目前深研院在校研究生约3000人。未来的本科生院将是一个小而精的与世界顶级高校如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类似的文理学院,学生总数约1600人;加上医学院约1800名学生,深圳校区一期规模预计为6500人左右。

这个招生规模有利于教学和管理,也更有利于教育改革试验田的探索,为二期办学积累经验。未来的本科文理学院将设立书院制,共四个书院,每个书院将有部分教师与学生一起生活。未来的医学院也将有3-4个附属医院,医院中的医生将会参与医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我们希望,国际化办学模式将竭尽所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对外学习交流的机会。(深圳特区报记者 翁惠娟 黄付平 文/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6 10: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10年后深圳高校将增至20所

深圳新闻网10月26日讯(记者 余俐洁)进入“十三五”,深圳高等教育将有跨越式发展,25日,深圳市委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高教意见》)。作为深圳推动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首个文件,描绘了深圳高等教育未来10年的发展蓝图,明确了深圳高等教育规划将向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迈进。

据悉,《高教意见》将结合深圳发展的重大需求,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力争用10年时间,建成高校20所左右,全日制在校生约20万人,建立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的高等教育体系,成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为深圳未来发展提供强力人才保证和科技支撑,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新经验。

10年后深圳高校将增至20所

《高教意见》提出了未来10年发展目标为坚持以打造高水平学科为基础,较大规模高校和特色学院建设并举,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同步推进,建立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成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

特别是在高校数量、高水平大学数量以及高水平学科数量等方面,《高教意见》明确了目标:争取到2025年,高校达到20所左右,全日制在校生约20万人。其中,3-5所高校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50名,深圳成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重点支持建设保障民生和产业发展亟需的医学类、理工类学科,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力争到2025年,高水平学科数量与2020年相比实现倍增。

在优化层次结构和空间布局方面,争取到2025年,本科生规模超过10万人,研究生规模超过4万人,本科生、研究生占在校生人数比例分别为50%、20%;在空间布局上,坚持集约使用土地的原则,集聚建设。

深圳高等教育发展将走向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

《高教意见》从提升质量、推进国际化、增强支撑能力、深化综合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国际化方面提出,将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校来深合作,重点建设本科层次以上万人规模高水平大学。其中,国外合作高校应居世界综合排名前100名、学科排名前20名。其次,与境外著名高校共建特色学院,2016-2020年,市政府还将每年安排不少于10亿元资助经费,主要用于支持重点领域的特色学院建设发展。为打造世界一流高职教育,鼓励与国外高水平技术大学合作,共建二级学院,深圳将通过立法、财政等手段,探索突破校企合作瓶颈。

在开放式方面,将支持高校以著名科学家命名并牵头组建实验室,或者社会力量捐赠、民间资本建设实验室。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政府搭建社会力量参与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平台。

在创新型方面,将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支持高校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支持高校承担国家、省、市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并选择1-2所新建高校开展创新发展试点,争取国家授权,开展研究生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深入推进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和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5年引进50个以上高层次创新团队

未来10年,深圳将把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将培育30-50个优势学科参与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广东省高水平学科竞争,侧重于重点建设产业、民生亟需的医学类、理工类学科,并加大经费和政策支持力度。其中,对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的高校,建设周期内每所给予最高10亿元专项经费资助,对纳入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高职院校,建设周期内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对纳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高校,加大专项经费支持力度。此外,支持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建设,也将加大资金投入。

同时,师资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到2020年,深圳引进50个以上高层次创新团队和1000名以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其中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千人计划入选者、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等达到300名以上。对高校杰出人才和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将按规定享受我市人才安居政策,大力推进高校人才住房建设,向高校高层次人才发放“鹏城优才卡”,凭卡提供入户、医疗、社保、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出入境绿色通道等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16: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akapku 于 2016-10-31 16:39 编辑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力争明年6月动工

深圳新闻网讯   “瞄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备受关注。“中大深圳校区将建设成为精品工程的典范,百年后的中大深圳校区仍是城市的名片。”市建筑工务署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校区将遵循适度超前的建设理念,功能布局以学生教师使用为中心,以可持续发展等先进理念建设智慧校园。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主体工程力争2017年6月动工。该项目规划全过程引入“公众参与”,已采取“工作坊”形式对总体规划和一期工程进行设计招标评审。此次,还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界代表前往广州中山大学南校区现场调研,献计献策。

