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建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新长沙站枢纽东广场夜景鸟瞰图。图/陈正)
红网7月3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斯茅庚)武广客运专线新长沙站将建在浏阳河畔的雨花区黎托乡,已为绝大多数长沙市民熟知。但规划在新长沙站的地铁换乘站以及新长沙站周边的道路究竟怎么建,市民就不一定知道了。
长沙市规划管理局日前出台的《关于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长沙站周边地区重要基础设施设计要点的意见》,对新长沙站周边地区重要基础设施设计提出意见。
地铁站建在新长沙站之下
地铁2号线与3号线平行垂直下穿武广新长沙站,并在武广客运专线站场下设新长沙站与地铁换乘。新长沙站地铁站为地下两层“侧、岛、侧”换乘车站,车站呈东西走向,布置在武广新长沙站出站通道下方。
为达到快速疏解客流目的,将出入口与武广新长沙站出口通道统一考虑,在不影响武广出站客流的前提下就近布置在武广出站通道中,使武广的出站乘客能快捷进入地铁车站,有效地疏解客流。
商场与停车场均位于地下
整个广场主要由37米标高组成,商尝停车场均位于地下。以新花侯路下穿道与周边辅道组织车行流线,内外均以立体方式组织流线关系,做到人车分流,地面部分中心区为站前集散广场和休闲景观广常
充分考虑集约节约用地,将主要交通与换乘系统设置在广场地下一层。地下部分主要为停车空间,综合考虑公交汽车站、长途汽车站、社会停车尝出租车停候车站以及部分商业辅助配套设施,实现进出站的人车分流。地下社会停车场可设置成为双层停车空间。
京珠高速远期为城市快速路
京珠高速公路近期为高速公路,远期为城市快速路。根据设计需要,近期将京珠高速提升,使武广客运专线新长沙站与长沙市区融为一体。经过提升改造后,京珠高速公路主线为高架桥,双向6条机动车道,设计车速为100公里/小时。与湘府东路、长沙大道交叉口为完整互通式立交,与香樟路、劳动路交叉口为不完全互通式立交。远期实施的立交桥可按高架桥主线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设计。
劳动东路香樟路下穿武广线
劳动东路按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规划路幅宽115米(其中南侧25米为高压走廊),红线宽度60米,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双向8车道。方案设计考虑为下穿方案,即劳动东路下穿京珠高速、新花侯路、武广专线及红旗路后,接规划中的劳动路浏阳河桥,与各道路交叉口为不完全互通式立交。
香樟路按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规划路幅宽46米,设计车速50公里/小时,双向6车道。方案设计考虑为下穿方案,即香樟路下穿京珠高速、武广专线及红旗路后接香樟路浏阳河桥,与各交叉口为不完全互通式立交。
新花侯路按照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规划路幅宽46米,设计车速50公里/小时,双向6车道。在站前广场段可根据需要适当拓宽。在站前广场位置,过站车辆通过隧道下穿站前广场,双向按4车道考虑,进出站车辆则通过广场地面层组织交通。
[设施配套]
地下商业:地下商业部分经由跨越下穿新花侯路的天桥可与新花侯路西侧可开发的地下商业空间相联系,带动地下空间的整体开发和利用。
功能需求:为了满足武广站近期功能需求,先期开发西侧广场,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与东侧广场的协调关系。
服务设施: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广场的小品、绿化、构筑物等均应以人为中心。
交通配套:劳动路与新花侯路交叉口、劳动路与红旗路交叉口、香樟路与新花侯路交叉口、香樟路与红旗路交叉口四个节点,设置部分互通立交来解决交通。在规划中劳动东路或香樟路直行下穿新花侯路和红旗路,近期新花侯路和红旗路的直行车辆及左右转车辆在地坪层,远期预留新花侯路和红旗路方向的直行高架桥。
[稿源:红网综合]
[作者:斯茅庚]
[编辑:刘松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