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80877|回复: 415

浙南科技城是一座怎样的“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5 09: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illy_2009 于 2016-2-16 11:44 编辑

昨天是2016新年上班的第一天,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温州浙南科技城建设动员大会,号召全市上下把科技创新摆在温州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举全市之力建设浙南科技城,
以创新发展推动转型发展,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打造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标杆城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徐立毅作动员部署并为浙南科技城授牌。
浙南科技城选址于温州主城东部龙湾区,北临瓯江、西倚茅竹岭、南接瓯海大道、东邻空港新区、环绕黄石山,规划总面积约28平方公里。根据部署,将按照“立足温州、辐射浙南、影响全省”的目标要求,
以“一年启动、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基本成型、八年争取建成”的进度,打造全省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平台,成为引领浙南地区科技创新的标杆。
“科技创新是温州未来发展的‘华山一条路’。这条路,想走也得走,不想走也得走。既然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笃定选择创新发展之路,我们便只顾风雨兼程。”徐立毅指出,作为市委、市政府推进创新发展的核心抓手和重大平台,
建设温州浙南科技城,打造有力支撑创新的生态系统,营造更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对增强温州核心竞争力、实现新老动力转换接续,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创新标杆、参与中国“创新大赛场”竞技,加快城市东部崛起、
实现“瓯江时代”向“东海时代”的历史性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站在发展和全局的高度,下更大的功夫,花更多的精力,付出更大的汗水和更为艰辛的努力,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全力以赴抓好浙南科技城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09: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徐立毅强调,浙南科技城是以街区为主要空间形态特征,集聚技术、人才、金融和各种中介服务等创新资源要素,始终保持旺盛创新活力的生命体。要以科技为主色调、人才为主支撑、研发为主要活动,打造成创新要素集聚的“高地”。
要建设面向全市的一流人才社区,配套一流学校、一流医院、一流文化体育设施、一流人居环境,打造成各类人才向往的“特区”。要大力吸引各类创新基金、风险基金入驻,打造成创新金融涌动的“港湾”。要坚持问题导向,
坚决破除各类体制机制障碍,当好服务企业发展的“店小二”,营造更加透明、公平、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实施督查月报制度,确保做到“办事不出城”,打造成体制机制创新的“典范”,让各路投资者对温州政府服务耳目一新、为之一振。
徐立毅要求,要坚持规划引领,做好多规融合工作,从严把关建筑单体设计,打造品位、内涵兼备的特色区域。要强化项目带动,做到基础设施先行,加快开展土地收储,“快”字当头推进起步区建设,迅速打开建设局面。
要大力引进一批研发机构、科研中心、创新性型企业以及优秀人才和服务机构,加快创新要素资源集聚。要牢固树立“环境立城”“环境至上”理念,
打造景区化社区,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环境。要注重营造服务氛围和创新氛围,凝聚起有力推动浙南科技城发展的强大合力。
今年是浙南科技城实质性启动之年,徐立毅为此明确今年十大工作任务,强调要全力加快推进南起步区、科创产业集聚平台、加快市政路网建设以及城中村改造、旧工业区整治、
环境改造提升、人才社区建设,强化土地收储、融资保障、招商引资等方面工作,为早日建成打下扎实基础。
市领导余梅生、仇杨均、姚高员、卓高柱、胡纲高以及市政府秘书长谢树华出席大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1: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造创业创新高地 浙南科技城为补短板练真功

新春伊始,温州高新区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展新一轮高新科技项目洽谈工作。昨天下午,浙南科技城管委会招商局与温州大学教授、“国千人才”顾禹归初次接洽,争取促成其正筹备成立的生物药物研发企业入驻浙南科技城,
努力为该区发挥科技要素集聚作用再添新筹码。