中大深圳校区将分两期建设

为贯彻国家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部署,推动深圳市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在深圳合作新建校区,即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中大深圳校区作为深圳引进高等学府落户的重要建设工程项目之一,将有利于加快深圳开放式、国际化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并有利于中山大学尽早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选址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公常路以北,用地面积321.15公顷,一期用地约150.82公顷,校园总建筑面积约220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约120万平方米,二期建设约100万平方米。
规划全过程引入公众参与,以需定建
为提升规划的科学性,了解校园直接使用主体的真实需求和对规划建设的意见与建议,有效提高规划建设方案的人性化和可操作性,市建筑工务署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规划中全过程引入公众参与,以需定建。

今年8月,工务署分别在广州中山大学南校区和北校区就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如何建设开展了使用者意愿调查,同时借助中大深圳校区规划建设微信公众号平台和学校辅导员向学生推送问卷链接的方式开展网上问卷调查,共收集到有效问卷1219份。调查对象涵盖中山大学的学生、教师、教辅、教职人员和校友,从学科、年级、身份等,各方面都具有高度的覆盖率和代表性。

8月底,市建筑工务署在中山大学南校区组织召开中山大学·深圳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和一期工程建筑设计(Ⅰ、Ⅱ、Ⅲ 标)集群研究工作坊评审会,来自市规土委、中山大学、市公共艺术中心、规划建筑行业的知名专家学者、设计师等共聚一堂,为中山大学·深圳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和一期工程建筑设计出谋划策。
引入“工作坊”,创新设计招标模式

中山大学·深圳校园一期建设的范围为新陂头河(含新陂头河景观建设)以南、公常路以北的猪公山及周边区域,主要规划建设满足“医、工、理、文”四大学科群办学基本条件的基础设施。一期建设设计招标共分为三个标段,并通过设计工作坊的形式进行设计研究及入围单位筛选。
区别于以往的招标形式,“工作坊”是开展开放式设计研究、在设计招标模式上的一种创新。

“将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工作提前,通过设计师与使用方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让设计师更充分地了解使用方的需求,为设计招标和今后规划设计探索最佳的方向。”市建筑工务署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设计招标通过工作坊平台进行资格预审,得到了中山大学校方及业界的认可,中大积极组织师生充分参与本次设计方案入围评审,力争使方案真正满足校园的最终使用主体——学校师生的需求。

将中大深圳校区建成“精品工程典范”

中大深圳校区的规划设计方案不仅要充分尊重中山大学多年积累的校园设计理念,突出中国风格、中山精神、中大文化、现代技术、地域特色、办学特点,同时也遵循“以人为本、功能优先、统筹兼顾、适度超前”的建设理念。

同时,校园规划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国传统空间组织方式及意象,并具有岭南建筑特色,体现对孙中山先生的纪念、对中山先生精神的诠释,并设置孙中山铜像,须继承和发扬中山大学历史校园(广州康乐校园和石牌旧校园)的建设传统,体现“形神兼备、和而不同”的原则。校园须有完整的空间序列,在满足教学需求之外,既有仪式空间,又有休闲空间。
校园建设中要充分创新技术,建成低碳校园、生态校园、绿色建筑;在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校区所在区域的气候、地理、本土文化、本土植物多样性。单体建筑尤其要注重遮阳、架空等细节;校园景观规划也须充分体现地域特色。

“在建设理念上,校园规划须匹配校区的办学定位和特色。以中山大学学生、教职工的使用需求为本,满足师生的生活学习需求,让每个建筑空间真正好用。在建筑设计方面,应有利于开展教学任务。设计要综合考虑校区各功能设施的规模和布局,以满足构建完备的高水平学科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师资建设队伍和科研平台建设的需求。”工务署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区建设将遵循适度超前的理念,功能布局以学生教师使用为中心,以可持续发展等先进理念建设智慧校园。将校园建设成为“精品工程典范”,百年后的中大深圳校园仍是城市的名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0 02:55 , Processed in 0.082565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