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9 05: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宣统三年(1911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同盟会在中国各地及华侨中挑选160多名骨干,组成先锋队,在黄兴率领下举行起义。起义军从设在广州越华路小东营5号的指挥部等地出发,一举攻入清两广总督府,两广总督张鸣歧逃脱。当晚,清军组织大规模的反扑,起义军与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黄兴、赵声等部分起义军辗转撤回香港,而未能逃出广州城的革命党人,不少惨遭敌人杀害。死难烈士的遗骸陈尸在咨议局前的空地上。后来,革命党人潘达微以《平民报》记者身份冒险四处奔走,终于劝得广仁善堂将东郊红花岗上的一片义地献出。潘达微想方设法收集了72具烈士遗骸,埋于红花岗。潘达微还以《咨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为题,将安葬情况作了报道。潘喜欢菊花,认为黄菊高洁清雅,有傲霜的节操,故将红花岗改为黄花岗。因此,这次起义亦称为“黄花岗起义”。
?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