创新要素缺乏是温州发展短板。新春开工之际,高新区以推进浙南科技城建设为支点,启动新一轮招商引资、产业培育、科创平台搭建等工作,全力弥补我市发展道路上的“短板”。

今年是浙南科技城进入实战的第一年。在昨召开的龙湾区(高新区)三级干部大会上,管委会自我加压:迅速启动南北起步建设,全力启动建设科技梦想小镇和中科院温州生材所等龙头科创项目;
全面启动科创集聚平台建设,快速形成创业创新生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1: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快马加鞭!今天举办的全国新生代温商论坛上,浙南科技城将开展招商推介,拉开今年系列主题招商活动帷幕。瞄准正对接服务的项目,他们将加强与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和赛伯乐、蜂巢等运营机构的对接,
争取在本月明确1-2家运营机构合作意向,引进两家以上入驻孵化器项目,谈妥两家以上院校合作框架。

补牢“短板”,需要外力“拼接”成型,更需要内部“粘合”缝隙,“科技”与“人才”是最好的“粘合剂”。今年,浙南科技城将以“353”产业定位培育优势产业,启动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完善孵化器管理入驻和考核办法,
创新实施“创业导师+创业投资+专业孵化”模式,增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培育能力。

“激光和光电产业、网络经济和时尚产业,还有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等科创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都是科技城重点引进、培育的项目。
”浙南科技城管委会主任赵典霖表示,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布局,将为科技城创造竞争优势,有利于温州聚集创新要素。

此外,浙南科技城还将深入实施“580海外精英引进计划”“海外工程师引进计划”等,着力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人才和领军型创业创新团队,争取全年引进、培育海外高层次人才3名以上、
海内外创业团队5个以上、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10名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1: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浙南科技城——城市东部即将崛起的“温州硅谷”


春为岁首,万物萌新。和着新春的祝福,温州浙南科技城也迈开了建设步伐。
过去的几月,这里从无到有,从目标规划到实践落地,从斑斓图纸到首个重大项目启动建设,浙南科技城的概念在人们的脑海中逐渐清晰——
北临瓯江、西倚茅竹岭、南接瓯海大道、东邻空港新区、环绕黄石山,规划总面积约28平方公里。
不久的将来,这一片28平方公里的创新之地,将有繁华市井,有商圈,有楼宇,有产业集聚;更重要的是,这里将集聚创新人才,创新金融,创业生态……
蓝图的铺就,凝聚着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龙湾区委、区政府的期望与决心。
“科技创新是温州未来发展的‘华山一条路’。这条路,想走也得走,不想走也得走。既然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笃定选择创新发展之路,我们便只顾风雨兼程。”在2016年第一个工作日召开的温州浙南科技城建设动员大会上,
市委书记徐立毅掷地有声地动员部署。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浙南科技城全面启动之年,这一年我们将见证浙南科技城组织机构优化、规划编制、政策配套、起步区土地收储、龙头研发机构或科创企业引进等工作的完成。
而在未来的发展步骤里,浙南科技城也明确了“一年迅速启动、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基本成型、八年争取建成”的开发时序。
这些目标,足见市委、市政府将浙南科技城打造成全省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平台,成为引领浙南地区科技创新标杆的信心。
如今,“十三五”奋斗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的目标也已明确,龙湾(高新)区委、区政府和温州浙南科技城管委会将凝聚各方力量,全力以赴,一座崭新的“温州硅谷”正在温州城市东部崛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1: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浙南科技城规划发展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1: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浙南科技城规划总面积2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总面积约22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开发量约为2250万平方米,其中研发、制造建筑开发量约750万平方米。规划范围西起茅竹岭,东至滨海大道,北抵瓯江,南至瓯海大道,
主要涉及原温州工业园区和龙湾区瑶溪、永中及海滨三个街道。
2014年12月,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政府首次提出“温州、金华作为都市区的中心城市,也要积极规划建设科技城”。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迅速行动、结合实际,提出建设温州浙南科技城的战略目标。
经过近半年的考察、调研和论证,最终确定科技城选址温州高新区。
2015年3月,温州龙湾区(高新区)内一块规划面积为28平方公里的区域,被确定为浙南科技城的建设腹地。并计划通过8年左右的时间,将其打造成为主导产业突出、科创平台领先、高层次人才集聚,立足温州、辐射浙南、影响全省的科技高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1: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浙南科技城的组成为“一心一轴、两核七片”

一心
是以黄石山为绿心,打造高品质、个性化的公共交流场所,形成山水交融的生态格局。

一轴
是以龙江路为线索,南起龙湾城市中心区,北至瓯江口新区,串联起科技城黄石山公园及南北两大核心,构筑区域联动发展轴。

两核
是指围绕黄石山的南、北两大核心区,南部核心区先行启动,集聚发展公共科创平台、创客中心、企业创新中心等科创综合服务功能,并与龙湾中心区协同发展;
北部核心区重点发展公共研发平台和保险、中介、创投、风投、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并与瓯江口新区形成呼应。

七片
七片指七大科创单元,包括1个科创综合服务单元和6个主题科创单元(功能导向涵盖科技城产业重点领域),突出特色导向,复合多元功能,打造温州东部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新引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1: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浙南科技城功能定位为“五大功能区”

科创要素集聚区
引导和推动高层次科创要素高度集聚,构建以创新为驱动力的新型发展模式,为产业升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先进模式和制度创新,成为温州未来科创要素集聚发展的核心载体。

新兴产业引领区
搭建高水平科创平台及创业孵化载体,培育发展激光与光电等五大科创产业,引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辐射带动各产业功能区发展,成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领区。

高端人才汇集区
对接温商资源、民营资本和产业优势,汇聚全球高端创业创新人才,优化人才创业创新政策体系,建设一批人才平台引才聚才,成为温州高端人才集聚、科技创新活跃的“人才特区”。

产城融合示范区
按照产、学、研、城一体化的理念建设开放式、科技型先进城区,引导产业功能与城市服务功能深度融合,优化宜居宜业发展环境,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城市东部标杆城区。

体制创新先行区
坚持先行先试、创新突破,全面创新政策机制,优化发展软环境,大幅提升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成为我市政策最优、服务最佳、办事最快、效率最高、环境最好的行政体制改革示范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1: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浙南科技城“1358”建设时序

一年启动建设:
争取完成组织机构优化、规划编制、政策配套、起步区土地收储、龙头研发机构或科创企业引进等工作,人才公寓和起步区内农房集聚改造工程加快推进。

三年初见成效:
争取完成核心区范围内城中村拆迁、企业收储、落后产能淘汰等工作,引进1-2家支撑园区未来发展的支柱型企业,建设若干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孵化园区,园区配套设施和景观环境趋于完善,基本形成南北两大核心区。

五年基本成型:
基本建成科技梦想小镇等若干科创平台、人才平台,产业规模明显壮大,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人才集聚效应显现,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初步形成主题突出、城中有园、环境优美、产城融合的现代化科技新城。

八年争取建成:
实现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产业优势突出、环境优美洁净,基本建成主导产业突出、科创平台领先、高层次人才集聚、辐射浙南闽北、影响全省的科技创新高地。

产业发展如何体现“科技”二字
以“生态、智慧、科技”为三大产业发展主题,重点发展激光与光电、新材料、生命健康三大主导科创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环保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新兴科创产业,配套发展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创新金融服务业三大现代服务业,形成“323”的产业发展定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1: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 浙南科技城发展成什么样?

未来科技城将建成为连山通江、水绿交融的生态城区,复合多元、特色突出的科创城区,服务完备、品质卓越的宜居城区和绿色低碳、安全友好的公交城区。
到2020年
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亿元,财政总收入55亿元;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完善,加快科技创新资源的引进和培育,其中国家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2个、省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3个,
省级企业重点研究院4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00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400家,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2家,省级15家,市级试点站15家;科技研发投入明显提高,
争取科技城年科技投入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促进提升全市科技投入占GDP比重到2.2%左右,科技投入水平在浙南地区名列前茅。

科创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形成若干具有温州特色和发展优势的科创产业集群,激光与光电、生命健康、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新能源环保等新兴产业在若干科研领域特色鲜明、具备较高的国际水准和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1: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端科创资源高度集聚,基本形成以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和科技金融服务为主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成为温州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亮点和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科技人才队伍持续壮大,
引进与培育具有国际水准的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0个,科技城从事科技创新的高端人才达到3万人;众创空间载体灵活多样,基本形成创客空间、创业咖啡、融创空间、创客总部、创业公社等灵活多样的空间载体,以及满足创业者需求的工作空间、
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的全方位的创业服务生态体系;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重点攻关智慧城市、生态保护、土壤修复、环境污染源控制等技术应用,依靠科技提升科技城人居环境品质。

到2025年科技城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4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8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促进提升全市科技投入占GDP比重到3%左右;产业结构体系更趋合理,科创产业特色鲜明、竞争有力,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域一流;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高端人才活力显现,城市空间面貌焕然一新,全面建成“立足温州、辐射浙南、影响全省”、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浙南科创要素集聚新高地、科技金融要素融合新平台、
温州城市东部新标杆和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迈入全省前列,成为全省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要素最活跃、创新产出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1: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 浙南科技城主要发展任务

以南北起步区为龙头启动开发建设
南起步区:启动建设科技梦想小镇,积极争创省级特色小镇,开工建设中科院温州生物与材料研究所、生命健康科技园,加快推进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新院、附二医龙湾分院、永强中学迁扩建工程等建设项目。
北起步区:连片推进黄石山以北工业区的更新改造和整治升级,争取年内完成北起步区企业厂房的腾空和拆除。加快环境污染整治,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尽快扭转空气污染现状。

重点推进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
加快科技城范围内的土地整备和有机更新工作,为科创发展腾挪、释放土地资源,强化空间支撑能力。近期重点加快黄石山以北工业园区的搬迁改造和收储整备,逐步推进旧工业区的更新改造和整治升级,
同步加快启动近期实施范围内的城中村搬迁改造工程,做好农房集聚工程新建、续建工作。

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和景观建设
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开发建设创造条件。近期优先完成龙瑶大道、金石路等市政道路工程;开展核心区范围内河道整治、疏浚、绿化等市政河道工程;加快推进黄石山公园景观提升、重要道路景观绿化带等城市公共景观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1: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工建设一批先导性科创工程项目
以集聚科创资源为导向,积极鼓励和引导在温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先入驻发展,力争近期开工建设互联网创新创业基地工程、温州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工程、
中科院温州生物与材料研究所工程、国际人才社区工程等一批先导性科创项目工程。
加快完善政策保障和规划编制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关工作部署,积极争取和加快制定浙南科技城发展中亟需的各项政策制度,保障开发建设顺利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开展各层次的规划编制工作,提前做好部署,推动后续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6 22: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浙南科技城选址龙湾区(高新区),居于温州城市东进战略的核心位置,规划面积约28平方公里,西起茅竹岭、东至滨海大道、北临瓯江、南至瓯海大道,按照“一心一轴、两核七片”整体布局,

总体按“一年启动建设、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基本成型、八年争取建成”开发时序建设。

今年1月底,中国科学院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举行一期工程奠基及项目签约仪式,这是首个落地浙南科技城开工兴建的重大项目,为科技城建设打响头炮,也标志着浙南科技城于今年正式迈入了实质性启动建设之年。

浙南科技城目前已编制完成总体建设方案等重大战略规划,启动南北两大起步区建设,开展土地收储、城市更新等工作,推进5村2区块城中村改造,规划建设“五纵三横”主干道路网络和多层级生态廊道,启动科技梦想小镇、

互联网创新创业基地等集聚平台建设,积极谋划创客空间、孵化器、产业园、总部园等特色化、专业化创新创业平台。此外,招商引智工作也已启动,并成功引进了温州激光与光电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科创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3-29 17:27 , Processed in 0.082252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